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顯示從 2月, 2010 起發佈的文章

男兒淚

所謂男兒有淚不輕彈,今次豐田章男喺美國接受完議員三個幾鐘頭狂質後,同美國嘅豐田代理商見面時,為左答謝佢地嘅支持,就係喺呢一刻,佢真情流露。 日本國內用「英雄淚」去形容章男今次表現。 多分主要報章都用呢張「口角震動、眼泛淚光」既照片做頭版報道,有報章既Heading係「豐田總裁:道歉、感激、男兒淚」去形容章男。 一句「I am not alone」,日本人見到平日鮮有表達個人感情既豐田總裁、喺電視機呢個真情流露既表現,日本上下全國都幾乎喺同一時間、都原諒左呢位豐田創辦人既後代。 日本既電視台,喺晚上既黃金時段,全程直播豐田章男上美國國會聽證會既片段解釋。 佢既收視率、甚至乎蓋過、日本偶像級花式溜泳選手「淺田真央」參加冬奧既收視,你話人氣幾緊要! 就連首相鳩山由紀夫,都讚賞豐田章男,話佢面對聽證會係一件好事! 唔止日本,就連美國國內對章男表現都係讚多過彈,華爾街日報調查話,有七成人支持章男到國會作證,話係有助改善豐田型像! 事實係如果豐田真係唔掂,美國都唔會好好受。因為豐田喺美國都聘請左數以萬計既員工,好似喺水牛城二百萬方呎樓面既Putnam County's總部,失業率只係百分之6.1,遠低於全國近一成水平,而入息中位數,亦都比全國高。 不過就好似鳩山由紀夫咁講,事件肯定未告一段落! 豐田股價喺星期五、雖然反彈番百分之二,但係技術上都係唔多好睇。 而有更多既報道,係揭發豐田早喺08年就想隱瞞事件,豐田亦可能面臨刑事起訴。 不過所謂相反理論,彭博專欄作家William Pesek話,佢一面睇著電視直播豐田章男被國會議員駡到「狗血淋頭」,但個腦就不斷浮現出豐田股價累積跌左16%,反而認為而家係買入最好機會。 講述豐田生產級革命既「The Machine changed the World」一書作者James Womack話,豐田既悲劇要倒數番去02年,當時管理層放棄左服務客戶為上既目標,提出要迅速擴大市場佔有率,結果先出現今日既局面。 今期經濟學人話,豐田既競爭對手、根本唔應該過早高興,因為今次既問題係屬於結構性,主要係來自供應商質量失控。 當全世界既汽車生產商都係模仿豐田既生產模式,可以預計,呢類回收既問題,係全球汽車生產商都要面對!

白宮群英(海嘯版)

今日想同大家繼續分享下前財長Hank Paulson回憶錄On the Blink的情采場面。 書長478頁,意思即係「在邊緣上」。 顧名思義,企喺金融大災難嘅邊緣,身為白宮群英之一嘅保爾森,真係好多回憶想同大家分 享。 保爾森退休一年,先將回憶集結成書,雖然唔係「頭啖湯」,不過論趣味,真係可列入三甲! 書中唔少記錄,的確相當戲劇性。話唔定可以抽出黎拍全新一輯「West Wing」。 我地唔係書評家,不如試下從戲劇角度,抽出書中四大戲肉,比埋頁數大家,無時間睇都可以只看精華。 第一幕,一定係「長跪不起」。 保爾森向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下跪,書中講晒來龍去脈。 話說零八年九月,當時嘅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麥凱恩,Call齊人馬開大會,商討撥款成立救市基金,當時喬治布殊都有參與。 但根據保爾森嘅描述,雖然會議係麥凱恩召開,但基於佢實在太遲頓,開會前亦唔似奧巴馬做足功課,連布殊都頂佢唔順,會議最終毫無建樹。 當會議室,只係淨低奧巴馬同佩洛西等一眾民主黨議員時,極度沮喪嘅保爾森就突然向佩洛西下跪。 佩洛西見到,第一個反應係笑左出黎! 「乜我從來唔知你係教徙(Catholic)黎?」 保爾森話,當時嘅佢,就係想緩和氣氛啫! 堂堂大男人,肯向自己老婆以外嘅女人下跪,字裡行間見到,保爾森對佩洛西,的確心存敬佩。 書中第423版,特別加插一幕「巧遇奇連伊士活」。話說保爾森喺零八年十二月,同佩洛西喺白宮傾計,「奇大導」突然出現,拋低一句「Mr. Treasury,呢個女人比你更強,你信佢無錯架啦!」 同場特別加映嘅呢一幕,無非都係想借書,再報答佩洛西支持救市嘅呢一分恩情。 講開救市,唔單在爆多單。 「七千億救市方案」嘅「七千億」,究竟點計架呢? 聽完你都咪話唔兒嬉!(266頁) 原來當時枱上擺左三個選擇: 保爾森就諗,五千億,未必夠喎... 嗡一萬億,去到「萬萬」聲,又怕嚇親班議員。 結果就隨便嗡左個中間數,七千億喇,既唔覺多、又可以多啲錢使! 最後一幕,當然都要寫番啲,為兄弟赴湯蹈火,感動下各位。 保爾森同高盛關係密切,大家都知。 佢話,為左唔想再多間大機構出事,曾經放下尊嚴,為左高盛,去求老友中國副總理王岐山,游說中方入股。(273頁) 保爾森仲要周六晚九點半,喺屋企等王歧山電話! 可惜,王岐山今次無捱義氣,最終令白宮要轉投友好嘅日本,先解救到高盛危難。 保爾森話,佢曾經絕望到想叫喬治布殊

整色整水?

有時就是這樣,同一個政策,不同官員解釋,效果可以有天淵之別。 政府公布下年度勾地表,新加入11幅住宅地,提供9千個單位。 當然,所有焦點都放在早有預告、會指定由政府主動賣的地皮身上。 六幅指定地皮,幅幅都係地王,包括四幅喺港島地,兩幅喺九龍、會喺無發展商勾出時,就拍賣或者招標,總共涉及2200個單位。 揀佢哋唔係無原因,因為當中幾幅都係勾地王,何文田前山谷道邨二期地皮,過去三年被勾21次唔成功,山頂聶歌信山道號豪宅地,亦被勾過10次。 林局長話諗極都唔明,點解豪宅需求咁大,但地皮就係勾唔出,政府唯有主動賣。 會點賣法呢? 政府話如果地皮一直無發展商勾、政府每半年到就會主動賣一至兩幅。 看看六幅地皮,單位數目雖少,但幅幅分量重,半山不用多說,好像有一度因為規劃密度同用途問題、被剔出再加入嘅北角油街地王。 至於唯一新加入嘅,係司徒拔道嶺南校舍舊址,被視為港島區豪宅地王,呢度地皮面積雖然有近15萬方呎,但只會用作低密度發展。市場估計地皮呎價可以賣到萬五蚊。就 保守估計,六幅地合共可以賣到330億,已經是全年政府賣地收入的目標。 發展局一落手,就是最貴重的地皮,你可以說無助中小型樓市,不過政府對發展商的訊息卻很明確,「邊度有泡沫、就推那處地皮。」 就像施老闆昨日說,為官的、最重要就是管理好預期,曾俊華做唔到、林鄭卻做到了。 最重要令人有信心,是林鄭月娥對發展商那種不亢不卑、甚至有點輕視的態度。 你說做戲也好,試問這場戲有幾多個敢做? 曾生你得嗎?

