文章

顯示從 1月, 2009 起發佈的文章

道德情操論

溫總今次到歐洲外訪,佢自己就叫「信心之旅」,有兩個主題,一個係「環法之旅」,即係三過「法國」而不入,仲要暗暗諷刺總統薩爾科齊喺大罷工一事上處理得唔夠理想。 而另一個主題,肯定係針對美國財長「蓋特納」嘅人民幣操控論,有留意就知,溫總由初三「赤口」一直駡左幾日,就算到「人日」, 都趁有人問佢會唔會再買美債、而借題發揮一番。 佢先講呢個問題亦係奧巴馬總統而家最關心,已經係一招「連消帶打」,仲提到、要唔要繼續買、買幾多﹖ 佢先話,要根據中國嘅需要,外滙安全同保值嘅要求,之後就提到,而家仲會繼續買美債(ACTIVE PARTICIPANT),咁做主要係為大局著想、因此唔會減持美債。不過話峰一轉,就提到危機過後、中國肯定要檢討日後外匯儲備投資策略! 高招! 以中國而家買入左九千億美元美國國債,相信美國都唔夠得罪呢個大債主。 至於我地關心中國經濟,溫家寶透露,考慮緊推出更多刺激經濟措施,但要保八,依然困難。 去埋唐人街,溫總就結束佢今次外訪之旅,佢向金融時報透露,凡係遇到呢啲外訪,佢都會帶住一本小書,作者係Adam Smith。 如果你估係「The Wealth of Nation」,就錯啦,溫總都話左中國無能力拯救資本主義,所以當然不是「原富」,而係Adam Smith另一本巨著「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道德情操論! 同原富論集中講人類因為利己而創造資本主義唔同,「道德情操論」強調嘅係人性。 溫總話,阿當.史密斯喺書入面,話如果財富只係集中喺少數人手上,只會帶嚟不穩定,呢點對中國、以至美國都係有好深刻意義。 ///////////////////// 其實過去真係好少見到溫總咁勞氣,但今次被美國新任財長蓋特納「唱衰中國」,「亂發噏風」,喺出席國會確認佢任命嘅聽證會上,書面提交文件,居然指控中國操控人民幣匯價,結果先引嚟掀然大波! 咁到底點解蓋特納無端端會講啲咁嘅嘢? 有消息話係因為收左舊料! 美國一個專門報道政府內幕消息嘅網站話,蓋特納有關中國操控匯率嘅講法,其實、嚟自奧巴馬競選網站,佢事前、無問過白宮同國務院,呢啲競選口號、係咪新政府政策。 呢個烏籠真係大,不過最終都可能要由美國自己承擔,因為最新數據睇到,上星期見到外國央行減持美國國庫券,金額雖然唔多,只係有46億美元,但以中國作為最大債主,蓋特納都有排驚!

不對稱分紅

圖片
被新總統駡「可恥」,應該都真係好大件事! 事緣紐約州審計報告指,華爾街大企業,喺舊年要政府出手拯救嘅期間,仍然合共支取超過一百八十億美元嘅巨額花紅,結果就被總統奧巴馬猛烈抨擊,話「SHAMEFUL」, 「奧巴馬」強勢登場,專登揀機會教訓大行頭頭,固然係睇準時機,特別係呢個星期先後揭發美林Thain賣股先肥下分紅,花旗又被人質疑用救市基金錢買私人飛機,正所講民怨沸騰,呢番說話正是「眾望所歸,有得留底」! 不過翻查奧巴馬就職委員會為呢場典禮,籌得超過四千萬美元,雖然委員會表明,唔接受企業、工會同說客捐款,但企業高層,紛紛以個人名義捐獻,當中唔少原來都係等緊政府出手救助的大人物。 就職禮捐款 花旗 LOUIS SUSMAN $300,000 雷曼兄弟 MARK GILBERT $185,000 瑞銀 ROBERT WOLF $100,000 高盛 JENNIFER SCULLY $100,000 高盛 BRUCE HEYMAN $50,000 唔單止就職禮,「奧巴馬」參選時,籌得破紀錄、超過六億美元競選經費,處於水深火熱嘅華爾街大行,亦捐獻唔少。 奧巴馬競選捐款 高盛 $884,907 摩根大通 $600,210 花旗 $586,866 對於華爾街企業高層喺金融海嘯下,仍然領支巨額花紅,議員話,會用盡法律程序攞番。 不過看來機會不大。 專家指員工花紅受法律同合約保障,除非員工犯下嚴重錯誤或者行騙,否則公司無權攞番花紅。如果國會修改法例,要求大行取消呢啲花紅,就會違反僱傭嘅薪酬合約。 大行接受政府注資嘅同時,發放巨額花紅,令社會質疑花紅嘅發放制度。今次奧巴馬主動公開批評,相信都係無計可施,唯有出口術,向大行施壓,要求佢哋修改將來發放花紅嘅制度。 ////////////////////////// 對於發花紅呢一點,有兩位人物意見較為持平,值得大家參考。 第一是仍然有錢賺(?),無需國有化的匯豐,主席唱反調,話「分紅有理」! 葛林話,金融業唔會取消分紅,重申向員工分紅,係合理嘅做法。但葛霖承認,金融機構高層同一般員工之間嘅薪金差 距,令市場對業界薪酬制度失去信心,佢相信,嚟緊業界薪酬制度會變得較克制。 葛霖話,喺計算員工花紅時,要考慮埋銀行長遠發展,最重要做到平衡,員工福利同股東利益。 另一位是「黑天鵝」作者Nassim Taleb。 佢...

發聲

滙豐控股過去一個月股價,被人質到無影,主席葛霖就「忍」足一個月,終於嚟個大反樸! 「Mr. Green」專登出分聲明,話目前監管架構已經不合時宜,仲針對海嘯嘅源頭「公平值入帳」Fair Value Accounting,批評只係會增加市場波動! 以「公平值」入帳嘅會計準則,同用資本充足率,衡量金融機構,只會令市場更波動。 佢指「巴塞爾」資本規定缺乏彈性,令銀行向客戶放款,更加綁手綁腳, 滙控股價近日飽受煎熬,就係因為「劣行驅逐良行」,市場認為滙控資本充足率、比唔上國有化銀行,不斷被唱淡要供股集資。 舊嘅制度唔得,葛霖提出「破舊立新」,認為應該以市場力量,建立新監管制度,加強金融系統穩定,同增加透明度。 佢倡議由商界發起,成立近似「G20」首腦會議嘅商界聯盟,叫做BUSINESS 20,簡稱「B20」,成員黎自已發展地區,同新興市場,令到大型跨國機構,可以有平台同政府同監管者對話,以制定新監管制度,為商界持續發展發聲。 當然,話就話係對話,實際係抗衡相信大家都無咩異議! 葛霖亦一再重申匯控唔需要政府資金,佢重申作為一間國際性銀行,毫無疑問保持獨立,對銀行股東同客戶都係有最大好處。 佢相信、而家各國將銀行「國有化」,只係一個短暫現象,最終會減持股權。 ///////////////////////// 其實簡單歸納葛霖講話,有兩個要點,一個係針對資本比率,另一個係會計制度。 先講下資本比率,我諗真係令葛霖相當介懷,因為就連被首相白高敦點名批評嘅RBS,都高過滙控,你話葛霖點樣唔氣餒! 至於會計制度,所謂「FAIR VALUE」市值入帳,同我地「MARK TO MARKET」公平值入帳,都係同一樣嘢! 跟據呢個會計制度,一啲資產好似係貸款、係需要以成本入「損益表」,直接影響盈利。 至於市場而家倡嘅RESERVE ACCOUNTING「儲備入帳」,呢啲貸款就可以放入儲備,唔影響盈利,直至到期先再計數。 最近除左葛霖,就連過去一生自言相信市值入帳嘅前財長魯賓,都提出過去兩年經驗令佢徹底改變,認為市值入帳只係做成更大損害,似乎呢個會計制度,真係會有一場大變!

壞銀行

今天看到經濟日報一篇行家分析,內容都係提及為何奧巴馬要舊事重提,提出Bad Bank慨念,很有啟發性。 文中提到一個分析,就是銀行管理層目前的心態,與舊年十月時已經大不相同,特別是經歷過美國巨額注資後,銀行已經相杷被國有化,管理層對著政府呢個大股東,相信抵抗的心早態早已消失,因此亦較容易接受方案。 美國新經濟班子再度考慮,成立所謂嘅「壞帳銀行」Bad Bank,目前呢批潛在「有毒」資產,高達兩萬億美元。 跟據最新安排,白宮考慮從救市基金中、撥出最多兩千億美元,用呢筆錢「做底」,透過大舉發行國債支付。 多次被揣測資本不足嘅匯控主席葛霖,相信對呢個方案真係感受良多,佢話,收購不良資產,可能有助改善金融危機。 葛霖批評繼續向部分銀行注資,「國有化」只會扭曲左市場嘅公平競爭。 不過,分析指計劃牽涉好多細節。 最難係計算資產價格,既要避免納稅人承擔太大潛在損失,又要俾銀行足夠流動資金。 雖說銀行已半國有化,但售資產點到涉及討價還價,到底咩叫Fair Value,可以人言人殊。 另外,好似資產要持有幾耐,第時點樣賣番出去等等,都唔易達成共識。 呢啲亦係當初白宮放棄直接買資產嘅原因。 投資者索羅斯認為,咁做無助恢復市場信貸。 更重要係注資亦未必能夠徹底解決問題,美國銀行就係例子,三個月內需要兩度尋求政府注資。 雖然財長蓋特納極力避免「國有化」呢個字眼,但分析擔心,為數唔少,規模較細嘅銀行,最終會被國有化,對金融市場長遠構成負面影響,例如我們多次講的劣行驅逐良行。 另一個影響,是長遠做成mispricing,因為經國有化後,銀行的經營出現了微妙變化,管理層不再以提高股東回報(派息)為目標,相反銀行的營運首要成了配合國家需要,貸款一旦變成按「阿爺」需要,後果都無須多言。 /////////////////////// p.s.問問各位,大家對於Bad Bank翻譯有什麼好提議? 壞帳銀行? 不良銀行? 還是索性叫「壞銀行」?

