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閹割


遠在北京的周小川,正進行可能任內最困難使命,「川行長」目前要兼備「三保」:
保著儲備三萬億、
保著匯價不能太快跌至七、
保著資金,減慢外流速度。

「川長」單單在穩匯率方面,比任何中央銀行更困難,事關人民幣涉及一個貨幣、兩個市場。

而有趣是,「川長」在控匯率方面,兩種手法,高下立見。

離岸CNH市場,最受外國央行及機構投資者情緒左右,於是,「川長」用上大和賴志文形容為最有效操作手法,一招收緊流動性,變相貨幣收緊,不足一日似乎成效已見。

話說,2017大清早,CNH較在岸官價低約四百點,但一個唔該,「川長」大約於30小時內,離奇地令離岸及在岸市場匯價呈現倒掛,CNH較CNY由折讓,變成溢價幅度達到三百點子左右。

有留意的話,離岸人民幣拆息高企持續時間,可算是有記錄以來最長一次之一,過去八個交易日,一個月CNH拆息持續高企十厘以上水平,而反映市場頭寸的隔夜息,八個交易日當中,一半高開超過十厘,昨日十七、今日十六。

效果變相等於人行大幅加息。

「賓卡」指,一個尚在發展中的全球主要貨幣離岸市場,資金成本動輒十厘以上,殊不尋常之餘,某程度上亦形同自我閹割,刻下保得著匯價,但什麼人民幣產品、點心債、資金池,恐怕要長時間才可以打破困局。

對「川行長」而言,控制離岸匯價牽涉成本及包袱相對較低,彈性亦更大,皆因離岸市場無所講經濟保底、亦無所謂違約及去槓桿,反而大幅貨幣收緊內地就萬萬不行。

於是乎,「川行長」改籃子之餘,亦有連串堵塞安排,更甚是搬出櫃台內兩大備用方案,但聞者頗有異議。

據報,兩大絕招之一是逼令央企進行即時結匯,將手頭外匯收益兌換人民幣,來個變相人民幣需求側。不過有老總旦言,年頭一定要預留外匯頭寸,一打亂,有排煩。

至於第二招,據報是必要時沽美債,撐人民幣。

但觀察家相信,當局極可能忽視當中涉及盲點:
一,國家大舉沽美債,國際市場恐慌的話,人仔未升先死、
二,債券越沽,債息越升,「川長」沽美債推升別國債息,息差效應底下,無疑是搬石頭砸腳。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開放(置頂)

少數人的暴政

【習近平真係怕左特朗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