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顯示從 10月, 2012 起發佈的文章

地上最強?

圖片
九間內銀,季績製造全球眼鏡碎事件,事後回想,我地太唔了解內地銀行業既玩法,亦都忽略背後一個人。 劉明康,雖已退役,但無佢,內銀股未必可以喺不斷被睇淡之下,不斷製造驚喜。 經濟向下既同時,內銀季度撥備不盡反映,繼續被分析界圍攻。如果睇八間內銀,撥備季度升只有三間,跌既有四間,工行係無起跌。 但另一方面,呢八間第三季既撥備幅蓋率,就只有一間跌,七間升,部份仲要大升,以農行為例,撥備數跌,但撥備蓋幅率九個月內升近五十個百分點,強如工行,亦升左二十個百分點。 正因如此,劉明康更要勾起大家回憶。目前國際間,壞帳撥備幅蓋率平均百分分之一百二十至百五左右。 記當三年前既劉明康嗎?無論經濟下行定回升,市況向下定反彈,佢總話,驚、擔心,二話不說要內銀最低撥備幅蓋率劃一要有百分之二十五百。 劉前主席,應記一功。 我地唔係讚劉明康,而係無佢,內銀唔會深升兼提升帳目左右轉移呢個高明玩法。 要強調,唔係話內銀做數!!!!!!從會計上,撥備幅蓋率升,同撥備升,影響都係損益表P&L既盈利,有所不同既係,前者因為壞帳,而要從盈利扣數撥備,再轉為資產負債表,列入儲備,筆錢仲喺銀行,反而後者就一撇勾銷,無仇報也。 中環人話,以內銀不良貸款餘額計,間間銀行既撥備幅蓋率足以應付,問題其實在於你信唔信不良貸款呢條大數。 好明顯,全球係無人信。但劉明康當日布陣,在在睇到佢諗的咩!!! 一,佢一早知壞帳多,而且一直多,以逼銀行好天收埋落雨柴,有事既話,現時平均二百幾個百分點既撥備幅蓋率足以頂曬。 二,如果無事既話,預留撥備既呢筆天文數字,就可以隨時侯命,由儲備表重新撥入P&L,到時內銀盈利間間爆新高!! 中環人話,由損益,到儲備表呢種帳目大轉移,內地過去十年一直玩得純熟,近年更進入如入無人之景。你話國家做數? 歷史背景係,八十年代末,祖國要重組銀行業,注銷大量壞帳,話說當年國家苦無良策,因為唔知點做之餘,資金所在亦難以全數購入不良資產。 結果,幫到國家既係美國,原來當年中國金融改革一直依賴美國意見,王歧山、周小川、劉明康,一直依賴既軍師,正正係保爾森。 既然如此,美國佬教中國既野,依家根本又唔輪到美國佬鬧中國!! 無論工、中、建、農,上市前間間不良資產過千億,一時間無曬,其實只係將損益表既 壞帳,轉落儲備表,美其名就係財

星戰.承傳

圖片
作為星戰果粉,對今次迪士尼收購,其實只能說是悲喜參半。 喜的是、已經沉靜多時的星戰熱又有機會重新火熱起來,令到電影可以後繼有片、甚至加快上片時間。 悲的、不用多說,沒有佐治魯卡斯的星戰,就如奪寶奇兵沒有「福伯」,或Ironman 沒有Robert Downey Jr. 一樣、會失去靈魂。 1977年以來,六集星球大戰締造左科幻電影既經典,亦令一手炮製星球大戰系列嘅導演佐治魯卡斯,成為左電影界傳奇。 不過今年已經年屆68歲,佐治魯卡斯話,佢一向深信星戰喺佢之後仍然可以「承傳」落去,而家最重要係喺有生之年、完成呢個使命。 廸士尼今次收購「魯卡斯電影公司」,作價40億5千萬美元,如果稍有記性,會記得佢地09年同樣又是以40億美元、收購擁有「復仇者聯盟」同「鋼鐵俠」既漫畫製造公司「 Marvel 」。 至於今次收購埋「魯卡斯電影」,廸士尼會用一半現金、一半股票嘅方式黎支付作價。 交易完成後,魯卡斯公司會佔迪士尼百分之2點2股權,成為僅於喬布斯信托基金後、第二最大「個人」股東。 迪士尼行政總裁艾格宣布,迪士尼有分參與新一輯、第七集「星球大戰」會喺2015年推出,計劃之後會每隔兩、三年推出新一集。 魯卡斯電影旗下嘅「星球大戰」同「奪寶奇兵」系列,分別為佢地帶嚟45億4千萬同19億5千萬美元票房收入。 分析話,廸士尼除左可以將呢D主題引入旗下嘅迪士尼主題公園,又攞到商品特許經營權,作價算係合理。 不,應是執平貨!!! 迪士尼方面亦都滿意作價,話完全符合佢地嘅發展策略,仲幫佢地開拓到一班青少年男孩子嘅市場。 迪士尼喺06年向喬布斯收購動畫製作公司「彼思」、之後又收購 Marvel,單是一套Avenger,已經破盡票房紀錄。 估計今次收購埋魯卡斯電影可以進一步鞏固傳媒同主題公園王國,肯定是今次大贏家。

哈撈喂,無情雞

HALLOWEEN SUPRISE,大吃無情雞。 全球投資大行,過去九至十二個月,原來一直後備PLAN A 同PLAN B。 PLAN A係炒人,PLANB都係炒人,兩者之分在乎幾多人。 瑞士邦之手既瑞銀,就揀A,大手裁一萬人。瑞士邦話,一年前方案已備,但勢估不到,事隔近十二個月,揀既係當日預計最無可能選擇既方案。 投行中人係咪人人自危?唔係,因為預左,亦慣左。 雖然有云「出得來行,預左要還」,不過對唔住,海嘯後既肥雞餐一一欠奉。 三個月通知,就三個月前通知你,返多三個月,好行夾唔送。 呢三個月,基本上係軟性監獄。 位?已經再唔屬於你!! 電腦?密碼被終止!! 好既,係俾你遲到早退。 衰既,變相鎖你入會議室八個鐘。 被裁既,肥雞已死,無裁既,花紅照派。中環人話,大行絕招係,先裁員後派B,因為有前者出現,先確保後者發生。 於是,表現唔好,一定炒,表現一般,同表現大部份時間好,都通通出事。 慳到既,部份歸阿公,部份確保星級員工繼續獲分B仔。 市場係現實,投行係殘酷,但殘酷背後,繼續係迷失。 以瑞士邦為例,投行界最搵錢既定息業務,佢地竟然撤出,改為集中財富管理業務。 瑞士邦迷失例子,近期時有發生。日資野村?由擴張,到唔知想做咩,兩年既事。美林相反由收縮,變擴軍。 任克英之前,原來美林從德銀重金禮聘投行主管,佢行內無人唔識,被譽為係交易巨人。 投行失方向,監管之外,係嚴重缺乏DEAL FLOW。以為股市會改善,交投會增加,點知? 趕尾水,做新股,一隻復星醫藥可以打殘其他新上市部署。 現實的講,市場還是五行欠水,當有人高調話,背後有大水喉,極其量可能係一條飲管!! 市場唔肯承受風險,連對沖基金錢都要湧入定息工具,難道金融界侏儸紀公園有待續集? 三年嚟,買重中國而新開設既對沖基金,據報,平均十間有五間消失,或縮減規模。的確,投行仍然唔敢唔買重中國,但公開講,跟實際做,往往兩回事。 知唔知外國評論點稱呼約翰曾既買家印花稅? 係叫ANTI- FOEIGNER TAX!