新瓶舊酒?

新一輪拯救方案由聯邦存款保險機構出手,向銀行收購不良資產,結果推高美股大升,花旗一度升兩成,就連匯豐都升過一成。 睇睇呢招係點,主要係靠聯邦存款保險機構計劃透過成立一間新公司,收購「有毒」嘅資產、喺銀行嘅資產負債表中抽離。 資金主要係透過發行由聯邦存款保險機構擔保債券、甚至係新公司既股權。 聯邦存款保險機構主席貝爾,一直提出佢地係最有資格進行呢個計劃,雖然曾經有建議提出,由一間新成立既獨立銀行接收資產會更有效率,但咁做會令整個救市規模超過一萬億美元,政府根本負擔唔起。 其賓呢個計劃只係「新瓶舊酒」,早喺舊年十月前任財長保爾森就提出過類似計劃,點解總統奧巴馬又再舊事重提? 其中一個考慮,可能係針對英國首相白高敦、上周提出既救市方案,被批評為係一個失敗之作。 英國第二輪拯救金融業方案,主要係通過由銀行支付保費、由政府擔保不良資產潛在虧損。 當時白高敦話,希望其他國家亦效法英國。 這個由白高敦去年十月使出一招國有化,即時令他成為救市英雄,但上星期為銀行提供最後擔保,卻被認為是失敗之作,市場亦隨之大瀉,到底what's wrong? 經濟學人當時就已經批評,單係擔保並唔足以恢復信貸,政府係需要更進一步,將「有毒」資產抽離,同時提供保險及減少壞帳,呢個亦都係美國拯救方案既核心精神。 而規模唔夠龐大,根本難以令人有意外,結當當然亦係削弱成效。

講不出的說話

不出所料,奧巴馬上任未足一個星期,已經即時開始了他的單邊政策取向,透過財長蓋特納,指中國在操控人民幣匯價。 在日日面對企業大幅裁員之際(今天單計Caterpillar、輝瑞等就削減了七萬個職位),貿易保護主義在美國國內實在是有前所未見的「市場潛力」,足以轉移國內不滿情緒,令奧巴馬可以更成功輕易推行內政,所以對人民幣施壓也只是遲早的事,只是估不到上任後一個星期也等不及,這位第四十四任總統似乎是少了一點耐性。 人民幣在過去三年進行匯改以來,累計升百分之二十,不過近月已經見到有明顯放慢的趨勢,這個顯然不能理解,面對第四季內地經濟只有百分之6點8增長,加上珠三角企業幾乎近半倒閉,中央總也不得不放慢人民幣升值步伐,否則出口企業只會面臨終極崩潰。 奧巴馬蓋特納目前遺擇了走綱線,一開始就對中國擺出不友善態度,不過人民幣加快升值又是否真的能夠幫到美國工人? 中國目前龐大的外貿盈餘,實際上部分是來自進口出現大幅下跌,匯率的變動根本幫不了甚麼,更何況以目前全球化的趨勢,中國這個世界工廠的原料進口早已全球化,匯率升值亦不見得很有利美國。 像金融時報所說,蓋特納其實大可以選擇甚麼也不做,由得美元一直弱下去,人民幣自然相對升值,問題是,以蓋特納目前財長的身分,這番推動弱美元的說話,他可以說出口嗎?

大政奉還

剛講過日本最大最強企業Sony,最終錄得2600億日圓經營虧損,唔怪得由外國人出任嘅CEO,要恐嚇改變日本企業終生制文化! 不過亦有企業喺面對危機時候,寧願「掉轉頭」,希望搵返自己嘅傳統。 你講緊係喺啱啱喺星期二、接任日本豐田汽車社長嘅「豐田章男」、聽到佢個名、大家都估到七七八八,佢真係豐田創始人豐田喜一郎嘅孫。 「豐田章男」將會喺今年6月接替現任總裁渡邊捷昭,成為自95年以來豐田家族另一個掌門人。 豐田啱啱喺零八年,銷售第一次超越GM,成為全球規模最大、汽車業一哥,不過佢地自己都唔好過、好似全球銷售就減少左百分之四,係十年嚟首次下跌,而單係美國,更大跌一成半。 雖然豐田表面比起美國同業幸運得多,不過佢地都面對七十一年嚟、首次虧損嘅現實,過去一年股價亦大跌左近五成。 金融時報話,日本傳媒以十九世紀嘅「大政奉還」(Taisei Hokan),嚟形容豐田章男回歸,因為就好似喺幕府年代,日本天皇收回政權一樣。 其實豐田汽車而家都成為左、一間國際性跨國企業,市值雖然少左三分之二,但仍然超過一千億美元,比起成國泰國經濟體系仲要大,點解仲要比一個只係持有豐田2%股權家族嘅家族操控? 原來可以追溯歷史,二次大戰結束後,豐田亦試過求助於家族成員以外嘅專業管理人,而家只係將歷史倒轉。 有人亦都話,喺危機之中,企業好多時就會「憶故人」,因此先揀左豐田章男出嚟。 但呢個做法就被金融時報批評,認為呢個係日本企業弱點,就係此終無法擺脫家族影響。 豐田章男自己都似乎明白呢個弱點,因此更家著急去表現自己。喺記者會上,佢就羅列出一大堆汽車市場數據、以及行業「術語」,好似係解釋汽車「替代比率」呢啲名辭。 雖然好似豐田自己咁講,雖然佢嘅出生係無得揀,不過佢都係「紅褲仔」出身,84年加入豐田後,就到生產部門上任,又做過中國業務主管。 豐田章男自己都講,希望日後可以成為一個最接近廠房嘅社長,仲響應奧巴馬口號,要「Change」! 有消息話,佢已經計劃向十九名高層開刀,對呢間傳統企業嚟講,都係一個大動作。 講到尾,似乎面對呢場海嘯,好多傳統價值真係面對好大挑戰。

怒炒

圖片
舊年9月,當時仲係美林行政總裁嘅「塞恩」,趁美國銀行「洽購」雷曼「唔成功」,成功策劃將陷財困嘅美林賣盤俾美銀,當時唔少人都贊佢夠果斷,令美林唔洗跟隨雷曼倒閉。 不過,估唔到喺美銀同美林合併只係短短三個星期,「塞恩」因為大派花紅俾員工,要黯然辭去美銀環球銀行及財富管理部主管嘅職位。 外電報道,「塞恩」喺舊年「傾」賣盤俾美銀時,明知美林第四季錄得153億美元虧損,仍趕喺協議前批出鉅額花紅比美林高層。 紐約州首席檢察官「科莫」話,正就有關事件展開調查。 塞恩對美林高層「慷慨」嘅同時,亦無待薄自己。喺舊年美林陷水深火熱要裁員,塞恩豪花120萬公司嘅錢去裝修自已喺曼克頓市中心嘅辦公室。 呢下真係相當狼死,塞恩用咗83萬7千美金,請咗幫緊奧巴馬重塑白宮嘅著名室內設計師「史密夫」,為佢設計佢嘅辦公室,地毯要近9萬,就連垃圾桶都要千幾美金。 消息一出當然令市場嘩然,而喺傳出後幾個鐘頭,美銀行政總裁「劉易斯」專程飛去紐約同「塞恩」商談,最後,塞恩決定辭職。 美銀收購美林時,未知踩咗落個氹,由於美林虧損嚴重,迫使美銀上星期要再向政府尋求注資200億美元。 回想只是一個星期前,美銀公布業績兼要向政府申手求助,當日劉易斯仲讚塞恩盡職盡責,轉頭已經要怒炒。 其實這個Story正反映,在海嘯前投行高層那層貪婪無恥,而家來一次大洗牌,也非壞事,只是代價實在太大。

