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轟烈


相比陳德霖五年總結,五年宏願系列文章,小加一系列有關滬港通問題網誌專題,更惹人興趣。

滬港通既然被包裝成為全球股市入秋之後最大盛事,資本帳試點另一大舉措,亦無人會反對。

但形容外資基金以滬港通避險,萬億資金雲集,該等報道、形容、有否帶有水份,應分清楚,不然的話,必定犯上主觀願意訴諸新聞寫作大忌。

概念歸概念,問題歸問題,李小加用意無疑貫切其列車要開得穩穩陣陣目標,只求順利,不求轟烈。

人人話滬港通Very Good,大方向有,但凡舉幾個假設,在在道出大框架之下存在極多細節問題。

譬如李加加提到「霸額度」問題。簡單講,每日僅僅數百億,如果肯定其門如市,聰明券商必然會製造大量指示盤霸Quota,以令自己較對手佔優,甚至出現七、八十年代製衣quotes炒賣翻版!!

另一個問題是追價又點先?老散愛高追,市價越高,指示買入價更改次數越多。本應市場是市場,追價永遠存在,但滬港通由於有額度,任何指示按盤已經攤佔當日額度的一小部份,為免混亂,小加表明,追價可以,但要先取消,然後再「排隊」才可以追,即將攤佔Quote勾出,有剩額度才會容許追價等相關涉及重新指示按盤進行。

零七年直通車,股市最亮點在於宣佈後,並假設即將進行之前的一段日子,可惜當年無幸見機制是否令股市見光即熱。

今次雖然無殺死呢回事,但市場一旦將一個概念Inflated ,某程度上等於自行將機制本身應有的正能力,及催化,自行消滅!!

市場較少提及還包括匯率問題。內地按滬港通買港股,計價港錢,但匯率報價由指定銀行負責,每日預期最少更新一至兩次。

但觀乎人仔官價及離岸價近期波幅之大,一個形同僵化的匯率報價,是否構成問題,及造就不必要的干擾,甚至另類套利,值得再考慮。

瑞信列舉三十八隻潛在受益股,內地基金提建議三大操作概念,當中內容大部份新意欠奉。

指數升與跌,並非由滬港通定奪一切,大部份還看資金及基本面。值得觀察是,基於各種原因,其他考慮,滬港通開通後,更多內地個體散戶,會將戶口搬到本港操作,這亦可以解釋,撇除炒作之外,純本港港證券股咩事會喪升喪有!!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開放(置頂)

少數人的暴政

減辣不單徒勞無功 甚至「好心做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