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顯示從 10月, 2011 起發佈的文章

借東風

不認須認,股市的確繼續升,擺明市場原來已經認定嚟緊歐洲終極峰會,會有利好結果 !! 歐盟峰會結束,同意希臘債權人削債 50% ,銀行亦要用半年時間增加資本。關鍵的歐洲救市基金原則上同意透過槓杆借貸將規模擴大。 長達近 11 小時的峰會,歐盟領導人都滿意結果。但他們在歐債三大核心問題中只解決其中兩個,即希臘債券持有人削債 50% ;以及歐洲銀行界明年六月底前,要集資 1060 億歐元,令核心資本比率升至 9% ,最終妥協。 而資金來源關鍵將在救市基金,當局希望透過槓杆化,透過成立特殊公司發債,將基金由現時 4400 億歐元,擴大至最少 1 萬億歐元,但仍未具體定案。 今次峰會,歐盟在最後一刻才能取得進展。其中最大阻力為希臘債券持有人,他們原本堅持只肯削債 40% ,直至德法元首親自施壓才肯接受,但 50% 削債額,比基金組織內部建議的 65% 少;至於銀行集資額方面, 1060 億歐元金額,同樣比外界估計的少很多。 當然仲要歸功懂得看風使履的法國總統薩爾科齊,再使出一招「借東風」,同胡主席傾過電話會議,中方都未有作出任何承諾,就已經主動放風話中國支持 EFSF ,再次證明係矮人多計。 不過留心一看、其實債息升勢,其實無停過。但投資者係咪已經轉為樂觀,就睇下你問咩人。 散戶仲有保留,大戶據講,長線基金之前未沽過貨。短線基金,就的確因為近期美國情況,要搵的受惠美國經濟股份。 無疑,大家認定美國經濟差。但數據反映出兩回事,更利好,係企業盈利繼續爆燈。所以呢一刻為止,睇淡美國,要繼續寫個服字。 標普五百指數,十月升幅達一成二,暫時係 1987 年嚟最好,完全抵銷晒今年以來跌幅。 美國仍然處於牛區。第三季,美國已公布企業,百分之七十五係好過預期,所以暫時間,美國利好抵消歐洲利淡。 但有人提醒,企盈利係滯後。第三季盈利勝預期,亦同之前分析員調低左預測有關。要留意係,第三季業績好,但分析員反而將大部份企業盈利預測調低。 而按比例,已公布業績三十間美國企業入面,有廿間對前景睇淡。 美股好,港股亦有跟足趨勢,仲一舉由萬六邊反彈至萬九點樓上,但不可少看的是基金部署。 無錯,短期大市的確可以炒多一轉,正常謂睇淡不等於要做淡,不過基金會唔會增持買貨,背後涉及佢地到底多唔多貨。 如果睇一的數據,有賴之前對大中華市

適時微調

溫總一句「適時微調」,又引起中港無限憧憬,其中又以香港股民最自製興奮。 坦白講,這句適時微調早已是市場期待已久、但又不知幾時會出現的甘露。那為何目前才是合適時機 ? 要數水深火熱,大家可能會想之前的溫州民企倒閉潮 、又或民間借貸飊升至過百厘,不就是反映信貸已經緊缩至極點 ? 那為何中南海不選擇那時出手,反而等到現在 ? 對北京來說,其實股市下跌並非甚麼重要事情,因為買股票的人被當作是輸得起 ; 同樣、被樓市套著的置業人士,雖然有很多不滿發展商減價賣貨尾而上街,但基本上也不威脅到中央 ; 溫州老板因為付不起高利貸要跳樓要破產要走佬,始終也只是一小部分人的生計,傷不及平民白姓。 真正令中央著意回心轉軚,其實不應留意經濟或政治版,而是應將視線放到社會版上 : 當民眾的埋怨由物價轉到下崗就業等問題時,就知道政策風向真的變了。 話說回來,大行近日都已經轉軚唱內地會減 RRR ,不過真正值得大家關心、反而係內地會否仿效印度,讓銀行利率自由化,唯有如此,銀行先可以通過向大額存戶實施利率差別化,真正可以解決負利率的問題。

