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顯示從 11月, 2009 起發佈的文章

迪拜「做世界」

市場反應好多時似鐘擺,睇淡時候會極淡,到好轉時候又會升過籠,不過要講到迪拜債務危機解決,似乎真係言之過早。 雖然阿聯酋央行決定向銀行體系、提供額外流動資金,不過迪拜政府首次表明,唔會擔保「迪拜世界」債務。 迪拜話,「迪拜世界」唔係政府一部分,外界唔應該將政府同迪拜世界之間混淆,債權銀行要為自己因定負責,因此迪拜政府唔會擔保云云。 官員話,外界唔需要擔心,因為債務重組短期會令債權人受影響,但長遠會受惠,市場亦唔需要反應過敏。 哇,這番說話無異與一個死爛仔說:「錢就無,命就有一條,要唔要?!!」 長假期後復市嘅迪拜同阿布扎比,其中迪拜股市收市跌超過百分之7,係一年嚟以嚟最大跌幅,至於阿布扎比股市更錄得歷嚟最大跌市,跌幅超過百分之8. 不止債權人,連迪拜金融中心主席艾爾敦都話,延期還債決定,令佢震驚。 佢話一直有留意迪拜情況,當地經濟改善,市面氣氛好轉,完全無諗到迪拜會延期還債。 艾爾敦形容,除左迪拜少數高層,包括佢在內,都唔知發生咩事。 佢批評,迪拜公關做得差,亦無交代係咪繼續償還利息,不過深信迪拜發展唔會就此「完結」。 迪拜曾經雄心萬丈,打造為全球金融中心,前任迪拜金融管理局主席、英國金融專家「戴維森」就預言迪拜接受拯救後,意味央行會介入、迪拜亦會失去喺國際金融市場嘅競爭力 今次違約事件已經由信貸事件、變成一宗政治事件,特別係迪拜同阿布扎比兩個「兄弟酋長國」關係。 更家係令事件複雜係、原來阿布扎比兩個月前宣布、會喺二零一四年,喺當地一個離島建立新嘅金融中心,仲會將證券交易所搬去當地。 如果由呢方面考慮,整個Picture 就清晰好多,根本就是兩地互相競爭,終究殃及池魚。 這亦都解釋左點解阿布扎比遲遲都未出手! 英國報章引道,負責迪拜世界債務問題嘅德勤,最快星期中,先盤算到初步債務數字,報道指,阿布扎比會趁今次機會,從迪拜奪取阿聯酋航空股權。而迪拜可能會被逼出售包括匯豐同渣打在內十七項資產 。 紐約大學教授魯賓尼話,今次迪拜違約事件,對美國政府係一個好嘅教訓,佢認為政府唔可以無止境增加負債,因為資金成本會不斷上升,最終令政府同納稅人都無法負擔。 而Pimco董事總經理、When Market Collide「艾爾阿里安」就話,今次迪拜只係一連串國家負債違約事件嘅開始,提醒市場危機遠未過去。 其實今天大家都同意由迪拜引發金融危機機會不大,不過令人擔心的是,明年一旦各國政府

衰仔「果園」

亞洲果業股價唔尋常個案,已經轉交證監會處理。 值得留意係,無論港交所好,證監會好,由唔評論個別個案,轉為高調。證監會今日亦擺明,話亞洲果業招股文件披露有問題! 到底盜高一呎,還是衰仔樂園最終落網,還看下回分解? 不過好彩香港有神探DAVID WEBB,用幾日時間,翻查果業零五年英國AIM市場招股文件,同香港招股書,發現兩者部分內容有出入。 Webb仲話,公司由頭到尾無交代當日同TROPICANA終止經營果園協議原因,而佢地同超大郭浩關連交易,亦係唔清唔楚! 但關鍵嘅股分一拆十問題,神探話原來公司招股書中,秘秘密密有三次交代過! 包括第一百三十四頁,公司股本一欄中,列出過去每月英國平均股分,零零舍舍,十一月分少左一大截,公司附著一項就首度提及股分一拆十。 幾百頁上市文件中,核數師意見部分內容嘅附錄一,同附錄四亦有提及拆細問題。 幾百頁招股書內,三個唔當眼地方提及股分拆細,係無心,定有意,大家心中有數! DAVID WEBB話果業上市當日,佢上晝十一點四十八分致電郵投訴,九分鐘後停牌。 而數日以嚟,佢收到多宗股民投訴,建議佢地直接搵港交所,同證監會。 事件中有人「搏大霧」,明顯不過。 而招股文件中,隱藏性披露,港交所、證監會都有責。 但問題係點解果業開市前,無打出拆細後指導價,公司引用六月底數字,同上市前、有咁大出入,中間出左咩事? 好明顯,似乎有人睇漏眼。更不幸係,上市規則法定地位空談多年,否則衰仔樂園肯定無法過骨!

兄弟國

被形容為日不落王國,一夜變天。 源起實在不得不提,呢位迪拜酋長「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馬克圖姆」。 要用好大喜功嚟形容佢。其實迪拜同其他阿聯酋國最唔同,就係石油只係佔GDP 6%。 石油收入少,穆罕默德就以債務,嚟支付佢野心勃勃嘅基建項目,標普計過數,估計借貸超過五百億美金。 穆罕默德瘋狂想法,建造瘋狂嘅摩天巨樓,有人形容迪拜滿城都是外星建築。 海底建酒店,沙灘建海灘仲要裝空調,想做世界最高建築。 迪拜塔,雖然未完事,但就要挑戰世界最快電梯,速度每秒17點5米,行上去,肯定腳仔軟。 仲有帆船酒店,沙漠中嘅神奇城市,不斷用獨特設計,吸引世人目光。 穆罕默德講過,夢想無極限,只要持續向前行。 今次有海外傳媒形容係政治事件,唔係無道理。 上星期佢領導下嘅迪拜投資公司,就將杜拜世界主席,最大國營房地產公司主席,迪拜控股主席,通通喺董事會中除名,仲將迪拜國際金融中心嘅負責人開除。 華爾街日報話,查詢過辭退理由,發言人回覆係no comment! 宮廷革命、長假期、連串事件,真係巧合? 今次迪拜,向外拋出延長還債期限,就接著放假。 仲有杜拜世界最大債權人係阿布札比政府,呢個靠山咁雄厚,其實無乜可能無足夠資金履行債務。 相信阿布札比政府事前都不知情,仲有另一講法就係迪拜今次咁做,係意圖延遲償還供應商同承包商嘅債務,因為呢個係波斯灣地區慣常做法,而唔係針對債券持有人嘅債務,可惜其差一著,誤判形勢,攪到一團糟。 奢華轉為窘困,事件有無摧毁市場對迪拜嘅信心,外資又會點睇? 心底大家會疑問,到底係違約事件,政治事件,還係商業決定呢? 金融圈話,事件似係有組織嘅商業部署,目的可能係爭取更好條款。 有大型基金話,由於阿布扎比銀行係迪拜最大債權銀行,阿布扎比一定會出手。 佢地反而覺得,呢件事既然是政治事件,係BOTTOM FISHING機會。 可以肯定係,部分中東資金會獲利,唔排除提早離場。 不過要留神,火頭雖在中東,但影響其實係有。除左迪拜外,希臘以至俄羅斯,同東歐唔少國家違約掉期都上升。 債券交易員話,迪拜先例一出,最大問題係驚東歐,同一些二,三線債台高築國家,有樣學樣。所以整個銀行業信貸風險都提升左。

分水嶺

到底迪拜世界是否黑天鵝事件? 先讓大家想一想。 ///////////////////// 由迪拜投資公司「迪邦世界」引發嘅破產危機,我們昨日早上已經聞到「火羅」味,即時作了較大篇幅報道,結果到今天再次震散全球金融市場,環球資產出現恐慌拋售。 今次調整算係過去一年嚟,較為「似樣」一次,港股最多跌過千二點,收市都要跌1075點。 資金避險,黃金同石油、呢類高風險商品期貨亦都重挫,油價單日曾經急跌5美金,現貨金跌穿過1150蚊美金。 市場將資金投入最安全資產。美元同債市齊升,美元指數單日急升過百分之一。 其實迪拜世界並唔係資不抵債,點解今次會引起金融市場咁大震盪? 可以話最唔好彩、但亦有陰謀家如孫柏文就認為是一個陽謀。 啱啱遇著伊斯蘭幾日假期,迪拜原本諗住俾市場更多時間消化,點知金融市場最怕就係「唔明朗」,市場就以「腳」去表達不滿,所以係唔係都沽左貨先! 迪拜世界債務重組事件,引起金融市場動盪,迪拜最高課稅委員會主席、迪拜酋長「馬克拖姆」發表聲明,話理解市場同債權人嘅憂慮,但係政府有必要介入,採取決定性行動。 雖然官方努力解晝,但並無解除市場憂慮,反映迪拜國家破產機會嘅「違約交易掉期」,三日合共升左四百四十點子,亦令迪拜成為全球第五個、最大機會破產嘅國家。 截至舊年底,迪拜世界雖然有近六百億美元債務,但總資產就高達一千億美元,無人諗過佢會「爆煲」。 金融時報話,事件之所以有咁大震盪,迪拜世界一方面完全無透明度,咁啱又遇著當地連放四日伊斯蘭假期,投資者喺完全無訊息下,感到相當不滿,只有全面沽貨離場。 更令人氣忿的是,星期四原定開嘅債權人電話會議,居然因為太多銀行打入被逼取消。(這種藉口都想得出....好嘢,沒有說話好講。) 前匯豐大班,而家出任迪拜金融中心管理局主席嘅艾爾敦就都對我地話,相信迪拜唔會違約,佢理據阿布扎比會繼續提供支持。 佢估計當地假期後,會向外界平息市場疑慮。 事實係今次迪拜「兵行險著」,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話,佢地如意算盤係押後下個月到期嘅三十五億美元貸款,可以迫使銀行一次過重組、未來十八個月到期嘅二百億美元債務。如果銀行拒絕談判,迪拜世界唔排除會申請破產。 事件另一個關鍵,係迪拜同鄰國阿布扎比嘅關係。 過去產油量豐富嘅阿布扎比,一直支持迪拜發展,今年初亦買入迪拜發行五十億美元嘅債券。 瑞銀話,阿布扎布唔會對事件助視不理,相信佢地會擔當最後貸款人角色。 不