政府勾地?

果然不出所料,預算案之中,最大既篇幅都係集中喺穩定樓市措施。 見今年財爺新一分預算案、重點亦由上年嘅全力救市、應對海嘯,變成要"襟番住"個樓市! 還記得舊年十月,特首曾蔭權喺施政報告入面,提到當時「四千蚊呎」既樓有好多選擇。 不過事隔四個月,呢啲之前喺市區仲可以搵到既樓盤,而家四千蚊呢個budget,已經一個都買唔到! 就算肯搬遠啲,去到新界區搵樓,無錯仲有唔少選擇、不過呢啲樓盤喺呢幾個月內,唔少都被炒家掃高,樓價升幅有一成甚至更多,跑贏市區樓。 連曾俊華都話,樓市泡沬風險係不容忽視,因此先要出招穩定樓市。 而家嘅勾地表,單係喺市區嘅住宅地都有15幅,當中好似何文田山谷道邨二期,過去3年、分別被發展商勾地21次都勾唔出,供應更緊張嘅港島區,東半山聶歌信山道地亦被勾10次都唔成功,即係話市場有興趣,不過勾地價達唔到政府心水,無機會拿出嚟拍賣。 政府話,會繼續維持用勾地表、但會留有一手,如果地皮未有主動勾出,政府唔排除會主動「代勾」出安排拍賣或招標。 曾俊華話,措施已經平衡各方面,避免令樓市有不必要波動。 政府亦額外安排一幅鄰近西鐵元朗朗屏站、一幅佔地12萬方呎嘅住宅地公開招標,並且喺賣地條款列明,至少起幾多單位,同首次規限埋單位面積大細,令發展商唔可以再將新界樓盤變咗起大單位當豪宅賣。 平心而論,而定都唔知到底政府會拿幾多地皮出來,咁快判定無料到可能為時尚早。 不過好像施老闆說,曾俊華樓市措施,力度唔夠、震撼又不足,扭轉唔到市場對樓價長升不跌嘅「長期迷信」,證明管理預期非常不足,政府實在無理由唔果斷大幅增加土地供應。

介入樓市

一幅中型地皮,又掀起了全城對樓市的莫名泡沬恐慌。 政府拍賣將軍澳地皮,最後由新地以三十三億七千萬元奪得,較勾地價高六成八,是市場預期上限。整個賣地歷時不足半小時,但過程激烈,十一個發展商競投,合共承六十八口價。 新地表示會以六十五億元發展該幅地,相信會跟他們在附近的另一幅地有協同作用,有趣的是一方面又承認成交價較內部預期略高,但口講又死要話仍然合理。 即係貴定合理? 難諗! 計過今次樓面呎價要四千六百多元,當然已經是面粉迫近面包價。依照今次賣地成績而言,日後一幅中價地皮至少要售六千多元一呎才有利可圖。有學者指拍賣成績反映樓市熾熱,預計政府會陸續有調控措拖。 到底元朗都要買五、六千元一方呎的時候,地鐵沿賣六千多元是否合理,絕對是見人見智,不過都是要奉勸買家,自己如果不強求新樓,其實二手樓有近兩成折讓,那兩成差價是否值得? 更重要的是,過去不少新樓盤證明都是要損手離場,發展商自己賺盡,風險就由買家承擔,真的化算嗎? 據聞政府在周三的預算中,將會強力介入樓市,豪宅印花稅之外,更會在供應加大力度,更不排除恢復定期賣地。要入市,認真要多想一想。 當然,整個遊戲最大得益者,仍然是「口中沒有高地價」的政府。連同今次賣地,政府本年度來自土地的收入可以說是超額完成。單是賣地已經令庫房進帳一百四十四億元,加上多個大型補地價項目落實,包括烏溪沙近百億元的補地價,令整體土地收入超過二百六十五億元,較政府於財政預算案時預測的一百六十五億元多出一百億元。

迷失美利堅

聯儲局突然加貼現率四分一厘,當時揣測係通脹數據會高於預期,要「先下手為強」。 不過消費物價指數唔單止低過預期,核心消費物價更出現八二年嚟首次下跌。咁到底係咩觸發聯儲局要咁早開始步署退市? 克魯明話,唔相信聯儲局咁快會加息,佢以零一年經濟衰退為例,當時聯儲局要經過三年時間先收緊貨幣政策,以今次經濟衰退喺舊年六月正式結束,克魯明相信,以目前就業情況同經濟增長,聯儲局喺未來幾年都唔應該採取收緊措施。 如果聯儲局真係偏離呢種做法,好大程度就係受政治因素影響。 佢又話,以星期五公布既通脹數據分析,特別係核心消費物價出現八二年嚟首次下跌,佢認為目前經濟係應該擔心通縮多於通脹,甚至係驚美國會重蹈日本「迷失十年」既經濟收縮情況。 金融時報就話,喺政府咁大力度既刺激經濟措透下,核心通脹仍然下跌,市場應該視為負面多過正面消息。 華爾街日報就話,未來任何貨幣政策調整,應該係漸進既、唔會令投資者震驚。 到底伯南克係睇到大家都未見的「隱形」通脹,還是「用心良苦」,希望以提高貼現率、象徵經濟有見底跡象? 咁多疑問,最好既答案莫過如等伯南克喺星期三、同星期四,喺參眾兩院,發表半年一度嘅「貨幣政策報告」、親自解畫。 金融時報話,伯南克喺國會會重申,低利率仲會維持一段長時間呢個講法。因為只有咁,先可以刺激消費、帶動經濟回升。

聯儲突襲---影子方程式?

