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顯示從 3月, 2009 起發佈的文章

免供又免息

面對汽車業前所未有的寒冬,通用同福特分別想出,一旦新車車主失業,車行可以提供最高二十四同十二個月免供優惠,仲要提供免息分期優惠。 哇,香港幾時有? 有就即刻去換車。 對於通用同佳士拿嘅自救方案,奧巴馬認為唔可以接受,而家再俾兩間車廠最後機會,喺更嚴格嘅條件下、徹底重組,至有可能再獲政府出手拯救。 通用汽車會有六十日時間,提交一個更有力、同受政府接受嘅重組計劃。 被華府認定無可能再單獨營運嘅佳士拿就有三十日時間,同意大利快意車廠,雙方亦迅速達成結盟協議。 兩大車廠陷入財困,另一個主因、係美國汽車銷售跌至近三十年最低,奧巴馬同時要刺激消費者買車,提出用舊車、換新嘅節能車,會有三千到五千美元嘅稅務優惠,並會動用救市基金,加快幫政府部門換節能汽車,亦會增加對消費者同銷售商嘅協助,取得買車貸款。 講到底,奧巴馬話,汽車業象徵住美國嘅成就,唔會俾佢就咁消失。 既然總統奧巴馬落左最後通牒,通用汽車係咪能夠順利重組,避過破產命運? 關鍵喺債權人身上,好似奧巴馬所講,到底佢地願意犧牲幾多。 由三大基金公司組成債權人委員會,喺今個月初以嚟,一直無再同通用汽車、或者華府進行過任何磋商,因此佢地對星期一白宮突然要求、通用汽車總裁瓦戈納離任感到非常不滿。 不過現實係,通用汽車已經頻臨破產邊沿,以違約交易掉期CDS為例,一度突破九千點子,即係話買一千萬美元通用債券,要擔保公司唔破產嘅保費,高達九百萬美元,債權人其實無得選擇。 債權人其實都明白現實,佢地同意奧巴馬提出重組方案、即係透過一個快速破產程序,喺三十日內完成重組,而債權人需要喺原來方案上,將債券換成股權嘅比重,由四分三增加至九成,而政府就需要同時提供債權人融資,據知,債權人係同意有關安排,只係希望增加現金比重。 另一個重組難題係點樣同通用汽車工會磋商,目前政府已經要求工會接納,喺現有僱員保健公積金之中,削減現金比重,由204億美元,減少至102億美元,其換就係轉換為股分。

第六十日

自願將年薪減到一蚊美金,個幾禮拜前、仲話自己飯碗穩陣的通用主席兼行政總裁「瓦戈納」,依家冇得留低。 辭職消息好突然,仲係喺公布拯救汽車業最新方案前夕透露,明顯反映奧巴馬對汽車業重組嚴重不滿。 佢重申,認為由管理層、工人、股東、債權人、供應商以至經紀,都必須正視問題。 財政部挽救汽車業的工作組,上星期五同瓦戈納會面時,當面要求佢辭職,通用董事會,亦要改組。 有傳媒形容,要瓦戈納自己辭職,就好似摑左整個美國汽車業一把。 奧巴馬原本俾左通用最後機會,諗計重組自救,但車廠的方案被工作組否決,話係不切實際。 通用債務,愈滾愈多,早前獲聯邦政府134億美元貸款,差唔多用哂。要聯同另一間車廠佳士拿,上個月再伸手 一共要求210幾億美元援助。 奧巴馬對佢地徹底失望,要通用最高層問責,作為繼續救助的條件。 唔少人對瓦戈納最深印象,係佢花巨款坐私人飛機到國會,要求援助,結果惹來議員批評。 56歲的瓦戈納,喺哈佛商學院畢業,八年前坐上通用第一把交椅,不過由佢上任開始,就見證車廠日落西山、英雄遲暮的感覺。 GM市場份額不斷咁跌,由94年佔全美汽車銷售總額百分之33,跌到依家唔夠兩成。 展望未來,通用汽車呢個美國汽車業龍頭係咪可以生存落去,未來60日好關鍵 如果佢地到時達唔成重組目標政府講明,一毫子都會唔再俾 重組著眼點會係喺公司發展方向、市場定位、以及係咪說服到債權人、肯債務重組。 工會本身,又係咪同意削減員工福利,以便更有效控制成本開支。 財政部會協助草擬重組方案,官員話,通用作為全球品牌,商譽較好,研發新產品又有優勢,有信心重組可以達標。 但另一間車廠佳士拿,命運就差天共地,官員講明,相信佢難以獨立生存。 唯一要睇,係能唔能夠同意大利快意車廠結盟,雙方依家磋商緊、由快意入股三成半,佳士拿就會獲得對方生產技術同管理。 美國政府俾佢地的最後通牒,只得三十日,並警告通用同佳士拿,呢個係最後機會,重組失敗的話,就會任由佢地破產 到時唔會出手。

豬二十

被指為1944年布雷頓森林協議以嚟最重要嘅國際金融會議。 東道主英國對峰會寄予厚望,首相「白高敦」希望得到各國支持,成就呢個「環球新政」,重新塑造國際金融架構。 英美認為刺激經濟措施要加碼,但部分G20盟友尤其歐盟就認為,首要嘅係改革同加強監管金融制度。 德國「明鏡周刊」更引述消息,話白高敦會喺峰會上,提交嘅文稿宣言,提出要二萬億美元全球刺激經濟計劃。 消息隨即引嚟德國同西班牙反對。 見到勢色唔對,唯有先降低期望。 消息指,奧巴馬唔會要求其他國家加大經濟刺激力度,而改為集中推動全球金融體系改革,包括針對衍生工具、對冲基金、高層薪酬以及避稅嘅監管規則。 奧巴馬喺接受金融時報訪問時亦避重就輕,只係強調危機當前,盟友最重要係能夠團結一致,促進貿易同經濟增長,又呼籲各國要放下保護主義。 金融時報形容,今次G20會議會係未來全球發展嘅一個重要時刻,各國應該將目前救市規模,由佔全球經濟總值百分之二,增加至百分之四,咁做先足剌激經濟。 金融時報話,未來係復蘇定倒退,好視乎各國領袖點樣決擇。 其實大難臨頭要救市,照計大家目標應該一致,但係實情又係一場政治角力! 為咗自保,美國同英國當然想加大救市規模。但係,其他歐盟成員國唔想經濟再受波及,而堅持要先加強金融監管! 但大方向出現嚴重分歧,點傾?! 仲有一邊要顧,最有籌碼嘅中國,今次係世界指望嘅救星,又爭取緊要有更大嘅話事權,睇怕美國總統奧巴馬要大家團結一致呢個呼籲,係視乎企喺邊個角度!

雙城奇謀

中央提出了2020年前,要發展上海成為國際金融及航運中心。 雖然文件都有提出要與香港配合,但當中誰是主、誰是次,早已一清二楚,根本不存在絲毫幻想空間。 不少人好像特首都告訴我們,中國那麼大,豈會不能容納兩個金融中心? 可是事實卻清楚告訴我們,像美國有紐約、芝加哥怎樣努力也只能發展出一個商品交易所,何況水平與紐約相當不知多少倍。 再看看歐洲的金融中心,只有倫敦一個主要市場,幾乎所有主要交易都要到當地進行結算,根本存在不了多一個金融中心。 好了,回到基本的問題,香港的優勢在那處? 大家會說是法治、令香港人有尊重合約的精神,外國人都喜愛與港人做生意。 市場架構方面,當然是資金融通、進出資金並無管制、所有貨幣可以自由兌換。 但這些內地真的學不到嗎? 以前答這個問題,我會較有信心,甚至乎樂觀到認為內地要呢一代人過去左,下一代人先有機會改變呢個情況。 不過近日發現的現實是,人家已經追得相當緊迫。 特別是上海北京等地,人的質素進步得相當快。舉個簡單易見例子,當大家在香港書店對財經書藉再無興趣(黃元山本新書例外,據聞相當暢銷!),內地書店排行榜最旺的、居然是一系列研究金融海嘯、好克魯明新書的中譯本,以至研究大蕭條的書藉,甚至是Last Tycoon中譯本。 其實一個國際金融中心,重視的不應只是一些銀行系統、金融基建、或者是交易設施,而是人的因素,當我們新一代對知識完全無追求的渴望,甚至對人生目標也只是混淆不清時候,而執政者又對問題視若無睹,最終很快就會比下去。 金融中心的特色,其實就是排他性,即所謂Winner take all,資金只會在同一時區,流到最活躍、交投量最高的一個市場。 我自己就不大相信並存兩個金融中的講法,只是一些自欺欺人的說法。 另一個說法是,香港要不被上海趕過,必需要加快與珠三角加強合作,認為「珠三角行動綱領」是香港最後機會。 不是要長他人志氣,但大珠三角真的有發展前景? 我們常聽到的一個理據是,香港要發展成一個人民幣離岸結算中心,可以配合廣東廠商的貿易需求,增強金融中心地位。 但這樣的需求足夠嗎? 反而令人擔心的是,當我們只著眼於區域發展的時候,我們錯失的,將是更多機會。 何況老實說,以廣東人接觸的質素,不怕得罪講句,比起北方人是每況愈下,唔知大家有無同感? 張學良說過,歷代皇候多是北方人,反而宰相就有不少來自南方。蔡子強在「新君王論」中談到粱錦松,就是指南方

