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顯示從 9月, 2009 起發佈的文章

My Way

圖片
AM78,十六年嚟每日載著任志剛,到星期四,坐架依舊,人面全非。 任志剛說,唔捨得嘅心情係唔捨得班同事啦,亦會無左秘書同司機,但佢話呢啲係人生嘅過程,都要適應。 由7.8聯匯。 亞洲金融風暴夾高拆息至三百厘。 九八年,政府過千億入市。 舉凡香港金融史上重大嘅決定,佢都有分參與。 任總說,佢不會抱憾,個人只係向前看,無向後看。 告別有即,任志剛話令佢擔心係利用香港,發展內地金融業呢個方向,到今時今日並唔係內地主流意見。 「我成日擺口邊,一國兩制下,有兩個金融制度,兩個都可以為國家作出貢獻,取長補短,邊個好就用多啲,作為試驗平台也好,作為資金融通平台也好,應逐要多啲考慮多利用香港,呢個咁嘅概念,呢個咁嘅理論基礎,我可以講,係唔係話一個主流意見,仲未曾成為一個主流意見,我好想佢成為一個主流意見。」 到離任前一刻,這位任總仍然關注香港會否被邊沿化。 我們製作了半小時「任總. 別了」專輯,安排在今晚七時半出街,重播時間就在十一時半及凌晨兩點。

最佳央行

一場金融海嘯,聯儲局主席「伯南克」以進取嘅「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救市,被認為係力挽狂瀾嘅英雄。 對唔住,原來喺一分「Global Finance Magazine」做嘅最佳中央銀行家選舉中,伯南克排名只係「C」級。 雜誌話,伯南克過去一年喺經濟危機之中贏得名聲,但唔好唔記得,呢場災難佢有分一手做成,更重要係而家大量印銀紙嘅救市措施,會為下一次危機帶來更大災難。 真正被雜誌選為最佳中央銀行,係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佢被評為「A」級,原因佢喺舊年金融海嘯最嚴峻時候,可以抵受著外界批評,喺減息同對抗通脹之間取得平衡,為經濟平衡復蘇打好基礙。 同樣選為A級嘅央行有澳洲央行行長史蒂文斯,以及喺東歐之中最進取減息嘅捷克。 最佳央行仲有今年八月,作為全球第一個加息嘅以色列央行,雜誌表揚佢致力抵抗資產泡沬。 其他入選亞洲央行有南韓同台灣,不過本港金管局就未有安排參與,所以任總無得上榜。 至於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排名就同伯南克一樣係C級,反而英倫銀行行長默文金,就由舊年最差嘅D級、跳升至B級。 呢個選舉由九四年開始,雜誌話,過去一年對中央銀行家嘅挑戰係史無前例,排名主要係睇佢地能唔能夠、避免到下一次經濟危機。 我地又不妨深入拆解下,到底伯南克到底點解要攞C GRADE? 有黑天鵝作者「塔利布」,佢話唔明白伯南克點解仲可以連任,話佢就好似一個機師睇唔到「龍捲風」、根本無能力防止危機,應該撤換佢同財長蓋特納。 事實上,聯儲局而家係面對兩難局面,一方面因為政治壓力,短期難以退市,但長遠唔排除要面對超級通脹,到時大幅加息可能更損害經濟。 更嚴峻嘅、係聯儲局而家唔敢全面撤回寬鬆措施,一旦面對出年經濟逆轉,到時係咪又要再放鬆銀根? 市場又會點解讀聯儲局嘅公信力? 如果貨幣政策失效,更可能引發所謂流動性陷阱。 所以話,伯南克只係過左第一關,佢真正考驗要到出年先睇到,到時再比分都未遲。

押注日圓

日本政府鍾意「強日圓」? 真係「豬仔都會上樹」! 不過就係靠住呢招,日圓今日升過上88點24,係八個月高位,原因除左季結、企業將資金調回國內,最大推動因素係啱啱出席完20國峰會嘅日本財務大臣籐井裕久重申左強日圓政策。 呢位七十七歲、外形似足「小丸子阿爺」嘅籐井、喺同美國財長蓋特納會晤後﹐佢提出目前匯市走勢,係利好日圓一面倒升值。雖然佢之後反口唔認數,不過反而比市場估到、日本政府嘅底線係去到邊度! 華爾街日報形容,鳩山由紀夫出任首相後、係押注強日圓、賭一鋪大細。佢一改之前十幾年日本央行透過干預匯市、維持日圓弱勢做法﹐希望賭強日圓會刺激國內需求、降低日本經濟對出口的依賴。 如果有去日本,呢種政策表面似乎收虔、喺一啲高檔商店,你好熟悉嘅意大利手袋品牌、名牌法國香水,銷售額都出現左增長。日本傳媒形容,上個世紀80年代出現嘅消費熱潮,開始有回歸現象。 不過對出口商嚟講,強日圓肯定係最唔想見。以最大汽車出口商豐田汽車為例,佢地就講過美元兌日圓匯率每下跌1日圓﹐佢地盈利就會消失350億日圓。以而家升至90日圓水平,更家係相當痛苦! 麥格理就指,日圓轉強已經抑制左出口業復蘇﹐甚至仲差過亞洲其他出口國,好似08年中以來﹐日圓兌韓圓已升值34%。東京三菱UFJ更提出日圓不斷升值有可能使日本經濟重新陷入衰退。 華爾街日報就提出,雖然強日圓可以降低進口價格,不過由於消費者預計物價未來仲會下降﹐反而會推遲消費,令通縮愈嚟愈惡劣。 眼見日圓愈升愈多,連路透社都出左特稿,由1949年起開始回顧日圓走勢,關鍵年分當然係1985年五大工業國簽訂嘅「廣場協議」,之後日圓就由240兌一美元不斷升值,到八八年日本央行就首次開始左對匯市干預,希望壓抑日圓升勢,不過作用一直唔大,到九五年日圓更創下79嘅戰後新高! 而家市場開始睇日圓下一步、將會升至87.1日圓嘅十三年新高,日圓先生神原英資認為,籐井嘅言論,暗示日本政府可接受日圓繼續升值,似乎今年紅葉與我都無咩緣分。

誰評評級機構?

經歷過金融海嘯後,投行收歛了,投機者輸了,政府學曉了教訓,那評級機構呢? 最近穆迪一位前分析員話,評級機構一啲教訓都學唔到,反而係「變本加厲」,愈做愈過分。 最近內部終於有人忍唔著,話要到國會作證,指穆迪誇大評級。 呢位穆迪前分析員Eric Kolchinsky簡直成為我心目中Hero,就係佢、現年38歲,願意廷身而出,佢喺七月時候、發信比穆迪內部監控部門嘅信件,指穆迪係有意誇大評級。 華爾街日報取得一分Kolchinsky指控文件,話佢喺一月嘅時候,調整左對企業貸款的評級計算方法,將會令大部分企業貸款評級被下調。 同一時間,穆迪對一間叫Nine Grade Funding嘅公司、由佢發嘅一項非常複雜嘅債務證券作出評級。 雖然明知稍後會調低相關資產評級,但當時仍然給予呢項證券極高嘅評級。 而喺幾個月之後,呢批證券果然被列入負面觀察,可能會被調低評級。 Kolchinsky認為公司既然知道評級下調,就不應誇大評級。 佢其實自己都承認,喺00年至07年之間,曾經負責對評級進行分析,當時佢都有按上級要求,喺對一啲按揭抵押證券同CDO做評級時誇大左評級,需要為呢次危機、承擔一啲「道德上嘅責任」。 正係唔想事件「重蹈覆轍」,所以「科爾欽斯基」係選擇企出嚟作證。 本來國會聽證會,安排喺星期四進行,不過國會話臨時收到Kolchinsky新嘅重要證據,話穆迪涉及非法違規活動,因此要將聽證會押後。 市場一聽到話有新證據,投資者即刻拋貨,穆迪自己跌百分之四、標普母公司McGraw Hill跌百分之六! 穆迪就回應話,佢地對指控係非常重視,不過由於Kolchinsky拒絕合作進行調查,目前已經將佢停職,同時係繼續進行調查。 其實金融海嘯後,市場一度將矛頭直指三大評級機構。 唔好忘記,三大評級機構,都係美資機構,75年起美國證監會給予佢地法定地位,「賊喊捉賊」,雖然市場一直要求美國改革評級機構,包括引入新競爭,但監管機構根本未有太大反應,即使上周SEC 計劃增強監管,亦只是要求提高透明度及避免利益衝突。 所以市場縱使不忿氣,都要繼續看評級機構面色。 今次Kolchinsky作證,可能會改寫評級機構歷史,真係要拭目以待!

