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1999年科網熱潮開始成立,創業板18年來歷史,對小加總裁來講,一直都係心中一條刺。
你話創業板唔爭氣?
總市值由2015年1700億、增長八成,去到而家3200幾億。雖然對比主板28萬億只可以說是九牛一毛,但增幅絕對唔失禮。
好多創業板之中、都有良好業績表現,好似中國信貸、亞博科技、新意網,仲有新貴「翠如BB」股聯旺、市值比起主板絕不失禮。
問題係公司質素參差、而且過去一段時間因為全配售,部分股分股價大上大落,變為啤殼基金,甚至淪落到被內地大媽稱為「妖股」,你話小加總裁呢啖氣點受得落?
其實對創業板,一直有兩個Theory:
一係就係大刀闊斧直接改革,將上市要求大幅提高;
而另一派就認為、可以另起爐灶,索性設立新板,令創業板自行萎縮;
顯然小加總裁係更buy 後者做法。
翻查過去八年,創業板上市資料,全配售股分佔新上市比重,最少年分都有84%、最多去到90%,情況直至今年,在證監會雷厲風行打擊下先有改變,全配售比重減少至不足60%。
其實監管機構都心知肚明,呢種全配售方式根本就大圍標,套用小加說法就係「姨媽姑姐」公然造市,過去幾年無論交易所定證監會都無正視問題,直至歐達禮提出採用「實時監管」手法,對全配售創業板股分作全天侯SCAN,「妖股」先開始掃清。
日後市場架構由兩重變成三重、一個簡單問題,仲有咩公司會在創業板上市?
唔想IPO、繼續全配售上市,可以到初板掛牌。
符合到盈利要求、就視乎自己「質地」,股權架構係咪合規,大可揀主板或創新主板。創業板既收場,其實早已經不難想像。
今次小加總裁聰明之處,係借改革市場、一心解決市場質素以及同股不同權爭拗,可以話一石二烏,而創新主板更加可以話係為中概股回歸「度身訂造」。
相信阿爺經此一役、對小加總裁信任,只會更上層樓!
你話創業板唔爭氣?
總市值由2015年1700億、增長八成,去到而家3200幾億。雖然對比主板28萬億只可以說是九牛一毛,但增幅絕對唔失禮。
好多創業板之中、都有良好業績表現,好似中國信貸、亞博科技、新意網,仲有新貴「翠如BB」股聯旺、市值比起主板絕不失禮。
問題係公司質素參差、而且過去一段時間因為全配售,部分股分股價大上大落,變為啤殼基金,甚至淪落到被內地大媽稱為「妖股」,你話小加總裁呢啖氣點受得落?
其實對創業板,一直有兩個Theory:
一係就係大刀闊斧直接改革,將上市要求大幅提高;
而另一派就認為、可以另起爐灶,索性設立新板,令創業板自行萎縮;
顯然小加總裁係更buy 後者做法。
翻查過去八年,創業板上市資料,全配售股分佔新上市比重,最少年分都有84%、最多去到90%,情況直至今年,在證監會雷厲風行打擊下先有改變,全配售比重減少至不足60%。
其實監管機構都心知肚明,呢種全配售方式根本就大圍標,套用小加說法就係「姨媽姑姐」公然造市,過去幾年無論交易所定證監會都無正視問題,直至歐達禮提出採用「實時監管」手法,對全配售創業板股分作全天侯SCAN,「妖股」先開始掃清。
日後市場架構由兩重變成三重、一個簡單問題,仲有咩公司會在創業板上市?
唔想IPO、繼續全配售上市,可以到初板掛牌。
符合到盈利要求、就視乎自己「質地」,股權架構係咪合規,大可揀主板或創新主板。創業板既收場,其實早已經不難想像。
今次小加總裁聰明之處,係借改革市場、一心解決市場質素以及同股不同權爭拗,可以話一石二烏,而創新主板更加可以話係為中概股回歸「度身訂造」。
相信阿爺經此一役、對小加總裁信任,只會更上層樓!
4 則留言:
一隻8217..都市值"160億"..用總市值增長8成黎講..真係得啖笑..
都未講呢幾年新上市左幾多隻股...
係咪妖股基地, 大家心照啦...
Thanks for sharing
多謝大大無私分享
開鎖
開鎖
荃灣開鎖
青衣開鎖
大圍開鎖
沙田開鎖
大埔開鎖
粉嶺開鎖
荃灣開鎖
粉嶺開鎖
荃灣開鎖
錦田開鎖
日出康城開鎖
寶琳開鎖
坑口開鎖
坑口開鎖
尖沙咀開鎖
荔枝角開鎖
沙田開鎖
大埔開鎖
粉嶺開鎖
荃灣開鎖
天后開鎖
金鐘開鎖
錦田開鎖
杏花村開鎖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