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顯示從 2月, 2012 起發佈的文章

王子復仇

圖片
做咗30年主席,八十六歲嘅鄭裕彤終於退了。 眾所周知,彤叔89年退任董事總經理,但接手嘅鄭家純作出多項收購,令負債急升,鄭裕彤91年要復出重掌業務。 今次主席有變,鄭裕彤個孫、執行董事鄭志剛,亦升任聯席總經理。孫女鄭志雯就獲委任做執行董事。 嚴格講,今次算係四大華資地產商第一次完全交捧。彤叔雖然退,但影響力仍在,而佢早於廿幾年前,亦賞試交捧,結果九一年被逼復出。 但今次,唔止仔大,連孫都大埋,終於可以完成交接。 新世界代表彤叔,彤叔代表沙膽。彤叔退休,由一個仔,兩個孫頂上,再加越秀出身既陳觀展,拍著太子,共同擔任聯席總經理,好明顯係一個過渡。 但潮流興聯席,就算新地,主席一職,亦由兩兄弟聯席。 新世界世代相傅換班早有部署,當年堅叔率先起身。但新世界今次董事調動,絕對標誌新世界,開創新世界。 彤叔之外,原本屬於重量元年級既冼為堅亦同時離任執行董事,周桂昌亦辭任非執董。兩人算係新世界開國人物,分別七零同七一年加入。 七十年代成為歷史。經此調動,成效未知,但肯定整個新世界董事會年輕化,難怪堅叔當日亦難再留底。 但作為股東,持有一隻金融風暴後十年幾未返家鄉既股份,要既唔係年輕化,或大換班,而係成績。 新世界與中信泰富一樣、是藍籌股罕有有嚴重「管理層折讓」 Management Discount 的股分,往往在同類股分中、表現是嚴重落後。 大行分析員直指,新世界近年,無咩好交易做過。有利可圖既,大部份由私人持有周大福企業負責。而管理層質素問題,亦一直令新世界股價,較同類公司有較大折讓,最近供股處理之不當,可見一班。 能否將呢個管理折讓因素收窄,新世界要睇、不是想做二十年主席的純官,而係兩個孫。 以往,堅叔係大內總管,五百幾萬一年。依家,孫仔,孫女,加上陳聯席總經理,三人唔計董事金,年薪及花紅,合共已經要一千五百二十萬。 睇嚟,成效未有之前,代價已經不非 !!

開庫

唔多唔少,真係啱啱好! 舊年底向歐洲銀行借出近四千九百億歐元低息貸款,被認為係聯儲局QE既翻版。 再接再勵、歐洲銀行今次放膽大手向歐央行借入平錢。 被稱為LTRO既第二輪既長期再融資操作,歐央行總共借出總數5295億歐元,比起第一輪多左近一成,多過市場預期,兩輪合計借出逾一萬億歐元! 借錢既銀行就有八百間,比第一輪多左近二百八十間。 試問,一萬億歐元平錢存在歐洲銀行,要佢地Bankrun談何容易? 上次歐央行行動、成功令三個月歐元同業拆息,一年來更首次低過央行基準利率嘅1厘水平。 借左錢既銀行亦都積極配合、上個月西班牙同意大利銀行、都分別增持左超二百億歐元既國債,意大利債息跌至半年低位。 摩通相信,第二輪有超過四千億歐元既規模、反映銀行的確願意將資本投入到實體經濟。 目前預計除左有近一千億歐元係來自首輪LTRO外,其餘都係新借入資金,亦足以應令今年到期既七千億歐元再融資需求。 不過穩定都有代價,歐央行既資產負債表突破二萬七千億歐元既新高,仲多過做左兩輪量化寬鬆既聯儲局。 德國、瑞士同芬蘭都對再推出寬鬆措施有保留,擔心會有違歐央行對抗通脤既使命。 有歐央行委員亦為LTRO降溫,指市場唔好期望、長期貸款會成為恒常措施,強調會有退市機制。 德意志同瑞銀都認同、以目前市場環境,再推第三輪LTRO機會唔大。 似乎特首驚的歐債危機、暫時真係可以拖多一時,佢而家要驚的、應是另有其事........

天外天,人上人?

圖片
投資界關注恒生管理層近年變動頻繁,影響執行能力,甚至質疑離任時間,認為要對投資者有合理解釋。 確實、恒生易帥,大行話關注,不無道理。 正如花旗講,時間夾得唔好,因為經濟環境唔明朗,依家換人,投資者好難唔質疑。 的確,自從柯大俠離隊後,恒生換高層數目,可能超過半打。由炒房阿頭,財務總監,零售貸款負責人,中國業務,總之,就恒生依舊,人面全非。 梁太話,趁行得走得,做些鐘意做既野。走向係點,係咪他投,係咪從政,完全唔排除,從她既燦爛又欲言又止的笑容上、直覺上,總有些野。 職場生涯大部分時間都喺滙豐、梁高美懿對兩間公司文化的差異,先最令人拍案驚奇。 「我 CAREER 絕大部分喺滙豐,嗰邊你講一句,好多人都俾其建議或者 Say NO ,但到恒生你講一句,同事就即刻做,個個都好乖、搞到我唔敢再亂發表意多﹛真係天外有天,雲外有雲 ! 」 技術上,梁太退休,唔算突然,因為匯豐有不成文規定,六十歲夠鐘,上次柯大俠亦然。 既然唔突然,但搵一個五十九歲既人,代一個六十歲既人,先至係令人奇怪。 首先、係咪反映恒生無人,第二,係咪代表匯豐無其他人選。第三,投行出身因為做左幾年匯豐中國顧問,被指係中國通,係顯示恒生另有搞作,定外行人領導外行人,都係一個迷 ? 恒生雖然近年有所退色,但股本回報三成幾回落,依家仲有兩成樓上,絕對比美歐美大行。 恒生既 DNA ,係一間街坊銀行,客戶行先,成本對收入比率極低。 所以從另一角度睇,匯豐今次任命恒生高層,就貫切恒生宗旨,就係慳。 一個二千幾萬年薪高層離隊,繼任人年薪五百多萬,粗略計,節省七成半。匯豐要子公司慳,那理論上、匯豐自己高薪都應該慳 ? 將匯豐,恒生年報內,高薪人工一欄拍埋比併,分別太明顯 ! 莫非因此歐智華亦自願減少花紅乎 ?