浮游泡沬中(置頂)

圖片
感謝i-cable的同事幫忙,讓大家可以重溫當天 研討會 的盛況,今天回看中美開始部署退市,引證當天不少專家是眼光獨到。

強勢回歸

匯豐再平地一聲雷,嚟一個總部一拆二,既唔需要遷冊避開複雜嘅法規,同政治問題,但實制收到將總部搬番香港效用。 出年二月起,匯豐控股主席葛霖會繼續駐守倫敦,行政總裁紀勤就會進駐香港,兼任亞太區主席。 匯豐集團總裁辦公室搬到香港,紀勤話呢個係永久安排,除左反映區內重要性之外,本港股東基礎大亦係考慮。 經過今次調動集團6位執行董事中,駐守香港,同倫敦各佔一半。 除左葛霖及鄭海泉外,全部要向紀勤匯報。 匯豐承認,日後變相有兩個業務總部,但絕對唔係部署遷冊,搬離倫敦。 當然此舉就是避免觸怒倫敦朝野,可以說是面面俱圓。 據講,匯豐總部一拆二,前日拍板,泰吾士報標題係,全英國最大公司「老細」都要搬嚟香港,金融時報就形容,是匯豐歷來最巨大變動。 高盛話,獅子用行動證明佢地將以港為家。 將總裁辦公室搬到另一個地方,渣打試過,將亞洲區總裁搬到香港。但講大規模,匯豐可能創下先河。 如果細心睇,匯豐英國總部負責嘅工作,只有財務,歐洲,中東業務,同環球資本市場業務。其餘歸本港,包括後勤,同營運方面工作,例如人力資源,推廣,法律事務,科技,全部由霍嘉治睇。 紀勤現年55歲,從今次調動,兩位接班人跑出,就係霍嘉治,同人稱九哥嘅歐智華。今次人事安排,講明紀勤不在港,霍嘉治會署理紀勤亞太區業務,加上佢身兼多職,外界認為,霍嘉治技術上,已經係集團副行政總裁! 問題係,Sandy今年57歲,比紀勤更大,三年後,就到退休老齡。講大熱,仍然係歐智華。 研究開匯豐專家話,無論葛霖,同紀勤,升職前,都係擔任英國匯豐主席,今次亦巧合,將九哥升至呢個職位。 百幾年獅子,作為一間蘇蘭格傳統銀行,往日嘅匯豐正係香港集體回憶,由半央行,變為商業銀行。90年,決定收購米特蘭銀行,將匯豐歷史改寫。 浦偉士國際化之路,六四後,佢親自上京,同鄧小平講因為監管要求,要成立匯豐控股,變相將總部搬到英國。但零3年,收購Household,令集團進入百年危機。重回香港聲音,愈嚟愈響! 香港成本高,總部地方細,匯豐似乎要做大量工作,先可以容納到總裁辦公室!但行呢一步,正係向內地示好,加埋一向內地多針嘅鄭海泉繼續留隊,集中睇內地業務,銀行界承認,匯豐優勢,史無前例!

前奏

昨日中美暗示退市,聯儲局亦順理成章提出撤市構思,晚上亦隨即與歐洲及多國央行聯手表示,會暫停84日的融資計劃。 面對救經濟同退市兩難局面,聯儲局話,會維持購買合共1萬4千5百億美元嘅「按揭抵押證券」同機構債券目標,不過為咗促進市場平穩過渡,購買限期就會由年底,押後到出年第一季。 而喺公布議息結果唔夠半小時後,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已隨即表示,由即日起,會逐步縮減購買機構債券嘅規模同頻率,並會喺出年第一季開始,由每星期一次,減至每兩星期一次。 紐約時報形容,聯儲局係降低左對經濟嘅「安全網」Safety Net。 可以放緩購買按揭資產嘅時間,係因為聯儲局對經濟評估,由八月時話經濟見底,今次聲明提出經濟活動開始回升,呢個字眼喺舊年八月金融危機以嚟,從未見過。 而對樓市嘅評估,所用嘅字眼,亦明顯樂觀左。 其實今次部署,可以視為聯儲局退市的前奏,同時做好兩手準備,一方面表明可見將來會維持利率低企,但同時計劃透過、同總值二萬五千億美元資產嘅貨幣市場基金合作,喺需要時透過「逆向回購安排」,向市場抽走五千億美元資金。 華爾街日報話,今次安排一方面比到市場「退市」訊號,同時亦係解救左美國嘅置業人士,原因係今年初收購「按揭抵押證券」以嚟,三十年定息按揭利率就不斷下跌,紓緩左置業人士負擔,由於而家收購只係完成左目標嘅三分之二,延長時間有助樓市復蘇。 華爾街大行預計,聯儲局最快都要到出年第二季先至加息。而利率期貨顯示,出年一月底會議、加息四分一厘嘅機會,由對上一日嘅兩成七,大幅跌到得番百分之3。 3月加息嘅機會就由3成7降到2成1。 而平均預計,大行睇美國經濟雙底衰退嘅機會,得兩成八,當中有7間大行認為,失業率會喺出年第一季見頂,有五間就估今年第四季到達高峰。 當全世界都認為G20可能無咩成果時,我反而傾向丁老師的看法:近日全球央行有咁多暗示,其實反映國際間已有了一定共識,看來好戲在後頭。

謝幕

當大家一直不相信各國會咁快退市時候,舞台原來已經悄然下幕。 當胡錦濤與奧巴馬會面後,中美兩國幾乎同一時放風,暗示採取退市策略。 聯儲局近日多次同華爾街主要債券商,就退市問題交換意見。 彭博話聯儲局正部署推出「逆向回購協議」,向市場遂步抽走一萬億資金。 逆向回購協議係聯儲局向十八間華爾街主要嘅債券商,發行票據比呢的交易商俾錢買入票據,就變相令聯儲局達到吸走資金目標。 除左逆向回購外,聯儲局亦傾過發行類似存款證嘅工具,要求銀行將過剩資金,搬到聯儲局存口。 超寬鬆貨幣政策實施以嚟,聯儲局資產負債表大幅膨漲,由一萬億,倍增至超過二萬億。伯南克,以至聯儲局內鷹派代表,希望趁經濟數據轉好,盡快撤出部分寬鬆政策。 而財政部亦會如期終止協助金融機構嘅特別融資計劃,預計有千八億美金需要回籠,如果一切順利,會為聯儲局退市,鋪定後路。 中方亦在經濟好轉同時,中央已作出兩手準備。 胡錦濤首次提到,政策嚟緊取向,係視乎國內外經濟形勢,準備新應對方案。 而人行行長周小川,又趁著外訪時間發功,指貨幣政策鬆緊程度,係要不斷調節。 實際上,內地對由資產市場引發嘅潛在通脹有擔憂,領導人,以至人行講話,正係向外表態,為政策調整做心理準備。 舊年金融海嘯後,中國加入超寬鬆政策行列,周小川暗示、相比西方國家貸款市場仍然無增長,內地政策屬於成功。 佢強調現時貨幣政策目的,係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維持物價水平,但同時要考慮經濟發展需要,不斷調節貨幣政策鬆緊程度。 既然說到金融海嘯是百年一遇,事實上退市亦是央行史無前例可作參考,時間上固然擔心大規模撤出會令市場震盪,令復蘇的嫩芽胎死腹中。更重要係銀行體系內的毒瘤根本從無消除,一旦股市崩潰毒資產的問題又會浮現。 既退且難,不過為長遠的經濟後果負責,當權者理應再次選擇面對陣痛,先清理救市後遺症方為上策。

