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得揀

有邊個估得中QE2有6000億美元? 原來是羅家聰的團隊。

KC寄來電郵「We did it!」,對自己研究隊伍今個星期以「Taylor Rule」準確預測六千億美元,頗為自豪。KC稱自己絕非靠估,而是跟據美聯儲要降低利率1.5厘計,而推算出這個數字。

今次聯儲正式啟動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再印發六千億美元,亦不排除半年後再印鈔,結果與首輪一樣,成功再次推高全球股市、樓市、商品市場、以至高風險資產。

其實今次規模與市場預期的五千億美元相近,如果連同原有的二千五至三千億將到期的按揭抵押證券回籠資金再投資,未來半年整個印鈔規模高達九千億美元,即是每個月會印大約一千一百億美元。

聯儲局持態度開放,如果半年後數據證明有需要,會繼續印鈔。聯儲局內部表示,目標是通脹要見百分之二。

FT的Lex說,這個結果「令大部分經濟學家至少不會顯得愚蠢,對投資者來說又會令他們以為自己想得很明白。」那不是皆大歡喜? 幾好!

議息後,伯南克罕有地在華盛頓郵報撰文,指他第一輪印鈔成功挽救金融市場,現時再印應該都會成功。目前美國最大風險是失業率太高以及有通縮風險,啟動第二輪量化寬鬆不會像外界預期會引發通脹,令經濟過熱。

但英美評論都不相信伯南克會成功,華爾街日報形容伯克南謹慎,不似賭徒。他下重注賭經濟會復甦,無非太過受日本經驗影響。美國傳媒批評白宮太依賴貨幣政策救經濟,令聯儲局失去獨立性,未來要面對更大政治風險。連諾貝爾經濟學得獎者都表示氣憤。

聯儲局希望透過買債券推低長期利率。聯儲局計劃收購國債組合,八成是十年期或以下,最長年期債券就只佔百分之六。KC就批評這種做法只是本未倒置,結果只是令利率下降,反過來令中短期利率向下,不能推動通脹預期。

美國近年印銀紙達二萬一千億,連同日本、英國以至歐洲央行的話,兩年左右就製造超過二萬五千億美元熱錢。最新利率期貨顯示,美國最快二零一二年十月才有機會加息。

Pimco的艾爾埃里安表示,他十分肯定會有第三輪甚至更多輪量化寬鬆,貨幣戰進一步加劇,以及有更多貿易保護主義。

其實大家心裡明白,面對奧巴馬政府被架空,伯南克其實別無選擇,不做肯定死,做得太大又會繼續惹來不負責任的批評,現在這種不痕不癢的規模,就滿足了全世界。

硬要以佛利民上身,批評美聯儲不是央行,就只是路人甲的不負責任表現。換轉你是伯南克,有得揀咩?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開放(置頂)

少數人的暴政

【習近平真係怕左特朗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