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顯示從 7月, 2011 起發佈的文章

山雨欲來

美國提高債務上限嘅限期迫近,眾議院臨時取消、表決共和黨提出嘅方案,原因係共和黨攞唔夠票,要星期五朝早十點再進行討論。 博納嘅方案,即使通過到,去到民主黨控制嘅參議院,都肯定會被否決,咁點解投唔投到票,仍然係咁重要呢﹖ 因為眾議院一日唔通過方案,民主黨就唔可以出手。 民主黨參議院領袖里德,就係等緊法案交上參議院,即時運用程序凍結,即係Death on Arrival,然後提出修訂,將博納既提高債務上限,由九千億美元提升至二萬四千億美元。 民主黨嘅「如意算盤」係、方案可以喺下星期二限期前表決,到時共和黨一係支持,一係就要負起任由政府違約嘅責任。 而家喺眾議院第一關就「KICK 住」,危機亦都加深! 其實整件事最可笑、係眾議院議長、共和黨嘅博納。 經過一日遊說,仲出言威脅說"Get you ASS in line",但博納提出既修訂議案,仍然未能得到黨內大部分人支持。 華爾街日報話,仍然有近二十個共和黨眾議員係不滿博納既方案,有黨員更話,如果跟據呢個方案削赤,最少要一百五十年先可以平衡預算。 博納亦明白今次投票對佢喺黨內地位有舉足輕重影響,一旦被否決,佢喺共和黨領袖地位將會不補。 面對談判毫無進展,財長蓋特納亦制定後備方案。佢近日同總統奧巴馬、以及兩位債市專家,秘密討論一旦違約、需要點樣支付利息開支。 消息話,當局而家肯定既係會即時停止進一步發債,但會繼續向美債持有人、特別係外國政府繳付利息,避免直接違約。 由於時間緊逼,白宮幾日內會各公眾公布詳細應變計劃。 美國金融界亦分別公開呼籲,同私底下做應急,由高盛布蘭克費思,同摩根大通戴蒙在內十四間金融機構高層,聯署白宮同國會,要求盡快解決問題。 而多間金融機構交易部門,已經聯手召開電話會議,部份交易員決定,暫時沽出手頭短債,增持現金,令到一個月期債息,罕有比三個月為高。 部份機構投資者同貨幣基金,亦減少拆出資金,部分更臨時限制,只可以拆出隔夜資金。 此情此景,已經隱然有雷曼倒閉前的山雨欲來! 花旗最新估計,美國有六成機會通過債務上限,但評級會被下調。唔降級而又解決債務上限,機會率只有百分之一。 九三年有份令美國三十年嚟,首次收支平衡嘅前財長魯賓,亦形容美國已經進入十字路口,整個財政開支政策處理得唔好,美國可能光景不再! 而家仲有最後一計,就係可能按憲法解決。 目前美國國債上限規定,係一九一七年戰時憲法留底,

人肉磚頭

中央銀行作為擔任最後貸款人角色,到底要承擔幾多責任? 央行唔係製造盈利機構,但風險管理為上,你要拆入資金,無問題,我俾你,但唔該放底磚頭。 近日,歐洲銀行業就出現一宗經典個案,足以令銀行界思考。 話說西班牙一間銀行,要向歐洲央行拆入資金,特里謝要求抵押品,結果‧.. 結果呢間西甲球會皇家馬德里往來銀行,二話不說,即時提供抵押品,就係皇馬孖寶C朗,同巴西球星卡卡。 歐洲央行當時有咩反應就未知,但成件事喺歐洲銀行界最初成為笑話,但之後唔少銀行開始研究,用人、或者球星做抵押借錢,到底得唔得? 技術上,人同磚頭一樣,都係屬於資產之一,兩者都應該有估值。但磚頭係有形資產,球星係無形資產,值幾多,考起? 用球星做抵押品,應該計算價值幾多,其實唔難。由球星本身贊助費,轉會費等等,加加埋埋,再因為球星有年齡同退役風險,所以最後扣減一個較大折讓,理論上可以計出,球星未來一段時間嘅折舊現金流。 計數唔難,但咩情況下觸發歐洲央行沒收抵押品,似乎有啲複雜。 試下假設皇馬資不抵押,要宣布清盤,歐洲央行由於係有抵押債權人,屬於一級債權人。經接管人磋商後,C朗,同卡卡就會係歐洲央行嘅人,或者資產。 特里謝可以將兩位球星,列入資產負債表??! 理論上、歐央行可以將佢地即時賣俾其他球會套現,抵消債務。 但如果愈嚟愈多歐洲銀行,有樣學樣,用球星,甚至明星做抵抵品。咁堂堂一間全球第二大央行,唔係我地散戶經常講嘅「成手貨」,而係「成手人」。 央行大不了咪組成歐洲央行職業足球聯賽。又或者用幾個明星抵押品,拍幾部戲還錢。幾星期前,銀行壓力測試,仲話西班牙銀行係名列前矛,難道唔少當地主要銀行,都用球星價值,計入埋資本充足比率? 係咁,香港就大件事。明星一般,球星欠奉。無球星,無國際巨星,唔通到最資金緊拙情況下,香港銀行比歐洲銀行更難攞錢?

三個字

三個英文字,三個中文字,令港股今日跌近三百點,收市倒升。 三個英文字就係AAA,原來美國可能無AAA,香港絕對短線受惠。 基金人話,有AAA主權評級嘅市場唔多,資金要尋找AAA藏身居所。坡紙,澳紙不斷升,已經證明呢點。 有幸,香港舊年榮升三個A,港幣雖然無前途,債市亦無深度,但港紙跟美金跌,即係香港夠「平」,有埋相對上亞洲較安全因素,唔通升市有排玩??!! 三個英文字效應,同三個中文字力場,今日配合得天衣無逢。三個中文字係咩,恐怕呢一刻都不用晝出腸? ! 李氏力場效應,電能新高,長建新高,連和黃休息一排,亦都發力。誠哥系之中,數最差正係年初拆到新加坡嘅和記港口,唔經唔覺,又見新低。 證明的咩,李嘉誠夠叻! 電能改名後,真係發揮能量,連同長建,兩間業績得。 再睇埋赫斯基最新業績,和黃中期業績,基本上肯定超出預期。市場之前估,和黃撇除一次過收益,核心盈利會升六至八成,由於已經知嘅三大範業務都比預期好,有數得計,唔追和黃,可以揀咩?! 和黃每股資產值大約百一、至百二蚊左右。現價當然有折讓,但如果市場由審慎,轉為樂觀。和黃有條件較資產值做溢價,過去亦出現咁情況。 唔係叫大家買和黃,但和黃有的嘢,暫時係好多股份無。 第一,業務得。 第二,就係俾你有幻想。 對李嘉誠嚟講,長實作為系內排頭最高,但股價有八成係反映和黃價值,即係和黃股價一日唔進一步體現價值,長實都難有翻身。 所以,和黃踏入今年不斷有動作,無論咩重組,分拆,估左多年都未出現,令市場幻想愈大。有業務,再加幻想,無辦法,都係李氏力場勝出!

派錢無人要?

圖片
政府首次發行既通脹掛勾債券iBond,周五喺港交所掛牌,呢個同通脹掛勾既產品,喺認購期間,唔少投資專家都有保留,結果認購反應真係差過預期,只係有十五萬人入飛,超額零點三倍! 不過少左人入飛,令每手抽中機會大增,結果認購44手以下都會全數分貨,反而令大戶得益! 通脹掛勾債券iBond,長揸到尾要等三年。 唔想等咁耐,分到嘅15萬5千幾名投資者,周五就可以喺港交所沽貨, 睇iBond暗盤價又真係幾吸引,一度比定價升近百分之七,每手賺超過六百蚊。 到底應該長揸定短炒? 比較下,iBond發行年期三年、每半年派息一次,息率就同半年前既通脹率掛勾,我地簡單假設未來三年通脹率,都係政府預測既百分之五左右,即係三年合共回報有千五蚊。(這個前提是假設不會出現超級通脤/滯脤,或者經濟出現蕭條/ 通縮,目前我們看機會其實是均等!) 相反如果掛牌即沽,當賺650蚊,雖然就賺唔盡整個債券既回報,但就可以免左持有三年既「機會成本」! 想當初推出iBond時,社會各界只是著眼於iBond的回報高低,但忽略了由於iBond息率、大幅高過同期外匯基金票據,喺發行評級相同既前提下、造成的價格差異,其實是一個很好的套利機會。 加上iBond只係比本港居民認購,因此賣唔到貨既機構投資者,面對目前的金融市場風高浪急,其實對這類穩陣產品有好大需求,所以首日上市如果價格表現好,應即時沽貨獲利。 但說到尾,咁大型、咁有代表性既iBOND 發行,上至特區政府、財爺、財經事務局以至安排發行既金融管理局,下至兩大發鈔銀行同一眾既分銷機構,都無喺港交所推行掛牌儀式,同當日「五隊一橋」以至國債發行既大陣象比較、有咁大分別,到底係政府認為iBond無咩重要性、定係反應唔理想,所以「靜雞雞」上左市就算? 大家諗諗。

金盤洗手?

