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顯示從 4月, 2007 起發佈的文章

網上記者

圖片
今周風雲人物想過選羅奇,因為Roach由一個經濟師,搖身一變成為大摩亞太區主席,加上之前謝國忠的遭遇,令人想起分析員獨立性的問題。 不過我們最終都係揀左路透社行政總裁Tom Glocer 星期四路透可以話經歷歷來最嚴重時故。 內地,香港,台灣,菲律賓同南韓全部壞機,之後彭博應好好掌握呢次商機。 Tom Glocer難題其實一個接一個。作為一間百年老店,路透社亦面對業務彊化問題。單睇業績唔算太好,舊年盈利下跌百分之一,撇取匯兌因素,實質盈利亦都係升百分之6點5。 靠賣財經資訊做老本 其實路透問題亦係代表新舊媒體競爭,本身係美國人領導一間歐洲公司tom glocer舊年接受報紙訪問時話,佢唔敢講傳統媒體係咪已死,但承認對搞電視,同寬頻內容世界興趣大好多。其實路透社一早有經營「路透社電視」作為通訊社電視其實佢地搞得唔算好。以台灣為例有電視台就縑佢地內容同AP重覆,索性cut左佢。 06年開始,REUTERS 在SECOND LIFE中開設 北京辨事處,代號係"Adam Reuters",即係網上虛擬記者,唔單止網上發布消息,仲容許會員以文本、照片和圖象發布,就如人人都可以當記者一樣。 tom glocer話有這個主意主要係想在數碼化年代增值。佢將路透社轉型唔靠本業。其實有跡可尋。佢地之前亦投資一間公司叫pluck。呢間公司主要搜羅全球唔同blog。依家大約有三千個。路透會將部分放埋在自已網頁上,但這種結合,明顯仍然未走對方向。 在資訊濫泛的年代,舊型傳媒不是需要對抗新媒體,而是去擁抱,最成功的莫過於梅鐸的新聞集團,他旗下的 MYSPACE已經成為新媒體的中流底柱,面對新一代寧用GOOGLE尋找資訊,路透目前最大優勢,只是提供「刻不容緩」的即時財經資訊,到底這個優勢可以保持多久.......

投資 MBA

圖片
友儕間計劃修讀工商管理碩士(MBA)的朋友愈來愈多。原因? 不外乎希望轉換工作、提高薪酬。 MBA課程內容離不開管理哲學、財務數據分析以及市場營銷策略等。若果曾經修讀工商管理學士(BBA)的朋友,應該不難發現MBA同BBA課程內容,其實差異不大。那麼為何還要讀MBA呢? 也許是MBA更注重實際個案經驗分析。 同城大工商管理學碩士曾淵滄教授談到MBA課程。他亦承認,MBA教授的內容其實了無新意。要令學生覺得課程有用,他們會帶學生回內地做實戰研究,幫國有企業解決問題,從而拓闊學生視野,這是一個很好的經驗。 但做完實際個案分析,又學習多個管理哲學,修畢MBA,閣下又是否可以即時升官發財、發財立品呢? 曾教授都說,MBA只是另一張入場券,可以是升職加薪的入場券,或是跳入金融圈的踏腳石。想讀完MBA就能在職場上平步青雲,那怕這是一個空想。MBA三個英文字母,並非保障你事業上的路途,暢通無阻,路路亨通。成功與否,還有很多因素左右。 讀MBA一點也不難。說差一點,只要你肯付出六位數字的學費以及時間就成。到英國或美國可能會稍貴一點,介乎30至60萬港元。外國名牌大學一直標榜MBA畢業生的薪酬有多高,過百萬年薪都有。單看這些數據,提高薪酬的目的似乎達到了。但調查還調查,有朋友於英國名牌大學修畢MBA回來,想轉去金融圈工作,但畢業後半年都找不到,於舊公司原地踏步。 MBA是否有用,很難有一個客觀標準。朋友說 : 「正如鄧小平話,不理黑貓、白貓,只要提到老鼠就是好貓。不理全職、定兼讀,只要幫到轉工加人工就好課程。」 讀MBA其實都係投資於自己,修讀與否,還是看投資的金科玉律 : COST AND BENEFITS吧!