棕櫚島驚魂

兩日前我地估緊新一輪危機觸發點會嚟自邊度,估唔到係來自油多、錢多嘅中東國家! 迪拜政府旗下「迪拜世界」,突然通知七十個債權人要押後還款,穆迪同標普都估計,好可能會變成破產收場! 迪拜世界由最幾年前「南征北討」,屬下「迪拜港」更取得「P&O」股權,點知因為當地樓價大跌四成七,加上油價由高位回落,但不少投資是在油價140美元以上投入,在沒有新的「油資」下,而家變成要以短債償還,結果幾乎拖誇成個國家! 外界以零一年阿根廷債務危機以嚟,最大主權國破產嚟形容事件!有外資銀行以震驚形容事件,連我地熟悉嘅匯豐控股亦受到牽連! 離債務到期日只有兩個星期,迪拜財政部突然要求旗下投資公司「迪拜世界」嘅債權人,容許一筆總值三十五億美元、喺下個月十四號到期嘅債務,延期還款半年。 聲明震驚整個銀行界,原因係市場之前一直揣測,政府出手會向迪拜世界注資、以免出現債務危機。 迪拜世界喺金融海嘯前大量投資喺銀行、地產同運輸航運,令佢地負債增加至近六百億美元。 而主要債權人,有唔少歐資、特別係英國四大銀行,包括滙豐控股、巴克萊、萊斯同蘇格蘭皇家銀行。政府已經委任德勤協助重組。 華爾街日報話,大銀行喺經歷舊年金融海嘯後,由於政府出手,已經將雷曼兄弟破產嘅教訓拋諸腦後。今次迪拜政府可以提醒銀行、咩叫做「道德風險」。 一向反應慢過人的標級機構,今次算快手,即時降低迪拜世界旗下多間公司評級,認為佢地有好大破產風險。 而迪拜嘅「違約交易掉期」,亦升至歷來最高水平,令迪拜成為全球第六個、最大機會破產嘅國家。 面對中東債務危機,英國銀行公會,去信即將到中東訪問嘅貿易投資及商務大臣戴維思,要求代銀行界出面,追收壞帳。 而受到迪拜世界延期還款影響,多個中東國家「違約交易掉期」急升,而區內融資市場亦幾乎全面凍結。 其中沙特政府下嘅「海灣國際銀行」,一批原定今日定價嘅五年期、五億美元債券,更出現罕有無法定價情況,發行人要押後發債計劃。 包銷商話,今次迪拜世界係嚴重事故,因此係需要採取審慎做法。 不過有當地銀行家話,其實近日經濟已經有明顯好轉,好似喺繁忙時間,唔止無的士,喺市中心搵個車位都無,因此質疑到底係政府無錢還,定係有心唔還! 我亦不大相信,其他阿聯酋國家會對今次事件會坐視不理,相信目前只是一個談判過程,只是中間可能有不少波折。

恐慌性買貨

股市其實都無咩因素好分析,成個Trading Room只係睇住一個美元指數,已經可以喺股市、商品市場、匯市同債市做嘢。 匯市出現罕有波動,原因是聯儲局突然調高左出年經濟增長預測,同時仲要整句美元將「有秩序」下跌。 「有秩序」下跌,白痴都知即係會持續向下調整,既然伯南克講得咁白,美元指數當然要跌。 單日急跌近百分之1,跌至08年8月最低。 匯市即時一片混亂,澳元同日圓就急升左百分之一,歐元升上15個月高位,瑞郎更升穿一算水平! 最恐怖是美元兌日圓,幾乎迫近14年低位。 其實簡單理解就係無人想揸美金,好似俄羅斯央行就考慮外匯儲備組合增持加元,而印度央行就話有意向IMF增持黃金。 受消息刺激金價升上1180美元,再創新高。 今個月金價累積升幅達到13% 資金就跟著做嘢,金價、油價都跟著升,亞太區股市反彈。 仲要留意一個叫「EMB」,即係Emergering Market Bond,回報升到十六年新高。 如果有人話用「衰升」或者「恐慌性買貨」嚟形容,真係一啲都不為過! 不過呢個世界啲錢,邊有咁易賺? 睇著美匯指數就贏梗? 簡單講,就係短期順勢而行,但當中又要留意幾個指標。 首先睇債息,好似有見底跡象,短債息率雖然見左新低,三個月債息又出現負利率。 雖然債王格羅斯,都大手增持政府券至五年嚟最高,不過息率似乎開始跌唔落。 另一個可能真正觸發雙底衰退風險、係環球銀行驚人嘅集資潮。 中行過千億集資嘅傳聞,已經震散內地股市,呢個問題實際上亦係全球銀行面對問題。 就算好似係英國嘅萊斯銀行,以大幅折讓近六成,集資總金額達到一百三十五億英鎊,將會超越滙控,成為當地最大宗集資。 去到美國,聯儲局一樣要求美銀在內九間銀行,提交償還政府注資資金嘅時間表,集資嘅時間都係指日可待。

有Class!

三億嘅用戶人數到底值幾多錢? 可能好快有答應。 創立五年嘅Facebook,進行左成立以嚟最大一次股權架構變動。 現年二十五歲,創辦人Zuckerberg將公司股分一分為二,現有一批股東,持有嘅股分,會轉為「Class B」股分,呢啲股分嘅投票權,相當於十股「Class A」股分。 Facebook話,更改結構並唔係要將公司上市,只係現有股東喺某一啲議題上、可以維持控制性股權。 否認還否認,有融資界人士話,公司如果唔係上市、根本唔會考慮花錢花時間去改變股權結構。 今次引起咁大猜測,唔係無先例,過去最成功例子係Google 兩位創辦人,喺零四年上市前,同樣將股分一分為二。 其他有同類「雙層股分架構」公司,仲有紐約時報,Hyatt,以及當中最著名、而家每股A股價值十萬美元以上、股神巴菲特旗下嘅巴郡。 目前巴郡A、B股差距達三十倍。 Zuckerberg目前持有Facebook控制性股權,其他股東包括長實主席李嘉誠、以及用二億四千萬美元,買入百分之一點六股權嘅微軟。 以微軟當時入股價錢計算,Facebook最高估值達到二百億美元,不過隨著金融海嘯,估值一度得番五十億美元。 直至最近公司現金流轉為正數,加上有一批普通股喺紐約未上市交易平台中間價升左42%,估值先重新回升至近一百億美元水平。 分析話,市場期待Facebook上市,可以重演Google 喺04年上市咁威水,當年Google 集資大約17億美金,市值高達230億美金。 有調查評選出、全球最有價值而又未上市嘅網站,今年繼續由Facebook 蟬聯榜首,維基百科排第二。 調查話,原因係Facebook名氣大,有名人效應撐住,微軟入股兩億半美金、李嘉誠又入股六千萬美金,又一個雙贏嘅實例! 最值錢嘅,都係人氣旺,三億用戶喎,其他網站要同佢互通? 合作費同廣告費呢條數就"㩒"計! 話說回來,真係要讚下誠哥,當好多人仲未識用Facebook時,佢老哥已經識得真金白銀,仲要用誠意打動條「靚仔」比佢入股,眼光之遠大,真係無人能及!

