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引爆

當日問龔生是吾否方卓如,當時他矢口否認。

半年後,露相始見真人。

照看,龔生應不會出任副局長。

至少,他仍可以上café傾佛偈。

##########################################
答客問


  《信報》威力強大,現在個個見到我,都說:「想不到會計師都可以寫得如此文章。」  為什麼不可以?誰說會計師一定是蛋撻頭,粗黑框眼鏡,閉門造車,沉默寡言,不善交際……(下省一百字負面形容詞)。
  會計師為什麼不可以關心社會,多才多藝,能言善辯,交遊廣闊?
別無其他
  在香港,是沒有秘密的。你想隱姓埋名,始終會事與願違。
  知道名字背後的真人,是最無癮的事情。聽見一個DJ聲音甜美,看見真人之後,慘然發覺上帝原來極為公平;讀過浪漫愛情小說,發現作者原來是名麻甩佬,對少男情懷的打擊,幾近感情受騙。
  基於這種寧畀人知,莫畀人見的童年陰影,打從第一天用「方卓如」寫文時,就立志要這三個字「文在名在,文亡名亡」,打死不露真身。近如親細佬,上至大老闆;日見夜見的死黨,萍水相逢的損友,無論怎樣嚴刑逼供,打死唔認。
  不過,兩個人知道的事情,就沒有秘密。當傳媒財經行家都知道化名背後是誰,你再自以為可以隱形,就愈加戇居。倒不如自我引爆,來得乾脆利落。
國金源起
  有人說寫作有如鬼上身,不由你不信。
  2004年,立法會選舉,我是會計界候選人之一。當時我的競選智囊李律仁,介紹蔡東豪給我認識。是一頓午飯,地點在金鐘某餐廳。我記得蔡東豪當時說:「來之前我並不睇好,聽完之後,又覺得未必太差。」這是我與蔡東豪第一次見面。
  之後,他失業,我競選。感謝他的幫助,介紹了幾位猛人給我認識。時至今日,我亦得益不淺。
  再之後,與蔡東豪亦偶有聯絡,喝杯咖啡,吹吹水。
  有一日,在國金碰見他,當時他正趁未有新工作,寫他那本《金錢之王》。在Starbucks喝咖啡期間,他表示有計劃復出,幫《信報》寫專欄。他問:「我寫一三五,你寫二四,如何?」我當時的反應??飯應。
  當他向我說一三五、二四的分工,我就即時想到用什麼筆名。他是「原」,我是「方」;他叫「復生」,譚嗣同的字,我就叫「卓如」,梁啟超的字。有本事的讀者,一定看得出來。
  之後,計劃有變。接下《信報》半版紙,沒有了原復生,變成了孔少林一個欄,我一個欄。這半版紙,當時我們是望FT Back來作參考。
  方卓如跟孔少林左右開弓,互相單打,前後掩護,的確寫出了許多今時今日無法再寫的文章;再加上孔少林入面高手如雲,要令人對自己寫的短文有閱讀興致,唯有絞盡腦汁,炮製一些新奇的專欄實驗。「志願」是晏晝突如其來,靈光一閃的玩意經典;「男銷衣」是晚上在書桌面前趕稿,搜索枯腸的食字佳作。今日要再寫同類題材,就算家陣功力比以前深厚,但筆鋒已經失去當日的靈感。創作是有quota,人力有限,見好要收。
  (以上部分是新書《分拆方卓如》的自序。如無意外,這本是最後一本方卓如的書。兩個分別在不同報紙的專欄,前後共出了六本書,汁都撈埋,我都覺得過分。)

龔耀輝

留言

匿名說…
我去買書睇,想汁都撈埋!

希望唔會有一日系電視度見你用咩咩局長身份出現就好......
pakman說…
hahahahaha

if you look at the western world.

No more Accountants-are-boring jokes once Enron collapsed.

I mean what can be more destructive than a handful of Andrew Fastows?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開放(置頂)

少數人的暴政

【習近平真係怕左特朗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