拆招

圖片
兩招BSD 及SSD 費盡政府心思,原來不堪一擊! 鍾楚義的資本策略果然做慣大刁,喺跑馬地嘅貨尾盤Hampton,發展商諗到將賣樓,變為賣持有物業嘅子公司,避過政府新招。 點做呢? 而家稅務條例容許公司成立一間持有超過九成股權嘅子公司,將單位注入,可以豁免俾「買家印花稅」BSD。 簡單講就是會德豐注入資產到會德豐地產,可以想像只是母子公司之間資產轉移,理論可以避過稅務開支! hampton就係咁,成立咗兩間新既子公司、將剩底既兩個單位分別注入。 之後將呢啲子公司股權轉讓比新買家。由於無直接賣樓,買家連一般樓宇買賣涉及嘅印花稅,同額外印花稅SSD、都唔駛俾。 同政府搞對抗,發展商成本,只要比公司註冊費同商業登記費,2200蚊有找。 買家呢? 以HAMPTON每伙一億計,慳到425萬印花稅,境外買家仲可以慳埋1500萬買家印花稅,如果半年內轉手,慳埋2000萬額外印花稅。 夾埋俾少近4000萬。 稅務條例、無限制公司開幾多間子公司、即係話,大型發展商賣幾千個單位嘅大盤一樣可以成立數以千計嘅子公司,注入單位轉讓。 原本已經用"公司名義"持有物業嘅市民,一樣可以效法呢種方法賣樓。 買家咁買樓、避到稅,係咪真係著數呢﹖ 佢哋買公司股份只要交資產值百分之零點二嘅印花稅、同五蚊轉讓書費用,但呢個資產值可以通過會計手段寫細啲。變相再減輕俾嘅資產印花稅。 不過最大問題係,銀行一般唔會肯造呢種按揭。 仲要留意,如過買入嘅公司有隱藏債務,就會直接承擔埋筆債。 買家每年亦要搵核數師核數、費用視乎樓宇價值而定,至少幾千蚊。 稅務專家話、由於新稅項嘅草案仲要等立法會審議,只要到時加入限制條款、包括設禁售期可以堵塞到漏洞。

棺材打釘

圖片
今次「曾辣招」最無辜的受害人,唔需要多問,一定係居港外國人! DAVID WEBB就狠批政策違憲、更甚係形容,香港自由市場早已經等同一副棺材,依家政府出手既樓市政策,基本上就係棺材上打釘,一口唔得,下次再釘多口。 中環人報料,話外資行上周五六點出現嘩聲四起,鬼子佬一眾原本快樂時光,約翰曾一句佢地要即時埋單,部份番公司寫報告,部份CALL客,部份就媽聲四起,事關年底份B仔,即係花紅,諗著買樓,依家要返祖家買!! 有地產分析員統計,探測政府係咪會出招,有兩大指標可以參考。一,樓市過熱既見報率,如果一星期出現十篇以上,就著燈。 二,就係睇樓價,根據過往幾次出招經驗,原來樓市每升兩個百分點,政府就嚟!!! 樓價太貴,理順市場係應該。但從政府角度,添馬艦繼續定性樓市有炒風,變相講到明樓市只可容納用家,不能容許投資,呢一點問題就相當大。 試想,通脹掛勾債券唔再反映通脹、股票暫時投資未見熱衷、港紙唔會有當作投資、香港投資出路其實少得很,依家變相禁止買樓投資,難道政府真係要力谷資金湧入人民幣,為國家出一分力? 之前幾次,官府強調既,只係希望樓價穩定,今次官府揚言會跌,似乎政策已變值得觀察。 理論上,要改變市場就係扭轉預期,政府呢方面無把握,好簡單,資金氾濫係事實,現在又堵窒一個資金出路,錢多製造既壓力一直未解決。 資金出路?車位,鋪位之外,可能仲有龕位,總之越少政策風險,越受惠資金流入。 麥格理大衛吳說得對,政府走上壓抑需求之路,其實引證供應增加無望。 更甚係,交投大減,兼且大價盤受影響,發展商會加快出貨,還是係奇貨可居?值得留意。 的確,無發展商高價開盤,無屯門賣過萬蚊呎,未必觸發政府出變相加稅。但調轉,發展商放慢板,減慢開盤,兼唔減價,樓價未必會達到一手先跌目標。 看來,從堅叔上周五言論,發展商同添馬艦,隨時博奕升級。 梁振英好想政府同內地併軌,樓市可以跟隨國家,既唔大升,亦唔大跌,但祖國有人行同時收緊銀根配合,陳德霖相反就繼續擴大貨幣基礎,基本面上先輸一仗。 瑞信啟棠兄引用結婚數字支持樓價不跌論。搵番舊年,全港結婚數字高達五萬四千八百宗,扣除同期離婚既二萬二千幾宗,淨結婚數字高達三萬多宗。買樓結婚,離婚賣樓,地產中人純粹講笑,要樓價跌,唔通要奇望離婚數字急升???

財經通識: 財赤懸崖

圖片

辣招?

圖片
政府推出新一輪壓市措施,今次係針對樓市需求,加稅! 第一、提高「額外印花稅」SSD到百分之二十,時限由兩年延長至三年。 第二、非本港居民買樓,同公司名義買樓,比多百分之十五既買家印花稅。 財爺話樓市嚴重脫節、同經濟背道而馳、QE3加劇通脹預期,希望需求加埋增供應可打擊短期炒賣過熱。 額外印花稅實施兩年嚟,樓價累積升兩成七,市場質疑措施反而好心做壞事,減少供應推高樓價! 根據統計,今年以嚟,以公司名義買二手樓嘅比例大約有百分之九,買一手樓甚至有一成半。 加埋對海外買家近兩成比例,一手樓就幾乎即時無左一半客源。呢一招,都算㩒低一批需求。 其中首當其沖,要算係一向受內地人支持嘅新盤,備受新措施打擊! 恒地同新世界喺元朗大盤尚悅,被迫即刻變陣,提早今晚CALL 客揀樓,無謂踩正聽日措施正式生效捱打! 似乎新招真係「辣招」嚟喎,由發展商反應就睇到,地產建設商會即時批評,政府最新兩項措施落藥太重,對發展商賣樓部署有影響,亦影響埋真正用家! 樓價頂破,中環人早打賭,中原城市指數年內先破一一五,再見百五。 但到底兩招係「招」,定係「蕉」? 要強調,曾俊華三次表明,係控需求,在在反映政府自知能力有限,樓價降溫既無可能,做到既只有抑壓需求。 需求細,樓價升可以理直氣狀賴乾升!! 額外印花額有無效,兩年經驗已經有結論,再延長三年兼上調稅率,地產分析員話,供應更貨源歸邊,樓價更有爆升潛力,因為樓價上升動力,唔係無特別印花稅,而係無有效貨幣政策,更無更好既替代品,取代貨幣貶值下既磚頭保障既特性。 約翰以為,特別之外,再來一個向非香港居民再收買家印花稅,按稅率一成半比,較新加坡徵收既百分之十高。 無疑,數字上任何境外人到港買港,數字上比香港人買貴一成半,但唔好忘記,佢地用外幣嚟買樓,以強國為例,升值就有近三成,幣值比港紙升值何止一成半之少。 最大影響,係本港一向沿用公司名義買樓既投資者,或者炒家。一千萬既樓,入場即要俾多百五萬入場費應付買家印花稅。 到底招數係咪辣 ?好似沈大師所言,今次針對公司客招數早應在上次SSD時就應出招,只是當時有人粗疏,放生了公司客,結果令兩年多樓價再升多27%! 所以從一個好角度諗,買家印花稅係有助抑壓需求,而家只係做番應做事情,「英」治政府喺無實際供應增加既情況下,做到供求平衡,服未

牛幾?

圖片
連續四次要由金管局承接美金沽盤。 港元走勢,同港股近期表現相當吻合, 港紙愈高,港股亦有得升。 市場既共識係,新資金的確加快流入, 但到底幾時流入,同規模幾多,外界有唔同演釋。 如果根據摩根士丹利既統計,流入本港既資金規模其實唔細,而且一早就大舉流入。 佢地用貨幣基礎,再加銀行新增外匯資產計算資金流向變化, 結果,截至八月份在港流動資金高達一萬五千六百億港元,破曬記錄。 當然、萬五億信不信由你,日資大和話,唔好過份跨大資金流入既數量,佢地提到,港匯過去一段時間都係強勢,只要少量既港元買盤,已經足以引發金管局入市。 以0809年一個星接既買盤可以多達六百億港元,而家既規模相對較細。 更重要係QE3後、環球既「風險胃納」係不升反跌,全球股市同商品都有回落跡象,金管局入市未必反映係資金流入本港市場。 當然市場已預先興奮,以恒生指數計,港股連升十日,係06年以來最長升市! 股市見頂未?黃師傅話,RSI八十二,係高,但高完可以再高,一旦出現背馳,見頂訊號先出現。 民間指標?有趣既係,連升差不多兩星期,外界把酒論市之餘,暫且尚未討論一個問題,就係依家係「牛幾?」 當咩SIR、咩叔啟動估牛期,你說牛一,他說牛二,到時再算! 全民是否皆股係一個指標,但未必用得上,事關投資者有「一朝被蛇咬」呢五個字既陰影。 想知頂未,留意大行報告,奇異目標價一旦現形,例如神華一零一、又或匯豐二十八,對上兩次對後市預示準確度,係一百分之一百!!! 如果講市場氣氛好,其實市場指標利好,倒令人有想入非非之感。一,經濟回穩,盈利低基數效應。 二,資金流入,人仔,同港元都持續高企。三,個市真係升,仲要人跌我唔跌,絕對夠營造市底強既賣點。 無人能夠預測後市,但市場有的想法其實同實際有出入,需要糾正。 最簡單係資金流入,在在唔係近一兩星期既事。 大戶有大戶玩法,況且有唔同大戶,如果編制一個大戶入市三步曲,先掃高BETA股,繼而買指數股,最後追落後股,似乎依家出現曬,大戶難道已經全數入市? 中環人話,市場依家有中資大戶,同鬼子佬大戶,前者早期的確已經掃落後又掃周期股,連折讓概念都掃埋,但中資芬佬想法難以捕捉,至於鬼子佬,岩岩掃指數股或者正正係事實。 探子回報,分析員上星期向西人SELL BETA系數高既周期股,結果仍然被冷