試水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前,明鬆實緊政策趨向,愈嚟愈明顯。 收市後,外電大字標題,引述當局消息指,銀監會計劃將五大銀行整體資本充足比率要求,提高到一成三。 影響之大係,幾間銀行加加埋埋最少要集資過千億。 但銀監會居然特別發出新聞稿話無咁嘅要求。一時之間市場訊息混亂! 銀監雖然唔認,但放風之意,明顯不過。 銀行分析員以震撼形容。但冷靜後,終於諗通左。 一嚟,內銀咁做係跟隨國際趨勢。但背後,可能反映出年新增貸款政策。 今年新增貸款肯定近十萬億,以現時五大銀行資本比率計,仍然有一成以上。 問題就喺度,如果預期新增貸款出年回落,理論上資本比率會提升,但銀監呢個時間提高規定,係咪意味出年新增貸款,仍然會好多。 外界依家估,最少有八至九萬億目標!!亦即係,來年政策目標可能繼續用貸款谷大經濟,但加入微調。 評級機構相信,內地銀行有集資壓力,消息就指,中行可能要集資大約一千億人民幣。 其實大家都知預計新增貸款上升,銀行要集資唔係無道理。 花旗上星期做嘅預測,假設嚟緊幾年新增貸款有一成半至兩成增長。問題就出現,中行一級資本比率四年後,會由依家百分之九點四,降至區內最低要求嘅百分之七左右,交行情況亦一樣。建行,同工行就好少少。 解釋中行點解資本比率相對低,其實唔係次按造成影響,而係佢地風險資產回報,Return on RISK Weight Asset,用於內地銀行其實係指貸款。 中行最低,只有百分之一點七,亦即係佢地貸款盈利能力差,加埋派息率高,所以出事。 內銀A股已經出現集資潮,H股如無意外下年又嚟,匯豐最慘。恒生先要應付興業銀行配股,遲下到交行。 有分析指,內銀股大股東係匯金,中投較早前要求中央增撥二千億儲備,似乎早有部署。 更重要係可以順勢,踢走一的無咩財力嘅策略投資者,例如建行嘅美銀就係例子。

羞辱之旅

有無發現美國總統奧巴馬今年訪華,有一個好大特色? 無論佢參觀長城、定係遊故宮,你都會發現奧巴馬一個人形單隻影! 華爾街日報話,作為世界上最擅長同人打交道嘅人,奧巴馬訪華期間卻顯得幾乎不苟言笑,好明顯係中方刻意留難奧巴馬,唔比佢喺神州大地展現佢自己嘅舞台。 無論喺長城腳下,定係一整個故宮,奧巴馬所到之處,只有一批批隨從,市民影都唔多個,原因係國家都將整個地方封閉,就算奧巴馬把咀真係叻到、可以叫到雀仔由樹上飛落地下,都最少要有隻雀仔喺度,而家真係神仙難變。 美國傳媒批評得最多,係奧巴馬喺上海會見學生時,居然唔能夠安排全國直播,只係由上海電視台直播有關見面。 雖然奧巴馬都試圖解除封鎖,專登約左以敢言著稱嘅南方周未做專訪,不過此終影響力有限~! 如果同98年克林頓訪華、以及02年小布殊訪華有好大對比。 當年克林頓有四次直接向聽眾發表演講機會﹐布殊對大學生一次演講,亦都得到中央電視台直播。 白宮有為奧巴馬訪華辯護,認為克林頓上次訪華時間更長、兩者唔應該作比較。 至於今次訪華行程另一個特色係「唱高開低」,事前人行又改左政策匯率嘅字眼,大家都一心諗著喺匯改問題上有更大讓步,點知......原來真係自己一廂情願。 表面睇,人民幣今年嚟真係無咩點升過,不過如果拉長啲時間,由舊年年初,金融海嘯爆發前,你會發現人民幣喺舊年八月以嚟、最水深火熱嘅時間,人仔並無好似其他貨幣例如英鎊同南韓元咁大幅眨值,累積計算仲係升到百分之七,一定程度上,亦都係穩定左全球金融市場。 因此經濟學人話,雖然有美國唔少評論,認為奧巴馬今次亞洲之旅,係一次「羞辱」之旅,既唔得到應有尊重、而奧巴馬自己,亦都處處顯得低聲下氣。 不過經濟學人提醒,今次訪華之旅同十一年前、克林頓訪華嘅背景有好大唔同,因為今時今日中國已經世界強國,甚至有G2嘅講法。 更重要係中國目前持有八千幾億美國國債,以一個債仔同債權人身分,奧巴馬又有幾多發揮嘅空間?

股東vs員工

又要講下高盛,希望大家未厭。 大派花紅,一批美國普羅市民星期一已經示威表達不滿,但原來不滿嘅,唔止呢班人。 持有大量股分嘅部分高盛主要股東亦唔滿意,佢地私底下,已經向高盛表達不滿,希望管理層諗清楚。 公司賺大錢,呢班股東,同意要報酬員工,但對高盛忽略股東權益,就好嬲。 高盛為應對海嘯,之前批股集資。 令到集團盈利破記錄,但每股盈利較07年,反而低左兩成二。 而員工花紅更多,高盛向股東派息卻無增加,更觸發股東極度憤怒。 一日係高盛員工,一日都係打工皇帝,但股東對高盛平均每名員工搵幾多,亦提出質疑。 高盛有三萬一千七百名員工,每名員工平均收入77萬5千美金,但股東發現,高盛較早前,將3千名臨時工,當為全職偏制,刻意拉低平均員工收入。 有股東話,高盛只顧搵錢,唔理股東利益,佢地建議過公司回購股分,或者派特別股息,但都被否決。 高盛公布第四季業績時就會公布埋花紅水平,外界點反應,好睇總裁布蘭克費恩功力。 話說回來,高盛最近的董事總經理人數,增加至超過二百七十多人。 那豈不是搭埋同一部電梯,都有機會撞到幾個老細。

跳層跳價

凡事都有一個觸發點,對樓市來說,天匯「跳層跳價」可以是其中一例。 對於樓價高企,惹起民意告急,曾蔭權宣布,一系列措施提高住宅樓花交易嘅透明度。 今個月底、會實施三招。第一招,亦係最為"到肉" 嘅一招,係要求發展商賣樓花之後、五個工作天之內、公開成交價。以後,發展商唔可以選擇性咁、只係公布個別超高價成交,混淆視聽。 另外兩招,包括要求賣樓價單、要有實用面積標價,同埋唔准不合理跳層。 而家公眾要查証成交,一般要等大概一個月,先至喺土地註冊處顯示。 新措施之下,樓花成交,五日後就可以喺發展商網頁、以及售樓處睇到,減低訊息混亂、同埋虛報成交嘅老問題。 有學者就話,措施會減少地產商托價情況。消委會都讚揚,措施減低買家受高價傳聞影響入市決定。 全部措施,都係衝住發展商而來!有發展商都向我地承認,本港公布賣樓成交時間,比內地仲要長,佢地擔心縮短限期,可能會導致資訊更加混亂。 關於買樓花,大家彈咗好多年,近期爭議性高嘅,仲有 "發水樓"。 政府免費豁免環保面積,好似係環保露台、同空中花園比發展商,但發展商就逐呎賣比小業主,有欠公道! 就算價錢唔列入建築面積,外觀整好啲,都間接可以賣貴啲!特首話,為咗避免有發水樓,政府考慮立法,強制發展商起新樓時,要提供環保設施,而唔再得到豁免樓面面積。 綜合評估各樣措施及操作,對縮短公布期張的好處是顯而易見,反而初初也猜不實透實用面積計價的好處,不過回心一想,一旦發展商意圖以誇大建築謀取暴利,現在一比較鄰近的其他新盤,發展商的貪婪自然無所遁形,客觀說應可以起到一定壓抑過分偏高成交價的問題。 曾生口中經常掛著「大市場、小政府」的理念,但就是想不通真正的市場經濟,必需是要先建基於完善規管及法規之上,如果缺乏這些令各方面可以公平參與(Fair Play)的遊戲規則,結果就只會是令一方獨大,成為了壟斷的贏家。 如果加位有幸去過這些所新盤開售的「兵工廠」,都會發現資訊嚴重的不對稱,作為一生最大投資、大拿拿幾百萬元的投資,就像被發展商舞來弄去,加埋代理口甜舌滑遊說,很多人因此也下了錯誤的決定。 說實話,曾生的三招早就應該實行,只是遲來總好過沒有來。不過如果說要用這些下三流招數轉移政改及總辭的注意力,曾生你又實在令人可恥。

點石成金

早兩日我地講過巴菲特第三季個分Shopping List,今日我地公開另一個投資大師、喺福布斯富豪榜排名三十三位嘅著名對沖基金經理John Paulson嘅投資心得。 佢最近有兩個心頭好,一個同股神一樣係睇好銀行股,另一個就同羅家聰一樣,係叫人買金。 佢籌組黃金投資基金嘅消息一出,就刺激金價創記錄新高。 憑住睇準英美樓市會大跌,喺金融海嘯中、勁賺37億美元嘅對沖基金經理約翰保爾森,被外界封為「賺錢之神」、「沽神」。 約翰保爾森正籌組一隻新嘅黃金投資基金,並且落重注支持、會個人投資2億5千萬美元到呢隻基金。 呢隻基金會喺出年一月一號推出,已經重金禮聘前瑞銀集團金屬策略員「里德」加盟,協助打理有關嘅黃金投資基金。 雖然籌組黃金基金表面係Sell Side,不過由於Paulson自己下重注,市場認為係利好消息,籌組黃金基金嘅消息刺激金價一度突破1150美元水平,創記錄新高。 全球最大嘅上市黃金交易基金SPDR,今年以嚟,累積升咗四成三,佢地嘅黃金持有量喺六月時,一度增加到1134噸。 約翰保爾森點石成金嘅功力,仲可以喺旗下嘅對沖基金季度報告中反映。 佢喺報告中,睇好美國銀行,話銀行業嘅壞帳撥備周期已經過去,預計美國銀行嘅股價,喺未來兩年,可望升近一倍。 報告一出,美國銀行嘅股價喺星期三,升咗百分之3點7。 之前Paulson已經趁低位一美元吸納花旗,之後又吸納JP Morgan,而家又重注美銀,說到底就是看穿政府救市的決心。 截至第三季,約翰保爾森旗下嘅對沖基金,持有一億六千萬股美國銀行嘅股分,市值超過26億美元,更成為頭十名最大持股股東。 講起佢就巴閉,今個月有一本由佢授權嘅傳記「The Greatest Trader Ever」出版,形容佢係最偉大炒家,不過本書一出就引起全城風雨,原因係Paulson不滿本書過分炒作小道消息! 不過話說回來,佢設立呢個黃金基金嘅消息,正係呢本書作者、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首先爆料,咁到底代表咩?