風水佬

里昂每年都會整色整水做個風水指數,以一笑置之心態睇下都無妨。 里昂「風水師」話嚟緊牛年,港股走勢會先低後高,喺6至8月恒指有機會再落到08年嘅低位。 里昂話,牛年最利屬『金』嘅行業,金價有機會突破番一千美元,金礦股相信會受惠,其次係『火』嘅行業,預計油價可以重上140美元,石油同化工行業受惠外,電力、電訊同電腦業都會。 至於房地產行業,就預計喺年底會復甦,但貸款成本上升會影響氣氛。里昂預計,最差嘅行業會係屬『水』嘅航運 、航空、汽車、運輸、飲品同旅遊業。 講咁多行業,散戶最關心都係啲上市公司運勢喎,滙控又點呢﹖ 里昂話要睇吓佢嘅掌舵人、主席葛霖嘅運勢啦,佢屬鼠,里昂話喺鼠年確實係一團糟嘅,但到牛年、特別係春天就會慢慢好轉,好戲在後頭咁話,暫時係休養生息嘅好時機。 但有啲企業頭頭喺牛年犯太歲喎,好似屬羊、請緊病假嘅蘋果行政總裁喬布斯,同電視廣播嘅邵逸夫。里昂話唔駛太擔心嘅,只要努力工作就得啦。 長和系主席李嘉誠都犯太歲,里昂話佢牛年有投資機會㗎,只要唔好隨便發表意見,克制脾氣就得。唔知今年長和系,係咪由08年係咁賣嘢,轉番買番嘢呢﹖ 咁成為美國人最大期望嘅新任總統奧巴馬,又係咪可以帶嚟改變呀﹖ 里昂話佢雖然屬牛犯太歲,但只要努力工作、保持樂觀,就必能將壞變好咁話。 可以搵屬蛇嘅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幫手呀,話佢今年有貴人喎,財運同事業運都最旺。原來中信泰富主席榮智健都係呢個生肖,唔知係咪又咁好運啦。 我哋國家領導人都唔弱㗎,里昂話主席胡錦濤、總理溫家寶,喺財運方面有值得期待嘅地方,係咪即係振興經濟政策可以有啲憧憬呢﹖ 國家行運,香港都唔弱嘅,因為特首曾蔭權係最當旺嘅生肖之一,牛年會無比好運咁話,由其係下半年㖭。 似乎最後呢個,原來先最擦鞋。 ////////////////////////// 愈近農曆新年、愈多大行出嚟講牛年預測、之後又有瑞信。 瑞信教你點樣運用收到嘅利是錢,對象當然係股市。 瑞信話,過去3個牛年,股市表現都好參差,唔可以作準,但用另一個統計估算,就係由01年開始,每逢當年第一個交易日係升嘅話,全年就有得升。 照咁睇,今年都會有好表現。而家股市跌到咁殘,大價股有邊隻好買? 佢地偏偏唔揀大價股、搵嚟八隻小型股、帶挈下散戶賺一筆,仲相信反彈幅度可以達到9成半。不過,行業種類都幾散下。 以澳門股比較多、有兩隻,就係信德同新濠,瑞信話,雖然上次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訪澳...

劣行驅逐良行

跌足八日,成個月市值無左兩成一,到底滙豐出現過咩變化? 大行報告發揮威力之餘,「劣行」驅逐「良行」,國有化銀行資本充足比率仲高過滙控。 更致命係集資傳聞,市場更一度傳出,滙控計劃四股供一股,言之鑿鑿供股價係三十三蚊。 謠言歸謠言,消息話,滙控目前並無迫切嘅供股計劃,叫做暫時止住傳聞。 目前市場對滙控前景意見分歧,吹過摩笛嘅大摩,目標價只係五十二蚊,瑞銀就認為,近日滙控急跌好大程度係有對沖基金,喺倫敦同香港兩邊做對沖,以目前跌勢,相信股價好快可以反彈上65蚊。 就算瑞信估計,滙控有六至七成機會要供股,供完後反而可以睇好,佢地睇目標價都有98蚊。 就算技術因素睇,滙控都開始有所改善,好似十四日RSI相對強弱指數,已經跌至十八水平,係零一年三月以嚟最低,而由沽空股數、喺星期二增加至八年半新高水平嚟睇,沽空者都已經大有斬獲,以星期四沽空金額大減八成嚟睇,補空倉盤可以支持番股價表現。

Kingdom Come

圖片
Sony王國面臨徹底改變。 新力將會宣佈削減開支計劃細節,包括全球裁減,消息引起日本員工極大反應。 早喺上月初集團計劃重組,削減開支,最新消息係佢地計劃向員工開刀,一次過炒一萬六千人。 問題就出喺呢度,因為如果落實,日本傳統企業引以自豪的終身聘用制,會正式瓦解。 經濟差,日圓升值,大至豐田汽車亦要蝕錢,但過去管理層都可以堅持,唔裁員。 不過新力嘅英藉最高管理層主席兼行政總裁斯特林加,就唔信呢套。 英國金融時報形容,佢係要向老兵開刀 對日本新力員工嚟講,公司由「外國人」管理,依家仲要裁員,當然不滿。報道指,員工對可能裁員反應強烈。 但另一邊,新力高層就向傳媒放風,話公司「肥肉」太多。 遠至八十年代嘅Walkman,同近年嘅Playstation 都係新力代表作,不過「斯特林加」想改變公司產品模式。 佢唔想要花太多時間,資源,再生產太多好似電視呢類嘅傳統電子產品。喺佢眼中,軟件先係新力嘅將來。 唔使多講,單係呢個構思,已經引起舊員工一場抵抗。 不過飯始終要開,企業亦要面對現實,受到強日元,同經濟差影響,新力估計全年會錄得11億美元經營虧損。 公司已經決定整頓架構,削減電子業務投資,以及關閉美國同法國6間廠房。 面對金融海嘯,原來失去嘅、仲有好多係傳統價值。

科技救國?

有網友提到,科技股一向都證明可以避過衰退,好似全球最大電腦公司IBM,喺美股收市後,公布業績,舊年第四季純有44億美元,增長12%,盈利好過預期,刺激股價延長交易時段急升5%。 不過,這真是事實嗎? 上周有一宗不大起眼消息,就係有113年歷史、號稱全球第五大電信設備商的北電網絡宣布破產。 由北電發明的「光纖革命」,與思科提出的「路由器革命」、以及愛立信「手機革命」,不單改變了科技界發展,更甚是影響住過去十年每個人的生活習慣,因為這些科技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不可分割一部分。 二千年是北電最輝煌的一年,當年他們創造出來的「光纖革命」,令他們光纖設備市場佔有率,高達43%,幾乎一手壟斷整個光纖市場。 以當時科網泡沬及環球對寬頻起網的熱切程度,大家不難想像北電當日幾可「呼風喚雨」。 就是憑藉一條光纖,北電逐漸從傳統電信設備製造商發展成光纖網際網路、無線網際網路和IP電話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先供應商。在鼎盛時期,北電網絡公司市值高達3660億加元,約佔多倫多股票交易所上市公司總市值的三分之一,僱員總數達9.5萬人,成為加拿大首屈一指的大公司,亦是加拿大人的驕傲。 但其後不久,隨著技術股泡沫破滅,因積壓大量設備存貨需大量撥備,股價開始走下坡,更致命是北電網絡公司不斷爆出財務醜聞,最嚴重要數04年被揭發過去幾年盈利都是偽做,電信神話一下子變成「國恥」。(看,歷史不正是不斷重複發生? 只是由加拿大去了印度重演。) 轉捩點是2005年,北電將一手開發的WCDMA技及科研,轉售予對手朗訊,可惜的是,同和黃一樣,他們太早轉投3G市場,在苦苦捱了幾年的開慌牛後, 由于經營持續惡化,北電全球員工已由十萬名縮減到目前的三萬兩千名左右。 事實上,強如微軟及IBM,最近都分別要裁員17%及4%,以人數計,係IT界有史以來最慘烈的「大屠殺」。 不過經濟學人認為,大家不用過分悲觀,因為不少科技公司仍然是「水頭充裕」,即使好像摩托羅拉那樣經營不善的公司,仍然是淨現金,只要捱得過呢關,科技仍然可以救國。

鬥長命

求先先提過匯豐可以企硬,轉眼已經表明立場。 歐美展開新一輪救市行動,繼美國政府再注資救美國銀行後,英國政府推出第二輪拯救金融業方案。 記得英國政府上一次,使出一招直接注資銀行,即刻連美國政府都要跟住做! 今次又出新招,就係首次向銀行,擔保不良資產嘅潛在虧損! 簡單講、呢一招即係為英國銀行嚟緊嘅虧損包底! 事關佢地舊年大幅虧損,係因為高價買荷蘭銀行,要作出二百億英鎊巨額商譽撇帳。 結果要英國政府出手,換哂手頭上嘅優先股做普通股, 即係話,RBS 已經步NORTHERN ROCK後塵!消息令到股價大跌超過四成!而且RBS今次蝕咁多錢,仲令到首相白高敦感到非常憤怒,而RBS股價亦因為國有化而一度大跌七成。 觸發RBS 蘇格蘭皇家銀行再被拯救係前年一宗交易,佢地以破紀錄嘅天價710億歐元收購荷蘭銀行,RBS惡夢正式開始,巨額虧損亦浮現。 提起呢宗交易,首相白高敦最少四次話,好憤恕! 原因不難想像,RBS大部分虧損,都係來自美國業務、以及收購荷銀,而家就要國民孭數,發下老脾都好正常。 RBS公布,由於荷銀已經唔值當日咁高收購,要造商譽撇帳,加加埋埋,舊年要蝕最多280億英鎊,破英國記錄! 由於財務狀況惡化,佢地舊年獲政府購入嘅優先股,年息12厘,為左慳番息,政府會將股分,轉為有投票權嘅普通股。預計,當局會正式持有近7成股權。 看白高敦個樣都幾有娛樂性,單是那副咬牙切齒的樣子,又預言全世界都要跟英國走,真係不簡單! /////////////////////////////////////// 第二輪拯救方案未公布前,一度傳出,政府會入股巴克來,同匯豐。 匯豐話,無咁嘅事,亦都想像唔到,會有咁嘅情況出現。因為匯豐一直係全球資本最雄厚嘅銀行之一,未來會繼續保持呢個地位。 顯然呢個時候出呢分聲明,一來紀勤已經告訴大家,匯豐根本無資金需要,無需政府出手。 而潛在辭亦係,那管你外人出面亂估亂寫,我就有能力同你爭鬥,睇下邊個死先!

5=8?

