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交易

溫總出巡,言論字裡行間,外界解讀為釋出寬鬆訊號。

加埋中證監加批QFII額度,內地即時等同於兩個字,就係托市。

當然,如果單睇QFII額度加碼,無疑代表市場有新資金。

但兩個疑問,一,有額度,係咪代表外資一定用先?尤其係內地市場短線賣點有限。

二,係為什麼會大加額度?

瑞信陶冬解釋無錯,與其當刺激市況,倒不如理解為反映內地資金面不足既根本問題。

中證監加推QFII,極其量係扮演沖銷型功能,因為過去幾個月,外匯佔款明顯下降,依家當局只係想抵消部份影響。

總理話,關心中小企營運,要盡快適時微調,好明顯,再次顯示內地經濟活動減慢情況未改。

所以外資行個別認為,下星期五,四月十三日,正正係市場一個D DAY,因為當日內地數據,可能印證市場憂慮,未致於硬著陸,但軟著陸得好難睇。

人民日報一篇評論文章,標題直接了當,佢地話,改革的骨頭,必定越來越難啃。

無錯,無論溫總講銀行賺錢賺得太易,發改委近日有關利率市場化既講話,說明既唔係銀行賺好多錢,而係改革真係嚟,唔係講笑。

溫總無話銀行暴利,但內銀賺錢太易,大家都知。千幾間內地公司,舊年合共盈利過萬億,但扣除十二間內銀八千幾億盈利,內地企業盈利,舊年實際係跌。

從理性角度諗,事關重大,影響甚廣,中央唔會好似當日郁中移動,向油公司收暴利稅咁,對付內銀。

內地傳媒的形容辭五花八門,有說打破銀行業壟斷局面已經係「箭在弦上」。

廿一世紀經濟報道就以「銀行暴利背後既浮士德交易」,形容銀行既暴利、正係源於監管機構對存貸款利率不對等管制、以及銀行嚴格准入呢類政府保障。

確實、內銀盈利高,與其說內銀有錯,實際根本係建制促成,內銀咁多年,根本活在政策保護網之下,令佢地有高達八成既利潤、都係源於國家以管制利率形成既存貸利差。

毫無疑問,內銀盈利短線可能見頂,領導人批評內銀,但點講,都諗唔到佢地有咩方法郁內銀。

內地經濟要靠銀行,大幅開放金融業俾外資經營,又驚影響金融安全,總理用意,會唔會只係想講些大快人心既說話?

講到尾,改革一定有,亦會正如人民日報講,係會難啃。唔少內地學者都同意,過去幾十年模式,製造太多既得利益者,如果明白呢個情況,再環顧內地形勢,似乎唔應該有太大政策憧憬!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急於求成」 JPEX 爆煲引證證監會監管不力

三十而立的金管局:思良將

減辣不單徒勞無功 甚至「好心做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