錯晒?

百年一遇嘅金融海嘯,高盛一度要政府拯救、但唔洗一年,就靠炒賣大翻身,仲打算撥高達167億美金、俾員工做花紅。 但財富暴漲嘅同時、公司聲譽直插谷底,名聲仲衰過大摩。 二百幾人喺高盛總部外面示威,抗議公司大派花紅,用納稅人嘅錢自肥。 面對強烈嘅批評,主席兼行政總裁布蘭克費恩、態度一百八十度轉變、公開向公眾道歉。 個幾星期之前,仲公開反駁話,高盛承擔緊社會責任,自稱做緊上帝工作嘅佢,宜家承認,過去明顯係有啲野做錯咗,係有充分理由要悔改。 為咗挽回公司聲譽,高盛除咗認錯之外,繼上個月損咗兩億美元做善事之後,再攞相當於花紅嘅百分之3,即係五億美金出嚟,幫小型企業。 仲拉攏埋股東之一嘅股神巴菲特出面,仲有哈佛大學同哥倫比亞商學院,協助攪呢個計劃。 講到底,都係希望借助佢地嘅名氣,加強正面形象。巴菲特話,高盛係喺上個月搵佢幫手,佢唔會出錢,只會俾建議。 高盛出錢出力之餘,希望改善公眾對佢地印象,但講得直接的,高盛做嘅一切,只係為派花紅! 有人形容、高盛道歉,豬仔都會爬樹。 的確高盛真係道歉。因為咁,震驚歐美傳媒。 好地地一間全球最賺錢投行,俾人踩場,真係有的樣衰。 踩場觸發,事發後一日,CEO要道歉。 紐約時報講得最直接,一句對唔著,再使多幾億,改善公眾形象,抵晒! 高盛慈善心氾濫,做咁多,無非係為員工派花紅鋪路,經濟差,失業率高,偏偏高盛平均每名員工獲派超過五十萬美金花紅,社會公憤結果明顯不過。 但以高盛的「自負」,肯用錢解決的問題,根本不是問題,但無理由肯道歉,承認有野做錯,到底高盛衰咩?!! 華爾街流傳,海嘯期間,高盛喺雷曼倒閉,AIG獲打救,都擔當一定角色。 再者佢地同政府千絲萬縷關係,箇中秘聞,無人知。 但最緊要係,全球收緊監管,高盛一定受影響,與其做衰仔,不如認傻仔好過。 形象極差嘅高盛,連著名滾石雜誌都批評佢地係VAMPIRE。 布蘭克費恩用心良苦,搵公關公司幫手之餘,仲拉埋可愛老人家巴菲特落水,都算高招。 而布蘭克費恩,更披甲上陣做SHOW。四出演講之餘,仲親自搵傳媒到高盛總部飲茶食包。 同樣係I BANK,摩根大通火頭少咁多,高盛似乎真要檢討一下。

和則兩利

有無計過自己行故宮要幾耐時間? 我前後去過兩次,首次十多年前,行了大半天。 第二次是今年初,由於想重溫多一次鐘錶館,加埋坐底飲咖啡(說實在,沒有想像中難喝....),前後用左兩小時。 那一國元首要用多少時間? 答案是半個鐘。 為了招呼奧巴馬到訪,故官特別關了館,不讓其他市民有機會親近。但這反而令這位領袖「無癮」,因為發揮不到他的個人親民魅力。 事實上,像華爾街日報等外國傳媒,花得最多篇幅就是說今次總統訪華處處受到限制。 與98年克林頓訪華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當時,克林頓有四次直接向中國聽眾發表演講的機會,其中更包括一次不受審查的中央電視台現場採訪和對中國學生的數次演講。 「和則兩利,鬥則俱損;互信則進,猜忌則退。」 今次係奧巴馬就職總統後,首次同總理溫家寶會面。 雖然中美都話,佢哋喺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的國家,但據稱溫家寶喺會談中表示,中國係唔贊成有關G2「兩國集團」的提法,因為中國要建成現代化國家,仲有好長的路要走。 溫總又說,中國不會同任何國家結盟,即使是強如美國的大國。 事實上,今次中美峰會後,大家會問,兩國係咪就人民幣匯率問題上,同床異夢? 會面前連番發炮,呢邊有劉明康樊鋼做打手,那邊就有蓋特納克魯明隔空發炮,不過到奧巴馬真正發言,反而令人有反高潮感覺,外國傳媒形容,佢只係輕輕帶過問題,算係滿足大家。 人民幣由緩慢升值到拒絕升值。值得留意係,奧巴馬政府,一直低調處理。美方只係不斷重復,滿意人民幣匯率表現,只係未夠咁話。 美國忍氣吞聲,因為自知弱美元成為話柄,但有留意奧巴馬講話,將來兩國匯率走勢,似乎講到出面。 奧巴馬講嘅,其實正係內地多次強調,重內需,加強經濟結構轉移目標。 但老調重彈,人民幣升值,不利出口。 但既然經濟回暖,結構要轉移,出口問題當然唔會再係包伏。 熟識國情人士話,人民幣匯率政策,係配合對抗海嘯嘅國策之一。 個人相信,中美其實暗瓦底有左共識,只係等大家回來後,各自睇時間做嘢。 既然要改,似乎都要等埋月底召開嘅中央工作會議之後,先會啟動。

順風車

啱啱先講完,話股市同經濟差先至係自己嘅好朋友,又話如果只係識得跟據眼前嘅經濟表現、嚟決定投資,將會係最大嘅錯誤。 巴菲特再次用行動證明自己言行一致。 跟據巴郡提交比美國證監會嘅文件,巴菲特喺第三季增持左多間公司股權,包括喺經濟愈差、失業率愈高時候銷售就愈好嘅沃爾瑪,佢增持左總值八億七千萬美元股分,持股量係增加左九成。 另外巴菲特亦都持有一百二十八萬股埃克森美孚、同三百四十萬股雀巢股權。 至於被佢評為一生人最失敗嘅投資、Conoco Phillips就繼續減持。 不過講到佢至愛,除左新收購嘅鐵路運輸公司Burlington外,相信都要數富國銀行。 巴菲特曾經形容、如果一生人只買一隻股分,佢會毫不猶疑揀富國銀行,佢喺第三季、就增持左三點六個百分點股分。 有人計過,如果由31年前跟巴菲特投資,同樣嘅組合帶比你每年有兩成半回報,跑嬴同期標準普爾一倍。 不過巴菲特都知自己影響力大,為免太多人「搭順風車」,原來佢會向證監會申請豁免,可以唔披露一啲特定股分持股量。好似喺第二季,巴郡就無披露已經持有埃克森美孚。 事實上,睇好銀行業前景唔止巴菲特,被稱為「沽神」嘅約翰保爾森,喺第三季亦都增持左三百萬股花旗股權,同首次披露投資左喺摩根大通身上。 不過都唔係個個都睇好銀行股、好似喺舊年預言銀行爆煲嘅分析員惠特尼Whitney,就話目前銀行股價過高、過去一年嚟從未試過而家咁悲觀。

「中國,你好」

「同學,你好!」 奧巴華訪華,出席同上海學生對話時,主動用中文同學生問好。 面對中國起飛,奧巴馬再次講到,美國唔會抑制中國,但希望兩國貿易更平衡發展。 中美展開一場人民幣攻放戰,內地對美國貨幣政策,已經由關注,變為批評。 首先開炮嘅係銀監會主席劉明康,佢批評美元持續貶值,加上利率超低,都鼓吹利差交易同投機活動。 因為咁對全球經濟復蘇,尤其係新興市場形成新衝擊。 而副財政部長朱光耀就不點名批評,美國貨幣政策不負責任。 佢話美元作為主要國際儲備貨幣,貨幣政策應要顧及全球需要。 有學者就認為,國際間大多聲明批評人民幣匯率,反而忽視弱美金,會引發更大問題。 目前中國持有超過兩萬億美元外匯儲備,其中有三分之二係美元資產,唔少意見都指,內地正部署分散投資,減料依靠美金。 事實是,奧巴馬此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明同樣關注。 作為一代貿易宗師(記著,克魯明取諾貝爾獎,不是表揚他預見金融海嘯,而是贊揚他對國際貿易理論的貢獻!),佢話領導人外訪、姿態多於實際,但總希望,奧巴馬就算唔喺鏡頭面前,私底下,都要向中國領導人表達人民幣問題。 克魯明話,全球貿易不平衡,中國有責任。 因為以中國經濟實力,喺全球經濟低迷時,竟然將人民幣同弱美元掛勾,咁會跨全球貿易,甚至經濟發展。 克魯明批評,中國無正視問題之餘,仲轉移視線,要求美國加息,減財赤咁會令美國失業問題上升,係唔負責任。 面對近日愈嚟愈多聲音要求人民幣升值,商務部亦回應指,外界要求某一個國家,將貨幣升值係唔正確,相信以貿易不平衡嚟論證人民幣匯率要升值,係毫無意義。 看來今次胡巴吹水會,仍有甚多變數!