牛市指標--誠哥

恆指技術上走勢轉強,十天線升穿了十天、及五十天線,李嘉誠就出來話,如果有負擔能力,依家可以買樓買股票。 有無咁巧合? 李嘉誠對前景轉為樂觀,真的不可忽視,還記得幾個月前,長實又賣地又賣樓、誠哥自己又連番減持股票,甚至話暫停新投資。 今年佢居然話有信心,原因係因為相信四,五月分經濟數據會好轉。 「幾個月前幫客仔找銀行借錢,而家唔駛」,佢老人家仲引用當年以五百蚊開售北角賽西湖做例子,證明樓價係可以長線升值。 對於股市,舊年睇市其準的李嘉誠話,股市較經濟行先一步,只要唔做孖展,投資者依家可以量力而為買股票。 唔知記者係咪有心陰佢,居然以長和、5號仔同八號仔要佢揀一隻。 對於長實和黃,自然是買花讚花,就連匯控,有分參與匯豐供股分包銷嘅嘅李嘉誠,都以曾出任十多年董事以至副主席經驗,認為一定無問題。 唯獨電盈,提都唔提下。

禍從口出

蓋特納又出事。 正當全球討論緊,美元地位呢個敏感問題期間。 喺一個論壇上,被問到周小川有關利用「特別提款權」建立新儲備貨幣,取代美元時建議時,蓋特納竟然話,持開放態度。 中國人有句話,叫禍從口出,講左嘅就收唔番。 雖知貨幣市場異常敏感,官員一句錯誤,足以做成滔天巨禍。 出自蓋特納口中嘅「QUITE OPEN」,態度開放呢幾個字,已經即時令美金大跌。 美元兌歐元,喺短時間,大跌百分之一。 幸好,論譠主持人奧爾曼,係克林頓時代嘅副財長,經驗老到,知道金童子又出事,即時再將問題問一次。 蓋特納終於知咩事,拿拿臨改口。 佢之後話,其實無睇過周小川有關美元論嘅文章。 華爾街日報,英國金融時報都大字標題話,財長失言,美元下跌。 華爾街日報一篇文章更指,蓋特納作為財長,應該知,邊的可以講,邊的問題,點都唔可以講。 文章形容呢位年輕財長,仲學緊做好呢分工。 到底「特別提款權」SDR,其實係啲乜嘢? SDR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喺六九年創立嘅記帳單位。當時由於國際間貨幣流通量不足,未能配合國際貿易發展需要,因而設立SDR。 佢唔是真正嘅貨幣,基金組織成員需將SDR向一啲指定會員國換取外匯,以支付國際收支逆差或者償還基金組織貸款。最初係以黃金為單位,有「紙黃金」嘅稱號。 其後,SDR價值改與一籃子常用貨幣掛鈎,組合包括美元佔四成四,歐元佔三成四、日圓同英鎊各佔一成一,比重每5年調整一次。 其實早在蓋特納之前,奧巴馬已回應話睇唔到有需要建立新嘅全球儲備貨幣。 觸發美元地位辯論,係內地外管局,同人民銀行一連兩日就美元地位問題發表意見。 其中人行行長周小川撰文,明確講到,全球儲備組合中,太依賴美金,呢種過渡集中單一貨幣情況,變成容易出現事與願違現象。 為左避免呢個問題,周小川先提出國際社會有需要研究推進國際貨幣多元化。 對於臨近20會議期間,美元地位問題引起討論,多國外國傳媒指,中國喺美元問題討論,變得主動同積極,反映內地希望扮演更大角色,唔排除人民幣將來有機會成為國際貨幣。 但前聯儲局主席沃爾克,亦加入還擊,認為中國有關美元嘅評論,令人哭笑不得,形容買美元係中國選擇,唔沽美金,亦係中國嘅決定,內地無理由怪責美國。

形勢比你強

伯南克話,佢有考慮過告AIG以制止管理層取得過高花紅薪酬。 吓!!!???咁到得! 作為貸款人,伯南克話嬲到「掟」電話係可以理解,但講到要告AIG....唔好搏同情,好低招喎! AIG真係好睇過連續劇,AIG上星期五發電郵、俾收咗花紅嘅員工,要佢哋星期一下晝五點前,回覆係咪願意退還花紅, 如果願意、退番幾多。 限前過後,今天紐約州首席檢察官科莫表示,收取咗最多花紅嘅十名AIG高層,有九個表示願意退還花紅。 而喺管理層方面,二十名收取最多花紅嘅其中十五人,即係七成半,同意「全數」退還花紅,合共三千萬。 到目前為止,退返嘅花紅有五千萬美元,預計今個月退還金額,可以達到八千萬美元,即係1億6千5百萬花紅總額嘅一半。 不過由於激起太大民憤,唔少AIG員工感到有人身安全問題,AIG早前更出安全指引。 AIG指金融產品部門將會有幾名高層離職,預料呢個喺今次事件中受壓最大嘅部門,會有更多員工辭職。 財長蓋特納,對AIG派鉅額花紅嘅事件,感到憤慨同失望,但就話,無因為事件向總統奧巴馬提出請辭。 蓋特納同伯南克都話,有需要重整金融監管制度時,同步進行薪酬改革,而正確嘅做法,係採取統一標準。 參議院會喺下個月會表決向受援助企業高層嘅花紅,徵收七成重稅,預計會受到共和黨參議員阻撓。 有網友提到我之前用麥卡錫比喻AIG事件是過分誇張,也許真是杞人憂天。 觀乎奧巴馬近日取態,事件又確有降溫跡象,至少佢會說不要被憤怒所矇蔽。 想深一層,可能係形勢所迫。 華爾街日追報話,自上星期起華府對華爾街高層態度有一百八十度轉變,主要係蓋特納的毒資產方案是需要華爾街支持,如果趕得太盡,被反咬一口,可能會牽一髮動全身。

最後大佬

果然不出所料,債券大王格羅斯成為最終大贏家! 佢話,收購毒資產方案先係真真正正做到、首個提議達到三贏。 除左格羅斯,BLACKROCK亦支持,話計劃雖然唔可以做「藥到病除」,但就有效針對問題。而凱雷同道富亦願意參與計劃。 實際上,今次市場投下咁大信心,是計劃比保爾森提出的更深思熟慮,當中包括在計劃中提出嘅融資槓杆比例,居然比基金經理提出仲要多。 方案要求政府同私人資金各佔一半,其餘會由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提供最高相等於本金六倍嘅融資。 換句話說,要收購嘅資產面值一百美元,公私各佔一半,扣除用盡最大槓杆,實際上私人資金只係需要俾六美元。 咁仲唔算可咪? 市場估計計劃、可以令銀行出售按揭資產、定價比起之前高出五至十五點子,格羅斯更估計,買家出價可以比之前高出一倍。 買家就有啦,咁賣方銀行係咪願意出售資產? 金融時報話,隨著市場回穩,銀行大部分都採取觀望態度,而部分好似係摩根士丹利同高盛,由於已經將有毒資產按市價作出撥備,只要市價回升、佢地唔賣都一樣可以受惠。 亦有銀行表明唔願意參與,認為贏家只係格羅斯呢一類私人基金,更批評兩任財長都對佢「言聽計從」。 有分析指,如果計劃係針對按揭抵押證券,格羅斯將會係最大贏家。 但如果計劃係先針對收購「槓杆貸款」,一批私募基金將會最先受惠。 //////////////////// 對於呢個方案,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Joseph Stiglitz批評,話唔應該因為股市升,就判斷收購不良資產方案會收效。 斯蒂格利茨堅持,最有效方案,仍然係暫時將銀行業國有化,依家白宮構思,對沖基金成為贏家,政府,同納稅人都無著數。 反而同一屆與斯蒂格利茨同時取得諾獎的Michael Spence,就對方案相當正面,認為加入私人機構參與,可以令方案更平衡。 至於今屆得主克魯明得更不留情面,指蓋特納繼承前財長保爾森嘅揮金如土政策,唔單只失望,簡直令人絕望。 佢話,政府一方面之前話,唔會向私人機構補貼,但方案明顯係貼錢俾佢地收購不良資產,情況等於向市場,開出認沽期權。

