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後形勢


數字上,中國未到達通縮階段,皆因按年0.8%CPI,按月0.3%,仍然處於正水平。

但正當部份分析員仍然振振有詞指,扣除季節性、甚至天氣因素,通脹理應高一點的同時,似乎忽略通縮的另一定義。

上游物價連續三十五個月負數,中國老早通縮。整體CPI,連續八個月增部放緩,已經由所謂DISINFLATION,進一步深化至Deflationarypressure。

而通脹形成,定義上在於,需求不能帶動物價上升的同時,政府開支同時減少,及貨幣供應未有增加,或是旦一,中國斷正!!

0.8%cpi數字,比中國近年公佈任何一個數字,均要來得震憾,我國還強調要健步較快增長,重量不重質之際,通縮形成早已出現一斷時間,再歸咎原材料價格向上,未免不與事實脫節。

中國習慣控通脹,但對應付通縮經驗近乎零,而環顧近至香港特區,遠至日本及西方社會,通縮一來,大鑊將至!!

而比其他市場,或以往例子,中國通縮出現時間,正正是內地債務急升的同時,換句說話,中國正式走入經濟學家所認為,經濟最大弊病之一的:Debt deflation!!!

須知,債務從來不是最大問題,以往中國有百分之二十名義增長,債務問題相對被增長抵銷、又或者只要資產價值變動,跟債務值變動是等同,或前者高於後者的話,債務問題亦屬於manageable。

惟現在,中國名義增長大概只有8%,實際利率變相被推升,從任何一個角度,經濟環境不能創造掀價能力及盈利,貸款投資,但回報未能抵消債務利息,負債問題只會因為通縮而越滾越大。

某程度上,全球其實處於Debt deflation狀況。按麥肯錫報告,環球債務對GDP水平,由零七年269%,升至現時286%,七年左右急升57萬億,即每日債務平均上升8.5萬億。

當中,內地債務對GDP水平,升幅變動為全球之冠,幾年內升八十三個百分點!!

中環「賓卡」指,內地問題未致於事態嚴重,但急需正視,包括官方要接受有通縮壓力現實,並且從救通縮、改革、去槓桿、一帶一路、解決產能過剩,人民幣國際化等等幾個部份互有矛盾目標內,定出先後次序。

有內地經濟專家認為,從內地增長仍然有7%,物價卻持續下移來看,內地近年政策似有失誤,尤其貨幣政策嚴重Behind the curve,人行有需要大幅減息,次數越多,幅度越大,才會見效!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開放(置頂)

少數人的暴政

【習近平真係怕左特朗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