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顯示從 1月, 2011 起發佈的文章

中東1989

也許大家都會估不到,埃及居然會拖低環球股市,這是否2011年首隻黑天鵝? 埃及示威已增至150人死亡,超過四千人受傷。 反對派號召一百萬民眾聽日上街,又發動無限期全國大罷工,誓要推翻總統穆巴拉克。 過去一日,軍方喺開羅有唔尋常調動,派戰機飛越示威廣場,令人擔心,士兵可能最終血腥鎮壓。 國營電視台報道,開羅嘅政府大樓同銀行外,都有坦克駐守,防止搶掠。(片段大家有沒有留意見到HSBC 招牌?) 分析擔心,銀行一旦恢復營業,提款嘅客戶會急增,甚至擠提。 令人大感不解的是、埃及嘅經濟唔算大,舊年國民生產總值,只有217億美元,甚至跑輸本地不少藍籌,為何有如斯大的影響力? 當然講到影響力,當然要數連接地中海同紅海嘅蘇彝士運河,影響力就舉足輕重。 數據顯示,全球有百分之8嘅海路運輸,取道蘇彝士運河。 當中單係原油供應,就有約一百萬桶,如果連境內嘅輸油管都受阻,每日嘅原油供應,將減少近二百萬桶,相當於全球產量百分之2,油價好有可能會升上一百美元。 運河一旦被封,兜路又得唔得? 要將原油由中東運去美國,航程原來要多十日,運去北歐就耽誤更耐,比原本多十八日,單係各國補充緊急儲備嘅需求,已經會推高油價。 摩根大通就估計,油價每升一成,全球經濟增長就會被拖低四分一個百分點。 看來對沖基金上星期大手減持一成八期油好倉,證明係錯估形勢。 油價由近兩個月低位急速反彈,布蘭特期油更逼近一百美元、上到廿八個月新高。 埃及作為全球最大小麥進口國,擔心局勢不穩同當地貨幣貶值,會令小麥進口量減少,小麥價格由近兩年半高位大幅回套。 由埃及控制嘅蘇彝士運河係中東產油國運送原油去歐洲嘅重要渠道,由於北海布蘭特期油嘅實際用油需求、比紐約期油緊張,埃及局勢導致布蘭特期油同紐約期油嘅差價,進一步擴闊到超過十二美元,打破左零八年金融海潚時嘅紀錄。 市場關注布蘭特期油一旦突破一百美元,除左會拖慢全球經濟復蘇,亦會推高通脹,結果又觸發新興市場利率大幅攀升,新興市場債券收益率升到兩厘半,比上個月底急升超過七十點子,創有紀錄既最大升幅。 目前大家評估,是希望美國能夠運用影響力,可以令埃及局勢平穩過渡,而最壞情況,相信也未必有如去年初的迪拜事件般嚴重。 不過觀乎、這場由突尼斯擴散出來的政治運動,局勢有擴散跡象,一旦擴展至其他中東及北非產油國,特別是沙特、這場被形容為「中東1989」的政治運動,絕對有可能引發中東的地緣政治變化,...

買Prada

同樣是一件Prada,在香港賣得貴定米蘭賣得貴? 呢個問題相信女士會比男士熟悉,據聞由於在米蘭可以扣稅,結論是米蘭比香港平! 那如果唔係賣手袋、賣的是股分又如何? 創立九十八年,四次想上市都碰璧。 最終同港交所主席夏佳理喺米蘭見面一個鐘,促成來港上市計劃。 Prada預期最快五月上市,集資規模達到十二億歐元,相當於一百二十多億港紙。 講市值,Prada在港估值保守計可以達到六十億歐元,如果進取的話,取得七十五億歐元亦非難事、肯定比起喺米蘭可以攞到,最多五十至六十億歐元高。 連米蘭當地分析員亦承認,PRADA如果揀當地上市,一定做唔到呢個估值。 究其原因,是全世界都明白,中國目前是環球中最有消費能力的國家,落腳香港就是要賺取這個差價。 現時PRADA近九成半股權,都喺家族同埋行政總裁手上、剩低就由聯合聖保羅銀行揸住。 今次集資目的,主要用嚟償還十億歐元債務。 睇番業績,其實真係唔錯,食正大陸亞洲熱,舊年頭三個季度,PRADA收入有接近百五億港紙,按年增加三成一,盈利更升逾2倍,其中,亞洲區銷售升咗五成一,遠遠高過歐洲兩成嘅升幅。 有咁嘅成績一定要講下宜家嘅掌舵人,Miuccia Prada係 PRADA創始人Mario Prada個孫女,廿八歲就被逼接掌呢盤老牌生意, PRADA 1913年成立,都唔係一帆風順架,70年代,時尚環境變遷,Prada試過瀕臨破產,到85年,Miuccia 設計左一套全黑色、耐用細緻嘅尼龍手袋系列,先令全世界再次重新認識PRADA呢個品牌, 喺03年,華爾街日報評選佢為全歐洲最有影響力嘅三十名女性之一,到宜家Miuccia在位三十年有多,仲帶領公司上市,實在難得! 不過成也Prada、敗也Prada,翻看九年前的招股書,會發現風險因素中,有一欄是標明Miuccia及丈夫Bertelli的合作關係、可能有變。 事實上"Bertelli-Prada”這個組合的確是主導Prada 重生的關鍵,連公司內部都形容他們根本就是品牌的化身! 而且今次Prada上市,集資金額幾乎近九成也用作還債,原因就是因為兩夫婦九十年代過於進取,收購了Jil Sander及 Helmut Lang這些品牌,結果令自己債台高築,從此數十億美元的債務就一直纏繞Prada。 華爾街日報亦提醒我們,一間債務纏身、以家族經營模式上市的公司,是否似曾相識? 買一個手袋可...

練金術

一個係股神。 一個賺錢之神。 舊年共通點係同時減持銀行股。 據美國SEC紀錄顯示,約翰保爾森旗下對沖基金,喺舊年第四季,減持左美國銀行同花旗既股分,不過就同時增持左富國銀行、以及貝萊德股權。旗下既黃金SPDR就未有變動。 舊年賺得超過五十億美元,破左行業紀錄,保爾森第四季既股分組合,帳面亦增加左兩成八,總數接近三百億美元。 而佢旗下最大型對沖基金,舊年回報就超過一成七。 舊年成績雖然比唔上保爾森,不過巴郡股價全年都升左兩成二,巴菲特去年底更係披甲上陣。 由於佢屬下年屆七十既投資經理「森遜」退休,巴菲特趁機會一次過、調整巴郡股分組合,上一季全數減持五百萬股美國銀行股分,似乎係同保爾森一樣睇淡呢間最美最大銀行, 近年講過希望擁有公司控制性股權,巴菲特同時將傳媒集團COMCAST、運動用品生產商Nike、以及多次批評進行購併既雀巢,全數減持至零,而巴郡淨低既股分組合,降至只有二十五間,係近年最少。 少數有增持既股分,都係富國銀行,持股量提高百分之1點8。 美銀是全球性金融機構,相反富國更關注在本地市場、特別是樓市相關的按揭貸款,看來二人仍是對美國樓市滿有信心。 與巴菲特比較,約翰保爾森的”練金街”更令人有興趣探討。 在WSJ專欄作者Gregory Zuckerman為保爾森寫的傳記”The Greatest Trader Ever”中,保爾森被形容為年青時已立志在對沖基金業幹一番事業。(當然,是要賺大錢!) 在投資者看來﹐Paulson的收益就是體現了精英對沖基金經理是如何持續累計利潤的。 說實在、保爾森個人一年就賺取了50億美元,相比之下﹐華爾街最賺錢的投行高盛去年向36,000雇員總共支付了83億美元薪酬。而摩根士丹利CEO Gorman全年的薪酬不到1500萬美元。 Zuckerman指保爾森很少以現金形式支取利潤。部分利潤是所謂的“賬面收益”﹐反映的是對沖基金持有的股票增加的價值。其它收益就來自賣出某些投資工具﹐所得的收益大部分回到對沖基金進行再投資。 之前說過,保爾森是在大宗商品、新興市場股分、銀行股以及美國國債上賺取了豐厚的利潤。 但仔細看,雖然去年第四季對沖基金管理資產增加1500億美元﹐是有史以來最高增量,不過去年對沖基金業平均收益率只有10%,這還遠低於同期標普500指數15%的漲幅! 這不禁讓人生疑﹐對沖基金業究竟能否大幅增加盈利。 且看在保爾森360...