故技重施

期待已久,美國公布收購不良資產方案詳情,規模最高達一萬億美金。 當局公布會從救市基金中,撥七百五十,至一千億美金,其餘會提供貸款,俾私人資金參與。 美國會選出五名基金經理收購不良資產,呢的資產包括曾經有三個A評級嘅按揭證券。 FDIC亦規定,參與機構槓杆不可多於六倍。 方案一大變數、係私人投資者係咪樂意同政府合作,因為佢哋擔心,政府喺AIG派發巨額花紅事件後,會加強監管,要求佢哋,好似接受救助嘅金融機構咁,高層要設定薪酬上限,白宮官員就向佢哋派定心丸。 為左鼓勵私人機構參與,涉及嘅機構,高層唔受薪酬限制。 整套方案係咪熟口熟面? 其實新方案同去年保爾森提出、以至蓋特納二月時講過的方案並無差異。 仲記唔記得當日蓋特納一路講,股市班友就一路沽,結果收市是今年最大跌幅。 不過今次唔同,呢分被金融時報形容為蓋特納最後考驗的新方案,卻神奇地令環球股市全面上升。 好似係花旗美銀都反彈兩成,亞太股市更急升百分之三,上到去六個星期高位。 蓋特納接受華爾街日報訪問時話,經評估後,相信方案有助業界解決不良資產問題。 整個收購不良資產方案,涉及最多一萬億美金,財政部會從救市基金中,撥出七百五十,至一千億美金,其餘透過私人機構參與,估計私人部門參與當中百分之八。 咁到底方案有什麼不同? 其實根本不是方案有分別,而是市場環境有變,當花旗跌落一美元的時候,大家知道根本沽無可沽。 橫豎方案未到兩個月後都不知成效,何不妨先炒番一轉,讓大家「眾樂樂」?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明批評,蓋特納方案無用,指佢只係將舊年保爾森方案,微調。 克魯明覺得更大問題是,蓋特納覺得銀行仲有得救。“assumes that banks are fundamentally sound and that bankers know what they’re doing.” 其他的結果我不敢預言,不過肯定的是,五個投資基金經理中,肯定有Blackrock及 PIMCO,信乎?

白色恐怖

AIG發出內部通告,勸告員工不要在街頭上承認自己的身分,或戴上任何有AIG員工身分證明的證件或徽章。 曾經何時一間國際跨國保險集團,今天變成了過街老鼠,相信大部分員工心中也非常難受。 目前AIG高層收取花紅,已經由之前說的1.6億美元,增加至超過二億美元,目前國會鬧哄哄的說要立法限制受政府資助機構派發的花紅,仲揚言有追溯權力,似誓要立法用苛稅懲罰那些貪婪的高層。 說句老實話,全美市民對那些貪婪高層的反感及不滿是不難想像,問題是到底要作出怎麼樣的補救? 是否不問代價作出打擊? 看到那些政客為求出位,居然可以作出一些如此違反「自由」的議案,真的令人目瞪口呆。 現今事件的發展,令我不禁反思目前司法制度的重要性。 資本主義核心的價值,不單是自由市場,最令人敬畏及尊重的,是合約精神、私有產權及司法獨立。 不錯,當初AIG可能是過分進取,與一些高層訂立如斯「苛刻」的強制性合約,同時政府當初決定注資,亦未有仔細考慮當中的漏洞,只是一味想到「Too Big To Fail」,以至局面發展至今不可收拾,基本上所有人都有責任。 但為了「復仇」,我們就可放棄自己的原則嗎? 最令人憂慮是,到底今天的爭議會否返五十年代的麥卡錫「白色恐怖」? 1954年共和黨人麥於錫以反共為名,在美國掀起了一場「House Committee on Un-American Activities」(非美調查委員會),將一批同情共產社會的人士作出沉重打擊,期後更對政府官員從事顛覆活動,舉行長達36天的聽證會,同時向全國進行電視直播。 這段期間,被美國這個講求民主自由的社會中,形容為「黑暗年代」。 我們要再過這些日子嗎?

2997

匯豐供股權下星期一上市,有證券行已經開始提供場外買賣。 供股權價格一開市最低就見過12蚊,比理論價,13個半,低1成1。 咁到底如果決定唔供股,要將「供股權」賣出,遲賣定早賣好? 當然如果匯豐股價被質低,可能會觸發部分散戶拋售供股權,價值將會進一步偏離理論價。 編號「2997」供股權就會喺市場開始買賣,直至今個月三十一號,由於估計規模達到七百億,相信會繼續令滙控股價波動。 至於決定係咪供股嘅最後限期,會係下個月三號,而發行嘅新股,就到下個月九號正式買賣。 要睇股價走勢,不妨多留意沽空金額嘅變化。 喺供股權正式交易前,匯豐嘅沽空金額,比對上一日,急升兩倍幾,達到1億3千幾萬,比起一個星期前,多左十五倍。 而對上一次錄得過億元沽空,係三月九號除權個星期,當日匯豐u盤就落到33蚊。 反而由於買賣期限只有7日,所以時間值嘅影響未必太大。 至於在倫敦股東會上,不少股東都要求滙豐管理層減薪,其實這個聲音管理層早就收到了,因為去年薪酬按年大減。 根據滙豐年報資料,主席葛霖舊年嘅薪酬係127萬英鎊,較對上年度少咗5成7。 行政總裁紀勤舊年嘅人工亦按年少5成2,有167萬英鎊。 我想,這個已是很克己的做法,大家總不能要求一間國際銀行永遠吸引不到優秀的人材。

橙汁溝可樂

一場外資併購,演變成民族品牌爭議。 事隔一日,贊成嘅話係維護法律尊嚴、反對就指商務部唔明咩叫壟斷,甚至係玩弄政治。 新浪嘅意見調查,有十萬人參與,一如所料七成以上嘅人都支持商務部。同樣係有七成人話事件唔會影響外商投資。 其實有不少分析認為、交易對可口可樂同匯源嚟講,本來係雙贏嘅事,因為果汁呢個下游業務競爭激烈,根本無利可圖。 經濟學人話,以匯源同可口可樂合併後、喺內地果汁市場佔有率只係兩成,喺國際層面上根本難以定義為壟斷,今次事件只會令外國有更多借口禁些中資企業向外併購。金融時報亦擔心中國鋁業收購澳洲力拓可能會「胎死腹中」。 星期五我們有李家祥,同大家分析下這場「民族品牌」遊戲。