上星期先首次披露退市部署,事隔一個星期伯南克已經行出第一步。 聯儲局將貼現率由半厘,加到四分三厘,會喺星期五生效。 貼現率係聯儲局向銀行緊急貸款嘅利率,喺零七年八月中、聯儲局開始減貼現率,一直減到08年底、只有半厘嘅記錄低位,今次就係零六年以嚟、首次加貼現率。 為左淡化加貼現率嘅影響,聯儲局喺聲明話,咁做目的係要進一步令當局嘅借貸工具正常化,預計唔會導致家庭同企業嘅信貸收緊,亦唔暗示經濟前景或者貸幣政策前景有變。 不過KC話,面對通脹壓力升溫,聯儲局上半年就有加息壓力。 而家離下次公開市場委員會開會,其實仲有二十五日。 點解伯南克咁心急,要突然調高貼現率? 溫故知新,喺零七年八月中金融危機啱啱爆發無耐,公開市場委員會喺一次非常規會議上,突現調低貼現率半厘,然後喺之後既一個月,再調低聯邦基金利率半厘。 值得留意係,除左呢次外,每次貼現率同主要指標聯邦基金利率、幾乎都係同步升跌。 咁今次是否另一次「影子方程式」? 華爾街日報話,傳統上,貼現率會比聯邦基金利率高出一厘,主要係提醒銀行唔好過分依賴貼現窗拆入資金,不過金融海嘯令聯儲局改變左常規做法。 而喺今次加貼現率後,差距先收拉闊番至半厘。 其實貼現窗功能近年已經不斷縮減,由零八年高峰借出一千億美元,而家跌至只有一百五十億美元唔夠,加貼現率似係象徵式,多於實際用途。 雖然聯儲局同官員一再強調唔代表貨幣政策有變,不過東京三菱話、唔好信聯儲局既聲明內容,要留意既係佢地既行動。由市場反應嚟睇,加貼現率、絕對唔止技術調整咁簡單。 金融時報就話,通脹有失控跡象,退市已經係展開左第一步。 還記得去年底寫年度 風雲人物 ,曾經寫過以下一段: 「當日不少人對伯南克都不予厚望,結果佢憑一人之力改寫聯儲局歷史,甚至成為拯救世界的「救火英雄」。今天大家又憑什麼,去少看這位聯儲局主席? 」 金融市場反而質疑,點解債市喺琴日好似有走漏風聲,股市未收市,十年期債息已經由三厘七二升上三厘七六,到左公布後就更扯高到三厘八樓上。 邊個話無人估到加貼現率? 咪一樣有「春江鴨」!

基金愛股

市值喺金融海嘯期間跌左九成四,花旗喺舊年第四季突然好似「咸魚翻生」,超過一百二十間對沖基金,同時買入呢隻股票。 其中包括著名投資者索羅斯旗下對沖基金、以及有「沽神」之稱既約翰保爾森,佢地喺舊年第四季合共買入超過五億股花旗。 約翰保爾森個人,就用左近7億美金增持左兩億股花旗,成為左第五大股東。佢同時買入被股神巴菲特減持既SUN TRUST。 索羅斯亦對花旗都投信心一票,喺上季購入近一億股股份,由於之前索羅斯冇揸過花旗,所以全部都係新購入。 至於巴菲特就增持左富國銀行,原因都係睇好金融股前景。 按比例計,舊年第四季花旗買入同沽出既比例係十對一,即係幾乎係一面倒買入。 咁點解呢間被金融海嘯重創既股分,會突然成為對沖基金愛股? 有解釋係花旗喺舊年十二月、向政府償還左二百億美元既救市基金,令市場確信佢地最差既時間已經過去,認為估值被嚴重低估。 不過唔好以為對沖基金就一定眼光準,彭博統計呢百幾個基金、舊年平均買入價,要4.1美元,比起現價低左兩成四,即係話全部錄得帳面虧損。 但佢地同舊股東好似係中東股神「阿勒瓦利德」比較,損失已經係相對輕微,因為佢地持股到而家,帳面只係得番五分一既投資。 講到索羅斯,此君真是相當有趣。 曾經喺上個月講過、黃金係最終資產泡沫既索羅斯,舊年底原來大手增持黃金ETF近兩倍。索羅斯旗下基金管理公司、向美國SEC申報。 資料顯示,佢喺第四季增持左最大黃金交易基金SPDR一倍幾,增持左372萬基金單位,價值達到四億二千幾萬美元,成為基金第四大股東。 SPDR黃金信託基金舊年資產增加左兩成四,黃金持有量有一千一百公噸。 不過由於有關申報有四十五日延期,唔排除索羅斯會喺高位減持部分黃金ETF。 回想當日索羅斯來港,被問到有何投資貼士,當時佢只係笑說自己已經退休。 果然是薑愈老愈辣。

戰略組合拳

新年中央除左送分大禮比我地、喺春節前加存款準脩金率,似乎對美國人仲特別關照,「醒」多封大利是比佢地。 中國喺舊年十二月減持美國國債,減幅仲係十年嚟最大! 截至舊年底,中國持有7554億美元美國國債,減少342億美元,減幅達到百分之四點三,係二千年嚟最大單月減幅,而且中國已經係連續第五個月減持美債,累計減持450億美元。 相反,同期日本就增持115億美元,此消彼長,日本喺零八年九月以嚟,再次榮登呢個美國「最大債主」既銜頭! 值得留意,係中國主要減持左短年期嘅美國債券,但同時未有購入其他較長年期嘅國債,好明顯係我國已經決心唔再單坐美國呢條船! 不過要講取代品又好似言之尚早,特別係歐元區仲係「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阿爺揀呢個時候出手,肯定係有特別動機。 又大膽做下三大猜想,呢個時候最敏感既、當然首推係奧巴馬將接見「達賴喇嘛」,外交部已經係多次高調反對有關會面! 不過最新消息係會面情況可能唔會公開,似乎奧巴馬都係想低調進行,咁仲值唔值得中國花「真金白銀」抗議? 如果「達賴猜想」唔成立,仲有無其他合理解釋? 咁睇下第二猜想,就係軍事勢力抬頭,「暸望」周刊引述軍方消息,話國防大學同軍事科學院既軍事人員,提出一套「軍事戰略組合拳」,建議減持美債以懲罰中國向台灣售武。配合番內地最近「從緊」既政治風,好似有啲道理! 經濟學人早前都以巨龍對住奧巴馬做封面,認為西方對住呢條東方巨龍,唔可以過於強硬,特別係奧巴馬近日提出、唔排除會對中國提出貿易制裁,係相當危險一步。 但同時亦唔應該過於軟弱,應該鼓勵中國負番一個「大國」負有責任! 不過最可信可能都係瑞信既解釋,元兇就係背後呢位「元老」,「Volcker Rule」既發起人沃爾克,因為除左中國之外,其他好似係美國證券、長債以至資金淨流入都有放慢趨勢,唔少更比十一月少左一半。 一旦沃老既建議成真,瑞信話分分鐘會引起美元資產既「大逃亡」,到時唔知邊個會化身「亡靈」去搵奧巴馬?