圖片
以為計劃退休,將「量子基金」關閉,但金融時報話,索羅斯仍然會係全球最有影響力既投資者。 索羅斯基金既公開信話,喺出年生效嘅金融改革法規中,唔再容許基金豁免註冊,所以決定將基金結束,改以家族形式營運。 跟據新條例,日後對沖基金要向當局披露基金既股東、持倉甚至係對沖策略,因此更多既對沖基金都決定改變、以家族基金形式經營,以取得轄免地位。 舊年以來,曾經幫索羅斯擊倒英倫銀行既Druckenmiller德魯肯米勒,就結束本身既對沖基金改為家族形式經營,而曾經迫雅虎董事會改組既伊坎,亦都改變成家族基金經營。 華爾街日報話,更多大戶已經開始透過家族基金呢個灰色地帶進行投資,好似戴爾電腦主席米高戴爾,就係透過旗下MSD資本管理一百億美元既資金,仲將新客當成家族成員、以避開監管要求。 睇番索羅斯旗下管理既255億美元基金,其實絕大部分資產都係索羅斯家族擁有,年底前要退還俾投資者嘅,只得10億, 07年復出之後索羅斯未有言退,今年更以SFM HK Management名義坐鎮本港,喺國金中心開辦事處。 華爾街日報話,索羅斯其實係不滿零八年聘用既基金經理Keith Anderson安德森既投資表現,今以嚟蝕咗百分之6,跑輸大市百分之七點五回報,亦遠不及索羅斯零九年復出,可以賺到兩成八既回報率。 安德森今年唔止睇錯左商品價格走勢,仲因為避險將「現金水平」罕有咁升到七成半,呢點令到索羅斯不滿1 曾經同索羅斯同事既基金經理話,佢天生就有敏銳既投資觸覺,提出「反射理論」進行投資,善長尋找市場失效同監管漏洞進行對沖。 德魯肯米勒喺零七年協助索羅斯對賭英倫銀行,本來向索羅斯提議將沽空英鎊既金額逐步加倉,不過索羅斯就話既然已經睇到市場漏洞,點解唔係一次過將手上資金百五億英鎊一次過沽空? 結果英倫銀行最終就範,要退出馬城條約。 不過索羅斯為人亦有好大猜忌之心,對於每個屬下基金經理投資決定,佢都會再三質疑背後理由,結果Druckenmiller因為二千年表現回報大跌25%,與索羅斯分手收場。 金融時報話,下個月就滿81歲既索羅斯,深信佢會復出,掌管一個只對自己負責既基金。 但就質疑,當索羅斯一面以哲學家身分,要求政府同企業加強透明度,但就唔肯接受監管,證明佢只係自相矛盾。

萬言書

圖片
無論你是否支持他的立論,一個CEO先花上大量時間與業界及媒體講述自己的路線圖,再寫下長長萬言書,那分決心實在令人佩服。 有幸有機會親身聽過李小加總裁對日後港交所的路線圖,更令人對他心中的藍圖予以肯定。 面對延長交易時段等多項改革,反對聲音大,李小加再寫萬言書,話改革係配合內地資金來港長遠發展。 李小加喺文中表示,過去二十年香港受惠內地證券市場改革,多間企業要「走出去」,結果令港股市值、由二萬億增長到二十一萬億。 但面對新上市活動愈縮愈少,再靠「食老本」依賴更多國企來港上市,已經只能是「錦上添花」。 李小加提出,而家面對著既第二階段改革,香港應成為內地資本既首要海外投資中心,要引進更多內地資金到港、同時引進更多來港上市既主流國際企業,令兩者配合做到三方共贏。 而第三階段就要發展一個全方位國際金融中心,包括由人民幣商機引發的結算貨幣產品同商品交易中心地位。 值得深入探討是李小加提到的第二階段既轉型、這點其實可為香港帶來巨大商機。 「因為最終無論以咩形式既"直通車"來港,內地資金將會促進香港市場擴容,成為重要財富管理中心。」 過去幾年,”直通車”一辭幾成了內地及本港官場的禁忌,好像再提出”直通車”就是觸發了國家機密,犯了天下之大不諱。 難得的是李小加勇於再提”直通車”一詞,其實亦說中了當今中央最想做的一件事情: 排洪! 之前曾經提及,人民幣國際化及跨境貿易結算,目標就是希望將流入內地多餘美元可以投到海外,但結果由於各界預期人民幣有升無跌,外國入口商唔肯支付人民幣而出口商就只肯收人民幣,結果一加一減反而令外匯儲備突破3.2萬億美元的新高。 所以容許內地資金「走出去」,一定是中央未來必需走的一步,關鍵是我們能否給予國家「金融安全」的保證,以及我們的金融基建措施能否配合。 好似李小加所言,其實我們應慶幸07年直通車開通不成,否則香港早已被打成破壞國家金融安全的反動基地! 明白到要內地投資者首選香港,香港一定要同內地喺時間同系統上「互聯互通」。 先有延長交易時段配合內地開市時間,再推行「人證港幣交易通」、下一階段部署「雙幣雙股」呢類人民幣證券,所有做的措施思路、為的就是要配合這個資金開通,這亦是李小加口中的"生死存亡"。 但面對一個接一個既改革,李小加話明白中小經紀同前線員工,係延長交易時段中最大承擔,但益處有限。 面對著原定出年三月會將中

三條A

討價還價,但市場確信最後一刻一定可以達成協議。 但三個A既信貸評級呢? 市場開始有保留。 雖然政壇各有爭拗,但華爾街大行亦都一於少理,各自為評級機構可能下調美國三個A主權評級作出準備。 華爾街既大行喺星期一、都幾乎都全面投入評估失去三個A主權評級既後果。花旗既利率策略部門主管話,如果上星期五無左三個A既機會係一半一半,而家機會率就更高。 日前警告美國可能失去、三個A主權評級既太平洋資產管理話,如果美國政府只能夠喺國債上限問題、只係取得小規模既協議,仍然會令評級機構下調美國主權評級,到時債券反而有機會成為資金避難所。 令Pimco最擔心既、係評級機構標準普爾既取態。 佢地講過、唔會接受少於削減財赤四萬億美元既方案,仲唔排除最快下個月就出調低評級。 被認為係三大評級機構之中最進取、標普既主權評級委員會主席錢伯,近日不斷約見Pimco在內既全球最大債券基金,討論一旦調低主權評級既後果。 有參與討論既人士透露,佢地得到既印象,係標普有高於五成機會會調低美國三個A評級。 目前大量既互惠基金、退休基金,以至監管機構都係以評級作為投資指引甚至監管工具,三個A既美國國債,更係喺一個世紀以來,被認為係最安全既投資工具。 作為美債最大投資者,中國、澳洲、南韓甚至係日本都先後提出警告,要求美國政府要對債券持有人負責任。 要淡化美金不斷跌嘅影響,美債上限,愈觀察多日,愈開始懷疑奧巴馬一邊話要盡快搞掂,一邊正正係呢場鬧戲嘅導演。 結果佢係同意事態危急,無理由最新嘅民主,共和兩黨方案咁近磅,但都完全無進展。 七九年美國試過違約,當時債息升過六十點子。但目前環境完全相反,資金氾濫之下,錢仍然別無選擇。 全球過萬億貨幣基金資金,首先有一部份流向其他資產,股票對部份人嚟講,可能仲安全過美債。但絕大部份錢,走唔走到,無人知! 美國不違約,仍然係合理假設。但全球已經假設歷史性會無三個A評級。 因為美債佔國內生產總值上限已經相當高,再提高負債上限,就會觸發評級機構下調評級。 但要搞清楚,無三個A,唔係世界末日。美國無三個A,要玩金融戰爭呢場遊戲,仲方便自己發揮「爛仔」本色。 對投資者嚟講,無三個A再顧慮,回報至尚嘅投資決定,可能更果斷。 三個A,日本十年前已經無左。日本經驗告之,無三個A,繼續可以發債,而且日本無三個A後,債息成本反而更加低。 呢點,亦拜佢地當年印鈔所賜。 三個A唔應該係觸發下一回金融市場