周日有機會見到石SIR,不禁即時問佢點解會預言滙豐會成為下一隻八號仔? 如果真有其事,肯定死得人多,事關有香港有九成九長線基金/退休基金都有揸滙豐,就算閣下咁好彩無買股票,唔多唔少都會掂到匯豐多少。 按石Sir講法,8號仔比喻當然係誇張,不過想當年電盈由折算百四蚊數落嚟,而家得4蚊左右,既然而家匯豐「Q仔」都做到四十蚊樓下,咁有咩係唔可能? 不錯,如果回想當日滙豐仲有90蚊樓上,都好難想像會跌到今天十幾年低位,所以5=8,也沒有誰敢寫包單不會發生,但有一個基本分別,就令我們認為,機會係微乎其微。 答案當然就是管理層質素,單計呢部分,滙豐呢一世、肯定都唔會係「老電」翻版。 滙豐管理層一代接一代都係人材輩出,由蒲偉士、至龐約翰,打落到葛霖以至紀勤,就連一批批的中層、如邵銘高、艾爾敦、林紀利,都是獨當一面人物,單計呢批人才,8號仔點比較? 05年退休的艾爾敦,更是少數值得令人尊敬的銀行家。 曾經同艾爾敦做過個人訪問,他自退出匯豐後,一直都留在香港,曾經擔任兩屆香港總商會主席,是一個真正對香港有承擔的人。 當年,艾爾敦亦有參與收購Household交易,因此,由佢嚟評論返今天的局面就最合適。 艾爾敦不諱話,匯豐成為左全球拯救金融機構行動中嘅犧牲者。 退休近四年,首次評論匯豐,艾爾敦話,匯豐仍然係一間穩健銀行,就算被逼集資,亦無外界講得咁悲觀。 面對一分又一分睇淡嘅研究報告,艾爾敦話,管理層唔回應係正常。 但對於撰文呢的報告嘅分析員,佢提出一項要求,就係懂得當你犯錯時,需要站出來承擔錯誤的責任。

第二波

兩大美國金融機構,花旗同美銀,同時公布業績,兩分報表都一樣令市場震撼,單計花旗虧損就達到八十二億美元,而美銀亦十七年嚟,首次錄得季度虧損! 奇怪的是,雖然公布個一刻係有啲震撼,但似乎市場早對呢兩間公司業績心中有數,花旗公布業績後股價居然可以再升一成,似乎市場更看中的,是政府背後作出的巨額承擔。 由市場反應嚟睇,又真係幾受落,環球股市升幅顯注,MSCI環球指數八日以嚟首次回升,歐洲股市喺公布業績後都升到百分之三。 花旗集團第四季,淨虧損近八十三億美金,每股虧損一點七二美元。比預期一點三十美元多,亦係連續五季虧損。 一如預期,花旗正式宣布重組,集團一分為二。CITI會持有經紀,同資產管理業務,同風險較高嘅資產。傳統銀行業務這間資產質素較高公司,就撥歸另一間Citicorp經營。 正式象徵金融超市慨念已死。 花旗話,重組係要提升價值。將會進行改組。花旗同時宣布,舊年十二月,同政府定立嘅擔保協議,已經成為永久協議。財政部為首機構,會承擔集團三千億資產潛在虧損。 而啱啱獲政府第二輪注資嘅美國銀行、因為收購美林,錄得十七年嚟首次虧損,同時大幅削減派息,由原定三十二美仙、大幅降至只有一美仙。 即係 One Penny! 可笑的是,經過政府注資後,原本財政陷入困難的美銀,一級資本充足比率,居然會提高至百分之十點七。唔怪得匯控被人挫完又挫! BOA應改名做 Bank of United Stated America。 美銀面對咁龐大虧損,唔怪得喺公布業績前、就先需要政府再注資二百億美金,同擔保一千億潛在虧損。 有證券行早就形容,美銀係下一間花旗,估唔到連拯救手法都係一樣,其實導致今日局面,要數番雷曼倒閉後,佢地收購嘅美林,虧損遠比預期大。想當日,美銀行政總裁劉易斯仲以為執到平貨,點知到十二月,先知大件事,佢今日都承認,如果唔係有政府肯擔保,收購美林交易早就告吹! 不過我地唔使過分悲觀,因為處理今次危機,有新人物登場,奧巴馬下星期就會宣誓就任第四十四屆總統,而佢喺上任前已經部署好眾多拯救方案,好似就確保到參議院順利可以比第二批救市基金順利發放,因此危機雖然大,但各國政府嘅救火隊,今次反應真係快左好多! 有分析員形容,業績愈差,就係反愈接近見底,呢個講法,就同半杯水理論一樣,係唔係?大家真係要好好諗諗。

人云不亦云

滙豐被大摩唱淡,觸發股價急跌,事件繼續引起極大風波。 有分析員「睇唔過眼」,批評摩根士丹利研究報告缺乏理據。 呢分匯豐研究報告,英國投資界有爭議,重點,唔係討論目標價。 而係摩根士丹利點計出,匯豐最少要集資2百幾億美金? 瑞銀倫敦交易部門就提出3點質疑。 除左駁斥摩根士丹利指,香港匯豐資本充足比率不足嘅講法外,匯豐可供出售投資收益影響資金充足比率。 瑞銀指,論點站唔著腳,因為,匯豐組合以政府債券為主,整個組合中,風險較高只係佔百分之三,對直接影響一級資本充足比率關係唔大。 市場信心薄弱之際,一分報告令匯豐股價兩個交易日跌近1成。 有基金經理話,分析員出報告,確實到訪基金公司推介,基金經理多數會就有問題嘅論點提出質疑, 大型基金亦好少單係根據一個研究報告,做投資決定。 報告被圍攻,有分撰寫嘅摩根士丹利分析員Michael Helsby居然亦罕有咁親自回應。 佢話唔係刻意將匯豐,同其他銀行比較,只係認為從資本水平角度,匯豐有需要集資。 Helsby又解釋,用恒生,同中銀香港資本充足比率比較,香港匯豐資本比率確實低,將比率推高一個百分點,要50幾億美金,亦有數得計。 分析員結論係,維持對匯豐論據。 //////////////////////////////////////////////// 其實大行報告每日都有,佢地每每對市場有好大影響力,不過當中理據是否充分? 是否別有用心? 其實係好值得大家用心花時間去探討。 昨日我們考慮做唔做匯豐單新聞時,都爭拗了好一回。 如果故仔只是一面倒講大摩理據,我們就很容易變成被人掀住走,變成人云亦云,人地用咩、得到甚麼結論,只可以超單全收。 最可恨的是,匯豐而家到左Blackout,想反駁一些論點也不能,基本上係縛著手腳被打! 最後經一輪參詳,加上搵到匯豐專家東尼指點,決定逐點同大摩反駁,不少論據都同今日瑞銀分析相似。 當然,要反駁一分花了大量人力物力做的研究報告絕非易事,但這不正是向難度挑戰? 我們做傳媒的、其實有時也會好似散戶,很容易只懂跟著大圍走。唯有真的做到獨立思考,再大膽假設同小心求證,方是真正專業。

複雜病情

圖片
Steve Jobs真是一個惹火人物。 喺上星期仲話春天就可以重返工作崗位,唔夠一個禮拜又改口,「喬布斯」話,佢意識到自己嘅健康問題,比原先想像嘅更複雜(more complex than thought),因此決定請病假到六月底。 聲明話,佢喺請病假呢段時間,仍會參與蘋果嘅「重要決策」。(呢句說話最可圈可點....) 而管理公司日常營運嘅工作,就會由首席營運總監Tim Cook負責。 喬布斯上星期初先話,賀爾蒙失調導致體重劇減,已經接受適當治療,不過,而家就要請咁長嘅病假,令市場感到震驚,股價在延長時段大跌過一成。 由於喬布斯被視為蘋果公司嘅「大腦」,旗下嘅革命性消費產品,包括個人電腦MAC機、IPOD同IPHONE,全部都係由「喬布斯」一手策劃,市場唔敢想象,無咗喬布斯嘅蘋果,發展前景會係點﹖ 看外國傳媒都幾好笑,好似WSJ就嘗試力撐喬布斯,不斷引述消息話佢並非胰臟癌復發,又話佢個人角色已經退居幕後,以iPhone為例,已經有一隊團隊研發,話佢更似一個「Editor in Chief」,唔需要再兼顧進行日常工作。 反而金融時報Lex,就對蘋果企業管治大力評擊,話如果好彩過左夏天、會見番喬布斯無事,不過公司之前嘅兩次解釋,根本係前後矛盾,亦都毫無說服力。 更嚴重係喬布斯話自己病假期間,仲話自己會參與重要決策,咁公司係咪有需要詳細交待咩叫做「更複雜嘅病情」? 而更大教訓係每一間企業都要諗繼承人問題,畢竟喬布斯雖然係蘋果最大資產,但同時都係呢間「一言堂」公司、最大嘅計時炸彈。 ////////////////////////////////// 講下阿Cook,其實佢唔係第一次做「替工」,04年喬布斯醫治癌症時候,已經短暫接替喬布斯,不過當時蘋果對喬布斯依賴、遠唔及而家。 四十八歲嘅「曲加」,加入蘋果電腦十一年,地位一直穩步上升。 由資深副總裁,到公司首席營運總監,由最初掌管電腦製造業務,到依家,蘋果全球銷售,Mac機業務部門,都係佢管。 同喬布斯相反,阿Cook作風低調,呢種性格就正好同喬布斯發揮互補。 佢當初加入蘋果時,公司營運一團糟,試過連續三年虧損,製造部門效率低,又積存大量嘅貨,阿Cook憑住自己多年嘅管理同分銷經驗,協助公司,一一解決呢啲問題。 不過協助還協助,要由幕後站到台前絕非易事,而家有分析員預計,「喬布斯」放完病假,會辭去行政總裁職位,轉任高級顧問...