視而不見

圖片
金管局由話無資金入,到三個交易日內四度接美金盤。 由理解資金入係跟隨區內貨幣升,到改口話資金入係美元長倉平盤,繼而又話係股票錢,說到底,原來香港有個「NORMAN發夢」!! 大家鬧金管局發夢,絕對可以理解。 奈何,貨幣發行局根本就係一副機器,一切自動調節,無需人手控制。 既然有機器可以依賴,當然求神拜佛要佢繼續操作如常,正如卡通片入面,大雄一定唔俾叮噹無電。 云云評論入面,文匯報社論最斬釘截鐵,認為有需要密切監察熱錢來源同埋目的。 一句說話,意簡言該,言下之意就係八十八層有失職之嫌。 聯匯制度應改與否,尚且不提。但金管局監察資金流入既警覺性,實在令人質疑。 兩個幾星期前,話過無錢入,八十八層呢句說話一世會被抽砰。 環顧實際情況,多種跡象顯示,資金老早加馬進港,只不過有人陶醉於高空景色、視而不見。 有幾個指標可以反駁之前無資金入既講法,再而引證警覺性低既問題。 首先,大摩每個月都會用貨幣基礎,外貿收支,同埋新增外匯資產去量度香港既資金變動,上一個月既報告已經顯示,前一個月,即係八月份資金多左。 招商證券原來亦運用七項指標,計算有無資金流入,結果陳德霖亦斷正。 根據佢地既指標,包括人民幣走向,港匯,港美息差,新興市場貨幣表現以至美國VIX,多個指標九月份已經全數爆燈。 以股票為例,中港相關ETF最少連續六星期錄得資金淨流入。再者,多間本港企業發行外幣債,一直都無兌換番港紙。 難道呢的資料,金管局係視而不見,抑或從來無見過? 早喺大半年前,任總一篇檢討聯匯既文章,被當局刻意「矮化」,當作「歪論邪說」,但有識之士唔會視而不見,之前ING 經濟師康迪天早就表態聯匯要檢討,今日再訪,態度依舊! 康迪天仲暗諷金記人才濟濟,沒有理由想不到良方。其實以金記經濟師多過掃地阿姐,方法有是有,只是一早掉到夾萬內封塵! 無疑,金記可能唔識股市,但佢地必然對息差有敏感反應。 請大家睇睇,港美無疑近零利率,但同業拆息比較,本港拆息近期其實高於美國,以最近為例,一同三個月港元拆息分別係零點二九六,同零點三九八厘,比美國高幾十點子。 的確,幅度唔大,但行內話,當今環境,所謂既幾十「滴」息差,足以扭轉資金流向。 當一個央行或者極為吃重既財金機構,連資金流向都預視失敗,我地點可以寄以厚望? 八十八層繼續做隱型戰士,

熱錢居港權

圖片
結餘上升,係咪仲可以叫熱錢流入呢? 中環人話,零八年九月起,避險加QE製造既資金,合共有一百零八個交易日,係有錢透過銀行體系結餘流入,單係美國寬鬆就製造六千四百多億資金,當日還叫熱錢。 但三年嚟未走過,再過多三幾年,呢筆錢夠資格向入境處攞永久居民身份證。 可能知弊家火,陳總裁放假去也,當然以結餘現時數目,再多四十多億等閒事也。 但近期流入既錢,豈止十數億美金?交易員話,以市場既需求無二百幾億港紙需求,係篤唔爆結餘,所以部份錢,其實七七五或以上成功兌換,只不過無經陳總手而已。 金管局發言人上周六強調,資金流入預期不會推低拆息,呢個係轉移視線既講法。 拆息的碓好難再低,但市場關注既係,香港資金氾濫既情況,三年嚟不斷下警號,但一直無人理。 遺憾係,香港有幾個有識之士,了解貨幣發行局運作? 君不見,結餘多,學者話,金管局增發票據,抽走結餘就得。但咁,已經表達佢地對貨幣發行局同真正資金氾濫問題既認知不足。 零九年底,結餘三,四千億,依家千五億左右,主要係增發票據吸納結餘所致。 但唔好忘記,同其他市場一樣,香港有貨幣基礎呢樣野,組成包括負債證明書、即係流通貨幣,再加外匯基金票據,同埋銀行體系結餘,三者之間可以相互轉移,並且獲七點八兌一美元保證。 結餘少,筆數其實去左票據部份,如是者大家睇到,目前超過一萬一千億港元貨幣基礎,比海嘯前,用零七年底為例,多出二點六倍。 一旦再加埋銀行新增外匯資產呢個另一資金流向指標,本港既所謂流動資金,為數就超過萬六億港元。萬六億,兌換成硬幣,可以擲死好多人,如果全數買資產,大家知咩事!!! 香港稅率低,係賣點。但香港由於各種政策,曲線令七百萬港人,成本大增。 聯匯既後果,其實香港人由八三年起,變相交緊聯匯稅,還有高地價稅,近十幾年加入埋強積金高收費,低表現既積金稅,你說香港有競爭力,似乎係自欺欺人。 四個月前,任志剛三十多頁鴻文,提到佢私底下擔心過結餘上升製造既通脹壓力,同資產市場泡沬形成,結果無人理,提都唔俾提 。 聯匯問題,唔應該局限於維持或脫勾既討論,作為因應時勢,做一個過渡期既調節,係負責任財金官員應幹既事。 好多人將問題簡化,或者堅持改一次就失去公信性,就越顯得對貨幣發行局問題認識不足。 試問,廿九年嚟,貨幣發行局強化,微調已經不下兩次。QE1大量錢入,QE2,零錢入

引人入勝

圖片
零七年賣斷盈科保險比富通。李澤楷興趣原來都係離唔開保險行業。 由電信業再次踏足金融保險業,之前獲得父親李嘉誠答應、「全力支持」發展個人事業,但條件係唔可以同長和業務有沖突。 不過今次166億既作價,只係李澤楷旗下兩間上市公司市值既四分一,同李嘉誠口中所講支持佢買幾倍身家既資產,似乎仍有一段距離。 咁RICHARD係咪要講聲多謝爸爸? 今次收購ING保險業務,係咪屬於爸爸支持細仔發展個人事業既一部份? 中環人答案只是認定,答案無論是與否,小超肯定仲有大把動作。 過百億收購,無問題,就算李澤楷自己做,融資都一樣可以搞掂。 係咪抵? 市盈率廿四點三倍,比友邦低,但過廿倍外界或者認為貴,不過重點所在係,全球金融業的的碓確死剩保險一範,股價表現可以證明,況且保險牌難求,小超盈拓無同類業務,成功收購就等於多付價錢。 自從RICHARD傳出有意加入收購之後,中環人認定,佢一定成功,事關環顧對手,百分百俾到現金收購既就只有佢,ING要還錢,無理由去攞宏利股份,亦無理由將員工送死,他日整合為由,來次裁員。 接近消息指,小超對交易異常認真,交易未曝光之前,老早就召集旗下資產管理公司柏瑞,用唔同模式,做唔同研究。 講到呢度,大家知,大贏家除左小超再下一城之餘,就係PINEBRIDGE、柏瑞是也。 柏瑞兩年幾前,小超用五億美金向美國國際集團AIG購入,被認為係小超交易生涯以嚟既首席交易。 五億美金代價,買入一間定息同資金管理全球有實力既資產公司,買一間管理六百八十億美元資產既公司,唔係抵,係咩? 柏瑞之所以成為贏家,原因係ING港澳,泰國業務正式易手後,保單資金幾乎肯定會由柏瑞管理,按此計,柏瑞規模少則多幾成,大則多一個DOUBLE。 保險加資產管理,就係小超十二年前經常用既一個字眼「協同效應」。 日後到底柏瑞係旗艦,抑還保險業務係小超旗艦,唔知,日後有咩收購? 當然唔知。但兩項業務,橫向,同垂直收購,效益都有。交易贏家已講,大輸家邊個,就係ING。 ING輸,唔係集團輸,賣價遠超預期,想點?輸者,係ING資產管理。原本,按計劃會同保險業務一併出售,之後臨時轉軚,亦為ING資產管理埋下問題。 事關,ING資產管理,大部份區內業務,係管理旗下保險公司資產。現在呢?賣了一個又一個,公司以後仲會跌剩幾多? 小超由九十