脫軌

圖片
上星期王彤世王行長先上moneycafe,當日提到不少親身乖坐內地高鐵、高架公路及天橋的驚險場面,當日還可以笑言不敢多乘高鐵,豈料言猶在耳,高鐵已發生嚴重災難。 兩列動車相撞,唔單止造成嚴重嘅人命傷亡,就連宏觀經濟轉型,都可能脫軌。 新任鐵道部長盛光祖上台無耐、已經表明,高鐵投資總額會減少,英國金融時報話,今次事件肯定進一步拖慢投資計劃,仲影響埋經濟轉型嘅部署。 一心諗住、改以基建推動經濟增長,全速推進,高鐵建設, 計劃喺十二五期間,總共投資3萬5千億,當中一半,都係同高鐵有關。 國產高鐵系統,亦已經衝出海外,幫助中國經濟,轉型至高增長模式。 好似今個月,鐵道部就取得馬來西亞合約,計劃出二百幾部高鐵列車。 南車集團更加同通用電氣簽訂協議,將版圖擴展到美國。 以為可以老翻日本子彈火車可以科技救國,點知,接二連三嘅意外,加上有官員被拖下馬,令到呢個轉型龍頭,一再開倒車。 雪上加霜嘅係,鐵道部缺水。 目前鐵道部負債總額,有近2萬億,比兩年前,急升3倍。 想集資咩?都好難。 上星期,鐵道部公開拍賣一批債券,罕有咁出現流拍。 大行話,鐵道部負債比率極高,發債成本又不斷增加,事件可能引發重組。 撇開短期股分表現不談,鐵道部原本想加強市場化、希望以更具成本效益嘅模式營運,但經過今次事件,如意算盤,應打唔響。 了解內地債市運作,就知道鐵道部係目前唯一以政府名義、發行企業債以及短期融資券既「發行主體」,具備政府信用。 目前仲未到期債券總計有5655億元人民幣,其中鐵路建設債券就超過三千七百億。 近年高鐵高速增長的問題,早已同地方政府融資平台一樣引起關注,作為鐵道部債券最大買家,多間大型銀行持有既債券量已經超過上限,加上今次溫州事故,因此係暫停再購入鐵道部債券。 有債券投資者更喺微博表示,過去只係擔憂鐵道部財務問題,而家連運營都出問題,相信好難再搵債券買家。 當然,由好處想,就是希望阿爺可以好好趁今次機會,郁手收拾呢個一向以官僚見稱的鐵道部,令改革可以真正推行。

違約之路

圖片
希臘,一個熱愛神話的國家,終於要痛苦接受凡間的折磨。 作為西方國家六十年來首個違約的主權國,不理是甚麼選擇性或自願性,對債權人來說違約就是違約,就是代表還不起錢,中間沒有甚麼黑白之分。 那緣何市場有如此熱烈的反應? 歐元區十七國嘅領袖召開嘅「緊急峰會」傾咗八個鐘頭後,終於達成加碼拯救希臘嘅協議,會將救市基金加碼至1090億歐元。 重組既方案首次涉及私人投資者,持有希臘債券嘅金融機構,喺「自願」嘅基礎下,透過舊債換新債嘅方式延長希臘嘅債務,呢部分涉及370億歐元。 整個重組方案異常複雜,簡單講債券持有有人四個選擇,其中三個,會有三個A嘅零息債券做抵押,還款期延長到三十年。 第四個選擇還款期會縮短至十五年,但只有部分有抵押擔保。 粗略計算,債權人要削債兩成以上,不過有九成以上債券持有人都已經表態支持重組。 現實係一來政府叫到、作為銀行無得唔跟從,更重要係、與其本身股價同CDS 不斷被沖擊,令到融資成本不斷向上,倒不如順攤賣個順水人情,Haircut少少賺番呢一邊仲有著數! 金融時報同華爾街日報都話,今次協議係德國總理默克爾既個人勝利,因為換債計劃已經等同違約,呢點一直係法國總統薩爾科齊同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最抗拒既。 華爾街日報更形容今次係歐盟面對十八個月歐債危機以來,最勇敢既一次行動,可以為日後危機蔓延止血。 雖然歐央行日後要接受希臘違約債券作為抵押品,但可憐特里謝仍然要話,今次係特殊例子。 好在他只剩下幾個月任期........ 最可笑係評級機構,雖然表明舊債換新債等同違約,但就明知再踩都唔可以再降級別,只好反手讚重組有助希臘爭取時間改善財政狀況! 真可笑! 不過怎說其實市場已經唔多關注,原因係將注意力,轉移至CDS市場。 因為負責制定違約交易掉期既「國際掉期及衍生工具協會」ISDA指,由於債務重組係屬於自願式,因此唔可以介定「信貸事件」,買左CDS既投資者,唔會獲得賠償。 我相信呢點先係整個重組關鍵,留在下篇再談.......

見八?

市場共識,未必係啱,亦唔係永恒! 你買內地經濟增長好,俾第二季數字帶出錯誤印象,一個遠低於預期嘅匯豐PMI數據,全數推翻。 七月製造業PMI初值係48點9,比6月既50點1,跌左一點二個百分點,數字係二零一零年七月以來、首次跌穿50點既分界線,反映經濟由擴張步入收縮。 細睇分類項目之中,各樣指標更令人擔心,7月分新訂單指數跌至一年來最低水平,而投入價格指數就升至54點5,反映上游價格成本仍然有上升壓力。 陶冬直接話,匯豐PMI再次為內地經濟敲響起警號。 雖然死口不認有「硬著陸」,不過佢預計增長會放慢,未來一年增長幅度可能只有百分之八至八點五! 其實如果真係見「八」,已經反映經濟完全失去動力,支持唔到不斷流入城市既工人,到時下崗潮、倒閉潮一爆發,無人可以承受結果! 你會話,內地銀根收緊完結,資金會鬆番,但無人解釋到近日內地拆息又再抽高,連鐵路部債券,亦要流拍! 內地水緊仍然係事實,水緊更令公司有上市逼切性,奈何,市況唔就,兼且民企醜聞,紅旗報告,部份諗緊上市嘅內地公司,率先流下第一滴淚! 原來,多宗計劃籌備美國上市嘅內地公司,集資計劃已經停頓。其中,兩間較觸目嘅網絡公司,包括迅雷,同盛大文學,亦正式延遲美國上市計劃。 迅雷主要搞網上影片,GOOGLE之前亦少量入股佢地,原本籌一億幾美金。盛大文學主要做網上教材,想籌兩億美金。 兩間公司有摩通,德銀,同高盛做保薦人,原本係十拿九穩,但最終延期,市場唔意外。 據講,兩間公司雖然無醜聞,但美國對民企太抗拒,幾間投行亦怕出事,唔想上身,事關一旦投資者認購反應差,幾間行分分鐘要吞曬的股份。 萬一整多份紅旗二號,到時點算? 上市延期,對呢批國產科網有無影響呢?從好方面諗,等市場漸趨理性,公司索取估值變得合理,搵錢行先、市場善忘嘅大前題,希望好快無事!! 要驚反而係,唔少公司都係莫財,加上市場信心差左,就算上市嘅玖紙,同一批民企,債券息率成本通通上到十厘樓上。未上市嘅,要融資就更痛苦! 中環人話,可見短期,內地科網股到美國搵銀,暫時唔會好似之前咁熱烈。香港作為集資勝地,可以受惠。 但驚嘅係,同樣披露為本,人地有集體訴訟,我地無,整多一兩間出事,到時豈不是自取滅亡?

蘋果專門店

圖片
蘋果愈成功,可能睇到中國人愈醜陋! 先睇下幾幅相: 蘋果專門店。 地點係,昆明。 入面裝修,格局,產品,同蘋果專門店一模一樣。 但衰在,蘋果官方資料顯示,佢地只喺上海,同北京有官方專門店。即係話,相中全部係假,估唔到翻版iPhone外,連老翻專門店都搞埋! 要識破,話易唔易,話難唔難。行入去,多數俾佢呃左。根據到過現場嘅顧客話,個個職員著住蘋果T SHIRT,掛著職員牌,但職員牌上通通無名。 到過老翻專門店嘅美國蘋果FANS,五日後舊地重臨,土炮專門店無左。 但唔使失望,因為附近仲有好幾間。你睇下,部份門口仲串錯字。 將STORE,串做STOER,太失禮!! 中國好想有蘋果,又或者老翻大王好想借蘋果賺錢,因為蘋果產品好賣之餘,論當今全球最佳企業,無辦法,別無他選。一定要選蘋果。 論回報,一隻股份不斷創新高,四百美金破埋,作為股東,似乎無任何東西可以批評。唯一嫌棄,可能係一間現金牛公司,點解股東仍然無息收。 如果睇蘋果,滾存現金七百億美金,係好多上市公司十年都儲唔到嘅金額,但稅佢地累積只係俾八十幾億美金。要唔滿意,到美國政府,都未輪到蘋果股東。 的確,一間增長有保證嘅公司,增長就係股價上升嘅保證,現實嘅股票市場有幾多公司既派息高,又有超高增長。 美國政府亦唔好介懷收稅收得少,事關人地大部份盈利,係嚟自海外,特別係我國市場。 作為企業管理,市場學教材,蘋果亦係好例子。佢地係一間只求創新,從來無需要過份擔心市場競爭,市場佔有率被威脅嘅公司,更重要,一間公司生產一百件貨,賣足一百件,完全唔使理存貨過多問題!! 點利用供求關係理論,製造市場需求,講落好易,但要做好似只有蘋果成功做到。 作為全球巨企,蘋果最叻係投資者關係一環做得絕。簡單講,蘋果百分百懂得控制投資者預期,所以只會令你驚喜,唔會令你失望。 呢一點,反映喺蘋果每次做嘅業績預測身上。以對上四季為例,蘋果每次出嚟業績,都比本身預測平均高出一成六。 蘋果一直用「唱低開高」呢一套,所以製造出每次業績都好過預期,亦係令股價保持高位秘。 蘋果最新為截至九月季度定出收入預測,估計有二百五十億美元,代表會倒退12%。如果市場係認真看待,老早就結論話蘋果睇淡前景。 但聰明投資者,一早睇穿蘋果呢一套,華爾街分析員更指,蘋果對業績預測,根本唔使再認真重視。 華爾街稱得上股王,隨著高盛末落,只淨蘋果一隻,今日蘋果繼續憑創意,懂得製造市場,兼