升官

戴維思決定離開做左十五年嘅渣打,加入政府,出任貿易促進及投資大臣。 英報話,今次係首相白高敦,「禮賢下士」,親自搵佢擔任呢個職位。佢希望透過戴維思嘅經驗,協助處理金融危機。 戴維思一直係白高敦最信任嘅顧問之一。 當日亦有分獻計,定出直接入股銀行救市方案,被國有化嘅蘇格蘭皇家銀行,原本亦搵過佢過檔,擔任主席。 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戴維思工作之一,就係協助政府盡快確保銀行恢復借貸。 英國評論形容戴維思經驗豐富,處事圓滑,可以幫到白高敦。 不過說來諷刺,戴維斯當日獻計國有化商業銀行,反而令渣打本身的資本充足比率低過對手,自己最終反過來要供股集資。 市場亦對國有化方案有好大質疑,認為是嚴重扭曲了市場機制同運作,日後的影響可能是相當深遠。 話說回來,93年由花旗過檔渣打嘅戴維思,一直係香港嘅「大好友」,亦是我們少數心服口服銀行家。 零三年沙士,已經調番英國,出任集團行政總裁嘅佢,喺香港被世衛解除疫區後即時嚟港。 佢當時話過,係想以行動支持香港。 但發現有問題,佢亦毫無留情批評。 雷曼迷你債券事件就係例子之一,身為特首經機會成員,佢係第一個銀行界肯公開講,事件唔應該太政治化,否則輸的就是全個香港。 戴維思對香港有感情,而佢正正喺亞洲金融風暴期間調到香港,掌管中港業務,當時可謂危機處處。 01年升做集團行政總裁後,第二年,佢就將渣打喺香港雙重上市。幾年間股價節節上升之餘,亦吸引入新加坡淡馬鍚成為策略投資者。 緊持發展新興市場,令渣打喺金融海嘯中,成為受影響較細嘅銀行。 戴維思熱愛長跑,佢話會懷念喺渣打嘅日子。 我們也會懷念這位真心待港的銀行家。

今日有兩宗銀行新聞,真係睇到你傻。 渣打早前供股,事後有高層講,其實當時根本無得揀,在國有化前提下,劣行驅遂良行,所有分析員同基金都賭你要集資,否則就一直沽你股票落去,完全係一副「焗」你唔死格局。 渣打思前想後,既然市場有所求、就應你要求,仲要來招供股集資、一來對現有股東公平,二來就是要反客為主,嚇返你一驚。 結果,股價反而無晒不明朗,之後仲可以跑嬴大市。 今天,匯控目前相同局面,點拆好? 匯豐股價大跌,直接原因係摩笛又出報告,話匯豐需要集資二百六十,至四百一十幾億美金,報告震驚市場。 計我話,報告內提及香港匯豐資本充足比率不足,係基於最極端情況下做假設。外界只係要逼匯豐集資。 分報告最觸目,當然係將目標價降至52蚊。 不過好似柏文話,其實成分研究報告呢一分部分,先最無價值。 至於論點,其實來來去去都係咬實:資本同派息。 大摩話匯豐會大減派息一半,同集資最少260億美金。理由係,匯豐資本充足比率低。 大摩話匯豐一級核心資本充足比率有百分之七點四,但扣除投資組合、同為匯豐融資潛在虧損,比率只有百分之3.6。 摩根士丹利話,連香港匯豐資本充足比率都較同行低。 我地走去問匯豐大好友東尼,佢都坦白話,摩根士丹利明顯係同各種假設逼匯豐集資。 最好笑係,他說這些假設在兩年後發生的事,到時都唔知你大摩仲存唔存在,反而匯控肯定不易倒閉。 分析員指一級資金比率,以股本計算投資組合,除非大幅撇帳,否則唔應該用嚟做資本充足比率嘅假設。 而最大問題係指,存款基礎更大嘅香港業務,被指資本比率唔夠,其實原因很簡單:匯豐香港業務根本無需要過多資本充足比率! 多間銀行被國有化後,資本比率多少,成為衡量銀行指標,銀行界話,依家趨勢係就算無需要,投資者,同分析員都會圍攻一的未集資嘅銀行。 以紀勤性格,我就係信匯豐會咩到唔到做,橫豎個局點都拆唔開,就一於同你鬥到三月,睇下到時點! 至於另一宗令人震驚消息,當然係戴維思到白高敦馬房做官,一間再講。

自由第一

圖片
呢幾年睇傳統基金會編制左嘅自由經濟指數,愈睇愈無意義。 一百分滿分,香港有90分,比對上一年高0.3分,比第二嘅新加坡,多二點九分。 連續15年,香港十五年都係排第一?!! 今年都係? 我覺得,理應揀新加坡。 傳統基金話,特區政府調低左稅率,同簡化處理商業機構發牌程序。今次攞分多左,係面對金融海嘯,政府只係喺緊急需要時,作有限度干預,無影響市場自由度。 哇,作為全世界第一個地方,強制要求銀行回購迷債,咁都仲算有限度干預。 反而新加坡就漂亮得多,主要就係因為政府處理手法有別。 知不知新加坡第一個肯走來的官員是誰? 李光耀資政是也。 李資政擘頭就說,買雷曼迷債苦主係"睜著眼睛進場的"! 他以自己為例,以擔任政府投資公司主席20多年,就深明回報越高、風險自然越大道理。 "所以,當有人告訴你,銀行給你1.5%的利息,我可以給你5%利息時,你必須細心瞭解他為何願意付你比銀行高兩三倍的回報。許多投資者都是睜著眼睛進場的,他們既不是上了年紀也不是沒受過教育的人,現在卻說自己也被誤導了。" 這個不正是香港今天面對的局面嗎? 當然,李資政並非沒有顧及真正的「苦主」感受,對於受誤導的苦主,李光耀就指示新加坡金管局,要求銀行好好處理投資者被誤導的情況,這點我們一直都很認同,銀行家都老實告訴我們,他們打開門口做生意,商譽肯定是重要,無一間銀行明知輸梗仲會上COURT,問題係,真係要賠晒比所有人? 今天人行行長周小川,表面以東亞擠提同友邦退保做愰子,說雷曼倒閉引發嘅金融危機,令本港出現信心問題。 但明眼人也很易看多,周小川說的政治風波,實質是另有所指。 說到最後,還是有同事清醒一點,「今時今日,仲講到自由市場? 自由指數排名值得爭嗎?」

回暖

金融海嘯完結似乎言之過早,溫總為何報喜? 溫家寶星期五一連三日到江蘇考察。佢話,今次再到江蘇考察,佢嘅心情比上次好。 心情好原因很簡單,就係國家應對金融海嘯嘅措施取得初步成效,國家上月經濟指標亦有「回暖」跡象,企業銷售開始回升,庫存減少,用電量開始上升,經濟比預期好。 簡單解讀,當然是溫總希望為全國「打打氣」,提高信心,但如果只是單靠信心就可以救國,相信中央都不會咁頭痛。 看看最新數據: 出口連續兩個月下跌,進口更大跌超過兩成,外匯儲備增幅是十年來最低。 數據點睇,都好難解讀作好消息啩! 反而昨日有兩宗消息大家可以留意,一宗是內地叫停地方政府亂救樓市,另一宗是傳銀監會會容許銀行壞帳短期上升。 兩個月前國務院先提出,地方政府可以制訂刺激樓市嘅收費減免政策。 未等得切呢一輪嘅及時雨,住宅和城鄉建設部部已表示,地方政府唔可以越權推稅項,同財政相關政策去刺激樓市。 臨時叫停,係政策急轉彎,定係地方政府太進取? 同一時間,有報導指監管當局,要確保行業有足夠貸款之餘,願意容許銀行壞帳增加。 有傳媒拎到一分劉明康喺北京嘅講話內容,佢明確提到,銀監會可以容忍銀行不良貸款比率合理上升,銀監會亦會降低,銀行減少不良貸款比率嘅要求。 此消息一出當然引起市場震撼,即係擺明內地又嚟玩政策貸款呢招。 可能市場反應太大,結果講完又要收番。 最搞笑係新一期瞭望雜誌發表文章,話基於外圍經濟影響出口,經濟要靠內需,所以積極消費,就係愛國。 觀乎內地救市已經救到「亂七八糟」,各有各解讀,有時力度過猛,有時又有混水摸魚,今倘救市,睇怕都係先富官府、難惠及百姓。

冒名

公開信入面有二百幾間上市公司,本來予人非常團結、齊心一致對外抗爭。 直至喺名單嘅恆隆集團,喺公開信發表個幾星期後,突然表明支持修訂上市規則,並無授權聯署反對。 又話,廣告刊登後,曾經向負責組織要求更正,不過得唔到回應。 雖然負責聯絡的中間人可否認溝通出現誤會,不過我們聽聞當中有不少這些大孖沙,是半推半就認承。 很多甚至時是完全不少解事情發展。 很難得,新出版嘅經濟學人、都有專文講到香港呢宗企管風波,對於本港有二百三十幾間上市公司,聯署要求重新諮 詢有關禁止買賣期、係令人費解,佢地提出嘅理據、好似上市公司難以應付敵意收購、或者令資金流通量減少,都係毫無說服力。 經濟學人話,佢地好奇怪香港點解可以長期容許,公司可以最長四個月先公布全年業績,根本就係對小股東不利,因為董事同大股東、都係有好長時間掌握到公司財務資料。 相反美國目前要求上市公司喺年結後六十日、以及季度業績要喺四十日內公布,以一年四次業績計,係更有效減少內幕交易。 經濟學人話,佢地支持港交所繼續推行有關措施,只有堵塞呢個漏洞先可以加強投資者信心,減低公司資金成本,而董事亦可以更全心全意為所有股東、而並非小數人謀求最大利益。 說來好笑,有經濟學人的讀者,看到李國寶駡新例非常stupid,他們也不禁問:「此David Li是否彼David Li?」雖然我們有時也會非常佩服Dr. 李可以為良心講話,但今次就似乎就是站「朋友」那邊多一些了。