富.事.通: 即食麵之父:安藤百福

圖片

春江鴨

圖片
第三季 經濟數據一出,有 外國媒體形容,十 月十八日,係中國 大淡友最痛苦的一 天。 數字一出, 大行幾乎全數轉軚, 由之前估好大機會減息或者準備金率, 改為機會下降,接近零機會,甚至無需要。 睇番第三季經濟增長能夠按季加快, 消費繼續成為最大動力,對整體經濟貢獻五成半,相當於四點二個百分點既增長。 其次係投資。 特別係,加批基建項目,九月份既固定資產投資升幅加大到百分之廿二點六, 鐵路投資更急升七成七。 最弊係國統局連唔講個句埋。「 春江水暖鴨先知」,好像廣東、浙江、江蘇、上海這些發達城市9月已經感受到增速加快,淡友仲唔投降? 更具諷刺係末 日博士魯賓尼星期 三還大聲呼叫,中 國硬著陸風險增加 ,以後,似乎魯賓 尼講咩,通通唔使 寫。 淡友唔止魯賓尼一 個,陶冬、法興、 還有歐美大報評 論。轉軚容易,但 轉軚背後勇氣最難 。 在意,又或者要 面,請學陶冬,佢一 直堅持經濟見底 不反彈,中央要三 減存準金同利率,仲係「各」。 陶冬叻在,可以選 擇性,數據一出, 佢強調係一早話見 底,至於不反彈, 三次減,就隻字不 提。 佢維持全年七 點五預測,打賭好 快陶博士會來一次 轉軚。 第三季七點四增長 ,唔算好,亮點所 在盡在九月。投資 ,工業生產,固定 投資通通加快。從 好方面睇,證明兩 件事,一,內需市 場遠比預期好。二 ,工業生產升幅加 大,引證去庫存完 結,企業已經開始 緊增添庫存。正因 如此,上游資源股 通通爆升,有其原 因。 當然,一季或一個 月數字,不代表問 題已過,試想,沒 有中央加大投資, 第三季經濟可能七 點四增長不保。 中 國經濟如此神奇, 投資效力居功至偉 。睇九月,固定投 資升幅由一成九, 升至近兩成三,當 中鐵路固定投資升 幅由八月三成七, 喪升至七成七,由 此可見,中國第三 季其實係一個鐵路奇跡 。 恭喜阿爺再次成功 投資帶動經濟之餘 ,樂觀亦要審慎, 包括,到底是次周 期性反彈,可以維 持幾耐,係咪又再 重複之前情況? 更 重要係,過去幾季 企業同民間累積大 幅問題帳,依家既 復蘇或回穩期,有 無足夠時間令壞帳 變好帳,令有問題 變無問題,呢個係 關鍵。 否則的話, 到出年首季,小心 淡友又嚟!!! 幾日前,博奕學再 獲諾貝爾經濟獎, 事後回想,

非凡•李寧

圖片
李寧唔再愛李寧,李寧只係愛非凡,李寧只係想當一個非凡既有錢佬。 總之,李寧再次決定將李寧股份轉移到非凡一刻,中環人大嘆,李寧不再是李寧。  一年前被禁止將股分左手交右手,而家捲土重來,唔同既係李寧既盈利表現已經大不如前。 喺分析員會議上、李寧表示佢對李寧公司既承諾同參與唔會改變,同時出席分析員會議既TPG代表、李寧執行副主席金珍君就形容對李寧既承諾有信心。 不過投資者對佢地既「承諾」就好有保留,李寧復牌股價大跌過百分之六,錄得接近四個月最大跌幅,相反,非凡中國搖身一變成控股公司,一度急升一倍三。 投資者對交易懷疑唔係無道理既。花旗同建銀都話,由於非凡中國曾經有意進軍房地產市場,難免令人憂慮日後有資金需求,會令李寧變成只係一個融資工具。 早上六點公佈既交易,大清早舉行既分析員會議,歷時僅僅廿五分鐘,分析員要知,分析員要問,對不起,通通答不上。 李寧強調,對李寧股份二三三一承諾及參與不變,單係呢句小學生理應分辯到李寧是真是假。 如果仲係認真,仲係愛一樣野,你會直接擁有,唔會好似依家隔多一道門,仲要實際上自行攤薄直接持股權。 經過重組,同增加非凡持股量之後,李寧雖則無減持李寧股份,但直接持股由兩成半,降至一成七,即係比TPG只係多四個百分點。 李寧到底想點,無人知,但動機明顯,就係佢一手創立既李寧,已經由寶貝,淪為幫佢做套現融資既功具。 兩年前,佢的確可能想借殼大搞體育推廣事業,配合李寧品牌再創高峰,依家,計劃似乎有變。 李寧想搞,可能係房地產,做一間王子中國房產公司。 八十年代,中國體操兩大名將係李寧同樓雲。有人估,過去十幾年,後者學前者,依家正式調轉。 樓雲外界所提不多,但知名度不下李寧,退役後佢同樣搞個體育品牌,又移民過美國,回流中國後,拈上地產業務,搞上一間樓雲房地產,做其開發商,結果掂左。 錢無人嫌多,王子當日有理想,平心而論,達標有餘。 房地產,係人知佢想搞,況且有隊友成功在前,但李寧股份,佢亦唔會即時放棄。何解? 中環人話,喺中國要攞地,錢係其次,大前題還須出師有名,或講得更直接,係要識巧立名目。 原來,體育,文教事業項目,攞地最易。聽完呢度,大家應該明,有人計劃掛體育頭,賣地產肉。 對二三三

要回家

圖片
黎智英喺台灣壹傳媒既總部, 向員工道別, 仲幫佢地簽名留念。 「真的對不起, 我要回家啦, 希望你們珍重。」 「此地不留人, 我沒有遣憾, 人生就是這樣。」 就係咁、 黎智英就結束壹傳媒喺台灣十二年既發展。 新買家不是之前已簽訂協議的年代練台生,而是 前中信金控副董事長、 而家係中信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嘅「辜仲諒」, 夥拍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 同新加坡私募基金, 已經簽約, 以175億台幣, 相當於45億8千幾萬港元, 向壹傳媒買入、 台灣蘋果日報、爽報、壹週刊同壹電視等媒體。 有投行界人士透露, 王文淵主要負責出資, 只會佔日後壹傳媒大約一成股權。 交易之中, 壹電視作價大約20億台幣, 比 練台生出嘅14億多。 至於印刷媒體作價155億台幣, 唔止多過黎智英心目中要求嘅150億, 亦遠高過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 加碼之後嘅120億出價。 查實整個交易最令人費解、是計晒整個交易作價既近46億港元, 比停牌前壹傳媒市值27億, 仲要高出七成。 唯一解釋是市場不信任黎智英的營商能力,確信台灣壹傳媒在他手上不會變出甚麼花樣? 相反,辜氏願意比咁高溢價,豈不就是信任自己有能力可以扭轉乾坤? 因為涉及投資弊案, 06年逃亡日本, 由台灣名門望族辜家嘅第四代長孫 辜仲諒 , 變成通緝犯。 到08年突然現身台北。 辜仲諒成為 前總統陳水扁弊案嘅關鍵污點證人。 自己前年亦因為非法炒股 被判有期徒刑九年, 案件目前上訴緊。 雖然失去家族事業 第一繼承人嘅地位, 佢並無就咁放棄, 而係投身慈善事業 積極打造慈善家形象。 辜家係台灣四大家族之一, 爸爸辜濂松 係商界巨頭,中信金董事長。 佢叔公、海基會前董事長 辜振甫更加曾經係政商界風雲人物。    辜振甫同大陸關係密切, 喺台灣有「第一紅頂商人」之稱。 作為辜家第四代傳人辜仲諒 自己亦同陳水扁家族, 有著千絲萬縷嘅政商金權關係。 至於收購傳媒企業, 對於辜家嚟講 並唔陌生。 因為辜家本身有經營 電視業務。 有分析指辜仲諒 收購壹傳媒 係籍著傳媒 為佢復出商界嘅舞台。