與市為敵

沒有收看今早開市埋位,肯定就錯過了法巴鄺樂天的精采推介。 不錯,我們經常聽到不少唱淡分析,例如歐債危機深不見底、又或是美國經濟如何雙底衰退,以及內地硬著陸風險等等,不過股市近日反應已經清楚說明,就算睇淡也有反彈的時候,正如兆富所言,作為一個市場主義者,就只好純粹信任市場行為。 歐洲的救市基金槓杆化似乎已有共識,即使在德國國內,就算不滿意默克爾的反對派,骨子裡其實也是支持援助希臘等多個歐豬國家。即使默克爾如何擺姿態以搏取國內民眾支持,槓杆化肯定最終都會成事。至於法國雖然不想要再出資而影響本身評級,但事而至此、似乎薩爾科齊也沒有太多選擇。 既然股市不死,我們也沒有理由要與市為敵,要做淡也要看準時機,總不能一部通書看到老。而作為小投資者,實在有必要在亂世 ( 市 ?) 之中、尋求一個較安全的容身之所。 像鄺樂天所言,因伯老之名,如今不單小投資者難尋避風港,就算強如保險資金 ,由於失去了孳息曲線,今時今日投資債券根本難以尋求利差,但資金終需有個出路,不論分紅或應付賠付在在要錢,那何去何從較好 ? 其實大戶一樣是要避險,倒要尋找穩定回報的工具,既然債券已失去了投資價值,退而求其次會是一些有穩定現金流、有持續派送股息紀錄、以及市盈率偏低的高息股。 試想,一旦那些過萬億美元資金真正轉勢,那股力量將勢不可擋,這令我想起數個月前石 Sir 已不斷推介中移動,這可能解釋了這隻巨無霸的近日強勢。

佔據「畢打街」?

華爾街只得一條,紐約以外,其餘都係假。但佔據華爾街行動,就似乎蔓延全球。 彭博報道,透過網絡推動,全球,包括倫敦,澳洲多個城市,台北,南韓,日本,甚至香港,新加坡,都陸續有人表達,會自發組織類似佔據華爾街行動。 倫敦暫時話會有四千人參與,澳洲已經分成為佔據悉尼,佔據墨爾本,佔據布里斯班等行動。 突然間,諗起魯賓尼,佢預測經濟雖然一次中,多次錯,自己研究所仲要蝕讓,但佢幾個月前已經預言,世界將會混亂。 佔據華爾街行動,原因係經濟差,市場失效,但造就金融機構貪婪。民眾發洩對象所剩無幾,終於要淪到金融大鱷。 美國媒體一直低調報道呢件事。CNN女主播,因為訪問示威人士期間帶有貶意,爭的要停SHOW。但半島電視台,幾乎每日有直播。如果從媒體處理手法,美國由始至終都係親華爾街。 金融機構成為全球普羅百姓頭號敵人。佢地有錯,錯在大貪。但政府,財金官員更錯,因為到依家為止,從政者都係買佢地怕,驚一旦金融機構出事,整個經濟會被拖累。 所以沃爾克,避免大至不能倒閉係岩。問題係做唔做到? 資本主義的確進入十字路口,市場派步入下風,因為呢幾年不斷證明市場功能有問題。但亦唔等於政府主導既凱恩斯主義會大獲全勝。 克魯明近日專欄,高調支持佔據運動之餘,仲列出凱恩斯主義有用既四大原因,其實都係舊調重彈。 更大問題係,佢根本唔記得,歐美已經無錢,又點有彈藥幫凱恩斯發揚光大。 我地成日講市場主導自由經濟,又批評海嘯後市場失效。但記著,呢個世界無絕對自由市場呢回事,街市要守規舉,市場亦有規則。鬧自由市場之前,其實要先鬧之前規則定得唔好! 說真,香港人即使仇富,對象也不會是大銀行,因為最有錢的、並非銀行家,反而有人如果提出反地產霸權,又或包圍長江中心,可能引起的共鳴會更大。

躲得去邊?