神話沒落

圖片
股本回報跌至百分之六。 定息以及商品交易部門收入跌五成三。 願意每日承受風險只有一億美元,係五年最低。 更重要係要裁員。 無人相信呢分業績係來自曾經號稱全球最賺錢既投行高盛。 首席財務官維尼爾話,今次業績係九九年上市以來最差既一分,雖然唔想承認,不過高盛的確係跑輸同業。 盈利咁差,原因係高盛炳棄左投行「高風險、高回報」原則。 高盛上季VAR、即係每日可承受最大風險,急跌左兩成六,降至一億美元,係零六年以來最低水平。 連維尼爾都承認,冒咁低既風險,可能係做左一個好差既決定。 另一個致命傷係睇錯市。 高盛今年來兩度轉軚先唱衰、再唱好商品市場。 原本以為可以「舞高弄低」商品價格,但華爾街日報話,高盛反而因為商品價格過於波動、承受左更大損失,包括炒燶期油同期銀。 面對市場排山倒海既失望情緒,高盛計劃今年年底前裁員1千人,佔現有員工百分之3,今年中以來,多間華爾街大行都先後裁員,好似瑞信同巴克萊都裁減左數百個員工,道富亦公布左裁員八百五十人。 不過單靠裁員似乎救唔到高盛,金融時報話,高盛最大危機唔係一兩次睇錯市,而係投資者普遍開始減少風險投資,呢個可能會徹底改變高盛既營運模式。 華爾街日報就話,投資者可以原諒高盛一次錯失,不過對於比員工既福利雖然減少,仍然維持喺佔收入總數44%,但股本回報就跌至百分之六,就係股東唔可以接受。 一旦新既監管條例進一步打擊高盛既交易部門,咁呢個投行神話既經營模式,可能已經時日無多。

石Sir: 恒指見三萬點,正!

圖片

股票戰爭

主權債務前景未明、新興市場又擔心硬著陸,更驚係環球經濟雙底衰退,利率期貨已經顯示澳洲同歐洲央行下半年有減息機會。 投資前景未明,今年以來對沖基金都減持風險資產, 大戶如索羅斯旗下既量子基金,大部分資產更換成現金。 總值255億美元既量子基金、今年以來回報倒退左百分之六,負責人安德遜、喺今年六月中,決定大手減持風險資產,現金比重更增至七成半。 而整個投資經濟趨勢既「宏觀」對沖基金行業,面對今年回報亦少左2.25%,令整個行業持有現金比重,由五月既百分之六,跳升至一成八,係一年來最高水平。 而行業既「低風險」資產、淨比重亦由五月既一成半,顯注增加至兩成六。 歐美債務問題,亦令全球最大對沖基金公司BRIDGEWATER關注,佢地話全球新一輪危機由債務引發愈嚟愈明顯,相信債務問題會先觸發貨幣,同債券大幅下跌,唔排除全球最快經濟明年崩漬。 講到好似靠嚇,呢批著名基金因為睇唔通後市而忍手,不過亦有著名既操盤人決定自立門戶。 前摩根士丹利亞太區固定收益部門主管劉嘉凌,就夥拍內地信達資產管理成立一個絕對回報對沖基金,最快八月就會進行投資,初期管理既資金達一億美元。 曾經主理亞洲最賺錢部門,劉嘉凌管理既基金,主要係投資喺證券、信貸、外匯同商品市場,投資者主要係以亞太區既金融機構為主。 同樣係星盤操盤員,今年四月由前高盛坐盤交易部主管施家文負責既對沖基金,由於管理既資產達到二十億美元既目標,已經決定暫停唔再接收新客。 好淡似乎反有所好,不過正如Pimco董事經理埃爾阿利安形容,依家股市正處於戰爭中,相對較健全,同業績好嘅企業利好因素,同全球宏觀經濟不明朗嘅利淡因素,正在大決戰。 同仲堅持明天會更好、仍然相信歐債,美債,甚至內地唔會出事嘅一派天真,加幻想、繼續叫人入市嘅意見相比,埃爾阿利安嚟得老實,佢話,佢真係唔知後市點,只係知離唔開繼續波動!

股票戰爭

主權債務前景未明、新興市場又擔心硬著陸,更驚係環球經濟雙底衰退,利率期貨已經顯示澳洲同歐洲央行下半年有減息機會。 投資前景未明,今年以來對沖基金都減持風險資產, 大戶如索羅斯旗下既量子基金,大部分資產更換成現金。 總值255億美元既量子基金、今年以來回報倒退左百分之六,負責人安德遜、喺今年六月中,決定大手減持風險資產,現金比重更增至七成半。 而整個投資經濟趨勢既「宏觀」對沖基金行業,面對今年回報亦少左2.25%,令整個行業持有現金比重,由五月既百分之六,跳升至一成八,係一年來最高水平。 而行業既「低風險」資產、淨比重亦由五月既一成半,顯注增加至兩成六。 歐美債務問題,亦令全球最大對沖基金公司BRIDGEWATER關注,佢地話全球新一輪危機由債務引發愈嚟愈明顯,相信債務問題會先觸發貨幣,同債券大幅下跌,唔排除全球最快經濟明年崩漬。 講到好似靠嚇,呢批著名基金因為睇唔通後市而忍手,不過亦有著名既操盤人決定自立門戶。 前摩根士丹利亞太區固定收益部門主管劉嘉凌,就夥拍內地信達資產管理成立一個絕對回報對沖基金,最快八月就會進行投資,初期管理既資金達一億美元。 曾經主理亞洲最賺錢部門,劉嘉凌管理既基金,主要係投資喺證券、信貸、外匯同商品市場,投資者主要係以亞太區既金融機構為主。 同樣係星盤操盤員,今年四月由前高盛坐盤交易部主管施家文負責既對沖基金,由於管理既資產達到二十億美元既目標,已經決定暫停唔再接收新客。 好淡似乎反有所好,不過正如Pimco董事經理埃爾阿利安形容,依家股市正處於戰爭中,相對較健全,同業績好嘅企業利好因素,同全球宏觀經濟不明朗嘅利淡因素,正在大決戰。 同仲堅持明天會更好、仍然相信歐債,美債,甚至內地唔會出事嘅一派天真,加幻想、繼續叫人入市嘅意見相比,埃爾阿利安嚟得老實,佢話,佢真係唔知後市點,只係知離唔開繼續波動!

高處未算高?

圖片
金價莫非真係有機會見2400美元? 黃金戰士真係威晒!

悔不當初?

