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顯示從 3月, 2012 起發佈的文章

清袋

圖片
新地一向在企管界獲獎無數,堪稱地產界最有透明度藍籌。 不過Sorry,一直都唔多覺新地的企業管治如何了得! 說馬後炮又好,新地在售樓方面的手法一向不敢恭維,特別是那些售樓部高層的臉孔,以及四年前處理兄弟之間糾紛的手法,你說有高透明度嗎?完全感受唔到! 今日復牌急挫過1成半,係十四年嚟最大跌幅,市值單日蒸發超過380億。 380億等於幾多? 夾埋幾乎等同兩間思捷市值,亦多過新地今年全年既售樓目標總額。 即係一次調查、就賠上左集團整年既成果! 更令投資者話對股分有戒心,有大行就話,關注新地企業管治問題,即時調低目標價。 評級機構亦算快出手,標準普爾同穆迪同時將新地評級展望列入負面,即係三個月內可能下調評級。 雖然事件已屆醜聞性質,不過新地仍然堅持,聯席主席郭炳江同郭炳聯,可以繼續執履行相關職責。 股壇長毛David Webb話,一旦律政司提出起訴,佢認為新地董事會就要作出檢討,包括可能重新邀請郭炳湘出任主席。 相反、中環人問得最多既問題係,唔係企管,而係現實好多! 到底經過新地高層事件後,到底新地值幾錢,好唔好撈貨? 巴克萊,同幾間大行不約不同話,事件後,新地股價一定要有較大折讓。 用一個簡單分析,不明朗因素已經構成折讓,管治問題再構成折讓。無疑,就算公司管治點差,只要資產不變,總會值錢。 但上述兩大折讓問號,似乎無人計到,幅度有幾大。 新地係大行,同基金愛股,大行過往幾年,俾買入及增持評級,遠比建議沽出多。無他,管理質素溢價,但依家打折扣。 單一管理層事件,令大行變臉,就算中信泰富上次,都未咁快發生。 好簡單,大戶要向客戶交待,星期四晚美股時段已經掛左一批沽盤,你係分析員,你點? 高盛最直接,暫停評級,理由係計唔到數。 原因的確合理,但同樣發生喺新地身上,絕對係罕有事件。 成交榜首,股價大跌,明顯係機構大戶減磅。因為,好多基金有明文規定,唔可以持有管治有問題既公司,而新地發生既事件,正正觸發違反準則,需要沽貨。 債市無咁既規定,但新地一批十年債,一開市就跌穿一百,跌左足足四美金,股債齊跌情況,完全唔係一個過度反應。好簡單,都係果句,投資者要問,到底仲有咩問題。 亦會問,七名執董,一人過身,三人先後被查,仲有無下個? 講番之前問題,到底新地值幾多? 如果用資產值計,分析

官商勾結?

圖片
開市無耐,相繼停牌。中環人話,唔少大行地產分析員,當時相當混亂。 一,即時收到客戶查詢,做咩事? 二,當然係要估計,發生咩事? 但由於停牌組合較特別,加上事先毫無消息話會集資,或有企業行動。部份分析員心水清,開始懷疑咩事。 作為藍籌企業,原本七名執行董事,一個過身,三個出事。 有基金經理直指,呢十日,連續三名高層被廉署調查,對公司嚟講,算係危機。從三間公司不同時段停牌,並要澄清停牌時間,內部混亂可想而知。 以廉政公署目前拘捕郭炳江、郭炳聯兄弟,同前政務司司長許仕仁,懷疑有人違反防止賄賂條例、同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名絕對不輕。 消息指、許仕仁涉嫌透露政府機密資料,廉署嘅調查會睇吓係咪有人官商勾結。 難道CY 未上場,就要先打大老虎? 又唔好忘記,此事另一潛在主角,大哥郭炳江,不正是CY支持者?