暪數

作為全球最賺錢既銀行,本來就已經係「富可敵國」。 高盛被揭發協助希臘,透過一系列貨幣掉期合約、刻意隱暪財政赤字。 彭博取得既銷售合約文件顯示,早喺零二年,高盛已經幫希臘政府、進行一啲喺政府帳目以外既掉期合約,手法係以過去較為有利既匯率,通過掉期安排將「遞延利息開支」減少,最終目的就係要隱藏債務。 喺過去十次高盛安排既一百五十億美元國債銷售中,都無披露到相關既衍生工具安排。而高盛就喺過程之中,賺取左七億三千幾萬歐元既銷售費用。 事件令到歐盟同市場震驚,再次質疑希臘政府既誠信,同時亦關注其他歐盟成員有無類似既掉期安排。 有基金經理話,如果高盛明知出售既國債、並唔係符合實際情況,咁做就等如愚弄投資者,高盛可能要面對法律訴訟,德國執政黨已經表明應該對高盛進行調查。 希臘財長為政府辯護,話喺零二年安排有關合約時候,當時係完全合法同廣為人知,並非要否認刻意隱暪。 而意大利亦承認,佢地喺九七年為左加入歐元區,曾經利用過類似掉期安排。 歐盟已經要求希臘,喺今個星期五之前,披露同高盛訂立既貨幣掉期安排細節,並指會作出調查。 難怪歐盟財長喺比利時布魯塞爾嘅會議結束,並無任何實質拯救方案。 會後聲明只係重申,接納希臘削減財赤嘅計劃,今年內將赤字降至佔國內生產總值嘅8.7%,比舊年減少4個百分點,最遲要喺2012年,將財赤降至3%。 歐盟亦極力向希臘施壓,要喺下個月16號遞交落實2010年財政預算案時間表,同喺5月15日,提交緊急措施,確保可以滿足歐盟要求。 同時希臘政府亦要盡快制定減赤措施,改革要果斷同全面,包括公務員薪酬、退休金制度、同公共財政等等。 德國、奧地利同瑞典更聲言要希臘仿效愛爾蘭同拉脫維亞,大幅削減開支同公務員薪酬。 德國最新民調已經顯示,有過半人贊成將希臘踢出歐盟,可想而知對呢個窮親戚怨氣有幾深! 商品大王羅傑斯話,部分國家會出現好似希臘咁嘅情況,並且蔓延到其他國家,今年稍後時間,或者出年,全球經濟會陷入衰退,情況比金融海嘯更加嚴重。 佢形容,現時全球經濟好似「貼左藥水膠布嘅癌症病人」,實質問題並無決。一啲國家好似冰島、拉脫維亞等,實際上已經破產。

窮親戚

希臘呢個國家真有趣,先被揭發隱瞞債務,最新證據又顯示,希臘透過高盛安排了一系到複雜的貨幣掉期,目的就是要令到期債務押後,變相令債務隱形。 面對這個十年前加入歐盟、就一心隱暪的國家,就算強如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亦束手無策。 特里謝上周因為提前一日由澳洲既BIS會議,更改航班提前返歐洲,就引起市場揣測希臘有救! 雖然喺布魯塞爾舉行嘅歐盟峰會上,特里謝唔算有正式參與,但據聞佢喺會前,都進行左大量遊說同預備工作,先至令各成員國同意拯救希臘。 對於歐盟成立十一年嚟,今次可以話首次面對最嚴峻既金融危機,反而特里謝本人,就可以話係身經百戰,係整個歐洲、 對抗金融危機經驗最豐富既一個。 特里謝自己都話,今次對全球金融係一次真正考驗,佢承諾會密切監察希臘改善經濟,唔會容許危機擴散。 不過亦有分析話,今次歐洲央行一改十一年來、只係照顧整體歐元區既做法,會令歐央行獨立性受到質疑,一啲國家好似係意大利「崩牙」總理「貝盧斯科尼」,就已經提出由當地央行行長接替特里謝。 因為根據歐盟最新估計,希臘出年公共財赤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會升至1.3倍,萄葡牙同西班牙就分別升至九成同七成四。如果以國家利息對收入比重計算,希臘已經達到一成半、而萄葡牙同西班牙利息開支亦達到百分之七,債務負擔其實係相當沉重! 金融時報已經質疑,以IMF平均貸款利率四厘二五,到底歐盟提供既援助,成本會唔會低過呢個水平? 如果低過,又會唔會引發更多有債務問題既歐洲國家,向德、法呢兩個「富親戚」伸手求助,從而引發更多「道德風險」? 經濟學人提出左一個陰謀論,解釋點解歐盟寧願自己將希臘孭上身都唔搵IMF,就係因為IMF 現任總裁卡恩,有意喺2012年競選法國總統,要同薩爾科齊一較高下,為左減少卡恩曝光,所以德法兩國最後關頭都同意出手! 經濟學人話,希臘問題絕對唔係獨立性既,因為以公共財赤佔GDP比重近九成既國家,仲有日本、英國以至美國,有研究已經發現,當呢個比例超過九成時候,呢啲國家每年經濟增長就會倒退一個百分點。 如果話過去一年各國政府聯手救助全球金融市場,咁今年最大困難似乎係,到底邊個可以救到國家?

年關難過

牛年將盡,阿爺似乎覺得大家呢個新年唔夠驚喜,當大家以為可以過個肥年,冷不防到周五就加存款準備金率,都只可以講一句:「阿爺,真係估你唔到!」 見到外圍「漏油又漏金」,直情連行花市買桃花既心情都無晒! 新增貸款增長過快,人行決定再出手收緊銀根,春節假期前,調高存款準備金率零點五個百分點,由百分之十六加至十六點五,係過去一個月以嚟,第二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 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後,市場預計可以喺市場抽走三千億元人民幣。 內地一月銀行新增信貸近一萬四千億人民幣,佔左全年貸款目標一成八,反映信貸增長過快。 人行日前表示,來緊會按情況、增加政策針對性同靈活性,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同管理通脹預期,同時定出今年廣義貨幣供應量M2增長,控制喺兩成以內。 有留意近日通脹數據都知,事實上在食品價格回軟下,目前整體通脹壓力並不大,因此可以斷言,今次調高準備金率,肯定是沖著信貸而來。 內地抽緊銀根消息令商品價格全線跌,資金再次流入美元。美匯指數突破80點7,係七個月高位,澳元更恐慌跌穿88美仙,跌超過一百點子。 本來稍有反彈的歐元,直落到去1點353水平,油價、金價都跌超過百分之一。 油價跌穿74美元,金價更大跌! 但有分析認為,人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零點五個百分點,唔應該視為全面緊縮行動。 事實上,春節假期前,市場流動資金量一般較多,人行四個星期已經累積注入近七千億元,是創出紀錄新高,因此今次準備金率上調,係針對資金回籠,唔認為應視人行舉動係徹底緊縮政策。 但話說回來,其他地區已開始退市措施,內地資金氾濫問題更嚴峻,相信退市步伐,會比其他地方更重。 年關難過,各位自己執生,祝大家虎年進步!