假復蘇

第二季GDP按季增長3.5% 恆指12000→18000點 第三季GDP按季增長0.4% 恆指18000→20000點 這個現象,說明了什麼? 當我們的政府在第二季交出了亮麗的GDP成績表時,各界都喜孜孜奔走相告,說我們的經濟復蘇了! 股市真的是走在經濟半年之前! 可是在現實世界? 企業面對忽上忽落的訂單,整體零售未有持久的客源增長,出口企業經過年中一輪聖誕急單後,突然發現一切都無以為繼。 我們懂得的不少公司在制定明年預算時,根本就是從緊多於從鬆,大家寧看定一點,也不多願花大使費。 對於打工仔來說,危機感更是有增無減。除了少數投行/證券行業外,大部分企業根本都無從感受到經濟復蘇,大家都不禁懷疑: 到底是自己經營不善,還是眼前只是一個「假復蘇」? 現在第三季經濟數據終於證實了大家的故慮,經濟無預期咁好,按季增長百分之零點四,低過市場預期嘅百分之二。 所謂財富效應帶動經濟復蘇,原來真的只是一廂情願。 大家都熟知GDP=C+I+E,那三大行業表現如何? 出口唔單止承接唔到第二季、按季急升1成嘅好表現,反而再次錄得跌幅。而第二季另一個火車頭、零售銷售就算有增長亦較第二季差,僅得0.5%按季升幅。 反而令人意外,是營商氣氛轉強,整體投資開支回復增長,第三季按年微升1.4%,雖然只是兩個百分點升幅,不過要記著,第二季按年是下跌13.6%,因此計落一來一回、是有明顯急速的反彈。 那應如何解讀那些數據? 最易解釋當然是出口,經過年中一系列聖誕急單後,出口企業很快發現歐美公司都不願下長成交期的訂單,反而要企業接下一些急單付貨,變相將資金成本及庫存風險,全數轉移至出口公司身上。 更要命的是,內地寧保內需也不願加大力度改善出口,本港自然受害。 消費,其實大家自己都心知肚明,在人工及就業未有改善下,雖然股市升了,不過真正撈到底又有幾多人? 帳面賺了,吃多一餐半餐還可以,換車換樓? 再等一下吧。 說到最奇怪的,還是投資,為何會有如斯巨大增長? 到底錢投資到那處? 看看投資最大改善地方就可以了解多一點現實。樓宇及建造開支在第二季下跌4.7%後,在第三季止跌回升,更反彈了3.4%。 原來就是一個樓市,支撐了本港經濟。 今年以來,樓市累積升了近三成,不少發展商新項目都要加快緊工。 原來流入來近三千億元的資金,就是到了樓市及股市等資產市場,連政府都話,經濟復蘇未鞏固,市場要提防資產市場風險。 說

富貴門

自從今年年初,東亞被併購嘅傳聞就不斷升溫。 身為華資銀行一哥,內地業務,近年係賣點。 代表東亞嘅李國寶,同李氏家族,但真正持股唔多。 李國寶,同家族成員持股量只有百分之九樓下,而且股權分散。 唔計李氏家族,東亞最大單一大股東,係西班牙金融集團CRITERA,持股量係百分之9。 但自從一月分,國浩集團郭令燦、郭令海家族不斷增持東亞後,情況有變,國浩目前東亞持股量,已經超過百分之8,直逼李氏家族地位。 二千年高價出售道亨銀行後,國浩一直想再染指本港銀行業。 眼見國浩不斷增持,李國寶成功拉龐西班牙CRITERA,對方承諾唔會增持至兩成股權之餘,亦保證任何敵意收購,都會同東亞董事會企同一陣線。 國浩未必過到CRITERA呢關,至於持有半成股權嘅中銀亦成為關鍵。 有銀行分析員話,國浩短期內敵意收購東亞似乎難以成事,但市況旺,往往成為炒作借口。 而東亞現有股價對帳面低於兩倍,從估值上,亦成為追貨對象。 自從上星期開始,因為國浩增持至超過8%,東亞被敵意收購傳聞愈演愈烈。 兩分周刊頭板,大報專欄解構,東亞易主講到似層層。 至於今日瘋狂,失控式上升,原來有原因。 每朝,基金,同大行SALES都會收到其他大行推介。 今日,嚟自德銀電郵,就點名提及東亞。話東亞內地業務好,管理層改善,現價唔貴。 極重要係,無論國浩,定其他中資機構,都有意入主東亞。 因為咁,東亞由開市,升到收市,而且愈升愈多。 東亞股權分散,國浩亦行動表明,佢地有意入主,但李國寶亦唔係善男信女,種種跡象顯示,佢年初已經知勢色唔對,並且全面部署。 李國寶第一炮,就係重組管理層,為左加強安全系數,安排兩個仔做副行政總裁。 之後,成功搵嚟西班牙股東君子協定,令佢控制股權增至近兩成。 李國寶第三招,就係減少向外發言,避免講多錯多。 國浩持股依家有8%,盛傳,佢地近日又再掃貨。 中環消息話,嚟自西環特派員,近日向國浩郭氏家族勸諫,講明暫時只係想見到國浩做東亞被動投資者,否則會影響東亞內地發展。 寶BABY內地仲有一定人脈,中方介入,勸阻國浩未必唔係事實。 但問題係,國浩依家處於極有利形勢,進可攻退可守。 呢個大馬財團,手持三百幾億現金,用多5億,不斷增持已經可以做單一大股東,要求入局。 以郭令燦往績,佢一宗收購,絕對有耐性等幾年,完全唔心急。 再者,就算郭令燦算盤落空,東亞股價已經炒高,佢帳面亦袋袋平安,兩個結果都係贏家。 而且常

封鎖

作為傳媒一分子,今日有兩宗消息令我們相當關注: 1. 胡舒立正底離職財經雜誌。 2. 梅鐸提出禁止Google 搜尋屬下網站。 ///////////////////////// 總編緝「胡舒立」證實辭職,佢被證券界稱呼為「中國最危險的女人」,因為佢多次揭露中國股市嘅黑幕,促使當局要整頓證券市場嘅違規行為。 前後撓釀幾個月,作為「財經雜誌」創辦人,胡舒立最終係選擇辭呈。 「財經雜誌」證實,母公司「中國聯辦」,接受左胡舒立辭呈。新主編會由「第一財經周刊」現任主編何力接替。 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話,胡舒立認為「中國聯辦」未能為雜誌提供充足資金、以及支持佢早前有關新疆民族騷亂嘅報導, 因此決定離職。 胡舒立將會出任廣州中山大學、新成立嘅傳播及設計學院院長。 不過華爾街日報話,胡舒立會同一間新嘅公司合作,以「財新」為名推出新嘅財經雜誌同網站。 報道話,胡舒立同電盈主席李澤楷已經進行左一年商談,計劃設立新互聯網新聞平台,有消息亦都話,厚樸基金嘅方風雷會出資參與。 「財經雜誌」一直以調查報道見稱,98年時創辦後,多次質疑官方觀點,經歷今次人事變動後,雜誌方針可能有變,最後誰也不是贏家。 /////////////////////////// 說沒有贏家,下面這個例子可能也一樣。 多次批評搜尋器Google嘅新聞集團總裁梅鐸話,集團嘅網上報章收費後,會考慮封鎖GOOGLE,即係話讀者唔可以用搜尋器,免費睇新聞。 而家用google搜尋新聞,都會顯示出多間傳媒嘅新聞內容。 當中當然包括「新聞集團」旗下嘅報章,好似太陽報、泰晤士報、華爾街日報等等。 雖然集團較早時公布,會延遲出年六月,先實施網上版收費嘅計劃,但梅鐸話,一旦落實,就會考慮封鎖google,唔可以再好似而家咁,睇到免費版本。 梅鐸目標,當然是希望鼓勵讀者俾錢睇新聞。 呢幾個月,新聞集團同google嘅駡戰升級,指摘google提供免費新聞,係盜竊同寄生嘅行為。 如果旗下報章網上版要收錢,面對「英國國家廣播公司」等喺網上提供免費新聞嘅媒體,梅鐸無有怕話只要俾其他公司做得更好更有質素,就唔怕競爭。 又指對方新聞內容,係竊取自其他報章,可以控告佢地侵權。 //////////////////////// 免費內容今時今日已是大趨勢、除非你有獨特內容,像WSJ或 FT LEX之類專文,那怕一年收你千多二千元,你都要乖乖付款,否則還

炒股兵團

柯大俠拍埋「波友」馬時亨,一齊入主中策集團,仲要一開波就由AIG 手上、收購台灣第二大保險公司南山人壽。 單Deal都未批,不過有左大俠同前高官入局,「官商合璧」、帶動股價單日就急升七成八。 做左幾十年銀行嘅柯清輝話,希望自己同闊別左官場一年嘅馬時亨,可以淡化公司中資背景同炒股嘅誤解。 不過睇呢個股東班底、洗脫中資仲可以,要擺脫「炒股」.......相信都好難! 講番中策大變身,黃鴻年時代,被譽為係第一代私募基金,電盈個殼,正正係中策出品,DEAL王鍾楚義,渣打亞洲消失後,亦係落腳中策。 易主後,中策成為殼股,由朱太把關。殼股方式程再被大派用場,中策靠大量發新股,集資收購南山人壽,變為金融股。 要有作為,先有打支信心劑,名牌放應大派用場。 柯清輝三個字國際資源,證明行得通,同一班幕後股東,決定使出柯清輝,加馬時亨呢張牌。一嚟,強化專業同港人管理形象,方便台灣批准交易,更重要當然係股價翻幾翻!! 成績未知,贏家已經排通街。 柯清輝,月薪七十七萬,年薪九百幾萬,另外可換股票據,柯清輝單係首日,已經賺到笑! 大俠唔計年薪,單係三億可換股票據,扣除一毫子行使價,今日帳面賺三億三。當佢恒生有一千萬年薪,大俠今日帳面利潤,佢要喺恒生做三十三年,先搵到。 但正係佢有匯豐,恒生三十幾年經驗,先有今日機會。 至於馬前局長,今日亦帳面賺5千幾萬。 但講真正天王,唔係佢兩位! 真正天王,就係彤叔。 由彤叔為首嘅搵銀俱樂部,近日異常高調。 早期有蒙能,近期有國際資源,再有今日中策,沙膽彤股壇搵真銀,愈炒愈開心。 股壇中人相信,中策南山,幾年後會成為歷史,殼股始終係殼股,不消兩,三年,南山轉個手,咪賣俾國壽!! 無論點,彤叔行動證明,股市有錢搵,同四叔取態各異。 同四叔睇好樓市,澳元相比,彤叔唔會公開推介股分,但有佢跡影嘅殼股,大家要分外留神。 由彤叔牽頭嘅新股觀光團,適逄新股排隊上市,每次推介會都成為常客,新股有彤叔出席推介會再唔係新聞。 名人效應四叔話唔使理,但今次名人效應愈玩愈烈,遲下唔知會唔會有誠哥都出席?