今期經濟學人封面係「Nowhere to Hide」,中文應簡單翻譯: 普天之下無樂土? 環球經濟前景轉差,以往認為係高增長既新興市場、都備受壓力。 今日華爾街日報都不約而同有文章,形容新興市場一樣感受到西方成熟市場之痛! 巴西零售數據大跌、南非製造訂單急跌,連內地出口是七個月以來最差,有不少廠家就說:「今年西方無聖誕!」原因是急單全部不見了! 且看呢兩個星期先後有巴西同印尼央行減息,而南韓同澳洲都維持利率不變,最新有新加坡都加入寬鬆行列! 新加坡金管局公布收窄坡元上下限政策操控波幅,減慢坡元升值步伐,變相採取寬鬆貨幣政策。係繼印尼之後,今個星期內,區內第二個市場調整貨幣政策。 面對第二季經濟按季大幅倒退百分之六點三,第三季亦只有輕微增長,遠比市場預期差,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隨即出手, 調低坡元既上下限波幅,當局表示,由於成熟經濟體系面臨調整壓力,威脅到新加坡主要貿易夥伴增長前景轉弱,加上預期核心通脹有放緩跡象。 新加坡元一向係透過同一籃子貨幣掛勾,但從來未有向外披露組合比例,亦沒有如內地人民幣一樣、有向外公布升跌幅度限制,一切可以說相當神秘! 今次調整上下限波幅,等如變相放慢升值步伐。 面對歐洲債務危機同美國經濟放緩,唔少新興市場經濟備受沖擊,最近先後有巴西同印尼央行減息,而南韓、馬來西亞以及澳洲央行亦都暫停加息步伐。 經濟學人話,面對全球風險升溫、根本無一個市場可以逃過第二次衰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亦都警告,新興市場係面臨向下調整風險。 其實都幾諷刺,幾個月前新興市場仲係擔心資產泡沬同貨幣升值呢啲過熱問題,轉頭已經話擔心資本外流同貨幣眨值,有大行就計過,單是最近幾個星期,新興市場為左阻止本國貨幣下跌,已經秏資350億美元既外匯儲備。 所謂長貧難顧,難怪基金組織都警告,新興市場經濟,正面臨向下調整風險。

師奶上身

中國經濟放緩成點,從來唔會有人知。面對一大堆、令人半信半疑數據,有時只有用雞蛋裡挑骨頭方法。 最新九月份出口數字,似乎係近期較老實數據。出口增幅放緩,市場預左。而從出口到主要地區表現睇,某程度上有一定可信力。 九月出口數字,顯示兩件事:一,係香港無運行,二係歐洲肯定衰退。香港出口靠轉口,睇番九月內地出口到本港總額,由八月增長一成六,或一至七月平均三成增長,篤一聲,大幅回落到只有百分之七。 至於內地出口到歐洲總額,亦全線下跌。意大利更錄得負數,法國增長只有百分之一。德國由八月兩成一增長,大降至唔夠百分之七。反而美國經濟仲未算太差。 出口增長嚟緊仲會放緩,呢個係市場共識。要歸納內地經濟表現,要睇埋入口。九月,內地進口仍然有近兩成一增長。但有趣現象,隨即搵到! 出口訂單差,無人懷疑,但內地同時間對原材料需求,不跌反升。亦因為咁,進口數字唔算放緩太大。所謂不跌反升,其實已經講得保守。如果睇鐵礦石進口增長,再升百分之二點五,九月進口量竟然係今年一月嚟最高。 如果睇埋銅,更加驚人。九月內地銅進口量升一成二,不得了,十六個月嚟最多。單睇兩組內地進口數字,難道我地諗多左? 事關內地根本經濟無放緩,反而有加快跡象,否則原材料進口需求,唔會升咁多。 但留意兩個報道,又會發現,可能係兩回事。首先,近期乾散貨運費持續升,有機會升至全年高位,原來據業界話,中國的確入口大批鐵礦石,不過咁佢地買嚟儲為主,部份行家亦唔知中方買家,係咪有實際需求。 「儲」鐵礦石之外,內地亦鐘意儲銅。金融時報提過,單係截至舊年年底,內地銅儲量,竟然高達一百九十萬噸,數字高過美國一年需求,亦比行內人士估計既多。 舊年內地工業同出口相當唔錯,固定投資平均每月最少升兩成半,但銅儲量咁好景之下,數字遠比預期多。即時令外界議論紛紛,到底中國係咪一直被高估左產能,同實際需求? 中國入口原材料,到底幾多,有即時用途,無人知。但肯定係,國企好,民企好,都有種師奶習慣,就係儲野。原因好簡單,中國無資源,一直覺得唔安全,所以有錢就買嚟儲,就算無用 途都買,總之買番嚟擺都係好。 所以,銅價之前破萬蚊一噸,可能係中國儲嘢習慣造成。而近幾個月,國際商品價格下跌,中國進口商又再次師奶買平貨上身,瘋狂掃貨。如果估計無錯,未來幾個月,內地可能出現出口差,進口旺情況。

