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界的莫扎特

事前不少盤口估計,今屆諾獎得主會由Macroeconomist奪得,包括研究資產價格理論的Eugene Fama或Kenneth French,以研究國債及Information Asymmetry、來自哈佛的Robert Barro均是熱明人選。

最終揭開的得主,居然由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克魯明」Paul Krugman奪得,表揚佢研究全球貿易模式嘅成就。

翻看林行止的「原富精神」,當年林行止已「貼」克魯明有機會以38歲之齡奪諾獎,是年為1991年。

原來已經遲了17年。

諾貝爾委員會話,「克魯明」喺研究貿易模式上有貢獻。

克魯明屬於高調嘅經濟學者,經常發表言論,定期喺紐約時報撰文。對於美國次按問題,佢公開預測過美國樓價最少要跌兩成半,部分重災區要跌夠五成。

佢最新一篇文章就係比較英國,同美國救市方案。佢話,由英國首相白高敦為首嘅直接入股金融機構救市方案最有助解決問題,克魯明喺文章話,白高敦最少顯示出,願意清楚思考問題。

佢話,唔敢講白高敦拯救左世界,但就成功為國有化辯護,話經濟處於危機時間,唔少經濟學家都讚成咁做。

克魯明又評論過兩名總統侯選人,特別是批評麥凱恩唔識經濟。

佢82至83年間,曾經擔任列根時代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成員。

94年,開始研究亞洲,佢批評,亞洲多國債務多,經濟增長主要靠密集勞動力,克魯明早喺十年前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前就提到,區內固定匯率,同部分國家經濟政策,最終會拖累經濟。

克魯明預言亞洲神話不再,認為單靠廉價勞動力的經濟增長是沒有前景,當時當然沒有市場,不過事隔三年爆發出的亞洲金融風暴,就確立了克魯明今天的地位。

學術界中不少人指克魯明是凱恩斯之後,最懂得寫文章的人,曾經讀過「Pop Internationalism」,那枝筆的確是經濟學家之中鮮有,因此有人稱呼他為經濟學界的莫扎特。

克魯明自已曾經講過,經濟學文章可分為三類: 希臘文、不斷波動及候機室文章。第一種不用說,無人可以看得明白; 不斷波動文章就仿如今天我們說的「財經演員」散文,今天隨大市看好,明天又轉為看淡; 至於候機室文章,就只需到機場書局看看,最暢銷的一定是「大崩市」、「大蕭條」等富娛樂性、但缺乏經濟理論的書本。(今天又以這類書最受歡迎,死未?)

就Krugman的得獎,請教過科大的雷鼎鳴,他同意今屆經濟學獎大熱,本是是研究宏觀經濟,不過今次克魯明也不能說爆冷,因為他以「經濟規模」解釋全球化現象,正係反映自由貿易喺世界經濟體系角色日益重要。

留言

pakman說…
knowing professor 雷鼎鳴...

He might not be surprised with the pick of Krugman, but any support for this pick will be through gritted teeth.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開放(置頂)

少數人的暴政

【習近平真係怕左特朗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