「伯蘭保」

伯南完講過,「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其實係不斷印銀紙。 聯儲局最新決定,係加快開動呢部印鈔機,先買3千億美金國債,再用合共8千5百億加大按揭證券,同企業債券收購規模,直接向市場提供更多資金。 呢的政策,令聯儲局資產負債表規模,一下子增加多1.15萬億美金,聯儲局變相孭更多債務。 最令市場意外係聯儲局決定大手買國債,交易員形容,要到消息公布後25分鐘,有大量買賣指示先詳細了解影響,市場即時變得非常混亂。 債券價格急升五大點,十年長債息率落到兩厘半邊沿,係二十二年嚟最大單日跌幅。 金融時報形容,伯南克用最重型軍事裝備,打對抗經濟衰退呢場仗。依家美國市場利率走勢,係跟貼官方長債利率。 伯南克大手購買國債呢個武器,金融時報形容係學左鮑爾森一套震撼攻略,做到殺對手措手不及,而彭博仲絕,以Rambo形容伯南克,即以先推低長債利率,令汽車貸款,按揭利率,企業息券息率呢的市場利率,通通被推低,令30年定息按揭利率,率先跌至5厘新低。 華爾街日報評論指,聯儲局係賭一鋪。 買通脹唔會升,但上個月美國物價升幅係七個月嚟最大,唔可以話無通脹風險。 另一個關注係,聯儲局入市,債市泡沬可能愈滾愈大債市係咪避風港,亦有疑問。 到呢一刻任總又再提醒我們,債券市場大幅波動,幾乎係前所未見,呼籲投資者要做好風險管理。又話唔可以長期依 靠印銀紙解決問題,要留意喺聯儲局未來取消「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時,引起嘅市場波動。

民族品牌,另類的保護主義

可口可樂收購匯源被指為外資世紀併購,審批限期前,商務部係首次根據舊年八月實施嘅反壟斷法,否決今次交易。 商務部話,一旦可口可樂成功收購,增加對內地市場嘅控制力,影響國內企業生存空間,而對內地果汁飲品市場競爭格局造成不良影響。 又話可樂公司有可能利用喺碳酸飲料產品嘅領先地位,用綑綁銷售等方式,限制果汁市場嘅競爭,最終導致消費者被迫接受更高價格、更少種類嘅產品。 可樂係喺舊年九月,公布以二十四億美元全面收購匯源,係外資喺內地歷嚟最大收購之一。 舊年可口可樂以高溢價收購,觸發內地品牌保衛戰。內地網上調查超過8成反對,話要保衞民族品牌。 主席朱新禮,當日以「賣豬」形容自已將一手揍大嘅匯源,更被外界批評眼中只有錢,欠缺社會責任。 成功被國際品牌併購嘅話,朱新禮最少淨袋75億,但而家見財化水,匯源高層亦緊急開會,商討對策,點應付股價下跌。 對可口可樂嚟講,當日以四十六倍市盈率提出收購,話係事在必得。 但一場金融海嘯,有報道話,可口可樂內部亦認為交易太貴。 根據匯源現價,市值只有121億,較以舊年收市價計嘅市值,平六十億左右,最少可口可樂唔使賣貴貨。 ///////////////////////// 到底取消交易對可樂是否真的一件好事? 我其實不太相信這套說法。 可樂自己面對全球需求放緩,打入內地是必要走的一步,尤其是面對百事亦步亦趨的競爭。 仔細看看中國的反壟斷法,由舊年八月實施,入面有五十七條,明確列明壟斷協議,濫用支配地位,同行業經營者集中,都構成違法。 今次商務部運用法例第廿八條,禁止收購。 條例提到,經營者「有」或「可能有」排除,同限制競爭效果,所以唔符合通過審批標準。 但條文列明如果證明到,收購有利影響,多過不利影響,以及符合社會利益,商務部就唔會禁止交易。 金融時報Lex對這條條文最摸不著頭腦,尤其是什麼叫社會利益? 如何介定? 以可樂同匯源合併後,佔整體果汁市場佔有率不足兩成,如何稱得上壟斷? 第七條更見奇怪,條文稱如交易對經濟命脈構成損害,就會等同損及國家安全。 哇,這又是什麼道理? 當中國向外要求保護資產時候,自己同一時間又在實施變相的保護主義,你駡我不愛國也好,但這種想法最終可能會令自己受苦。 君不見澳洲已有強烈聲音要求取消中鋁收購力拓?

樓市見底?

經濟前景以至銀行業未來,一切視乎樓市。 因此隨著新屋動工錄得90年1月以嚟最大升幅後,分析對前景亦即時變得樂觀。 睇走勢,新屋動工連跌7個月後首次回升,而且仲係大幅回升22%,係19年最大升幅。 但美國分析界,正就呢個數據進行一場辯論。 到底反彈,定係樓市真係復蘇。 當然,答案係離復蘇仲有距離。 天氣好,同之前跌幅大,導致新屋動工數字上升,係眾多分析員共識。 再細分數據,二月分之所以帶動新屋數字急升,係增值能力較低嘅多層式公寓大樓,動工量大升超過8成所致。 其實呢類單位動工量,一向波動,好下一個月,之後又迅速轉差,難成樓市指標。 至於同期較具保值能力嘅獨立屋動工量,只係升百分之一。 劃分區分更可以睇到清晰畫面,之前係美國樓市泡沬區,依家係重災區嘅西部,動工量在二月分仍然係急跌。 更令市場關心係,隨著二月分新屋動工急升,市場嚟緊點消化存貨,亦係左右樓市因素。 因為唔計二月,現行存貨,足夠一年有多吸納量。 有分析員更警告,多層式公寓按揭壞帳比率愈來愈嚴重,預計呢類樓房,會出現大量銀主盤。 而另一黑洞在商業樓宇,有唔少樓價高峰期指標商廈近日相繼落成,唔好話之前落訂嘅買家,就連發展商自己都走路,而家要估底,真係太早!

氣咳

圖片
「Excuse me, I'm choked up with anger here!」 說這句說話的是美國總統奧巴馬,令奧巴馬咁嬲嘅,係AIG以要履行合約為理由,向高層發放一億六千五百萬美元嘅巨額發紅。 奧巴馬話,間公司要政府用納稅人嘅錢救,完全是源於其妄顧後果和貪婪,而導致公司財困嘅人,包括最神憎鬼壓的衍生工具交易員,竟然仲可以攞咁大筆花紅,簡直違反美國人嘅基本價值觀,一定要阻止。 奧巴馬已要求財長蓋特納,運用一切法律手段(legal avenue),來阻止發放這筆花紅! 原本話無乜嘢可以做嘅財政部,喺奧巴馬嘅猛烈抨擊AIG後,死死地氣都要諗下計。 官員透露,正研究喺下一筆援助AIG嘅三百億美元資金中,加入新條款,逼使班高層、退還花紅。 同時間,紐約州司法部下令AIG披露更多發放花紅嘅資料,首席檢察官發出傳票,要求AIG提供收取花紅嘅高層姓名,佢哋嘅工作性質同表現,同收咗幾多花紅。 佢地需要呢啲資料,調查呢班高層有無份造成公司財困,合約係咪定明,佢地一定要有花紅,同合約條款有無詐騙成分。 檢控官警告,如果AIG唔合作,會交俾法庭裁決。 事實上,美國紐約州司法部出招,根本就是企圖以公眾壓力,攞番啲錢。 現實是由公眾施壓,要高層攞番花紅出來,可能係唯一補救辦法。但分紅係合約寫明,俾咗嘅錢要追番番嚟,除非真係證明合約有詐騙成分,否則恐怕亦非易事。 ////////////////////////// 其實除了那億幾美元用作分花紅外,更令奧巴氣咳的應是AIG這批獲分花紅高層的做事方式。 注資AIG的千七億美元之中,只有一小部分是分予高層,實際上有1050億美元,是流入交易對手手上。 金融時報發現,在千多億的付款中,有兩條帳目特別惹人關注。 其一係AIG支付比交易對手合共224億美元的抵押品;另一項就是總值271億美元的CDO債務抵押工具。 實際上,這兩筆數根本就是同一項目:當AIG售予對手的CDO跌價時,AIG就要增加抵押品予對手。 好了,當去年十月AIG出事後,要聯儲局出手,銀行即時就將這些CDO不問價沽出,不過同時卻保留了抵押品。 事實上,這些CDO違約的比重並非過高,但經聯儲局注資後,政府就一律以違約處理全部資產,結果令大批抵押品在帳面上變成沒有價值。 星期三孫柏文會上CAFE講下政府如果早有決心,應可更著善處理AIG事件,唔使搞到氣咳。