自身難保

國浩都幾絕,居然趁東亞公布業績之際出手! 無左08年債務抵押債券嘅三十幾億大幅虧損,東亞舊年賺左25億六千幾萬元,大幅增長65倍,不過都未能回復金融海嘯前既盈利水平。 舊年底,寶哥哥千辛萬苦搵個Criteria返嚟,由9.8%增持至差唔多一成半股權,原本目標係一石二鳥,既增加銀行資本,又可以令國浩知難而退! 點知個幾月嚟,國浩不單止無減持,花旗反而估計以佢地28蚊購入價,現水平似係再買多過賣! 都唔使估,話口未完,國浩上星期五又嚟料,繼十月之後,再出手增持一百萬股,購入價係26.54元,持股量就上番百分之八樓上,啱啱抵銷被Criteria攤薄既效應。 唔怪得寶哥哥大讚郭令燦係好叻既人,又話同佢好好朋友,相信對方買東亞動機只係為左賺錢。 有留意今日東亞喺業績記者會之前,就專登先安排另一個「損贈儀式」,而主角,正係東亞單一最大股東,Criteria 主席「范禮賢」。 整個安排其實都幾無厘頭,既無安排范禮賢發言,儀式完左又急急腳走人,記者完全無機會同佢講嘢。 又唔好怪佢,因為Criteria本身都係多事之秋,大家都知持有佢地八成股權既歐洲銀行La Caxia、總部正係喺金豬五國之一既西班牙。 上星期公布既業績,就認真失禮,盈利大跌一成六,原因係撥備增加左一點二倍,達到十四億歐元。 市場已經不斷傳出,為左「救母」,Criteria近日係不斷為手頭資產搵買家,包括可能出售能源公司Respol同電訊公司股權。 咁試問呢個時候,Criteria又點有能力再出手增持東亞?不如唔講好過講啦! 其實而家最大鑊唔係Criteria自己,而係佢身處既西班牙,以目前國債佔GDP 11%,瑞銀已經「買重注」,話以西班牙就算成功加稅減開支,仍然有近一千億歐元既資金缺口,唔排除最終會國家破產,西班牙貨幣「比塞塔」,分分鐘捲土重來! 情況雖然一啲都唔樂觀,不過東亞就幫Criteria 解畫,仲以拍緊拖形容雙方關係,話仍然恩愛喎。 無錯兩夫婦可以好恩愛,不過面對大難臨頭咪又係各自飛? 國浩揀而家出手,話唔定有人會自動求售!

快贏

香港地少,人多,大鑩仲多。 喺香港做小投資者特別慘,政府依家一個中心,一個局構思,會唔會,幫你又變為害你呢? 為官要交政績,做父母亦要保護子女,講唔上害。 但監管,審批大前題未完善之前,依家先搞調解,仲裁,兼保償,似乎先後次序未搞清。 誠意唔壞疑,但今日香江官場水平,再一次證明,舊嘅永遠係最好。 無論美國,無論英國,無論以前特區官員,投資者集體訴訟機制,先係終極目標。 就算依家高舉嘅證券大法,證監會當日原意,都認為民事集體訴訟先最保障到投資者。 依家一個中心,一個局嘅構思,倒退定進步,好易分清分楚! 第一個退步,就係金融申訴專員構思,陳局長堅持,依家調解機制,同申訴專員制一模一樣,正顯示,一係有人認知不足,又或係刻意混淆視聽。 因為專員有調查權,調解仲裁機制無。試問又點叫投資者相信仲裁結果係公平、公正、仲要公道? 如其信陳KC話避免監管機構重疊,倒不如講係利益交換結果。 警察,有警監。 成個政府,有審計處,申訴專員公署,但投資者,點解唔可以喺證監會、金管局以外,再有額外嘅法律執行機關可以進行訴訟? 仲有,所謂調解中心,五十萬係上限。運作如同小額錢債法庭。 DAVID WEBB講得好,調解唔成功,就仲裁。仲裁員往往嚟自金融業界,外國例子已經證明,有BUYERS調解唔成,仲裁,一有結果要接納,無上訴,亦無進一步調查。 好明顯,雷曼迷債集體賠償方案,官場自認成功,嚟個永久保用終極版。 第二個退步盡在眼前。 由證監會統領,進行跨產品,跨機構嘅投資教育局,呢個構思亦係難明。今次布局,正式令證監會升格,成為單一投資者教育機構。 一個作為執法嘅機構,好簡單問題,教育有無需要爭著做? 點解唔另設獨立機構做呢? 證監近年被指,精於投資者教育,疏於監管審批。 咁係咪因為投資者教育「Quick Win」?

自把自為

同一分調查報告,但係前後有兩個版本,忠旺今次處理安永審核既手法,可以話震驚市場! 事緣一個月前,忠旺高調引述安永核查報告,話招股書十大客戶資料無誤導。 但事隔一個月,忠旺先披露、原來安永最初並唔同意「開佢地名」,仲直指核查期間有局限性,要求公司跟進攞資料。 不過由公司三名非執董組成既審核委員會,居然認為呢啲局限性因素唔重要,仲「自把自為」引用部分報告內容,話客戶資料無問題,整件事真係令人啼笑皆非! 09年四月上市,一度係舊年集資額最多新股。 但舊年九月爆出嘅十大客戶真確性,未搞清之餘,更引發管理層誠信問題。 瑞銀話,忠旺事說服唔到投資者,亦質疑管理層誠信,決定終止對呢間公司評級。 十大客戶事件舊年九月爆出後,忠旺聲稱為履行透明度,決定由安永跟進十大客戶,同財務資料真確性。 上個月5日,就話經安永核查後,對方確認忠旺十大客戶無問題。 但到依家,忠旺改口,話當時安永其實未同意引述佢地既名稱同報告。 事隔一個月,雖然安永報告可以引述,但就提到,喺查核過程中,遇到「外部局限性」,並向審核委員會要求跟進程序解決有關問題。 忠旺就堅持,跟據內地法律同法規,雖然安永提出核查有局限性,但並唔會影響獨立審核結論,即係認為十大客戶銷售並無重大問題。 忠旺召開分析員電話會議期間,多名分析員繼續質疑,到底十大客戶真確性,有分析員更要求忠旺公開報告內容。 忠旺回應話,報告涉及敏感資料,不能公開,停牌時間較長,係佢地想仔細再查。 忠旺一月五日發出安永報告後,股價第二日復牌隨即急升,到七號又再停牌。 到底發聲明嘅一個交易日內發生咩事,據了解,監管當局曾經提示過忠旺通告內容可能有問題,導致公司停牌一個月。 但一個月內,兩分通告內容明顯有出入,基金話,忠旺除左有選擇性披露之嫌,嚴重些講,可能故意發布誤導資料。 由於兩分公布前後有誤,投資者就最實際,既然有咁多不明朗,梗係唔好揸隻股分先係上策。忠旺復牌,股價洗倉式急挫兩成九,,一次過跌穿晒十天、二十天、五十天同一百天線。 推介期間獲劉央高調亮相,唔知呢位中國女股神,有無考慮高調增持忠旺呢?

