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不可及


若非有世界杯,有天氣熱,令華創啤酒業務超級增長,不然的話,二九一華潤創業第二季成績表,可以形容為極度、異常、十分之差勁。

華創第一季營業額四百一十八億,第二季,四百一十七億,即生意無多到!!

盈利第二季五億七,數字上比第一季好好好好,但其實獨靠一枝大啤。

事關華創啤酒業務第一季核心利潤僅六百萬,到第二季卻有四億一,一來一回三億多,正正是集團一、二季整體核心盈利之分。

華創業務比重用大,最錢最多,但最醜怪,正正亦是零售,而亦因為零售,華創形同盈警,今年唔得,出年都唔得,未來幾年都未必得。

華創零售業務第一季賺四億六,到整個上半年拉勻,盈利只得四億三左右,意味第二季蝕二千多萬。第二季出咩事??市道問題?

非也。而是來自跟Tesco剛進行整合,合營項目投入運作,結果一整合,即出事。

華創當日信逝旦旦,話變相收購Tesco內地業務,有效益,有協同。但大摩早前白紙黑字指出,按目前情況,用一個量化模型量度雙方協同效應,太遙不可及。

其實,老早有人批死,華創跟Tesco談不上協同,但可以視為協助,協助對方離場!!

超市及大賣場,是當日華創希望透過合營項目搞得轟轟烈烈範圍。兩者合共有六百八十三間大賣場,仍然輸俾高鑫九百多間,再者華創未有合營前,多個城市分店數目一早大幅拋離Tesco,唯一例外是上海,對方有四十一家,華創是零!!

強弱懸殊,算吧,但幹什麼要整合經年?當中涉及Tesco分店項目幾大問題:
一,位置差、
二,成本及營運效益,比華創更差、
三,生產效益只及行業七成半。

簡單來說,華創做錯交易,只愛來路品牌,不理營運數字。

華創原本同時睇準Tesco自家品牌產品可以托高毛利,但據稱,內地其實祟尚品牌,「自家」唔會有人理。

更弊,Tesco呢個名,按協議,頂多可以再用多二十四個月。

內地既然講度創新,華創既然硬吞Tesco,含淚奮戰,倒不如直抄對方英國經營模式,就是分店寸土用盡,由賣貨品,同寄賣金融產品都有,Tesco亦因而轉型,索性英國申請銀行牌照!!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開放(置頂)

少數人的暴政

【習近平真係怕左特朗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