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念

股市轉眼已經到萬九點,下一步又如何?

上日我們已經提出過「潘朵拉盒子」,今天聽完黃元山在華爾街速遞的說法後,更堅定了這個信念。

伯南克是研究大蕭條經濟專家,他當然明白當年經濟大蕭條時候收緊銀根會帶來何等災難性影響。

結果伯南克選擇以「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不單一舉將息口推至零,同時大量增發貨幣供應,大量購買國債及企業債券,以圖推低市場利率,令實體經濟可以受惠。

可惜市場並非一個靜態的體系,面對聯儲局一方面大舉增加銀根,市場早已洞悉聯儲局的想法,因此聰明的資金大量購入資產,包括股票樓市商品,不過通脹的預期就令長期息口趨升,而債券孳息曲線就有愈來愈傾斜的跡象,結果長息趨升只有令實體經濟卻全沒有受惠。

另一個令人苦惱、難以解釋的是Libor的懸念。

倫敦銀行同業拆息,以三個月最為廣泛應用,一直被認為是最能反映資金成本的指標。

這個利率指標在金融海嘯期間,曾經升至四厘八的歷史高位,而隨著信貸市場有改善(至少市場認為是),利率一直向下跌,甚至跌穿零點九厘的水平,理論上各行各業都可以因為低利率而受惠。

當然,現實是這個情況根本沒有出現。

可以理解的一個說法,是目前銀行不論大少,都有「國有化」背景,就算一些未有政府注資、不過只要規模夠大,「Too Big to Fail」一樣可以成立,橫豎大家都有「阿爺」支持,怎樣也不會再有銀行倒閉,為什麼不借貸?

但大家不是看到仍有好些中型銀行繼續倒閉嗎? 如果銀行真的願意借貸,那些銀行豈有不借入資金續命?

不過由VIX及 CDS反應來看,信貸市場根本沒有復蘇,通脹及資產價值卻同時加劇,結果大家就只有一窩蜂將資金放入股市樓市商品市場,只冀求自己不會是最後一個。

其實說穿了,根本連伯南克亦不能掌握到底大量執行「量化寬鬆」的後果。有些經濟指標是改善了,但大家,感受到嗎?

經濟復甦由甚麼去定義? 股票升幾個價位、層樓升值了多少個百萬,但就是代表了經濟好轉,大家分工更有保障嗎?

要真正經濟好轉,我們需要的是企業願意增加投資,同時增加就業職位,令失業人數下跌,工資方有望改善。

以今天的經濟狀況,大家都明白我們離這個狀況仍然相當遙遠。

阿松引述雙城記說,「這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壞的年代」,其實好壞今天已變得相當模糊,唯一可以肯定的,就是一個「不確定的年代」。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開放(置頂)

少數人的暴政

【習近平真係怕左特朗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