謎之TVB

雖然電視廣播控股權終於「塵埃落定」,但交易仍然有唔少問號。 首先係作價。 有消息話陳國強為首財團係以100億元、向邵逸夫收購電視廣播既兩成六股權,比起呢批股分、星期三收市價計既市值50億、有九成七溢價, 咁高溢價?當然問隨之引發問題係、到底新買家係咪只係買電視廣播股權,定有其他資產? 邵氏兄弟被邵逸夫私有化後,市場一直關注佢地持有既一幅、位於清水灣地皮估值,邵氏話過會申請重建。 雖然「爆棚哥」代表德祥話今次交易唔包,不過有外電就話,一百億既作價係包括埋呢幅清水灣地皮,即係話以交易作價計,電視廣播市值大約係二百五十億。 電視廣播閃電式賣盤。華爾街日報形容,呢個電視王國,和平式交接。 但作為小股東,疑問多於一切。一宗本港傳媒事業重大交易,簡短一頁紙聲明交代。 八十年代澳洲邦奔達話想買,傳媒大亨梅鐸話有興趣。 到近十年,傳過李澤楷,傾過楊國強,李家傑,電視廣播咁多嚟,都有一個併購概念溢價。 老行尊講過,人有錢,想嘅係兩樣野,女人,同傳媒,因為都係身分象徵。 但話說回頭,呢宗原本理應受外界重視交易,反而係人為降溫。 大股東有變,奇在小股東完全不能話事。公司易手,奇就奇在依家值幾多,都唔知。 仲有係太多問號!呢宗交易,盛傳近百億,大行大部分話正面。有基金就埋怨,證明今時今日分析員,質素一般。三個股東股權分布係點,唔知!! 電視廣播股權外,交易有無包其他資產未明。的確,分析員話交易正明,似乎未經深思熟慮! 交易再次帶出陳國強呢個名字。提起佢,外界先聯想起「殼」,同埋李嘉誠。當事人例牌否認,但以陳國強財力,德祥企業三億市值,牽頭買近百億嘅野,係咪食得起? 依家,到底買家現金交收,定另有安排,又係未知! 但以陳國強財技,未必係現金交易咁簡單。似乎愈近三月底交易預計完成日期,會有更多揣測,或其他諗唔到嘅野發生! 中環人話,事到如今,依家不外乎幾個情況。一,陳國強背後支持者被逼曝光。 二,呢三人組合係真心,一心一意搞好公司,係玩認真。 三,就係三人組到最後只係發揮基金本色,遲下再轉手。 最後一個可能性係引蛇出洞,逼真正有興趣買家出手! 講到底,太多謎! 作為大公司,作為手執大氣電波主要傳媒。背後股東,實際作價,有需要向外交代!! 交易留底咁多疑問,不過可以肯定既係、電視廣播小股東,暫時無法受惠。 有「殼王」稱號既陳國強,喺交易安排上有多個巧妙之處。由於今次佢夥拍王雪紅只係買入兩成六電視...

何家何家猜

昨日在做何鴻燊轉讓股分予二房及三房時,心中已暗付四姨太真係咁順攤只做阿二? 只是今早看報(SCMP)時,那篇家族情仇、仍然叫人看得心情激盪,心想: 唔係啩??? 轉讓何鴻燊名下澳娛嘅控制公司股分比家人,反而公開左更多既家族爭端。 事件起因係星期一嘅通告,指何鴻燊將私人公司Lanceford幾乎平分、比二房藍瓊纓既仔女何超瓊五姊弟、以及三房陳婉珍。 不過到左周二,何鴻燊私人律師高國駿突然引述何話,原意係將股權平分比四房人。 於是有什麼「打劫」、「詐騙」、「感覺恐怖」、「騎劫」等形容辭。 我地翻查公司註冊處資料,呢間持有賭業王國最大資產LANCEFORD嘅公司架構,過去嘅董事只係得何鴻燊、二房藍瓊纓同前澳娛大股東禤永明。 發行股分就只係得何鴻燊手持嘅兩股。 但到左零九年十二月,即係何鴻燊出事前幾個月,「LANCEFORD」加入左藍瓊纓兩個女、何超瓊同何超鳳出任董事。 到舊年十二月底,「LANCEFORD」突然由兩股公司改為發行多9998股新股,令何鴻燊嘅持股量,大幅攤薄到只有0.002%。 當然這個日子關鍵是之前半個月,何鴻燊將880 近7.6%交左比四姨太,結果觸發兩房人發難! 觀乎何超鳳今日公開今個月七號與父親的來信中,先己經證實兩房人的確在一月五日(星期三)下晝,以太忙為藉口拒見父親。 「喺你將澳博股分分咗俾梁安琪之後,陳婉珍、媽咪、同我地全部仔女,都好感激你、能夠再確認你的指示,將「澳娛」股分送給媽咪及陳婉珍,保持家庭和諧,亦加強咗對澳娛嘅控制。」 信中已直接表明,觸發今次轉讓事件正是賭王將股分轉讓左比梁安琪! 以事件發展,最終由三太出面叫停,已經反映鬧劇已經被渲染得過大,無論由家族聲譽、上市公司角度、以至其他股東包括鄭裕彤及霍英東基金會的立場來看,都不容許七百多億元市值的公司、會因為家族內閧而有些少差池。 四房自知仔女細,早年仲同二房公開罵戰,本來想靠自己努力經營「有為商人」形象,又拉攏澳娛老臣子,仲涉足埋政壇,無非都係想幫仔女拎多啲籌碼。 不過今次實在是弄得滿城風雨,觀乎局勢變化,今次無得留底將會是四太。 信乎?

沒有大人的日子

在facebook取代了GOOG成為最多人瀏覽的網頁後、GOOG明白是時候要作出改變。 今次GOOG作出巨大架構調整,舒密特話同佩奇就簡化管理架構,傾過一段長時間,而家係時間作出改變。 日後佢會專注收購交易、公司管治,以及作為「佩奇」同另一名創辦人「布林」嘅顧問。 喺宣布人事變動後,做咗十年主席兼行政總裁嘅舒密特喺「twitter」有感而發話,「唔再需要大人日日睇實」將三人嘅關係「一語道破」。 十年前,佩奇仲係28歲嗰陣,請「舒密特」加入GOOG,將做開嘅行政總裁職位,交俾舒密特,一做十年。 華爾街日報道,人事變動係有跡可尋,原因就係出自性格差距好大! 同佩奇好唔同,現年55歲舒密特鍾意高調,作風亦圓滑, GOOGLE喺宣布退出中國一役,舒密特同布林激烈爭論,布林堅持中國一定要停止網絡審查,否則會撤出中國網絡搜尋市場,但舒密特反對,佩奇最終企埋喺布林嗰邊,舒密特反對無效。 市場估計,佢行政主席,最多會做一年,之後同GOOGLE嘅賓主關係就會告終。 事實上,舒密特開始減持公司股分,出售53萬4千股GOOGLE股分,獲利3億3千幾萬美元。 雖然舒密特在開發Android的手機上取得了成績,不過過去兩年來,GOOG眼白白看著facebook的壯大,自己就衰失了入門網站的先機。 今時今日,也許兩個創辦人是時候重拾當日創業的精神。 小孩比成年人一個優勝之處,正是想像力海闊天空。不是嗎?