兄弟齊心

Puma 同Adidas除咗喺商上激烈競爭,原來亦涉及兄弟積怨。 兩大運動品牌PUMA同ADIDAS,行政總裁呢吓握手,像徵兩大公司,化解長達六十一年嘅恩怨。 超過六十年,呢兩間公司都互不理睬,甚至不准旗下員工往來。 係咪真係似神經病.............. 呢兩大運動品牌,其實由德國達斯勒兩兄弟、哥哥「魯道夫」同弟弟「阿迪」創立。 兩人喺二十年代,拍擋造運動鞋,一九三六年柏林奧運中,美國選手歐文斯,就喺著住佢地嘅釘鞋,奪下一百米短跑金牌。 二次大戰期間,兩兄弟嘅關係變得越嚟越差,傳聞話,決裂嘅導火線,係盟軍一九四三年一次空襲,當時佢地已經成家立室,同太太先入防空洞嘅哥哥魯道夫,聽到遲咗入嚟嘅阿迪話: 「嗰班哀神又嚟嘞」! 雖然阿迪好可能係指盟軍轟炸機,但魯道夫就認為細佬係講佢一家人,兩兄弟自此決裂,魯道夫四八年起自立門戶,搬到鎮嘅另一邊,創立PUMA呢個品牌。 阿迪就將佢個名同「達斯勒」個姓,合組成ADIDAS呢個牌子。 跟住幾十年,兩間公司唔止做生意爭到頭崩額裂,家族恩怨亦波及員工,兩間公司嘅人唔敢同對方嘅僱員拍拖,甚至做朋友。 兩兄弟直到七十年代病逝,都冇再同對方講過一句話。 不過而家,兩間公司己經再唔係由「達斯勒」家族嘅人話事,雙方都認為冇必要,再為啲陣年恩怨糾纏落去,決定趁「國際和平日」化干戈為玉帛,呢場波黑隊最後以七比五贏咗白隊,但其實兩隊波,由兩間公司互派員工混合組成,邊隊贏都公司嚟講都無所謂。 雖然平息了口頭糾紛,不過生意原來都要繼續鬥下去,而戰場已經由歐美轉至中國市場。 上星期Adidas一度急升過7%,原因是大摩因應Adidas在內地市場發展,認為消費者對品牌受落,而調高了評級,而Puma在內地市場亦是亦步亦趨。 話就話內地市場對歐美品牌趨之若鶩,但我們曾經訪問過安踏,認識到近年所謂的民族品牌,市場佔有趨勢已經愈來愈明顯,對推廣產品發展已經愈來愈緊貼歐美品牌,這大概可以解釋兄弟今次突然齊心的原因。 說到兄弟相殘日本近年都有一個經典例子,最近亦分出了勝負,下次有機會再談。

The End of World

嚟緊幾日後舉行嘅二十四峰期,一時間成為金融市場關注點。 外界打賭退休機制方面唔會有實質建議,但要求金融業提高資金水平似乎殺到埋身。 英國銀行業已經醞釀新一輪集資潮。繼萊斯可能要集資後,又傳出蘇格蘭皇家銀行要籌三十至四十億英鎊。 一旦二十國峰會議決銀行要增加資本,到時由高盛,至巴克萊盈利都面對壓力。 另一樣外界關注係峰會,到底會唔會正視美元持續下跌問題。匯豐最新報告形容,美元已經屬於日落貨幣,情況等於一次世界大戰後嘅英鎊一樣。 歐元之父蒙代爾就指,不出兩年,人民幣會晉升為全球第三大貨幣。 目前美元佔全球儲備貨幣六成半,基於利益關係,中國,歐洲,以至美國共識似乎係點樣盡量減低美元跌勢。 奧巴馬班底,其實深明,美元再跌,可能好大件事,所以峰會前,發信所有成員國,提出建立新嘅全球可持續經濟增長框架。 有評論話,美國正希望用時間,幫美金療傷! 美國提出美國要增加儲蓄,減少開支,正係默認美金弱勢已成。但為左唔想拖累經濟,增加失業,擴大逆逆,結果順勢,拉埋中國落水,希望將中國減少依賴出口,拉動消費,寫入埋豬二十行動網領。 全球央行資金無出路之下,亦焗著形成,美金繼續跌,美債繼續有人買嘅區面。 今年到依家,美國發售一萬四千幾億美債中,有四成三由外國接貨,比例較舊年高近二十個百分點。 由於聯儲局可能重提退市機制,分析相信,美金短線可能會反彈,但呢個正為大家提供沽空或止蝕嘅好機會。 大師級之一「金錢崛起」一書作者尼爾費格森就話,美金最少要跌多一成半,因為經濟未改善,金融市場依家亦太過 樂觀。 佢話,唔相信經濟會有V型反彈,預計未來幾年將會出現通縮問題。 對於經濟前景,尼爾費格森指全球仍然充斥唔少經濟問題,企業去槓杆化未完成,美國龐大赤字更係嚴重問題。佢估計,中國出年更會開始減持美債。 同樣睇得淡有克魯明,佢話經濟衰退好可能在8月已完,金融危機好可能已經見左最差情況,世界經濟開始轉為正面。 不過佢警告,「世界末日」只係押後,並唔係消失,佢相信復蘇過程係緩慢而痛苦,「W」型嘅衰退,好可能演變成「U」型。 克魯明話各國以龐大財政赤字救市,只係短期能夠拯救經濟,不過長遠嚟講只會令更多人受苦,預期美國失業率喺二零一一年前仍然會上升。 佢又話全球而家都經歷一個金融泡沬,而大部分人係唔願意承認呢個現實。 你係咪其中一個?

打大鱷

我們認為,杜軍的判決可以說是改寫了本地的金融史。 法官陳慶偉話,今次係佢接觸過嘅最大宗內幕交易案,佢認為被告有良好品格,但並唔係求情理由。 判詞指,事件令被告專業聲譽受損,亦破壞僱主、同事對佢嘅信任。 更重要係嚴重影響本港國際金融中心嘅形象。 作為最後機會,被告嘅上司即使苦口良心警告過佢唔好入市,佢都無理會、因此判定明顯係出於貪念。 杜軍今次要入獄七年、同罰款二千三百三十幾萬,可以說是改寫了本地金融史上、最大宗違規個案徵罰。 過往證監會對一些內幕交易違規個案,只是作出罰款、暫停出任董事,對於這些經常在金魚缸搵食的人,他們甚至已經量化了這些罰款,作為交易成本的一部分。 直至今年,證監會就4宗內幕交易個案提出刑事檢控,之前四宗雖然全判罪成,當中有5名涉案人被判入獄,但刑期頂多只有幾個月,換言之拍拍屁股已經可以走人。 因此過去這些內幕消息、關連交易、以至所謂缸邊傳聞往往成為大戶的炒作借口,散戶只有任由魚肉。 直至上周五被判刑的杜軍。 07年5月,中信資源宣布發債收購哈薩克斯坦油田,大摩是債券包銷商,有份就收購提供意見。當時杜軍貴為大摩董事總經理,儘管沒有直接參與交易,但早從公司內部電郵得知消息。 在知道相關消息後,杜軍不單動用自己的現金,甚至傾盡所有去借孖展,用 8,711萬元購入 中信資源。在中信資源公佈收購計劃後,股價上升 14%。杜同年 7月沽出 1,300萬股,獲利 3,343萬元,餘下股票於 08年底以 0.98元沽出。 有人會比較,殺人放火都是判十年八載,今次杜軍的辦公室罪案,判刑明顯是過重。 但實際對於那些金融大鱷,除非施以嚴刑峻法,否則根本起不了什麼阻嚇作用,因此刑罰上判以更高標準,是唯一能確保香港金融中心地位、在可見十年仍然保持領先的先決條件。 當然,有人又會提出「水清無魚」,到底我們是要交投量、還是要一個過分規管市場? 要記著,今天我們不是要推出新的Sarbanes-Oxley Act,只是在現有法例下對違規者作出應有懲罰,如果連這點都做不到,仲有資金會流入本港嗎? ///////////////////// 可以一提的是,今次是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話,首次介入調查內幕交易案,協助搜集電腦證據。 由於杜軍的同事以電郵通知對中信資源股票敏感的資料,杜以自己的「黑莓」( BlackBerry)手機得知消息,因此控方首次傳召 BlackBerry製造商RIM的

