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記

上周有一單不大起眼的新聞,幾乎完全淹沒在郭氏昆仲、陳冠希、肥肥周融等新聞人物之下。

說的是教統局上周決定二零一零年起,容許學校重新選擇教學語言,即是變相宣布已實施十年的母語教學死亡。

十年,以現今標準來說已經是講緊兩至三代人,由畢業數年的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到現在仍在中學的莘莘學子,母語教校實在遺禍極深,亦直接令香港未來十至二十年的競爭力,有很大的傷害。

說得坦白一點,母語教校可以說是「建華七年」之內,最損害香港利益的政策,絕對比「八萬五」有更大殺傷力。

想起當年阿松接掌教統局,意氣風發向全港學生公布「母語教學」的嘴臉,之後引發有學校、家長以至學生聲淚俱下要求撤制,但無論之後的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以及當時的常任秘書長羅范淑芬均極力維護母語教學政策,反指反對母語教學的人的不是。

現實又怎樣?任憑官員的巧辭令誥,實際上在現行母語政策下,學生的會考英語科及格率,自03年首批應考學生開始持續下滑,而且影響的不止是英語,整體的高考及格率在05及06年均創出十年新低,而這批正是首輪母語教學下的學生!

我們接觸的不少新一代,基本看英文的能力還是理想,不過除少數能自我發奮外、在表達及寫作方面是明顯遜於前人。簡單如一分英文報章或經濟學人雜誌,根本連看的動力也沒有。

孫明揚與傳媒茶聚時,亦承認現今學生成績麻麻,「作為國際城市,學生唔可以連英文都唔好。」

一直不明白曾蔭權為何揀孫公做教育呢一辦,直至現在由孫公做「摩西」,帶領一眾學子出紅海,先明白以務員出身的孫公,實在有平衡各方利益的能耐,他那套不溫不火的態度,不單可以笑臉化解各方壓力,更重要是他不會高高在上。

香港中學派位以地區做主要分區,以一個彈丸之地,實在想不出任何理由,除了是地產商及保護既有利益者(名校區樓價一般有兩、三成溢價)。

看看家長為子女找學校所花的精神與時間,那些「交易成本」夾夾埋埋,起多數十間學校都可以。

既然幼雅園可以實行學券制,特首又倡議成立更多國際學校,為什麼中小學不可以「照辦煮碗」?唯有如此,我們下一代才有能力,在財爺口中的「平坦世界」中佔有一席位。

留言

有餘說…
此留言已被作者移除。
有餘說…
我覺得,母語教學最敗北的地方不在於學生們的英語能力下降, 而是在於對學生們的中文程度和對母語的認識並沒有甚麼幫助.

anyway, 孫公萬歲.
大傻說…
我離開學校太久了,請問現在的學生英文科主要是學那些東西的? 他們還有學Parts of Speech, Sentence Structure, Clause Analysis這些基本的老東西嗎? 這些基本功如果學不好,就別提閱讀和寫作了。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開放(置頂)

少數人的暴政

【習近平真係怕左特朗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