真相

說來諷刺,SATYAM在印度梵文係解做「真相」。 歷史正係喺世界每個角落不斷重演。Enron事隔八年,印度第四大嘅科技公司SATYAM爆出10億美元假帳醜聞,被喻為印度版嘅ENRON事件。 公司嘅創辦退人兼主席「拉朱」RAJU,零七年先獲安永選為年度企業家,得五十四歲,承認喺幾年來誇大超過五百億盧比,即係大概八十億港元嘅現銀同銀行存款,而根本唔存在嘅資產高達九成四, 在醜聞未爆之前嘅三個星期前,佢建議用十六億美元,收購兩間由佢兩個仔持有嘅地產同工程公司,引來股東不滿,認為是有意掏空公司資金,結果股價單日急跌五成。 其實當時拉朱是希望盡最後努力,透過注入新資產,可以掩飾公司早已一早空空如也的金庫。 當時諗住撈底就慘,事關當造假帳嘅消息傳出後,股價喺兩日之間再跌多九成,仲震散埋當地股市,公司話而家仲未知有無足夠資金過埋呢個月。 最令人驚奇的是,咁大單野,幫佢做AUDIT嘅會計師行PWC無理由唔知。 所以有關當局已查緊,佢到底點可以連現金水平咁難誇大嘅證據都整到。但其實早喺零六年,世界銀行已用貪污為理由將佢列入黑名單,不過之後市場以高增長慨念、掩蓋了企業管治的質疑。 呢間喺當地企業管治水平叫做高嘅都搞成咁,唔單止影响市場信心,最擔心係由佢負責保密嘅數據,分分鐘出問題。 事關「受惠」於過去幾年世界變平,印度成為全球最大銀行/ 金融機構嘅後勤基地,單係SATYAM嘅客佔咗三成七都係FORTUNE 500大企業之一。 歸根咎底就係商業道德出咗問題,作為上市公司,一心諗住CAP水,將咁多年辛苦建立嘅商譽一鋪清袋﹗ 監管同會計制度亦需要再檢討,點樣可以更有效咁防止貪污,誇大帳目嘅問題,否則這個新興市場可能會永遠打入難以番身地步。 說來諷刺,今期經濟學人說,跟據ACGA's 07掛名,印度的企業管治水平,只是僅僅排在香港及新加坡之後,遠比中國排名第九出色,但原來這對「龍與象」,其實就是一個互相對照。 其實今次事件亦值得香港引以為鑑,因為當地股權結構,有不少是同香港類似。例如一半成分股是由家族企業持有; 雖然當地有很嚴格的企業財務報表要求,證券會又是獨立法定機構,不過就是缺乏了執法力度,更重要是公司不尊重小股東權益,股東大會的投票就如橡皮圖章,投資者亦缺乏集體訴訟。 如果唔講邊區,這些特徵我會以為是講緊香港市場。 仲有一個特徵好似,就是對獨立非執董的要求,基本一個人最多可以坐在...

以性救國

圖片
金融海嘯衝擊全球經濟,喺美國唔單止金融業同車廠,要靠政府注資拯救,而家連色情行業,都出嚟向政府拍 門求救,尋求國會撥款50億美元,支持行業發展。 金融海嘯肆虐,美國嘅金融業同汽車業,都相繼要美國政府注資拯救。 受到金融海嘯衝擊嘅、又點只呢兩個行業﹗美國嘅色情事業而家亦等緊聯邦政府出手拯救。 成人雜誌Hustler創辦人「弗林特」,同電色情電影製作人「弗朗西斯」,會到華盛頓,「伸大手板」要求國會注資50億美元,幫業界渡過經濟低谷。 佢地話,金融海嘯令到唔少美國人損手,心情差唔只影響到消費,甚至令美國人對性事都提唔起興趣。 成人電影嘅租售喺過去一年大跌2成2,加上好多人改去瀏覽成人網站,令佢地嘅生意愈來愈難做。 「弗林特」話,經濟低迷,唔少美國人蝕咗好多錢,都無心情「諗」其他嘢,國會係時間做啲嘢,盡快支持美國嘅「成人娛樂事業」,重振美國人對性嘅興趣。 「弗朗西斯」就話,國會既然救得金融同汽車業,成人娛樂事業亦都應該得到同樣待遇。 喺六十年代靠開「脫衣舞會所」起家嘅「弗林特」,目前旗下大約出版超過二十本「成人雜誌」,一向有性書大亨嘅稱號,佢嘅事跡曾經被拍成電影,搬上大銀幕放映。 其實,世界上邊有免費午餐,美國汽車業,無錯有政府借錢打救,但係就有一系列附帶條件,好似係汽車業要重組業務,意味要削減人手同清除債項。 期間有咩唔妥,政府有權收回貸款,亦都有認股權。 企業唔止收水咁簡單,亦要比政府管,若他日財政部真係成為左成人事業股東,唔知有咩會發生?

發噏風,原來有罪

死,亂寫嘢,真係會比人拉去坐監,網絡先進如 南韓 ,都有呢個情況。 諗諗下,都係收歛下好,費時比人插....

卸膊

撓釀了三個月,證監會,金管局應政府要求,公開雷曼迷你債券調查報告大部分內容。 兩個監管機構各八十幾頁報告,最關鍵的部分內容卻被刪除。 好像雷曼迷債銷售手法有關問題報告完全無提及。 反而卸膊的部分倒不少,好像金管局報告提到佢地03,至07年已經向銀行發出六分通知提醒佢地投資產品,有風險而佢地百四名銀行監管員工,亦經常有實地查核。 不過,銀行財富管理業務增長實在太快。 至於日後銷售金融產品時,要注意的咩,金管局,同證監會都提出相近建議。 包括,設立冷靜期,投資者喺期間可以再考慮清楚,雙方又認為,產品風險披露要加強。 到底銀行銷售產品嘅角色係點,金管局話,無可能唔俾佢地從事有關業務。佢地同證監會都建議,銀行以後,以零售投資業務同傳統銀行存貸業務,完全分開,職員唔可以重疊。 反而對於點樣改革日後的監管制度,雙方又毫無保留的為自己爭取利益。 想當初雷曼迷你債券被揭發出事時,金管局同證監會、一度到底應該由邊個負責監管,互相卸膊撓釀了一段長時間。 因此兩分報告都有唔少篇幅提到點樣改善現行監管機構,不過方向就有好大出入。 金管局話,現行一業兩管,由金管局監管認可金融機構證券業務,應該維持。 但就建議應加大金管局權力,除左調查銀行財富管理業務銷售手法外,更可以施加罰則。即係由金管局管晒。 不過證監會就話,要改。 原因係唔少投資產品都係傾向跨界銷售,因此建議,係咪修訂目前分別監管銀行、證券同保險機構嘅監管模式。 不過英國嘅單一監管架構應該唔會考慮。原因很簡單,你估會由邊個食邊個? 佢地反而推祟採用澳洲同荷蘭嘅「雙峰」Twin Peak模式,即係由兩個機構履行監管責任,一個負責金融體系審慎監管、另一個就監管行業人員操守。 其實一開始都估到分報告只會避重就輕,只是想不到會如此赤裸裸居然刪走中間部分,變成完全無料到。 更可笑是雙方為了自身利益,居然只交待對自己有利的部分,講真真係令人幾失望。

潮退

巴菲特說,只有潮退了,才知道誰在裸泳。 年多前大家將李嘉誠同李兆基做比較,共識都係誠哥太保守啦,只有四叔先可以獨步股壇,贏盡股神稱號。 年多後,當金融海嘯打到來,才知道是誰沒有著褲。 到底大手沽中行,李嘉誠係咪睇淡後市呢? 李嘉誠基金會話,旗下組合眾多,沽貨只係正常資金調配。 今次佢沽出廿億股中行,雖然以下限定價,更只得40多名投資者落單,遠比美銀沽建行反應差。 但佢早已立進不敗之地,因為呢批股分早人一步,他是在05年中行上市前,透過夥拍RBS,能夠以只係1倍多的帳面值買入呢批股分,成本大約每股一個一毫3,比其他投資者上市時買入價低超過一蚊。 單計淨賺17億,回報7成半,根本唔需要理會什麼招股價、折扣價,因為一早已贏盡所有人。 正如華爾街日報專欄所講,李嘉誠每次買賣時間掌握極佳,睇市極準,今次趁其他股東沽貨前沽貨,既明智亦唔可以忽視。 07年9月,眾人皆股之際,李嘉誠趁高位,接連沽清上市時認購嘅中遠洋,中海集運,同南方航空。 沽貨時間,比巴非特沽中石油仲要準,最令市場津津樂道。 就連增持時機亦異常準確,根據記錄,佢近期股市增持行動,要數番舊年九月起,幾次增持長實,每股成本同現水平差唔多。 11月大約37蚊兩度增持和黃,依家帳面仲有錢賺。 不過誠哥間中都有失手,好似05年,中人壽上市滿一年,禁售期一過,隨即以5個幾沽清,就令佢賺少好多。 但調轉講,佢老人家寧願少賺一些,總好過你五十蚊先來追貨。 講返轉頭,誠哥近日不止股票減磅,就連本港一些發展地盤、以至和黃在上海商鋪,都一樣掉貨,呢個係咪值得大家參考參考?

