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脫

撓釀多時,雷曼迷債終於有個解脫。

我不是說投資者,是銀行。

有無見過銀行家不斷講粗口? 肯定有二十多間銀行日日爆粗駡證監。

不過佢地都願意選擇和解,就係唔希望每日分行門前都有人攪事攪棍! 可以盡快令事件告一段落。

至於投資者可以攞番幾多錢,主要視乎迷債抵押品而定。

整個回購方案,可以分兩部分睇。

首先,雷曼迷債分銷銀行承諾,先用本金六成回購迷債、65歲或以上長者多些,有7成。

雷曼迷債投資者之後仲有無錢落袋,就要睇迷債抵押品價值。

銀行同意抵押品頭百分之十剩餘價值,會全數俾番投資者,之後有多嘅,先俾銀行扣除本金回購嘅部分。

假設原先本金一百蚊,抵押品剩餘價值有80蚊。

根據方案,投資者先攞番本金一成剩餘價值,扣除番60蚊回購成本,差額再還俾投資者,換言之投資者可以收足80蚊。

假設抵押品無咁值錢,已經跌價9成,只係剩底十蚊,投資者可以收番本金六成後,仲可以攞番抵押品剩底嘅一成價值,即係合共收番7成本金。

簡言之,只要抵押品價值不跌多過九成,投資者可以最少取回七成本金。

除左專業投資者外,全數雷曼迷債投資者,都可以根據方案獲回購,而銀行就完全無錢賺。

銀行界話,按現時方案,業界最少承擔75億虧損。

有關方面對專業投資者定義未有最後未有共識,初步傾向,如果一名投資者,專係投資結構產品,就會被界定專業投資者,唔獲賠償。

等咗十個月,終於有具體嘅回購方案,但班雷曼迷債苦主話,都係唔接受。

他們的理據是,銀行做錯事,一方面可以取回抵押品,同時又只係需要賠七成,是便宜了銀行。

以新鴻基、凱基賠足百分百先例,銀行錯仲多,無理由賠償額相差咁大,認為應公布市值,可以等透明度大啲,自己容易計數。

好,買左雷曼迷債要蝕錢,如果同期買左匯豐又點?

喺雷曼兄弟倒閉前,投資者將資金投放入滙豐,當時股價仲係高企喺一百蚊樓上。

但今日,經過供股,雖然大市已經回升到金融海嘯前水平,但滙豐股價只係企喺70蚊邊,每手要蝕3成4。

雷曼苦主們,唔好當海嘯無發生過,你蝕錢要人填氹,賺息時又會唔會同人分享? 不要忘記,銀行只是收你百分之二手續費,而家要拿數十億出來,都是那句話,得些好意需回手。

留言

Unknown說…
0見識.0常識.0認識.0知識.更是0分析
唯有五識0知青 !!!!!
匿名說…
請用常識來分析。你點可以用匯豐與雷曼迷債來作比較呢?買得匯豐股票者即係投資者。但係好多雷曼苦主係一D公公婆婆,一直以來都只係做定期,被銀行遊說買著雷曼迷債。滙豐股價而家雖然只係70蚊,但長揸終有返家鄉一日到來。請問長揸雷曼迷債可以返家鄉嗎?
匿名說…
Bankers 们, 可知秦始皇统一天下还是用李斯的远交近攻,遂一击破... 要赢就要将客户分类,将利益分开,让他们力量分裂...才可以成功.

雷曼迷債苦主, 要取最大利益就要归边, 莫听立法议院之笛,他们只是争取他们的利益,不是你的最大利益...
匿名說…
我不大明白cable TV 要邀请黄伟康作嘉宾,每次看到他的表现确实令人失望. 从 16,000点便叫人估货叫到今天也是一样.跟了他不要是失了很多机会或是输大钱 这个看淡很多人都有,但他的傲慢到了 19,400 还是叫人吃不消.
我听到很多 C 拉 听了他输了很多钱.
现在每次我看到他都要转台到 NOW. 一则可以避开他的影响, 二来可以看另台的看法.我衷心奉献各位不要听他,一见转抬. 看TVB 电视剧起码不会影响您的心情和有机会输大钱.
《迷宗》銀行理虧 應全數回購迷債

筆者第一和第二篇在《信報》發表文章都是寫迷債,至今超過半年了。先有新鴻基證券和凱基證券百分百退款予苦主,現有中銀賠償60%的建議。雖在法律上沒有判決誰對誰錯,也說明了理虧在何方。
從一開始,整個銷售安排都是隱瞞着迷債的真正結構,怪不得到現在,還有很多人包括財金官員都認為,如雷曼不倒,天下就無事,況且雷曼當日還是A+評級的。先讓筆者再簡單的解說這批迷債來糾正誤解。