去妖化

今日喺「金魚缸」轉身望下批二、三線民企,業績公布後、簡直可以用「遍地屍骸」形容! 無他,業績見真章,妖鏡放大,尾巴盡現。業績差,無人怪,經濟舊年下半年唔好,要怪,係怪分析員過份樂觀,令你樂極忘形! 國美表現係點,真係無需多講。 業績差加埋第四季同店銷售竟然倒退,存貨額又累積至十六億人民幣,大行都話唔收貨,單日股價無左兩成,市值唔見左七十幾億! 人和商業,半年賺幾億,全年賺幾十億,靠既係重估收益,同期現金流大減,逾半年的應收帳急升100倍。 聯邦制藥,盈利跌九成。全年賺一億,但其實上半年盈利三億。 整多間,永暉焦煤舊年營業額創新高,全年賺多一成半,但其實每股盈利要跌兩成一。下半年表現更遠比上半年差,末期息要大減七成。 例子太多,難以盡錄,簡單講,有懷疑,就要信自己對眼,業績報表,睇多一兩頁,做多幾個比較,時間用多左,但可能令你避免不必要虧損。 勤力,未必有回報,但唔會被懲罰。 現金流減,存貨升,負債升,毛利下跌,應收帳大增,係民企甚至中資企業通病。 銀行呃唔到人,你信資旌資產無惡化,唔該對番佢地不良貸款比率分布詳情,高危行業,全部走樣。 市場之前對內地經濟太樂觀,造就左對盈利前景亦存在不必要憧憬,時間證明一切,玩復蘇概念,民企似乎未係時候。 單係一批存貨,如何清倉,已經問題極大。 更大問題係,唔少民企老總,之前傳周轉不靈,部份將股份押上。業績差,股價跌,連鎖影響,怕且,無人知會維持幾耐! 諷刺的是,今次死傷不止散戶,因為呢批股分唔少都係基金股,好似劉央持有既人和、富達歐洲股神又增持左霸王,對佢地來講,呢啲先係真正股災! 用「去妖股化」形容基金今次清洗行動,恐怕應無人反對。

富.事.通: 曲氏兄弟

圖片
富.事.通:美國第三大富豪-- 曲氏兄弟 (Koch's Brother),荼黨幕後金主,提倡廢除聯儲局!!!他們還會是影響奧巴馬連任的重要因素?

站台

圖片
地產股呢兩日表現,證明一樣野。就係義氣唔值錢,轉軚有萬金。 特首選舉結束後,新世界主席鄭家純突然轉軑為梁振英「站台」,呢兩日地產商中,就以新世界表現相當標青! 股價連升兩日,累積升近百分之九,接近返返去三月中跌浪開始前嘅水平。 兩日之間,市值增加48億幾。單計純官家族控股嘅四成二股權,就多左20億。 同期,跑贏支持唐營嘅地產股,論升幅,亦多長實好多! 特首選舉,市民最大得著,係睇到轉軚實錄真實版。地產股要升,好簡單係之前跌得多,但市場喜歡因應唔同情況,將唔同現象代入,再加以演釋,令所有事情都繪形繪聲。 無義氣都唔緊要,最怕有人扭曲事實。從來無話,新特首要推低樓價三成,但講到佢政綱內有關樓市同土地供應政策,其實利好私樓價格,又似乎有所偏離客觀。 上述論據,主要係話,既然新批土地集中公屋、居屋,咁即係私樓供地會少。 既然係咁,私人供應亦會少,樓價反而無大影響。 咦,聽落同當日好多人話,推居屋就不利樓價有咁大落差咩!!! 至於有關金融發展局構思,變相搞個金融版既貿發局,首先,無論從定位同角色上,不單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港交所,甚至投資推廣署有重疊,箇中細節亦有待釐清。 好遺憾,人總鐘意扮醒目仔,一個一貫支持市場自由發展既人,出口話金融發展局係好野,值得支持,就有令人噴飯之感! 市場發展,由政府牽頭,涉及既應否問題,從來係爭辯不休,唔會有結論。再者,多一個機構,就多幾把口,亦多左人有插旗意欲,有無諗過「混亂」呢兩個字。 無疑,依家係新時代開啟。正如狄更斯講,係最好同最壞,光明同黑暗之間。 大家睇唔通,社會率先進入表態期。金勞講得岩,識時務者為俊傑,義氣同原則,值幾錢斤?!