血鑽

圖片
去年一套「血鑽」BLOOD DIAMOND,不但令 Dicaprio 再次活躍起來,亦令世界、特別是女士對手上「閃閃生輝」至愛,有更深一層體會。 血鑽係以九十年代非洲塞拉利昂(SIERRA LEONE)做背景,呢個西非國家係有名鑽石出口國。亦因此引嚟年年內戰,大家見到片中亂槍掃射、斬手斬腳的場面,就是描述當時狀況。 現實之中的塞拉利昂,出現長達十一年判亂,到零二年九月先徹底平息。當地非洲人就長期流行一句說話,「If You want long life,never touch the diamond!」,血鑽就是由此以來! 當然,講到鑽石,一定會講到大家熟悉嘅「DE BEERS」,「鑽石恆久遠,一顆永留存」就是她的傑作。 「DE BEERS」幾乎一手操控鑽石嘅供應,根據倫敦鑽石交易公司估計,全球五間最大嘅鑽礦公司,佔咗全球九成嘅產量。而當中就以DE BEERS最大,佔四成半。 唔單止咁,其餘果四間公司都同意所有鑽石都由DE BEERS統籌經銷。目前全球每年對鑽石首飾嘅需求達到六百二十億美元,只要DE BEERS減少開採鑽石,供應好容易變得緊張,成為加價嘅藉口。 其實鑽石一啲都唔罕有,不過根據孫柏文講法,佢地最大「壟斷」能力,唔係來自開採,而係在於壟斷「切割」技術! 俄羅斯就曾經試過用自已技工進行雕琢,結果係價值仲低過喺Raw material狀態,因此「DE BEERS」實際係壟斷的是技術能力,亦難怪「DE BEERS」價格可以連續加咗三年,舊年更曾經急升過三成。 不過未來局面可能有好大變數,一來人造鑽石質素日高,而更決定因素係、受到歐美國家施壓, 向DE BEERS 實施反壟斷條例,迫使佢地向俄羅斯買入鑽石,以及將部分業務出售,換言之,鑽石可能會跌價! 不過最大打擊其實唔係嚟自外國,反而係佢地最大採購國、非洲!而家對DE BEERS最大威脅嘅、係以色列一名富豪「LEV LEVIEV」,呢位喺福布斯富豪榜排名278位嘅神秘富豪,一直有傳言佢係可以直接向南非政府買入鑽礦、然後以低成本生產,作用就係制衡DE BEERS! 有外國評論就冷嘲熱諷,話DE BEERS而家係PAYBACK TIME,廣東話粗俗可以叫「出得嚟行、預左要還」。 如果根據這個結論,相信仲應唔應該買鑽石這個問題,大家都應該心中有數....... 當然如果你是孫柏文口中的「有心人」,又當別論,

CEO的新衣

圖片
一切都係「ENRON」種下來的禍...... 香港嘅行政總裁、喺過去兩年因為聯交所執行最新最佳應用守則,要求上市公司要披露薪酬水平而鬼殺咁嘈! 又話違反私隱條例、一時又話比人知自已賺咁多,分分鐘比人綁票,不過如果香港真係落實美國SEC最新披露要求,相信佢地嘈得仲勁! 喺SEC新例下、幾乎所有薪酬津貼都會無所遁形,真情係連褲袋嗰毫子都要「埋攞嚟」~! 新例要求,首先係CEO未來個分「退休金」,另一個就係「DEFERRED PAY」,即係CEO而家唔收錢、先放喺公司,唔係唔要喎! 只係留番日後先攞。 唔好睇少呢筆數,以GE前總裁ROBERT WRIGHT計,數埋都有四千萬美元,計番港紙都係億億聲! 另一係樣唔起眼嘅、係比CEO嘅津貼,以前五萬美元以下津貼、公司可以當無事發生,唔需要披露。不過新例下,一萬美金以上津貼都要報數! 一萬美金以上都要CEO上報,真係幾頭痕,閒閒地送支Lafite比人、都唔止呢條數! 不過有顧問調查發現,小數真係怕長計,以零六年一百間公布左報告嘅公司為例,平均津貼達到十九萬二千美金,比起零五年多左131%,似乎認真披露起上嚟,都唔係少數目! 而家喺美國最大嘅二千間上市公司之中,只有十分一係符合到新例要求,最大鑊係今年正直係選舉年,呢類「高薪厚祿」嘅CEO PAY ISSUE,就最好比政客用嚟開刀! 「經濟學人」專題報道,就講大部分披露左薪酬嘅CEO,都有面對OVER PAY嘅問題,以最高薪做例子,就係美國銀行總裁KEN LEWIS,TOTAL PAY係一億一千四百萬美元,計落八億八千萬港紙、你都咪話霍大班個億三貴! 就算霍大班人工再高,不過有樣津貼佢都要羨慕下外國嘅CEO,就係郁下都有私人飛機坐,不過而家就大件事,因為連呢樣嘢,SEC話一樣要披露! (其實私人飛機嘅公司先最大鑊,因為無人想好似TYSON FOOD 個前總裁 DONALD TYSON咁、 比人揭發單係「友好同家族成員」,坐左超過一百萬美元私人飛機,咁搞法,仲有人敢包機!) 美國而家有個 ISSUE係非常具爭議性,就係應否由股東會表決CEO薪酬。如果意見一旦採納,相信以短視嘅見稱嘅股東,都唔會批出幾億嘅合約。不過放長嚟睇,平價就只可以吸引「庸碌」嘅人材,最終受苦可能又係股東。 忽發奇想,和黃股東會要表決霍建寧應唔應該收億三,結果會係點........

