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善其身

當投資者和傳媒在報道滙控的業績時,我卻留意到行政總裁的另一番說話。

「There is no question that guarantees have been given to failed managements……..they may create the wrong type of behaviour by managements in those banks.」

(政府向失敗的銀行管理層、出手提供擔保……..毫無疑問,這會鼓勵這些銀行的管理層,做出更多不負責任的行為。)

滙豐作為整個次按率先表態的銀行,是最早的一間金融機構作出部署,應對今次世紀金融海嘯。面對全球同業今年股價下跌了七成以上,滙豐股價只是調整了一成多,而且到呢一刻,銀行都無提出要削減派息。(大摩就以削減一半派息的揣測,當日將5號質低到75元。)

第三季滙豐一級資本充足比率是8.9%,足夠不需要英國政府作出任何注資;相反,雖然有部分英國銀行的資本充足比率高於滙豐,不過他們都是得到英國政府巨額注資後,先能夠渡過難關。

紀勤提到,這些銀行實際上是摧毀了政府注入的資本: 道理很簡單,因為這些本應破產的銀行、資產是被過分高估了。

回看滙豐的歷史,大家會發現,其實他們的突破發展,往往就是在最危急的關頭,以極低價購入資產後重作出重整、令其融入滙豐集團。就以92年收購米特蘭銀行為例,當年以購市盈率只有七倍,PB更低至一點四倍,就是當日把握了這個機會,不但令匯豐成功走出亞洲,亦定下了今天的基石。

即使當日高價購入Household,匯豐自己也沒有忘記新興市場,特別是內地及中東市場的潛力,否則今天面對海嘯,匯控肯定不會像而家般輕鬆。

其實紀勤的潛台詞實際是: 如果不是由你英美兩國政府央行「左頭左勢」,我地肯定已經大手掃貨,將以最平價錢收購整條華爾街回來!

留言

就算俾 HSBC 買咗成條 Wall Street 番嚟又如何?可能係成手垃圾 ......
:P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開放(置頂)

少數人的暴政

【習近平真係怕左特朗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