變天

圖片
梁候任特首大局已成,有人不安,但日子總要過。 得票率少於六成,梁振英要修補既、唔止係建制派之間既撕裂,仲有係商界、特別係大地產商之間既利益沖突。 多個大地產商到最後一刻仍然支持對手,但亦有人最後一刻倒戈支持。 華爾街日報話,一旦處理唔好同大企業之間既緊張關係,會增加未來五年香港前景既不確定性。 施永青施老闆話,發展商要有心理準備,會有政策傾斜、大幅增加公營房屋供應。 施生相信,梁候任的調控會好似溫家寶一樣,絕不留手! 樓價跌幾多,外界似乎過份將問題單一化,預左係咁,往往未必係,地產股同個別巨賈既表現引證到。 反而兆富今日提出兩大問題,值得關注。一,假如大吉利是,金融市場有震盪,班底上同應變能力上,可能比董伯伯十五前金融風暴更蝕底。 二,就係聯匯。 外界估緊,新一屆班子,換屆在即,呢個亦係指定遊戲。 誰是財爺?有人估林鄭,有人傳係近日擘炮的瑪嘉烈.梁。 但中環人認為,最佳結果係約翰.曾再坐一會。 正如大和所講,內外因素都令香港經濟下降風險大過上升,不明朗因素只會增加,穩著現有班子係無選擇中唯一選擇。 至於八三年到依家既七點八問題,傳媒之前的確問過候任特首,佢答得直接,就係咁敏感既事,佢唔會講。 簡單講,佢無力撐聯匯,亦無話會郁。 郁唔郁聯匯,一定唔會事先預告,但佢有咩動機郁呢? 美林,同大和提出,梁振英係著重收入再分配模式,而事實梁振英之前民望高,變相係受惠於資產價格高企,貧富不均,如果同意聯匯係造就資產價格急升原因之一,佢又的確大有理由,思考七點八呢個問題。 當然,好多人都話,聯匯不會變,因為無更好替代品。 但繼續同美元掛勾,不代表唔可以改「七點八」,況且梁振英喜歡「微調」! 中環人話,無論脫勾,或一次過升值,根本唔係最大問題,因為遲早其中一樣會發生。反而,聯匯箇中特性,有如一個秘方,梁營中人未必掌握到。 一旦有人知少少、扮代表下去搞,先係最大災難性。

明燈補習社

圖片
明燈補習社-- 大藍燈籠高高掛! 941原來是最大藍燈籠?

勇敢新世界?

政治事件,歷史證明往往到最後會係一個 Non event 。 但中環人今次明顯唔係咁諗。 話不明朗,甚至驚,有道理。因為政治學者話,今次其實係九七年以嚟,香港最大規模既一次大換班。 當年,改過區徵,換枝國旗,但今次,好多人疑問係,仲有無咁簡單 ?! 幾個月嚟,成個局變化之快,無人拆到,得個估字。 大行美林話,換特首無影響,因為聯匯不改,核心經濟環境唔會有變。 但,將來講既金融發展局角色係點? 係咪會現行三層架構下,加多一層? 財金班底咩人?又係要關注 !! 里昂夠老實,講得直接,就係一注獨沽地產股。原因有幾個,一,履行政綱承諾。二,往跡,三、跟緊中央,四,攞民意,為五年後鋪路。 的確,眾地產股一周累積跌幅明顯,由介乎百分之一,至大約百分之九不等。當中,恒隆跌最少,新地,信和,長實跌最多。 我地之前在 開市埋位曾經開出過一個 Pair Trade 提議,代號係 L101 , S1 。 結果依家揭曉,二月中以嚟,長實累積跌超過百分之十,恒隆同期跌近半成。 近幾日,外國主流都開始連載有關香港既專題。 星期四一個標題,極之抵死。標題總結過去五年,話到「曾氏皇朝底下,香港成為左最污糟既金融中心」 ! 不要被標題嚇怕,細看內文,原來係批評香港空氣質素,同污染問題。 同樣, WSJ 一樣有一篇題為「香港特首選舉娛樂了誰?」的文章,大意是梁振英後來居上﹐預計他將在週日的選舉中獲勝﹐而儘管選舉醜聞像娛樂片一樣吸引眼球﹐但香港其實已經再沒有時間逃避現實。 Capital Economics 就列出一大埋耳熟能詳的挑戰 : 不斷放緩的出口﹑不斷擴大的收入不均以及容易發生泡沫的樓市。 而歷史提醒我們﹐樓市極容易受到政府更替的影響。 1997 年樓市崩漬就是在香港回歸的時候。 文章最終推測﹐梁振英將傾向一種帶有更濃重家長式作風的新加坡式管理方法,而結果可能是遭到市民本能反對。 更令 Capital Economics 關注,是新特首會否考慮調整聯匯 ? 畢竟﹐聯繫匯率制正是香港高樓價和輸入型通脹的根源所在﹐而兩者正是推動香港創下歷史最大收入差距的因素。 但有無諗過邊個邊個做特首,其實會最少短期都會利好股市? 呢個