Who is Tim Cook

"Who is Tim Cook?"成為左今個星期喺華爾街最多人問既問題! 其實同一條問題兩年前都同樣有人問過,大家只係知道、庫克係喬布斯身後大總管,蘋果既COO,鍾意踩單車,其他就一無所知! 吊詭既係、其實同樣既問題,係兩年前喬布斯請病假時候,傳媒都一樣提出過、而且內容幾乎係一模一樣! 今次五十歲既Tim Cook曾經講過,喬布斯肯定係無可替代,佢曾經想像過、喬布斯到左七十歲既高齡,即使兩鬚斑白,仍然會企喺台上做推介、而佢自己早就退左休! CNN形容,如果用風暴來形容喬布斯、咁Tim Cook就係風雨過後、萬里無雲既清空! 有一件小事可以睇到Tim Cook性格,喺一次蘋果內部會議上,正商討點樣處理亞洲生產線追唔上付運時間。 庫克話情況已經變得非常壞,我地需要有人飛到中國即時處理。半個鐘頭後、佢突然轉身同一個副手講:「點解你仲喺度?」 結果個副手即時家也不回,飛奔到機場買了一張單程機票,就咁飛到中國。 呢件事證明庫克其實都係一個要求相當高既管理人! 每日早上四點半起身,之後開始工作,佢曾經講過Inventory is fundamentally evil,喺佢手上、蘋果幾乎關閉所有生產線,全部生產變成外判,而付運既時間,由月變成日。 有蘋果公司既職員話,呢啲工作,諗都唔敢諗喬布斯會識做! 有前員工話,喺首席產品設計師同市場推廣總監既協助下,無左喬布斯既蘋果,未必係咁惡劣,甚至運作層面係會更加暢順! 金融時報話,無人希望喬布斯有事,但現實歸現實,作為一間全球第二大市值既上市公司,股東唔應該只係得到一封只有六句話既電子郵件。 到底係咪要否決"巨人論"? 當然由股東自己決定係咪沽貨,但對於一間市盈率只有18倍,利潤率30%以上既公司,其實真係無咩選擇? FT批評,一直以來,無論係蘋果股東、員工以至董事會,對喬布斯採取放任、甚至係默認既態度,結果就造就左一隻"怪獸"。 經濟學人亦都話,每一間大型企業都應該有一個succession plan,雖然無得接任既人會離開,但呢個代價必須承受。 其實蘋果既股東都知道有呢個問題,亦都向董事會提出清楚交代接班人計劃,不過全部都被董事會否決。 有一些分析員,經常說一間上市公司管理層變動,對公司營運不會帶來負面影響,原因是上市公司有規模、有制度、有其他管理人執行職務。 這種似是疑...

超美

第四季經濟,喺收緊政策下,仍然有百分之九點八增長,幅度高過第三季,遠遠令市場意外,外國傳媒形容令人震驚! 誰知,一個連李克強都唔信反映經濟實際情況嘅數據,都比預期強,內地實際經濟有幾過熱,似乎要用好幾個月實地視察先掌握到! 內地經濟規模超日,趕美。但英國金融時報話,要扣除匯率等因素購買力衡量,即係PPP (PURCHASING POWER PARITY),內地經濟已經超出美國!! 呢個說法真係令人相當震驚,唔怪得主席訪花旗國,會受到如斯高規格款待! 全國舊年城鎮居民收入二千一千幾蚊人民幣,增長近一成二。錢唔多,但當然,內地人富財之多,又怎可以用人均收入作指標! 錢多,消費力強,但點解內地十二月零售銷售增幅未見有爆炸性增長? 如果消費咁好,購買力咁強,內地零售最少升兩,三成!! 因為出國購物,已經係內地人習慣。 遠則到英國,法國掃名牌,令倫敦人民幣兌換服務其門如市。近嘅當然嚟香港! 你可以到中環做個實驗。企街一個鐘,一定有內地人問路。 佢地多數唔會講唔該,問嘅地方,唔係山頂,唔係香港公園點去,而係置地廣場、IFC,又或係名店!! 名牌有價,而且據講,內地人已經唔再追求大眾名牌,而係名牌中嘅名牌。買完上酒店放底,再搏過!! 內地購買力有幾強,未講完。話說,早排一班內地人,手持一箱箱銀紙,到日本購物,並同店主講,的錢我地用嚟呢度掃貨,可唔可以閉門,淨係做佢地生意!! 德國,同歐洲每年冬天,製造業都會放長假,話說因為中國,德國不少工廠破例暫停休假! 真人真事係寶馬,由於內地太多訂單,所以德國廠要專登冬天趕工,希望盡快付運!! 英國金融時報記者,專登問國家統計局局長,有關PPP計算,中國經濟超前美國講法。 發言人當然支吾以對,話就咁比較有困難,要研究,亦唔可以將GDP,同PPP掛勾!! 中美元首強調兩國可以合作,一個國家輸出熱錢,一個國家負責輸出購買力。一正一負,正好相互抵消! 看到奧巴馬在記者會上一面批評人民幣、但同時講到450億美元合同時候那個笑臉,仲話想向中國賣所有嘢,完全是一個推銷員的模樣,大家都知其實邊個國力強!

大街對華爾街

話過自己做神既工作,不過第四季業績就令行政總裁布蘭克費恩打回凡間。 第四季高盛賺咗22億美元,減少五成多,係連續三季度減少。 更令人意外係營業額只有86億美元,減少左一成,遠差過預期,結果單日股價跌左足足近5%,是去年SEC 出手調查高盛以來最大跌幅。 今次盈利倒退,主要係過去最賺錢的交易部門收入下跌,特別喺稱為「沃爾克」法則既金融改革方案通過後、幾間投資大行既定息收入都顯注下降。 看看炒房盤數: 佔咗高盛一半收入嘅固定投資、外匯同商品交易收入,第四季減少近四成,而花旗亦大跌左三成八。 相比之下、作為傳統銀行既富國同US BANCORP,盈利就分別上升兩成一同六成二,金融時報話,咁係反映俗稱「美國大街」Main Street既傳統銀行、喺經濟同消費改善下,令佢地可以跑贏華爾街大行。 高盛都承認,受到監管條例同投資氣氛影響,十二月既投資市場好似「一潭死水」,未來亦好難估計會有咩變化。 現實係金改條例對高盛就好似落左一個「緊箍咒」,由於唔能夠再運用自己既資金坐盤炒賣、加上槓杆下降,未來三至四年盈利都會受影響。 睇番舊年高盛冒既投資風險Value at Risk,即係每日承擔最多損失既投資,平均得番一億三千萬美元,比起零九年大跌三成八,證明這個緊箍咒確有法力! 面對全年盈利減少同降低派息,似乎高盛對員工就慷慨過股東,舊年三十五萬個員工獲派發嘅花紅、雖然跌咗一成,平均每人仍獲分超過43萬美元,即係超三百幾萬港元,而佔總收入比例更增至近四成。 股神見到布蘭克費恩,唔知會講咩呢?

誠哥說不出的秘密

FT 的Lex專欄說,世上有三大秘密:可口可樂的配方、英國女王的財富以及和記黃埔一年內賺多少錢。 作為一個大得難以分析的綜合企業、強如蔡東豪一樣說無一個分析員可以看得明白和黃的綜合帳目。 其實更難看的是、阿主席李超人的想法。 話過自己旗下投資首選係本港,「I love HK」! 但令人奇怪的是,今次誠哥難得大分拆,點知肥水流向別人田,仲要係對手新加坡! 華爾街日報更形容,係新加坡最大勝利。 本港多分傳媒社論亦鬧香港唔爭氣。 其中明報最到肉,話本港「坐」失商機,係坐喺度,白白錯失機會咁解!!! 由政府到監管機構,都係一味靠等運到,淨係等中央出政策,就好似縱壞左嘅二世祖,呢個批評嚴厲,但知情人士話,同事實相符!! 大拿拿四百幾億港紙集資,誠哥暗串,等你第時有我先嚟,據中環人話,其實誠哥係忍唔著加呢句落去! 早喺零六年,已經有人提議,商業信託基金要搞搞佢,點知無人理! 到呢排,原來誠哥啟動分拆前,亦再同香港單聲,話再無,我就要去星洲,都係無人理! 結果,咪搞成咁!!! 證監會負責產品嘅話事人,尋日出席亞洲論壇,完事後被人追問,但急急腳走。此人是誰,咪就係韋奕禮大熱接班人!!! 有人形容,大熱接班人公司間房,原來已經再細間好多房,點解?! 就係因為大量文件積聚,一幢又一幢,似乎暗示緊,效率慢,兼無危機感。 無論點,正如Lex 所說,誠哥成為大贏家,最少,全新加坡國民都話尊敬佢、支持佢。 無他,同對手激烈競爭咁多年,今日竟然自己送上門!! 唔講唔知,和黃港口好大機會超越九三年、新加坡電信上市後,最大集資額新股。 仲要係,一隻和黃港口,集資多過曬舊年全年31隻當地新股集資額總和! 講多幾次Thank you,都無問題!! 新交所食澳洲交易所,原本澳洲輿論同政界都有保留,依家見新加坡好景,交易似乎水到渠成。 多分外國傳媒都話,新股集資今年未必係香港天下! 香港過檔新加坡,早期有怡和系,同寶來,兩者都偷雞唔到。而和黃港口今次一上,就係當地第16大市值公司。 有基金經理話,新加坡股市成交少唔緊要,對一啲公司嚟講,股分選擇少先係賣點。 原因係以大型港口股為例,香港有招商,又有中遠。但新加坡得隻SIA,仲要係國家擁有。和黃港口要上市,入成分股都易啲。 最大敵人,從來係自己。和黃故事,教訓當局,原來金融世界仲有大把嘢要學,千萬不要守株待免!