翻生

人之將至,特首打倒昨日的我。舊年力拒,今年還迎。 於是,居屋翻生,加埋繼續有公屋,同置安心。情況等於十年前,居屋,公屋,夾屋樣樣齊! 特首份施政報告極長,用上兩個鐘宣讀。骨子裡,根本係一份樓市政策報告,因為篇幅最多,亦行喺最頭。 希望當係,不滿佢既市民,見到居屋兩個字,就怒氣全消。 特首話,樓價升,脫離購買力,政府需要介入。依家先做,一般覺得太遲。以特首講,第時四,五百呎單位,要百五至二百萬,呎價唔算太平,而且售價按申請人入息計,太複雜,太不可行。 政府從來無可能滿足所有人訴求。全新政策下,月入四萬或以下家庭夠資格受政府資助,有人批評門檻太高。 土地傾斜做住宅,又會有人批評再造成另類土地政策問題,遲下寫字樓租金繼續急升,影響競爭力。 其實復建居屋大家早有心理準備,反而令人意外係無諗過出手咁闊綽,因為五年禁售期後、賣樓唔駛再按市價補地價,等同可以享受樓市升值! 有分析員批評,咁係以大量公帑傾斜用嚟資助人買樓,形容就好似「中六合彩」。 假設家庭收入三萬蚊樓下、就夠資格做新居屋業主,預買二百萬樓下嘅樓,政府實際補貼咗幾多呢﹖ 睇番將會有新居屋嘅沙田,而家一般細單位市值三百幾萬,咁計法、政府每個居屋就補貼咗至少百五萬, 樓價平啲嘅元朗同荃灣、都起碼補貼幾十萬。 如果將來樓價升,佢哋都唔駛按未來市值補地價,可以受惠樓價上升,有分析員批評,復建居屋、係將公帑傾斜資助少數人買樓。 不過更令人關注係而家近三十萬未補價既居屋居民,咁佢地既居屋係點處理,係咪可以好似新居屋咁,補地價可以鎖定喺買入時水平? 政府就留左條尾巴,話要顧及現有居屋既公平性,但到底界線點定,如果真係用二、三十年前買入價,好多居屋業主一覺瞓醒就會成為百萬富翁! 何況對於已補地價的業主又點處理? 估計為免更多人眼紅,頂多只會係劃條界線,一切由當日開始計數! 其實睇成分特首報告、一開始,提出一個政府本應有既三大目標,就係令市民分享繁榮成果,改善生活,同埋安居樂業。 無錯,佢任內經濟出奇地好,但同期貧窮人數,出奇地升得多。 因為樓市爆破,政府退出市場,徹底將主導權俾發展商,自於二零零二年,曾先生可以巧妙將隻鑊送俾董生。 但貧富懸殊惡化,作為政府佢某程度上責無旁貸。 佢自稱政治家,自有政治家技巧。所以一早封死後路,話香港資本主義,好難解決貧富

激素

內地用過四萬億激素,催谷經濟,依家證明唔係一枝營養大補針就收效,激素副作用之大,今日各方仲嘗緊苦果! 但壞習慣難改,阿爺終於忍唔著,打左枝「匯金」激素。 零八年以嚟,今次已經係第三次出動匯金激素,但對內地股市效用,三次之中最細。 內地股民羊群效應比任何一個市場為大,點解匯金激素今次無力呢? 現實係同胞買股,從來只睇概念,唔理估值,同佢地講市盈率、帳面值,你問下一批分析員,肯定無人會理你。 中央行錯一步,係唔夠針對性。要收激素效應,好應該用匯金買中小板股份。 一嚟,內地蟹民有機會走貨,二嚟可以收到曲線救中小企之效。 不可否認,阿爺谷經濟有一手,但控經濟水平仲有距離。正如美林所講,幾次因為結構問題造成調整市,當局都係靠印花稅、停批新股、甚至發人民日報社論呢的小動作應對。 中國經濟唔會大爆,至少短期內唔會出現。但匯金激素一出,太多負面分析同揣測。瑞信陶冬講得岩,中國今時唔同往日,依家受太多結構問題拖累,好似中小企,地方債,以及泡沬等。 外國傳媒對今次匯金增持內銀,抱有懷疑態度。 連華爾街日報,亦趁今次匯金增持,以長篇文章質疑中央係刻意托市,因為外國投資者,已經開始對內地既企業盈利、甚至經濟數據既真確性,抱有懷疑態度,而唔少資金開始減持拋售點心債同人民幣遠期合約。 投資者開始唔相信政府公佈既統計數據、唔信公司公布既盈利、甚至唔信政府官員既評論。 唔信歸唔信,同歐美既債務及經濟放緩問題比較、內地唔代表無能力拆彈。 兩個當前最大隱憂,包括出口放緩同樓市泡沬,計一計數,出口佔既經濟增長既比例,已經由零七年既35%,降至兩成七,瑞銀就計過,出口放緩最多只會影響GDP一個百分點。 樓市、特別係房地產業既固定資產投資,舊年佔左本地生產總值一成四,雖然黃金周「不黃金」、但人口流動同工資增長,仍然被認為足以支持樓市。 至於超過十萬億人民幣既地方債,雖然有機會增加銀行壞帳,不過以上半年整體不良貸款比率唔夠百分之一,內銀似乎仍然有能力吸收。 何況以內地公共財赤佔GDP比重只有六至八成,同美國既九成四、或者日本既百分之二百二十,仍然有好大距離。 當然,外國有懷疑,唔係唔合理,嚟緊,會有好多高層會議,分析經濟形勢。 講真最直接最簡單方法,係中央根本咩都唔使做,只要拿出誠意,講出事實真相,兼有數據支持,一直存在既信任問題,先有望

