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板


你未必同意李小加話,港股市場質素要靠打開「出口」、而唔係提高「入口」門檻。更加唔明白佢口中所謂以「第三板」,倒迫市場改革既理據。

但至少要佩服佢肯公開承認、自己個場入面,「老千股」、「僵屍股」充斥,你估中證監老總敢唔敢認?

其實如果你夠細心、你會發現小加過去一段時間,都避開談點樣改革創業板,而家終於明晒,根本就係因為有太多「既得利益」,令佢一早就有放棄之心,而家反而提出「第三板」市場,目標就係做大「第三板」,令創業板自然死亡。

捨難取易,其實一向係人之常情,要加快「爛公司」強制退市,避免「僵屍公司」或「殼公司」長期滯留市場、拖累市場信譽,說來容易,但點制定?
用股價? 用盈利?

如果年年虧損就要退市、咁亞馬遜一早就消失;如果低過招股價就要退市、facebook 曾經長期潛水。呢啲小加口中既好公司,一樣難同香港結緣。

香港奉行披露為本、投資者責任自負本來就無可厚非,但現行披露機制最大不對稱,其實出現在大股東所謂「抵押股分」及場外對賭,透明度幾乎近零。

如果監管機構同意、大股東增持或減持股分係股價敏感消息,咁點解呢啲變相減持行為,唔需要向市場披露?

以911為例、當日由基金愛股變成地底泥,咪又係因為大股東財政出事?

唔好諗著呢啲小問題只出現在小型公司、強如700 騰訊,大股東馬化騰個人持股及場外對賭,一樣幾次試過令股價大上大落。

David Webb就將焦點放到空殼公司根源,形容李小加建議設「第三板」改善市場質素,根本是治標不治本,就似一個村落排污系統出現問題,交易所不是設法維修系統,而是另外去挖一條糞渠,最終令病毒蔓延。

他提出應更改上市規則,要求上市淨現金如果超過淨資產50%,就要強制將多出部分、派予股東,變相禁止現金空殼公司。

當然,要修改上市規則,亦有好大限制,不是容易的事,亦未能全面針對賣殼活動,新股東購入主要股權後仍然可以注入大量資產,變相成新上市公司。

或者好似今早開市埋位咁講、「第三板」或者有得搞,但改壞名、就好易出事。

而代表金融界立法會議員、亦不同意第三板構思,批評李小加自把自為,指「第三板」風險太大。

面臨上市審批被「削權」,今年成交亦不看好,德銀指即使推深港通,對港股成交及盈利貢獻不大。

而商品和定息產品等新戰略、更加遙遙無期,估計2018年前都不能落實,大和亦認同此看法,相信至少要用幾年時間落實。

大行大幅下調目標價,大家可以一笑置知,但好像美林提出,內地正收緊資金外流,可能會推遲深港通及內地企業來港上市計劃,388股價短期只會有反彈、無升幅,呢點就幾乎肯定。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開放(置頂)

少數人的暴政

【習近平真係怕左特朗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