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痛


臨近端午,數據現形,一系列五月內地數據一出,法興形容貼切,就係冰冷的現實。

的而且確,除左有賴珠寶相關消售力撐,消費稍穩之外,內地打假既結果係,經濟淡友先勝一局。

因為出口數據認真打假,出口五月按年增長,比四月急速放緩十三點七個百分點,跌幅之大,過去年幾都未見過。

亦因為出口打假,沒有假單據就沒有水份貸款,結果新增貸款遜預期。

亦因為新增貸款原形畢露,經濟師對「貸款多,經濟掂」的假設,徹底失效,於是,中國增長預測,又被大行調低。

五月份數據證明幾樣,一,中國經濟之前的而且確想得太樂觀。

二,二線大行經濟師對內地掌握較好,佢地係一早話內地數據有問題既一批。

如今,大牛如匯豐屈宏斌、星展梁兆基,都成了隱影人。

經濟表現貨不對辨,改革調整大於一切,少了聲音叫刺激,但多了聲音說減息。

到呢一刻,中國減息與否形同賭大細。正方包括瑞穗認為,中國不降息,經濟就此完旦。

佢地理由係,上游通縮,利率幾近冠絕全球,減是必須,或者係不對稱減息。

但反方卻認為,減息如果無望刺激貸款,等於無用!!

再現實係,利率無論高低,中小企從來借唔到錢。再者,內地流動性不缺,以五月為例,M2較M0高出五個百分點,流動性未盡其用相當明顯。

所以,陸挺為首既中間派堅持,只要市場操作準確,人民幣減少升值,貨幣政策少改為妙。

上周路透一篇報道,就繒影繒聲形容習李可以容忍到7%經濟增長底線,似為五月數據向市場預先做定預期管理。

所以經濟師普遍認同,數據是反映經濟結構改革,特別是經歷「去產能化」的陣痛,是轉型的必由之路。

的而且確,人行高調重提存保制,存保制背後係利率市場化前題,如果行減息之路,係咪影響部署?值得研究。

可以肯定,上星期五一場拆息風暴,鐵一般事實係中國經濟小黑天鵝,隔夜息十五厘,廣傳同業市場違約個案,正如彭博一篇文章指,大有金融風暴之感。

但亦好肯定,內地長假,外管局收緊,美元升值,資金減慢流入等等一切有跡可尋,影響流動性,既然如此,是否反映人行規劃一流,但掌握市場情況功力一般? 答案正正不言而喻。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開放(置頂)

少數人的暴政

【習近平真係怕左特朗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