托市

江澤民復出,連股市都翻生? 難怪令人有此聯想,內地股市經過黃金周長假後、表現都係令人失望,收市兩年半低位,成交都係33個月以來最少! 不過內地收市後,就有個驚天消息發布,就係中央決定出手托市! 中央匯金公司高調表態、話由即日起,增持工農中建四行股分,其中工農已經率先用左億幾人民幣增持。 消息一出,內銀股H股價,尾市由低位急速反彈。 眼見內地銀行股價長期積低迷,中央喺國慶假期後終於出手,穩定股市。 新華社報道,作為內銀最大股東中央匯金公司,為左支持國有重點金融機構嘅穩健經營同發 展,穩定國有商業銀行股價, 匯金會在二級市場自主購入工、農、中、建四行股票,並由即日起開始有關市場操作。 其中,單計增持工行就用左五千幾萬人民幣,用既錢雖然唔多,但就佔左全日成交嘅三成八,可以話買起左全日四成既貨,入市決心可想而知! 之前其實匯金都試過增持,不過今次有兩點唔同,一來消息係經新華社發放,第二就係開宗名義提出,增持係為咗穩定股票市場! 分析指,中央匯金高姿態增持隱含咗政策導向,目的係要表明,唔容許股市再跌落去。 08年9月中,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央匯金亦曾經高調公布增持內銀,單係工行同建行,就分別增持咗二億幾同一億幾股。 消息一出,上證指數股市單日反彈百分之九點五,所有股分幾乎都升停板。之後內地股市逐步攀升至零九年嘅三千四百點水平。 不過,今次匯金出手托市,似乎股民唔多受落! 新浪網做嘅調查顯示,仍然有超過六成網民認為股市仲未見底,超過四成受網民話,唔會跟匯金入市買股票著。 內地透過匯金買內銀股,變相托市後,市場下一步係關注貨幣政策有無機會放寬? 似乎答案係未! 人行依家到年底,好大機會處於貨幣政策觀察期,利率同存款準備金率唔會加,但會密切留意,國外內經濟情況,有需要就不排除減存款準備金率。 不過亦有另一派看法、包括部分人行貨幣政策委員在內意見,就認為基於通脹仍然處於高位,貨幣政策無調整理由,應該要繼續堅持。 呢派認為,用貨幣政策去解決問題,唔係好辦法,要幫中小企亦應該限量進行,反而透過稅務方式,呢的財政政策幫中小企,會比貨幣政策更有效。

唱淡

近日多隻股份,被大行手不下留情,大幅將目標價劈低。 市況問題,預左。講理據,部份係有理有據,但部份假設錯誤,作為小股民,要份外留意。 明富MF GLOBAL將匯豐目標價大減七成到三十蚊。第一時間,大家會「嘩嘩嘩」!! 但將焦點放喺三十三蚊同時,唔可以忽略係報告立論。因為,一有犯錯,成份報告可以掉入咸水海。 匯豐係咪要見三十蚊,無人知。市場情緒逆轉,咩事都會發生。但明富份報告,建基於兩大假設,一,係匯豐歐豬涉及三百一十九億美金潛在風險。二,係今年要全數百分之一百撇帳,令到全年業績會虧損! 首先,會唔會百分之一百全數撇帳,呢個假設,到依家絕不成立! 因為,要百分百撇帳,簡單講,係要歐豬五國一齊違約。呢個只會係比惡劣情況,更加惡劣,先會發生! 另外,匯豐何解突然變得有咁多歐債風險?。明富八月時仲講緊八十億美元,依家突然大升三倍,咩事!!!! 原來係,明富今次將歐豬國相關貸款都計埋入去。一來,中環人話似乎為結論,而篤數。 更重要係,假設違約不突止,仲假設埋所有歐豬貸款都無錢還,呢位分析員,都唔係似乎,係直頭太不客觀。 市場逆轉,連好多投資老手,都通通思緒混亂。劉央三星期前,仲話恒指見二萬五,依家唔夠一個月,竟然少一萬點。 到明富寫手,其實資歷相當高。只能怪,亂市令人做傻事!! 相比之前,約翰保爾森都算老練。輸五成,雖然唔知佢有無面不改容,最少,無亂講野。 而且唔少星級既基金經理一樣損手,有新興市場之父稱號既麥樸思,佢旗下既鄧普頓基金,九月回報跌左兩成三。 就連另一個著名基金經理Bill Ackman,之前估港元會同美元脫勾,話要做成世人最大既買賣賭港元會升值,結果呢? 九月基金回報一樣跌左一成六。 有老行尊話,正常嚟講,有一半分析員都咁激,即係個市就算未見底、最少都唔會咁快有過激跌幅!