Home Alone

圖片
有無留意喺二十國財長幅合照入面,最細粒、最唔起眼係邊個? 係美國財長蓋特納。佢坐喺英國財相戴理德隔離,真係成個矮左落去,直情係最唔起眼個個! 一百日蜜月期都未過,蓋特納一上任公布嘅拯救金融業方案,已經批評為只有空談,毫無實際內容,完全係「出閘脫腳」! 呢位上任前被市場寄予無限希望,曾經因為任命令道指急升五百幾點。 到上任後,傳聞連請個deputy secretary都連續兩個人連番推辭,連最基本的財政部對外功能都不能運作,奧巴馬仲揚言要全球各國聯手救市,但外國財經官員根本無法同蓋特納進行溝通,作為一個堂堂大國財政部長,仲有何顏面。 更深層次問題係奧巴馬政府仍然迎有近一千個重要官員任命、一係無人選出任,一係是國會任命仍然未能通過,政府要繼續有效運作,實際並不容易。 無怪乎金融時報笑呢位47歲財長係「Home Alone」,最怕係「孤獨」的日子無咁快可以過去。 星期二我們有馮孝忠討論下呢位新任財長的表現。

掟電話,瞓梳化

星期二公開市場委員會議息會議前,伯南克罕有接受電視節目訪問。 佢話希望向國民表明,有信心,經濟可以渡過難關。 伯南克重申,經濟衰退有望喺今年結束,出年會改善。 伯南克話,知道美國人,對政府用大量資金,拯救金融機不滿,佢就係希望透過訪問解釋。 佢再次提到,呢年半以黎,最嬲就係要救AIG,更提到有幾次傾到AIG問題,嬲到「掟」電話。 伯南克承認雷曼倒閉,佢得到教訓,就係唔可以再俾大型金融機構倒閉,即係「Too big to Fail」,否則經濟會更差。 亦因為咁,即使幾嬲都好,佢地無可奈何,要4次注資AIG,三次救花旗。 伯南克話,佢唔係華爾街日身,但華爾街問題,波及全國。 情況等於一間屋,因為有人食煙著火,就快燒到隔離屋,大前題係先救火,之後再講負責問題。 佢話,好明顯金融機構呢場火仲燒緊。 伯南克亦好坦白,承認為左穩定信貸,聯儲局的確喺度「印銀紙」,但都係應付經濟危機嘅權宜之計。 伯南克承認,擔任主席一職困難,更透露金融海嘯以嚟,為左救市,試過好幾晚喺辦公室瞓梳化。 佢話會盡一切辦法,救熄呢場火。 雖然經濟未改善,但佢已經諗定,當市場穩定後,另一大問題係點調整過度寬鬆嘅貨幣政策,避免通脹失控。 ////////////////////////////// 睇完段片,感覺係有人想打溫情牌,不過效果又真係幾好,睇得人有些FEEL! 難怪早前有調查話,美國財金官員之中,以蓋特納得分最低,連總統奧巴馬都唔合格,只有一個伯南克仲喺合格評分之內。

實事求事

被受指責嘅U盤時段要取消,廿三号打後大戶要郁個市、成本貴好多。 因此,昨日沽空匯控金額大跌八成,只得番八百幾萬,證明幾乎無貨可沽。 不過、講真過去十個月,啲大鱷一早已食飽飽。 而家事後市場亦都照例、又要開始問責。港交所、認唔認罪? 似乎都無咩人需要問責。港交所總裁周文耀,好堅持無人需要為問題負責。 佢話當初競價時段諮詢根本做到足,當時市場亦係有要求設立競價時段,以同國際睇齊,而家有問題,就歸究取消係因應市況。 周總裁那句:「三萬點入市,有無人想過會跌至一萬點,熊市一定唔開心,但交易所不會想是否失敗或是否當初考慮不周詳。」 又係一次表演將問題核心轉移!而家問題唔係出現係有無競價時段,其實大家都同意要同國際市場睇齊,交易所係有責任推行競價時段,只係當初競價設計做得差,交易所在多次出事後亦一直唔肯聽市場意見,先至搞出個「大頭佛」! 業界話U盤時段,初當設計過分寬鬆,既無限制輸入指示價,亦無效法歐美設立隨機收市時段,成為全球最寬鬆地方,港交所有責任。 繼延長董事禁止買賣期後,港交所兩項政策,都喺極大反對聲音下讓步,甚至叫停。 政府話,市場環境有變,港交所要實事求事。 「傻強」今次又真係講番句啱聽的說話。

明年春色倍還人

今天林俊業在早上節目中,突然爆出一句:「溫總好型!」 不錯,真係好型! 華爾街日報記者問溫家寶,點評價美國依家嘅經濟,同中國喺美國嘅投資。 溫家寶回答時話希望記者幫佢再傳遞,要求美方要保障中國資產安全,特別係「信守承諾」呢個訊息! 果然,WSJ同多個國際傳媒都大篇幅報道溫家寶呢番言論,話中國對美國經濟,同美債投資唔放心。 內家而家持有七千二百幾億美元嘅美國國債,係最大債主,特別係雷曼九月倒閉後,中國仍勇於連續三個月增持,可謂仁至義盡! 由於內地舉足輕重,喺溫總言論一出之下,市場擔心中國會會暫停、甚至減持美債,十年國債息價格即時下跌。 外界另一個關注問題係人民幣。 溫家寶話,話人民幣貶值係唔符合實際情況,外界唔好再施壓。講的時候一樣好型! 事實上,金融危機以嚟,美債已經成為中美外交關係一個主要話題。 國務卿希拉莉訪華期間,一方面讚中國係唯一有實力,幫美國解決金融危機國家。另一方面就話,美債夠安全,中國會 增持。 不過溫家寶今天講明,根本唔放心。 單看今年回報,兩個月已經下跌百分之三,如果這個國債泡沬真係爆破,你又可以叫溫總如何放心? 看埋過去紀錄,除左美債,內地美國多項投資,全部見紅。 中投成立嘅頭炮,入股百仕通,同買入摩根士丹利優先股,以至投資新橋,加加埋埋用左過百億美金。 結果就蝕左一半,令中投公司決定,暫時唔投資海外,將錢轉投貨幣基金,舊年好彩因為咁,中投全年整體仍然賺廿億美金,成為表現最好主權基金。 對於經濟前景,溫家寶話用一句「心暖經濟暖」來形容。 那麼到底春天是否已來? 「莫道今年春将盡,明年春色倍還人」。 我讀讀這句話時候,反而是溫總更憂心是今年春天仍遠,於是要大打信心牌,保八實在有很大難度!

氣難平

真係頂住條氣好耐,為何到今天港交所先知死?! 港交所取消實施唔夠一年嘅收市後競價時段,廿三號起生效,股市回復四點正式收市,希望避免匯豐供股權掛牌買賣後,會再有唔尋常交易。港交所話係回應市場關注,但機制取消後,市況仍然會波動。 匯豐33蚊MARK價事件成為觸發取消收市後競價時段嘅導火線。 匯豐「供股權」3月23日掛牌買賣為免供股權,同正股都有異動 港交所當日起暫停收市競價時段機制。改為恢復四點正式收市。 港交所會檢討整個收市競價時段機制,除左係咪用番競價時段上下限波幅百分之二方案外,隨機收市機制,即係喺競價時段期間,唔同股分,有採取唔同收市時間嘅機制,亦會研究,決定前會諮詢市場 事實上,單是我們這處都已經不止一次提到,現行的競價機制有很大問題,「每到四點就非常兇險」。 問題最大不是有沒有U盤,而是港交所嘅收市競價時段,比其他交易所寬鬆,無限制輸入買賣價,亦無跟歐美造法,有隨機收市機制,實行唔夠一年,引起極大爭議。大至藍籌,細至二三線股都曾經大幅異動。 倒數競價時段嘅混亂,最初由指數基金調整組合帶起, 舊年五月底,蒙古能源成為首隻競價時段經典異動股,因為加入MSCI指數。結果十分鐘嘅競價時段,股分由跌轉升之餘兼「創」埋創新高。 指數基金最後一刻調整組合,大至中電,建行,工行呢的藍籌股無一倖免。 港交所07年諮詢時,曾經話,機制夠透明,唔會引發造市。出左多次意外後,就死撐認為投資者真金白銀拿錢出來買賣,唔好有咁蠢同錢作對。 這個想法完全就是忽視了市場有很多時都是失效,加上人性恐慌,試想下多幾次U盤匯控大跌,仲有人敢供股? 到時大戶就可以以超低價掃入供股權,簡直同明搶無咩分別! 好了,今次到滙豐收市前一刻,被嘜低1成2,先觸發機制取消。 目前全球主要交易所都有收市競價時段,日本南韓同台灣,都有價格上下限波幅。 英國、德國同澳洲,就採用隨機收市。 係本港U盤時段,限制最少。 獨立股評人DAVID WEBB說他在擔任交易所董事時,多次建議港交所效法歐美、引入隨機收市,可惜港交所一直聽唔入耳。(這點最諷刺,個個都指WEBB經常影響港交所,如果今次交易所能夠聽佢意見,可能避得過次劫也說不定。) 經歷過Blackout同競價事件,應改不改、唔應改又改埋,港交所元氣早已大傷、失去了投資者、市場及政府信心,看來不止上市委員會、連整個交易所董事會、以至行政機關及法定權力,都有需要做一次徹底