快閃黨

Daniel Tierney 同Stephen Schuler 係一間電子交易證券行Getco老細,你可能未聽過佢個大名,不過如果按市場佔有率計,幾乎拍得住高盛同Fidelity呢啲大行! 佢地靠嘅獨門絕技,當然就係「高頻交易」,即係Flash Trade。 呢檔「快閃黨」99年先成立,最初買番嚟嘅電腦都係二千年、喺一間破產嘅科網公司買返嚟! 發展到而家,佢地嘅電腦一啲都唔簡單,全部係超級電腦同伺服器,進行嘅程式買賣,以30毫秒(千分之30秒)時間搶先尋找買盤或沽盤,閃電咁完成交易賺取中間差價。 有參觀過呢類電腦中心嘅交易員話,單係伺服器就佔滿左四十個架,整個電腦中心佔地十萬方呎,全部擺滿server 同 電腦螢幕。 而為左保持電力供應,需要兩座獨立發電機,單係電池重量就達到十九萬磅! 呢類「快閃交易」04年獲批以嚟,到今年七月佔美國股票交易量2.8%,比上個月再增加一成八。 其中最大兩個參與者分別係BATS同Direct Edge,佔有率分別係一成二同一成四。 特別要留意BATS,成立只有三年,已經係全美第四大證券市場,背後股東正係GETCO。 美國證監會今次出手,DANIEL 同STEPHEN已經率先投降,Nasdaq OMX同 BATS都已經同意自動暫停Flash Trade。而家唯一仲夠膽做,只有高盛背後支持嘅Direct Edge! 表面就話要為現有客戶爭取權益,實際呢佢地嘅快閃交易,市場佔有率喺舊年十一月以來,已經增加一倍,成為第三大證券市場,背後都係利字當頭。 其實程式買賣早喺三十年前已經出現,當年八七股災,其中一個原因正係歸究程式買賣,不過當市場炒到非常熾熱時候,根本就無人care 市場秩序係咪公平公正。 我諗大家都同意,大戶肯定係有優勢,不過唔係無成本,佢地為左租一啲接近交易所地方放server,比嘅租金往往比正常高出一百倍。 而家禁止左快閃交易雖然會平靜一段時間,不過以「高頻交易」而家佔左總交易量七成嚟睇,遲啲肯定又用另一種形式翻生。

獅子吼

匯豐股價幾經終於重上90元。 一對獅子漸入佳境,中環人開出盤口,打賭五號仔十日之內、突破一百蚊,做番紅底股。 當日效忠,義不容辭決定供股嘅匯豐股民,每股賺近六十三蚊,以當日每手供166股計,依家帳面賺一萬零四千幾蚊。 匯豐下星期,會喺香港召開董事會,高層雲集,到時可以正式向班小股東謝票。 匯豐一百蚊,正係近日中環界討論嘅話題,保守嘅話,年底之前,樂觀嘅、更加索性話,十日內搞掂。 基金界話,近日資金又開始新一輪獵物行動,連企業債券都大手買入。匯豐作為大藍籌,BETA高但風險低,兼一次過可以掃高大市,絕對係首選。 技術走勢睇,匯豐破九十蚊後,裂口位補得七七八八,依家爭一個舊年九月底,大約九十一個六呢個裂口位未補啫,搞掂埋嘅話,可以講係再次進入直路。 不過壞孩子里昂就唱反調,話匯豐仲要再集資多一百億美金,原因係撥備幅蓋率低,歐美貸款組合多,如果計番重組左嘅貸款組合,撥備幅蓋率只有3成3。 如果比較匯豐,同渣打嘅資本充足比率,根據高盛預測,盈利產生嘅內部資本充足比率,足以令兩大銀行,有雙位數嘅資本比率。 里昂意見,當然係話 : 渣打無問題。匯豐嘅資本比率,有下跌壓力。但實情係咪呢回事? 大部分機構投資者就話,今次唔BUY里昂啦! 一嚟匯豐美國業務組合一直縮減,而且佢地做左大量資產負債表管理,回購大量次級債券,整個資本水平組合,質素遠較歐洲一的用債務工具堆切出嚟嘅資本水平高。

好了傷口忘了痛

一個股市,一個樓市,似乎海嘯真的沒有發生過。 恒指升至13個月高位,「金九」半個月恆指就升左二千幾點。 用技術走勢印證,大市由07年高位近三萬二千點跌落嚟,到舊年低位10676點,喺星期三啱啱收復番一半失地,即完成所謂「黃金比率」既五成反彈。 上星期至話港股、有望見二萬五千點,轉眼大市已經迫近二萬二,李兆基都係嗰句,話而家要居安思危,又話自己開始唔識睇市。 而相比起股市,樓市的情況更令人吃驚。 一個尖沙咀8百幾呎單位,賣到二千四百幾萬,部分相連單位呎價更做到3萬6千蚊。 太古城海景單位,依家要過萬二蚊呎。 其中一個做成樓市泡沬原因,是內地資金瘋狂入市,幾乎下下現兜兜買貨,睇樓更只佔小數,幾乎只要聽到叫價合心水就入貨。 另一個推高樓價因素可能與低息有關,好似依家買樓上會,如果造拆息計按揭,現水平利率低至唔使一厘,幾乎係有紀錄以嚟最低。 優惠利率計嘅話,部分銀行提供P-3厘25優惠,即係實質利率只有1.75厘。 金管局終於出手,去信銀行提醒佢地要留意按揭利率定價,有無利率、同資金上嘅風險。 大量熱錢流入,現時優惠利率,同反映銀行資金成本嘅拆息,兩者之間息差有近5厘。 金管局話,呢個水平唔正常,按過往5年平均計,最多只有3厘9。金管局提醒,一旦息差情況逆轉,銀行會被逼大幅加優惠利率,呢個情況05年就試過。 金管局未來嚟緊會接觸個別銀行,要求佢地交代,現時提供俾客戶嘅按揭利率係咪合理,同可以承受利率,同資金風險。 說來諷刺,當各行各業都要想辦法開源節流時,資產市場就當海嘯從來沒妻發生過,世事真的可以如此完美的嗎?

巴菲特的老西

講到巴菲特,一個名牌效應,令比亞迪成為金融海嘯後,亞洲股王。 累積升七倍,全亞洲第一,巴菲特帳面賺十六億美金,雖然管理層暗示巴老會增持,不過巴菲特亦唔傻,直接否認會再增持。 點講都好,比亞迪一例,巴菲特三個字,對內地企業嚟講,係走向世界,邁向榮耀嘅最佳捷徑。 能夠獲老人家睇中,就等於由凡間,走上神壇,於是乎耐不耐都傳,巴菲特會入股呢間、或者入股嗰間公司,幾個月前傳得最衡嘅,係東北電,結果當然無咁嘅事!! 而最新傳出同巴菲特拉上關係,就係上海掛牌嘅大楊創世。 巴菲特三個字,令佢地連續多日升停板。 大楊創世到底係咩公司? 佢地總部位於大連,生產服裝,包括西裝為主。舊年盈利有三千七百幾萬人民幣。 觸發大楊創世熱炒,係幾日前,內地傳媒,包括英文中國日報,報道巴菲特,同大楊創世老闆李桂連原來相識,更有傳媒以「巴菲特:我會是大楊創世最佳推銷員」為題,大造文章。 大楊創世熱炒,連CNBC都有報道。但背後,李桂連可謂部署精密,用心良苦。 原來今年係大楊創世三十周年,巴菲特可能真係同李桂連相識,錄左段三分鐘片段,表示祝賀。 李桂連亦因為咁,二話不說,成條片放上公司網頁,實行嚟個有片為證。 佢仲趁上星期大連舉行世界經濟論壇,主動向傳媒爆料,話巴菲特想參與經營大楊品牌。 更跨張係話,巴菲特有九套、由大楊生產嘅西裝,仲話佢著完之後,衣櫃入面其他西裝,都想全部掉曬佢。 但係熟識巴菲特嘅人,都知股神超慳家,一件衫可以著幾十年,係咪會因為大楊,而放棄多年美德? 總之大家有懷疑,但大楊創世繼續沉醉喺故事當中,仲話出年雙方會再見面,到時會正式傾合作。