魔術師

圖片
兆富斷定、沒有喬布斯的蘋果,他最輝煌的日子,幾乎肯定已經過去。 曾在蘋果打工的科技達人黃岳永就預言,蘋果食老本,至少可以捱多兩、三年,之後嘛........可能Fackbook的Mark Zuckerberg更有力接班挑戰蘋果地位。 蘋果官方網站聲明話,呢個世界,失去咗一位、令人讚歎嘅人物。 的確,喬布斯留低一間,只有他至能夠創立的公司。 作為三十多年拍檔、蘋果創辦人之一沃茲尼亞克形容,喬布斯離世,就像約翰連儂和約翰甘迺迪逝世一樣。 WSJ 就將喬布斯成就、同發明大王愛迪生、以及創辦福特汽車的福特比較。 無左巨人既蘋果,日後會否不一樣? 做左CEO 六個星期,庫克星期二主持左自己首場iPhone4S 發布會後,就要面對自己喺蘋果13年來最大挑戰。 喬布斯任內推出既多個數碼產品,包括iMac、iPod 、iPhone同iPad,唔單止令蘋果超越微軟同Google,一度成為全球市值最大公司,仲改變左整個電子消費品行業生態。 華爾街日報話,蘋果員工對庫克既支持,並無減少,公司既運作同喬布斯年代無異。 不過講到帶領蘋果創新,庫克好難同佢前任比較。喬布斯對細節專注到左驚人地步,自己講過、對電話既標誌設計、甚至蘋果店每一塊玻璃有幾透明都要過問,精通執行既庫克未必有呢種天分。 而庫克未來既挑戰、更多係來自外面既競爭。 作為後來者,Google 推出既智能手機系統Android,喺三星HTC同LG既支持下、已經後來居多,喺美國既市佔率由五月既三成八升至四成三,相反蘋果既iPhone,只係保持喺兩成七左右。 硬件市場外、最大網上零售商亞馬遜,亦推出左運出Android既平價平版電腦,可能會威脅到蘋果一直想踏足既消費市場。 投資者可能仲會關注、係蘋果點樣運用手頭750億美元既巨額現金,庫克將會面對更多機構投資者壓力,要求派息或者回購股分。 一直大家都重視喬布斯既創作,但對於呢個傳奇人物既個性,都實外界所知唔多,每每都係傳聞佢會點會點,但真正接觸佢個人既就少之又少! 我地推介大家可以睇下華爾街日報科技專欄作者Mossberg既專欄,佢由於工作關係,都有同喬布斯接觸,最初教主都係同佢反映啲測試評論唔公平,不過之後就發展出朋友關係,佢提到喬布斯好鐘意失驚無神打電話比佢,甚至往往係周末,搞到佢老婆都有微言! 聽落呢都符合

