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六大產業


曾蔭權提出六大優勢產業。

改朝換代,有幾可以留低呢﹖

首先要OUT嘅,可能係呢梁振英口中講既醫療同教育。

原因係社會分歧大,對應否作為產業看待,有好大矛盾。

其餘4項當中,「環保」同「文化創意」,都冇重點再提,甚至文化產業已淪為「動漫基地」,令人可悲。

真正有優勢嘅,只剩「創新科技」同「檢測認證」。

至於四大支柱,金融繼續係發展重點。

即將成立嘅「金融發展局」,會提建議鞏固離岸人民幣中心,拓展商品期貨等嘅新增長點,幫內地同國際接軌。

「貿易、物流」,明確定為「航運業」,要配合十二五規劃,將香港提升做「國際航運中心」。

仲有法律同仲裁等服務業,納入「工商及專業服務」範疇,繼續做支柱。

至於旅遊業,喺梁振英嘅第一份施政報告,就隻字未提。

其實將施政報告二萬多個字拆件,按字數出場統計,最突出要數: 發展.土地.委員會。

所以在經濟方面,喺「適度有為」方針底下,為香港經濟金融發展投石問路,嚟緊會有一局,五委員會,六個小組,一點也不令人意外。

兩個係由現有既小組或委員會改名,其餘十個係新增,每名小組或委員會假設十名成員,梁粉即時要多一百人,為港為國家盡出心思,功能未發揮先考驗自己既凝聚同號召力。

當然客觀現實係現屆政府不得民心,要靠內部推力有困難,不得已下借用外力,其實都是毋何奈何的選擇。

但中環人,同銀行界睇完不同名稱,不同範圍既小組,或委員會,初步印象係「亂」。

首先,大發展方向下既有經濟發展委員會,又有金融發展局,兩者主從或付帶有無關係?

而經濟發展委員會之下,先有四大小組,四大小組轄下最少又有多三個小組,總之由大委員會,到小組,再小小組,效率,協調在在成疑,到底「成熟一項推一項」,做到幾多?

有經濟分析師話,本港正式進入委員會治港時代,從好方面諗,係集思廣益,但內裡實際係擔心,梁振英係將諗唔掂既事,通通用委員會或者小組做其擋箭牌。

嚟緊政策既形成會有幾複雜?以屬於工商,經貿範圍係專業服務環節為例,上有一個經濟發展委員會,中間夾一個專業服務小組,同時間又有CEPA小組以及香港經貿諮詢委員會,部份係政府屬下架構,新增又有諮詢小組,講到尾,或者係更方便集大權於一身。

唔好忘記,CEPA已經十年,還有什麼可以推動?

同樣情況喺金融領域亦都出現,推廣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呢個主命,港交所可以,貿發局得,投資推廣署又有權,再加埋金融發展局。如果嚟緊各個單位逐一海外推介,怕且接待既對口單位會覺得香港煩!!!

中環人話,梁振英如果做功課,肯抄橋,新加坡一個發展局,負責執行推廣兼招攬外商到新加坡上市或設總部,佢地會按公司,按需要逐一MAKE DEAL,相當成功,思歪如果要跟,倒不如索性將貿發局同投資推廣署二合為一,已經彈藥大增,犯不著再搞多一個金融發展局!!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開放(置頂)

少數人的暴政

【習近平真係怕左特朗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