虛擬鬼域

圖片
一心要同FACEBOOK對撼,仲話社交服務係Google未來業務重點,但GOOGLE PLUS嘅反應認真麻麻。 雖然舊年6月推出以黎,未夠一年,用戶人數已經增加到9千萬。 但華爾街日報形容,GOOGLE PLUS猶如一個「虛擬鬼域」(Virtual Ghost)。 咁講一啲都無誇張, 因為調查顯示,GOOGLE PLUS登記嘅人多,真正玩嘅人少。 相比FACEBOOK用戶每個月平均玩足6到7個鐘,GOOGLE PLUS嘅用戶,真係得「3分鐘」熱度。 點解相差咁遠呢? 分析話,係定位唔夠清晰,同FACEBOOK太相似。 就算有HANGOUT,呢啲獨有嘅多人視像會議功能,都唔足以吸引多啲人,重新建立社交群組。 但GOOGLE反駁,話有關調查,嚴重低估左自家社交網絡嘅實際用量。又表明,預左同FACEBOOK打持久戰。 GOOGLE PLUS 只係一個輔助工具,方便用家使用GOOGLE其他功能。 不過,呢個解釋,市場唔信服。電腦晶片製造商英特爾話,GOOGLE PLUS嘅反應,比佢地預期差好多。 同佢地喺FACEBOOK,有成9百萬個粉絲,真係差天共地。 分析都認為,GOOGLE PLUS使用量咁低,好難搵到企業,想喺呢個「鬼城」落廣告。

肥佬

滙控全年盈接近預期上限,但重整架構,令開支大幅增加,亦拖低股本回報。 全年賺162億美元,增加左兩成七,第四季核心稅前盈利賺超過三十二億美元,比第三季嘅三十億有增長。 表面雖好,不過魔鬼又藏在細節。 先說撇除39億美元既債務工具重新估值,全年實質盈利其實是倒退12億美元。 更叫人吃驚、係全年計入 11 億美元嘅重組架構成本,開支增加一成。 令全年成本收入比率、由百分之55,惡化至百分之57點5,其中第四季更加急升到六成七。 滙控股本回報亦由頭九個月嘅百分之十二點六,跌至百分之十點九,第四季更加跌到得百分之 5.8 ,再次低過最少一成二嘅目標,亦係兩年嚟未見過咁差。 到依家為止,分析員仍然對匯豐出年全年能否達到一成二下限股本回報目標有保留。 匯豐第四季成本對收入比率升至近六成八水平,明顯亦係裁員既後遺症。根據集團資料,第三季集團全球員工有二十九萬三千七百人,到第四季減少左五千幾人,令集團第四季經營成本增加到百一億美金,全年最多。 無疑,股本回報同成本對收入比率,數字屬於暫時性,而第四季就算無左具備水份既公允值收益因素,幾方面都係代表匯豐有改善。 但雞旦挑骨頭既話,首先,匯豐全年風險權重資產,並無減低。其中,個別部份仲急升。 其次,匯豐全球六大區既業務,第四季只有香港稅盈前盈利有增長,同埋美國 蝕少左。其餘包括其他亞太區,中東,拉美,同歐洲,全部轉差,歐洲仲要倒蝕。 故事再次證明,無論香港人,定香港員工,對得著匯豐有餘。匯豐商業銀行全年收入新高,但第四季其實倒退,財資業務不在話下,反而零售銀行及財富管理第四季稅前盈利有九億二美金,按季升三倍一,似乎代表,匯豐第四季全靠回歸傳統存貸業務,支撐盈利。 其實睇好,睇淡,都係由市場決定。值得一讚,炒房出身歐智華唔怕醜,首批 LTRO 借 52 億歐元後,講明星期三再借。所以,預期匯豐今年首季炒房收入創新高,應該唔算過份! 外界評價未必太差,不過講到歐智華內部考核,呢個 CEO 首分業績似乎未收貨,薪酬委員會比佢個人評分六十不足,結果花紅只有 215 萬鎊,只有 2010 年的一半,而加加埋其他福利,亦只有七百多萬鎊,比 2010 年少左一成多,似乎評價就認真唔比面。

賽前預測

圖片
港股二二七,係大日子。收市後,會隨即進行十二碼,為後市定生死。 今次十二碼,由匯豐兩名主力負責,包括後衛范智廉,同箭頭中峰歐智華。范智廉一向穩健,但歐智華屬於飄忽型球員,無腳影捉。 過去幾次,匯豐射十二碼,都係喺大熱情況下落敗。今次中環人唔敢開盤口,因為真係無腳影捉。 匯豐公布業績前,罕有營造「河蟹」氣氛。香港精簡人手會提前完成,員工提早獲加薪同派花紅結果,唔通好兆頭? 說真,今次做法認真罕有,業績前公布加薪,過去從未試過。更吊詭係、同系恒生未有此動作 ! 除左加薪、派花紅,滙豐喺業續前、亦縮減本港嘅裁員規模,由之前宣布裁減 3 千個職位,變為少過 3 千,會喺年中前完成,比原本估計要 3 年時間縮短到唔洗 1 年。 是否代表之前有人充左「大頭鬼」,想在歐智華面前邀功 ? 基金界直言,氣氛主導呢次十二碼,相信全數入球機會較失波大。因為,之前市場太淡,只要匯豐舊年業績,十項指標之中,求其一、兩項無預期咁差,甚至好過預期,已經贏波。 呢個情況思捷啱啱出現過。歐洲幾間銀行業績差,亦因為無預期咁差,而有得升。 美國 SEARS 大虧損,可以收市升一成。所以匯豐就算派大後備球員主射,贏面仍然高。 外界重點係,到底匯豐舊年第四季會比第三季好,抑或更差。但分析員分歧相當大,因為確實太難估。匯兌收益,按公允值入帳收益如此等等之外,匯豐炒房第四季點,係最大變數。 第三季,匯豐美國撥備大增,吃市場一驚。業界共識係,第四季美國撥備斷估唔會多,如果多,就大件事。 但歐洲撥備,反而分析員少提。 因為難計。一,歐洲貸款業務,掌握唔到貸款質素轉差程度。二,截至第三季,匯豐手持大約五十五億歐豬債,按行家情況,特別係法國農業銀行,以為匯豐撥備一定多 ? 但實際未必係,原因好簡單,匯豐手頭呢的歐豬債,同其他行家唔同,大部份只係屬於炒房交易資產,並唔列入按市值計算長期投資組合一部份。 而結果睇番佢地組合中,希臘債帳面無三億美金已成事實,但影響最大組合,係意大利,同西班牙。 匯豐持兩國國債四十億美金,但德拉吉係歐智華恩公,十一月底起,兩國債息大幅回落,如果歐智華之前醒目,像索羅斯增持兩國國債,反而仲有機會賺大錢。 德拉吉幫左匯豐, 匯豐首輪 LTRO ,表明有份享受一厘低息貸款,今年第一季炒房收益有亮點。 七十蚊樓上,帳面值比歐...

重拾靈魂?

