殼股

國際資源舉行特別股東大會, 表決出售礦產方案。普通一個提案未必有好多本地媒體關注, 但中環一眾banker及併購界人士, 都昅實今次結果。

由於ISS同Glass Lewis之前, 已呼籲股東反對, 加上基金股東之一Blackrock貝萊德, 罕有提出公開質疑, 可以話係破天荒動作, 但最終議案在41%反對, 58%讚成下, 通過議案。

國際資源賣礦產, 點解會有咁多關注?
其實同我地最近講完又講、都要繼續講既賣殼活動、以及現金殼公司, 好有關係。

1051在一九九四年上市, 前身分別叫做星光數碼動力、之後又改名做信用卡防盜, 之後就係智富能源金融、多番易手,變成而家既國際資源。

到舊年11月, 公司突然宣布向主要股東, 出售佔收入比重99%的唯一礦產, 取回10億美元資金後, 就會成純現金公司, 即是一隻「現金牛」

近日監管機構, 對賣殼活動高度關注, 國際資源今次變身殼股, 就引來貝萊德公開批評, 亦令國際市場更關注, 本港企業管治水平問題。

翻查紀錄, 作為全球最大基金管理公司之一, 貝萊德過去20年未試過公開批評自己既投資, 今次事件突顯出, 本港己成為內地企業借殼上市, 以避開新上市申請種種規定。

跟據上市委員會數字, 2013年只有5宗「逆向收購」個案申請, 到14年增加至13宗, 去年頭七個月, 數目更爆升至25宗。

財爺已經預警, 會檢討上市監管架構, 但到底中間點平衡自由市場原則, 以及保障投資者利益, 似乎中間都有幾大灰色地帶。

值得關注,係貝萊德亞今次有派出亞太區企業管治團隊主管出席股東會,已經在會議上提出質疑,其實不論貝萊德, 或兩大諮詢機構均質疑交易缺乏公平意見和市場估值, 董事會亦無法提出合理解釋支持交易。

如今內地叫停註冊制, 七百幾間已經遞交上市申請公司, 唯有將上市地轉移至本港, 買賣殼股肯定有增無減。

以一間主板淨殼公司價格達五、六億, 當然遠高於幾千萬上市費用, 但問題係好多內地民企目前為止都無法滿足上市帳目要求, 唯有尋求買殼。

有上市委員指出, 雖然委員會內部都知道問題所在, 但在現有上市規則下, 好多申請都符合條件, 根本好難輕易否決。

作為散戶, 搏公司賣殼賺一轉, 無可厚非。相反貝萊德就較著眼長遠利益, 但作為前線監管, 388要保障股東權益, 避免大股東「掏空」公司, 已經係迫在眉睫。

如果交易所所仍然只係著眼當前利益, 只懂以第三板倒迫市場, 說不定有一日公眾意見逆轉, 到時388獨市地位, 未必可以保著。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開放(置頂)

少數人的暴政

【習近平真係怕左特朗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