鵝「尾」

圖片
第三季,投資主題係避險,問吓普遍損手爛腳嘅對沖基金? 第四季? 繼續要避險。 問題係,「險」從何來? 歐債危機未解決,希臘問題日日新鮮。 美國歷史性被降級,失業率高企,經濟瀕臨雙底衰退。 新興市場雖然表面風光、負債又偏低,但投資者過往喺當地輸過好多,所以高風險嘅標籤,仍然洗唔甩。 以為市況難玩?但投資市場叻在識推陳出新。 最新玩法,係炒「黑天鵝」事件會唔會發生。 見過雷曼倒閉,仲有啲咩可能性極低、但影響極大嘅「極端」事件會發生? 可能係經濟衰退?基金研究機構ECRI就講明,美國經濟已經陷入惡性循環,以為而家經濟差? 你根本未見過風浪。 具體會點發生,暫時真係估唔到,但已經有基金陸續成立,專炒呢類情況。 暫時統稱為「風險尾部基金」TAIL-RISK FUND,仲有唔少錢流入。 有「黑天鵝」作者塔勒布Taleb 座鎮嘅UNIVERSA,年初以嚟流入嘅資金,多咗至少兩成。 機會率咁細都有人買? 原因係因為傳統用嚟對沖跌市嘅工具,已經炒到貴晒。 以VIX恐慌指數為例,由歐債危機升溫計起,兩個月內升咗八成。相關票據仲誇張,累積升幅一倍四,再炒空間有限,隨即錄得11億美元資金外流。 嫌玩法太複雜,可以揀低風險少少,高盛近期都向證交會入紙,申請成立專買「低Beta」股分嘅基金。 簡單講即係風險系數比較低,好似煙草製造商ALTRIA呢類歷史長、係行業龍頭、現金流穩定又有息派嘅藍籌公司,普遍符合晒。 好處係喺大跌市當中股價往往唔駛跌,甚至有得升。 但都唔係一勞永逸。出咗名係大淡友嘅、野村「詹久阿」就睇,標普500指數可以落到700點,即係比現水平跌多3成8。如果中嘅話,睇嚟邊隻藍籌都唔會有運行。

預左要還

圖片
三年前「大到不能倒」既恐慌、又再次係全球銀行界蔓延。 觸發點源自歐洲,穆迪表示,正係檢討將比利時銀行DEXIA降級,消息就指係佢地持有超過二百億歐元既南歐債券。 DEXIA隨即計劃出售喺法國嘅貸款分部,以及分拆業務、成立「壞帳銀行」,由國家財政支持。 現實係歐債危機一拖就兩年,歐洲銀行出現問題早已經唔係新鮮既事。 問題係、如果有危機唔係歐洲,而係全球最大金融中心--華爾街? 可能好難想像,不過由違約交易掉期反映、全球最高危既金融機構,唔係歐洲、反而係喺美國。 摩根士丹利同美銀,違約風險高達四、五百點,比起水深火熱既意大利銀行UniCredit仲要高。 就算係堪稱最賺錢既投行高盛,違約風險一樣高過法興法巴同法農。 觸發摩根士丹利違約風險急升、事緣係上星期一篇分析文章,披露佢地喺法國既涉及貸款高達390億美元,仲高過大摩本身既市值,事後文章經Twitter廣泛流傳,令大摩CDS急升至08年雷曼倒閉後最高水平。 面對危機擴散,大摩行政總裁戈爾曼,向員工發出內部電郵,指市場有太多混亂同錯誤既信息,佢歸疚係人心虛怯、令恐懼戰勝左常識。 而大股東東京三菱UFJ亦罕有發表聲明,重申佢地既長期投資承諾不變。 消息就話,390億美元既法國貸款係截至舊年底總數,而且涉及既數字係總額而非淨額,經過今年減持後、大摩對法國既貸款實際已經係降至接近零,佢地計劃未來兩星期會公布更多相關數字。 不過有基金話,投行既運作就係黑箱作業,當風險蔓延到所有行業既時候,資本市場就會對欠缺透明度既投行作出懲罰。

平? 可以更平!