財經通識-- 南海泡沫事件

圖片
財經通識-- 永贖債券與1720年南海泡沫事件

5000 變十億

圖片
今期福布斯與誠哥齊名! 富.事.通:是日推介-- 女士白手興家,五千變十億! SPANX 的 Sara Blakely

債市熊

當十年美債息率升穿兩厘三之後,華爾街開始覺得,伯南克唔係一條螢火蟲,而係放火龍。 債息升,市場由處之泰然,變為坐立不安,係短短幾日內發生既事。 問番好基本好簡單既問題,點解債息升,對股市有咩影響? 原來,大家認為債息升係反映番美國經濟持續轉好,之前避險資金重新搵出路。但搞搞下,又轉為係擔心無QE,同埋驚債市泡沬爆煲嘅初期徵狀。 所以,豪賭QE一眾,開始話伯南克玩火。因為債息升,影響事關重大!! 新興市場教父Mobius 提出,債市拆倉早就預期之內,原因係通脹來了之際、坐收一、二厘息只係慢慢蝕入肉。 叫得教父,佢當然係唱好新興市場,理據都係離不開資金由債轉股,當中三分一都會投入到新興市場。 基本算術問題,十年美債近兩厘四,比標普五百指數一厘九左右派息率高,股市吸引力減。但之前債息就算低至一厘七,美股派息水平亦唔見吸引,所以債市對股市暫時影響不大。 買股票,係講盈利,以往債息四厘閒閒地,市咪又一切正常。市場俾人縱壞咗,債息跌又嘈、債息升又嘈。 結果,將伯南克神化,由弱小螢光蟲,被封為玩火龍。 都係果句,後市如何,還看數據,經濟好緊要,定放水緊要。市場太貪,經常想收盡齊人之福。 港股怎府辦?由此至終,香港無美股既盈利賣點。不明朗因素多左,容易製造利淡借口,況且第一季升咁多,趁踏入第二季前,鎖定利潤。

明燈補習社3-- 細價股陷阱

圖片
強力推介: 明燈補習社第三集-- 劉紹文親述如何避開宜進利、泰興光學等細價股陷阱!

有錢人

英國樂隊「DIRE STRAITS」名作係MONEY FOR NOTHING。 蘋果變奏,係MONEY FOR TROUBLE。  蘋果公司行政總裁庫克喺今晚美股開市前半個鐘,就會主持電話會議,宣布點樣運用976億美元嘅手頭現金。 庫克喺上個月嘅股東大會上話過,龐大嘅手頭現金已經超出營運一間公司所需嘅資金,會深入考慮股東嘅訴求向股東派息或者回購公司股分。 蘋果真係一次過派息、回饋股東。咁會派幾多﹖ 計番蘋果嘅手頭現金之中,有三分之二,即係超過六百億美元,係存放喺美國以外地方,將資金調返美國,涉及繳稅。 換言之,即使派息都唔會涉及呢部分嘅資金。 分析員計過,派息率可能係股價百分之2至3,以上星期五收市價計,相當於每股派11點71至17點57美元。 不過亦有人計數、參考番微軟同IBM等大型科技公司嘅派息水平,估計每股派息只係兩美元。 喺今年第一季度,蘋果嘅現金收入160億美元,預測今年全年蘋果嘅現金會產生大約750億美元。 華爾街日報話,一旦蘋果加入微軟、思科同甲骨文等持有大量現金嘅科技股、派息嘅行列,可能反映蘋果嘅高速增長期已經過去。 錢多,教主在生時係為蘋果迷,但庫克,明顯要為股東。 派錢,無人意外,每間公司要面對有錢人既煩惱。既然如此,蘋果一派,首先想到,自然係啲錢已完全無用。 現金多既公司,美國太多。大摩計過,科技股由高增長,變為低增長,唔緊要。只要派息及其他形式回報股東,股價表現比同類科技股跑贏一成四。 股價如果繼續跑贏,股東高興。但蘋果迷會唔會開心,要睇以後產品。如果單睇新iPad,首批轉手只係賺二,至四百蚊。庫克要好好檢討。