超級周

圖片
超級中國周,盡在星期四。 劉老師劉絡文話,數字唔好,無問題,因為預左,一旦數字好,例如七點五或以上,短線見底論可望確認,到時BINGO!! 的確,內地經濟問題重重,可喜係阿爺受過教訓,學得乖巧,你要我咩,我偏唔做。 上星期,南韓、巴西減息,新加坡企硬,在在反映面對新一輪潛在衰退風險,區內為首策略有變。 九月內地通脹數據已出,人人將重點聚焦寬鬆政策力度加大,撇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好一個PPI,工業品出廠價,內裡正面訊息豈止再局限又估幾時雙減咁簡單。 如果睇工業品出廠價,跌幅的確擴大,但指數細份既原材料部份,擴大跌勢無加大,按月更升百分之零點四。 再留意埋工業購進價格指數,九月環比升零點一,六個月嚟首次有得升。 訊息有兩個,一,通脹或者見底,二,係企業購置庫存是否已經進行當中。 我地講內地經濟差,講左好耐,企業盈利死,死左好耐。短期帶動經濟活動,經濟師話,唔係減準備金,下調利率,而係企業長達一年既去存貨行動,係咪已經漸見尾聲。 由DE STOCKING,過渡到RE STOCKING,呢個動力可以足夠令淡友短線投降!! 同時外界重視出口數字之餘,卻忽略進口表現。進口升百分之二點四,唔多。但九月份,鐵礦石進口量創廿一個月高位,原油進口量按月升百分之九點一。 鋼鐵進口繼續跌,但跌幅比八月少。將購進價格指數,同個別資源進口量拉埋一齊,外界開始問,到底內地企業係咪開始添置庫存? 如果要答,暫時答案都係未確定。有交易商話,九月數字部份可能顯示,企業提早進口,避開十月份長假期因素。 再者,鐵礦石價格由高峰期近百四美金噸,到得番九十左右,價跌得太快可能加快港口清貨行動。 亦因為咁,唔少分析員話,要睇埋十月,同十一月,即係仲要等多兩個月。 但等多兩個月,咁點,都係果句,博定唔博?? 大行對中資預測,間間都有,早個幾月前,野村提出小春陽理論,升多一,兩季,到基本既素重新浮面,到時又會跌過,呢個意見,可能值得參考。

理論 .實踐

圖片
不是伯南克,也不是之前大熱的Robert Shiller! 諾貝爾獎委員會公布,今年八十九歲既加州大學教授Shapley沙普利、以及來自哈佛大學、六十歲既Roth羅思、奪得今屆經濟學獎。 其實呢個選擇相當明智,一來去年獎項已由宏觀經濟學家奪得,今年傳統上應由微觀經濟家攞到。 更重要係在無限QE及歐債危機爭拗中,可以避開凱恩斯或貨幣學派的爭論。 委員會贊揚「羅思」同「沙普利」,能夠以「博奕理論」,應用喺分配上取得成就。 其中沙普利率先以「合作性」既博奕理論,確保兩個互相有利益關係既夥伴,點樣可以搵到對方,達到「穩定」既關係。呢套理論甚至應用喺男女關係上。 Shapley 自認自己是數學家,更笑言今次取得獎是經濟學獎,而佢從來沒上過經濟學課堂。 的確,佢最著名一次試驗,係將未婚十對男女共處一室,再按先後次序由男女選擇合適對象。 方法是先由眾女士選出一名心儀男性,再由該男性選擇心儀對象,然後落選的女性再一次做選擇,直至匹配過程完成。 關鍵是女方一旦被拒,仍然可以在最初「睇不上眼」的男性中、重新選擇。結果會是男女雙方都可以達到最穩定關係。 說穿了,正是今日Speed Dating 的始祖。 正如Shapley 所說,這種選擇理論並非與經濟扯上關係,但其實正是近年方興未艾的行為經濟學始祖。 至於羅思就喺沙普利既研究上、透過實踐,將分配理論應用到「市場機制」既研究,好似係醫院點樣搵到合適既醫生,學校點樣收最合適既學生,或者病人點樣配對捐贈者既器官。 羅思對今次得獎感到意外,甚至講笑話,學生一定會更專心聽書。 其大羅思一個最有意義的研究,正是協助醫療人員、設計有關腎臟的移植程式,幫助病人進行移植。 因為腎臟很容易有排斥作用,很多時有腎病的病人即使取得捐贈者取得腎臟,仍會變成得物無所用。 Roth 就設計了一套機制,可以容許獲捐腎但有排斥的病人,很容易透過配對找到同樣情況的另一個病人,使佢地可以交換使用捐出腎臟。 整套理論建立在捐腎並非一個市場行為,不容許透過價格機制做交易。 但經濟學的模型,仍然可以透過價格以外的條件,達到符合最大利益化的目標。 Roth這套方法,在03年後已在美國醫療系統廣泛使用! 科大經濟系主任雷鼎鳴話,過去都試過有經濟學者以博奕理論奪獎,但今次兩人既理論就成功結合到唔同既經濟學

我「貼」,伯南克!

恐怕今日諾貝爾和平獎公布一刻,最唔順氣一人、應該係坐喺華盛頓聯儲局總部既伯南克! 過去三年歐洲產生出來既歐豬危機,令全球金融市場「生靈塗炭」,而家居然可以攞到一個和平獎,莫非其實係要贊揚佢地「先置諸死地而後生」,先破壞五國既經濟,然後由歐央行德拉吉出一招無限買債,協助德國阿太「默克爾」一統歐洲大陸,完成和平使命!!! 如果咁講,真係難怪伯南克深深不忿,不過唔緊要,下星期佢仲有一個最後機會! 「貼」伯南克可以攞經濟學獎!!! 既然先有奧巴馬攞到和平獎,跟手又有歐盟而家由伯南克攞經濟學獎都有道理!!! 仲記得一個月前聯儲局年會Jackson Hole上,當時大家都對有無QE3十五十六。 結果睇完佢個篇近乎學術論文既文章,都「丈八金剛、摸不著頭腦」! 對經濟學家來講,睇伯老篇文夾硬將幾個當代既諾貝爾獎經濟學得主既名、支持自己QE既想法,當時學術界已經有唔少不滿聲音,不過礙於伯南克今時今日聲望可以「隻手遮天」,大家都唯有忍佢一忍! 除左伯老之外,路透社亦一如往年,按著佢地自己過去一年既「引用文獻」資料庫既數目,揀邊幾位先係今屆諾獎大熱人選。 首選又係佢,耶魯大學既Robert Shiller,觀眾應該都好熟悉佢,一來佢幾年來都上左熱門人選榜,加上佢有分創立既「CASE- SHILLER」樓價指數,已經成為公認最具代表性,每個月公布既表現都有參考價值。 SHILLER 學術上最著名係佢對金融市場、同資產價格表現既波幅指數,不過美國人更熟悉,係佢早喺07年前預言樓市泡沬,佢寫既一本「Subprime solution」,形容次按危機點樣逐步形成,而當局又置之不理,絕對值得一睇再睇。 至於另一個熱門「Stephen Ross」,佢隸屬既研究所正係85年諾獎得主「莫迪利安尼」所創立,求先伯南克喺Jackson Hole年會發表既論文,正係 「莫迪利安尼」既研事支持QE! 掉轉頭講,作為中國人,我地反而想莫言今次奪得諾貝爾文學獎,有內地博客不禁想到目前仍然身在內地既張五常,慨嘆一句到底諾貝爾經濟學獎、幾時會照顧下中國人? 其實「張老」都睇「化」,呢幾年喺內地都係潛心寫作,反而國慶長假期間老人忽發其想,話如果比佢頒諾獎比「在世」同「已去世」人士,佢首選會係鄧小平、次選朱鎔基、第三選擇就有三人齊名:包括戴卓爾夫人、列根、同前香江財爺郭