其實,迷債真的是一批公司債券,但不是由雷曼發行的,而是由那間空殼公司Pacific Finance 所發。雷曼並無給予擔保,法律上更做到無任何股權瓜葛。一間空殼公司發債來做什麼?對不起!他們從沒有清楚地告訴小投資者們,只說小投資者借給它的錢還有三A級CDO作抵押!有抵押,看來真不錯。

其實,它是用你的錢去買那些無實質資產作支持的 CDO。這CDO又是什麽來的?跟誰買?對不起!市場千變萬化,空殼公司當日不能作實告訴你,要待集資完結,把握到好時機才去買。這等同授權給它任買,只要買的是三A便可。空殼公司每年給你五厘息(36系列),而三年後有無錢還,就看這批CDO造化了。簡單來說,這跟買高風險基金並無兩樣。現在大家都知這些CDO是什麼了,原來還有很多都是雷曼自己發行的。也就是說,如CDO市場崩潰,就算雷曼不倒,小投資者都要虧本。最近大摩的精明債出事,就是如此。

轉移視線刻意隱瞞

只看上面,你會買迷債嗎?一般人都不認識CDO,每年回報又只有五厘,根本不合風險回報比例,當然不會買!雷曼就來一招轉移視線,把產品來個包裝,就是跟小投資者們買個credit default swap(CDS)。在36系列中,他先選了七間本地大銀行、大藍籌,說如任何一家出事,我雷曼就充公你們小投資者在 Pacific Finance 的債權,你就從我雷曼手上接過那家出事公司的債務。

這招真管用,使人覺得是在冒大藍籌的風險而收五厘息,頗吸引!其實,CDO 的風險從沒轉移,還是在小投資者頭上。但大家知否那些CDO的回報又怎會只得五厘?雷曼成功把高風險的CDO賣予小投資者,就只付那可憐的五厘息,而CDO的高回報就保留給自己,奸狡吧?但這是商業社會,你情我願。要害之處是他們隱瞞了上面的安排。怎隱瞞呢?

在宣傳單張上,只有三個重點大字標題:3年期,5厘息,本金與7大公司掛鈎;再加大備注:不保本,就是這樣。對於CDO的交代,真是小之又小,更在小標題上把它變為空殼公司給你的抵押品之一,只在那些小字(fine-print)中才短短說出替投資者買CDO和CDO也是風險所在的事實。

就算在正式的銷售檔, Issue Prospectus 中開始的十多頁,都只是大篇幅談那七間大公司的背景、評級如何,七間大公司出事時小投資者會有什麼損失。對CDO的敘述,全在文件的中後半部,篇幅也小得可憐。這樣,你就先入為主以為迷債只跟七大藍籌掛鈎了。

又且看正式的銷售檔怎樣作最後的推薦,說迷債適合哪類型投資者(第11頁):

滿足收定息者(講了等於沒講);
對七大藍籌充滿信心者 (轉移視線);
不介意未到期空殼公司也有權提早贖回迷債者;
願意承受虧本風險者,而在七大藍籌出事或迷債被提早贖回時就最易虧本。
何時要提早贖回,其一就是CDO債務人不能依時還款予空殼公司。但這裏沒說清楚,更跟七大藍籌風險混在一起,胡混過關。這是什麼產品推銷策略?是否蓄意把真正風險埋藏?

筆者初看檔時,也不知CDO的風險並非賣回給雷曼,要一直看下去,看到放在附件中的CDS合約本身才知道,此風險還是留在小投資者身上。此合約又真是非常「專業」,即是全部艱澀英文,要行內人細心閱讀才能明白。筆者有一次跟David Webb 討論此點,連他也看錯了。

銀行本身又怎去推銷?筆者一直從事企業融資,但多年前在上一間銀行工作時,也應零售部老總要求,幫他們向大孖沙們推銷類似產品。生意人重利錢,沒有兩三個開的,都不會冒險;迷債只有五厘,我說不可能的。零售部只一路說這是藍籌低風險,正就是上面那幾個重點,還有叫我們打人情牌。我們不久就停止銷售,只因回報不吸引,無人問津。

銀行有責任作盡職審查

不過,就從無人向我們解釋過背後有CDO的安排。銀行有市務發展部和法律合規部,應是來支援作前線的營銷營業隊。為何當時無人能解讀迷債?是雷曼在刻意隱瞞?是銀行零售管理層只追求佣金而不盡職審查和瞭解產品?還是一般商業銀行,特別是零售部,根本就沒有經驗和專業知識去理解日新月異的財資產品?銀行實在不應單單提供一個零售網絡予投資銀行向公眾行銷。