微言大義

Malcolm Gladwell是我一個喜愛作家之一,三本風靡全球的書(The Tipping Point、Blink、Outliers),都令人很多回想空間,幾個月前來香港演講,門票高達六千蚊一張,令很想參與的我,無法參加。最近出版的新書《What The Dog Saw》,是他由十多年來發表在《紐約客》的文章裏,挑出喜歡的結集而成,由小小觀察講道理,相當引人入勝。 「Why Some People Choke and Others Panic」,Choke和panic都是指人們在巨大壓力下的表現失準,但意義又可大不同,另外一文章講「天才」與「大器晚成」的故事,仲有Why do we equate genius with precocity? 都後值得大家一看。 有幸,興趣相投李兆富今晚上來CAFE解扣,值得留意。

新圍牆

11月9日係德國柏林圍牆、倒下20周年。 呢個象徵住東、西方冷戰、同德國分裂嘅重要標誌倒下之後,德國喺九零年重新統一。 德國前總統科爾話,身為德國人,德國歷史上唯一嘅驕傲就係統一。 德國統一,除左政治,經濟自由帶動德國同歐洲嘅發展。 當地大學做嘅調查估計,東西德合併成本2萬億歐元,即係相當於接近3萬億美元。 相信唔少人都認為值得,德國統一後,影響力大幅提升,經濟逐步全球化。 歐洲快速融合,愈來愈來東歐國家加入歐盟,目前歐洲有27個成員國,16國家都係用歐元。 自89年,DAX指數到依家,翻左超過兩翻,連同反映德國政府債券表現嘅REX指數,表現跑嬴黃金,同泛歐洲地區嘅指數。 不過,當地研究訪問咗前東德人意見,三成認同德國統一,有得亦有失。 人口西移,貧富懸殊,係德國面對問題。 在今天,多個當年有分改寫東歐、以至全球政治版圖既領袖,重臨柏林舊地,緬懷歷史。 要搵歷史代表人物、首選當然係前蘇聯領袖戈爾巴喬夫。 「Nothing is eternal in this world. The wall could disappear!」 呢一番話,就印證戈爾巴喬夫當年,有幾支持東歐民主運動。 戈爾巴喬夫果陣喺蘇聯,推動政治改革,佢嘅新思維,促成東歐變天。 由於戈爾巴喬夫無下令到、喺東德嘅幾十萬駐軍,武力鎮壓民主運動,結果令圍牆倒下,改寫了世界歷史。 對於呢個決定,佢話過,今生無悔。 今時今日,戈爾巴喬夫話,佢見一道新圍牆。 依家呢道新圍牆,而且唔再局限單一國家、仲巨大到遍及全世界,但偏偏各國領袖都低估呢幅新圍牆嘅威脅,大災難「逼在眉睫」。 呢幅新圍牆,就係全球暖化造成嘅「氣候危機」。 戈爾巴喬夫在「泰晤士報」撰文,話呢場危機,好比冷戰時期美蘇兩大陣營對峙,同樣涉及人類存亡,亦唔可以單靠任何一個國家解決。 但佢話,其實「世界公民」早已經察覺到呢場危機嘅嚴重性,要求各國政府聯手作出根本改變;「戈爾巴喬夫」點名、要求美國總統奧巴馬、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 要效法當年的全球領袖,順應民情,唔好再迴避歷史,親身出席下個月嘅「哥本哈根氣候會談」、聯手拆走呢幅新圍牆。 事實上,要數過去二十年最偉大、有有視野的國際領袖,戈爾巴喬夫是當之無愧。 今天,他提醒我們面對的新圍牆,各位又有幾多決心去將它推倒?

你追我逐

今個星期,港股又踏入集資高峰期,市場今年最矚目兩隻新股、包括今年首間上市嘅內地金融機構民生銀行、以及澳門經營威尼斯人嘅金沙中國,都係呢個星期路演同招股。 兩隻股分好似你追我逐、要鬥大集資額咁,金沙就前後兩次調高招股規模。 雖然金沙話,可見將來都唔會派息,不過都阻唔到投資者興趣,多個大孖沙好似係新世界鄭裕彤、華置劉鑾雄同惠理基金謝清海都有撐場。 呢個組合都熟口熟面,如果真係拍得著恆大,分分鐘有三、四成升幅? 當然短炒就高難度,我地都係睇番基本因素。 咁到底金沙好,定民生好? 論名氣,金沙屬於國際級,但集資額一次又一次提高,上市價唔平之餘,無息派,澳門概念獨特性,市場大把大得揀。經紀話,除非博短炒,否則玩唔過! 相反,民生係前年以嚟,首次有內銀股供應市場。作為內地民營銀行,前首富劉永好做大股東。以上海為大本營,有概念之餘,全國有四百間分行,以穩陣,以賣點,民生似乎跑出! 民生是否真的好,以上市價計,相當於最高一點八倍帳面值,平過招行,同中信銀行差唔多。無大咬,外界認為有一定誠意。 但錯就錯在,民生一級核心資本比率,嚴格講,唔及格! 根據花旗計算,民生今年純股本計嘅一級資本充足比率只有百分之五點九,只係比深發銀行高少少,內地銀行股中,排尾二。 由於民生次級債務佔資本組合比重有兩成九,急需要調整,唔上市,別無它法。 同六行比,民生只係一間中小型城市商業銀行,高盛講過,有得揀,倒不如要中信銀行。 其實民生頭三季業績唔錯,盈利升一成八,但細心睇,原本係賣左海通證券有特殊收益帶動,扣除嘅話,盈利要跌三成三。用其他指標比,中信銀行,的確強過民生。 以資本比率計,信行一級資本比率有近百分之十,完全贏十條街。息差方面,信行有兩厘六,較民生兩厘五六高少少。不過咁,股本回報民生預計今年有一成八,贏番一次。 新股始於係新股,一係買,一係唔買,有基金經理話,民生賣點的確唔多,但唔可以忽略佢地企業貸款增長潛力,再者係,細細間,兼係民企,空間大。

樓市見頂時

有冇留意,樓市係幾時見頂? 好吊詭! 而家諗番轉頭,就係創造奇跡嗰一刻! 名鑄三萬蚊一呎、突破一房單位呎價新高。緊接住,到天匯7萬1千蚊一呎、打破世界紀錄。 當時 "癲" 到話要再挑戰十萬蚊一呎嗰一刻,其實已經摸晒頂!情況就同零八年、零五年凱旋門突破新紀錄之後一樣,高位無以為繼要調整。 銀行回應金管局十月尾嘅指引,收緊豪宅按揭成數到六成,同時要審慎估值,天價豪宅 即時要打個折扣,估值比成交價低近三成。 業界話,有中價樓都出現估價不足。 曾經創出七萬蚊呎價嘅恆地干德道天匯,平均呎價41000蚊。 但按揭中介機構話,目前銀行估值大概得3萬蚊呎,比成交價低近3成。 新世界名鑄亦都出現估價不足情況,估值比起成交價,相差一成半。 連大發展商信和都話,銀行對估價應該審慎,咁可先避免樓市泡沫。 業內人士話,除左豪宅外,部分中價樓,亦出現估價不足,不過情況唔算嚴重。 最新連經濟學人都要專文講香港豪宅泡沬。 施老闆說,恆地公布天匯呎價時,樓價已經見頂,預料未來幾個月樓市價量會齊跌,直至明年農曆年前先有改善。 其實有無諗過為何恆地要公布一個七萬蚊呎成交? 明知成交一出就會引起社會關注,甚至政府都要出手干預,難道恒地另有目的? 為爭取更低補地價? 為攞威? 還是蠢到為同行家一拍兩散?