美麗誤會

今早投資氣氛突然一百八十度轉變,無論股市同風險資產胃納都突然有改善,歐元兌日圓仲曾經急升百分之一,事緣只係一宗簡單既行程改動! 不過當然呢個唔係普通人! 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佢突然改變行程,提早完結喺澳洲出席當地央行50周年年會,同埋BIS會議,原因係要趕返歐洲、出席星期四嘅歐盟理事會會議,市場即時憧憬會提出拯救希臘方案! 特里謝趕返布魯塞爾出席歐盟理事會會議,隨即令外界對歐洲債務危機發展有更多揣測。 市場一度傳,今次會議係一月分臨時決定召開,特里謝原本決定按計劃星期三先離開澳洲,但今次提早啟程,預計係歐盟可能要求歐洲央行研究解決債務危機方法。 不過到傍晚,歐洲央行發言人話,行長特里謝臨時改變行程提早離開澳洲,純綷係因為行程安排同轉機問題,今次提早離開,並非係好似傳媒所講係縮短行程。 即時大家先知係美麗誤會,歐洲三大股市「高飛曲墜」,歐元升勢亦幾乎全部抵銷! 擺左一場烏籠,不過債務危機嘅陰影始終揮之不去,歐元成為對沖基金沽空目標。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數字,目前市場累積嘅歐元短倉盤,金額達到破記錄嘅八十億美元,係單一貨幣短倉盤涉及最多嘅金額一次。 面對炒家借財赤問題部署衝擊歐元,本身係希臘政府顧問嘅Stiglitz話,炒家針對希臘弱點,追擊希臘。 情況,同九七、九八年亞洲金融風暴相似,佢話,香港應付亞洲金融風暴成功,特區政府干預股市,同夾高利息,成功擊退炒家嘅經驗,歐洲方面亦可以借鑑。 咁都得? 解決今次債務危機關鍵國家之一嘅希臘今個星期稍後,將會提交削減財赤嘅具體方案,但希臘公務員工會,已經號召星期三超過六十萬人大罷工,抗議政府削減財赤計劃, 至於西班牙就發動公關攻勢財長親自到倫敦,會見債券投資者企圖穩定信心。 Let see!

水洗難清

哈,美國失業數據果然不看也罷! 雖然失業率大幅回落,不過職位就減少二萬份,差過預期嘅增加五千份。 仲令人驚訝係舊年12月嘅職位,由原來減少8.5萬,大幅修訂為減少15萬份。 完全係赤裸裸的做數行為,美國仲有甚麼資格對我國統計「說三道四」? /////////////////////////// 今日不如繼續講下高盛Blankfein。 高盛07年錄得116億美元淨收入、傲視華爾街同儕,帶挈主席兼總裁「布蘭克費恩」,獲得破金融業紀錄嘅花紅金額, 包括二千幾萬現金、價值四千幾萬嘅紅股同期權。 之後經歷一年幾嘅金融海嘯,大環境唔同晒,結果08年高盛同其他大行一樣一個仙花紅都唔夠分。 雖然集團舊年再創佳績,超越07年、錄得歷嚟最高嘅134億淨收入,但係高盛等主要大行、被視為金融海嘯嘅罪魁禍首,又涉及同政府高層職位嘅旋轉門機制,加上政府救助AIG嘅錢,被指有部份流向高盛,自然令公眾份外關注。 原本有分析估計布蘭克費恩,今年最高可以攞到一億美元花紅,但結果相當出人意表,只係得九百萬公司股分,仲要規定五年唔可以易手,董事會都承認,咁做係為咗安撫公眾。 相反同行摩根大通,趁著自己「民望」高企,無理公眾反應。舊年嘅淨收入係117億,比高盛少十幾億,但總裁迪蒙嘅花紅就有一千七百萬,係布蘭克費恩所得嘅兩倍有多。 不過布蘭克費恩克己,並不等於公眾就會放佢一馬。 被指攞盡政府著數,高盛罪名可能又加一條。 紐約時報披露,高盛當時為按揭資產向AIG投保,當樓市轉差,高盛隨即要求AIG巨額賠償。 最終拖冧AIG,要政府拯救。 美國證監會集中調查,07至08年高盛同AIG賠付協議。結果發現,政府拯救前嘅一年內,AIG喺高盛追逼下,已經為一批按揭資產保險,俾左高盛超過70億美金。 AIG一直認為高盛,將按揭資產價值低估,令佢地多獲賠償,雙方為此爭拗至少兩年。 到零八年初,佢地曾經開會傾,AIG要求加入第三者評估資產價值,但高盛當然拒絕。 Blackrock嘅研究顯示,高盛估價,持續比第三者估價低一截。 高盛一直強調AIG一事上,佢地並無失當。但紐約時報話,佢地翻查AIG內部文件,甚至通話記錄,發現係兩回事,直指高盛喺AIG幾乎倒閉一事上要負責。 今次真係水洗也難清。

When the Mighty Fall

各位如有印象,我地啱啱喺一年前,揀過豐田社長豐田章男做我地風雲人物。 52歲既豐田章男,係豐田創辦人豐田喜一郎既孫子,舊年六月先出任社長,係時隔14年首名重新執掌豐田既家族成員。 豐田章男一上任,就曾指出豐田存在「盲目擴張、無視風險」既弊病,更宣稱豐田已處於生死存亡關頭,只係估唔到、來當時都未係最危險時間! 豐田而家喺全球要回收八百萬部汽車,其中五百三十萬部係喺美國。 事發至今,豐田章男一直沒有正面回應。他唯一一次發言,僅是上周出席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時在記者追訪下,臨時作出75秒的道歉。 豐田章男去年10月在一次演講中,曾引述企業管理專家「Jim Collins」的著作《How the Mighty Fall》形容豐田面對的問題。該書將企業衰敗分為5個階段﹕驕傲自滿、盲目擴張、無視風險、尋求拯救、最後係變得可有可無甚至係滅亡。 豐田章男認為已過了頭3個階段,現正處於關鍵的第4階段,即「尋求拯救」。 跟據書入面講,到左第四階段既企業,已經係變得「藥石亂投」,希望搵到一粒「SILVER BULLET」,無論係一個新買家、定係一個新既CEO,目的就係要改革。 但吊詭既係、Jim Collins話咁早反而令企業更快衰失本身優良傳統,令到最後翻身機會都無埋! 書入面就以Circuit City 同摩托羅拉做例子,前者曾經被認為係「Good to Great」既優秀企業,結果係08年都要破產收場。 摩托羅拉經過幾年困境,近日公布盈利雖有改善,加上一部Milestone令手機業務有翻身之勢,但管理層對前景仍然悲觀。 真正可以做到起死回生,「How the Mighty Fall」教我地,要翻身唔係胡亂尋找救世主,最重要係記番起自己優良傳統。 佢地以Merck做例子,指佢地99年推出最成功既「抗炎藥」vioxx,03年銷售高達25億美元,期後被揭發引起左十萬個心肌梗塞病例個案,更導致當中三、四成人死亡。 當時既總裁就記起默沙東成立既祖訓: 「Medicine is for the people, not for the profits. The profits follow」,毅然全面回收呢種抗炎藥。 雖然公司係犧牲左短期盈利,不過就令人重建對企業可信任的形像,最後令Merck成為「基業長青」企業。 咁到底豐田係咪可以翻身? 經濟學人就提出,對於汽車行業,其實並非甚麼大驚少怪事情,