在資訊永遠分配不均的現實下,銀行有責任作盡職審查,提供公正分析予一眾缺乏這方面知識的小投資者。今次迷債事件正正暴露了這結構性問題。求佣金利潤,沒錯,但卻沒有足夠專業知識和監管去制衡。銀行與客戶之間的互信已全部消失了。雖然筆者也是從業員,但幫理不幫親,銀行不全數回購,說不過去。

有朋友問,三A的CDO,也是三A,跟一般的三A公司債有何不同?這個筆者去年也寫過,這裡篇幅有限,不能再重複了。簡單的說,替公司評級,主要看他的生意前景,是實在的。CDO不是單一公司,是一個組合,有一大群債務人,除了看大經濟環境,更看重的是這一大幫債仔之間每人的財務變動會否影響他人,又或加多一個債務人會否抵銷另一個的風險,從而降低整個組合的風險。這是統計學上的co-variance問題,也是基金組合投資的基本理論。

看似科學,實則很多時跟現實脫節。筆者賣過賭氣溫的天氣衍生產品,煤氣公司、滑雪場買來對沖,但個個就是怕冬天不夠寒冷無生意,怎有人來接他們的「冷盤」?不也是一般的投資基金。但為何他們不是投資在財務,而是投資天氣衍生產品?理論上,天氣跟財經產品上落的 co-variance 是零。把天氣買進基金組合裡,是絕對有優化作用的。數是這樣計,但此產品在港行不通,就是脫離現實,沒實體,風險真是計算不來。CDO風險,評級也如是。

作者為金融從業員

轉載自:信報 2009年7月6日(一) 頁29
http://chukwokhung.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808641
2008-News:

US Regulators alleged that brokerages misled investors into believing that auction rate securities were safe, cash-equivalent products, when in fact they faced increasing liquidity risk. Major financial companies Goldman Sachs, Morgan Stanley,UBS, Citigroup, Merrill Lynch, Wachovia Corp.,and others that sold auction-rate securities have reached 100% buy-back settlements.
證監會行政總裁韋奕禮出席研訊時再次重申,雷曼事件解決方案必須符合三大原則,包括降低客戶損失,用行動糾正再發生違規問題之可能,方案並且要有懲罰性及阻嚇性.
Financial institutions engage in improper conduct for financial gain. As in the case of those who evade tax, penalties must have a deterrent effect. Like tax evaders, 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should have faced penalties of up to three times the fees and commissions they earned as a result of their misconduct. Regulators in other jurisdictions have found that removing the financial gain is an effective deterrent.

In other jurisdictions, when misconduct by financial institutions has been shown, compensating all affected investors is the norm. The onus is on 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 to demonstrate why an investor should not be compensated. Our process of putting the onus on the investor to prove his claim puts many ordinary investors at a disadvantage.
为什么要求100%赔偿 ?

讀信報7月6日迷宗一文〝銀行理虧 應全數回購迷債〞 後,讀者們(不需是金融專才) 也應明白迷債此等產品由發行到銀行內部審查,中間無不涉及隱瞞(實質是欺騙) 及對投資者失責,……. 如果在解决方案上讓銀行以六或七成回購草草了事,在港經營的銀行業對客戶之Duty of Care 之要求的確是十分低,其結果受罪的只是一群小存戶。那麽,在香港公義何存?

或者說: 當銀行欺騙的時候,就不是欺騙了????? 銀行行騙與庶民不同罪???????

銀行是具備了一切所需之教育程度 和 CDS / CDO / 合成 CDO /信貸掛鈎產品等信貸衍生工具的投資知識和經驗。如果銀行沒有能夠給客戶解釋產品之真是特徵和相關風險,沒有能夠把充分的資料給客戶的話,原因何在呢?

和廣北先生在銀行銷售了4-5年 (2003-2008) 共 36 個迷你債券系列之後,於2008年9月27日,公開承認:“現時本港銀行作為雷曼迷你債的包銷商或分銷商,掌握的信息十分有限。這些債券狀況如何﹖債券抵押品的性質是什麼﹖。。。目前包銷商都不掌握確切信息。”

如果銀行理解產品之真實特徵和風險,為什么和廣北先生說“銀行”對於“債券抵押品的性質”不確切瞭解 ? (和先生用”債券“來簡稱”迷債)。為甚麼銀行在銷售了4-5年 迷你債券系列之後卻半各字都不敢提迷債這個“債券”之真實特徵和風險?銀行怕甚麼?銀行心虛了嗎?
[轉載] ]迷債回購方案中投資者和銀行損益計算表-對銀行不但無懲罰性,反而有得賺 ?


以下為 J.Y.先生 從新聞中收集相關的迷債回購方案,加上整理得到一的列表,歸納而成的迷債回購方案中投資者和銀行損益計算表.