逆市梟雄

圖片
又到排行榜時間,財經雜誌福布斯公佈最新嘅全球富豪排行榜,微軟蓋茨重奪全球首富排名。 舊年係全球首富,「巴菲特」投資因為失利,旗艦「巴郡」股價跌左一半,令佢將首富嘅排名,轉左比一齊打橋牌嘅老友、微軟創辦人蓋茨。 原本呢個富豪俱樂部本來有1125名成員,金融海嘯巨浪席捲之後,只喺剩返793個,除左18人過世之外,平均每人身家縮水兩成三。 有人歡喜有人愁,有44個成為海嘯中嘅大贏家。 佢地贏咩? 當中有人識得審時度勢,好似係身家有160億嘅紐約市市長彭博,由於重組旗下嘅彭博資訊,一年內身家大增兩成八,賺45億美元,排名17。 更加有人準確預測呢場百年海嘯,成為「逆市梟雄」,好似係對沖基金經理John Paulson約翰布爾森(佢同前財長保爾森完全無關係!)、一早預見金融危機,兩年前沽空次按賺35億美元,當舊年標普指數跌近4成,佢嘅基金逆市大升三成八,一個小型基金回報更高達六倍。 佢在去年初先沽空兩房,有斬獲後Paulson轉攻英國,先在HBOS同萊斯一役沽空斬獲近三億英鎊,到今年趁著RBS傳出國有化壞消息,再賺多三億英鎊,令呢位五十三總共賺30億美元。 同一般對沖基金經理狠辣形像唔同,Paulson性格克制內儉,正因為咁當佢嘅基金先可以次按危機、同埋減少槓杆,避過損失。 同樣係投資高手,話自己係哲學家多過炒家嘅投資者「索羅斯」,旗下量子基金大手做淡倉,賺20億美元,排名29。 新晉富豪中最觸目嘅、要數比亞迪嘅王傳福,因為發明內地首部電能汽車,連巴菲特都話要喺五月嘅股東會展出呢部車,令佢首次排名559位,身家有13億美元。 同樣是內自內地,不過最矚目嘅相信係官司纒身嘅國美電器前主席黃光裕,佢曾經係中國首富、舊年喺《福布斯》排名307位,今年因為資產狀況不明,入唔到榜。 另一個人物、阿里巴巴總裁馬雲,阿里巴巴喺香港嘅股價、一年內暴跌六成半,身家得番六億幾美金。佢就由舊年嘅1014位、跌出榜外。 至於仍然上榜嘅中國富豪,有碧桂園嘅楊惠妍。但受內地樓價急跌影響,佢嘅排名跌咗171位,身家蒸發近七成。 另一個身家大縮水嘅富豪,有英超球隊車路士班主、俄羅斯油王艾巴摩域治。 佢舊年高踞富豪榜第15位,但因為投資鋼鐵廠同球隊失利,今年跌到落51位,身家少咗一百五十億美元。 不過講到慘、都唔及Stanford,但唔係指佢慘,而係被佢欺騙的人慘,斯坦福由於爆出做假帳醜聞,舊年仲有二十億美元身

尾班車

星期四就係除權日,即係話要趕供股尾班車,今日係最後限期。 而喺市場憂慮競價時段會再出現周一「做假」情況,證監會下晝開市前,已高調表明會就匯豐競價時段交易展開調查,包括睇下有無涉及虛假交易。 呢招真係有些阻嚇作用。 結果,滙豐除權前最後一個交易日,競價時段回歸平靜,四點前,造緊39.65元,最終承左38.45,升百分之2。 競價時段成交股數2千幾萬股,佔全日成交股數1成8。不過,同朝最高位42蚊,升幅無左一大「截」。 係咪要趕尾班車,散戶都冇咩方向 證監會話,係基於公眾利益,公布正展開調查。 調查重點係滙豐三月九號收市價,有無涉及違反證券及期貨條例嘅操控行為,例如進行虛假交易,以及有無持牌人違反操守準則,扭曲股分價格,最嚴重會係刑事罪行。 有市場人士話預計當局會全面翻查當日買賣記錄,搵出買賣雙方有無相關性。估計調查有一定難度。 扣除供股權匯豐股分星期四會係35個6。 即係話28蚊嘅供股價,較街外,無供股權嘅匯豐平大約兩成一。 除權價,係根據每12股匯豐,有5股供股權計出嚟,但唔好唔記得要加多7毫8子股息,因為匯豐未除息。 除權大日子之後,下一個重要日子係3月23日,因為當日匯豐供股權,可以正式買賣,股東唔供股,可以將供股權賣出,想以28蚊供股,就調轉,喺市場買入供股權。 但記著,供股權同窩輪一樣,有時間值,理論上愈近最後交易日,就愈唔著錢。 有左除權價,即係已經可以大約計到,選擇供股、同唔供,條數有幾大出入。 先講一心諗住唔供股,等供股權上市後,就賣出供股權嘅,以一手165個供股權計,賣哂就可以攞返一千二百幾蚊! 至於一啲願意供股,但係又唔夠資金、或者唔再增加喺滙豐投資嘅股東,就可以選擇呢個做法: 就係先喺聽日,先沽出部分股分。 假設持有3手滙豐,全數供股要1萬3千幾蚊,如果到星期四,用除權價35個6,沽出一手,即時套現萬4蚊,即刻夠錢供股。 結果係,投資者繼續揸住2手滙豐,然後供股495股,總共持有近千3股,相當於3手多啲,比之前多少少。 但要留意,批股分會被輕微攤薄。

自滿

經濟有無好似溫總咁講回暖? 睇出口就仲係嚴冬。 上個月,內地整體出口急跌百分之25.7,係有記幅嚟最大,更係連跌四個月。 一月分仲可以歸咎農曆年因素,對於二月出口表現,有分析提出正反映全球貿易量正在委縮。 商務部研究員亦承認,第三,甚至第四季前、都唔會好轉。 至於二月分入口數字亦係跌,但跌幅收窄至百分之24.1。 不過,經濟原來唔係「樣樣差」,至少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就加快。 頭兩個月,內地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百分之二十六點五,比市場預期高,其中,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上升百分之一。 一好一差,點樣解讀? 大摩話,佢地最驚就係呢個情況,因為生產同投資數據有回穩,令中央政府有假象,以為唔再需要投入更多刺激方案。 大摩認為,正係呢種過分自信態度、帶嚟嘅風險先係最危險。 佢地認為,面對外貿不斷惡化,內地而家已經係時間無多,必需要盡快出「重招」挽救經濟,否則一切會變得太遲。 至於投資者而家有咩好做? 大摩提出,唯一可以做嘅、就係趁壞買入,好消息出貨,多走幾轉睇下賺唔賺到。

