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古諷今

歷史不會完全重複,但規律總有其循環。

金融時報日前一篇文章,就重提七、八十年代香港經濟一段歷史,從而借古諷今。

三頁文章,FT以怡和揭序,由八四年遷冊,到九十年代股份全面在港除牌,前途問題之外,為的是避過華資敵意收購。

三十載今日,FT明言,怡和當日面對的問題,也許是華資四大發展商現在正面對或將來要應付的問題。

亨利凱薩克講過,怡和旗下好資產,從來屬非賣品。

凱薩克奉行非賣品經營原則,做成目前怡和怪現象;
註冊地、上市地位等等跟香港扯不上關係,但集團主要資產、辦公總部、盈利來源,仍然是香港,而今時今日、置地仍然是中環大地主。

當日認為怡和跑得怱忙,有欠周詳,事後回想,可能盤算精準才對。

怡和堅守非賣品原則,但FT認為,華資四大發展商面對中資大軍到臨,未必再有凱薩克家族那份福份,及堅持條件。

撇除政治不談,FT指,長實、新地、恒地、及新世界,四者合共全年盈利260億美元,反觀內地四大房產,盈利合共1110億美元。

盈利輸了一仗,FT更用四大本港豪富平均年齡計,89歲,對內地平均62歲,呢一點,分析界認為,實在可圈可點,甚至另帶有味道。

祁斌大哥由中證監過檔中投翌日、就以港股估值低及中資企業棄H回A為理由,提出港股邊緣化理論,撇開香港邊緣與否,立論在在徹底有誤。

而實話實說,香港要擔心並非邊緣化,而是奉承內地模式的內地化。

換個角度想想,內地巨企份外鐘情香港磚頭及殼資源、機構大戶及大媽對南向港股越來越歡喜,匯豐、騰訊之外,上榜均是建行、工行、平保等一眾A股重複股份。

其實,上海股市、深圳樓市及殼價前途更前景無限,老套一點,貨幣之外,香港制度、及其獨特性尚且仍是中資資金不離不棄原因。

觀乎近年種種,為官者到底有否負了呢批來自祖國的香港支持者??!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急於求成」 JPEX 爆煲引證證監會監管不力

三十而立的金管局:思良將

減辣不單徒勞無功 甚至「好心做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