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國家與金融中心

香港人過了風起雲湧的一個星期,政權可能怕你唔知、驚你唔覺,驚嚇程度是幾何級上升。

由李家超公布要封殺蘋果日報,到星期五正式上任為政務司司長,前後只是個多星期,可見今次真是論功行賞。
今次政務司司長的人選,可以說是非常破格,既不是政務官出身 ,也不是如唐英年般商界出身,是由紀律系統官員擔任,加上鄧炳強出任保安局局長,「警察國家」之說由此而生。
連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麥美娟也「加持」香港成為Police state這個說法:Why not ?用香港人嘅口吻,即係「點解唔得」!
這個根本性改變香港官僚制度,對金融中心地位會有什麼影響呢?
根據維基百科解釋,警察國家與法治國家的不同在於個人自由的界限:警察國家以「人民福祉」為藉口,不惜侵犯個人自由。
維基百科續指出,警察國家的政府,認為自己是無知人民的監護人。為了保護人民,他們有義務糾正人民的錯誤,指導人民應該如何做,以維持正當的社會秩序,即使這些作為,違反了人民的意願。
警察國家最常見諸於南美、中東及亞洲國家。由軍人政府政變奪權,以國家安全為理由(係咪熟口熟面?),將民選領袖拘捕(??)或逐出境外,再對國家實施軍事管制。近年泰國及緬甸都可見一例。
對國際投資者來說,警察國家最大的影響不是什麼民主選舉或個人自由(根本事不關己)。
他們最擔心的,是政權一旦認定國內金融系統及資本主義制度受到衝擊,他們可能會實施資本管制,之後再將貨幣大幅眨值,甚至容許外債違約。
這在南美及一些東南亞國家,在九七及金融危機的期間,都經常可以看見,資本一旦受到管制就不能夠進出,這才是國際投資者的最大惡夢。
警察國家能否是國際級金融中心?放諸四海,類似個案是新加坡模式,雖然說是權威型的政府管治,不容許集會,也是一黨獨大,不過新加坡有全民選舉,政府及法制也相當透明,更是區內重要的仲裁中心。
陶傑在光明頂中直說,阿爺也心知只用紀律部隊出任主要官員,也可能有不足。面對國際投資者的關注,他揣測李家超、鄧炳強可能會夥拍李小加,出選下一屆政府,屆時既可以解決國家安全問題,同時亦有助舒緩國際投資者信心。
我認識的李小加,他雖然多次說過沒有出任政府官員的想法,但他的確是相當着緊香港的前途,而且亦表明會留在香港發展。如果「阿爺」曉以大義,用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前途作為談判籌碼,李小加亦有可能最終答允,到時也不知是福是禍。
過去一星期另一宗令市民擔心的事件,正是香港匯豐靜悄悄修訂條款,列明網上及流動理財切勿在海外使用。
事件引發出的「關公災難」獅子銀行雖然事後補鑊說客戶仍可在海外使用,但相關條款其實沒有改變,有理由相信,銀行是要戴定頭盔,一旦日後有咩「冬瓜豆腐」都可以名正言順說:條款已經清楚列明。
可以想像,因為這件事引發的撤資規模一定不少,否則銀行不會如此快速反應。
觀乎近月香港港元存款規模,已經連跌三個月,以四月數據對比一月時規模,港元累計減少13.9%。
當然金管局會解釋是新股凍資諸如此類的說法,但其實大家都心中有數。(原文刊於6月26日)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開放(置頂)

少數人的暴政

減辣不單徒勞無功 甚至「好心做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