一日一蘋果

時間:09年9月 場合:iPhone4發布會 主角:喬布斯 發言:”如果無人捐肝俾我,我今日唔會喺度.....” 時間:三個月前 場合:APPL業績Conference Call 主角:喬布斯 發言:”DOA……唔係…….我身體好正常…….” 時間:馬丁路德金日 場合:email…… 主角:喬布斯 發言:”我有病………我愛蘋果…….我仍然CEO……(不過無謂濕碎事就但搵阿Tim,唔好煩我……..仲有,唔好侵犯我私隱………….)” ///////////////////////// 前年九月親自證實接受咗肝臟移植手術嘅喬布斯,再次請病假,係佢喺零四年首次證實患有癌症以嚟,第三次請假休養。 喬布斯喺零四年同零九年、分別接受過癌症治療同肝臟移植,之後明顯消瘦。 當然今次請病假咁”突然”,消息當然滿天飛,又說今次請病假係因為佢無辦法制止體重再下降。 紐約時報就話,喬布斯健康情況時好時壞,近日健康更轉差,一個星期只係返一、兩日工,食晏亦唔再去員工餐廳,只係留喺自己辦公室食。 蘋果公司原訂星期三,喬布斯會同新聞集團主席梅譯、一齊召開嘅iPad電子報章發佈會,而家會押後。 有基金話,作為蘋果公司既「大腦」,只要喬布斯一日仍然可以參與重要決策、投資者唔需要過分憂慮。 不過亦有分析員話,喬布斯一向注重細節,小至連iPhone上一個標誌點設計都有參與,好難想像無左呢個靈魂人物會有幾大影響。 由股價反映,似乎市場更相信前者的解釋。 不錯,喬布斯曾經離開過蘋果,97年重返公司將蘋果起死回生,之後十年,先後推出iPod、iPhone同iPad,令蘋果市值由二千年嘅50億美元,增加到超過三千億美元,係全球第二大市值公司。 正如"華爾街日報" 形容,喬布斯嘅健康,先至係蘋果公司嘅關鍵。 呢一刻,其實大家早有預期、但同時又不敢想像何時發生。 過去蘋果公司都備受批評透明度不足。 私隱無疑重要,不過以蘋果今時今日全球第二大市值公司既規模、簡單「六行字」去交待CEO去向,點講都「唔通」??? 金融時報LEX 專欄都批評,其實市場、投資者、以至蘋果董事會,都是一直在縱容喬布斯變成一言堂、甚至變成一隻奇怪的怪獸。 回顧上次喬布斯突然休假期間,股價喺半個月之內,急瀉一成七,喺09年1月,低見78蚊美金! 但調轉看、Tim Cook在位期間,到喬布斯再回歸,APPL累積升左60%。 咁到底係...

歷史產物

「Product of the Past」大家會點翻譯? 英美多分大報直譯為「過去嘅產物」,亦捉著呢句大做新聞,話中國堀起、有能力開始質疑美元地位。 「過去嘅產物」其實是相當傳神的寫法,不過官方卻另有演譯。 根據我國官方媒體新華社嘅中文譯稿,卻選擇解讀為「是歷史形成的」! 完全兩回事。 「Product of the Past」變成「Historical Product」? 是翻譯錯誤? 是負責回應的官方出錯? 還是主席答錯? 要留意,新華社嘅譯稿,係喺本港時間下晝三點發出,即係美國兩大報WSJ同華盛頓郵報,刊出訪問全文大半日後。用意何在? 到底係補「鑊」,定係真係譯錯? 無限聯想! 仲有第三個可能性,係用錯英文,事關胡主席書面訪問,係以英文回覆!! 但祖國咁多英文高手,又點會!!! 在英文回覆提到,人民幣係咪要升值,唔應該單睇通脹情況。 成段文字,中文版都無左影,只係話,中國嘅物價水平總體上溫和可控。莫非太敏感,又CUT埋? 一個書面回應、譯嚟譯去,幾乎搞出個大頭佛,咁點解胡主席,唔學似溫總、江澤民咁,接受外國電視訪問,簡單直接? 唔想答嘅可以唔答囉!橫豎美國兩分大報,提出十五氣問題,都只係答左七條。 選擇性唔答,包括和平獎得主劉曉波,中國海軍軍力擴張,同內地黑客有無發動網絡戰等等!! 簡單講,兩分報紙為胡錦濤免費刊發訪美前聲明。 搞完一大輪公關宣傳,講到尾,外國傳媒又點評價? 望落都幾正面,英美傳媒話,講話反映咗中國崛起。 華爾街日報話,係有意挑戰美國,喺二次大戰後建立既金融秩序。金融時報就相信,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會加快,抗衡美金。 不過奇在「紐約時報」、居然狠批胡錦濤,話佢係共產黨掌權以嚟,最弱勢嘅領袖咁話。 文中仲以美國防部長蓋茨見胡時、認為胡對中國日前試飛隱型戰機毫不知情,幾乎質疑黨已被兵操控! 佢地結論係胡唔單止權威不足,仲質疑佢有無能力,維繫中美關係咁話。 諗深一層,紐約時報無份提問,「吃不到的葡萄」心理作祟,可能係借啲易抒發不滿。 今次行程有無成效?明日起一連四日嘅訪問行程,將會揭曉。 ///////////////////////// 講起人民幣國際化、連胡主席都表揚香港既試點計劃,不過似乎內地有人又另有睇法! 上海市金融服務辦公室主任方星海話,要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唔應該只係諗俾主打發展人民幣離岸中心嘅香港、點樣將資金回流內地,更重要係先發展好、上海...

儲糧

新一年只係過左兩星期,人行已經隨即收緊銀根。 人行劃一將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上調半個百分點,個行大銀行準備金率上到百分之十九嘅歷嚟最高水平。 調整後,預計內地再額外凍結約莫三千億人民幣資金。 有內地經濟師話,由於估計通脹嚴重、未來兩個月人行仲會繼續上調準備金率,今年內更會加息四至五次。 今次係內地兩個月嚟、第四次加存款準備金率。觸發點係信貸持續氾濫,一月分頭一個星期新增信貸已經有五千億,已經超過當局今個月目標嘅一半。 更重要係全球通脹升溫、南韓,泰國,台灣,印尼,都透過加息,或其他途徑收緊銀根。 通脹已經成為區內頭號大敵,央行已經唔再理會熱錢問題,先壓通脹其他再想方法。 內地有分析估計,人行最快春節前就會加息,嚟緊幾個月收緊政策會相當頻密。 人行加息,令我諗起今朝Jim喺開市埋位入面,提到今年既投資主題: 通脹! 的確、喺歐美既QE下,全球熱錢大量四處流轉,呢個就合晒聯儲局主席伯南克既心水、就係製造通脹! 美國公布既PPI的確係開始見到通脹既影子,不過代價係其他地區、特別係新興市場,有愈嚟愈大既壓力! 連英國舊年12月嘅生產物價產出價,按升百分之0點5,按年升百分之4點2,係舊年8月最大升幅。 看來默文金個個月寫信比財相解釋,都寫到手都軟! 德國通脹雖然符合預期,不過按月都升百分之1、好大機會出任下屆歐洲央行總裁既央行委員韋伯話,歐元區既通脹係有向上風險,又暗示、而家區內利率係過低! 講影響都唔及新興市場,好似印度十二月批發物價上升百分之八點四三,高過預期,整體食品價格更升近一成四! 其實看看近日的食品價格,大概也明白人行動真格的原因: 蕃茄一個禮拜貴兩成,香蕉、提子、蕃薯,一個星期都升一成。 澳洲近排受三十幾年嚟,最嚴重嘅水災威脅,俾洪水圍困嘅,要飲雨水求生,走得甩嘅,都因為農作物失收要捱貴貨,業界仲話,下星期會再貴啲。 咁岩得咁蹺,遠喺北半球嘅美國,大豆同玉米都失收,農業部都跌晒眼鏡,大幅調低庫存預測,玉米庫存可能會跌到十幾年低位,期貨價梗係即晚升停板,去到兩年幾高位。 唔怪得連金融時報都話,糧食危機重臨,依家唔容許有多一次天災出現。潘國光叫人儲金之餘、更要考慮儲糧! 真係要考慮買定罐頭: 午餐肉定豆豉菱魚?