Miss Call

喺一年前金融海嘯最惡劣嘅一個星期,巴菲特回憶話,佢收過無數電話, 其中一個係AIG前行政總裁,希望可以協助過渡難關,當時巴菲特一口拒絕,話唔好喺佢身上浪費時間。 不過真正令巴菲特上心嘅,係喺舊年九月中,雷曼兄弟倒閉前,巴克萊高層曾經聯絡佢,希望得到佢擔保、可以成功收購雷曼。 巴菲特回憶嗰日係周末,佢喺一間酒店準備出外出席一項活動,由於未能即時作出決定,佢要求對方、傳真有關雷曼嘅財務資料,同埋清楚解釋交易嘅內容到佢可以明白,然後等佢作出評估。 到巴菲特喺半夜返到酒店,發現「No Fax」,既然收唔到任何資料,當時仲以為巴克萊行 政總裁BOB DIAMOND已經無興趣作出收購。 巴菲特話,事隔十個月,喺佢個女幫助下,先發現自己聽漏好多手提電話留言,其中一個正係當晚DIAMOND打比佢嘅。 陰差陽錯,到底留言係講咩,巴菲特無講,只係話交易太複雜,到今日佢都唔了解。 而事實係,無幾耐雷曼就宣布倒閉。 唔怪得有人話,金融海嘯,係由連串嘅錯誤交織而成。 到底當日如果巴菲特接聽了留言,金融海嘯係咪唔會發生? 似乎不是,要來的,終歸都會出現,特別是當全世界都出錯時,只有一個人做對、又有何作用? 即使那是巴菲特。 ////////////////////// 唔識聽一個Voice Mail,令股神無左參與收購雷曼機會,但對巴克萊來說,就是焉知非福。 正進行清盤嘅雷曼向美國法院提交文件,指舊年將北美業務賣俾巴克萊,對方最少即時獲利 五十億美金,甚至八十二億美金,雷曼形容,巴克萊呢筆係意外之財,並要求處理佢地破產 嘅法官下令修改交易條款。 雷曼輸打贏要,似乎有點那過! 而一批雷曼債權人,亦順勢而出,佢地亦都同時入稟,指交易唔符合債權人利益,要巴克萊退回資產。 After all, you only find out who is swimming naked when the tide goes out.......

勝利宣言?

傳媒形容,奧巴馬呢分係勝利演說,正式宣布美國渡過金融海嘯危機。 雷曼倒閉已經一年,華爾街日報最新調查,仍然認為,美國政府唔拯救雷曼係錯。 一場海嘯,美國政府成為銀行,按揭,同汽車行業最大股東。 美國目前每十宗新批按揭中,有九宗變相係由政府斥資。 奧巴馬預計會喺演說中,表明政府逐步降低對金融業嘅介入程度,亦會試圖令停滯嘅金融改革立法工作活躍起嚟,佢仲會促請華爾街大行承擔責任,避免再做導致金融危機嘅高風險交易。 雖然金融市場已經回復到海嘯前水平,但美國各大傳媒批評,整個金融監管機制依舊不變。 奧巴馬競選政崗之一正係加強監管,白宮振興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沃爾克亦向白宮正式建議,有需要限制金融機構規模,避免再引發系統性問題,但建議無被接納。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Stiglitz史蒂格里茨提到,政治問題令改革金融業上面對極大挑戰,雷曼破產一年,但美國仲未能夠成功解決銀行體系嘅問題,佢形容依家情況甚至比金融海嘯之前更加嚴重。 至於整場金融海嘯大贏家,有人話係安然渡過海嘯嘅金融機構。 用上政府數以萬億計資金,稱之為贏家可能受之有愧,與其話係大贏家,倒不如叫最大受益人。 從舊年今日起,雷曼保唔著,資產一分三,巴克萊分得美國業務,野村就執左雷曼亞洲,歐洲資產。 有評論話,贏家係英國巴克萊先真。 華爾街日報評論指,巴克萊用十億英鎊買入雷曼業務,可以即時喺今年第一季Book到23億英鎊盈利入帳,證明交易價廉物美。 雷曼未執前,雖然毒資產多。但佢地定息交易,同商品交易業務美國數一數二,亦因為咁,令巴克萊食正條水,巴克萊收入有增之餘,亦終於建立佢地投行美夢1 相比之下,愈嚟愈多分析認為,野村收購雷曼亞洲,歐洲資產,屬於買錯貨行列。 熟識雷曼嘅圈中人提到,野村對雷曼亞洲業務抱好大希望,但誰不知雷曼亞洲喺區內規模唔算大,而且大部分係出事前先擴張,整個Franchise唔及美國業務好。 日本人管美國人,正係雷曼亞洲面對緊文化衝突,令到野村遲遲唔能夠整合業務。有實力嘅前雷曼Banker一早已經散水。 野村錯在承諾唔炒雷曼舊人,結果造成大量重疊。 出年三月,係佢地提供雷曼員工薪酬包底期限,正式測試前雷曼人效忠程度有幾大,但估計到時會有更多員工選擇走人。

第一波

PIMCO 董事總經理,When Markets Collide 作者El-Erian講過,喺去年九月十四同十五號兩日,大部分人根本唔知道發生緊咩事,甚至天真到以為政府係可以控制大局。 其實真正講到引起金融海嘯第一波嘅人、唔係求先講嘅八大行「頭頭」,亦唔係保爾森同伯南克,而係一個七十幾歲嘅老人家。 呢位老伯叫Bruce Bent,佢旗下嘅貨幣市場基金「The Reserve Primary Fund」,先至係金融海嘯真正源頭。 因為佢隻貨幣基金,成為第一隻面值跌破一美元嘅貨幣基金,牽連其他基金出現「骨牌式」崩潰,之後嘅Story 就唔使多重複。 話說九月十四日阿Bruce,原來唔喺美國,同夫人去左羅馬慶祝金婚紀念。 由於佢檔Fund借左625億美元比雷曼,大部分都係買入所謂短期商業票據,結果喺雷曼公布破產後、即時想出售呢批票據,但發現已經變得一文不值,而喺雷曼破產後十三小時,因為未能應付一百八十億美元贖回要求,陷入財政困難。 到九月十五日下午五點,當消息出現喺外電時,海嘯喺個一刻,已經開始淹沒一切。 即使喺海嘯後一年,目前阿Bruce仍然面對龐大訴訟,相信難以保持全身而退。 想當日,保爾森同伯南克明白要千方百計力保銀行,可惜就係計漏左貨幣基金,因為傳統上呢啲基金被認為係安全投資,無人諗過金融系統已經發展到一環扣一環,根本就係火燒連環船。

浮游泡沬中

圖片
今天在海嘯一年研討會上,實在獲益良多。 最令人有啟發性的,要算是施老闆。他提出了在各國政府大力救市下,上市公司發現自己的資產值大幅上升,在股票市場有非常強的集資能力,不過同時,由於實體經濟絲毫沒有改善,即是說企業盈利根本追不上股價,結果是扯高了市盈率。 作為管理層明白自己明日要交出一分亮麗的業績根本沒有可能,不過既然市場有過分充裕資金,何不妨先借來、在收購合併上做點工作? 這肯定可以進一步推高股價,同時亦以最簡單方法,直接地推動規模增長。 因此在一個星期內,我們先後看到卡夫提出收購吉百利,同時德國及法國電信合併英國的電訊業務。 在這類收購合併推動下,股市又豈有不升之理。 我想,這個果然是老闆的思維。 與施生不同,就是大淡友羅家聰(不過他不認,說自己睇恆指會升至二萬四,咁都算淡友云云.....),有個想法又很值得大家思考下。 KC提出針對中國問題的分析,特別是說當中央落力救市之際,其實他不太擔憂資產泡沬的問題,憂慮的公是內地如果不將資金投到資產市場,反而會胡亂放到實體經濟上,結果只會做成更大的產能過剩,經濟結構更趨向不平衡。 精采內容不能一次盡錄,如果有意重溫今次海嘯一年內容,請收看周日晚上八時直播新聞台,以及當日晚上七時半財經資訊台。

Longest Night(雷曼倒數之二)