圖片
由舊年拖到今年,再由今年拖到出年。 被譽為翻生之作嘅中信泰富澳洲鐵礦石項目,既要延期,又再超支 摩根士丹利話,中信泰富未來六十日,八成機會跑輸大市。 其他大行亦唔睇好,里昂叫沽,睇17蚊。高盛降評級,同目標價。花旗話,有風險 兩,三個月前已經有分析員揣測,項目好大機會延期。 點解依家先講!! 更大問題係,一次又一次超支 舊年五月,中信泰富已經向項目承建商中冶俾多八億幾美金,加埋今次嘅九億幾,即係俾多左一百三十六億港元,超支足足一倍。 當日引入項目嘅管理層人面全非,依家項目依舊,未營運未賺錢。 中信泰富已經洗左50億美金,連續四年負現金流。 由於開支大增,大行話中信泰富喺項目投資回報唔夠半成。 同時,每股資產值會比原先估計大幅減少百分之七至一成三左右,投資界話,失望嘅除左項目超支兼延期之外,仲有係管理層執行能力有問題。 你會話,等到出年就無事!! 但摩根士丹利話,時間太差,因為鐵礦石價格見頂,就算投產,項目盈利會大為遜色。 作為一間負債比率超過八成公司。 中信泰富賣中信國安套現三十幾億人民幣,批錢微不足道。 相反,如果「悔不當初」,仲死揸著批澳紙「I kill u later」,榮智健同范鴻齡就已經變身英雄! 今日點收科,同拯回市場信心,可能又要靠佢。 董事長,兼救火隊象長常振明。

肥佬

坦白講,其實我信EBA係有心做好分工。 號稱係最嚴謹既一次測試,銀行要披露三千二百個項目,每間銀行要披露的資料就有十頁之多,整分報告就厚達一千頁。 不過面對政治現實、準則就被咎病未有加入更多主權違約風險,只是要求測試當主權債押後還款、銀行能否承受減值25%。 而現實是、希臘的違約機會率已高達80%! 金融時報話,歐盟只係再次向外界證明,無能力通過自己既測試。 九十一間銀行參與、出乎意外只有八間銀行未能通過壓力測力,需要集資25億歐元。 更估唔到係實力最強既銀行,都係來自債務危機最嚴重既「歐豬五國」。 金融時報統計測試中、表現最好既銀行、係目前正陷於債務危機既西班牙同意大利,當中以西班牙既「BBVA」實力最雄厚,核心資本足充率達到百分之九點二,而意大利另一間銀行亦高達百分之八點九而排名第二,而滙豐嘅資本充足率就只有百分之8點5。 華爾街日報話,測試令人震驚唔係結論,反而係當中細節。 佢地統計左多間間銀行既數據,發現歐洲銀行對「歐豬五國」既私人機構貸款,包括法國、德國、英國,夾埋就超過一萬億歐元,其中最多係法國,包括法巴同法興在內四大銀行,規模就超過三千億歐元。 一旦PIIGS出事,國債真係有歐盟包底,那個萬億歐元的「民間債」又如何處理? 金融時報話,歐盟只係再次向外界證明,無能力通過自己既測試。 摩通更估計,實際「資金缺口」高達八百億歐元、係測試結果既三十倍。 面對壓力測試未能挽回市場信心。歐元區國家領袖將會喺今個星期四,齊集比利時布魯塞爾召開緊急峰會,商討加碼向希臘提供財政援助方案。 愛爾蘭仍寄望,歐盟可以希望歐元區發行債券,作為解決區內債務危機嘅其中一個方法。 不過德國總理默克爾就表示,佢只會喺希臘既重組方案、包括埋私人債券持有人承擔責任,佢先會參與會議。 而歐央行特里謝更絕,索性拒絕任何重組要求,並指唔會接受債務違約國家所發行嘅債券作為貸款抵押品。 其實明眼人都了解,歐洲國家都是為自己政治前途打算,默克爾面對地方選舉接連失利、薩爾科齊亦不見得好很多,一旦卡恩脫罪回歸法蘭西,明年仍然是一個很強勁對手。 彭博一篇評論文章直指,主權債務問題絕不能低估,因為最先結果係拖低增長。之後,雪球效應陸逐有嚟! 講到經濟,丁Sir今早在開市埋位坦言,明年全球有機會步入蕭氣,聽唔入耳會話係佢大淡友。但數據排山倒海嘅差,而一的經濟復蘇先頭部隊,亦明顯後勁不繼,否則澳洲歐洲央行唔會突然

資金難民營

歐債,美債,近一年,輪流喺市場度,點起火棒,到近期先加入中國硬著陸主題。 二十一世紀,勢估唔到,市場風險依家長期由兩大因素左右,有可能係下一代教科書例子! 歐,美,甚至中,所謂風險,離唔開一個字,係「債」,債愈滾愈大,講真無辦法解決。 話減開支,即刻會有暴亂,又或者引發政治花招。最少,全球馬首是瞻嘅美國,怕且到奧巴馬個女,個女,個女,個女,好多代之後都還唔清所有債。 如果以為民主、共和兩黨最終握手,又如果以為希臘避過違約,世界就會美好,有曙光,可能真係一廂情願。 因為主權債問題,只係拖延。金融市場永遠比政客聰明,同轉身快。散戶想撈底之際,大戶投資主題,反而係要搵個難民營! 所謂難民,其係正正係一批資金,根本依家環境,無處可依,能夠安全泊到錢嘅地方,就係難民營。 所以,美債負回報,變相俾保護費,都要買短。 由伯南克製造嘅資金,享受兩年之後,依家淪為難民。由於美債有風險,日圓又成為新一輪難民聚腳地。 但有人問,既然美債都做到難民營,何解日債唔得!? 其實,聰明嘅中國,舊年起已經當「日債」係旗下外匯儲備難民營之一,但基於日本國債市場太封閉,買多俾人鬥。 日本無疑財赤多,但債務係內債,大量本土投資者支持下,日債安全性固然高,但一個外資涉透率只有百分之四嘅市場,日債好難好似日圓咁,當起資金難民營角色。 既然,金融市場長遠主題離唔開避險,但奈何,原來呢個世界上,無一樣工具,稱得上永久安全。 當然,有人會揀金,唔反對! ! 但金之後,無論美債,日圓,根本就係放錢落一個負債累累國家,即係一個遲早爆炸嘅難民營。 其實,香港有多年搞難民營經驗,要做一個資金難民營,為國際金融市場出一分力,貢獻一番,並唔係天慌夜談。 美金仍然係避險貨幣之一,而香港根本就係美元區,加上偉大嘅特區零負債。理論上,香港他日要做資金難民營,安全程度遠勝歐美,全世第一。 既然陳總無所事事,不如諗下喺唔擴大香港貨幣基礎情況之下,將外匯基金票據國際化,難民資金相信買香港外匯基金票據,等於買美債.........相信國際投資者一定歡喜。 如果成事,咁香港繼九十年代白石角之後,最新咪會喺國金二期,重開一個難民營!!

咪大我

圖片
奧巴馬玩拍枱走人,係咪正如外界所諗,美國舉債上限談判無結果,處於僵局,激親呢個總統呢? 奧巴馬表面提高國債上限,放在連任之上,對共和黨部份議員行為,佢留底一句Don't call my Bluff、即係「咪大我」! 一句受夠,拍檯走人,咁,外界自然會怪罪於共和黨。 問題係,奧巴馬係咪有拍枱反面,無人知。共和黨、同民主黨白宮閉門會議後,版本相反。 更何況,共和黨係咪傻到,大限將至仲處處留難,甘願冒險呢? 到目前為止,奧巴馬將場戲,做到共和黨處處逼人,令舉債上限有機會不獲通過。事有巧合係,同佢份屬老友嘅巴菲特,近日不單開口力撐佢,而股神旗下穆迪,早唔出,遲唔出,敏感時期,就決定將美國評級列入檢討名單。 一於做到係債務上限搞唔到,美國會死,如果真係死,錯不在總統先生。 有無諗過,奧巴馬其實學緊,或者咁講,想重演克林頓喺九五年歷史。 當年,共和黨「金里奇」玩野,聯邦預算案不獲通過,政府關閉。但呢件事,反而成為當時已經醜聞多多嘅克林頓,成功連任契機。 薑愈老愈辣,共和黨議員「麥康奈」,眼見近日談判膠著,於是踢爆奧巴馬。提醒大家,其實舉債上限方案不獲通過,對奧巴馬連任仲有利,到時佢可以無限放大,話共和黨點衰點衰,主動權一切盡在手中。 呢個可能係「麥康奈」陰謀論,但奇就奇在,親民主黨嘅紐約時報,報道兩黨就國債上限談判時,語調亦有異常。 無攻擊共和黨之餘,仲處處流露維護之意。 根據紐約時報所講,共和黨明知問題重要性,一早已經內部謀對策。由拒絕讓步、到有計傾,甚至連最後絕招都諗埋。 共和黨條橋就係,故意推出反對提高國債上限議案,一旦通過,總統就可以運用權力否決,到時就變相將問題解決,同時間又唔會激化共和黨內部矛盾。 呢個聽落有啲古惑嘅方案,麥凱恩話相當好,民主黨內部亦認為,係無辦法之中辦法。 到底奧巴馬,最終目標,係咪借國債上限唔通過,曲線為連任造勢,唔敢講。 但肯定,國債上限通過,削減開支由四萬,變二萬五,到依家萬五億美金,一退再退,仲要係十年目標。可以說,祖國評級機構大公講得啱,舉債上限通過,先至要調低評級。

捉錯用神

圖片
琴日伯南克上國會半年聽證會,市場一聽到有議員伯南克答唔排除有QE3,已經未講先興奮,個市抽升過百點,不過冷靜之後.....先發覺唔對路! "The recent economic weakness may prove more persistent than expected and that deflationary risks might reemerge, implying a need for additional policy support" 整個伯南克半年貨幣政策報告,就係呢一句,令所有焦點都放喺佢為第三輪量化寬鬆「開綠燈」。 其實有跟進金融時報既LIVE BLOG報道,佢地喺伯南克未講完之前,一早都提醒左市場係解讀錯誤,簡單講就係「捉錯用神」! 金融時報主筆戴維思話,睇完伯南克整個演說,最大重點係經濟的確疲弱,但通脹亦都高企到一個水平、係聯儲局已經無計可思。 換言之、即係現有貨幣政策唔會有變。 睇番伯南克既演說,喺講到經濟如果再次面對通縮時,佢第一個首選方案,根本唔係QE3。 伯南克話佢首選係改善同公眾溝通策略,包括會確保利率會維持一段長時間低企、以及保持資產負債表喺現有規模。 第二步先係增加買債。 另一個可以考慮方案就係減低比銀行儲備金既利率,令短期利率下降。 細睇伯南克今次演說內容,有九成都同六月個次記者會一樣,只係講到一旦面對經濟放緩,先透露有需要、將會再推寬鬆政策支持經濟。 華爾街日報就話,伯南克既貨幣政策雖然係有轉變,但QE3只係佢既次選。 更重要係、佢喺回答議員提問時,講到下半年經濟回復增長既機會、係同再次衰退均等,證明佢根本唔急於再印銀紙,目前只係喺一個觀察期。

羅傑斯:伯南克不是 Smart Guy

圖片
羅傑斯上開市埋位: 大駡伯南克!