歐豬四國

圖片
觸發環球股市大跌,資金避險,油價金價重挫。 資金湧入美元,刺激美元指數,升到80.4點,上到七個月高位。 原因都是市場憂慮更多歐洲國家會牽涉債務危機。 希臘,萄葡牙,同西班牙違約掉期都創新高。 以希臘440點子以上CDS水平,其實已是相當大的危機。 繼希臘之後,佔歐元區經濟比重較大嘅萄葡牙同西班牙亦可能出事,除左係擔心希臘滅赤方案未必獲國會通過後,萄葡牙,同西班牙債券拍賣遠遜預期亦引發更大憂慮。 其中,萄葡牙被逼大幅削減發債規模四成,到三億歐元。 呢三個國家財赤高企,根據歐盟最新估計,希臘出年財赤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會升至1.3倍,萄葡牙會由依家七成幾升至九成,西班牙財赤佔GDP比重亦會高達七成四。 英國金融時報指,唔少歐洲國家本應一早出事,但金融海嘯後,歐洲央行降低接納成員國債券用做抵押品嘅要求,評級三個B都得,令希臘等國家,債券價格亦有承接。 但隨著主權評級隨時被調低,兼歐洲當局會撤消部分海嘯期間引入嘅臨時措施,隨即令問題惡化。 下一輪危機,東歐,特別係波羅的海多國債務問題,預計會紙包唔著火。 由於歐豬五國嘅債務危機,令股市、商品同外匯市場暴挫,今年以來升幅幾乎全數蒸發。 未來投資策略應該係點? 債券大王格羅斯警告,市況調整未完。 格羅斯形容,歐洲正步入主權評級危機,破壞力雖然無次按咁嚴重,但論性質其實近似。 佢話主權評級危機,令市場重新對資產市場價格產生疑問,市況調整未完,佢透露部分對沖基金已經著手重新減低槓杆。 與格羅斯不約而同睇淡,是卓百德。 佢認為,今次危機,遠比舊年年底嘅廸拜危機嚴重,呢個亦俾市場一個好好嘅沽貨套現藉口。 佢預測,歐元喺短期內,兌美元有機會下試1.35,道指同標普五百指數要再跌多7-8%,至於恒指恐怕要下試萬八點水平。

最佳提名

打破全球票房紀錄嘅阿凡達獲提名奧斯卡九項提名,包括最佳電影。 執導嘅占士金馬倫,就憑呢套戲,入圍最佳導演。 事件仲有一個大贏家,就是作為老板的梅鐸。 全靠阿凡達,新聞集團業績轉虧為盈,仲大幅調高全年盈利預測。 第二季度新聞集團賺左二億五千四百萬美元,而舊年同期就係虧損六十四億美元。 多過預期既二十美仙,同時兩年來首次調高派息兩成半。 全賴一套阿凡達,帶來的票房及未來DVD及Blue ray的收入,新聞集團主席梅鐸可以調高左全年盈利預測,估計經營收入會有兩成以上增長。 其中阿凡達雖然只係計兩個星期票房收入,但呢套全球收入超過二十億美元既電影,已經令電影同電視部門盈利增長三倍。 梅鐸稱呼電影及電視部門,包括製作TV's American Idol,是傑出的內容供應商,亦證明消費者願意比錢購買高質素的電子內容。 正是梅鐸的這種思維,令佢決心將WSJ成功收費模式,計劃拓展至旗下其他刊物。 電子書亦成為梅鐸眼中新的財路,梅鐸話,佢地傾向同蘋果既iPad合作,向佢地提供電子書內容,認為收費模式更合理,又話亞馬遜願意同佢地重新談判分帳模式。 不過話說回來,到底阿凡達引申的3D電視是否能夠普及,目前似乎仍是言之尚早,一來以目前市面可參考的3D 顯示屏,42吋都要賣七萬多元,變成電視分分鐘要九萬元以上,加上播放器及軟件並未普及,恐怕要在家中享受3D好處,目前未是時候。

下架

亞馬遜的Kindle近日響起了警號。 不是說iPad咁快構成威脅,因為部機仍然有很多變數,最新傳聞有二: 一說iPad最終會有視象鏡頭,有網上流傳照片已見iPad 框框預留了視象鏡頭位置; 另一傳聞仲嚇人,說iPad之外蘋果正積極考慮以Macbook做基礎的真正平板電腦 Tablet。 不過真正令電子書經營模式有威脅的、反而是來自傳統出版界的Macmillan。 事緣上周末,作為五大出版社之一的Macmillan,因為與Amazon就電子書定價問題一直談不攏,Macmillan要求將新書定價由亞馬遜現在的9.99美元,提高至14.99美元,亞馬遜認為咁早會嚴重削弱電子書低價促銷的功能,由於雙方談判破裂,結果一夜間亞馬遜將Macmillan的書,由電子書以至傳統郵寄書目錄統統拉下架。 原本想像兩間公司會糾纏好一陣子,怎料事隔兩日亞馬遜已經扯白旗,同意接受Macmillan的條款,將書價提高至12.99至14.99美元。 最頂癮是亞馬遜仲要死撐,話堅信其他書商唔會跟隨Macmillan的做法。 你係出版社,跟唔跟? 亞馬遜同出版商出現咁大爭議,起因係今個月中他們要求出版商/ 作者降價七成,令亞馬遜可以以低價9.99美元、或者比印刷書本低價20%,傾銷熱門的電子書。 相反、蘋果iPad提出的"Agency model",沿用目前iPhone的apps分帳模式,只是簡單要求收取三成收入作佣金,商書可以保留七成收入,最重要是,出版社有定價能力。 有保護作者權益的組織透露,亞馬遜目前實際是以12-13美元的「批發價」,向出版社購入熱門暢銷書,然後再以9.99美元「蝕本價」在Kindle中開售。佢地擔心的是、到最後佔有電子書市場六成佔有率的亞馬遜,一旦有壟斷能力,最終會壓低「批發價」提高毛利。 以Macmillan火速同蘋果簽約,之後即同亞馬遜反面,相信大家也不用太擔心iPad的銷量: iPad所有的軟硬件設計都是衝著Kindle而來,而且未上架已經令Amazon大亂陣腳,幾乎令整個商業模式要由頭來過。 誰說Steve Jobs是賭一鋪? 根本他早有必勝把握。