圖片
要品牌重拾靈魂,思捷重整業務嘅第一年,有個好開始。 半年賺5億5千萬,按年倒退七成四,但已經遠超市場預期。 結果一個下午就推高股價25%! 係13年最大升幅,市值單日進帳 46億! 各項表現都達標,甚至超額完成。其中,毛利率雖然急跌到百分之四點七,但依然高過之前預測嘅百分之1到2。 零售收入,只係微跌百分之一,按季更加急升兩成七。 要說眾望所歸、出奇不意、苦盡甘來、又或者咸魚翻生,咩都好,總之思捷半年業績就係好過預期。 由於市場之前估得太低、太保守,分析員承認,思捷短期股價放風箏既機會,會大過再插水。 思捷半年業績做得好,暫時為止,外界認為係谷底反彈,仲係擔心未必係一個長期現象。 始終五億五千萬半年盈利,同高峰期仲爭一大截。 行政總裁范德思舊年五千七百幾萬年薪,只係令公司半年搵五億幾,薪酬對盈利比例一成,係咪有的低呢? 但又從另一個角度諗,思捷核心業務就算點差,短期盈利上升空間,會大過下跌。 點解呢? 一,重組開支可能七七八八。二,范德思近六千萬人工,如果全數唔要,思捷半年盈利就額外多一成,如果一眾董事九千三百幾萬酬金又全數唔收,半年盈利會額外多近兩成。 毫無疑問,思捷係奉行福利主義國家既縮影。 不同係,福利主義國家市民快樂,但福利主義思捷,股東仍然未開心。分析員話,思捷今次只係出符意外地好既開始,以管理層薪酬回報,本應更要努力,為股東提高回報。 同樣係荷蘭人,范德思同當年荷蘭名將雲巴士頓的確貌有相似。後者,係頂級前峰,但如果范德思搞得好思捷,可能荷蘭歷史會記載埋佢,係新一代香港著名公司醫生。 中環人大部分都唔熟范德思作風。但從觀察所得,佢似乎讀左孫子兵法,學會一招兵不厭詐。 佢之前對前景講得太保守,四年計劃入面預期收入升一至兩個百分點,估計經營利潤率得百分之一至二,預測營業額按年跌三至五個百分點。 就係呢批數,令分析員之前對思捷極度悲觀,股價亦隨之反映。 正如某大行分析員所指,刻意審慎,唱低開高,咁咪贏曬!!由呢個角度諗,其實思捷半年業績,係好定唔好呢?

鬥長命

圖片
曾經係本港科網股集資規模最大,股價衝過上41.8嘅阿里巴巴,最終神話不再,母公司以上市價13.5,提出私有化。 私有化對股東係咪著數? 未計喺高位被綁嘅投資者,金融時報計過數,以上市價認購阿里巴巴,計入四年來嘅通脹股價實質跌咗一成三,即使舊年年頭先買,亦跑輸恒生指數近四成,跑輸同類科網股三成三。 但多間大行分析都話,私有化俾到股東甩身機會,成功機會大,一來股分街貨只有兩成六左右,二來正如公司指,私有化令股東唔駛面對業務轉型嘅盈利壓力。 但蘇格蘭皇家就話,以阿里巴巴業務計算,佢地每股合理值,應該係十六個半。 的確,阿里巴巴為咗轉型發展增值服務,加收會費,付費會員持續流失,舊年第四季盈利已經倒退百分之六。 金融時報既專欄都建議投資者接納私有化建議。 身為網絡狂人,馬雲對外解釋係B2B業務面臨挑戰,私有化係負責行為。 不過唔少揣測、係馬雲咁做、背後動機係為左更方便日後以資產互換方式、向雅虎回購集團股分,甚至係為未來集團整體上市舖路。 不論阿里巴巴如何否認會將集團整體上市,1688 的B2B業務,的確是整個集團系內最壞一環,由淘寶到支付寶,再數到淘寶商城,根本就是處處黃金。 不好好處理1688,最終只會令整個重組難以實現。 無論點睇, 馬雲肯定有後續, 不過既然連FT 的 Lex都叫大家接受,其實就係說明一個事實,就係跟本無得同佢鬥長命。

絕路?

圖片
一個月前,先至當著面同德國總理默克爾及法國總統薩爾科齊、就削債幅度達成協議,轉頭希臘債券持有人又被要求增加削價幅度。 喺長達十四個鐘既會議中、私人債權人代表,先後四次被德國財長朔伊布勒要求,離開談判會場,返去尋求其他債權人同意更大既削債幅度。 德國同荷蘭既代表表現咁強硬,原因係佢地心知,今次拯救計劃唔會係最後一次。 金融時報取得,歐盟、歐洲央行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上星期提交嘅「希臘債務可持續分析報告」,十頁既報告頁頁驚心。 報告評估,希臘最壞嘅情況係,喺2020年嘅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會升至百分之160,希臘需要額外嘅2450億歐元救助貸款。 即使最理想嘅情況,第二輪貸款以外,仍然額外需要多500億歐元。 其實臨尾超過十三小時既談判,箇中問題表露無遺,更重要係再次令大家學識一種野,咩叫拖字訣。 千三億歐元拍板,而內容其實同舊年七月差唔多,錢從何處來?私人債權人態度,目前仍然未知。如果認為歐盟峰會既結果,係為希臘問題劃上句號,相信句號其實會有更多。 同之前相比,今次叫做通過援助,暫時只係市場亢奮,但評論一致保留。 歐美各大媒體,異口同聲話,不出幾個月,又要再傾希臘問題。點解拖嚟拖去,都要再拖,好簡單,政治現實大於一切。 好簡單,希臘違約,後果未知,呢個風險依家好難有人肯承擔。事關,法國要大選,德國阿太因為之前支持既總統落台,亦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既然係咁,大家做場戲,扮下團結,三幾個月後,甚至可能更早既時間,先再認真,合符政治現實。 對希臘嚟講,好多評論之前寄以同情,但最後發現佢地其實係賴死唔走。 幾乎送上主權,都要伸手求援,因為希臘人真係懶。 人均最底工資八千幾歐元一年,南歐數一數二,減兩成都係高。但如果為面子脫離歐元,咁咪連人工都無埋!! 金融時報講得直接,第二輪所謂拯救,根本係自相矛盾。因為又要希臘削減開支,又假設經濟一定有改善。 就算依家,象徵式將二零二零年債務佔GDP,砌到佔百分之120.5,其實背後係假設希臘嚟緊幾年都係經濟正增長,唔好忘記,佢地舊年負增長百分之七。 更慘係私人債權人,名義削債已經由五成,加碼到五成三以上,但以目前市價計,其實削債七成半。 我係私人債權人,倒轉頭搏賠CDS會更有著數。而以後,希臘債券,地球上亦唔會有人有興趣再買! 希臘正是自行走上絕路! 不過話說回...

絕望?

圖片
每一日我們都要面對不同的公司管理層,有客氣如四叔、有自視甚高如霍建寧、也見過一些豪氣如陳啟宗的人物。 但也要接受有一些如黎大鈞先生的人物。 對於記者的合理提問,黎生不斷以新聞稿的內容去推搪,仲一再反指責記者不做功課不睇新聞稿。 作為新聞界一分子,我們自問不僅代表一個電視台,而是背後有留意我們新聞的觀眾,我們的責任、只是代表他們提出應有的提問,保障公眾的知情權。 不知黎生會否明白? 電視版 原整版 <iframe width="420" height="315" src=" http://www.youtube.com/embed/vEqSPCVgogE " frameborder="0" allowfullscreen></iframe>