石油儲備

昨日有宗消息不大起眼,不過又相當令人費解。 有消息話,內地正籌備最快喺今年內、成立「石油穩定基金」,穩定石油供求、同時減低油價波動對經濟嘅衝擊。 呢個構思中嘅石油穩定基金,喺總理溫家寶、同副總理李克強等批示之後,最快喺今年內出台。 內地變相以外匯儲備,成立基金,協助穩定油價,主要係中央高度關注,因為擔心油價過分波動,進一步影響經濟。 中國目前耗油量全球排第二,有分撰寫報告建議中央設立石油儲備基金嘅內地學者談儒勇話,基金除左可以穩定油價,亦有助分散外匯基金投資,一舉兩得。 唔同現時嘅戰略石油儲備,單方面買入現貨原油。 石油基金,可以透過買賣原油、或期油合約增加投資回報。 談儒勇建議,中央可以考慮一次性動用,外匯儲備中約百分之五,即大概一千億美元,設立基金,由指定機構,專門進行儲備石油買賣。 基金用途單一運作難度唔會太大,不過就需要包括發改委、能源局、同財政部等多個部門協調。 目前俄羅斯同伊朗、亦設有石油穩定基金,佢地亦趁油價回落時,增加儲備。 巧合的是,美國能源部在差不多同一時決定,重新開始增加戰略原油儲備,繼續對油價帶嚟支持。 美國能源部正尋求購入1200萬桶石油,作為今年「頭四個月」嘅戰略原油儲備,並計劃喺今年內進一步補充儲備。 在供度兩方面因素推動下,只係兩個星期多啲,油價已經由三十幾美金,重上番50美元,足足反彈近五成! 其實不少分析都有提過,現在的而且確是國家建立石油儲備最好時機,不過令人費解是、如果要買,都可以靜靜雞入貨,做咩要高調出來話要增加儲備? 而且不止一個,而是兩個最大秏油國一齊公布,是否有什麼玄機?

專收有錢人

圖片
昨日先寫過有錢人係今次海嘯中輸得最慘,轉頭又有富豪睇唔開....... 七十四歲嘅默克勒、係歐洲最大藥品批發商「菲尼克斯」嘅大股東,僱員總數達到十萬,曾經係德國第五大富豪。 財經雜誌「福布斯」去年估計,默克勒嘅財富達到九十二億美元,全球排行九十四。 默克勒嘅屍體,星期一晚喺南部城鎮「烏爾姆」火車軌上搵到,呢個亦係佢36年前嘅發跡地。 佢嘅家人事後發現遺書,並且發表聲明,話金融危機令默克勒嘅事業䧟入困境,最終選擇結束生命。 令默克勒自殺原因,係舊年一宗、被認為係德國最大宗嘅內幕交易案所做成。 福士汽車喺舊年十月底,股價曾經急升過四倍,突破過一千歐元一股,市值曾經達到三千七百億美元,一度成為全球最大市值公司。 原因係大股東保時捷突然披露、佢地透過行使認股權,令股權增至五成。 由於市場事前對認股權一事毫不知情,於是一直沽空福士嘅對沖基金,要大舉補空倉,而估計呢一役就令默克勒損失超過五億美元,公司亦陷入財困。 默克勒向來行事低調,平日都係踩單車返工。佢上個月罕有接受訪問時話,自己克服過無數次所謂嘅大跌市,但無一次好似今次咁嚴重。 德國商界形容,今次默克勒自殺係悲劇,諷刺嘅係,係佢自殺後第二日,福士股價急升左一成,過去一年計,更係升左超過九成,可以贏盡所有汽車股。 今次歐洲都唔係第一宗富豪自殺,舊年聖誕前法國就有個基金顧問公司老板Villehuchet,就因為代客中左馬多夫層壓式騙局,自己一時睇唔開在辦公室自殺。 呢場海嘯原來真係先「收」有錢人....

吊詭

一直無花太多時間去深入追究報道馬多夫單新聞。 可能一開始覺得實在太傻太天真。 馬多夫就是利用最原始的層壓式投資方法,詐騙投資者﹐涉及五百億美元,相當三千九百億港元,構成史上最大宗嘅詐騙案。 可能正與Simon揣測一樣,馬多夫起初是希望能夠幹一番大肩,可惜在交易中唔好彩,蝕咗客戶嘅錢,但係其他投資者又繼續務名而來,令馬多夫欲罷不能,結果只好將新收到的本金,當係回報比返舊客。而新投資者嘅本金,又再當係盈利袋落其他人嘅袋,結果層層蓋層層,又比他過骨,不過真正的投資根本從來不存在。 「馬多夫」一層一層咁填氹,原本相安無事。直至海嘯後,有客戶要求贖回大筆投資,成個金字塔就冧咗。「馬多夫」亦出現財政困難,事件逐漸浮面,其實成件簡單之至,只是有人因為馬多夫的名氣,所以中招的也是非富則貴。 上周看CNBC,他們找來一個馬多夫投資者,投資了自己全數身家八百萬美元比馬多夫,結果當然是一無所有。成個訪問長約五分鐘,有趣的是就在沙灘旁進行,苦主似去渡假多過訴苦。(雖然他口中講到自己要瞓街,不過無咩說服力。) 這其實反映了今次事件的吊詭之處,就是愈有錢的人愈輸得多,反而一眾市民,只要能住自己分工,其實可以繼續消費使錢,因為他們一開始已經唔夠錢埋到馬多夫身邊、比佢有機會偷你啲錢。 說實在,不止馬多夫,今次海嘯不少受害人,也是非富則貴,由去年始現的Accumulator,到年底一眾雷曼苦主,本身也是家底豐厚,滿以為將錢放在安全地方,但現實告訴我們,根本沒有所謂「樂土」。

更年期?

圖片
本來喬布斯是安排在星期二的Macworld上作Keynote speak。 三星期前話唔會好似過往11年咁出席蘋果博覽會,即時引起外界對喬布斯健康嘅揣測,甚至有人傳佢已經過身。 喬布斯喺公開信中,首次證實自己健康有問題,話過去一年體重驟降,對佢同醫生都係一個迷,經過反覆診斷,證實可能係「賀爾蒙」失調做成,令佢體內蛋白質流失,醫生話最快要三個月時間治療。 有不少傳媒好認真咁比較「荷爾蒙」、「激素」、胰臟分泌嘅「胰島素」之間關係,總之務求認真搵出喬布斯怪病之謎。 我以為更年期只會令人更肥,原來係可以瘦...... 比較一下05年同08年年中兩張相就知,雖然係同一身經典打扮,不過大肚腩唔見晒,面部明顯瘦咗,頭髮亦斑白不少。 雖然蘋果董事會全力支持,不過有醫生指,體重驟降可能係醫治胰臟癌後遺症,有股東亦希望可以更仔細交待病情,特別係希望見到喬布斯真人。 其實喬布斯一方面係蘋果最大資產、同時亦都係最大風險。 金融時報話,雖然公開信澄清左喬布斯,唔出席博覽會原因,不過解釋就同公司之前話係策略改變、有好大出入,再次令人質疑企業管治出現問題。 /////////////////////////////////////////////// 講到蘋果,不得不提iPhone。 市場一直傳會推出iPhone 32GB版本,不過就算成真,亦非甚麼驚天動地新聞。 反而叫人吃驚的是,Gartner上個月的調查,顯示截至第三季,過去一年iPhone 的增長高達327%,在美國Smartphone的市場佔有率達到12.9%,首次突破微軟旗下的Window Mobile(11.1%)。 iPhone 前後只出了十八個月,而WM由02年 Window CE開始,發展至WM 6.1,前後是六年時間,目前可以說是品牌眾多,較積極的當數台灣 HTC。 其實由iPhone 推出後,HTC已經跟風推出Touch 機種,功能貼近iPhone 的mutitouch。奈何,用家體驗上仍然是以iPhone 優勝,無論設定、上網以至購買軟件,真正做到以客為先。 以品牌計算,另一分報告亦指iPhone 超越了RIM,只是緊貼在Nokia 的Symbian後面。 就連Gartner 最近亦轉軚,由最初叫用家睇定啲,而家開始推介iPhone功能。 以iPhone 目前銷售,喬布斯食老本都可以有排使,唔怪得不急於出席Macworl...

Obamanomics

好個「奧巴馬」,09年一到,就送給所有市場一個新希望。 這符合了一個「偉大總統的所有條件: 能言善道、知人善任、巧言令語、玉樹臨風.......最重要係掌握時機、造就時勢。 一月二十日未到,奧巴馬就知遁如何掌握輿論,以及如果影響市場,同時又做到淡化理察森事件負面影響,可謂一箭三鵬,漂亮之極! 其實七千多億美元刺激經濟方案中,並非新事物,只是他首次提到核心部分的三千一百億美元減稅方案。 這個佔方案四成部分,精采之處是商界同個人都會受惠,同時又比布殊方案出色。 構思之一係、透過暫停繳付總值1400億美元嘅入息稅,相當於每名納稅人,免交500美元。 好明顯,方案係可以即時提高美國人嘅消費力,唔似得舊年布殊嘅刺激經濟方案,納稅人要等退稅支票寄到手,先可以消費。 企業方面,如果增聘人手,會額外獲得稅務優惠,預計呢部分涉及最多五百億美元。其他仲會為肯增加新投資嘅企業提供稅務優惠。 企業仲可以回撥過去五年稅款,焦點係設計到只幫助有需要企業。 雖然喬治布殊喺零一年上任時,都曾經提出1萬3千5百億美元嘅減稅計劃,但就要分十年「執行」,如果淨係計佢上任頭兩年,喬治布殊政府嘅減稅規模,只有1740億美元。 其實都無咩人仲會記得布殊個方案吧? 至於七千幾億美元邊個找數? 留比下一代人啦! /////////////////////////////////// 相反,理查森事件,焦點無疑因為救市方案而「模糊」了。 上個月獲提名做商務部長,仲表現充滿信心,但當時,佢已經捲入漩渦。 涉案嘅係加州、叫「C D R 金融產品」嘅商業機構。公司喺零四年,獲得新墨西哥州金融管理局,一分價值接近一百五十萬美元顧問合約。 奇怪嘅係,間公司,本來早喺第一輪嘅甄選就被淘汰,但當局後來重新招標,最後由理查森前左右手領導嘅委員會拍板,話間公司至係不二之選。 理查森收過間金融機構合共十一萬美元捐款,聯邦大陪審團,而家調查緊,間公司係咪透過理查森或者佢嘅助手施壓,獲得合約。 其實奧巴馬舊年十一月底、率先公布新政府內閣經濟班子名單,當時已經有古怪。 在各主要職位都陸續公布,唯獨是商務部長一職,要過咗個幾星期,至正式宣布,而家睇番先令人仿然大悟。