豈有此理!

圖片
真荒謬, 德銀係咪串通穆迪, 居然紅旗事件話責任在傳媒誇大.....十個頂!

唱衰中國

圖片
唱淡中國,證明多數會錯。 因為,內地數據,總會有啲數字係你估唔到。 第二季經濟按年升9.5%,形勢大好! 按季升百分之二點二,比第一季更好。 如果用完美形容,係合理,唔係向祖國送高帽。 但一份穆迪報告,教曉我地眼睛要雪亮,呢個原則,分析中國數據同樣適用。 首先經濟數據好,最簡單諗,係造空者理據不足。但從另一個角度諗,咁好嘅數據,仲期望阿爺政策鬆綁,亦係理據唔充份。 分析內地數據,同分析業績一樣,睇要睇全套。 第二季經濟,講真並無放緩,如果西方學界做分析,依賴環比證據,經濟反而加快左。 問題係,問題出喺邊度? 最直覺令人懷疑,唔係固定投資,唔係零售,而係近年較弱嘅工業生產。 話外圍需求弱,啱!六月出口增長放緩左。話內地廠商因為信貸,同各種問題減產,都啱! 瑞信劉紹文話,訂單真係少左。香港空氣好左,亦係最佳證據!但偏偏,六月工業生產按年升幅係十三個月嚟最高,按月計亦比五月好。 六月工業生產之好,同六月,甚至五月官方採購經理指數比較,完全唔吻合。五月PMI得五十二,六月五十點九。 正路,PMI數字好大程度反映工業生產表現,但點解兩者啱啱相反!! 發改委學者亦質疑,六月工業生產,同採購經理指數兩組數字,係矛盾。 但佢無解釋原因,原因如果我地搵,最簡單話係電荒解決,同埋工業生產數據內,水泥部份升得多(19%),反映要應付保障房! 疑問始終係疑問,工業生產反映製造業表現,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無論官方,定匯豐編制,涵蓋企業數以百間計,代表性始終較大。 但數字同工業生產完全背馳,其實唔係好事。澄清,唔係話統計局造數,而係兩組數據矛盾,正如瑞信陶冬所言,帶出可能出現嘅非自願性存貨問題。 所謂非自願性存貨,就係做起製成品,遲遲賣唔出。即係李寧,特步依家面對問題,而呢的問題,唔會咁快反映。 如果睇六月官方採購經理指數,新訂單部份跌到五十點八,至於製成品存貨,就升到五十一。 我地既疑問,似乎有答案! 工業出現非自願存貨,有兩種情況,一,係自己計算潛在需求時出錯。二,係買家因應環境突然轉軚,依家兩個情況都有可能發生! 但話雖如此,工業數字,既唔代表工業好景,亦唔可以結論內地經濟過熱降溫,或將會轉差! 睇番第二季固定投資,對整體經濟增長貢獻超過五個百分點,仍然係火車頭。近月數字無大幅回落,嚟緊指標似會再升。 因為內地短期仲有十萬個基建項目上馬,保障房要下令達標,最少八千五百億人民幣要花,相當於

紅旗飄飄

民企管治,響起警號,連評級機構都加入評分。 穆迪以「紅旗」方式,評核公司管治質素。 紅旗愈多,代表公司管治,愈值得投資者關注。最多拎20面。 首次俾分,穆迪話,最少有61間中資企業,存在管治風險。 穆迪質疑公司管治質素,最有問題,不過西部水泥喺接受我地訪問時話,唔明穆迪嘅評分標準。 睇返穆迪嘅評級標準,當中的確有唔少值得商榷地方。 二十個評分項目中,好似係上市時間少過三年,又或者係頭5大客戶,佔公司收入超過三成,都會被視為「客戶過度集中」,要「俾黑豬」。 又好似藍籌中信泰富,早幾年炒燶澳紙,北京中信派現任董事長常振明做「救火隊」,加上投資新既鐵礦石業務回報需時,結果又中左管理層換班、同業務未有正現金流兩個失分項目,被穆迪視為「有問題」。 除左西部水泥,多間被「遍插紅旗」嘅公司,都出聲明回應。 其中,永暉焦煤話,唔適宜對穆迪呢類第三方報告作評論,但強調,唔代表佢地默認接受報告,對佢地嘅判斷或結論。 禹洲地產直情話穆迪攪錯,澄清佢地喺過去三年,都無換過核數師。 佢地由零九年上市到而家,一直都係由安永做核數師,無變過。 可能因為市場動盪,為免重覆3年前錯誤,評級機構越變越勇,實行清兵心口掛上勇字。 歐洲問題,穆迪、標普有個勇字。 中國地方債務問題,兩間評級機構,亦係勇字當頭。返到美國,就得個講字!! 標普,穆迪之中,行為最出位,莫過於穆迪。十四萬億內地地方債,審計署,人行不滿。依家踩過界,做埋內地民企管治報告! 穆迪推廣透明度,希望俾外界更了解民企,無問題。但將公司插旗,旗越多越有問題,呢種運用權威、對上市公司實施標籤制,唔符合評級機構獨立客觀,對公司、同睇穋迪報告客戶,亦唔公平!! 穆迪最對參考佢地報告既客戶唔公平,亦令客戶帶嚟矛盾。 無錯穆迪話,紅旗報告唔會影響公司正式評級,即係評級還評級,紅旗還紅旗。 但舉個例,穆迪俾一間公司正式信貸評級係A,理論上好正!!!但同時俾呢間公司十二支紅旗,咁作為參考報告做決策既人,信A、定信十二支旗好呢? 俗語話野唔可以亂食,有的遊戲亦唔可以攞嚟玩。 為取悅讀者或者引起投資者注意,證券研究部可以搞啲出位主題報告。但記住,評級機構唔係研究部,兩者身份好大分別! 市場愈多矛盾,從好方面諗,有助判斷自我理性分析。 對被插旗六十二烈士,亦係一樣。如果生得正,企得正,據理力爭,穆迪呢份紅旗報告,公信力有否,外界會有理性判斷!!

中國品牌

內地品牌災難,可能講得跨張。但內地體育品牌股洗倉下跌,亦唔應該視為個別事件。 因為內地體育品牌由低檔搞起模式,其他內地行業品牌一樣,今日體育唔牌出事,難保明日無第二個所謂品牌,係講認受性,如果將內地所有體育品牌標誌放埋一齊,唔俾名,到底認識幾多間呢? 即係,內地品牌之前一直話有內地市場優勢,到底係咪真呢? 講體育品牌,李寧係第一,由低檔做起,靠個人名聲,第一仗,搞掂。但要提升檔次,產品轉型,又普及,死症。 所以,如果問內地體育品牌股有無前景,你睇李寧有無心機搞就知,講熟體育,識運動用品市場,佢認二,無人認一。但依家,王子寧願做地產! 當然你可以爭辯「雞與雞蛋」問題,但問心,到底是先飛天再墜地,其實大家心裡有數。 內地人多,可能累死好多本來唔應該搞品牌既公司,出得嚟搞品牌,因為人多,起家唔難。 但對佢地嚟講,中國人,由窮變富,先係國產品牌最大敵人。 好一個汽車業,頭6個月,正當人人談及內地汽車業不景,對唔住,來路入口車繼續好賣。 不景,只係貨比貨同追求高品牌之下,內地品牌面對既不景。 瑞信證券形容得好,內地已經出現品牌危機。可能,好多正係先天不足,營養不良,但從好方面睇,體育品牌依家情況,愈嚴重,愈會觸發行業整固,洗牌由頭玩過。 整固,少一個對手,對內地品牌嚟講只係繼續養命。只要內地人繼續富起來,內地品牌命運只會相反更差。 南韓有三星,台灣有HTC,難道聯想部樂PHONE可以同人家三強鼎立嗎? 中國最大問題,亦可能反映部份企業家問題,就係短視,少研發,多抄襲。 如果相信靠換一個國際明星,賣幾個廣告,改個疑似國際品牌既標記,就係成功品牌,咁大學亦唔需要有市場學。 中國搞內需,要轉型,講左好多年。但有無諗過,一切要由品牌造起。第時如果內需市場搞起,國產品牌唔爭氣,鬼子佬名正言順可以打劫你!