圖片
由高盛,到從政,保爾森舊年開始,被市場批評處理次按問題失當,做成大錯。 海嘯一年倒數之際,今日主題係保爾森有錯嗎? 保爾森自從離開政府後,鮮有發表意見,唯一一次只係喺英國金融時報發表文章,講現時金融市場監管。但佢嘅回憶錄,下個月會出版,講佢點拯救本世紀最嚴重金融危機。 BBC 亦開拍了"The Last Days of Lehman Brothers",聽聞今個星期出街後,反應都唔錯,唯一係嫌扮演Paulson 的James Cromwell年紀大了點。 功過難定,但可以肯定係保爾森08年以嚟,好多晚訓唔著,特別係雷曼出事當日。 但話說回頭,與其問保爾森有無錯,可能調轉問,如果繼續係奧尼爾,或者斯諾係財長,金融海嘯係咪就唔會發生呢? 外界對保爾森提出三大指控。 包括佢對次按問題無及早評估嚴重性。 第二,當然係唔救雷曼。 更慘係佢偏幫高盛。 保爾森完全無向外回應呢的批評,但翻查各大報章雜誌,近日美國雜誌VANITY FAIR就寫左一稿名為HENRY PAULSON'S LONGEST NIGHT,即保爾森的漫漫長夜文章。 原來雜誌記者,花左三年時間走訪保爾森,對外界一的批評,或疑團可能有一d答案! 保爾森提及,佢同伯南克一早知道,經濟經過八年無事無幹,始終會出事。次按未爆之前,佢亦同喬治布殊提過,嚟緊唔知係咪有一場大火,還是係星星之火! 但保爾森承認,由有系統咁做預測,到定出對策,佢地的確慢人一步。 身為前高盛負責人,保爾森承認,自已喺處理金融海嘯問題時,每次當係一單DEAL咁,盡快處理。 彭博話,知道雷曼執笠之後,佢第一個係同美林塞恩講左一句說話,就係「你知點做啦」! 但講起雷曼問題,佢透露,雷曼執笠前一年已經留意緊呢間公司,亦一早知呢間公司會出事。 但一嚟無買家,而且基於法定權力,佢地無辦法救到雷曼。 另一樣令佢氣上心頭可能係指佢大細超高盛,特別係海嘯期間佢同高盛行政總裁一星期內,傾電話廿四次。 但據佢前手下講,保爾森一直同高盛呢個名之間,盡量保持距離。

曙光

又要解讀下溫總言論。 外界關注中國幾時撤出寬鬆政策,溫家寶趁出席世界經濟論壇時講明,經濟未完全回穩,中國唔會喺「唔適當」時間,調整政策。 溫家寶話,平穩較快經濟發展仍然係中央首要任務,佢又多次提到,內地存在產能過剩問題,一定要解決,嚟緊亦要對警惕通脹風險。 溫家寶話,內地經濟一定要轉型,改為著重內需,但道路漫長。 佢提到,舊年處理金融危機時,經常記著四個字,就係「信心」,同「希望」,因為兩者比起黃金更重要。 雖說到見到曙光,溫家寶在演講中暗示﹐中國未準備退市,可能已開始顯現負面效應﹐例如推動通貨膨脹預期上升及資產價格泡沫風險加劇等。 同時在問答環節時中﹐溫總提到中國目前面臨最大的問題是﹐在外需急劇減小的情況下產能過剩。產能過剩意味著一些企業將在未來面臨更多問題。 有了這兩個擔心,就明為何叫「曲折又緩慢」的復蘇。 還要留意明日內地會公布「七武器」:CPI/ PPI/ 零售/ 固定資產/ 工業生產/ 出口/ 新增貸款,數據好與壞,肯定又有一番新氣象。

棄夫(雷曼倒數之一)

近呢個星期,大家開口埋口都話一周年,話明雷曼兄弟倒閉一周年,少不免都要提下佢。 佢咪就係雷曼最後一任行政總裁DICK FULD。 路透社記者近期用左兩日時間訪問左佢,由天子驕子變成過街老鼠,呢一年,佢變化都唔少 簡單講,一場海嘯加上佢為人「串」,雷曼一役令佢更犯眾憎。 富爾德就話,「MY MOTHER STILL LOVE ME。」 亦即話,佢仲有朋友。至於可能係佢仇家呢兩個人,伯南克同保爾森。富爾德就話,唔想講呢兩個人。 雷曼執笠,據講FULD都重傷,自己都蝕左十億美金。 雖然難以重出江胡,但富爾德自己搞左間顧問公司,叫MATRIX,希望憑佢做DEAL嘅經驗,搵番兩餐。 CNBC引述佢朋友話,富爾德依家無條件退休,因為佢仲係等錢使。 佢一星期,有四日會喺曼克頓,搵番華爾街中人食下晏。 當日,佢有隻私人飛機,家下無論私人飛機,家中古董,大部分都變賣左。 穿州過省,就靠州際航空。 富爾德對上一次公開露面已經係舊年十月嘅事,當日被國會議員鬧到狗血淋頭。仲被發現,雷曼出事後,佢喺公司被員工打! 聽落都幾可悲。 可能係咁,佢一見記者,擘頭就問:「你無槍喺手嘛?」其實都有些黑色幽默。 據佢朋友講,以往出街食飯,佢鐘意對著門口,依家佢寧願面向牆壁。 對於一年嚟發生嘅事,富爾德話,自己雖然被遺棄,但頂得著,又埋怨,依家佢講咩都無人聽。 但又忍唔著話,相信最終一日,好人會有好報。 一年過去,各大傳媒忙於總結海嘯一周年。華爾街日報亦寫左篇長文,話雷曼倒閉市場除左反彈之外,一切依舊,監管不變,花紅照派,全球衍生產品交易更反跌反升,增加到14萬億美金。 所以格林斯潘話,人類本性係會重蹈覆轍,當經歷長時間繁榮之後,就以為好景可以一直持續落去,而會再過度投機,因此結論係另一場金融海嘯無可避免。 信乎?

Stephen & Stitt

諗起啱啱好半年前嘅今日,股價跌到落33蚊呢一刻。 青姐淚灑交易所。 報章上出現大象垂死、獅子中箭、標誌變成大閘蟹的滑稽場面。 我們訪問了當時臨危受命,披甲上陣的霍嘉治,他對於那時那刻的場面,仍然是記憶猶新。 「I don't like to see an arrow through Stephen & Stitt. you know the lion's out there and Agnes cried because of the drop of the share price.I think you know just the general closeness of the community to HSBC is very important. I felt it's important about HSBC said something about the situation.」 現實是最可以說明一切,當日記得只有四個人公開講過應該供股,應該係艾爾敦、丁世民、李永權,仲有..... 我地 。(認叻一次咁多,如果有錯漏請更正....) 半年過後,匯豐股價反彈超過1.4倍,大行紛紛轉軚,評級買入多過沽出。 霍嘉治說,呢場仗佢話唔可以用贏,輸形容,因為如果真係輸,大象就會輸去聲譽,銀行一旦無左聲譽,仲剩下什麼? 由雷曼倒閉,引發歐美銀行業被國有化,資本雄厚無接受政府注資,匯豐仍然喺市場壓力下供股集資過千億。霍嘉治話,銀行業增資擴本壓力未消除,不排除政府會繼續要求銀行集資。 監管因素之外,另一個令佢憂慮地方係市場對前景過分樂觀,資產價格迫近泡沫邊緣,這個是他非常不願意看到。 佢話,雖然全球過度借貸問題未解決經濟亦唔明朗,不過匯豐對香港始終有信心,認為這個城市仍然有很強活力「Fabulously Dynamic」.

送大禮?