弄巧反拙

圖片
最後一刻沖刺,有史以來最大規模既債務重組計劃,令希臘避過一劫。 喺私人債權人換債期限屆滿後,政府表示,喺希臘法律下發行既1770億歐元債券,最終有1520億歐元嘅債券持有人願意接納削債,佔呢部分總數百分之八十五點八,政府啟動埋「集體行動條款」 CAC ,強制所有債權人要接受換債。 至於有近三百億歐元既債券,由於唔係喺希臘法律下發行,呢部分只有二百億歐元係同意換債。連同 CAC 第一部分、換言之一共有一千九百七十億歐元既債券會換債,佔國家債務2060億歐元中,總數既九成半,令希臘終於達到歐盟跡近嚴苛的貸款條件。 希臘財長維尼澤洛斯形容,今次「債務轉換計劃」係史無前例,將會帶領希臘進入新時代,為下一代人、減輕逾千億歐元債務負擔。 今次希臘私人債權人接受削債,係歐盟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放第二輪 1300 億歐元希臘救助貸款先決條件。 對於市場下一個焦點,視線轉移至負責監管CDS合約嘅「國際掉期及衍生工具協會」ISDA。 根據ISDA條款,假如一個國家或者機構,無能力還債,拒絕或者係延遲還債等,都會被視為「信貸違約事件」。 雖然執筆時仍然未知ISDA最終會否將希臘換債計劃中,啟動集體行動條款係咪會觸發信貸違約事件,不過據估計即使要賠償希臘的CDS,金額亦只是23億美元。 說實在,這與比較起逾二萬億美現的CDS市場,其實只是幾個賣CDS的美資投行要賠錢,對大部分投資市場沒有甚麼大不了的影響。 相反、一旦ISDA決定不賠,將觸發整個CDS市場拆倉,不單令持有CDS投資者受損失,連帶因對沖而持有歐洲國債的大行,亦分分鐘要拋售手上國債,結果情況可能弄功反拙。 既然係咁、實在沒有不賠的理由吧?

別誤中副車

個個為內地通脹數據而雀躍,但無為一連幾個更重要既經濟指標而憂心,反映係市場選擇性接收資訊,主觀性分析結果。 內地通脹回落,大家一早預見,但市場少提季節性因素,反而大打寬鬆牌,並且成為繼希臘之後,另一個用作解釋市況上升既理由。  要睇好,只有寬鬆借口。要審慎,工業生產,固定投資,同零售銷售有排你驚。但市場解釋數據差,就套用番季節性因素。 要推高股市,咁打矛波,勝之不武! 中央放棄保八,最新數據都反映,推動經濟嘅三頭馬車都放慢步伐。 工業生產一,二月份只有一成一增長,比舊年同期一成四低,更係兩年半最低水平。 李克強愛用既指標,發電量,頭兩個月只升百分之七,遠比舊年同期近一成二低。睇埋固定投資,都令人失望。 差唔係大數、而係嚟緊細分部份,特別係房產投資,以及銷售額都係唔好。其中銷售額增速,更大跌兩成。 羅奇,同羅傑斯話,中國不會硬著陸,係岩。因為稍有差池,國家可以話,本著科學客觀精神,將基建現代化,科學化。 國家今年目標只係保七點五,假設出口有好一段時間唔得,零售市道任重道遠。但一二月零售銷售增長一成半唔夠。內需之道難行,問題出喺邊? 工資同人均收入仍然有增長,如果假設經濟未真正轉壞,經濟師話,其實係DISINFLATION,即係通脹降溫過重,根本不利消費市道。 投資心理係,股價升,搶著入市,消費心理亦一樣,不斷起價,反而會製造購買力。 相反,消費者建立價錢回落預期,就正正唔急於消費。 祖國要谷高消費,就會推高通脹,呢個未必係負責任講法。但外資大行,依家正係用緊呢招,每周一份報告,賭你繼續放水。 如果人行繼續無行動,斷估稍後內地任何一個經濟數據,都會被製造成為寬鬆政策加馬既理由。