復辟?

上周五一個就業數據,應跌了不少的眼鏡。 原以為私人就業市場表現巨勁,豈料州政府因為削減開支,結果政府相關職位大幅流失! 結果,由市場原來預期增加十萬分以上、縮至只有一萬八千分??? 這再次證明,貨幣政策在「流動性陷阱」的景況,根本無助改善經濟就業,現在更多聲音提出,就是要動用財政政策! 剛巧這個時間,美國著名經濟學者泰勒提醒我地,原來今年係凱恩斯主義復辟十周年! 十年前,喬治布殊履行競選承諾,既減稅,增開支,亦史無前例,當年一次過向合資格美國國民,寄出九千二百萬張支票,將克林頓年代積落嘅穀種大花特花,埋下盈餘,變大赤字禍根。 依家講番係上世紀,資本主義入面,由政府主導嘅凱恩斯主義最盛行。當中以七十年代最明顯。 但美國一個列根,英國一個戴卓爾夫人,將奉行政府行先嘅凱恩斯打得落花流水。 列根,同戴卓爾特別係後者,將經濟主導權交回市場,大舉私有化,由於政府唔造大莊,貨幣學系亦因而盛行。但小布殊一出,凱恩斯得到復活,由政府主導,用財政政策推高經濟技倆,繼零一年後,零八,同零九年都試過! 泰勒質疑,三次凱恩斯主義復辟,效用短暫,證明行唔通。 佢同克魯明亦因而各執一詞,一個話,政府再做任何事都無用,經濟效益極短,另一個就話,其實係政府落藥唔夠,洗錢不足所致。 十年過後,凱恩斯主義復辟,到今年極有可能出現轉捩點。事關奧巴馬無小布殊咁好彩,可以坐享其成,同有突如其來國家團結優勢。 相比,奧巴馬背著超過百分之九失業率,每日不停跳既赤字鐘,同共和黨突擊,已經夠佢短幾年命,甚至俾佩琳再做抽水女王!! 奧巴馬的確想洗多的錢,救到經濟,做一個比克林頓、甚形甘迺迪更好既總統。 佢變相將凱恩斯主義推向極點,但衰在依家美國無錢,連黃金儲備仲係咪喺度都成疑。 更慘,八月大限將至,舉債上限唔通過,奧巴馬似乎無條件承擔唔知會出現咩既後果! 亦因為咁,白宮最後讓步機會極大,奧巴馬亦話咩都有得傾,但只係共和黨玩嘢臨尾改口風,變成要繼續呢場博奕死亡遊戲。 但白宮處處退讓,就令克魯明好不滿,公開批評,奧巴馬唔知自己做緊咩!! 無他,奧巴馬之所以同共和黨有計傾,係佢好大機會會大幅削減開支,社會福利,甚至一度令佢嘅醫療計劃唔再堅持全面推行。 亦即係話,國債上限呢個議題,變相令凱恩斯主義喺形勢比人強之下,再打入冷宮。 作為新凱恩斯主義學派代表,克魯明見祖先只係翻生十年,當然唔開心。 但另一個角度睇,泰勒亦係無錯,美國

數據不數據

呢個星期全球金融市場、都係關注內地經濟同貨幣政策變化。 人行就喺星期三加息,當大家焦點逐步轉移星期六公布既通脹數據,人行行長周小川就選擇呢個時候話比大家聽,呢個數據唔再重要!??? 揀左喺周末公布通脹數據前加息,事隔兩日,周小川就話,通脹唔係唯一嘅貨幣政策目標。 喺清華大學論壇上,周小川提到,喺經濟由中央規劃轉型期間,係可容忍一定程度既通脹水平,又指喺控制通脹既問題上,貨幣政策係需要時間觀察效果。 市場一般估計六月既通脹率、會達到百分之六點三,創近三年新高。 但周小川話,六月數據被推高,原因係「翹尾因素」, 周小川話,中國貨幣政策有四個目標,包括低通脹、經濟增長、較高就業率、以及國際收支大體平衡,通脹唔係唯一嘅目標。 罕有喺公開場合講到貨幣政策工具,周小川話,內地一向係結合使用數量型工具,即係存款準備金率,以及運用加息呢類價格型工具進行調控。 佢話一般情況下兩個政策工具作用係相同既,不過有時收唔到預期既效果,可能係同「負利率」有關。 因此有時候使用數量型工具,會比價格型工具理想。 當中最值得注意,係話需要時間觀察貨幣政策成效,係咪即係代表今次加息後,會有好一後時間都唔會再調整利率? 同樣令人奇怪係,周小川首次提到貨幣政策四大目標,除左大家聽慣既「抗通脹保增長」之外,仲提及「相對較高既就業」,似乎都代表左下半年貨幣政策真係有變! 雖然今次發言係喺清華大學、係屬於一次學術性發言,不過貨幣政策呢個咁敏感議題,周行長罕有咁作出咁解釋,怕且都係有微言大義。 以此推斷,難道真係可以七翻身?

自食其果

經常講一句「你都有今日」!呢短短五個字,明顯係負面。背後,其實又帶出「自食其果」四個字。 對英美傳媒嚟講,傳媒大亨梅鐸可能真係屬於「你都有今日」嘅類別。眼見對手,仲要多年嘅打唔抵既對手,為求做新聞,甘於犯規。 各大英美傳媒一致行動,就係力插梅鐸!! 作為梅鐸旗下英國一份小報,世界新聞報由於發行量十年嚟大減三成,為求賣紙。佢地連聘用私家偵探呢招都出埋。 令英國社會震驚,係原來世界新聞報犯規左九年,入侵零二年被謀殺少女嘅手機留言信箱;再傳出佢地為咗爭取獨家消息,連兩名零二年被殺害女童父母嘅手機;以及零五年、倫敦連環爆炸恐襲死者家屬嘅手機都唔放過。 事件揭發令英國社會公憤,因為反映「世界新聞報」已經將偷拍、偷聽嘅對象,由名人、球星、王室成員、陣亡英軍家人擴到大到「遭逢大難」嘅普通人同佢地嘅家屬身上。 英國金融時報專欄將世界新聞報玩偷聽,不法揭私隱一事,同舊年英國石油漏油事件相題並論。並形容,前者比後者更嚴重,梅鐸未致於江山不保,但整個新聞集團公信力,大打折扣! 兩大集團都係危機處理兩大反面教材! 問題係,新聞集團仍然選擇力撐新聞報負責人「布魯克斯」。其實部份英國評論一早獻計,話如果肯人頭落地,事件唔會搞到英國政府要撤查,廣告商要抽廣告咁大件事!依家要平息風波,關鍵係一個人,就係梅鐸!~ 傳媒大亨當年接手父親新聞集團,果時資產只有一份澳洲小報The Advertise,幾十年嚟,愈大搞大。 移民做美國之後,再將新聞集團變為美國公司,華爾街日報俾佢買到, 雷士頻道一度最高收視。紐約時報直指,梅鐸成功,自負,亦令佢有的霸道。 梅鐸美國,早已經四處樹敵,奧巴馬亦因為佢地惡意批評,半封殺佢地。 而英國,依家無信譽,無廣告之餘,連收購BSkyB大計,亦可能受影響。 事到如今,老梅放下大亨身段,夠膽講句高度關注,深表遺憾八個字,可能最少救到股價! 但世界新聞報,以及梅鐸呢一役,證明靠玩獨家新聞賣紙,或吸觀眾,可以係玩火既遊戲!著左火,仲要卸膊,仲衰!!

