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有層樓

兩個管房屋的局長,近日再輪流發功,先有林鄭失驚無神指示市建局發八招,蓋過鄭汝樺的9招12式。(聽聞林鄭對URA力度仍然不滿,只拋下一句: 「吓! 就咁咋!」)

鄭汝樺不甘寂莫,索性指示副局長喺報章撰長文,大談居屋,以駁斥梁首席近日的「火星論」。

鄭汝樺想「屈機」,指主張復建居屋的人、只係對樓價急升嘅本能反應,因為起居屋要五至七年、無助壓抑樓價。

最難聽是,佢強調政府責任係令市民「居者有其所」,但並非「家家有層樓」。

鄭呢個講法、明顯係要反駁左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早前講、政府有義務鼓勵同資助市民買樓,仲話認為政府無需要咁做嘅人、過去四十年可能住喺火星。

聰明的鄭汝樺,舉出八十後的置業要求,嘗試矮化要求重建居屋的需求。她說,很多報道都說畢業兩三年、月入一萬嘅年輕人,買唔起二百萬樓。

鄭汝樺話置業向來係人生大事,要經過多年辛勤工作,努力儲夠首期,至實現到。因此下一個結論: 要訂政策幫單身年輕人置業,似乎唔係社會主流價值。

其實真係唔明白,鄭汝樺與其花時間去新加坡考察人家點賣樓,點解唔返去內地,看看我國真正「家家有層樓」的經濟適用房?

經濟適用住房,等同於國宅。指的是對房地產開發商建設的經濟適用房項目,政府免收土地出讓金和市政相關配套費用(僅此兩項就占房價的13%),加上其他減免費用,令發展成本大降。

當然,經濟適用房對價格、購買資格、利潤水平都有限制,因此經濟適用房是國家為低收入人群解決住房問題所做出的政策性安排。

今年內地早有政策,大幅增加呢類保障性住房用地一倍多,當中有7成會用嚟起經濟適用房,供應會增加近8成,這就是中央明白,既要避免樓市泡沫、同時協助需要市民置業,方為穩定社會的上策。

將居屋視線轉移至壓抑樓價,是政府將政策目標偷換慨念; 單純以80後未能置業就將協助市民安居的要求醜化,就是是政府不負責任。

需知道,目前一般公屋輪候時間長達3年,仲要不問地點,而且入息要求根本令中產難以受惠。

如果簡單將自由市場推向極端,認為樓市只是簡單商品買賣、買唔起就是個人沒有本事,這個政府也太容易做了吧?

留言

starsnight說…
希望大家冇忘記,政府係冇錢嘅。庫房嘅錢係喺納稅人度攞嘅。當有一個人拿取福利,同一時間就有另一個人為領取福利者而付出。為保障社會上不幸嘅一羣,每個政府都有責任做羅賓漢。但亦希望受助者明白,社會上另一角有另外嘅一羣人正為佢而辛勤工作。

政府有責任維持一個公平,公正嘅社會,讓各個市民,公司自由競爭。如若有市民認為每個家庭都應該可以享用廉價住房才算公平時,敢請問興建廉價住房錢從何來?辛勞工作嘅中層市民又為何而終日營營役役?如若呢個係新嘅社會價值觀,咁同一時間為自己及弱勢社羣而付出嘅納稅人係咪應該享有更多發言同權利?

政府最近"打擊"地產商嘅措施總算係邁向公平嘅第一步。或者鄭局長應該繼續仿傚星加坡嘅房屋政策,譬如賣樓時扣起某個百分比嘅樓價一段時期,保證發展商會如時"執漏"以保障置業者權利等等,相信都可以幫助社會向和諧進多一步。
匿名說…
正如鄭汝樺所說,用政府錢起居屋,對其他人不公平。社會上也有很多聲音反對重建居屋,為什麼他們的聲音就要被忽而。傳媒多只大力報導重建居屋的言論,對這些反對居屋重建的聲音又是否公平?
另外,無錢買不到樓我覺得不能全怪政府。也要看這人本身賺錢的能力,也要看他有沒有積蓄。
樓價平又不買,升的時候又說無能力買,政府重建居屋這些人一樣無能力或勇氣買,這難道又是政府的錯?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開放(置頂)

少數人的暴政

【習近平真係怕左特朗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