中原版圖

圖片
同一條般咸道,有三間中原地產地鋪,點解釋? 「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連鸚鵡都識的經濟學道理,原來在施老闆眼中,根本不值一哂,佢提倡的是「天道」,即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認為只要市場有得做、放兩間、三間地鋪都可以儘吸市場佔有率。 「橫豎比人賺,點解自己唔賺?」 學層型組織 「無為而治」背後的理念,就是任何規劃、會窒礙員工的創意,只有任其發揮,先令機構可以在弱肉強食世界中爭勝。 這個正是PETER SENGE在「The Fifth Discipline」中,提出的管理觀念,即認為企業應建立「學習型組織」,來面對變遷劇烈的外在環境,組織應力求精簡,偏平,透過自我組織再造(process re-engineering),以維持企業競爭力。 但前提仍然是,需要建立共同願景以及系統思考。其中,又以「系統思考」居於最關鍵地位,因為它可以整合其他Discipline成一體的理論與實務;防止將各項Discipline變成為互不相干名目。 那麼,施老闆的成功,是否引證這些管理學理論根本立不著腳? 成功當然從來不是靠運氣,特別是逆景的成功更不可能。 不過,當老闆真係做到「無為而治」,要負責的員工當然亦要懂得為自已打算,負上部分老闆的功能。 「開三間、可能未死,五間,一定死,就話比老闆聽開三間先,之後再調整.....」 「無為」同「有為」,有時都要睇下係邊個......

沉悶工作

圖片
「投資成功不需要天才般的智商、 非比尋常的經濟眼光、 或是內幕消息, 所需要的只是在做出投資決策時的正確思維模式, 以及有能力避免情緒破壞理性的思考, 本書明確而清晰地描述這種思維模式, 你必須將情緒納入紀律之中。 如果你遵從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 )所倡導的投資原則, 尤其是第八章與第二十章寶貴的建議, 你的投資就不會出現拙劣的結果, 這是一項遠超過你想像範圍的成就.」 巴菲特 第四版的前言 The Intelligent Investor 1976 數十年前的投資理論, 到今天資訊爆炸年代、 還有多少投資價值? 我們相信還是有的, 因為人的瘋狂及貪婪, 數千年來沒有改變, 就好像士佳說, 無人出生就識得投資, 但人人都以為自已骨子裹是一個「天生投資王」, 自已揀的一定是「又平又正」… (似去街市買餸, 現實又何嘗不是?) 其實不論你信的是價值投資理論、 市盈增長比率(PEG)、 或是「有效率市場假設」, 投資路上, 一些基本心態都是要克服。 有位基金經理講過, 真正的投資, 其實是一件沉悶的工作, 因為你要嚴守自已定下的紀律。 對於每日記慣NUMBER、 「日出日入」的你, 是否有任何義意?

誰是獅子? 誰是羚羊?