遲來賀禮

圖片
由春節前、估到春節後,終於等到人行喺周末宣佈減準備金率半個百分點。 呢份遲來既春節禮物,對銀行嚟講,遲好過冇。 原因係資金壓力實在越嚟越大、存款流失,令上個月新增貸款按年大跌兩成九。 前人行副行長、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吳曉靈話,就算銀行舊年有近1萬億利潤,中央唔放水,銀行都冇辦法保持信貸增長,所以大家不要誤會貨幣政策真有轉向。 環顧近日M2增長、新增信貸、社會融資規模、外匯佔款減少,所有指標都反映經濟增速放緩。 華爾街日報都指,減準備金率係為咗俾銀行喺今個月最後一個星期、追返放貸速度,如果2月貸款情況冇改善,3月人行有機會再減多次準備金率。 針對CB effect,即係央行效應,喺放水、同憧憬持續放水之下,等如一個穿左窿嘅盤,雖則盤底不斷漏水,但上面有大水喉射著,水上面隻鴨仔就可以繼續嬉水。 咁央行不斷放水,係咪代表盤底下個窿愈嚟愈大,大到好快補唔番,自己諗。 期待已久,人行減準備金率,人人預期恒指二萬二,點知出左一條近日少見既大陰觸,又代表咩? 之前我地都提過,人行一日唔減,股市一日都有憧憬動力,依家無左!唔通咁快估減息咩? 值得一提,減係預期之內,但減左之後,各大行分析師嘅反應,遠比預期審慎,唔似部份媒體過份亢奮。 減既原因,外界講左好多。令人較關注始終一個,就係人行行動,直接否定一月季節性因素既解釋,尤其係社會融資規模,同新增貸款遠低於預期,關心既唔係銀行受監管因素影響、令貸款受限制,而係貸款需求下降。 中環流傳內地截至二月中,初步計出,首季經濟增長可能八不保,當然不盡不信。但如果睇一月份,日本以至台灣,出口到內地既數字,全部急跌兩成,同過往同期就算有農曆年效應,都有比較大偏差。 雖然,人行終於肯鬆手,令牛市策略員更有理據支持樂觀睇法。但外界提出一個疑問,就係通脹係咪真係繼續回落呢?如果答案係否定,咁牛市策略員亦唔應該又提出內地寬鬆政策,支持股市向上既理據。 匯豐經濟師范力民就提到,年頭驚衰退,年中驚通脹,零九年試過。 印錢,寬鬆政策對經濟幾大作用係另一問題,但對通脹傳導性就相當直接,油價已經破位,金價無回,商品價格好快又抽上,唔通到時又再提加息?

最強對最強

圖片
黃金戰士潘國光 與 末日戰士丁世民之戰: 到底QE能否救肯救經濟救黃金? 討論非常精彩!

蝕錢之神

圖片
又到大戶每季派成績表時間。 索羅斯雖然半退休只管理自己錢,但無減進取程度,增持科技股達到一成二,將 Google 持股,由接近無,增加到近 26 萬股。 又同好多對沖基金一齊,追捧蘋果公司,令最近蘋果股價突破 500 美元創新高。 索羅斯叻在顯示,做大戶就一定要口是心非。 相比,約翰保爾森呢方面玩得差,沽邊隻,升邊隻,證明零八年賺大錢,都係佢生涯入面最大既白天鵝。 前賺錢之神對投資者表面自信,但背後買賣舉動,其實自己「騰雞」表露無遺。 可能係成名累事,為保名節,所以做出一啲散戶行為。 就係 : 睇升、錯。睇跌、一樣都錯。 舊年輸足五成,仲要向投資者道歉。「賺錢之神」唔想再蝕錢,決定改變策略,可惜,再一次「時不與我」。 約翰保爾森喺舊年底,先堅持買銀行股嘅組合無錯,仲話潛在回報高達一倍,原來轉過頭,已經沽出多隻金融股,不過,沽嗰隻,升嗰隻。 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資料,約翰保爾森喺舊年年底,盡沽6430萬股美銀。 不過,揀錯時機,美銀今年以黎,跟隨大市由低位反彈,升足4成3。 同樣錯失良機嘅,仲有隻花旗,保爾森呢頭沽哂2千5百萬股,花旗就有超過兩成升幅。 策略有變,保爾森連其他金融股,都減持超過一半,當中「富國銀行」,持股量更加大減八成半。 佢亦繼續減持黃金,喺上一季、將持有嘅黄金交易基金 SPDR 減到1730萬個基金單位,按季減少近一成半。 相反,佢仲揸住美國保險公司 HARTFORD ,百分之8點4股權不變,但眼見公司股價舊年跌左3成,心急有回報,保爾森逼公司分拆業務嘅行動再升級。 向監管機構提交文件,表明已經做過徹底調查,分拆會為股東,帶黎明顯好處,又話股東期望管理層,唔係一味認清挑戰,而係要坐言起行。 跌市大家一齊輸,最多都係輸多輸少,人家是五十步笑百步 ; 當市底由谷底反彈,你先走來止蝕,就不單反映無眼光,是連最後的堅持都輸埋,最基本的尊嚴都亦被迫放底。

有前無後

圖片
今天港股彈升,中環人話,十點半到十二點一段時間,交易室買盤,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係被動式買盤。要解釋點解,似乎係市場依家安裝左個好消息放大鏡。 不理會德國對希臘愈來愈辣手、亦不理會希臘國內打到飛起,投資者眼中只有「好消息」,壞消息全部置之不理! 當然大戶唔係傻、結果又出現,驚住嚟買、又買住嚟驚現象。 以一個周小川嘅講話、成為大市強心針,說一句中國會積極參與解決歐債問題,不單令歐元彈升,更推高亞太區股市氣氛,真係莫名其妙? 中央真係要支持歐洲,絕對唔使等到今日,而且而家出手絕非最好時機,無限放大真係有絕對風險! 外國傳媒不斷放大小川行長講話,不過心水清者,會發現內地傳媒對周行長救歐洲論,篇幅甚少、像新浪財經,連提都不提! 是否刻意Downplay? 合埋對眼,其實依家大小各戶,都絕對可以將好壞消息背得一清二楚,喺堅信央行唔會對跌市坐視不理大前題下,錢可以解決一切! 就算最防守既投資者,亦會好似一隊足球隊咁,由九零一戰術,改為打十個前峰,甚至十一個,連龍門都唔要。 俗些講,就是「有前無後、打死擺就」! 全攻型戰術最難估計結果,唔係難估到入幾多球波,而係幾時突然輸波。 另一個角度,央行印錢,資金氾濫,所有可以參考既指標全部失效。 大戶入市策略,其實咪又係根據央行官員言論,咁既情況下,依家個個都係散戶。 趁升勢停不了,似乎好應該盡快加入全攻式策略!