Copycat

香港呢次認真威,自從十一月推出打壓樓市措施以來,已經成為全球新興市場仿傚目標! 就連勁敵新加坡亦要學習本港: 五個月內,第二出招控制樓市,招數就正是大幅提高特別印花稅SSD。 措施包括向投資者徵收特別印花稅,將物業轉讓徵稅年期,由三年延長到四年。 購入物業一年內轉讓,要比16%印花稅,兩年內就要比百分之十二稅率,如果喺四年內轉讓,仍然要比4%印花稅。 另外將第二套房既物業按揭成數,由七成降到六成;如果係公司名義買入,按揭成數更降至五成。 簡單講,其實整套方案就是香港的Copycat! 面對熱錢流入,各新興市場已經束手無策,連世銀都警告、過多的資本流動,只會令新興市場由復蘇走向資產泡沬。 其實以世銀地位、這種講法已經是不點名批評歐美的量化寬鬆,同時亦同意各國應採取保護措施,限制熱錢流入,是可以更名正言順打擊炒家。 新加坡政府話,措施係要令樓市降溫。新加坡舊年八月時,曾經推出三項措施,包括三年內轉讓物業要額外徵稅;不過措施由於力度溫和,跟本對熾熱樓市起不到半點壓抑作用。 轉頭看看本港、出完辣招後,樓價的確有跌過,不過很快就有反彈。是炒家不怕重稅嗎? 似乎又不是,不少短炒投資者的確是離了場,但更多用家反而認為少了炒家,現在是更好入市時機,加上放盤單位減少,結果樓價又是跌不了下去。 是措施無效嗎? 只可以說如果政府不出手,樓價恐怕已經炒到瘋癲,現在由用家接手,雖然無跡象樓價會跌,但好歹用家心態是較保守,令樓價升幅不至太過脫離現實。 且看投資移民的數字,自從取消買樓的要求後,移民的數字即時大跌六成,正是印證不少炒樓資金是來自內地。 相信更多國家好像新加坡會採取類似的壓抑措施,現在反而擔心是一旦成真,熱錢又會否用另一種途徑流入本港?

自由何價?

傳統基金會繼續比香港全球最自由嘅經濟體榮譽,經濟自由度指數,香港比第二名嘅新加坡高2點5分,得分差距比舊年收窄咗1點1分。 {已經連續17年,其實仲有咩好講?} 不過壞消息係,領先優勢收窄咗。 {算咩壞消息? 就係呢個獎跟本唔值得要!} 基金會話,新加坡不斷更新政策改善經濟自由度,唔排除下年會追過香港成為第一。 {呢句說話又係好似近幾年成日聽到!} 邊度失分? 主要係政府支出明顯倒退,表現差過新加坡,而處理貪污嘅能力,同勞工評分都輸蝕。 {呢點又啱,香港近年的新投資、根本遠不及新加坡,看看人家的賭城、環球片場,新景點多的是,香港近一年有咩新景點? 你數唔數得出?} 反而喺商業、財政,投資同保護產權方面,香港仍然有優勢。 佢哋建議、特區政府應該研究點樣增加資助企業,唔係留一大筆盈餘,利得稅亦可以減至一成半,扶持中小企。 {吓! 今時今日減利得稅? 政治不正確喎!} 同時關注本港稍後執行最低工資,對營商嘅影響。 {好似全世界都有最低工資? } {話說回來,連G20都公開呼籲新興國家要想辦法堵塞熱錢流入,各個主要經濟體系在金融海嘯後對市場干預均有增無減,匯率保維戰一觸即發,咁到底經濟自由重要、抑或金融穩定重要? 新加坡真係要呢個獎? 比佢啦!}

一點回應

看到各位對我們提出如此有建設性的建議,實在令人感動……證明我們的節目仍有有心人支持。 我們已將各位提議轉比所有組內同事參考,大家內部都有不少熱切討論,希望新節目.新形式可以得到各位欣賞。 對於最多人提出的幾個意見,想有少少補充: 1. 電視: Yes, 而家幾部機真係好鬼核突,其實order一早已落,問題係連廠景都做好,但揸數位大哥仲未批,而家叫做有一部到左,其他都是四、五年前貨仔…… 2. Promo是我們很弱的一環,過去真係面皮唔夠厚,而家要努力學Hardsell….. 3. 我很同意Sam講,Less is more!所以這種精簡但感覺清新的graphic,將會成為我們日後的主力。 4. 問股票部分,真的要顯示埋升跌價位嗎? 升跌幅度真的不夠? 5. 節目時間長短、會再作考慮,不過有時又涉及嘉賓時間、例如WSX做完已經十一點,仲要人家多留半小時? 而且牽一髮動全身,會認真諗諗….. 今次節目改動,無論是美術組、工程組、導演組及布景組同事均有很大程度的參與、我們自己組內亦有同事因為堅持不肯輸的精神,方可以成功走出第一步。 對,今次是第一步,希望仲可以行下去…..有第二、第三、第四步,一路走下去。

開市埋位(置頂)

圖片
去年第四季開始構思,醞釀多時,開市埋位今日終於面世。 為何有開市埋位構思? 簡單講就係因應即將改變的開市時間,將開市節目進一步推前至早上九時。 真實原因其實是每一日Newsroom都有不少同事都愛大談「股經」,雖然頗為皮毛,不過也說得頭頭是道。當然贏輸只有自己個人知道,但同事每日都深入看不研究報告,對一些上市公司新聞的跟進、完全不下於坊間所謂分析員,更重要是我們絕不「騎牆」,要Buy就buy,要Sell就sell,跟本不用顧任何人面子,當然最重要是言之成理,絕非「隨口口翕,當秘笈」,否則經常看錯市,也不會有人再信你講嘢! (不知是否好運,今日開鑼,Tip 和黃,中!) 作為一個財經專門的電視台,有前輩說過觀眾只有兩種題才最有興趣,一是Trading Room入面的傳聞及消息,另外就是Newsroom內新聞人到底有什麼話題,我們希望透過新節目,可以比到更多資訊予觀眾,讓他們自己深入分析再作討論。 除了新節目,今天我們亦relaunch了部分節目,有新的Opening,更重要是更新了我們沿用多年的Graphic,希望有個更新鮮的版面。 說來尶玠,我們對自己的新聞及節目內容一向頗有信心,但唯獨對節目的版面及美術設計就沒有多大話事權,不旦對不起一向全心全意做好新聞/ 節目的同事,亦是苦了支持我們的觀眾。 希望今次改動只是一個起點,各位對節目有任何意見,不論好壞,歡迎留言,我們承諾務必有更好的改變!

大插插?