認真你就輸

圖片
經濟差、通脹又重臨。以為聯儲局難以出手啟動QE。 不過主席伯南克一樣有方法。 喉舌報WSJ話,雖然聯儲局大部分官員都相信兩輪量化寬鬆QE,唔會造成通脹威脅,但明白大眾同小部分官員會有呢種憂慮,所以構思緊一個改良版QE方案。 一方面一樣係啟動「印鈔機」,由聯儲局向市場買入長債或者按揭證券,用意係推低長期利率,令銀行同投資者願意借貸同增加投資。 不過同時為左更好控制流出既資金,聯儲局會調轉頭、向銀行同投資者借入短期貸款、例如係28日既低息貸款,用意係控制番短期既流動性。 聯儲局內部認為,呢種類似「逆回購」操作。收緊番短期資金沖銷、有助減少一啲短炒活動,特別係避免炒高商品市場、變相刺激通脹。 09年以來首次先後兩輪QE,製造左一萬六千億美元既資金。 到舊年改用「買長債、沽短債」既OT2扭轉操作,注入四千億美元既新錢。 不過由於短債規模有限,市場預計再有OT2,規模都大唔過二千億美元。 相反,改良版QE並唔受到聯儲局既資產規模影響,同時亦可以配合貨幣基金一齊運作、唔需要再過分依賴銀行。 有人批評伯南克不懂理論,只懂鳥托邦,希望可以一邊印鈔、又唔需要付出成本。 更有機會推高短期利率、而同時釋放同收返流動性,亦會向市場發出矛盾嘅訊息。 其實局長何嘗唔知此法會自我反駁,其實伯南克都公開講過,要再救經濟,其實應用財政政策,奈何兩黨爭拗已非佢個人可以介入。 作為討論,其實問題可以倒轉: 如果沒有OT 2,今日的世界會否不一樣? 雖然美國的樓價指數Case Shiller近日再跌至06年低位,不過在mortgage rate 屢創新低下,如兆富所言,個別地區已有反彈,甚至有業主反價情況。部分原因係Case Shiller指數大約滯後三個月,所以未反映最新情況。 先不說失業訊,單睇GDP,美國經濟比預期好,舊年第四季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由原來上升百分之2點8,向上修訂為百分之3,比預期高0點2個百分點。 以3個%計,作為發達國家,應該不算壞吧? 覺得今次改良版QE高明之處,不是實際有無用,而係影響市場預期。 當各界一致話美國通脹重臨,令聯儲局難再出手之際,伯南克透過口舌報,拋過改良QE,就係令市場開始改變呢種預期。 到最後,好彩的話,經濟真係有起色,咁有無改良版,其實都不太重要

富.事.通

圖片
港交所延長交易時段新節目第一擊: 「富.事.通」首集登場,兆富傾力演出,首集介紹大蕭條仍可致富的美國隱影富豪FLOYD ODLUM!

敗象?

圖片
東邊不亮西邊亮? 我們已不止一次說過,今年最大風險可能不在歐洲、而是新興市場。 結果、金磚四國神話逐個破滅。 繼中國放棄「保八」之後,巴西經濟亦明顯放慢,舊年全年增長百分之2點7,增長率係零三年以來第二低水平,亦遠差過前年嘅百分之7點5,跑輸比中國同印度。 雖然通脹由舊年中接近百分之十、回落到百分之6點5,但仍然係7年嚟最高,亦係G20國之中最高既國家 巴西歸疚問題出喺「貨幣戰爭」,因為全球央行濫發貨幣,令熱錢湧入巴西, 令雷亞爾由09年開始,累積升值左約四成,單係過去兩個幾月都有百分之6,嚴重削弱左佢地競爭力。 事實係單靠中國,無運行。 一個係巴西,一個係澳洲。堂堂資源大國,最終成也中國,敗也中國。 巴西經濟數據走樣太明顯,按季增長得百分之零點三四,簡單講差零點零一個百分點,雖然成功取代英國晉身全球第六大經濟體、但連續兩次經濟倒退,技術上係衰退。 巴西賴係熱錢流入,貨幣升值,新總統係經濟學家,佢其實無理由唔明,巴西其實罪有應得,因為當地財政政策過份擴張,同樣犯左新興市場通病。 有經濟師亦批評,巴西只係識得批評外國印鈔,但無正視本身既結構問題,競爭力正係逐步削弱。 同巴西一樣,澳洲亦衰在強勢貨幣手上。無疑,全年計澳洲經濟百分之二點三,發達國家之中,贏曬歐洲,英國,比美國增長亦高零點六個百分點。 但第四季經濟只及預期一半,誤差幅度亦係發達國中最高。 澳洲繁榮,經濟學人一度選佢地做全球天堂。但一切笑中有睙,澳洲人本土幾乎零消費,有錢存曬銀行,令儲蓄率有百分之九,樓價又貴。 中國令佢地繁榮,但代價其實亦不菲。 巴西同澳洲,近幾年出口中國,大量貿易盈餘,就算無熱錢,貨幣都係有升值壓力。當然,個個人擔心,內地經濟指標降溫,固定投資減慢,巴西澳洲前途有限。 但調番轉諗,兩個國家其實同中國一樣,靠出口帶動經濟,依家咪大不了一齊轉型靠內需!