星期日,拍賣行拍賣法國名酒Chateau Lafite,但居然出現十七次以嚟首次流拍。 一支九六年VINTAGE LAFITE,成交價跌至四萬八千四百蚊港紙,但幸好,同日拍賣名晝,仍然有市場。 內地資金鏈斷裂問題,已經由溫州蔓延全國、甚至加速令澳門疊馬仔資金鏈同樣出現問題。 雖然里昂堅持話無事,但據澳門行業了解,似乎同現實有出入。再加埋今次蘇富比紅酒拍賣成績,你或者真係要開始擔心,內地資金的確響起警號。 唔係專登睇淡,亦唔係叫一的有實力長期投資者,現水平唔好買貨。但任何決定前,先睇下Pimco El-Erian 一篇文章,因為可觀性極高。 雖然巴菲特話既然股分大減價、點解唔買?不過埃爾阿里安串得好,佢話除非你好似巴菲特有「永恆既資本」,否則都係審慎啲好。 原因?好簡單,好既股票、平左可以更平。 佢話第三季經歷環球股市下跌,唔少投資者都好似巴菲特一樣、認為好多股分都跌低過應有既內在價值,派息率又高,加上跨國機構財務狀況理想、認為而家係理想既吸納時機。 不過阿里安話,投資者喺參考傳統智慧前、要先了解過去幾個月,點解以往被認為唔可能發生既事情,最終變成事賓。 原因係過去主導金融市場既因素,已經由公司盈利同資產負債表,轉為環球經濟同政策問題,令股價比起企業既基本因素、可以有長時間既偏離。 佢認為,而家雖然有唔少機會可以趁低吸納,但投資者要賭既、就係企業可以避過環球經濟進一步衰退,而主宰呢個因素、係要靠喺雅典、柏林、法蘭克福同華盛頓既一批政客,有無足夠決心。 呢篇文的確係近年佳作,的確唔少名家、好友,大半前都不斷叫入市。但阿里安文章,兩大訊息: 一,係你有無人地咁有錢先? 二,係好多之前估唔到,以為難以想像事情,已經發生左!! 的確,唔少大行策略員都提出,依家要一注撈底。其實係賭緊三件事,一係歐洲無事、二係美國經濟無事、三,係中國無事。 簡單講,投資者係要買中一條三重彩,當然位置不限! 以為意想不到既事都會發生,呢句說話可圈可點。呢句話,未必等同黑天鵝,但或多或少係顯示、之前我地對形勢高估,同對問題低估所致。 同樣可以引申到近月跌市從正面睇,係進一步教識我地,以後環境仍然會混亂,做好個人預期,比一切更重要。 正如石SIR講,有咩未見過? 要對前景樂觀。但周圍發生既事,周圍聽到既野,令我地對前景能見度極低。

害怕

星期四香港打風,美聯儲主席伯南克的一篇演說,大家很可能會錯過。 重點不是佢首次解釋OT,反而是後半部如何表述新興市場的角色。 極為罕有地、作為全美國第二個擁有最高權力的人,伯南克居然呼籲美國在內嘅發達國家,應該學習新興市場經濟體嘅成功經驗! 原因係要學習有負任責嘅財政紀律政策,指政府只需堅負必要嘅公共開支、同時鼓勵私人投資同開放貿易。 當然、伯南克原意是想告訴民主共和兩黨,如果再糾纏於政治意氣之爭,可能會賠上整個國家的經濟前途。 但要奉行資本主義與民主政制的歐美學習新興市場、豈不是連政治意識形態亦要改變?? 巧合的是,新一期經濟學人所講的、也是同一個類似話題,形容如果政客唔盡快有果敢行動,全球只會走入一個大黑洞。 事實放在眼前,而家根本依家係過得一日得一日。經濟學人形容歐洲水深火熱,但鬧到面紅耳熱,政客先肯計劃、去諗下有咩計劃??? 歐債問題從來無露出曙光,以為問題就此解決,股市可升,但留意債市無升過,債息繼續高企。 建議各位,以後歐債任何發展,睇債市表現,好過用股市作為判斷。 無謂興奮,好快過眼雲煙。「許多世界上現在正在為自己的膽怯:見證日益黑暗的經濟背景。」 歐洲為例,德國荷蘭為首一派,認為希臘問題僅限於過去實在太「揮霍無度」,而之前落實的方案實在對債權人太過「慷慨」,而家應「預左要還」! 但正如三年前雷曼倒閉,歐洲看不到的是關連系統風險,一旦希臘真的出事、不單法國銀行受牽連,德國一樣難獨善其身。一些最近的指標表明,歐元區陷入衰退,德國出口放慢,信心低迷加上銀行危機意均味著信貸緊縮。 歐洲一個黑洞,美國仲有一個。 經濟學人形容美國經濟仍是一瘸一拐的,加上美聯儲「敷衍了事」,而最令人不安,是美國的政治家,再次威脅要破壞不負責任的財政邊緣政策的復甦。 唔好忘記,仲有一個亞洲、一樣開始步入黑洞。 呢個新興市場雖云增長快、但視野度最低,最難判斷會有幾大件事!! 中國硬著陸講得多,之前話係鬼子佬唱衰得多,但有無留意,近期連分析中肯一批,都同樣對內地有保留。 外圍話俾你知,出口死緊,有廠家形容今年歐美無左聖誕,隻隻出口貨櫃船都係空空如也。 中國一旦放緩,香港唔使諗。靠出口既台灣亦警告,訂單少左,台幣第三季就大幅眨值,跌幅有超過半成。 南韓情況更要留意,一個有技術,有品牌市場,但問題仍然未解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