9月28日,國慶前兩日,本港會發行第一批海外人民幣國債。 批債券合共涉及60億人民幣,年期,息率未有公布。 財政部話,今次係體現中央政府對香港經濟社會繁榮嘅支持,同有助提高人民幣國際地位。 又有人搬出國家送大禮之類講法,認為大家收得禮來,就應該收吓聲。 此終港人都係搬唔開「奴才」心態,潛意識都係認為只要主人招手,就應該「搖下尾、擺下頭」,開開心心接受主人送禮。 其實有無人想過今次係一個雙贏方案,對中央都有利? 國家目前外匯儲備超過二萬億美元,根本完全無投資渠道: 美元已經證實唔止係全世界回報差、甚至係最毒資產,加上奧巴馬已經豁了出去,一於長命債長命還,你仲有膽投資美債? 要找出路,實際就只有加快開放資本帳,善導資金流出海外,令資金流入流出找到平衡點,咁先可以改善帳常帳問題,所以發國債實際上係一個雙贏方案。 有大行已經提出,今次係由國家主權機構發行國債,雖然當局無講明,但就係開放資本帳重要一步,預期本港流動性會顯注改善,長遠嚟講,唔排除本港會出現「雙軌匯率」制度。 匯豐就話,發行國債標誌著人民幣國際化重要一步﹔最重要係建立左海外人民幣債券嘅發行基準,有助推動其他企業來港發債,亦有助本港發展為人民幣海外金融中心。 羅家聰話,即使國債息率有一厘以上,都已經係吸引水平,佢預期人民幣國際化係遲早嘅事,到時港元亦無存在需要。

執位

一場金融海嘯令國家實力出現大執位。 「世界經濟論壇」發表零九年競爭力報告,佔據多年排名首位嘅美國,首次讓位比瑞士。 至於新加坡競爭力,就由第五位跳升至第三位。 負責編制指數嘅學者話,金融危機突顯左美國嘅金融市場同經濟實力都被削弱,特別係未來幾年,美國都要面對救市措施帶嚟嘅後遺症。 至於新加坡排名就跑贏瑞典同丹麥,報告讚賞當地政府大力推動教育,令勞動市場競爭力係全球第一,金融市場實力都排行第二,科技特別係寬頻技術更係全球最尖端。 至於本港就繼續排名喺第十一位,只係啱啱跑嬴跳升五位嘅台灣,而內地排名就由三十升至第二十九位。 報告話政府同公營機構表現,仍然受商界讚賞,金融市場仍然係經濟嘅支柱,但就逐漸失去領先優勢。 事隔一日,世界銀行亦巧合推出「2010年全球營商環境報告」,新加坡又繼續排第1。 香港落後兩級,排名繼續第三位,新西蘭就第二。 世銀係根據十項標準,計算全球營商排名,香港只有三項跑羸新加坡。 除左交稅之外,香港喺執行合約上比新加坡好,喺審批「建築」許可證方面,香港更係全球第一。 老實講,點解建築許可證會是一件重要事情? 不過喺公司開展業務結束業務,兩項標準,本港落後新加坡十幾級。 物業註冊登記方面,世銀指香港手續繁複,未能好似外國咁,可以做到網上辦理,仲有待改善。 勞動力質素,又係以新加坡跑出。 香港與新加坡在今次報告中,此消彼長的趨勢相當明顯。今次做金融海嘯專題,我們就有同事飛往新加坡,當地的投資者對香港雷曼迷債散戶可以取得六、七成賠償是相當羨慕,因為大部分人是一無所有,不過這正是問題所在: 他們值得攞返錢嗎? 看看今次競爭力的排名報告,我有所晤了。

故態復萌

本來以為係雷聲大雨點小嘅G20,周末會後同意增加金融業資本水平,聽落好似無特別,但華爾街日報話,會議得出嘅結論,係最令人意外。 據一分英國大報講,增加資本係由英國提出,美國和議,但德國,同法國強烈反對,但由於金融體系安全係大前題,最終德法反對無效,議程列入稍後G20高峰會商討,最快出年生效。 亦因為咁,金融界開出盤口,就係歐洲銀行嚟緊會有集資潮。 我地睇番,舊年八月以嚟,歐洲銀行業集資左超過千四億歐元,但九成九係英國銀行做嘅集 資。德,法銀行集資額少之又少。 瑞銀較早前列出一個數據,就係04至08年間,歐洲經濟賴以繁榮,係大量貸款帶動。整體銀行貸款同期、比存款量多千四億歐元。 佢地擔心,東歐問題一旦惡化,會進一步影響行業資本同盈利正常化。 集資潮聽落得人驚,但分析話,美,英銀行隨著變相被半國有化,風險系數已經降低。 反而德,法兩國,集資唔大,盈利能力亦未見大改善,係最需要集資嘅銀行。 瑞銀為首嘅幾間大行亦都指,歐洲銀行業依家先至真正進行去槓杆化。 而銀行本身,大量資本水平係由債務工具充斥,一年過後嘅今日,似乎令人失望。 至於會議同時亦為金融業嘅薪津制度達成共識,同意訂定全球性標準。 各國同意,如果銀行業績喺發放花紅後惡化,應該追回大部分獎金,部分花紅應該延期發放。 至於具體細節就要交由「金融穩定委員會」研究,希望喺年底銀行發放花紅前出台,委員會會制裁唔服從規定嘅銀行。 彭博最近引述一個調查,證明美國頭二十大銀行,舊年受政府援助期間,平均每名CEO仍然有近1380萬美元薪酬,部分原因是隨著股市反彈,他們持有的認股權大大升值,比標普500的CEO平均仲要多37%。 用呢個做指標,同一般勞工比較又高出多少? 是430倍。 最可恥的是調查發現這些CEO的薪酬,仍然同他們的表現,沒有多大的關係,反映金融海嘯一年過去,其實所謂投行的本質,一點改變也沒有。 最近高盛就爆出,他們的分析員在一些與客戶每周舉行的秘密會面上,就提供一些非常短線的投機建議,而這些建議,往往可能與分析員在市面提供的分析報告,存在沖突、甚至是相反建議。 我們一向不贊成過分監管,原因是再完美的規則,一樣有漏洞予人轉空子。不過對於一些有明顯利益沖突的原則,還是要透過規範化減少不公平的情況。 何況出得嚟行,不就是預左要還?

海嘯一年

九月十四日。 金融海嘯一周年。 我們預備了一連十輯海嘯一年專題,還有一場研討會,打頭陣的是任總在退休前、分享了他對今後金融市場的看法。 他認為金融市場在出現了「V」反彈後,實體經濟根本未見改善,特別是信貸市場一點改善也沒有,經濟很大機會會再出現「L」式漫長衰退,如果要以英文字母形容,就是「V+L」。 任志剛話,擔心黎緊經濟,未必有預期咁樂觀,特別是資產價格急升可能引起嘅價格波動,適應唔到可以好大件事。 作為管理預期的典範,任志剛話依家未係時候退市,作為監管者,只要管理好預期,大家都有退市心理準備,就不會出現恐慌。 近一年有超過4千億熱錢流入本港,任志剛話熱錢始終會走,但外界唔需要太擔心。 特輯中還找了匯豐銀行回顧年初33元事件,以及iBanker的起與跌,我們還遠赴新加坡,看看當地迷債投資者與本地的區別。 請留意我們的海嘯一年回顧。

A50

適逢今日講到QFII,係時候澄清下呢隻A50。 長期高據成交榜。今日成交榜排第三位,有37億幾成交額。 現水平,較資產值13個1毫半,已經有溢價。 A50係根據新華富時指數入面50隻A股作為「參考」組。佔最多係平保A股,有近9%,其次係招行,交行A股。佔最少係華能,同上海電氣,換句話講,組合入面,大部分股分都係H股有掛牌。 亦因為咁,外界認為,A50波幅夠,亦具備AH差價對沖作用。 加上大部分都係重量級嘅A股,近日被個別報章冠以為A股「盈富基金」。 總之有人買,愈吹愈大,就更多人買。 基金經理話,A50成交活躍原因之一係多相關衍生產品,莊家亦較活躍。 市場熱炒之下,A50發行量每日俱增,依家流通有三十一億八千幾萬個單位。較上星期多近四億個單位。 問題就喺呢度,受歡迎增發,正常不過。但A50情況,就值得探究。 牌面上,A50係投資50隻A股。 但如果翻查佢地網頁,佢地已經講明,基金唔係直接投資A股,已係透過A股接連產品,進入A股市場。 原因係,A50發行商,巴克萊旗下I SHARE並無「QFII」資格。 佢地要透過另一中介機構,有QFII資格先買得,估唔估到係邊間? 就舊年幾乎「Too Big to Fail」的花旗,透過花旗,A50先可以投資A股。到最近先加入瑞銀。 問題就出喺呢度! 如果基金係直接投資50隻A股,投資者風險理論上係50隻股分升跌。 家下由於多左一種關卡,A50多左一個交易對手風險,就係花旗,同瑞銀。 當然,佢地需要提交抵押品支持A50基金,但根據網頁,花旗只係提供5億美金做抵押。 另一個問題更加實在,同值得留意。資料顯示,A50總資產值有4百幾億港元,即係50幾億美金。 呢個金額,遠遠超過單一機構QFII額度,就算今日放寬埋都係得十億美元,似乎無可能!! 銀行界人士話,如果QFII爆額,基本上唔可以再增發。但要增發,發行商都會經接連產品發行機構,買入相關衍生產品,作為BACKUP。 至於A50,喺網頁介紹中已經講明,佢地唔係直接買入A股之餘,其實係經中介機構,買入A股相關衍生產品。 至於衍生係咩,唔好意思,無講。 但好簡單,A50投資者,其實係買緊A股相關衍生產品。 目前同A股相關指數基金有好多,包括由中銀保誠負責嘅標智系列。 兩隻基數基金,都係同A股相關衍生產品掛勾者,而唔係同正股。當中亦涉及交易對手風險。 反而唔屬於指數基金嘅翔龍,就係匯豐直接