圖片
「非洲草原上的羚羊每天早上醒來時, 它知道自己必須跑得比最快的獅子還快, 否則就會被吃掉。 獅子每天早上醒來時, 它知道自己必須超過跑得最慢的羚羊, 否則就會被餓死。」 THOMAS FRIEDMAN在 「THE EARTH IS FLAT」中, 引用呢個喻言,指在資訊全球化及新經濟年代, 環球市場已經成為一體化。你面對的對手,已經不是你身邊的幾隻獅子,而係全世界的獅子都一窩蜂來找你, 當中又有兩隻特別「雄渾有勁」,他們的名字是「印度」及「中國」。 經濟學人早前一篇專題, 深入剖析左美國對華「既羨慕、又猜忌」的心態。 經過十個月密集式談判, 美國與韓國就貿易談判,布殊向國會遞交最後修訂前25分鐘完成談判,是93年北美自由貿易協議以來,最大規模自由貿易協議。 經濟學人雜誌即係話好奇怪,係咪代表美國喺自由貿易方面邁進一大步呢? 當然唔係, 因為以「生時時速」極快拍同南韓簽署質易協議前兩日,華府先向中國製光紙,施加反補貼關稅。 前後兩日,打兩面牌, 喬治布殊背後無非有政治因素左右。 老民主黨一派, 一向較重視自由貿易。至於共和黨,早已經將自由貿易重新演譯。 研究開美國貿易關係嘅學者都知,美國有所謂PTA派(preferential trade agreemnet)。前國務卿貝克係利用PTA經典人物,透過分別同唔同貿易對手,私下簽定單邊貿易協定,再達到多邊主義,增加美國影響力嘅外交政策目標。 布殊依家佢最大對手當然唔係伊朗,而係控制兩會嘅民主黨。新一派美國民主黨,已經將自由貿易重新界定,論點係FREE TRADE大前題一定要 FAIR TRADE,亦要求貿易對手,要關注埋環保,同勞工保障問題。 呢方面,中國當然「斷正」,大家熟識嘅美國參議員舒默、被傳媒形容為CHINA BASHER,佢亦係第一個要求制裁貿易中國議員。 分析落去,小布殊餘下光境,就算想對中國好些都難,因為面對國會壓力,有可能會對內地貿易政策愈嚟愈硬。 因此亦不難理解、近年愈嚟愈多所謂中國「威脅論」、「大國堀起」呢類睇法, 甚至出現「金融時報」駐北京首席記者、 James Kynge的「中國震撼世界」(China Shakes The World।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2006) 到底中國是獅子、 抑或羚羊? 至於「印度」, 我們認為可以值得再花時間再講.....

ZARATISATION

圖片
一間品牌時裝、為何可以做到全球EMBA的研究對象? 早前H&M高調來港,迅即引起全港OL瘋狂, 都底FAST FASHION同好多名牌時裝,有咩唔同? 以全球四大品牌ZARA、H&M、MANGO同仲未嚟港嘅TOPSHOP為例, FAST FASHION中心代表思想係「快、快、快」! 一般時裝分四季, 不過以FAST FASHION兩個星期就換一次貨為例, 即係一年分二十四季,換貨上架嘅速度, 可以話快到想像唔到。 唔止快,FAST FASHION仲有兩個特色、係「平」同「少」, 每款衫設計嘅量唔多,價錢仲要你想像唔到咁平,一件「乾濕褸」、 二百幾到四百幾已經有交易, G2000同佐丹奴都唔止。 連「Harvard Business Review」都以ZARA做研究案例。 其實講穿左、都係「供應鏈管理」, ZARA減少存貨、一件衫擺喺貨架三星期都賣唔出就會攞走。 呢間位於西斑牙總部公司, 就係每日靠PDA收集三千幾間分店客戶銷售數據, 當然喺其他供應鏈環節, 一樣需要做到「貨如輪轉」。 其實呢個現象可以解釋為、 時裝全球化下一個趨勢。 買衫嘅人, 對於FAST FASHION品牌已經無好大忠誠度, 雖然量係少,不過好似ZARA一年就推出二萬款設計, 買唔到呢件,可以買差唔多款式嘅另一款, 幾乎係經濟學上所謂「Perfect Substitute goods」, 亦可以稱為「即食」、「快餐」商品, 而且這個模式、 去到邊、就掂到邊, 呢個亦都係靠所謂品味全球化, 得出嚟商機。 面對呢幾個時裝巨人, 香港本土的佐丹奴、BOSSINI及 G2000, 雖然最近都知道要急起直追, 不過以時間來看,點諗、 都係慢人一步,理想「難」達到, 真係無咩出路..... FAST FASHION的戰場 戰場何止香港, 自從時裝雜誌《Vogue》喺前年推介一件價值12英鎊嘅Primark軍裝夾克, 仲形容呢個品牌係「新Prada」之後, 「快速時裝」就喺英國便掀起熱潮。 好多人爭相到Primark買價值兩英鎊嘅T恤、 5英鎊嘅睡衣、售價低過5英鎊嘅女裝上衣, 唔少著名作家同歌手都成為呢個品牌嘅捧場客, 快速時裝嘅熱潮就令Primark舊年嘅盈利上升左一成八。 原來真正的時裝殺手、不是 FAST FASHION的幾個品牌, 而是「供應鏈供理」與「全球化」......