條件反射

一張邀請函,帶挈蘋果股價創過新高,市值更加突破5千億美元。 蘋果星期三就會推介新產品,到底係iPad 3定係iPad HD都未知,但往績就證明,對股價一定有支持。 蘋果07年,推出第一代iPhone亦推高埋股價,一星期內急升近百分之7。 令市場期待新產品之餘,亦吼實蘋果股價。 由推介會、到正式上架期間,吸引買盤入市,股價平均升百分之4點5。新款嘅iPhone 同iPad 上架前一星期,蘋果股價都衝高近百分之3。 連獲利時機都有規律,所有蘋果產品,正式開售後一星期,股價就會回吐番百分之3點5。 蘋果投資者已經仿如粉絲一樣,對蘋果產品作出「條件反射」,而且由往跡看,幾乎例不虛發。 華爾街日報評論話,蘋果業務要保住增長速度,幾乎係無可能,但推介產品,刺激股價嘅定律,可能會無例外。 但長線黎睇,蘋果股分,可謂人見人愛。 調查顯示,465隻大型資本成長基金,超過8成半,都話有持有蘋果股分。 其中270隻,更加佔佢地組合超過半成,蘋果股價表現,變相成為呢啲基金回報嘅、主要動力來源。 有基金經理更笑言,佢想像唔到有行家可以不持一股蘋果公司股分。 其實都唔難理解,蘋果股分過去一年,升足5成6,跑贏大市七倍有多,又真係幾難抗拒! 蘋果佔標普5百指數比重達到佔百分之4,所以,有基金經理直頭話,唔揸蘋果,就等如買個市跌。 不過由近幾日蘋果股價見過545元後頗有見頂回落趨勢,一旦投資者真係傾向避險、換轉頭以逆向思維、將蘋果股價作為大市先行指標,亦未嘗不值一試。

面子

憧憬中央加大力度刺激經濟,進一步放水?總理有嘢講 ! 佢無話會、定唔會,但就八年嚟首次調低全年經濟增長目標。 唔再係八,而係七點五。慣左講保八,要改口,保七點五。唔好睇少半個百分點,因為呢半個百分點,區內股市跌近一個百分點,西方機構投資者愈諗愈唔對路。 零九年咁困難,舊年亦講到咁不明朗,中央繼續八字行先。百分之八代表中國增長勢頭,中央要保一定得,點解依家放棄,唔同人有唔同解釋。 無疑,每年增長目標,其實年年超標,目標定低的,驚喜大的,亦符合舊年定出未來五年百分之七增長目標。 重質、不重量,唔少經濟學家一直提出,依家肯做,係好消息,最少係願意正視現實,同時中央都明白、面子不能當飯吃,當前最重要是先安內。 另一邊,有人擔心係反映內地預示不妙,外圍係個借口,根本從來都無明朗過。 將出口增長目標由二十降至百分之十,確實得人驚。但要驚,應香港先驚。 百分之七點五目標一定,最直接訊息係管理市場預期,唔會有不切實際幻想。 了解中國政策既中環人話,總理報告帶出意思明顯不過,就係寧願增長低一點,亦不想物價高一點。貨幣政策維持穩健,一如預期,財政政策積極,但中國一向係靠赤字預算推動經濟。 今年呢?財赤預算八千億,比舊年少一千億,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由百分之二,降至百分之一點五。 即係,積極財政政策,並非一如預期咁積極 ! 評論話,總理工作報告少不免令人失望。大篇幅講經濟,但新事項唔多,只係堅持要轉移,但點轉,點提高個人收入,金融市場發展點搞,著墨不多。但調轉諗,唔再充大頭,肯先苦就會後甜,未嘗不是好事。 唔好睇少工作報告,由於正式定調,不計教增長慢一點,令中國對資源需求未有預期咁多。 中國人喜歡好大喜功、當年阿爺出四萬、地方政府驚執輸出夠十八萬,結果引來今天後患無窮。 有大行形容,內地今年政策,大前題係「穩定」,放棄保八,其中一個信息,就係向地方政府發放指令,唔好刻意過份進取、追求增長,市場亦唔駛再憧憬、當局會大幅放寬貨幣政策。 結果人人掛著炒兩會,結果一開就中招。阿爺夾完淡倉,依家調轉夾好倉,此招高也 !