醜陋指標

真係要認衰,勢估唔到失業率突然急升到呢個水平。 唔怪得聯儲局之前要保持低息環境仲要維持一段長時間呢句字眼,就好像經濟學家所說,就業數字非常「醜陋」Ugly! 美國失業率升到雙位數字,是二十六年最高。 勞工部公布,十月失業率升到百分之十點二,是一九八三年四月以來最高,高於預期的百分之九點九,九月升零點四個百分點。 非農業職位減少十九萬份,多於預期的減少十七萬五千份。 令人意外的是,即使有現金換舊車計劃,工業界的削減職位,仍然高達六萬個,比九月分反而進一步惡化。 由雷曼倒閉到今天,美國已經削減左一共730萬分職位,剛好係全個香港總人口。 而工時未有改善,亦反映僱主現階段根本未有意慾叫員工加班,即係經濟未有太大起色。 市場共識係失業率仲未見頂,所以而家最多人講嘅係「Jobless Recovery」~! 華爾街日報做過一個統計,由二次大戰後到八十年、總共八次經濟衰退,發現原來失業率唔係好似經濟學家咁講,係一個Lagging indicator「落後指標」。 反而喺經濟衰退結束後嘅兩個月,失業率就會見頂! 不過今次情況明顯並不適用,以今年六月底經濟結束衰退為界線,按過去經驗,失業率應該喺兩個月就見左頂,但事實明顯唔係咁,所以話今次經濟周期,的確係脫離晒過去經濟學嘅理論! 唯一令人慶幸是,兼職的職位增加了3.4萬分,是連升三個月分。 這反映僱主面對增加的訂單及生意時,雖然要增聘人手,但由於不肯定增加的訂單是否持續,所以寧願先請兼職員工頂著。 經濟學家說通常這是勞動市場復蘇的先兆。 雖然有好兆頭,不過美國人似乎沒有多大心機耐性等奧巴馬發功。最新在Virginia 及New Jersey的議會選舉中,民主黨都先後失利 ,即使有奧巴馬親自拉票亦沒有好下場。 剛當選才一年,選民的聲音相信奧巴馬聽到了,第二輪刺激經濟措施短期大概可以落實。

首富榜咒詛

又到公布富豪榜時間,今次係福布斯公布09年中國富豪榜,排首位又係獲股神賞識嘅比亞迪王傳福。 58億美金身家,連跳22級,榮登中國首富。 王傳福第一,舊年第一嘅農業投資專家劉永行,就跌到落第二位,取代仍被調查嘅國美黃光裕。 第三大中國富豪,係娃哈哈創辦人宗慶后。 股市升跌,左右個人財富。成為全國首富,王傳福靠電池車嘅環保概念,加埋貴人巴菲特入股,股價10蚊,變超過80蚊。 王傳福有天時地利,人和,娃哈哈掌門人宗慶后,連跳15級,打入三甲。 原因係佢打不死,同合作夥伴法國達能鬧番,最後,達能以低價將合營項目賣番俾佢,宗慶后成為贏家。 贏更多係玖龍紙業張茵,舊年財困,但佢守得著本業。 危機已過,張茵身家由舊年231位,大幅彈升至31位。 咩條件成為內地富豪,以往,搞地產未必行得通。 碧桂園嘅楊惠妍,由07年嘅高位,連跌兩屆,落到第五。 同樣搞房產嘅許榮茂,就緊隨其後排第6。 反而新經濟可能係嚟緊機會,網上遊戲QQ起家,股價今年黎升左1.6倍嘅700。 馬化騰身家都跳高左兩級,成為中國第七大首富。佢自已亦講過,好彩當日無賣QQ。 電子商貿專家阿里巴巴,馬雲身家由68跳到上44位。 至於榮智健,唔再係中信泰富主席,但持有嘅股票反彈,佢嘅排名,亦由63,升上41位。 其實大家對王傳福都無咩爭議,不過排喺後面嘅富豪,福布斯同胡潤兩個榜,之後九位都好唔同,咁信邊個? 好似玖龍紙業張茵,喺胡潤排名第二,福布斯排名雖然連跳二百級,但都只能排喺三十一位! 計我話有咩好爭,做中國首富,好多時都無好收場,你睇下以前歐亞楊斌、上海首富周正毅、同埋國美黃光裕下場,都知唔爭好過爭! 曾經都有人分析過,點解會出現呢個「首富榜嘅咒詛」! 其實不難理解,以前內地市場好多規範都做得唔好,民企老總好多時嘅第一桶金、都唔係好見得光。 如果好地地做低調富豪,可能仲唔會出事,但一成為首富,萬千焦點集中喺身上,就好難唔比人翻舊帳! 呢個真係應左「人怕出名、豬怕肥」,不過近年呢啲富豪好似係王傳福,就真係靠住眼光同策略而成功,希望佢可以打破呢個咒詛。

低資源使用量

果然不出所料,聯儲局兩日會議,無提退市! 不過指細睇,表面係無,不過,英美唔少大報都話,聲明其實有強烈暗示。關鍵係首次提出左,維持低息嘅三大條件,意思即係,條件一變,隨時加息。 呢個真係高招!咁做既唔需要俾時間表,引起不必要嘅市場震蕩,又可以叫市場做足心理準備,伯老好野! 三月時開始提及,低息環境維持一段長時間嘅字眼繼續保留。 但留意會後聲明嘅話,佢地首次講明,係「低資源使用量」,「低通脹」,同「穩定嘅通脹」預期呢三個條件,令低息環境可以維持長時間。 即係話,唔符合呢的條件,貨幣政策會有改變。 「低資源使用量」呢個字眼,係首次喺聯儲局聲明內出現,係咩意思,即時引起外界有唔同解讀。 華爾街日報話,所指嘅正係勞動市場。 英美傳媒都話,聯儲局已經明示,外界要留意,嚟緊失業率係咪見頂,同反映通脹指標嘅相關數據,係影響貨幣政策,同退市時間表關鍵。 英國金融時報形容,會後聲明,係鷹,鴒兩派協調結果。 低息環境六個月內似乎不變,但一旦,三大條件中其中一項唔符合,利率隨時有變。 比九月會議,聯儲局對經濟評估更樂觀,指經濟持續有改善,消費增加,樓市亦回穩。失業問題仍然係最大隱憂。

有斷估

執筆之時,離聯儲局分聲明仲有三個小時,又試下「有斷估,無痛苦」。 其實都不難估計,資產價格繼續狂升,美股升逾一百畸,MSCI環球指數上升近百分之一,美元日圓都下跌,連金價都破埋頂,創出新高。 所以「斷估」是聯儲局今晚聲明,是會保留「低息環境一段長時間」呢句字眼。 市場如果唔係過分亢奮,一定係荷包長期腫脹。 錢多,毫無疑問。寬鬆貨幣環境,已經持續差唔多一年,世銀話,擔心區內情況,再唔收緊,恐怕泡沫爆破。 股市升、樓價升,商品價格又升。 華爾街日報話,資產泡沫成為全球央行關注、但係又無咩辦法應付嘅大問題。 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關注香港資產價格急升後。 世界銀行亦警告,區內包括本港、內地、新加坡同越南,開始浮現泡沫危機。 世銀話,寬鬆貨幣環境,令市場資金泛濫,推高資產價格。 建議區內應該盡快調整政策,跟隨加息。 匯豐亦話,樓價調整係好事,可穩定經濟。 世銀尤其關注內地情況,話雖然目前泡沫未算嚴重,但隨住經濟增長,銀行大量借貸,當局越遲推出收緊政策,代價就越大。 世銀預計,內地黎緊會逐步取消振興措施,中央出年投資總額,比今年會大減一半。 IMF 同世銀都開到聲,話關注本港資產泡沫,政府有咩回應? 其實呢,都好難有咩回應! 曾俊華話,擴大港元兌美元波幅,無益處,更會引發更多投機活動。重申聯匯制度下,本港貨幣政策首要目標,係匯率穩定,唔係調控資產價格,或者通脹。港元同美元掛勾仍然合適。 曾俊華再提到,關注樓價表現,但任何政策都會慎謹行事。 簡單講,就係咩都唔做囉!

訓身

巴菲特七十六歲,怕且喺琴日之前,無人會諗過佢仲可以「訓身家」,賭一鋪咁大! 其實明眼人都知,佢係押注喺總統奧巴馬身上,因為美國經濟好、巴郡就好! 巴郡收購美國最大鐵路運輸公司,代價超過四百億美金,係歷嚟最大宗投資。 巴菲特今次投資Burlington,係貫徹左佢環保同基建兩大概念,因此同佢旗下另一間公司「中美能源」、好大機會會成為集團旗艦。好似巴菲特自己咁講,兩間公司共通點係「Solid」! 幫巴菲特寫自傳「Snowball」作者Alice話,隨著兩間公司成為巴郡兩大旗艦,現任中美能源主席「索科爾」Sokel,就更加順理成章,成為股神接班人。 一宗收購,傳媒形容,巴菲特落重著,賭美國經濟復蘇。 呢位70幾歲投資高手亦承認,賭得大、但賭得好開心, 股神對美國前景樂觀,但話佢對奧巴馬有信心更加直接。奧巴馬提出,基建,環保兩大概念,正係巴菲特近年投資主題。 巴菲特話,佢係鐵路迷,美國前景關鍵在於基建。 更重要係,佢話,鐵路運輸發展模式改變左,而佢將會全資擁有嘅BURLINTON更具備環保概念。 佢讚呢間公司管理質素好之餘,舊年改良營運,列車行470公里,只需要用一卡倫柴油,排放量較少。 話說回來,股神形容,投資BURLINTON,係偶然。 話說佢10月22日路經德州華茲堡市,順道探訪BURLINGTON總裁羅士德,心血來潮,同方講,如果你想幫公司搵個好歸縮,記著我個電話號碼。 巴菲特話,對方第二日,果然仲親自同佢詳談,十日後更落實交易。 整個BURLINTON董事會開會十五分鐘,已經有最後決定! 雷曼出事前,巴菲特無聽電話,今次買BURLINGTON,事前叫對方記著佢電話號碼。 同一個電話,兩個唔同對待,正反映巴菲特的確係一個鐵路迷!! 根據協議,一旦交易告吹,分手費只有二億幾,佔交易額唔夠百分之一,同行規低左一大截,證明股神只想成功,不想失敗!! 連埋burlington,股神一共持有三間鐵路股,包括Union Pacific,同NSC。巴老最後揀中Burlington,單睇股本回報,係美國四大鐵路股之冠,可以解釋到原因。 一百蚊美金一股,三成溢價,有人會質疑貴。 但美銀美林話,收購價只係相當於企業價值,對撥備稅前盈利8.1倍,遠較過往四年平均鐵路股估值12.3倍低,股神應該有錢賺。 美國學者亦指,克林頓時代,美國鐵路運輸需求超出運載量,依家需求大有增長空間。 巴菲特豪