俄羅斯輪盤

圖片
花旗形容,銀行股業績公布期,就好似玩緊俄羅斯輪盤一樣,入面有兩粒子彈,一粒係代表歐債持倉,另一粒係貸款組合撥備。 東亞業績,全年計新高,但屬於眾多大行之中預期下限,低過彭博同路透社中位預測。 細心拆數,論盈利,下半年比上半年更加倒退近四成。明顯,本港銀行盈利高峰期,在舊年六月三十日已經過去。 東亞俄羅斯輪盤,講子彈只係發左一粒,就係交易虧損四億幾,但分析關注未夠。 至於另一粒壞帳撥備子彈,東亞上半年回撥四千萬,下半年淨撥備七千五百萬,一來一回好似相差大,但以佢地貸款組合,係咪夠,亦係問題。 兩粒子彈,只係射左一粒,潛在撥備問題未反映之餘,更大問題係,東亞一級資本充足比率按年跌,下半年比上半年就只係無起跌,夠唔夠,係咪要集資,對市場嚟講,係第三粒子彈。 好明顯,東亞盈利創新高,但產生唔到核心資本。問題在於成本,同盈利質素。無錯,東亞下半年比上半年賺少好多,資本比率竟然無跌,但似乎同撥備少有關。 更重要,明知資本充足比率有壓力,東亞全年派息比率仍然有百分之四十七點九,比前年百分之四十八點九,只係少一個百分點。 所以,如果東亞係有誠意解決資本充足比率問題,派息率應該要再減。東亞平心而論,下半年係差,但未致於太差。至少,佢地交易及佣金收入只係微跌,淨利息收入更加有得升。 問題係息差得一厘七五,市場未必收貨。 好明顯,佢地以往靠內地業務,推高整體銀行息差,但方程式失效。東亞內地業務下半年稅前盈利跌百分之九,撥備稅前盈利只係升百分之三。似乎內地銀行,尤其係外資,舊年下半年中國賣點不再。 更擔心係東亞呢類「外來人」,在阿爺眼中絕非「親生仔」,絕對不會出現Roll over 壞帳可能,一旦經濟再放慢,不特止無幫忙,甚至成為致命子彈。

拖字訣

圖片
2012年實在太難「拆局」,作為領導人、其實選擇將問題一拖再拖,總可以理解吧? 現實係不論中國抑或歐洲,政府都別無選擇。 歐洲先靠一招「COCO BONDS」,實質係Contingent Convertibles來救銀行。 簡單解釋、就係一旦發行COCO的銀行資本充足、低過監管水平,債券就會自動行使,變成股本。 原意係解決歐洲銀行一有事、無人再肯增資入股嘅難題。之前有瑞信同萊斯試過發coco bond當花紅派俾員工。 員工固然好嬲,但愈嚟愈危既政府發覺原寸係好橋! 最近COCO Bond仲變成區內各國,救銀行嘅新招。 創新猷嘅係兩隻「牙」。 根本未有銀行發,西班牙政府就話會透過、新成立嘅「銀行有秩序重組基金」,直接幫手買COCO BONDS。 反應咁快,係因為銀行資金缺口,估計有成五百億。單計四間主要銀行,夾埋已經佔咗三分一。 鄰國葡萄牙都早有準備。喺援助資金預留定百二億,兩間銀行計劃率先喺三、四月發COCO BONDS,趕及六月新例生效前補充資本。 呢的國家政府,透過買coco債,曲線注資,好處係只當投資,技術上唔會增加政府赤字。 唔到最後關頭,亦唔會變成國有化。 但世事無野係百利而無一害? 結構奇特,自然要超高息招徠,COCO BONDS一般息率高達八厘,分析批評銀行掛住派息,妨礙信貸流動。 而且銀行狀況無改善,最終只會變成「拖字訣」,歐豬國政府最終都會因為注資銀行,可能要因而輸大錢。 歐洲有政府債,強國一樣有地方債呢個黑洞。 零八年中央救市出四萬億,地方政府驚死遲邀功,出夠十八萬億! 而家有高達十萬億人民幣地方債潛在壞帳,金融時報報道中央已經下達指令,要求銀行延長部分地方債還款期限、最長可以達到四年!!! 呢招其實同COCO Bond一樣,都係拖! 十萬七千億地方債之中三分一、今年底就到期,未來三年到期,更加佔一半。唔少地方都還唔起本金。 延期當然對銀行有利,可以俾時間項目完工,帶來正回報。 所以預期,內銀股既不良貸款比率,可以繼續低企在百分之一的超低水平! 不過,後遺症係只推遲確認壞帳,暫時拖住問題。標普更加形容係倒退,會影響投資者信心。 其實不論歐洲好、內地好,大家心中都清楚而家只係「買時間」,良好意願係美國一旦有QE/ 經濟可以強勁反彈,兩者選其一都可以用資...

季節因素?

圖片
踏入 2012 ,內地公布既經濟數據,一個差過一個。 內地通脹,同外貿數據,一個升得比預期多,一個放緩得比預期快。中外分析員,同我地一樣解唔通,唯有賴農曆年假季節性因素。 但今年一月係農曆年,一早就知,計算預測時預到架,點解誤差會咁大呢? 簡單講,就係計錯數。但唔緊要,齊齊計錯數,個個無輸無贏。分析界精彩之處係,解釋一個大家都估唔到既數,竟然得出一個截然不同既結論。 樂觀一派繼續話係季節性因素嘛!最牛既美林陸挺,仲唔知點解可以計出,撇除農年假,實際出口增長有近兩成九,入口升幅一成,比商務部部長數字,更加多 ! 但到底點計呢?佢只係話,扣除假期 !! 其實,季節性因素,經季節性調整,已經玩死唔少經濟學家,令太多重要數據出現估你唔到現象,美國就業數據就係經典例子 ! 掉返轉,如果係審慎派,就會捉住內地進口數字大跌,咬著唔放,話咁代表經濟活動,內部需求真係轉弱。 說真的、舊年夠有農曆年,進口都無跌。更重要係睇番一月主要資源進口,多數係跌。 鐵礦石為例,按年跌一成四,按月跌百分之七,鋼鐵產品按年跌四成三,按月都跌兩成二。 但樂觀派要撐,就指氧化鋁進口,一月份按月急升一倍半,按年亦增長到三成二 ?? 睇埋油、一月平均每日進口五百五十一萬桶,較十二月多三十五萬桶一日。連銅進口量都升 ! ! 咁又點會難到悲觀派 ? 氧化鋁進口急升,只係同期岩岩好有多隻船抵達付運,海關入曬當係一月進口數字。 至於油,又可以歸咎油價回番,內地要儲油。 一月分,進口油數字,的確好難解釋,因為如果扣除假期,其實平均每日進口五百八十萬桶,破左舊年九月新高。 所以,一月份內地數字既好處,係任你解讀,是好是壞,任君選擇。 又好似通脹數據,明明高過預期,但分析界當然話農曆年因素之餘,部份更估年中會穿三,但年尾又會抽升。 其實,如果睇 CPI 同 PPI 兩組數字,明眼人都睇到,內地有滯脹,同經濟活動放緩既風險並存。 更令人關注的是信貸市場。 一月貸款最初估有一萬億,之後話八千億。 到最後,一月份內地銀行新增貸款七千四百億都唔夠,廣義貨幣 M2 增長百分之12點4,係01年10月以來最低升幅,亦細過市場預期。 同之前盛傳,當局定出全年增長一成四既目標,有好大距離。 對於一月份新增貸款數字,分析員直指,失望,因為同舊年同期比,足...