集體跳船

圖片
真係好鍾意李寧呢間公司,負面新聞寫極都仲有! 一間企業、年幾內走左CEO、CFO、COO,你會有咩睇法? 八月宣布重組大計,當時鍾奕祺仍然係擔任首席財務官,解釋整個集團既重組計劃。 不過事隔兩個月,呢個上任三年既「老臣子」都選擇辭任。 李寧公布,鍾奕祺因為有其它事業發展,已辭任首席財務官兼執董,十一月起生效。 李寧確認,鍾奕祺同董事會無意見分歧,會喺辭任後會擔任公司顧問。 另外,公司秘書亦同時辭職。 今次已經係一年幾以來,李寧第七個重要管理人員離職。 舊年年5月,首席品牌官方世偉、首席運營官郭建新等五個核心高管陸續離職。 到今年七月,連首席營運官張志勇亦離職。 而作為公司創始人,李寧本人亦要喺退居幕後多年後,不得不重新出山。 人事變遷唔單止影響軍心,改革既過程亦充滿變數。 由今年九月開始,李寧旗下所有門店打出既「收據」,都帶著"歡迎光臨李寧官方商城"既字樣。 有北京市海澱區既分銷商表示,最初都只係以為只係一個宣傳手段,不過登錄到李寧官方商城網站後,就發現第三季好多仍然熱賣既暢銷產品、居然喺商城可以以五五折價錢出售。 分銷商話,佢地喺李寧攞到既來貨價,都接近門市價既六折,而家商城提供既折扣,已經令佢地無法生存。 有經銷商就指,理解李寧要加大網絡渠道清貨,但商城應該只係作為「清存貨」既一個手法,唔應該變成同分銷商搶生意,唔排除部分分銷商會因此減少落單數目,甚至關閉門市。 喺關店同清存貨既同時,李寧同一時間卻大幅增加宣傳開支,繼六月贊助中國CBA後,李寧簽約有「閃電俠」之稱嘅邁阿密熱火隊後衛「韋德」,成為公司最新NBA球星。 雖然雙方無公布合作金額同年限,不過雙方以合作夥伴形式(Partnership)簽約,金額好大會打破內地贊助紀錄,以韋德之前同Converse 每年合約費用就高四十萬美元,部分一級NBA名星更達到一千三百萬美元。 代理人固然有助提高銷售,但唔會成為李寧既白武士,李寧最關鍵仍然係要優化產品同分銷渠道,但目前仍然睇唔到有咩起色。

三隻腳

圖片
人民幣近日升勢咁凌厲,一個最容易解說當然係市場憧憬十八大後、會有利好政策出台,一掃之前對內地經濟「硬著陸」既憂慮! 無否認呢一種講法,不過內地政經局勢關係密切,與其話十八大後會有措施出籠,倒不如認真諗諗到底新形勢之下、金融改革呢條路會點樣走! 求先都有提到,美林既陸挺近日到訪京城既權力中心,對於匯率改革,有另一番體會。 眾所周知,內地對於匯率改革分為兩派,改革派以行政官員為主導,提倡「三條腳」一齊走路,即係同時實現「匯率、利率同資本帳」同時改革,不過以商業銀行為主既保守派,就傾向先進行匯改,避免利率自由化過渡競爭,甚至令銀行中介地位消失。 講到底其實都係利益掛帥,因為單單有匯率無利率改革,一旦人仔大幅升值,出口商同民間都會怨聲戴道。 據陸挺理據,阿爺已經「一槌定音」採取中庸之道,按著「摸石頭過河」呢套既務實又冒險既原則,將用三至五年既時間進行改革,可以話係「中間落墨」。 講到呢度就要引入香港呢個「人民幣離岸中心」出場啦! 喺阿爺眼中,過去兩年發展「CNH」既經驗,令佢地相信應該係先有匯改、再推行資本帳開放,避免再出現因為開放資本流動,反而令來利率對沖,結果係減弱左利率變動既成效。 咦,咁講法,我地呢個香港試驗場真係好有價值,簡直係為國家改革開放出作貢獻! 另一個推動人民幣升值因素都同我地有關,有細心既交易員提醒,香港既人民幣業務好似存款或者點心債,近月雖然有放慢跡象,不過自從引入跨境貿易結算後,人民幣國際化既步伐,早已經係一日千里! 有留意今年七、八月內地對外貿易,外商願意以人民幣結算比例,由三年前唔夠百分之一、已經跳升到百分之十二。 反映外商真正願意同人民幣做貿易結算,亦成為左真正推動人仔升值既動力! 對阿爺來講至少有三大好處,一來係減少左依賴美元,人行唔需要再儲咁多外匯儲備,同時國際化可以令更多人民幣流向海外,加快形成資金池。 另外一個潛在好處係當人民幣日益國際化,自自然喺IMF既SDR地位可以提升! 小川行長今次無到東瀛、開IMF「阿太」口中講好有價值既年會,自然多左時間喺京城諗計點樣喺十八大後出招,相信聽完拆局既分析,應該都揣摸到行長心中想法一、二!

奧巴馬快閃事件

圖片
美國星期二又出現一場「快閃交易崩盤」事件! 係外圍市場,仲要講緊奧巴馬既賠率! 話說自從首場總統大選辯論大敗後、雖然奧巴馬被千夫所指無心戀戰,但佢喺民意調查中、對羅姆尼仍然有優勢。 點知喺星期二一個民意調查中,呢個形勢突然逆轉,羅姆尼突然以兩個百分點、領先奧巴馬,得票率去到四成九,係咁多個民意調查中,首次超前。 其實喺民意調查中、兩個百分點連STANDARD DEVIATION都講唔上,不過喺INTRADE 呢個交易平台,就即時觸發左一場「快閃交易崩盤」,奧巴馬贏面由六成四急跌落五成九,如果由上周高位七成八計,足足跌左十九個百分點,唔好本來睇好奧巴馬既人都變成輸錢! 有手痕好事者,曾經將INTRADE奧巴馬賠率、同標普500做左張併圖,發現奧巴馬指標喺過去一年出奇地有領先作用,換言之今次快閃事件,係咪代表已經見到「頂頂地」既美股,開始有向下跡象? 講真,政治分析唔係我地專長,不過作為投資者既然信任市場,咁作為資本主義「終極代表」既高盛,佢既取態就應該要留意! 華爾街日報話,高盛由四年前作為奧巴馬最大單一商界捐款者、當時整個高盛捐款金額超過一百萬美元,到今日成個高盛上升夾埋、捐比奧巴馬既錢只係得番十三萬六千美金,仲少過外交部員工捐既款項! 咁高盛啲「聰明錢」去左邊?當然係羅姆尼身上。 單係高盛員工就捐左九十萬美元,連同佢地另一個關連機構捐多九十萬,合共就資助左羅姆尼一百八十萬美元。 用最簡單「荷包」投票既公式、其實高盛對奧巴馬已經作出左「強力沽出」既建議! 以羅姆尼由於係貝恩資本出身,所以商界特別多友好。 好似前GE行政總裁、就一直公開表態支持羅姆尼既「經營之神」韋爾奇,佢上星期五更公開質疑非農數據既可信性、認為勞工部係為奧巴馬公然「造數」,佢之後仲要向路透同財富雜誌中止撰稿服務。 好似華爾街日報咁講,其實不論奧巴馬定羅姆尼贏,對經濟都係唔會有咩「靈丹妙藥」,佢地預言喺未來四年,無論邊一個上台,股市都會下跌超過兩成! 唔怪得麥嘉華話,如果奧巴馬連任,道指要「負萬三點」;羅姆尼贏好啲、負六千點啦!

易放難收

圖片
仲記得當日匯控就係咪搬遷總部、由英國搬返香港,出現過多次反覆,雖然歐智華最終決定無限期押後有關決定,但都呻英國金融業改革勢必令匯控監管成本大增,、每年要多二百幾億港元,形容係災難! 而家佢應該可以話得嘗所願,包括滙控在內既多間英國大型銀行、獲得豁免可以放寬部分資本要求,明年底亦唔需要硬性達到一成核心資本充足率。 英國金融服務局FSA最終同意讓步,對滙控在內既英國銀行作出多項豁免。 FSA已經向匯控在內既英國銀行發信,指佢地任何有關喺當地發放既貸款,只要符合相關規定、包括係向合資格企業發放貸款,就唔再需為相關既資產、額外提供資本金支持。 同時FSA亦豁免部分「巴塞爾三資本協定」既資本要求,銀行唔需要再喺明年底前,硬性達到核心資本比率一成既規定。 金融時報話,跟據新既計劃,好似係匯豐、巴克萊同萊斯銀行,日後既相關貸款,就等同喺監管層面上係Risk Free「零風險」。 跟據新計劃,銀行日後既資本比率、係可以低過一成既要求,目的就係希望比銀行彈性,唔好因為要符合資本規定而「一刀切」削減貸款,引發信貸收縮。 FSA亦同時擴大左銀行合資格資產要求,由過去只係接納國債同現金,擴大至英倫銀行可以承認為抵押品既資產,上限係一成。 FSA表示,今次修訂係避免銀行因為要去槓杆化、最終損害到經濟。 有銀行分析員話,今次係當局喺面對經濟持續疲弱、嘗試放寬部分規定測試銀行反應,但相信措施「易放難收」,日後好難再重新提高要求。 調轉頭諗下,其實今次都係三贏,銀行固然可以慳番一筆,英國政府帶頭放寬亦起到示範作用,更重要係避免銀行收緊引起既信貸收縮。 恐怕今次最不滿意仍然是沃爾克,老人家多次提倡要加強大型銀行監管、避免大到不能倒情況重覆,結果努力又因為另一次環球經濟衰退而付諸流去。