哀歌

今天聽到上市委員會副主席 蔡東豪 解釋為何只是延遲、而非重新諮詢延長董事禁止買賣股票期限,進一步印證我對上市委員會的信心。 唔好睇少今次港交所肯企硬,呢二百幾間所謂大孖沙,而家分分鐘都仲係控制緊香港股市半數市值(雖然近年已被中資股大幅攤薄),過去佢地敢話一、你睇有無邊個會話二? 看看這些大孖沙的具體論點: 1. 新修訂會有礙大股東回購股份的彈性,影響公司支持股價,同時亦影響證券流通,因為新規則令大股東一年內大部份時間內不能買賣股份,市場交易量或會萎縮。 2. 延長限制期亦會對獲授認股權的公司董事產生不利影響,董事不能自由和及時地行使認股權,該會指是另一種形式的權利損害。 3. 擁有大量股權的獨立投資者(如長期股票基金)希望參與公司管理並加入董事會的趨勢正在形成,新規則將會增加此類投資者的流通性風險,影響香港金融市場的發展。 4. 在公司面臨惡意收購時,如重要股東無法買賣證券,可能會導致市場混亂。 5. 濫用內幕消息的問題,認為現行法律及規則已作出充分預防。 第1及第2點可以一併討論: 目前顯然有人意圖混淆視聽,將禁售期標籤為「七個月」,這方面的假設是,公布季度業績的公司,用盡結季後的四個月容許發布業績期限,再加上下一季又有同類情況,董事才不能買賣。 如果將業績期趕快在一、兩個月內公布,基本上限制與目前並無太大分別。 再說要支持股價、或行使認股權,一年有大把時間,點解係要揀在業績期前做? 第3點,我諗大家可以問下基金,真正有意入Board的又有幾人? 如果真是長線,又使咩成日買買賣賣? 第4點蔡東豪解釋得很清楚,小股東只有受惠的分兒! 第5最難接受,如果香港的內幕交易條例是有阻恐性,呢類活動就不會持續增加,每次最多罰款幾百萬,控告又要幾年時間,做左先算啦! 就像Ronald節目中所講,香港一直缺乏集體訴訟,目前連內地也有,為何香港遲遲未起步,說穿了又不是那些大孖沙阻住地球轉。試問那些罰則點可以稱得上是足夠? 反而具體運作上,的確有部分條例可以更彈性執行,例如會計上,本地真的不夠會計師核數,真的可以考慮容許內地會計師到本地執業。(不過呢個又會打破一些利益團體的壟斷,可能會節外生枝。) 看到新世界鄭家純說什麼「畫蛇添足」,更是令人把幾火,你自己就話公司十二月年結,到一月問公司都無人答到你業績表現如何如何,那麼想請問,幾年前你新世界有高層向高盛分析員預先披露業績,搞到公司被...

2009

過去一年,「國有化」、「TOO BIG TO FAIL」這些過去二、三十年未有用過的字眼,居然成為「潮語」。 到09年,我地要留意啲咩? 一月二十日,奧巴馬就會出任第四十四任美國總統,佢推出既刺激經濟方案將會左右全球經濟,不過好似債券大王格羅斯所講,改變好難喺一夜之間出現。 真正焦點應該放喺四月二號喺倫敦舉行G20峰會。 舊年十一月峰會將多個討論焦點,包括金融改革、自由貿易同各國聯手推行既刺激方案,留喺呢個峰會上解決。 但由於奧巴馬喺一月二十號先上任,過去幾個月峰會既工作可以話毫無進展,好似各國雖然同意一年內都唔會增加貿易保措施,不過之無論係俄羅斯同印度都提高左關稅,歐盟亦都有意對中國入口鋼材同原料實施反傾銷稅。 改善金融制度方面亦顯得「呎步為艱」,十二月中、歐美就監管評級機構既談判陷入困局,歐盟提出由歐洲監管既評級機構進行評級,美方係無意作出讓步。 不過更要留意,係國家會唔會債台高築。各國為左刺激經濟,投入大量資金救市,增發國債成為定局。 好似係美國同英國近期國債佔GDP比例不斷上升,單係美國佔嘅比重,已經增加至七成以上,但如果作為美國國債最大持有人,中國經濟一旦大幅倒退,仲有無人有能力承擔咁多債券? 相反,私人企業要集資,就更難上加難。 全球銀行08年信貸,減少左五成半。展望09年都唔樂觀,因為只有五成四銀行話願意放款比信任既機構。 更令人憂慮係未來一年有數以千億計美元過渡貸款到期,息率大幅提高之餘,很多根本連利息都還唔起,分分鐘會觸發更多企業倒閉潮。 保險機構亦可能係繼投行同銀行,另一個計時炸彈,有本地銀行高層告訴我們,他們自己屬下的保險機構已經難以用投資收益去支付保單開支,相信其他保險機構釙因為投資失利,大部分已經陷入技術破產,好多其實會步AIG後塵,而家只是暫時將帳目問題隠藏。 到二、三月公布業績可以見真章。

必買股?

道指喺08年跌咗三成半,成分股中,幾乎全軍盡墨,得兩隻有得升。 估唔估到係咩? 無錯,就係以平取勝既WAL-MART同麥當勞,分別升左一成半同百分之五。 所以財富今年揀出既七大必勝行業,快餐店同折扣店,繼續榜上有名,例如麥當奴之前推出過既一美金套餐, 就贏低下階層口味。 而折扣店亦係逆市奇葩,好似標普成分股中升得最好既「FAMILY DOLLAR」,舊年收入就增加左百分之六,沃爾瑪收入亦增加左百分之三。 其他財富認為必勝行業,仲有電視遊戲、 化妝品、廢料處理同教育行業。 講到十大必買股分,財富都有推介,好似係戴爾電腦,佢地認為掌陀人「米高戴爾」重返公司一年多,成功控制成本,更重要係、佢地有七十億美元淨現金。 另外兩間公司都同油價有關。 財富話,油價跌到呢個水平應該跌夠,佢地建議買石油公司DEVON、同做離岸勘探既DIAMOND。 其他十大必買股都應有盡有,好似有做房地產投資信託既對沖基金,貪佢買既都係政府擔保左、或者係國有化左既按揭債券。 其他有醫療、消費同基建股,其實背後睇中,都係奧巴馬呢位候任總統即將推出既刺激經濟方案。

末日博士

踏入09年,我地揀邊個一周人物去打頭炮? 奧巴馬講得太多,要有代表性,但又要有前瞻,一於揀佢,末日博士DR.DOOM! 呢位新一代末日博士「魯賓尼」,而家NYU任教,早喺零五年就已經預言,樓市泡沬爆破,會喺幾年內觸發全球陷入嚴重衰退,到零六年佢更大膽講數以萬計樓宇斷供、將會令按揭資產觸發萬億美元計既壞帳,最終令金融系統崩潰。 就係呢個預言,連IMF 首席經濟師,都要叫佢做「先知」! 由於佢大部分既預言都成真,「魯賓尼」舊年成為左最紅經濟學家,紐約時報稱佢為「the seer who saw it coming」,Prospect Magazine更選佢為全球一百個最具智慧人才,排名仲要高達第二位! 甚至而家國會、以至歐洲同日本央行,都要請佢做顧問比意見。 咁展望09年,Roubini又有咩驚世預言? 佢話,美國正身處近50年來最嚴重衰退,嚴峻蕭條好可能要持續到2010年。 仲嚴重係而家已經唔只是美國既問題,所有已開發國家都面臨經濟硬著陸,估計失業率將攀升到9%,而樓價舊年回落 25%後,今年仲可能還要再跌 15%。 其實魯賓尼話,衰退而家已經唔只係美國既問題,係所有已開發國家都面臨經濟硬著陸,更大泡沬係出現喺新興市場, 佢對金磚四國係特別悲觀。 魯賓尼其中一個預言係、中國「保八」會失敗,經濟全年只係得番百分之五增長。 而俄羅斯政府,因為經濟嚴重衰退,會出現財政困難。 佢亦點名了十幾個新興國家,表示佢地處於可能爆發金融危機邊緣,其中包括最近同俄羅斯爆發供氣糾紛嘅烏克蘭,以及舊年出現貨幣危機嘅南韓。其他仲有多個新興歐洲、同中亞國家。 對股市展望,Roubini就預期未來幾個月,美股同全球股市仍然有會再跌多兩成,佢唔認為目前已經見底,熊市仍然係主導一切,包括商品市場亦都因為避險,可能會再跌多一成半至兩成。 總之,佢比你嘅意見係,今年,唔好「掂」任何有風險既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