開車Feel

今日睇著港股,直情有重覆當年「直通車」開車FEEL。 內地下晝一話放寬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額度,港股即時顯著抽升!收市升超過五百點,以點數計,係六星期嚟最大升市。 不過,QFII係外資資金入去買「國貨」,同QDII 由內地居民流出去買港股,基本上都完全唔同,唔通市場聽錯? 有兩個解釋: 1. 內地A股已經收市,資金唯有湧入港股「買定先」,等內地A股開市先「割禾青」。 2. 第二個解釋可能近磅啲,就係開放左QFII後,當局都會相應開通番「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額度,避免過量熱錢流入! 過去一年幾QDII都係陷於停頓,今年五月時候曾經有消息,話外管局就QDII徵集意見,不過最後都無新消息。 其實早前外管局分司嘅一個座談會,都透露左玄機,當時已經定下工作目標,就係要致力于完善QDII同QFII管理辦法。 中央要維持股市穩定發展,唔止靠言論,措施都即時有調節。 外管局就發表文件,尋求調整合格認可境外機構投資者,即係QFII制度嘅意見。 其中包括建議,將單一機構投資者、投資喺內地嘅額度,由八億美元,增加到十億。 投資嘅鎖定期亦建議縮短,除咗中長期以外,一般機構投資鎖定期係一年。 至於保險、開放式基金,鎖定期就只係三個月。 外管局又提出,單一合格投資者,每次申請額度唔可以少過2千萬美元,但外管局可以根據經濟金融形勢、外匯市場供求關係,同國際收支狀況等因素調整相關額度。 高盛胡祖六話,QFII推出咁耐,效果都理想,相信今次調節、喺近期內地市咁唔明朗、同波動大嘅情況下,可以大大提升投資者信心,有助穩定市場發展。 截至舊年底,外管局已經批出一百廿八億美元QFII額度。根據內地媒體統計資料顯示,喺今年第二季,QFII投資嘅內地股票市值,達到394億元人民幣,比第一季顯著增加近5成,上證指數喺第二季大幅上升兩成。 市場預期,當局下一步、仲會再放寬埋QDII投資額度。 睇番今次加大QFII額度,內地對措施反應都係相當熱烈! 始終股市跌左咁多,大家都希望可以有更多「維穩」措施。 新浪網即時做嘅調查就發現,有六成半人認為QFII意義重大,有六成四嘅人更指,有助紓解股市擴容嘅壓力! 不過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師「哈繼銘」就話,只係睇成「托市」,想法就太狹隘,相反佢認為今次係人民幣長遠改革重要一步,可以加強資本嘅跨境流通。 咁就當我狹隘,任總都成日都強調要「資金融通」,即係有入就有出,我都係保留一個樂觀希望

禮儀師

踏入九月全球股市似乎約定咁,一齊「散」貨。 睇好派大半年佔上風,賣點係炒復蘇。 但反彈五成有多嘅股市,對好友好,淡友好,都已經賺夠。而且潛在風險唔少。正如艾爾敦都忍唔著,喺網誌中為自已睇淡辯護,話除非失業問題改善,壞帳問題解決,否則佢完全唔會放心。 里昂證券亦提到,香港股市現時市盈率,已經較歷史平均水平,有兩成溢價,說到底,唔算平。但中環唔少重量級人馬話,個市「未夠鐘」玩完! 主要係同大堆新股上市有關,圈中人話,等堆新股上曬市,個市先正式夠鐘。 單係今個月,重量級新股有最少八隻,集資額四百億港紙。唔少大行都係保薦人,利益猶關,無理由唔「頂」埋批新股上市,先鳴金收兵! 咁到底邊隻好? 有基金話,即將推介嘅中國醫藥,怕且又係雷聲大,雨點少,分分鐘係母公司翻版。 其餘唔係唔「熟」就係無賣點。左揀右揀,選出一隻! 8296中國生命。 雖然叫生命,但講句唔好聽,就係做「死人」生意。呢隻台資背景股分,成為香港史上首隻殯儀股。 股分9月9日,以介紹形式上市。 既然係首隻,可能考起唔少分析員,怕且全港,就只有前分析員、蔡東豪係其中一個研究個殯儀業嘅人士,不過佢都係研究加拿大殯儀公司,本地貨,未必曉。 鬼節流流,大吉利是。 人生老病死,一旦百老歸老,單係出殯,平均消費都要坐底萬萬聲。 中國生命保薦人新鴻基就話,公司毛利七至九成,舊年毛利雖然跌左,但都有七成以上。 行內人話,殯儀業現金流極高,資金需求較細,其他行家根本無上市需要。喺內地做殯儀館嘅中國生命就話,上市要要擴展成都,江西,天津業務。 殯儀業「好搵」,骨灰龕更加有價。 香港骨灰龕,依家平則等政府「位」幾千蚊有交易,否則少嘅幾萬,「貴」嘅喺黃帝祠要百五萬。 人生時貧富由天,估唔到死後都係擺脫不開等級,哀哉!

落差

內地經過幾日股市大跌後,終於有好消息「沖喜」下。內地八月分官方採購經理指數升至舊年四月以嚟最高水平,反映實體經濟真係開始有改善! PMI一向被視為最具前贍性嘅數據,令市場興奮嘅係、唔單止內地PMI連續六個月喺五十點呢個擴張水平,亞洲區好似係日本、澳洲、以至本港都可以升穿五十點,證明實體經濟真係有向上PICK UP嘅趨勢,難怪令市場興奮! 不過可惜係呢個趨勢唔全面,好似英國PMI本來估計可以升上51點,點之實際居然係要倒跌落49點7,英鎊即時大跌,歐洲股市都下跌。 先看內地,雖然八月股市調整,但無改變內地製造業對前景嘅樂觀情緒。 內地官方篇制嘅採購經理指數升至54水平,係舊年4月以嚟最高,亦係連續六個月高於50水平。 較人令關注係八月分採購經理指數中、反映成本嘅價格指數,急升至62.6水平,可能觸發通脹問題。 雖然製造業前景持續樂觀,但出口訂單指數只係持平,並無上升,喺交通,同相關基建訂單帶動,整體訂單數字就升番上56水平。 其實PMI回升,一方面係反映實體經濟雖然開始追上、但之前一直走前嘅股市,就開始出現疲態,證明各國量化寬鬆政策係過分推高資產市場,而家一旦話要「收」,又驚觸發環球股市「爆煲」、倒頭又拖跨經濟,變成一個惡性循環! 英國金融時報今日都有社論講到內地股市,話以前股民輸錢,最大機會係到屋頂跳樓,而家呢? 唔同既,係今天會走上街頭。 所以一聽到民意調查話有七成人歸咎跌市係政策做成,就連溫總都要開聲安撫、話寬鬆政策依家唔會改變,勉強令內地股市稍為回穩。 正如昨日所說,九月一個決定性因素,是看過萬億央行發行票據是否續期。 由於發行量大,每周平均都有二、三千億票據,如果央行不續期,即使銀行收緊貸款,一樣可以做到有過萬億資金流入經濟。 不過如此一來,又是中央在這場博奕中輸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