七月亮劍

時隔三個月,人行再加息。 但中央已經預言,通脹會見頂,信貸市場又極為水緊,經濟亦有放慢跡象。 加息周期係咪接近尾聲呢? 就連官方報章、人民日報嘅分析係加息周期,會暫告一段落。 大行包括匯豐、美林同德銀三間大行亦認為,通脹將會見頂。仲實牙實齒話今年唔會再加息。 其賓過去八個月,每月加存款準備金率,隔兩個月加息一次,呢個格局唔使經濟學家,連平民百姓都估到。 直到今個月,加息既時間,變成同上次四月五日足足隔左三個月,期間反而加左一次存款準備金率。點解有咁既變化? 中央電視台話,人行「六月按兵不動」、「七月先果斷亮劍」,正係表明人行既決策層,喺決定調整利率時候,係要經過反覆思考先作出決定。 巧合既係、七月分有多個重要事件發生,對下半年經濟形勢有主導影響。 預左六月通脹會「破六」,國統局提前今個周末公布通脹數據,仲會在下周公布第二季經濟增長。 市場普遍共識係、內地經濟增長會持續放緩,由舊年一季既11.9%,回落至上一季9.7%,再進一步回落至第二季只有9.5%,下行趨勢已經確立。 因此人行係選擇先睇清物價形勢、之後再決定加息。 華爾街日報話,「硬著陸」既經濟憂慮、已經變成中國、以至整個亞洲國家擔心既問題,區內央行將焦點由抗通脹,轉變為保增長。 好似印尼上個月就出乎意外未有加息,而印度央行亦表明,下半年通脹率可望回落。 正係呢個硬著陸既憂慮,反而比到人行有加息既空間 人行貨幣政策委員李稻葵話,要感謝國際投資者最近「唱空」中國經濟,先令熱錢流入壓力下降,減低左加息既負面影響。 同樣值得關注係七月中旬,先會有國務院常務會議對下半年經濟作出規劃,之後到月底,政治局半年會議就會喺北戴河召開,對下半年經濟政策定調。 現實係由近日領導人言論,反映佢地已經明白中小企既存亡、成為左當前最急需解決既問題,面對中小企一早比緊五、六十厘既高息借貸,加息唔會改變中央定下下半年定向寬鬆既政策。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巴曙松認同,加息其實更有利於中小企業,原因是加息可以抑制大企業資金需求,令銀行將部分信貸,轉移比中小企。 即使今次不是最後一次加息,但以三個月先再加一次格局,最快都要十月先加息,貨幣政策工具力度已經放鬆,現在令人更期待的、是存款準備金率幾時會減?

iBond

iBond成為全城熱話,大家都會問: 是否政府另一派錢途徑? 真金白銀是否抵買? KC羅家聰話,佢估計以下半年通脹率計、債券會有百分之六至七回報,但真係要抗通脹,其實應該諗吓其他嘅投資,因為通脹一旦真係達到七、八厘,即是代表高通脹年代來臨,肯定同時期會出現加息年底,KC認為屆時不如留番筆認購定存喺銀行等加息仲有彈性。 說到底,係咪要買iBOND,似乎要搞清楚幾個問題: 首先,你要問自己係咪信通脹會繼續升,所謂繼續升,唔係未來幾個月,而係中長期。 通脹預期呢個問題,如果信內地一套,通脹已經見頂,咁香港雖然稍為遲的反映,答案亦已經有! 未來整體物價走勢係點,當然無人知。但綜合之前各大行估計,通脹全年最高見百分之七之後,最遲年尾見頂。仲值唔值為抗通脹而買iBOND,值得思考。 從另個角度睇,iBOND雖然誠意可嘉,不過TIMING太差,當然亦符合政府一貫習慣! 另一個要考慮問題係四厘幾、五厘息率,係咪足夠抵消通脹? 首先,你認購,雖然手續費好多間話免收,但交易費用,未必慳唔到! 其次,亦係最大問題,買左通脹票據,極其量如果抵消到通脹,即係技術上夠抵消實質負利率個部份。但記著,你存款假設有五十萬,抽iBOND,極多俾你攞到五萬蚊,即係你銀行戶口,仲有四十五萬蚊存款,被通脹同負利率蠶食緊!! iBOND利率按過往6個月通脹走勢而定,唔會大幅度比多你。 唔好忘記,通脹每個月都有,但ibond派息,每半年一次,更重要,亦引申出千萬唔好有錯覺,以為iBOND係風險低投資工具,因為iBOND根本唔屬於投資工 具,而骨子裡根本係向政府俾一筆會歸還既保護費,去買個通脹之下既心安理得。 而且,iBOND唔係免費午餐,完全唔涉及機會成本。如果你賭利率會升,信陳德霖既話,根本iBOND係唔會有吸引力。 香港,當前最大問題係通脹,但對中產嚟講,反而係資產價格通脹。用實質整體通脹水平,去彌補資產價格通脹問題,講唔過去?! 比其他市場慘,七百萬香港人對通脹都未夠,仲要應付埋港元實質貶值呢個問題。用港紙,鎖死三年買IBOND,調番轉,你信人仔升值好,其他貨幣唔會大跌,兼可以收息,其實仲有著數,況且年期唔使鎖三年。 聰明港人,早已經將港元存款分散,對沖貶值、同通脹風險,唔駛政府擔心。偉大特區,倒不如好好諗下點解決通脹主要源頭「聯系匯率」仲好!!

預測

愈睇得多股市,資產價格上落多,愈會發現,大多數時候,作為市場升市,跌市嘅理由,其實相當「求其」! 今日嘅利淡消息,明日可以成為超級利好因素。 呢種因素變型概念,內地經常發生。 之前話,經濟數據差,造成跌市。結果,經濟數據真係好差,但善忘既市場,已經變型認定為利好因素。 呢個問題,背後其實正正解釋,投資市場其實係建基於預期。無預期,無幻想,股價唔會郁。無恐慌,驚緊未出現既事情,個市唔會跌。 建立預期,好大程度上,係受制於市場資訊,又或者係分析師預測。預測如果普遍係好,市場期望自然會高。 喺市場行先於一切情況下,由預測,影響市場情緒,再左右市況升跌係目前金市場遊戲規則。最掌握呢種玩法,當然係高盛,商品,油價早排走勢,大家領教過。 當今賣分析為主既投資市場入面,經濟數據,同企業盈利預測,對市場走勢起第一步關鍵。 高盛資產管理主席奧尼爾,之前做左個研究,結論係如果外界經濟預測分析可以準備一些,咁市況亦唔會咁波動。 可惜,奧尼爾仲係高盛首席經濟師時期,你問佢試過幾多次調整經濟增長預測。單係按季預測,一位分析員可能最少三個月內修訂兩次。由於調整太頻密,咁亦帶出經濟數據出到嚟,符合預期,或者勝預期,到底仲有無需值得咁興奮呢! 換一個角度諗,一間公司,經過分析界三番四次調整預測後,出嚟嘅業績先至符合預期,係咪值得睇好呢。當然,市況好時,市場會選擇進一步睇好,但市況差時,企業盈利勝預期,又其實對市況毫無刺激。 例子之一,係金融海嘯時期,其實美國企業零八年第三季,至零九年第一季,盈利勝預期既公司比重,有59-66%左右。但最後,個市咪又要跌!! 有人不禁問,到底經濟同盈利預測,係咪一個自己呃自己嘅遊戲。一個經過不斷修改既預測,就算最後係準確,又算唔算勝之不武呢!! 套用現實情況,外界之前睇淡美國,經濟數據好,公司業績好,預測一早已經連番下調。所以,如果嚟緊數據真係好好,根本唔應該意外。但連預測都唔信,又信咩?! 有人話,信兩樣。就係,憑直覺,然後再細心判斷!!! 最少贏錢會贏得特別高興,輸錢會輸得更心服口服。 摩根大通行政總裁JAMIE DIMON,十本必讀投資書之中,兩本正正由巴菲特師傅撰寫,分別係智慧投資者,同證券分析大法。長線價值投資呢套,依家未必得,但老人家五、六十年前分析股票一套,原來萬變不離其中!!

各就各位

五窮、六絕過咗,七月係咪翻到身? 有報紙列出十大危機: 國債上限/ 歐債危機/ 中東局勢變天 仲有內地地方債,數都數唔晒..... 但用逆向思維諗,一面倒唱淡,可能係有危先有機。 有分析員就笑言,「當所有財經媒體盡報一些負面消息、所有人失去信心之際、怕且應是部署入市時間。」 數歷史,過去十年嘅七月分,港股七次有得升,平均進帳百分之六。 大摩睇好下半年股市,話通脹會回落,加上區內股市平,市盈率得十點三倍,足夠支持市況向上。 帶動升勢嘅應該會係中資股。理由係太落後,利淡因素都已經反映晒。 瑞信就話,七個數據改善,紓緩雙底衰退疑慮,經濟可望軟著陸。 (邊7個? 量度拆息與利率間差距的TED Spreads/ 德國商業信心指數/ 歐洲PMI/ 美國零售銷售/ OECD 領先指標/ 當然仲有今周的Non-Farm payroll) 佢地預期成功軟著陸嘅話,下半年市況會反彈。 仲有無其他選擇?傳統智慧叫大家追落後,出口、基建、航運股,上半年確係最差,但似乎未有條件反彈。 學丁Sir 話齋,下半年,似乎都繼續係強者越強。 LEX話投資者要問自己幾個問題: 你信通脤定通縮? 商品市場泡沬是否未完? 新興市場最美好的日子已經過去? 答完,就應心中有數,各就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