藏金

圖片
被認為係投資聖經,佢喺財富雜誌,預先披露左、將會俾巴郡股東嘅信嘅內容。 股神主力焦點係解釋點解股票,會跑贏黃金同債券。 話投資嘅定義,係要提升財富嘅購買力。 不過黃金肯定唔符知佢心中定義,因為工業需求有限。 巴菲特話,宜家買黃金嘅,只係出於恐懼,雖然過去十年證實買黃金係啱,但呢個只係贏在一時。 長遠要繼續升,就要參與嘅投資者數目不斷增加,不過巴菲特對呢方面就有疑問。 丁sir亦認同,金價已經見頂! 雖然林行止繼續因為內需而睇好金價,不過丁Sir話,佢接觸既內地富豪,對黃金需求已經減少! 第二樣巴菲特唔鐘意投資嘅,係債券。 全球最大嘅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話債券貴。 巴菲特直頭話,唔好以為債券安全,其實宜家係最危機嘅資產。 但過去十年、好多國家嘅債券,買咗只會損害緊投資者嘅購買力,收番嘅息同本,補唔番通脹損失。 以美金為例,喺佢接管巴郡嘅47年,購買力跌八成六。 以為買美國債,每年收息五厘七有得賺,但扣埋稅,其實只係打過和。 佢話,喺八十年代買債都仲好啲,宜家嘅息口噤低,連本彌補唔到通脹,應該要喺債券上面,貼番個警告標籤。 巴菲特話,唔鐘意呢類投資,宜家揸住啲美國國債,亦只係當短期俾手頭資金停拍。 巴菲特唔睇好美債,相反、比佢仲早一年睇淡、最終要因為睇錯市而認錯嘅債王格羅斯,就繼續反手吸納美債,增持到一年半以來嘅最多。 格羅斯旗下嘅總回報基金,連續四個月增持美債,上個月嘅持倉比例,由舊年12月嘅三成,增加到三成八。 更進取嘅係基金著咗一半,係持有按揭抵押證券,比重係兩年半以嚟最高,反映格羅斯、唔信美國樓市會再出現斷供潮。 信乎?

中場

圖片
投資情緒係咪高漲呢?我地做左十幾年接觀眾電話節目,其實有個指標可以參考。 就係觀眾打入嚟電話愈多,個市就愈牛! 下晝,我地收到電話數目,高達三十個,好耐未試過咁多。呢個有線投資者情緒指數,拍得著VIX。 升市原因,係舊年跌得多,而且有憧憬,只要諗緊既利好消息未出台,一日繼續有推動。高盛最近建議全數徹離防守股,完全中曬。 中環人話,佢原本係奉行基本因素判斷,做左大淡友一排,有幸力保不失,直到最近決定加馬股票投資組合。 呢位高人話,佢一向唔多受外界影響,但令佢變,係發現市場錢真係太多,而錢正係可以解決股市長期不振既最佳武器。 QE未到三,LRTO未到第二輪,大戶資金已經唔可以忽視。 單係今個星期,每日一,兩間香港公司發債,坐底超額十倍,私人銀行認購比率更超過五成。 呢個只係前奏,如果伯南克同德拉克到時按制,怕且更無人阻得著佢地!! 作為全球最大基金管理公司嘅掌舵人,Blackrock既芬克,正係買重全球再QE,佢嘅建議係,將所有嘅資金,全數押注喺股市。 咁進取,係佢有信心、希臘問題最終可以解決,未有結果之前,股市會非常之波動,但無理由因為噤,而唔投資股票。 而當全城最後一個淡友入市,就係股市見頂之時。所以有對沖基金利用魯賓尼指數效應,認為既然魯賓尼都睇好,就要沽貨,但今次看來末日博士未必輸曬!! 因為,魯賓尼唔係最後一個淡友。索羅斯淡個佢,幾星期前仲話信我者,依家要為生存著想,唔係時候諗回報,所以,如果連索羅斯都叫人入市,先係真正要小心。 投資者依家係好慘,因為無好指標做分析。以往睇債息曲線,但條線俾伯南克愈搞愈「平」,就算真係代表預示衰退,但市場總有理由話係聯儲局會搞事。 再講,經濟數據又水份重重,所以入市標準,真係視乎資金點流向。 美國塑造一個美麗圖晝,佳士拿拍一個超級碗總決賽半場廣告,派出奇連伊士活。 一句讀白「It's halftime in America, too」,話美國唔係就咁就俾一拳打底,依家只係中場休息,最終「our second half is about to begin,fighting again」! 成個廣告冇提過車廠個名,兩分鐘廣告,夾埋見唔到十秒車款。 有輿論批評佳士拿、真正用意係報答總統奧巴馬、出手拯救車廠、支持佢連任。 調番轉講,其實熊仔係咪同樣...

庄閒

圖片
形容係製造「夢幻」機會,嘉能可同 XSTRATA 落實合併,令公司市值升到九百億美金、成為全球第四大礦業集團。 一如預期,新公司行政總裁來自 XSTRATA 嘅戴維斯話,嘉能可既格拉森伯格退居副行政總裁,雙方話合併可以互補優勢。 根據合併方案,每股 XSTRATA ,換2點8股新嘉能可股分。 雖然方案比起提出研究合併前,有1成半溢價。但同星期一比,溢價收窄到得番百分之二,部分既股東,包括 XSTRATA 第四大股東標準人壽,話出價明顯低估,表明反對。 一旦嘉能可唔能夠收購 Xstrata ,就需要向對方支付近三億英鎊既分手費。 至於非執行主席職務、就由前匯控主席龐約翰出任,馬世民無法再任主席。 話明係 Merger of Equal ,即係雙方咁高咁大,但看嘉能可又要比分手費又退位讓賢,就知邊個係庄、邊個係閒。 話說今次交易由放風到成事,前後一個星期,證明嘉能可,同 XSTRATA 兩間公司高層,都係做慣大 Deal 交易出身,講左就係,唔會俾佢停。 說真,兩間公司由於太複雜,即時分析到交易利弊並唔可行。 但觀乎今次資源業世紀交易中,睇到一樣野…南非人原來唔簡單。 第一, 兩間公司兩個南非高層,性格水火不融,但為合併,可以嚟一個職位大換。 第二, XSTRATA 嘅戴維斯做正做新嘉能可老總,而現任行政總裁格拉森伯格就降格。 事件上反映的、正是格拉森伯格表露出來的個人老謀深算。舊年堅持上市,依家終於晃然大悟,就係為交易部署。 方程式係,先體現嘉能可價值,之後換股,簡單講,零現金交易,證明又係財技高手 世紀合併,過關與否,無人敢講百分百。 XRTRATA 股東之外,監管機構會唔會搞事,話你操控市場呢?但數字上,一成半溢價收購合併,正如美林之前計算,嘉能可仍然有利可圖。 佢地預期五億美元協同效應,亦較市場最初估計多。 資源公司估值模式係用淨現值, NPV 。二點八換股比率,瑞銀計過,原來贏家係嘉能可股東,因為按呢個轉換比例,嘉能可每股淨現值可以提升一成,比現有 XSTRATA 股東淨現值一至三個百分點提升幅度更高 !