市場無新不利消息,中日救市雙雄又變相為歐洲包底,結果,你上我碰之下,港股呢個雀局連食兩鋪:兩支陽燭! 成交配合,期指高水過百點。難道上望二萬五?! 好友一定話得,大行亦會話無問題,特別係高盛,事關佢地係牛中之牛,標普五百年底都睇萬五,兼話最少美國股、債齊升! 但石老師今早在我們「開市埋位」節目中就話,事關升勢未確認,相信嚟緊仍然有一定下跌空間,要來鋪大插插! 石SIR理據係,既然香港咁多對沖基金,要賺錢,固然要玩波幅。 更甚係搞到升到你唔信,焗你高位追貨,佢地先可以高位派貨。市況係咪一帆風順,似乎要有保留! 有基金界就解釋,近日升市,其實無太多新錢,只不過係環顧區內多個市場,全部收緊政策,唯獨香港息低,兼自出自入,基本上令港股幾乎零政策風險。 唔買你,捨我其誰??!! 繼和黃之後,匯豐接力,令中環人再有憧憬,匯豐重返紅底,指日可待! 匯豐升,渣打跌,的確顯示,資金換馬炒落後。 匯豐升,係炒增加派息。愈近匯豐業績,會愈多大行出報告,你估,我又估之下,市況配合,再踼高的,又有多大難度? 觀乎美國摩通都擺明會增加派息,匯豐的確有增派息空間,但要加,其實唔多好多。監管因素,資本要求,最新傳出又要比歐洲救市基金徵稅,一切令大象受制!? 匯豐郁左,下一隻自然針對係中移動,再下一批,甚至連內銀都可以大炒特炒,市場一日有消息主導,咩股都可以爆上。 不過當大落後都追埋時,後繼何人? 石Sir口中的「大插插」,真的不遠乎?

轉載Lex

這段稿是FT 著名的評論文章 Lex Column 模擬伯南克寫信比巴西財長,其幽默風趣但又不失針對新興市場的批評,讀來令人不禁拍案叫絕! 轉載如下: "曼特加先生 同為失意的政客,我們美聯儲(Federal Reserve)同仁向來欣賞您有關"匯率戰爭"的慷慨陳詞。但作為巴西財長,您或許願意考慮一下,如果我們認真對待您那些不著邊際的話,結果將會怎樣? 您說我們的定量寬松政策"歸根結底"是一種貿易戰略--是一種以損害貴國利益為代價、以提升自身競爭力的武器。大幅提高美國利率以結束定量寬松政策,的確會使美元兌雷亞爾匯率走強。但這種做法會提高美國企業的債務成本--企業債務如今已出於占國內生產總值(GDP)近50%的創紀錄水平--並且(通過推高按揭利率)摧毀房地產市場和銀行資產負債表(在13.4萬億美元的銀行資產中,32%是以不動產為擔保的貸款)。這樣,本已脆弱的美國經濟將會崩潰。消費也將一蹶不振。 您一定還記得大約三年前美國經濟泡沫破裂時的情景吧?當時大量資金湧出巴西,您所謂的自我維持的增長引擎陷入停頓。而且,如果利差突然變得有利於我們,投資者就不再會認為巴西資產的回報率那麼具有吸引力。實際上,貴國需要投資者熱錢的幫助,才能把投資從占GDP五分之一的水平提高,並平衡本國的經常賬戶赤字。 不過曼特加先生,您這一回也埋怨了中國,做得非常棒,在此謝過。雷亞爾如此堅挺的根本原因是大宗商品價格高企,而大宗商品價格高,又是因為中國人民幣匯率被人為壓低。不錯,美國定量寬松政策的確會使情況進一步惡化。但坦率地說,曼特加先生,您不應該抓住這一點不放。定量寬松只是另一種形式的貨幣政策,美國利率水平之所以低,是因為美國經濟目前不像貴國那樣強勁。當前景改觀時,我們會收緊銀根的。貴國經濟其實並沒有受到損害。抑或,是不是還有什麼市場沒有意識到的東西讓您煩心呢? 您誠摯的, 本. 伯南克"

救市雙雄?

全球最多外匯儲備係那些國家? 日本外匯儲備達到1.1萬億美元。 中國實力更雄厚,最新數據是2.85萬億美元,創新高! 結果,就成為救市雙雄。 而家擁有全球最多外匯儲備既中國同日本,都先後表明會出手、增購歐元債券,日本財務大臣野田佳彥話,日本將會動用外匯儲備、買入歐盟今個月稍後發行嘅歐元區債券,規模會係大約發行量嘅兩成。 計一計數,歐盟舊年成立既金融穩定機制,今明兩年預計會發行總值265億歐元既債券,其中今個月就會發行三十至五十億三個A既票據,換言之,日本可能會購入近十億歐元債券。 好像KC說,日本一個又面對人口老化、債台又高築的國家,走去拯救歐豬???? 咪玩啦! 至於近期一直備受壓力,傳聞會向歐盟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申請援助,葡萄牙總理蘇格拉底指傳聞對國家不利,只係會益咗投機炒作。 蘇格拉底希望用數據反擊市場傳言,話舊年預算執行成果遠超預期,收入增加五點三,好過預期,赤字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亦低過目標嘅7.3%。 佢重申,無考慮過申請援助,又話對星期三國債拍賣反應好有信心。 星期三葡萄牙會拍賣、總值十二億歐元既四年同十年國債,不過市場最初反應是債息突破七厘,連政府都話根本不可承受。 為左紓緩資金緊張情況,歐洲央行亦喺市場破天慌連續兩日買入五年同十年期葡萄牙同區內國債。 金融時報社評話,葡萄牙只是再次重韜希臘同愛爾蘭既悲劇,只係一味拒絕援助,最終只係令拯救既過程更家痛苦。 總不明白,為何人總是不願面對現實? 回看中國,其實而家60億歐元在全球金融市場,根本買不了多少東西。它僅僅相當於2010年希腊紓困方案規模的5.4%,西班牙政府未清償債務的1.1%,以及中國外匯儲備的0.3%。 當然同其他國家比較,中國最少向希臘雅典的比雷埃夫斯 (Piraeus)港口項目;葡萄牙得到友好的表態;而愛爾蘭就只有中國「可能」國國債的傳言! Lex說,中國正試圖以最小的代價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歐洲國家的善意。 換一句話:中國正確立一種歐洲政治經濟戰略。 特別是今時今日,在中國政府眼中,歐元應該是替代美元的唯一有益選擇。 的確,向歐洲可能無利可圖,不過中國大慨已習慣了對外貸款時賠錢(這解釋點解今時今日中國最大外儲仍然是美債!),更重要是,中要希望自己被看作一個強大而樂於助人的國家,而不是一個唯利是圖的小人! 這六十億歐元,抵啦!

農、工、重

特首說不如你到內地政府派人幫你醫病? 「假如內地仍然有人被迫害,而我是受到優待、我寧可不受醫。」 說得淡然,但講的其實是自己生死…… 踏入2011年,我地第一個一周人物,係司徒華、華叔。 華叔既離世,當然令香港人感到非常惋惜,對於華叔喺香港社運、民主發展以至支聯會既工作,我地「大東江去」既專輯都有好詳細既描述,但我地反而想回顧下、華叔作為一個創業家、係點樣創立教協呢個全港最大獨立工會。 李兆富 提出過,華叔除左作為政治人物值得令人欽敬外、佢創立既三個組織、包括教協、支聯會同民主黨,每一個都係獨當一面組織,其中教協73年創立以嚟、更有超過八萬個會員、資產超過二億,佢奇怪既係點解華叔既組織能力,可以超越咁多生意人? 我地由華叔生前做既電視訪問,了解到佢好早就明白、要教協成功,唔可以單單用一啲聯宜活動就可以維繫。 佢提出左「農、工、重」三個慨念,認為要三者並重先可以令教協成功。 「農」者,係教師權益,即係要幫佢地同學校爭取應有權利、以及聽佢地投訴。 「工」就係輕工業,即係即係點樣去服務成員。 「重」就係重工業、喺司徒華心目中,即係教協對外既社會形象。 當中不可不提係「工」呢個慨念,司徒華由74一直做教協主席到90年,佢明白每年只係搞幾次旅行或者海鮮團、對團結成員根本無幫助、反而佢諗到透過成立會所同超級市場,令會員有一個焦點地方落腳,結果教協就成為左、香港罕有設有獨立大型會所既工會。 華叔自己都笑話教協係第一個餅卡既大型拆家,是關以前餅店賣餅卡要幾百張咁、教協就做拆家,再以較平價錢賣比教師,之後更逐步設立醫務所、書店、旅行社、以至眼鏡店同大型超市! 華叔既管理慨念、其實同管理學大師Peter Drucker 都不謀而合,好似Need for Community,就係華叔講既服務教師;而要求機構避免單一目標,即係所謂Management by Objectiv」,咪就係「重工業」、即係教師利益以外,追求社會運動既目標! 而要機構分權、避免做太多「無謂嘢」,所以教協都係分別設立左「理事會」同「監事會」,正係發揮分權、互相監督功能。 所以回顧過去四十年歷史,不可不佩服他的遠見、更甚是過人的組織能力。 今次華叔過身、外國主流傳媒都有提及,經濟學人就以「告別一個愛國者」,形容司徒華愛國既高尚情操,相信華叔都當之無愧!

