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世界


有網友提出在國家節能減排、以及全球暖化下,到底對本港上市公司有幾大商機,我們已經提過再生能源,今次想講下「水」。

在傳統經濟學上,有兩樣物質是有巨大需求,不過就毫無價格意義,一是充斥於天地間的空氣,另一個就是佔左地球70%的水源。
原因連小學生都知:「以有涯追逐無涯,殆已」,就是在無限量的供應下、即使需求再大,Price Elasticity都是零。

不過隨著全球暖化及溫室效應,潔淨的水源已經開始成為稀有(scarce)資源。

首先提出水資源可貴的,要數我們熟悉的商品大王Jim Rogers,他最擔心的是中國及印度的水源問題

Jim Rogers講過,誰能解決水問題,他將是全世界最有錢的人,相反如果處理得不好,Rogers話中國可以好似很多古文明一樣,最終將會消失。

其實水源最大的問題,是來自污水未有妥善處理,特別是工業發展過快的中國,工廠根本無意識去處理排防污水,好像杭州西湖亦受到福州市工業的污染,令十景失色不少。

到底水可以有咩商機?

世銀預期下一個世紀,發展中國家需要六千億美元去淨化水源或投資水利基建,而有關水利基金亦已在市場出現,美國納斯達克市場就有Palisades Water index(ZWI),追踪的水利公司多達36間。

政府部門私有化近年亦成為熱門話題,馬尼拉、布達佩斯以至墨西哥,已經將水利部門私有化,通過市場手段去改善水利建設,並且產生龐大利潤。

當然,要從水利上取得生意,看來不是一時三刻的事,一來人未習慣要付高昂收費去購水,而政治上的干預,亦往往不好應付。
不過就如私募基金,今天發展期你不投資,難道等到收成期先來入股?

第四階段的CEPA,已經允許港商可以獨資在內地的中型城市經營「供排水管網建設」,另外從事環保如排污服務更可以在內地全國獨資經營,面對這個水利前所未有的商機,水離開免費供應日子肯定不遠,似乎經濟學教科書好快要改寫。

留言

lc說…
我也很同意當今地球上可以飲用的天然淡水愈來愈少,隨著人口愈來愈多令對飲用水和農業用水的需求不停的增加。如果情況不斷的惡化,不排除會有國家為了水資源爆發衝突。雖然科學改良種子令農業生產時可以減少用水,但到底能減少多少的,不如想想辦法增加水的供應可能會實際點的,例如海水化淡(地球上表面70%是海水)應該好好利用的

香港在多年前好像是有海水化淡這東西的, 不過好像之後因為成本大所以停止運作的(因為有些好像是出世前的事所以不清楚,如有錯誤請指教)。現在中國自己也開始缺水,我認為中國不能長時間供水給香港加上近年的水質素愈來愈差令用在清潔這些水的成本也增加同時海水化淡的成本愈來愈低。現在是否是時候重開海水化淡廠令香港供水的自給自足能力提升,如果成功,將來香港能把技術賣給其他地區和反過來把淡水賣給中國。(同時能提升市民保護海水的議識因為這些水是自己飲用的)
Moneycafe說…
其實香港都有唔少上市公司做水,不過集中都係供水業務、做淨化少之又少,有的做污水處理,不過之前係做電腦,根本無track record可言,投資都係買鋪大細。
lc說…
如果真的要投資在香港上市公司中和水有關的公司, 不如投資寶源和領先那兩隻和水有關的基金還會好些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急於求成」 JPEX 爆煲引證證監會監管不力

三十而立的金管局:思良將

減辣不單徒勞無功 甚至「好心做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