政治綁架

圖片
美國眾議院今次既調查報告,難聽啲講,其實一啲都唔令人意外! 其實最叫人意外,反而係呢分報告既出處,因為成個調查,其實正係由華為任正非自己「引狼入室」。 時間倒數返去2011年2月,當時華為發左一封公開信,話近年對華為既誤解同不利傳聞愈來愈深,為左可以「清者自清」,決定主動邀請美國政府介入,對華為進行徹底既調查。 所以經過一年多時間,呢分報告終於喺星期一出籠,結論好明顯、就係美國唔歡迎你地,相信絕對唔會係任正非最初預期既情況。 熟知華為人士指,華為早喺幾個星期前已經知道今次調查報告內容,當時已經做定部署,一方面開始安撫客戶,同時向內部員工發電郵,澄清公司自己立場,並認為華為呢個品牌、喺美國以外既全世界,都係獲得信任。 簡而言之佢地立場覺得被美國政府「政治綁架」,特別係報告中提到既「Beaconing」,泛指係間碟軟件程式,可以將資料由軟件發放到主人身上,但報告既指控並無任何具體證據或者有關詳情。 同華為唔同,中興揀左較低調既回應,只係話自己會努力配合委員會既調查,所以委員會都未有對中興作出任何不法指控。 但結果其實未必有太大分別,好似思科就毫不猶疑中止同中興既合作關係,有熟悉相關法律程序既投行界人士表明,未來幾年中興華為都好難重新進入美國市場,更弊係有關既調查,可能會係歐洲展開。之前華為已經澳洲同印度受到唔同程度限制。 事件已經令人諗起50年代、麥肯錫McCarthyism 年代針對共產主義意識形態,而掀起既連串白色恐怖,迫害唔同政見既異見人士。 雖然「麥肯錫主義」既年代已經遠去,但隨著中國式既「國家資本主義」興起,意識形態之爭原來從來未消失過。 華為目前喺美國取得既收入來源,只有百分之四,遠低於歐洲一成三既水平,對手「亞爾卡特」舊年來自美國既收入就係佢地既四倍。 好似金融時報LEX專欄咁講,遇著今年係「選舉年」,任何既政治議題只有被無限放大,任正非只可以嘆句唔好彩! 或者香港可能會「因禍得福」,華為會來到「一河之隔」既香港掛牌,但如果華為真係因為政治因素而捨美取港,咁其實都代表今時今日既香港市場有咩吸引力,要走既最終始終都會走,所以奉勸小加總裁一句、唔好過早高興!

與瘋狂為伍

圖片
明燈補習社-- 陶冬博士賣樓的啟示

紅十月

十月、最令股民憂心既到底係咩? 如果你答係咪「紅十月」、或節後開紅盤,咁你就錯晒! 今個十月長假國慶遇上中秋,唔少股民為左散一口悶氣,都舉家寧願去旅行,結果所有景點都出現爆滿人潮,好似華山更出現過萬人通宵滯留山頂既情況。 到長假前一兩日,大家都變成只係關心到底仲塞幾耐車、同埋係咪可以準時返到崗位! 有網民話,如果人滿之患唔係喺長城、而係出現喺股市,你話幾好! 市況淡靜既程度,連CCTV 既財經頻道都寧願講下景點熱況或者公路有幾塞車,所以關心股市認真程度既人、可能我地香港散戶仲要多一些! 二千點係咪失守,似乎愈來愈「Irrelevant」! 雖然你睇內地媒體一面倒唱好十月,甚麼「紅十月可期」、「升市不是傳說」,「宏觀經濟回暖」,總之講到你會信好似好有希望,不過大家都知內地喺維穩既大前提下,其實呢啲唱好言論大可不理! 今年八月憑著一句預測、上證跌破二千點而成名既海通分析師陳瑞明,就繼續預測大市未見底,估計仲要跌多一成四,落到千八點先係真正底部。 其實真係要真心佩服呢啲肯講真話既分析師,因為喺內地唔怕官府壓迫講真話,真係一啲都唔容易! 不過中環人話,大家未必需要太悲觀既、畢竟萬事萬物都有周期,A股你總唔信會跌到零! 以今時今日A股市值計,PE回落到11點4倍,對上一次咁低、已經係08年金融海嘯時。 而且同往跡比、PE遠低過過去十年既20倍,甚至平過MSCI新興市場指數12點6倍水平,似乎呢個角度睇,係「平」得有道理! 而且叫投資者買A股既大師愈來愈多。繼商品大王「羅傑斯」後、金磚四國之父,高盛資產管理主席奧尼爾,亦贊同喺BRIC中,呢個C係特別抵買,因為唔少人係低估左、好似係醫改同社保改革對消費行業既刺激。 奧尼爾話,如果你自問夠勇氣,而家夠膽買消費股,將會係一件非常有趣既事。 不過我地就慣逆回思維,既然內地估值真係咁低,我地調掉頭睇睇港股PE去到十五、六倍,既然香港慨念都係Buy China,人家A股明年就跌到只有十倍,咁點解資金仲要留喺香港? 今日瑞銀叫人沽港股、增持A股,都唔係無道理。

夫子自道

圖片
開市埋位占少,今日來個夫子自道由淡友轉為好友的心情: 「呢個四眼口水佬,長期巨熊上身,面目可憎,連瑞信劉老師都警告佢,再咁固執,終有一天會有報應...... 瑞信天王問面目可憎之人,想唔想快樂,做一個快樂既投資者? 想既話,就要少一份頑固,「希望在明天」呢五個字最識用於投資者,要搵希望,就要發掘值得有奇望既事情。」 所以,正當十居其八都驚經濟數據差,內地政策欠奉既時候,其實就要開始諗低基數效應帶動,就算盈利無真正明顯改善,數字上最少都會有。 只要市場由唔信、到半信半疑,再成為共識,咁就搞掂。 如果咁不幸,嚟緊經濟數據同盈利同比再要差,好簡單,認命,抵死!!! 亦因為咁,市場開始有個新想法,將今年餘下兩個多月全數write off,差的,預左、無政策估到,賭既係,出年得,只要有人肯賭,箭咀就有機會向上,亦符合股市係買預期呢個玩法。 無疑,個市升幾多,升幾耐,甚至係咪會再升?無人敢肯定。但肯定,所謂市況好轉,都極其量係一個紙醉金迷,今朝有酒今朝醉既升市,事關市場其他活動,可能繼續一概死寂。 香港市場,同IPO呢三個英文字連成一體,今年例外,嚟緊可能繼續。自欺欺人既說法係,大圍新股活動低迷,信者不幸了。 美國扣除一隻臉書,上市活動仍然活躍,新加坡銀行家忙過不停,馬來西亞幾隻新股通通上 定價,為什麼沒有香港份? 人人歸咎係內地經濟轉差,但經濟差豈不是應該增加公司資金需求?講到底,現今困境都是民企帳目問題惹的禍,導致投資者唔想買,保薦人唔敢做,監管者唔敢批。 情此之景令人聯想光復上水運動,投資銀行界有否需要搞一個光復港股運動呢?理由簡單不過,中資民企惹來的煩腦,竟要由香港市場來承擔,呢的或者係食得咸魚抵得喝。 中資IPO呢碟飯,我地食足廿年。佛利民說對,那有免費午餐? 有時好懷疑,小加到底是否星州無間道? 人人力爭,他卻放軟手腳。近日傳交易廣場大裁員,但據講係小加無間道大增商品相關人手致。 都好,少一宗IPO即係少一宗潛在中資帳目問題發生,幾好呀!!!諷刺係,今日大炒憧憬反彈,主題還是中資股。 商品大王羅傑斯同末日博士麥嘉華話,美股即將調整,但羅傑斯話,中資股仍可以吸納。 羅傑斯話,佢唔相信內地經濟會崩潰,市場目前充斥太多有關中國既利淡睇法,但就忽略中國仍然係全球重要經濟體,未來十年只會更強大。 羅

狼文化

圖片
任正非,未必個個認識佢。 但由佢創辦既華為技術,全球知名。 華為係全球第二大通訊設備生產商,全球第六大手機製造商。舊年盈利十八億五千萬美金。多過好多本港藍籌公司。 消息指,華為正主動聯絡投資銀行,探討上市可能性。 外電引述華為消息指,佢地一直對上市有興趣。 但華為要落實上市,解決問題可能比其他中資民企多。 有別其他中資股,任正非雖然係創辦人,兼行政總裁,但佢手持華為股份,唔夠百分之二。 華為股權,係由六萬五千名員持有。 而華為架構極之複雜,業務遍布全球之餘,旗下子公司非常多。 更大阻礙,係華為一直被指涉及其他市場既國防安全問題。 美國一直唔願意向華為批出通訊設備合約。而年初,澳洲總理吉拉德亦以國家利益為理由,拒絕華為參與競投全國寬頻網絡鋪設合約。 華為背景一直神秘。任正非有軍方背景,八八年創辦華為,但資金來源無人知。 強調企業要有「狼既文化」,任正非帶領華為南征北討之餘亦重視研發,指明每年最少要將公司營業額一成撥入科技。 有傳,任正非曾經喺香港打滾。佢上個月撰文就提過,香港藏龍臥虎。 但華為上市未必揀香港,華爾街日報報道,佢地傾向美國上市。 銀行界估計,華為既算盤係透過當地上市,增加透明度,減低喺美國市場發展既阻力。 華為由生產山寨機起家,到而家發展擁有自己品牌,喺生產智能手機既市佔仲超越好多大既外國品牌,如果揀到喺香港上市,對我地金融地位有好大幫助! 咁唯有希望小加總裁努力些,爭取任正非可以回心轉意!