減半

圖片
早排仲驚歐債危機、會拖冧新興市場。 撤資聲音不斷,但轉個頭,資金又重投新興市場嘅懷抱。 因為聯儲局可能推QE3,歐洲央行月底、又有新一輪向市場水PUMP行動。 原因不外乎熱錢又要策劃緊出路。 估值低、增長穩建,成為翻炒新興市場嘅理據。 連續五個星期,都有資金流入新興市場股票基金,最近一個星期,就有35億美元,係今年以黎最高。 今年以黎,累積超過110億美元流入新興股市,同舊年淨流出480億嚟睇,已經反映投資者,風險胃納返來。 新興市場指數,今年嚟升咗一成半,明顯跑贏全球指數。 即使係新興市場債券基金,上星期都有12億資金流入,係舊年3月以黎最多。 投資者重燃興趣,固然係好事,但問題係,可以維持到幾耐? 看牛的滙豐話,亞洲股市仍然係被嚴重低估,宜家係五至十年嚟,一次黃金機會! 花旗就預測,計番亞洲股市,仲有3成半潛在升幅。 估值固然偏低,得12倍,比08年21倍低之餘,比歷史平均16倍,都係低一截。 但資金市,錢嚟得快、走得快,歐債危機、增長放緩問題,不明朗始終揮之不去。 看看內地股市,農曆前後反彈幾日,之後已經走晒樣! IMF突然出報報告,話假設左最壞情況,歐洲衰退會令中國經濟增長更會放慢4個百分點,經濟變成硬著陸。 明明環球最差都只係放緩1.75%,點解內地會變成「四」? 難明! 但沽勿論預測是否正確,IMF建議內地應推出重大財政刺激措施,包括調低消費稅、消費補貼、同財政支援中小企,最少方向正確! 更值得重視係IMF提出、為左唔再重蹈零八年刺激方案做成既後遺症,措施應該係透過中央政府推行、而唔再係地方政府,亦唔可以過分依賴貨幣政策。 華爾街日報同意,內地係有進一步推出刺激措施既空間,舊年既財赤只係佔本地生產總值百分之一點一,中央應該係以財政措施協助經濟轉型、帶動內需。

橙路

圖片
賣「橙」13年,和黃再次喺歐洲大展拳腳,始終鍾情ORANGE。 誠哥十二年前過千億賣橙,到依家十億歐元左右,買番個奧地利橙。 當中最重要信息係,「我番嚟啦」 ! 潛台辭當然是、電訊業務亦會繼續搞大。 想喺歐洲大展拳腳,舊年業績已經有迹可尋。評語係負債同現金流穩健,有條件擴展核心業務。 到年底就付諸實行。舊年底已經喺奧地利,推出4G服務,仲講明會競投新嘅頻譜。 出名眼光獨到,但誠哥對呢個投資加虧損、前後燒咗近4千億銀紙嘅項目,依然情有獨鍾,係咪暗示嚟緊會大翻身? 真實係、超人做 Deal 啟示性太強,舊年佢賣完港口,又賣東方廣場,時間靚爆。今年頭炮,佢無賣野,反而買野,似乎顯示李生審慎之餘,亦開始撈底,難道後市不用睇得太差 ? 由賣嘢年,變為買嘢年。奧地利橙意義在於,佢決心進一步將歐洲電訊業務養得肥肥白白,先再作打算,並唔似舊年外界睇法,係賣得就賣。 九億歐元,相當於六點九倍 EV 對 Ebitda ,雖然較歐洲同類股份估值高,但由於和黃奧地利依家收入貢獻只有一百萬歐元,一完成收購,盈利即時大增,計埋涉及既即時協同乘數效應,有分析員指,其實低於市價。 調番轉諗,出價比同行估值高,亦曲線提高自己歐洲電訊業務價值,又是一舉兩得。 和黃明顯專攻歐洲,好簡單,趁你病,買「平貨」。 歐洲資金仍然緊張,大把好項目,電訊,零售,碼頭,任你揀。 目前和黃最大優勢,唔係現金好多,而係有企業品牌,借到「平」錢。兩星期內,兩度發美金債,攞超過廿億美金,息一次比一之低。和黃攞完呢批美金,透過掉期轉做歐元,先賺利息。 誠哥今次最高明之處,賺息兼低價買野外。最重要,係提醒市場,仲有隻和記黃埔存在,又係由股價說明一切。

一山藏二虎

圖片
「Xstrata and Glencore are different because they are so similar.」 這是經濟學人對兩間公司合併的評語。 聽落好玄,但其實除左講緊兩間公司無論歷史、規模、業務相似外,兩間公司亦在倫敦上市、但同總部同樣位於只相距幾英里的瑞士(因低稅率)。 更重要係講兩個CEO的進取性格。 嘉能可行政總裁格拉森伯格諗咗五年,嘉能可同XSTRATA合併,終於有望成真。 舊年集團喺倫敦同本港上市,為合併帶黎本錢,為咗掃除最終障礙,佢更斧底抽薪、索性讓出權力。 格拉森伯格會將新公司行政總裁職位,讓俾XSTRATA嘅「戴維斯」,自己只做「副行政總裁」。 佢地兩個雖然係舊同學,同樣係南非人,而且又熱愛運動,性格同樣火爆。 但一說到管理哲學就完全唔同,仲不時傳出有拗撬。 較為經典嘅係,08年金融海嘯時,戴維斯決定要Xstrata供股。 格拉森伯格唔想出錢,但又唔希望股權被攤薄。 最終經過一輪熱烈嘅爭辯,結果要Xstrata向嘉能可買入煤礦,等嘉能可套現供股。 佢地兩個嘅不和,令之後兩間公司,根本完全無辦法有更緊密嘅合作。 至於主席一職,亦未傾掂數。 一個嘉能可係前和黃大班馬世民,而XSTRATA非執行主席、更係匯控前主席龐約翰。 結果又係龐約翰勝出。 預計合併後,會部署更多嘅收購,將集團坐大。 因為暫時嚟睇,兩間公司業務無咩重疊,協同效應可能得1億美元。 嘉能可從中可以得益幾多,要睇出價,有大行認為,只要溢價唔高過一成六,都對嘉能可有利。 金融時報形容,一間全球最大商品交易,同一間全球最大嘅火煤出口商以及第四大銅商結合,創造出業界一個獨特嘅營運模式,礦業界會有重大變化。 華爾街日報亦相信,嚟緊會有更多嘅整合。 說回經濟學人的看法,交易目前的最大障礙、完全取決於如何在格拉森伯格同戴維斯之間。 他們對很多事情都有相同睇法,但佢地就很少同意對方資產的價值。 不過經濟學人仍然認同佢地最終會成功,原因正是礦業需要透過大量巨大交易方會成事。 與全世界的礦業巨頭一樣,要成功、不能只集中精神在有機增長同小型收購,必需是應大交易。

