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決擇

先看看內地人來港產子數目:
06年 16044
07年 18816
08年 25269
09年 29766
10年 約40000

去年共有88000名新生嬰兒在香港出生,當中約45%由內地母親所生。

面對大量公立醫院流失到私營醫院,八間公立醫院的婦產科主管上月岯聯手要求政府限制內地孕婦來港產子,否則產科服務將受影響。

周一政府與私家醫院開會,會上政府希望每年分娩數字,與去年一樣保持於八萬八千宗。

私家醫院聯會僅承諾,短期不會擴充產科,但不同意限制產子數目於去年水平。

其實只要略為了解本港醫療制度,都會知道本港婦產床位並非不足夠,特別是私家醫院,但全港八間公立醫院卻只有一百張新生嬰兒深切治療床位,而且現時已長期超收,入住率經常介乎百分之一百一十至一百二十。

公立醫院指責的是,私家長期不投資改善產前檢查,結果內地孕婦急急來港產子,變成出現問題的機會也較大,結果錢是私家醫院賺了,但手尾就由公立醫院執,轉頭仲要被私家醫院高薪搶走醫生護士、唔㷫就假!

看看內地孕婦來港產子收費:平均7-15萬元。

以去年產子數目4萬人計,乘一乘乖乖不得了,生意額是28-60億元!

今次產子的問題突顯出稅收與福利的沖突,即使是幫襯私家醫院,亦很大機會會佔用到部分公立醫院資源,難道你叫香港好似內地醫院一樣「先收錢、後救人」?

施老闆提出,即使港人本地產子,都不能保證父母有交稅,所以沒有理由拒絕內地孕婦來港,特別是她們真的有助推動本港的醫療產業。

其實大概所有人(相信包括周局長)都認同,單以配額分配跟本就難以收效、一來行政費用高,二來亦容易催生枱底交易,社會共識應是以收費來分配本地私家醫院的配額。

問題係收費如何釐定? 又如何確保私營醫院不會像零售業般、因尋求高回報而歧視「本地客」?

其實這是一個”二為一”的問題,石Sir就提出,收費應以逾千萬元計,而且不由私家醫院袋落袋,錢應歸納稅人。

這不是說笑,當然到底是一千萬、五千萬抑或三百萬可以再傾,但高昂收費應是唯一準則。

雖然即使是本地父母亦難保有交稅,但大家記得,香港的高稅率來源是「高地價」,本地市民無論買樓租樓,都已經間接付出了地稅,如果是公屋居民,大概社會都會認同佢地係需要照顧一群。

既要知道在港分娩可以獲得香港居民身分,單計12年免費教育納稅人已需要付上近50萬元開支、仲未計日後有機會入讀大學,以及其他醫療福利開支。如果只是繼續容許私家醫院賺取暴利,最終卻要整個社會付上代價,那付15萬元來港分娩的確是很化算的事情。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開放(置頂)

少數人的暴政

【習近平真係怕左特朗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