無聲的海嘯2011

圖片
人類面對生死存亡危機! 原因係呢條線。 呢條係聯合國編制、全球糧食價格指數,喺舊年十二月突破左零八年高位,單月升左百分之四,由年中開始計、更係連續六個月上升! 呢個指數實際係包括左小麥、玉米、大米、奶類產品、糖同肉價,今次指數係創左九零年有紀錄以嚟新高水平! 兩年前既經濟學人,就以呢個封面去形容當時既糧食危機、「無聲的海嘯」,講緊既就係雖然來得慢,不過呢場海嘯一樣可以席捲全球,殺人無數。 對於中層貧窮,聯合國定義係每日開支兩美元,面對漲價,要將讀緊書既學童由學校拉返回家,減食菜開支! 而對於赤貧,即係每日開支一美元,不單要斷肉斷菜,三餐可能只變成一餐! 聯合國統計有十億人就係喺赤貧線,經濟學人保守統計過、糧食只要漲價兩成,就有額外多一億人變成赤貧! 其實求先幅圖都顯示,食品價格喺金融海嘯爆發後、指數曾經大幅回落,不過最近小麥價格半年升咗一倍,糖、又創三十年新高。 連中國人最鍾意食既豬肉、價格過去一年都升咗四分一! 食品價格急升、固然因為天氣轉變、氣候極端變化,影響供應。 不過更重要原因係「唔夠食」! 有研究機構都調查過、未來十五年全球人口會不斷澎漲,特別係印度,預測2025年人口將達到近十四億,超越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國家! 原因主要係印度唔採取絕育、中國而家平均一個女性一生中只係生1點5個細路,而印度女性就生2點7個,到時只係會令糧食危機不斷惡化! 世行行長佐利克喺金融時報撰文,都同意「糧食危機」係當前G20最迫切要處理問題,不過就提出、各國唔應該用配額或者禁止出口,相反應該用市場機制去解決問題! 糧食危機固然會推高通脹,但對於財經界有又咩啟示? 因為今次糧食危機係由全球天氣變冷所影響,有大行就數左四大危機主題,首先係財險,原因係冰封天氣會令導致更多意外、雖然賠付增加,但同時都會刺激需求! 至於商品、特別係糧食同食糖有關慨念當然熱炒,至於煤炭如果大家唔驚限價令、應該都可以炒番轉! 最後不可不提、係天氣已經嚴重影響交通基建,多個機場都要封閉,航空機場股千祈唔好因為一次盈喜就沖入去,分分鐘未等糧慌已經變成「錢慌」!!

借爆

新一年只係過左幾日,但內地已經傳出,個別銀行分行嘅全年貸款被借爆??? 每日經濟新聞引述一間股份制銀行嘅消息話,上海分行全年的百幾億信貸額,早喺舊年十二月已經排滿,就係等今年審批。 雖然借爆可能有點誇張、但銀行各地分支機構無疑都盡緊取後努力,希望爭取更多額度。 有銀行表示、其實總行到而家都仲發放全年信貸額度,不過銀行為左爭取早日獲得利息,都希望愈早發放利率就愈好,估計今年都好大機會遵從過去四個季度「3322」既標準去借貸。 而銀行作為應對、可以通過盡快收回存量貸款既方式,重新發放信貸,亦可以內部協調,喺分行同支行之間進行調節。 反而對於全年信貸目標係七萬定係維持舊年七萬五千億,以貸款總量達到四十七萬億既程度計算,其實新增貸款五千億既差別唔係太大, 其實只要計下,只要貸款保持喺七萬億以上、即係每個月仍然可以保持五千億新增貸款,咁樣既貨幣政策跟本講唔上緊縮。 面對新增貸款一過年就爆,再靠單一嘅硬指標調控,並唔足夠。 人行要加強防範系統性風險,正研究建立逆周期管理框架,強化宏觀審慎管理。 仲計劃進一步要動態調整差別存款金,目的是要引導銀行撥備安排亦要有前瞻性。 按人行嘅公式係,按宏觀經濟要求測算,再乘返個別銀行嘅穩健性嚟調整參數。 此招利害之處、係對銀行作差別對待、與之前整體影響銀行業不同,一旦銀行自己管理不善,分分鐘要被迫減少貸款投放、或者提高資本充足水平,以避開差別準備金率。 動態調整,即係話措施是定期檢討,報道話係逐個月計一次。 有大行認為,人行可能動用差別準備金率進行調控,佢地認為咁係代表中央要求股分制銀行、承擔更多調控既經濟成本。 而人行調高資本要求、更直接可能影響要削減派息、甚至進一步集資,內銀今年都是太多變數、宜小心為上!

學玩臉書?

高盛員工要上堂。 學FACEBOOK! 高盛啱啱投資左4.5億美金喺FACEBOOK,而家先來學點玩? 呢啲咪叫臨急抱佛腳,原來高盛一直禁止員工返工時,玩社交網絡,打Facebook個網址、電腦螢幕更會出現警告! 好啦,而家入股啦,就叫啲員工由頭學起,由FACEBOOK點玩,到點運作賺錢,都要識。 更重要係,學下點樣SELL班大客,facebook嘅生意模式,可以點幫佢地賺大錢。 所以為左教佢地都要搵個重量級人物,雖則請唔到創辦人、都搵嚟facebook既財務總監做tutor,實行全部分行視象聯播! 高盛砌左個FACEBOOK SIV,入場費至少2百萬美金,但班大客投訴,都無足夠資料睇,就要佢地做決定。 仲要係今個星期內就要決定﹗但班客連FACEBOOK嘅盤數、詳細係點都唔知。高盛凈係同佢地講,FACEBOOK好值錢,投資價值大過GOOG。 呢班有錢客形容,好似投資喺一個BLIND FAITH﹗ 好似補藥黨﹗不過,高盛好明顯,志不在此。 今次布蘭克費恩,冒住被美國證監查,都要整FACEBOOK 嘅SIV,其實係吼住,他日FACEBOOK上市嗰筆豐厚嘅回報。 呢招都唔新啦,當年工行上市前,高盛已經做策略投資者。單單係上市嗰季,已經賺左9億幾美金,今次都係重施故技JEI。 分分鐘賺得仲多。凈係將FACEBOOK股權,拆出嚟俾大客認購,行政費、交易費再加年費,都賺1成以上。 到他日FACEBOOK上市,做埋承銷商,又賺一筆。 其實呢個都係布蘭克費恩做人做生意既原則,只要唔犯法既生意都會做、走「法律罅」,顯顯碎!