光輝歲月

圖片
上任以嚟,第二次接受英國報章訪問,「九哥」歐智華講明,佢目標,係令匯豐重返九十年代光輝。 當然,匯豐股價對帳面值有三倍,歐智華話,做左行政總裁後,佢多次請教前主席浦偉士意見。 換言之,呢位在浦偉士年代只是擔任經理的小夥子,現在對浦大班當年的光輝歲月,羨慕之情是溢於言表! 被形容係工作狂,歐智華話,係想為匯豐盡快達到營運目標,因為股東鐘意。 長遠嚟講,佢唔會甘心匯豐係新興市場銀行。 香港最關心既總部問題,歐智華答得直接,話唔係倫敦,就係香港,新加坡一定唔係選擇之內,最終係點,十一月有決定。 到底係咪搬,佢笑而不答。但批評,英國銀行稅,加埋其他監管政策,令匯豐額外承受28億美金成本。 佢數口精,話用十倍市盈率計,相當於匯豐市值唔見280億美金,即係無左一成七。 仲話,一直會繼續同英國當局爭取。 歐智華又批評外界指責,投行喺金融海嘯前營運好似「賭場」嘅講法,話實際上係「賭場」補貼緊零售銀行業務,而且英國無一間銀行係因為「賭場」而失敗。 外界認為,匯豐盛衰在於收購HOUSEHOLD,歐智華承認,收購係錯,但就算未有呢宗收購之前,匯豐美國業務一直低沉, 佢話唔會放棄美國,仲首次提到,將來美國業務模式,會效法加拿大,日後,只會集中一個有少量分行,用純粹商業銀行模式經營。 唔少人話,歐智華進取,但佢重申,匯豐有本物既DNA,就係審慎,HOUSEHOLD既失敗,就係佢地無呢個DNA。

一錘定音?

圖片
選擇性違約最終無得賠,全球總值2萬9千億美元嘅CDS投資者,好難唔失望。 負責監管CDS合約嘅「國際掉期及衍生工具協會」ISDA,獲得與會嘅15個大型銀行、同基金代表一致通過,換債方案唔構成「信貸事件」,亦即係話,希臘CDS無得賠。 要裁決嘅兩條問題,包括將還款俾歐洲央行嘅優先次序提高,同希臘與私人債權人之間嘅換債協議,決策委員會都話,無構成「重組信貸事件」。 不過委員會強調,希臘情況仍然有變。 隨住更多訊息曝光,唔排除日後再有新嘅仲裁,可能觸發違約賠償。 削債高達七成半、仲有「集體行動條款」強逼債權人換債,點解都唔算違約? 協會無詳細交代,投資者亦無得上訴。 牽涉全球龐大利益,舉足輕重嘅呢十五票,原來十票都俾投資銀行壟斷。 除咗高盛、大摩等嘅美資行,原來巴克萊、德銀同法巴三間、淨沽出咗希臘嘅CDS嘅歐資行,都一致認為唔算違約。 投咗票,就一毫子都唔駛賠,難怪市場質疑,有無牽涉利益衝突? 被批評欠缺透明度,協會行政總裁皮克爾反駁,話機制有方法制衡,避免利益衝突,同時獲得紐約聯儲銀行等嘅監管機構批准。 真係叫聲大哥,美聯儲經過雷曼Too Big To Fail,今日可以唔使比一毫子就可以穩著銀行,何樂不為? 但事件是否已經結束? 明顯不是! 未來九日是希臘債權銀行是否接納削債方案,一旦只有67- 95%債權人接納,仍然有機會被界定成信貸事件,CDS仍有機會獲賠債。 至於希臘嘛....唔,歐元集團主席容克話佢地有Plan B,且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