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壓力,未解決

基金經理形容,測試已經結束,但壓力無消失到。

壓力測試結果,由財長蓋特納、同聯儲局主席伯南克一齊公布,顯示銀行夾埋可能虧損6千億美元。

十間銀行唔合格,合共需要集資746億美元,但已經遠比舊年底估計一千八百億美元少。

其中,需要集資最多嘅係美國銀行,需要集資339億美元,晚上已率先以大折讓35%批股,可想而知集資一些也不輕鬆。

其次係富國銀行嘅137億美元,花旗就需要增加55億資金。

至於美國運通,高盛、摩根大通同道富就成功通過測試。

伯南克話,有信心銀行可以自行集資,不過批評就認為政府太過樂觀。

金融時報指,資本強嘅銀行要還錢,唔夠資本銀行又要集資,計埋未來半年要籌集資金就要五百五十億美元,差唔多係過去半年集資總額嘅三倍。

經濟學人話,未能通過壓力測試銀行,可以喺半年內籌集需要資金,但市場根本唔會有呢個耐性。

華爾街日報就話,唔少投資者對購入大銀行嘅股份有保留,加上現時經濟仲未見底,銀行要喺咁短時間內籌集咁大筆錢,未必好似想像咁容易。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明話,壓力測試結果一早外洩,令到正式結果公布後,出現反高潮情況,市場毫無反應。

佢形容,喺政府努力下,銀行避免新一輪危機,但問題係銀行業問題未有正式解決。

但克魯明提到,係市場,唔係政府決定銀行係咪失敗。

依家銀行貸款功能未恢復,只係靠官方機構,包括兩房填補空間。佢話,經濟唔會再大跌,但扭曲左嘅市場令經濟要真正復蘇,似乎唔係短期嘅事。
////////////////////////
有分析員形容蓋特納早已經變成自我分裂,政府措施目標自我矛盾,一方面指測試完畢,反映銀行無倒閉風險,但同時又計劃透過公私營機構,要推動銀行出售有毒資產,規模甚至是上萬億美元。

到底邊個啱? 日後仲收唔收購毒資產?
////////////////////////
在美國公布壓力測試同一時間,出現左一段不大不少的消息。

紐約聯儲銀行董事會主席弗里德曼辭職,仲要係即時生效。

弗里德曼喺08年1月加入紐約聯儲局,佢之前係高盛主席。

原先佢獲得括免,可以持有喺加入聯儲局前手頭嘅高盛股分,但早前佢被傳媒揭發、喺08至09年期間,增持過高盛股分。

要記著在呢一段時間,聯儲局是批准了高盛由投資銀行轉型為控股銀行。

根據條例,聯儲局理事係唔能夠持有銀行股票。弗里德曼被評擊以權謀私,暗中買入高盛股分後,極力支持高盛成為控股銀行。佢原先計劃、喺今年年底離職。

經濟學人就用呢個事例、批評美國政府根本是包庇銀行業,因為華府對銀行同汽車業上,態度明顯有分歧,佢地相信其中一個原因係過去十年華爾街喺政治捐獻嘅金錢,達到四億美元。

留言

會計仔說…
個stress test 入面既2009 more adverse alternative (worst case scenario)unemployment rate 只係8.9%, 下年係10.3%, 宜家都已經8.9%了, 有冇搞錯?
匿名說…
Most do not even have the first life. They have more than the average. No blame.-SC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開放(置頂)

少數人的暴政

【習近平真係怕左特朗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