股瘋

圖片
星期一內地A股新開戶人數又創單日新高,達到二十五萬人次。第一季度開戶人數總結就有500萬戶,仲多過舊年全年,亦相當於一個大城市嘅人口總和。更令人吃驚係,內地股民散戶比例超過六成,比香港低於三成、高出一倍,一方面反映民間有大量資金無出路,而內地缺乏衍生工具,只有「單邊」買好,結構上做成有升無跌。 仲有個數字得人驚,升得最多股分、唔係優質藍籌,而係「ST」。 咩叫「ST」?就係連續三年蝕錢,分分鏗要除牌嘅「SPECIAL TREATMENT」股分。 一隻「ST」長控復牌急升10倍,有投資者單日進帳2400萬元。內地股市市值亦已經超過香港,唔通真係應左許老爺個句: 「邊沿化」? 我們認為,不致太悲觀... 雖然內地監管進步神速、又季度業績、停牌制度又進步過香港,不過可幸的是,我們仲有人材,仲有一批懂得「合約精神」的公司及投資者。 我們曾做過採訪,上海有位虞女士對自已投資滿有信心,她說:「我是信佛的,常去樂山,衪會保祐我多賺錢!」 或者正如商品大王「羅傑斯」、在接受中央電視台「 經濟半小時 」訪問中指,「中國股民對正在發生事情有了越來越多資訊和知識,但是我並不認為他們變得更成熟了,因為市場現在正處於這樣一個上升階段,每個人不管怎樣都在歇斯底里的購買股票。」 我們需要的、不止一個成熟市場,仲要一批成熟投資者,唔知有無一日、打入嚟問股票的散戶,不是問Number,而是討論下你點解會買呢隻股分.......

Money Cafe (開場白)

圖片
作為首集 MONEY CAFE 的開場白, 我們想了很久, 才諗到怎可以在不落俗套之餘, 仍然可以言之有物。 最後,我們想到將「新舊媒體之爭」、 以及「我心目中的財經節目」結合為一個題目: 過去一年,傳統媒體最大議題, 係多間舊媒體公司私有化, 西班牙語的電視媒體公司「UNIVISION」六月以123億美元、 被PRIVATE EQUITY FUND私有化, 全球最大RADIO廣播公司, 成立於1972年「CLEAR CHANNEL」, 十一月更以270億美元被私募基金私有化。 面對新媒體同WEB 2.0挑戰, 傳媒股成為左最被人睇淡股分, 市場開始相信、 新媒體好似係GOOGLE 及 MYSPACE廣告效用、 遠比電視報章更為有效。 而下個月NIELSEN 調查機構、 就會改變一個世紀以嚟嘅收視調查方法, 由電視節目嘅評級、 改為直接調查節目期間廣告嘅收視人數, 可能對而家總值每年七百億美元嘅廣告市場、 起「翻天覆地」變化。 有分析員甚至話, 隨著新調查方法、 已經可以宣告「舊媒體之死」, 因為廣告商會發現, 過去咁多年使嘅錢、 根本無好大效用。 而多個舊媒體為左適應新世代變化, 都要轉型: 梅鐸買下MySpace、 路透社在虛擬世界《第二人生》SECOND LIFE設分社, 甚至徵集網上記者。 現實告訴我們, 舊媒體如果不變革, 終需難逃一劫。 好啦, 大家會諗, 在資訊泛濫年代、 觀眾需要何種資訊? 我們要作何種改變? 一個極端是「華爾街日報」, 指讀者對主觀分析唔多欣賞, 所以華爾街日報會堅持他們一貫風格, 例如獨家報道同簡潔版面, 唔會有過多主觀分析, 評論就流番喺評論版。 不過喺資訊爆炸年代, 觀眾是否只係流於平面報道? 傳媒又係咪真係可以做到中性立場? 我們的立場是、 傳媒根本難以完全中立, 同一批數據, 點樣演釋、 係好係壞已經有預設立場, 重要是我們要以投資者立場出發, 努力講「真話」, 希望可以緊貼投資者的關注。 因此,我地有了 MONEY CAFE... 當然這是目標, 得唔得又係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