頭條人物

今天看到青姐,我第一句就說:「任何貼市的人見到匯控的股價表現,肯定都會激動,我們整個newsroom就非常震撼,我就不明白其他台做直播的人,為何可以沒有反應? 還是他們壓根兒根本沒有看到匯豐的競價盤嗎?」 「你最好彩(不幸?)係因為做緊直播,所以就變成頭條人物。」 事實上,任何對競價時段不滿的人,看到匯豐被人為做低至33蚊,怎會不「上腦」? 我就已經破口大駡港交所的U盤害人不淺! 要記著,未來一個月匯控仍然是處於供股「壓力期」,任何有心做市的人,總有機會可以找到藉口壓低股價。雖然你可以說那些超低價到第二天就可以回復正常,但以一些不經常參與買賣的散戶來說,遇上多幾之類似波動,肯定會打擊他們對匯控的長期信任,到時恐慌就會變成事實,一旦供股嚴重不足,就容易再有借口做低多一次。 好在匯控亦明白事件緊急,今天大打溫情牌,希望動之以情,令小股東可以重新信任呢隻大笨象,相信可以挽回不少分數。 如果今晚美股升勢不變,相信明日待股價企穩後,又會有不少人轉軚話可以考慮供股,到底應否作出決定,一方面真的要視乎手頭有幾多現金,以及月尾時股價表現。

開放(置頂)

i-cable 最近改變了政策,內容大開放,當月cafe可以在網上重溫,請大家繼續多比意見。 同時 每日樓市 及 樓盤傳真 亦可以重溫節目。

33蚊

滙控嘅股價,近排可以話日日都喺驚濤駭浪之中,今日居然喺競價時段一跌,就跌咗兩成四。 跌24%??!! 創左有紀錄最大跌幅。 收市跌到得番33蚊,落到去十四年低位。仲拖累港股跌五百幾點。 又係個句:「無驚無險又到四點,四點之後極度兇險!」 10分鐘內匯豐由37個7,大幅推低至33蚊,匯豐因為咁收市大跌兩成4,比上星期復牌跌幅更大。 翻查記錄,匯豐股價喺四點,至四點零九分,大部分時間企喺37蚊水平。 但到四點零九分五十七秒,即係臨收市前3秒鐘,突然有大量指示盤叫價33蚊,最終令競價時段嘅一千一百幾萬股、全數以低位成交,令匯豐大跌。 證監會話知道競價時段期間,匯豐股價出現波動,證監會正進行「查訊」,搜集有關資料。 匯豐有紀錄以嚟最大跌幅,點解跌成咁? 三月十二號除權日係一個關鍵,即係話星期三之後再買匯豐,唔會享有二十八蚊供股權利。有證券業人士懷疑,有基金先沽出手上現貨、將資金轉為以更低價供股。亦唔排除有心人造市,希望以更低價買入供股權。 以匯豐收市價為例,喺星期四除權後,匯豐星期四個價,大約得番三十一蚊,同供股價廿八蚊,差距大幅收窄。 即使唔供股,供股權嘅價值亦不斷縮水。 由於供股權會喺廿三至三十一號先可以買賣,供股權嘅價值,取決於對上一個交易日,即係二十號收市價。 供股權嘅價值就係收市價減返供股價,跌穿廿八蚊,供股權就變得無價值。 當然,面對匯豐大跌,市場傳聞自然滿天飛。 可以肯定係,匯豐累積太多沽空金額。 有基金經理話香港已經好難借到匯豐股分沽空,因此今日傳部分係由倫敦借過嚟香港沽空。 亦有市場中人話,之前承諾分包銷嘅大孖沙亦有分沽空。 另一個講到似層層講法係,匯豐已經再搵埋法巴,做包銷。確保揍夠數,但由於跌幅實在太大,部分之前決定供股嘅大型基金,私底下話,莫講話穿28蚊,如果股價跌到30蚊,同28蚊供股價比,供唔供已經無意思,改變主意亦未定。 對於這些自稱「好堅」、「實中」的傳聞,大家聽完就算,試想,如果真係咁堅,仲要講你知? 反而陰謀論看,有人試圖質低股價,震晒一些實力不足的人出場後,自然可以炒番上去,輕鬆走一回! 話說回來,今次事件又再次突顯競價時段的局限,既然橫豎都要改,何不早些作出改動,避免再出現今次尶介局面。

我認,我白痴

我係對號入座,我就係李先生講的「白痴同不負責任」的傳媒。 我仲好榮幸李生咁稱呼我,因為在「叻仔」眼中,所有人都係「傻仔」。 「一毫子都唔洗出,就可以私有化電盈」,這就是電盈主席李澤楷批評,話提出呢個講法係「白痴」同「不負責任」,佢話自己同大股東為交易代價嘅融資,係要俾利息。 我們都問過有分同李澤楷一齊私有化電盈嘅中國聯通,佢地話,私有化按上市規則進行,私有化係咪要成本,應該問番李澤楷本人。 咁到底要比利息,係咪就係要真金白銀比錢? 根據私有化協議,李澤楷,同網通的確要向銀行借貸,應私有化,但最重要,亦係最關鍵就係、電盈會向佢地派特別股息,扣除159億幾私有化成本後,應該有最多近十七億股息可以袋番落袋。 有小股東就批評,李澤楷根本無講清楚派股息嘅爭議。 更荒謬的是,據報李澤楷只係會見文字傳媒,更要求對方簽下承諾書,不許將訪問片段或聲帶交比電子傳媒,天呀,又要驚又要講,你唔好再話什麼尊重傳媒工作者,就當我地白痴算啦!

蕭條經濟學2

美國失業率急升至百分之八點一,係二十五年新高,市場開始關注經濟係咪會由衰退、變成三十年代式嘅「大蕭條」。 經濟學上「大蕭條」一直無一個完整定義,喺一九三零年經濟最差時候,美國失業率曾經飊升至百分之二十五新高,經濟增長就顯注萎縮兩成半,同而家比較,都仲係有一段明顯距離。 不過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Barro就表示,目前經濟係有三成機會會陷入蕭條,因為佢認為經濟增長一旦倒退一成,已經係符合蕭條定義。 實際上有三大行業,早已經陷入衰退,好似係次按源頭樓市,過去四年投資金額減少左三成七,而喺三十年代就係跌左八成。 其他好似係汽車業、銷售就跌左五成半,係有紀錄最少,而金融業喺零七年以嚟,信貸虧損就達到一萬二千億美元,職位更減少左二十八萬個。 駡得更狠有克魯明,佢話美國經濟遠比預期差,可能進入漫長衰退。 克魯明批評,奧馬巴刺激經濟方案,遠遠落後於市場期望。 佢話,政府開支預算,只係假設失業率會升至百分之八點一,但二月分數字已經超過呢個水平,而且未見頂。 佢批評,奧巴馬口口聲聲,話要盡快解決金融業問題,但既否決國有化方向,亦無更有力措施推出,令佢壞疑當局只係奇望經濟改善,可以解決金融業問題。 克魯明話,共和黨只顧減稅,而白宮無其他方法救經濟,令佢擔心,九月分失業率突破百分之九,奧馬巴到時先提出重手救經濟,會太遲,佢話,呢個唔係預言,而係警告,落重藥救經濟愈遲推行,奧巴馬經濟政策支持度愈低,到時國會隨時否決。

蕭條經濟學

美國失業率一下子飊升至8.1%,是四分一世紀以來最差,亦提早達到了那些預言家所謂的預測。 其實,新減少的職位是65萬個,與市場預期相近,不過真正變化大的是之前兩個月分,經修訂後變為大幅減少一百六十萬分,這點才令市場真正震驚,亦引發出政府有意隱瞞數據的揣測。 當大家將三十年代的大蕭條,與今天局面作出比較時,今屆諾獎得主克魯明卻叫我們先回歸看看1907一年金融危機。 在十九世紀初由於信托公司堀起,由於這些公司不屬於銀行業,因此監管亦比較寬鬆(其實就是我們今天稱呼的「影子銀行」),可以投資到當時銀行不能踏足的股票市場及樓市,結果做成了一個巨大泡沬,到了1907年時,信托公司的資產值,已經大到足以比美甚至是超越了整個銀行體系。 令經濟陷入蕭條的導火線是當時有一間規模龐大信托公司因為借錢炒輸股票,因投資失利而倒閉,很快當時恐慌就蔓延至銀行業,最初是信譽較差的信托公司受到沖擊,但人們很快對一些紀錄良好的信托公司、以至被認為最保守、最安全的銀行亦出現擠提,信貸市場已經崩潰,失業率由3%一下子急升至8%,GDP減退了11%,所有跡象都與今天如何相似? 那麼當年的大蕭條是如何結束? 當年紐約首富John Pierpont Morgan(不錯,他的兒子JP Morgan Jr.,正是有分創立聯儲局的十一名理事之一),眼見恐慌不斷蔓延只會摧毀整個金融體系,為免玉石俱焚,Morgan決定聯同財政部及其他銀行家,注資至有問題的銀行及信托公司,增強他們的資金儲備。當民眾發現存款仍然可以安全取回時,恐慌很快就消退,不過單是這場危機,就令美國經濟嚴重衰退了超過四年。 面對同樣的局面,當然大家都會知道,8.1%不會是頂峰,最新消息是美國的Freedom Bank of Georgia又被FDIC接管,成為今年第17間被接管銀行,情況一點也未有因為奧巴馬的三個救樓市、金融及經濟方案而有所改善。 要記著,當年大蕭條美國有一半以上銀行倒閉,今天令十分一也未有。 以Freedom Bank of Georgia資產超過千七億美元,目前只落得被瓜分資產的命運,而擔保這些銀行的FDIC也不好過,最新公布去年第四季就虧損了262億美元,而且情況肯定未見底。

Right or Wrong?