「最估你唔到」央行

作為全球首個加息既主要央行,經過連續三次加息後,澳洲儲備銀行出乎意料將官方利率、繼續維持喺3厘75。 央行嘅會後聲明雖然話,澳洲當地嘅經濟比預期強勁。不過,聲明提到,主要經濟體嘅增長只係溫和,特別提到佢地嘅最大貿易夥伴「中國」,正尋求削減刺激經濟嘅力度,加上澳洲之前加息對經濟嘅效用,仍有待觀察,因此暫停加息,係合適嘅做法。 華爾街日報話,澳洲央行行長「史蒂文斯」,可以話建立左「最令人意外」既央行聲譽。 英,美,以至澳洲傳媒都係1震驚形容澳洲央行唔加息決定。 呢隻率先帶頭加息嘅袋鼠,突然急剎車,其實係咪好似澳洲央行聲明中講,要時間觀察加息 三次成效咁簡單? 澳洲去年十月起加息三次,合共加左四分三厘,問題係,銀行同期按揭利率加幅,最少一厘。澳洲政府一直對銀行加息幅度大於官方利率不滿。 澳洲某程度,其實係另一個美國,儲蓄少,借貸多,一旦加息太急,可能對樓市有影響。 澳洲大報「澳洲人報」形容,今次係史蒂文斯向置業人士「停火」! 作為南半球鷹派長老嘅史蒂文斯,無論澳洲人,定澳洲土著,一直都落重注佢會四度加息,由於注碼太多,博彩公司要封盤。 史蒂文斯,今次在抗通脹同保經濟之間選後者。 正如羅家聰講,澳洲央行有遠見,行先下先一步退市,但原來,有勇氣唔夠,入市容易退市難,全球唔協調退市,正造就資金熱炒澳元升值,外來資金,到頭來又造就另一個泡沬! 又或者,澳洲由金融海嘯第一日起,就唔應該跟美國「玩」! 澳洲現任工黨政府,在野十幾年,對佢地嚟講,前總理基廷時代,經濟低迷情況,令到九六年將整個江山送俾自由黨霍華德,歷史問題,澳洲政府對經濟增長重視程度大於一切。 澳洲起碼敢「玩」三個圈先收手,相反歐洲愈搞愈大件事,至於伯南克,政治環境,似乎失業率急速回落,佢先可以啟動加息。 結果,全球利率功能盡廢武功。 不過今次暫停加息、並非無跡可尋,因為以目前當地五分一出口都係到內地,當中九成又係商品,一旦內地收緊銀根,對經濟前景會做成唔明朗。 華爾街日報相信澳洲最終係會重新加息,不過時間表就要由中國決定。(Watch China's Clock!)

出賣

圖片
保爾森嘅個人回憶錄"On the Brink"仲於見街,大家最關心當然係08年9至10月到底發生過咩事? 原來一切要由07年嘅6月說起。 話說當時保森爾同華爾街幾個最具影響力嘅銀行家食晚飯,當時呢班銀行家,已經好關注銀行過渡承擔風險。 花旗總裁Chuck Prince就問過保爾森,究竟佢有冇辦法,可以令銀行唔好增加風險。 當時保爾森、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同當時嘅紐約聯儲銀行行長蓋特納,都爭扎過係咪出手,但最後認為應該保衛自由市場嘅原則,結果為金融海嘯埋下復線。 雷曼兄弟、喺08年9月15日宣布破產,之後華盛頓互惠同美聯銀行先後被接管,保爾森都恐怕、連高盛同摩根士丹利,都會倒閉。 當時高盛嘅行政總裁布蘭克費恩,就同保爾森講,若果炒家成功打倒大摩,佢地會係下一間。 最後喺財政部拉籠下,日本嘅三菱UFJ入股,摩根士丹利先渡過危機。 而佢最不滿當然係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FSA、就係因為佢地拒絕俾巴克萊收購雷曼,令到呢間百年老店結業。 喺書入面提到,當佢知道交易告吹時、衝口而出話俾英國人出賣咗。 保爾森提到、同蓋特爾當時都覺得,可以用類似拯救貝爾斯登嘅方法,用喺雷曼兄弟身上。但之後發現,雷曼嘅資產,比實際嘅少370億美元以上,政府出手會導致嚴重損失。 保爾森喺書入面承認自己曾經犯錯、最估唔到喺雷曼破產之後,資金市場會變得咁快。 保爾森喺回憶錄中提到、喺金融海嘯最惡劣既時間,佢試過不眠不休講電話、半夜召開電話會議,連總統喬治布殊都叫佢冷靜落嚟、好好瞓一覺。 不過佢通常都會被電話嘈醒,試過有一次難得瞓著,半夜突然收一個自稱係「Warren」既電話,保爾森正奇怪點解佢媽媽既助手「Warren」會打比佢,當然呢個沃倫其實係巴菲特。 真奇怪,唔知點解同股神有關新聞,仲會同電話有關?

復蘇中的衰退

中國PMI七個月首次回落,卻被解讀成人行未有加息機會,屬「利好」消息。 美國經濟創六年最大升幅,經濟好之餘,卻有分析認為美國會加快收緊銀根,股市先升後跌。 是股市跑得太快,還是經濟走得過慢? 同聯儲局最新經濟評估脗合,去年第四季美國經濟增長加快到百分之5點7,比預期高超過1個百分點。 不過留意經濟好轉,唔再係靠消費帶動,期內消費開支升幅,收窄左0點8個百分點。 推動經濟主要動力,係廠商重新提高產量,大幅減慢清除存貨速度。 第四季庫存只係下跌335億美元,比前一季收窄左超過一千億美元。 單位呢個因素,就為經濟增長貢獻3點4個百分點。 末日博士魯賓尼發現一半以上既增長,係嚟自存貨補充,相反消費就幾乎無增長。佢估計美國一旦撤回財政同貨幣刺激政策,下半年經濟增長會放慢至只有百分之一點五。 魯賓尼話雖然技術上經濟已經擺脫衰退、但一般人仍然感覺係喺衰退之中。 原因當然很容易解說,簡單講就是"Jobless Recovery",令一般市民大眾仍然生活在痛苦之中。 美國上周末最新公布的7870億美元救市基金成效中,最後一季創造的新增職位只有不足六十萬個,加埋之前四個月,合共只有一百二十多萬個,遠比政府最初估計的一百五十萬至二百萬個職位少很多。 數字一出,肯定又令奧巴馬面對更大壓力。 在即將出爐嘅財政預算案,政府預算達到三萬八千億美元,比一零年度增加近百分六。 嚟緊重頭戲當然是今周五公布的一月就業職位,市場估計可望扭轉對上一個月嘅跌勢,將會增加5000個,是三個月內第二次回升。不過扣除兼職部分,所謂「U6」的失業率仍然高達17%。 面對如斯局面,白官已醞釀未來再推出一千億美元就業推動計劃,包括提供稅務優惠予新增職位之企業。 今時今刻要談滅赤? 算吧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