大家細看一下以下整理得到一的列表,便會發覺在某些情况下銀行的損失居然比投資者為少,甚致有得賺,剩餘價愈高和投資者在抵押品出售後剩餘價值餘的攤分比率愈低,銀行有得賺機會愈高及賺得愈多,

證監會表示考慮和解方案時,會根據3項原則,
一是能否補償投資者損失、
二是有關機構能否確保日後避免再犯及改善錯失、
三是要反映若干懲罰性。

現在的迷債回購方案, 對銀行不但無懲罰性,反而有得賺 ?
和解方案究竟主要是在懲罰誰?懲罰錯誤地信任了銀行的香港市民們?

以下計算未包括
- 銀行銷售迷債所收到的傭金,(對於一個4年期的迷債系列,在4年內,銀行通常是每年都收到相應之傭金);
- 投資者己收取的利息(傳有銀行要求扣除相關利息);
- 以及銀行的手續費(傳銀行傾向免收手續費),


================================================

列表-1: ' 60%+10% ' 回購方案中投資者和銀行損益計算表.
[ 銀行按投資本金之 60% 回購,
抵押品出售後的餘價值的首 10% 歸還投資者,
若還有餘款,首 60% 屬銀行,
若再有餘款,會全屬投資者。 ]

[抵押品售後價值] 投資者實收 投資者(損失) 銀行損/賺
----------------------------------------------
5% 65.00% (35.00%) (60.00%)
10% 70.00% (30.00%) (60.00%)
15% 70.00% (30.00%) (55.00%)
20% 70.00% (30.00%) (50.00%)
25% 70.00% (30.00%) (45.00%)
30% 70.00% (30.00%) (40.00%)
35% 70.00% (30.00%) (35.00%)
40% 70.00% (30.00%) (30.00%)
45% 70.00% (30.00%) (25.00%)
50% 70.00% (30.00%) (20.00%)
55% 70.00% (30.00%) (15.00%)
60% 70.00% (30.00%) (10.00%)
65% 70.00% (30.00%) (5.00%)
70% 70.00% (30.00%) 0.00%
75% 75.00% (25.00%) 0.00%
80% 80.00% (20.00%) 0.00%
85% 85.00% (15.00%) 0.00%
90% 90.00% (10.00%) 0.00%
95% 95.00% (5.00%) 0.00%
100% 100.00% 0.00% 0.00%
Money-Cafe seems still not understanding the true feature and risks of Minibond. Therefore, compare Buying-HSBC stock versus buying-Minibond.

WHat kind of risks & true-features were explained/disclosed to retail clients?
I guess you never did your home work although you made comments on the Minidond.

please do your home work before you open your mouth /write comment on Minibond, if you wish to keep your opinion at a certain level.

my 2 cents

You are welcome to visit http://minibondvictim.blogspot.com to read about the Minibond related and give your comment/advise. But it may take many of your precious time, and you are not paid for doing so.
Moneycafe說…
買迷債同匯豐當然有分別,不過提出一個匯豐來說,只是想說明任何投資,都有機會損手,即使穩陣如匯豐,都要蝕三成,那麼現在七折理應收貨。
匿名說…
Totally agree Money Cafe saying: '得些好意需回手' !!!
匿名說…
It is not always to find who's right or wrong, especially when we touch on thousand of cases which involved different types of investors. Some are really misled but some are just mingle with the others to ask for 100% compensations. What I can advise are only the fool will stuck to their principle. They have lost huge opportunity gain by entering into the stock market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is year. I am sure they can easily make it back another 40% or even more in year ahead!!!
匿名說…
買匯豐正股跟渦輪由沒有分別?

如果銀行讓你覺得你買的是匯豐正股,結果銀行賣給你的是匯豐渦輪和一堆其它公司的渦輪,你會怎樣想?“投資失利”? 還是“銀行騙人”?

問題的關鍵在於失實陳述,誤導,和隱瞞許多重大風險!

Money Cafe 居然連這都不知道。只聽到銀行家講些甚麼“投資失利”之煙幕彈。
匿名說…
Wise Man says: Time is money!!
Pack up the things & hit the road!
The more worry one has to carry, the trade off is one's health.
Take care!
What one means now one can invest HSBC at 73 and by middle of 2010, we can see 115. We can not compare apple and orange but the path to go ahead is decided by one's wisdom.
I am not from Money Cafe nor Banks nor any official nor holders!. The remarks is to give to those who has been stress or burned out for the last 9months.I do concer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bankers should not be stopped. Does money can settle dishonesty, misleading and traps to the investors??? They all need to be punished if they found of breach of their duties and went beyond the rules that a banks should conduct their business.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急於求成」 JPEX 爆煲引證證監會監管不力

減辣不單徒勞無功 甚至「好心做壞事」

開放(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