今期經濟學人亦布談及匯控供唔供問題: ////////////////// HSBC's rights issue Household chores Mar 5th 2009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Is HSBC’s $17.7 billion rights issue a sign of weakness or of strength? THERE are two radically different tales doing the rounds about HSBC, Europe’s biggest lender by market value. The first says that HSBC, deep down, is still an emerging-markets operation run by rugged types who disdain the sorcery of modern finance. Under the temporary grip of an evil spell in 2003 they bought Household, an American consumer-credit firm that then haemorrhaged losses. On March 2nd they snapped out of it. HSBC’s chairman acknowledged that it was “an acquisition we wish we had not undertaken”, wrote off its cost and promised to run down its book of dodgy loans. Having opened its heart, HSBC felt able to lower its dividend and raise its core tier-one capital ratio to 8.5%, above those of JPMorgan Chase (6.4%) and Santander (7.2%), two more of the Western world’s biggest banks also

立見高下

聽不同人講話,當然可不一樣,今天早上聽總理溫家寶發表的工作報告,雖然忙得要命,但仍是很想很想聽下去,令我想起來剛剛過了一星期有多的財爺講話當天,本來直播要專注認真聽下去,可惜真的不可不說,我感覺是悶得要命。 反正我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溫總的工作報告,溫總的講話,確實跟大家說,中國有十三億人口,有需要保持一定嘅經濟增長速度,只要政策落實,佢有信心可以保八。保八在很多大行報告眼內,都說很難,高盛更說未可能,但是溫總這一句話,最少令大家明白我們國家有擔帶者,為我們一起努力對抗海嘯。 有個別人士認為,今次他的說話,在四萬億刺激經濟方案以外,再未有提出新嘅經濟方案,感覺可惜,但要理解,四萬億方案主要用在擴大基建等等方面,根本已經不用再盲目擴大基建,要從另一方面著手,好似溫總今次提過會透過減稅,減輕個人同企業負擔,當中就涉及接近一萬二千億結構性減稅,這正是另一面的措施,為何永遠只著眼拿多錢出來才是救市?減稅也是一個好方向。 另外,內地預計今年進出口平均只有百分之八增長,通脹就會控制喺百分之四以內,溫家寶強調,政府增加投資,亦會同時加快監察力度,確保唔會亂洗錢。溫家寶話,每一分錢都係嚟自人民,必需要對人民負責,所以政府投資一定要用喺最關鍵地方,我不太理是假還是真,但這些話聽起來才令人信服,也就是推動力量。 當然大家也會關注,增加政府開支的問題,要帶動經濟,無可厚非開支會多左,中央財赤會由舊年唔夠二千億,增加到七千五百億,加埋國務院已經同意地方政府發債二千億,內地今年嘅財赤預計會高達九千五百億,不過要記著仍然是佔國內生產總值百分之三之內,仍要留意是以前開支少,當遇上了金融海嘯,現在增加是可理解,同時發債空間大,正如溫總說國力應可接受。

供股

琴日我地問過四大財經達人對供唔供股看法,估唔到施老闆、青姐、肥仔同新晉財經名咀、前投行高層黃元山Stephen都大潑冷水,大意都是認為今天匯豐已經變質,無謂再發生感情。(其中以肥仔些戲表現差些!) 有人問,如果決定唔想供,倒不如賣出那個供股權咪更著數,一來又唔使真金白銀出錢,反而可以有錢落袋乾手淨腳。 這裹忽略了兩個考慮: 供股價是否一定低於現價? 當所有人都假設可以出售供股權圖利,它還會值錢嗎? 當然我們亦不可以忽略昌時間值因素。 因此其實作為股東,應否供股只有兩點:匯豐日後回報能否抵銷今天的投入? 而更重要是手上資金是否有更好用途? 以今天匯控股價一度跌兩成計,相信誰也不敢保證明天股價會更差,28蚊咪話無可能。 不過看看三名華資大孖沙分頭撲出擁護匯豐供股,心情之緊張仲緊要過自己公司有事,那又所謂何事? 當然你會說,他們除了看回報,更重視的是與如何看日後與匯豐的合作關係。 但當所有銀行成為國有化後,不要忘記,日後能夠維持獨立派息的銀行只有廖廖數家,當中匯豐肯定是當中最又前贍而又勇於創新的國際銀行,有證券行估計即使大減派息,計埋今年第四季只維持派息10美仙,匯控股息率仍有5.7厘水平,作為股東又夫復何求? 匯豐控股盈利遠比預期差,最大問題是北美貸款業務。我們專登做去訪問當年參與收購決策的前匯豐亞太區主席艾爾敦,他承認,當時太過相信匯豐融資的一批博士生管理層,如果集團有派人親自管理,結果很可能不一樣。 他又苦口婆心說,如果要揀供股,他會毫不猶豫選擇供。 我們也認同,除非你以後不再相信銀行股,否則我勸你還是供股吧!

但願.......

由於流血不止,匯豐決定終止美國匯豐融資貸款業務,更話但願從來無收購過做成大錯嘅HOUSEHOLD... 我可唔可以話但願從來無買過匯豐..... 市場十分關注嘅匯豐業績,結果比市場預期差,全年賺得55億幾美金。盈利大跌七成。 匯豐亦一如所料,要宣布集資125億英鎊,相當於近千四億港元, 會每十二股「供」五股,供股價係廿八蚊港元,即係每手要供四千幾蚊。 要供股,仲要大幅減派息,第四次中期息得十美仙,較上一年度少咗七成四。 供股同減派息嘅消息公布後,滙豐喺倫敦嘅股價、急挫超過兩成,折算大約四十一港元。 多次話無集資需要,股價反而愈跌愈多,主席葛霖否認為錯失供股嘅最好時機。 唔使國家注資,代價係要供股破紀錄嘅1375億港元,一級核心資本比率先升至百分之八點五,不過單係供股都唔夠,派息亦要減,全年計係六十四美仙,減咗近三成,集團並且宣佈,零九年頭三季嘅股息都係八美仙。 但葛霖相信目前嘅息率仍有吸引力,有行估計派息率達5.7厘,派息仍係全球最高。 其實觸發匯豐供股兼改變多年嚟,減息有增無減嘅政策,係源於美國業務損手。 舊年,匯豐北美業務蝕左一百五十幾億美金。 零七年主動引爆次按問題,呢幾年匯豐一直堅持美國業務值得保留。 但一年又一年匯豐收購番嚟嘅業務,合共撇左超過280億美金,相當於2千幾億港紙,多過曬當年收購價。 匯豐舊年一口氣為美國業務再撇163億美金之餘,亦為過百億美金商譽,全數撥備。 事隔7年,當日以匯豐美國業務負責人身分,策劃收購HOSEHOLD嘅葛霖承認錯誤,話上咗寶貴一課。 匯豐決定,停止以HFC同Beneficial品牌喺美國承辦新的消費融資業務,關閉大部分有關分行,並且喺當地裁員6100人,涉及重組開支會超過二億美元。 葛霖話,當地貸款轉差情況,已經去年唔可以接受水平。 重組後,匯豐理講上唔需要再為美國業務注資,但佢地當地仲有一千億美金貸款組合,集團承認貸款仲有撇帳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