大股東

圖片
一間上市公司如果同大股東有爭拗,會出現咩情況? 試想像,在和黃、如果誠哥同管理層有爭拗,大概要走既係霍建寧。 又如果在港交所出現小加總裁與財爺不咬弦,走那一個都不用多說。 咁點解渣打會有分別? 淡馬鍚會否沽渣打?中環人一語道破,未到正式沽售一日,都會繼續時有傳聞。 究其原因,係雙方關係大不如前了。 先由金融時報揭序,再由華爾街日報接力,內容相若,但留心既話,立場盡見不同。 可能基於敏感,但明眼人睇出,淡渣雙方已經去到透過媒體,各自放料、各自表述立場階段。 綜合而言,正如一兩星期前拆過既局,淡馬鍚佔有慾強,不甘於擔其被動投資者,更落面係,渣打十八人組成既董事會,陣容如此鼎盛,渣打之前寧揀一名南韓前總理入局,都沒有大股東新加坡份子,試問,淡馬鍚豈能吞下呢啖氣。 更甚係,渣打上周一如所料,增加董事會人數,四人之中,加入竟然係一個香港人,叫張子欣,新加坡代表依然欠奉,結果,觸發華爾街日報擬似擔當影子淡馬錫說話,暗批渣打企管不足。 正如老編所指,難道係何晶自視過高,以為錢就可以令一間過百年老店更改傳統? 淡馬錫發炮,明顯係入股近七年,董事會毫無話語權既結果。今天,淡馬錫質疑渣打董事會內,執董人數偏高,對不起,你當年入股時已經係咁,點解今日先嚟嘈? 環顧渣打,執董佔六名,比匯豐三名高一倍,但唔好忘記,匯豐執董人數一度有五至六個,只不過係鄭海泉,霍嘉治退役,方令人數減少。 董事會六名執董,說多不多,說少不少,用星展、以至建行準則? 有問題!!!皆因兩間實際形同國營銀行,執與非執,皆自己人也,從每次董事會投票通過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可見一班。 再者,理解無錯的話,匯豐下面,還有一個管理委員會,負責業務運作,渣打卻沒有,相關角色由董事會十八人分擔。 稍做功課的話,渣打局內,分成兩大編制,包括PRIMARY同 ENABLING,前者有關風險管理及財務,由執董為主負責,後者集中薪酬及企管,由非執董把關。 所以,渣打罕有回應報道,一句對方不了解,白一點,即係話,你新加坡唔識野!!! 無估錯的話,從不回應市場傳聞既渣打,破天荒有話說,似乎反映渣打自覺被屈多年,不吐不快。 曲線話老細唔識野,關係弄至此地步,還信雙方會天長地久嗎??

富.事.通:歌劇之王

圖片
Phantom of the Opera 創作人 Andrew Lloyd Webber

暗戰-- 後話

感激華爾街日報,將伯南克,德拉吉兩人印鈔真面目,原型畢露。 如果衡量一個人,只係忠奸,正邪之分的話,咁肯定伯南克係忠既,德拉吉既奸且邪。 統粹從報道,從個人言論,甚至睇樣,伯南克就算政策有錯,暫且都尚算係貫徹個人學術思路,衰極都只係一個固執既學術阿伯。 佢將所有印鈔既問題,視而不見,登上自我思想洗腦既學術頂峰、佛利民,佢一而再,再而三唔放過,假傳「佛旨」。 從另一個角度而言,伯老只係寫緊一篇現實版既學術論文,要引經據典。 伯南克可能賠上聲譽,但又試問現今有幾多學者,可以為學術作出無限貢獻,交出沉重賭注? 相由心生,相比之下,德拉吉一直予人來意不善之感。 睇埋華爾街日報六頁紙既鴻文,吉哥盡顯攻於心計本色,為說服阿太,佢處心積累,為打擊異見,佢玩盡架空權術。 超級馬里奧此刻成敗未知,但肯定犯上央行從來不應該涉及政治既大忌。 所以,伯、德兩人,先後共赴無限印鈔之路,但投行出身既吉哥,處事上未能人如其名,無德可言,就難以德服眾。 君不見,伯南克縱然樹敵甚多,但道不同,亦未致於被對手連番暗箭。 說話到此,我地唔係借題發揮,但領導既然不獲尊重,行事陰險,機關算盡,妨如政客,一旦危機未解,美國往後一條路,肯定會比歐洲易行。 相反歐洲,怕既唔再局限債息抽升,股市倒跌,而係當借來的時間用盡,由不滿,到內哄,會否變成行上分裂之路? 印鈔踏入四周年,開市埋位再為伯南克算帳。再次澄清,我地並不痛恨教授,而係替佢難過。 刻下,佢可以言之成理,自圓其說,但請問,佢研究貨幣政策多年,那有一個央行大量濫發貨幣後,會成功退市? 有老前輩憶述,當今之世,有如民國政府印錢,製造金元券時代,期時人人紙醉金迷。 但思考現實,全球數十億人類,已經由被貨幣政策摧毀存款利息回報,蔓延至依家破壞緊一眾投資工具回報。 如果同意,就請自問,我地係咪步入貨幣政策第二個破壞階段?最後結果,是否就沒有贏家??

暗戰

圖片
"Believe me" 呢句說話,歐洲財金界認定,德拉吉變左。 亦令佢同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關係決裂。 華爾街日報披露,呢幾個月,德拉吉點樣令歐洲央行變成第二個聯儲局,踏上印鈔之路。 德拉吉由唔願意買債,到無限買債,理由太簡單,就係歐洲債息持續急升,而六月佢收到既消息,有為數三,四十間金融機構開始研究歐元瓦解後既部署。 結果佢領導既歐央行先行部署,背後亦顯示德拉吉政治手段高超。 事緣要由原本係歐央行行長大熱接班人韋伯突然辭職講起,因為韋伯,德拉吉成為頂頭大熱,當時,德國極有保留。 但聰明既德拉吉,公開同私底下表明,德國穩健模式,係歐洲既典範,結果贏得默克爾支持。 德拉吉求學期間,一直對意大利由經濟大國,淪為財玫一團槽耿耿於懷,歐債危機事態發展,令佢覺得歐央行一定要變,改行寬化政策。 要變,佢知道,一定要有德國支持。 於是,佢幾個月嚟,一直私底下游說默克爾,身為親信既財長朔伊布勒。 兩人最初對買債有保留,但德拉吉講到,咩都唔做,歐元就此玩完。 兩人轉軚之後,魏德曼成為唯一阻力,但德拉吉擺明,架空對方。 當七月底,德拉吉「相信我」呢番談話出街後,魏德曼即時評擊 有別於伯南克熱哀解釋,當時身處倫敦既德拉吉,第一個反應係透過電話,大罵對方不是。 之後,再致電正在北海渡假既朔伊布勒,要對方捧自己,結果,朔伊布勒為支持歐央行,就咁就違反左財長唔干預央行政策既傳統。 呢兩個人,因為買債,成為世仇。點解魏德曼咁抗拒呢? 原來同意大利一個電話亭有關。 話說,佢年青時到意大利旅行,發現當地所有電話亭都塞滿硬幣,追問之下,其實係通脹同貨幣貶值既後果。 自此,就視通脹為大敵。 上個月,魏德曼知道佢喺歐央行內大勢已去,趁德拉吉記者會前,佢提出一個要求,就係要歐央行公開表明,區內分歧嚴重,但不獲理會。 結果進一步激怒魏德曼,令佢每次公開場合,都會批評央行印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