各施各法

經過一場金融海嘯,相信大家都同意最差情況已經過去。不過而家問題係、點樣面對退市後遺症? 資產泡沫、高通脹、樓價高企,呢啲問題全世界都熟口熟面,亦都係每個央行行長最頭痛問題,有央行好似澳洲同挪威選擇加息,有地區好似係內地、南韓同新加坡,就以行政措施壓抑資產升值,巴西就選擇向外來投資收取增值稅。 各施各法,目的都是希望解決資產泡沫的風險,咁香港呢? 除左見到特首話唔想見到樓市泡沫外,似乎都無咩動靜....齋講居多?!!! 反而一啲外人仲緊張,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就非常關注本港資產價格高企,呼籲特區政策要有對策,包括增加土地供應。 基金組織一年一度本港經濟評估報告中指,本港資產價格升勢,係由資金帶動,同基本因素背馳。更警告本港可能面對極高資產價格通脹壓力。 金融海嘯嚟,超過5千億熱錢,流入本港銀行體系,十月分,流入金額更係今年最多。 基金組織話,一旦全球寬鬆政策逆轉,本港資產市場會好波動。 佢地呼籲特區政府需要有對策,包括增加土地供應。 但大家都知,我地又無貨幣政策、用利率、貨幣供應調節都行唔通,在聯匯制度下,現時問題好難解決,最慘會係一啲低收入市民,無可避免會成為左犧牲者。

聯儲局的炒房

圖片
聯儲局今日開始議息,一旦決定退市,成敗關鍵,唔喺伯南克身上。 而係一班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市場部嘅幕後員工。 呢個可以話係聯儲局「盤房」嘅工作小組,有400名員工,辦公地點係紐約聯邦儲備銀行九樓,主管係小組負責人Sack。 WSJ今日有專文,介紹現年39歲薩克,佢平日負責帶領呢個小組,透過買賣票據,證券維持市場利率穩定。 唔好睇少佢,華爾街日報話,佢係聯儲局明日之星。 而伯南克可以話係薩克嘅師傅,04年薩克只係聯儲局一個寂寂無名嘅經濟師,但獲伯南克邀請,同佢作合著一篇論文,題目係聯儲局嘅角色。 薩克之後離開聯儲局,改投普林斯頓大學教書,正係伯南克呢個百樂,薩克接受邀請,重返聯儲局。 薩克檯頭,有多個退市備用方案,師傅一有指示,佢就會即時執行。 負起抽走市場過百億資金嘅重任,薩克話,絕對有信心稱職。 佢較早前,已經聯同摩根大通,同紐約梅倫銀行,測試逆向回購安排嘅電腦系統。 薩克備受重用,聯儲局公開市場委員會,一開始通常由佢向委員匯報金融市場表現。 上個月,委員就寬化寬鬆政策爭論不休,有委員更提議加碼,原來係薩克一語定音,認為要遂步退市。

期待以久

由悉尼到首爾,以至整個歐美,採購經理指數證實左全球期待以久嘅經濟復蘇。 環球採購經指指數,由九月嘅五十三點,急升至五十四點四,係零四年七月最高水平。 其中最大驚喜嚟自金融海嘯源頭美國,製造業指數10月升到55點7,係06年4月以嚟最高。 金融時報形容最令人鼓舞、係ISM就業指數,由九月46點2,標升至53點1,係三年最高水平。 華爾街日報話,由於ISM嘅就業數據都係嚟自官方機構,指數急升反映好大程度係勞工市場急聘人手,唔少企業喺增加臨時職位之餘,仲增加長工,因此星期五公布嘅就業數據,可能會遠好過預期。 至於復蘇一直比美國緩慢嘅歐洲同英國,指數一年嚟首次超越、五十點呢個反映經濟收縮同擴張嘅臨界點。其中法國更錄得九年嚟最大增長。 華爾街日報話,如果跟據採購經理指數計算,即係單月分、相當於全球經濟增長百分之四點五,遠遠超出經濟學家預期。 雖然數據理想,不過金融時報話唔係無隱憂,因為調查只係集中喺大型企業,但實際唔少中小企仍然面臨困難,一旦當局因為呢啲指標而提早撤出寬鬆政策,可能會令呢啲企業加快死亡。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明亦再次警告,美國最少要十年時間,先解決到失業問題,因此需要加大力度解決。

刁王中伏

十三億人口,內地始終有佢嘅吸引力,單係為一幅地,外資仲要爭崩頭! 最近仲發展成為二千年代,全新版嘅置地被狙擊事件。 話說,呢廿幾年一直對內地有偏見嘅置地,用左五年時間,研究內地買地。 結果睇中左一幅重慶地王,出價近三十七億人民幣,成為首個置地直接投資內地項目。萬事俱備,只欠批文,臨門一腳,俾九倉,同中國海外聯手狙擊,兩者合共用四十一億,將置地送走!! 置地內地投地,兼破天荒入股內房股「龍湖地產」,反映要向現實低頭。 話說回頭,有人爭地爭崩頭,亦有發展商有地喺手投閉置散,但竟然大賺一筆。 佢就係李澤楷,話佢嘅唔係香港傳媒,而係第一大台,中央電視台,央視出手,話小小超囤積土地。 指控嚴重,但有證有據,講句唔好聽,斷正! 囤積土地主角係李澤楷旗下盈大地產,涉及嘅係位於北京盈科中心,三里屯,同東三環對開嘅黃金地段。 中央台暗串,李澤楷有地唔起樓,搞到北京樓價貴。 佢地踢爆,幅地三年前,五億幾高價由李澤楷投得,但打樁之後,咩都無起過,到今年八月以近一億二千萬美金賣俾瑞安。央視搵嚟分析員話,咁就係囤積土地圖利經典例子。 根據李澤楷北京土王當日嘅發展條款,講明零六年九月要動工,舊年八月完成。 一年內唔動工,當局有權收百分之二十嘅土地閉置費, 問題係,幅地打左樁,咁係咪取巧? 楷楷喺本港做慣「刁王」,買買賣賣只要合法,那怕是被千夫所指、道德侏儒,只要轉到法律空隙,就連監管機構都吹佢唔漲。 不過在京要做刁、明顯比本港困難過,首要條件更係要夠低調,唔好吸引到傳媒目光,呢點小小超天生肯定唔合格!

錯估形勢

如果要數近年最睇錯市企業,我會揀太古! 其實幾年前開始,太古將投資焦點轉移至內地,將巨大人力物力投放喺北京朝陽區「三里屯」項目上,結果呢? 舊年包括酒店、商場呢啲項目開張以嚟,唔可以話吸引唔到人流,不過同主要商場好似係新地嘅新東安廣場、長安大街嘅新東方天地,以至金融街購物中心比較,三里屯明顯都係次一級選擇! 其實太古自己都認睇錯市,正因為過去幾年太投入喺內地,反而忽略左本地市場,令佢地錯失左過去一年樓市大翻身! 事到如今都恨錯難返,太古唯有計劃,將最值錢嘅太古地產分拆獨立上市。 分析員相信,國泰航空經營未有顯著改善,太古希望加碼投資物業項目,資金壓力大,分拆係唯一選擇。 太古強調分拆太古地產計劃,仲喺考慮階段,未知係咪成事,亦未向港交所遞交申請。 作為老牌英資綜合企業,太古業務遍佈地產,航空,貿易,飲品。 但最值錢,正係地產業務,太古每股資產值中,最少七成係地產業務。 多間大行計算太古每股資產淨值介乎105蚊至接近130蚊,當中,地產業務就值一百蚊左右。 分析員話分拆太古地產體現價值,攞到新資金,亦有助日後新投資。 年報顯示,太古持有物業總樓面有2千3百幾萬平方呎。 近年重點放喺內地,當中北京三里屯被視為旗艦項目,但人流唔多。 本港方面,新項目更加少,最大型係舊年起好嘅70層高港島東中心寫字樓項目。 由於無增添土地儲備,住宅項目以重建項目為主。 太古資料顯示,嚟緊三年,投資物業資本開支70幾億,但麥格理估計嚟緊太古最少使百二億。 如果加碼投資物業、喺國泰航空經營未改善前,太古資金壓力會好大,因為截至六月底太古淨負債近320億港元。 當然分拆一面係有利體現資產淨值,不過同時分拆後,母公司就幾乎變成純為控股,咁到底係利多定弊多?

任總,Welcome Back!

闊別一個月, 任總 又再同市民會面。 「最令我覺得困難的,是不能完全「hea」下來,放不下國際金融形勢,放不下香港金融狀況,放不下金融市場對經濟民生的影響。」 我們熱切期你的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