398誰是兇手

圖片
電訊管理局今個月中、落實要求電訊商實施公平使用合約指引,清楚界定咩叫「無限上網」。 政策原來是希望電訊商唔好再取巧,明明是有限的數據計劃,卻聲稱無限,原意大概是想迫令電訊商「有限」變「無限」 ! 豈料一個數碼通,明知客戶已經上癮,索性擺明居馬變相加價,一於話知你政府原意想點 ! 當然,表面都要冠冕堂皇,話係基於客戶數據用量逐步增加,以及公平原則,決定取消推出無限數據用量計劃喎 ! 由今個月十三號開起,現有客戶續約,或新客上台,都唔再有無限數據用量收費計劃,新計劃最高用量「兩激」,收費維持而家無限用量既398蚊,之後客戶要額外俾錢,買新數據用量。 最高要比多二百蚊,買多三激用量。那一來一回,原來用開 4 激的用戶,豈不是要乖乖比夠六百大洋 ? 當然在商言商,數碼通明知自己有網絡優勢,客戶個個用到上癮,根本不需要擔心客戶流失。 諷刺的是,分析員原本估計,營運商大部份會用電盈之前五激收費計劃做藍本,取消無限量計劃後,每月容量範圍最少有三至五激。 但依家,數碼通提供容量遠低於預期,到底點解呢? 相比新加坡,月費數據量幅度介乎二十,至三十激,香港只得低單位數。瑞信之前提過,原因係香港市場競爭太大,容量飽和,將用量上限定得愈低,用者自付,反而係最健康。 無錯,香港流動通訊市場滲透率超過一百,如果睇智能手機滲透率,由零九年得兩成,到今年,大摩估計會有六成,而後年更會增至八成。 加價無人鐘意,但怕且電訊管理局唔會異議。事關,電訊公司今次打正旗號,係響應電訊管理局一早已經發出公平用量指引,所以有數碼通之後,其餘營運商一定會陸續取消無限量數據計劃。 再次證明特區政府無用惱,好心又變成做壞事 !! 你會問,兩激,夠唔夠?原來全港智能手機用戶中,只有百分之五係超高用量,其餘平均每月只係用到一至一點五激,表面睇用戶無咩損失。 簡單講,今次因為監管機構推動,變相鼓勵營運商加價。大摩之前就計過,因為取消無限用量計劃,數碼通每名客戶收入,到後年會提高百分之七點五。盈利潛在增長,會額外多一成八左右。 無論如果,輸家一定係用戶。但無計,國際大趨勢。 不過要提醒,美國前年開始,亦取消左無限量計劃,由於大批舊合約鎖死,電訊公司盈利其實無即時上升,分析員提醒,例子在前,想借消息炒番轉既朋友,要留意。 !!

撻拖奇材

被譽為科網股十年嚟最大盛事,FACEBOOK提交嘅上市文件,無提到發行股數、定價或者邊到掛牌,只係話預計第2季開始招股,初步希望集資50億美元,視乎反應再加碼。 消息人士話,FACEBOOK希望集資額,其實係達到100億美元。 上市市值介乎750至1000億美元,以上限計,比零四年集資19億美元上市嘅Google,高出一倍,成為全球最資最多嘅科網股。 以全球八億用戶計,換言之,各位貢獻有一千大洋! 朱克伯格寫畀潛在投資者嘅信,亦都講明公司目標唔係要爭取更多收入,而係透過賺錢嚟提供更多服務。 潛在辭即是根本唔志在搵錢?? 由哈佛中途退學,八年前創辦Facbook ,經典照片係試過著Adidas「拖鞋」出席商業會議。 今次成功上市,以朱克伯格持有兩成八Facebook股分計,身家會上漲至210至280億美元。 年僅廿七歲,朱克伯格舊年人工係一百五十萬美元,不過文件話佢到出年、就只會收象徵式既一美元薪酬。 文件又披露,朱克伯格會透過上市、出售部分股權,目的就只係要嚟交稅。 唔止朱克伯格、facebook超過三千個員工,亦因為持有認股權而受惠,華爾街日報形容會創造數以千計既百萬富翁。 不過近年Facebook比員工既認股權數目係不斷減少,以一個零九年加入Facebook既工程師為例,當時佢既認股權有入六萬五千股,再經過股分分拆,而家已經值一千二百萬美元。 但有最近加入既經理級員工獲得認股權、已經大幅減少至二千股。 對朱克伯格嚟講,佢一直唔願意將facebook上市,正係擔心會令員工分散注意力,只係將精神放喺股價表現,而忽略產品創新。 Facebook 既上市文件,其中一個風險因素,正係話公司創新既獨特文化,可能因為規模太大而日漸消失。 相比起華爾街集中注意力喺集資規模,矽谷既科網公司,對facebook既招股文件內容更有興趣。 舊年FACEBOOK收入按年多左八成八,去到37億,但係少過市場預期嘅超過42億。 不過同好多科網公司唔同,Facebook已經錄得盈利,舊年按年升六成五,去到10億美元。 原因係主要收入來源嘅廣告,數目按年多左四成二,每個廣告平均售價,過去一年升左百分之18。 收入來源亦逐步分散,透過發展社交遊戲,畀用戶買賣虛擬商品,就賺左超過五億。 Facebook收入唔夠其他新興科網股,好似...

問心無愧

圖片
退稅、紓困、保企業,所有措施加埋總共洗八百億。 咁大手筆、因為政府有本錢。 原本舊年派左錢,估計有85億赤字。但稅收同賣地收入、都遠高於預期。 埋單計數、無赤字,兼有667億盈餘。一來一回、財爺估錯咗七百幾億。 財政儲備有6千6百幾億,夠政府洗22個月。 預計出年有三十幾億輕微赤字。 未來幾年、除左一五/一六年度、都有盈餘。 不過、盤數未必一定估得啱。 睇番曾俊華嘅往績。 年年都估係赤字、但最終都有盈餘,有啲仲相差成千億。由於年年都估細數,曾俊華任內一大特色,就係派糖派得最多、亦引起最大爭議。 佢就話「問心無愧」喎! 其實未知係咪最後一份,但司長一句但求問心無愧,聽落好有離別依依味道。 無派錢,但退稅上限萬二,技術上同舊年派錢加退稅額規模一樣。免稅額提高,強積金免稅加到萬五。加加埋埋,款式多個舊年,收貨與否,各位決定。 簡單嚟講,呢份預算案,樣樣有的。粒糖唔會好甜,但總算人人有糖,而且經過幾年教訓,司長學精左,知道只要了解到令中產滿意、社會就會收貨。 佢用左幾個段落,提到上任以嚟,幾份預算案加加埋埋,公共開支增加七成,比同期經濟增長規模兩成幾,大幅超前。即係話,曾俊華要強調,佢從來唔係守財奴。 既然算係一份擴張性預算,公共開支每年增長,但點解咁多人批評? 咁多人而咁唔高興? 施老闆大駡政黨傳媒有責,令政府唔敢再派錢。 在佢眼中,退稅只係令一部分人受惠,只有全民退稅,先可以真正幫助有需要的基層。 羅家聰亦提出,政府咁多年嚟,收入再分配徹底失敗,有道理。無疑,好多人信奉自由市場,對政府擔當二次收入分配有保留。 但一個社會,有貧窮,仲要貧富懸殊日益嚴重,就需要政府擔任分配功能。 生果金,照顧窮人福利要再加。但免稅額終於肯提高,都要俾個LIKE佢。 唔理紓困部分,整份預算案,其實流露政府大淡友本色。 首先,經濟增長預測一至三,兩個百分點差異,反映政府完全掌握唔到經濟前景,但肯定,通脹唔會好似司長九月時所講,唔再係威脅。簡單講,政府預測,好有滯脹FEEL。 再睇埋一千億信貸擔保計劃重推,政府預最終要洗百一億左右。好簡單計算,政府估計中小企違約率,有百分之十左右,算係好差。 點都好,政府依家實力,係有錢。今個年度,六千幾億儲備,相當於二十二個月政府開支,及得上高峰期。 但政府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