388 Killer

呀小加啱啱先成為我地年度財經人物,估唔到新一年就有一個唔好開始! 由上市科、法律顧問、財務總監以至啱啱大信封阿Charles既副營運總裁葉志衡、李小加上任近一年以嚟、高層頻頻執位! 葉志衡喺出任現貨市場部主管期間,曾經處理過唔少燙手山芋,好似係U盤事件、最終因為青姐一滴眼淚而收回,不過七年時間都對港交所有唔少貢獻! 無論如何,隨著葉志衡告別,阿 Paul周文耀年代出任既高層已經所淨無幾。 好在「有人歸故里、亦有人漏夜趕科場」,小加亦都重組左港交所唔少部門、特別係請來舊同袍、JP Morgan高層羅力擔任市場發展科,力拓內地業務、當中人民幣計價產品更係最重要發展。 講到市場發展,其實走幾個高層都唔係咩大件事、反而係388點樣面對市場變化,先至係最令人關注。 雖然小加總裁既萬言書的確引嚟各方讚賞,不過危機已經不知不覺悄悄蔓延,講緊既就係喺全世界都不斷澎漲既交易所「殺手」: 黑池交易! 跟據最新既數據,目前美國既黑池交易,已經增加至佔交易量總數既一成三,歐洲起步較慢,反而令港交所震驚既、係日本既數字、短短半年間,由百分之七增加至一成既比重,而且係有進一步增加既跡象! 相比之下,香港雖然無正式既統計、但黑池相信只係佔交易量百分之一至四,好處諗就係影響不大、但半杯水理論就係有好大發展空間。 其實而家幾間最活躍香港市場既黑池交易商,好似係Liquidnet、Instinet,喺區內都係非常活躍,而家都部署增加香港既投資。 黑池交易本身就有好大優勢,一方面交易成本只係受監管交易商既七分之一、加上而家交易所只係要求收市後先至「報數」,呢啲大手買賣完全無透明度可言! 交易所唔係唔知黑池有幾大威脅!為咗掌握黑池交易,佢地已經要求十三間交易平台、二月起要用新既交易代碼上報相關交易,不過諷刺既係、呢啲交易信息唔會對公眾披露,換言之散戶跟本唔知呢啲大戶場外點部署,分分鐘成為大戶點心~!

臉書何價?

投行高盛再次展現自己點解值咁高身價! 高盛投資4.5億美元到Facebook,引嚟揣測係咪要爭取上市保薦人地位! 但原來高盛心目中另有盤算。 外國傳媒話,高盛計劃推出一種特殊既投資工具,俾佢地嘅大客戶投資最多15億美金到FACEBOOK。 高盛旗下嘅財富管理客戶,收到高盛嘅通知,話有機會可以投資到Facebook。 入場費最少200萬美金,仲規定2013年前、都唔可以出售Facebook股分。 由於預計有機會超額三至四倍,所以呢啲身家最少有一千萬美元既大客、最終獲分股分、一定會少過二百萬美金。 呢個財技玩法係由於整筆投資,係由高盛打理,所以無論當中集合幾個多客戶都好,都當作係一名投資者計算,咁樣曲線投資落Facebook,就等如走晒法律罅,避免到要公開公司嘅財政狀況! 其實賺錢都係其次,當全世界今年IPO焦點都放在這類社交網站時,作為高盛尊貴客戶,閣下可以告訴身邊富豪、自己是Facebook股東,地位等同誠哥,哇,何等威風、何等令人羨慕! 不過高盛既如意算盤、就引起美國證監會關注,特別係高盛嘅「特殊投資工具」,有無違反私人公司、上限499名股東嘅限制。 有曾經任職美國證監會嘅律師話,如果呢個特殊買賣工具,純綷只投資喺Facebook、美國證監會就會視高盛蓄意廻避證券法,有權將所有透過買「特殊投資工具」嘅客戶,當成Facebook股東,逼佢地每季公布財務報告,甚至要加快上市。 事實係證監會已經進行更廣泛既調查、星期一已經去信、一直為Facebook現有股東進行交易既SecondMarkets,要求提供買賣資料。 無論上市幾時進行,持有兩成四股權嘅創辦人朱克伯格都係最大贏家,佢既身家由舊年估計嘅69億,跳升到120億美金。

靠估

2011年做既三大猜想,今次唔單止靠估、全部要有跟有據,靠既係「或然率」! 第一個預言係......世界末日? 唔係話無可能,試想下,美國政府不斷狂印銀紙救市,市場對任何既信貸評級都唔再信任,會令債券再無承接,等同美國政府信用破產! 更惡劣係內地、經濟一旦出現硬著陸,咁全球主要資產價格既跌幅、甚至比08年更恐怖! 我地講你地可能以為靠嚇,不過金融時報專欄Lex估計,出現呢種Worst Scenarios機會率、都高達兩成! 機會都唔細! 當然呢的咁災難式後果大家都唔想見到,所以最大可能仍然係「風平浪靜」渡過2011! 歐美QE同新興市場收緊政策繼續係市場焦點,喺利好同負面因素互相抵銷下、經濟復蘇「似有還無」、投資市場表現就好似舊年一樣,有升就有跌! 呢種情況機會率、係最大可能性,有七成! 咁加埋最好既 Scenarios咪得番一成機會?! Lex預言,各類資產價格要「爆升」、先要符合美國消費開支增加,以及內地只係溫和收緊經濟,呢種全球皆升、只有債市獨憔悴既機會率,得一成咋! 其實華爾街日報都有類似既預言,認為經濟冷熱要睇三大寒暑表,如果GDP可以有百分之四增長、通脹率又好似伯南克預言咁有百分之二升幅、而債息可以升穿五厘、即係反映經濟全面復蘇,相反、指標低於呢幾個數字,就係經濟好大機會再陷蕭條! 其實關鍵只有兩個,一個係債市、另一個係阿爺點搞內地經濟,只要呢兩個因素都唔出事,相信經濟再爆煲機會唔大。 不過始終復蘇根基未打好,加上QE同地緣政治實在有太多變數,都係個句,小心黑天鵝!
期待2011年,新節目、新主持、新組合、新版面、新Graphic......唔好再比人話落後幾年!

年度風雲人物

Moneycafe 一眾嘉賓都揀左自己心水風雲人物,李永權揀的是李嘉誠。 肥仔是天匯一眾買家。 李兆富就揀”創造性破壞”的始作俑者熊彼德。 至於我地揀既年度人物,就留喺呢度揭曉! 其實要數年度風雲人物,今年真係一啲都唔容易、外圍至少有兩個QE2主角,「伯南克」同「特里議」! 本地就有「留鬚曾」重手打壓炒家、同埋匯豐大班紀勤玩一招「擘炮」,都係財經界大事! 不過衡量過對本港既意義後、我地認為應該揀佢! 吓是否陳德霖? 差些少! 其實陳德霖本來都錯唔晒,因為我地認為今年人民幣喺本港既業務發展,的確係相當重要! 由年初擴大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到簽訂人民幣貿易結算協議、取消企業兌換人仔限制,本港人民幣存款急升至近二千八百億、以至財政部來港發債,其賓今年香港既人民幣發展真係大豐收! 不過可惜係陳總對於呢啲發展都唔肯公開出來解晝、令不少市民大眾錯失機會,加上十月突然「失驚無神」整單叫停貿易結算,就令88樓失分唔少! 所以最終敲槌風雲人物係舊年十月先上任既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 港交所的確喺爭取人民幣商機上、係相當進取,李小加一面大力鼓吹發展股票人民幣計價產品、同時亦改善交易系統、務求第一時間可以令本港證券市場掌握人民幣商機! 最令人佩服係佢夠膽做88樓唔敢做既事,破天荒發表萬言書,向市場同公眾交待人民幣國際化路線圖。  佢建議,中央喺資本項目唔開放前提下,為香港建立人民幣離岸市場,發展規模更大、市場深度更闊既人民幣產品。 為左減少中央既疑慮,李小加建議向離岸市場注入人民幣,設立臨時性、試點型、有定額管理既人民幣「資金池」,可以話為本港發展人民幣市場、設計出更可行既模式。 呢個資金池既慨念、甚至比周小川更早提出! 總括嚟講、雖然今年人民幣業務有唔少風波、但的確係危中有機,除左高盛大膽預言,不出5年香港人民幣存款可以2萬億元人仔外,唔少英美大報都提出,明年香港仍然係有好大發展空間。 華爾街日報就以「雙幣城市」嚟形寄今日香港,仲話如果市民能夠自己做主,港元就早同人民幣掛鉤! 不過金融時報都提出、香港要「居安思危」,因為同樣一張戈民幣、喺香港同大陸唔同,流入香港既人民幣實際上無投資渠道、只係變成了一種孤立貨幣。 當大家諗著只係搭人民幣升值既順風車,就要小心呢個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