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英雄見慣亦常人

古語有云,浪花淘盡英雄。現實投資市場,亦不知淘盡多少英雄。 昨日英雄,今日要為失敗而痛楚,格羅斯把酒垂睙,安東尼波頓因為強勢復出挫敗,去意已決。 約翰保爾森舊年意氣風發,晉身全球最賺錢對沖基金,今年卻徬惶無助,回報大跌四成。 英雄落得如此下場,本著賺錢唔係新聞,輸錢先係新聞,媒體會大寫特寫。但海嘯後三年,有幾多投資者真正睇準市況,會一帆風順? 投資老手,星級操盤人,掌握比人地多?訊息,有散戶無?網絡,有唔少人渴求?資本實力。 八月一役,大輸特輸,證明大戶都係人,從好方面諗,做小投資者,更應該加把勁。 事後孔明,輸錢總有野可以賴。 傳統,大戶係最聰明,最掌握市況。英國金融時報亦問、點解佢地表現咁差? 結論係宏觀經濟環境無人預計到。 以約翰保爾森為例,佢今年賭通脹大升,軍師原來係格林斯潘,而睇錯宏觀經濟,亦唔止佢一個。 ?緊係點,唔少高手都話,唔知。但投資高手失準,唔只係八月發生,過去三年,真係跑贏標普5百既股票基金,原來只得三分之一。 但大戶風格有個好處,就係有錯就認,債券大王做得到。 繼續信自己眼光,不為市況所動,波頓亦有咁既本事。但點解輸成咁,就係人,根本預測唔到經濟。 金融時報亦都提到,八月贏既贏得唔開心、輸亦輸得令人不服氣。 因為經濟呢三年?,可能全部係假。大量印鈔,有假增長,假通脹,總之連聯儲局經濟預測都錯曬,做大戶對客戶,已經有「擋箭牌」。 比幾年前,依家環境更複離。亞洲區通脹千真萬確,歐美通脹、定通縮仍然無定論。 如果大家無記錯,幾次大通脹前,其實都埋下告別英雄觸發點。 事關,通脹可怕,抗通脹勝於一切。任何回報高?投資,都吸引資金無數。 最後,亦因為咁可能把關不足,或錯估形勢,最後輸錢。 債王,賺錢之神,股神故事忠告我地,大戶未必一定贏。星級投資者仍然實力有餘,但用毛主席一句,俱往已,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即係,你今日有本事賺到錢,咪係英雄!!

伯南克對伯南克

圖片
不出意外,伯南克在Jackson Hole既無QE3、亦無OT2。 伯南克在演辭提到,經濟由危機復甦的動力較預期弱,數據亦顯示,拖低經濟的動力較預期大,並不是短暫負面因素,在本土以至海外,金融系統仍然受壓。 聯儲局調低未來幾季的經濟增長預測,期間通脹會維持在百分之二或以下的水平。聯 儲局在九月的議息會議,會延長至兩日,商討推出進一步刺激的貨幣政策。 雖然伯南克未有推出任何巨體的措施,但就開出了一張相當巨額的期票: 聯儲局仍有一系可用的政策工具,相信可以有效刺激經濟。 既然QE大門未關上,市場亦可以鬆一口氣,美股扭轉早段下跌二百點走勢,畢竟有憧憬方是有希望繼續炒,還不記得去年股市是在八月公布有新一輪量鬆之後就炒上、直至11月落實推出措施就開始調整?? 太平洋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埃爾阿里安、喺金融時報撰文,話伯南克而家都了解、自己喺政策工具上面對更多制肘,佢應該趁著今日年會既機會、表明整體經濟係面對結構性問題,需要喺房屋、勞工、公共財赤以至信貸市場作出一系列改革,而聯儲局只會喺呢啲改革進行既同期,先至會推行另一輪非常規既寬鬆措施。 紐約大學教授魯賓尼就話,即使今日伯南克無任何公布,但佢估經濟雙底衰退機會高於五成,到時QE3一定會推行。 還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Stiglitz說得直接:美國再推量化寬鬆措施,都救唔到經濟。聯儲局再推量化寬鬆,都只係希望顯示自己,正參與緊危機處理,實際作用唔大。呢一點,聯儲局自己都應該知道。 要解決問題,斯蒂格利茨話,最根本嘅做法係運用財政政策,雖然會進一步擴大赤字,但呢點可以通過加稅調整。 佢又認為,淨係識得緊縮開支,只會將美國由經濟衰退、推入大蕭條局面。 其實作為大蕭條以及日本經濟衰退專家,伯南克又豈不知道貨幣與財政政策配合的重要性? 彭博今天就有一篇專文,標題就是伯南克對伯南克,說的是2005年之前作為學者的伯南克,會如何向今天作為聯儲局主席的伯南克獻計? 答案原來委簡單,除了要配合財政及貨幣政策外、最重要就是要勇敢行事!

盈利真相?

三大英美主流媒體包括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同彭博,都不約而同撰文,聯手狂插內銀,到底所謂何事? 當然、表面睇四大內銀,盈利增長乎合預期,佢地盈利夾埋更超越歐美十四間最大銀行賺到既總和! 不過上半年、各行嘅地方融資平台貸款急升,總數超過二億五千萬人民幣,就不得不令人擔心! 其實相比國壽太衰,衰到無得再衰嘅中期業績。內銀股業績實在太好,好到近乎完美。 單係工,中,農,建,四大銀行,上半年業績拉勻,平均每日賺十八億八千幾萬人民幣,比舊年同期十四億仲要好。 正當西方社會開始認為,銀行係夕陽行業,中國人社會入面,開錢莊證明仲可以發達! 其實,大家都預內銀半年業績好,但無諗到咁好。盈利升,不良貸款比率跌,股本回報升,息差升,只係撥備有所增加。 就憑咁好既數字,正如工行姜建清所講,咁低PE,咁高回報既銀行股,全世界邊度搵?! 不過如果真係好似佢所言,內銀股老早升番上兩倍帳面值!? 如果係,內銀就唔會一方面升,另一方面沽空激增! 西方唔信內銀,係鐵一般事實。中環人話,全世界都知內地壞帳會增加,如果內銀半年不良貸款比率升,都算正路。但唔升不突止,單睇工行回落到百分之一都唔夠,資產質素真係咁好咩? 內銀業績,好多自相矛盾地方。包括不良貸款比率跌,但逾期還款比率升。資本充足比率高左,但風險權重資產增幅亦大左。多次加息,但息差擴闊幅度又唔見得太大改善。 令分析界唔係咁開心,係內地到底有幾多次報細數?以外界關心地方債為例,中行,工行最新公布既地方融資貸款,竟然可以遠比年內公布時多。 大家不其然會問,內銀到底有幾多潛在問題貸款? 不得不承認,內銀其實仍然係服務國家,只要國家好,內銀唔會有事。但唔會有事,唔代表壞帳唔會升,盈利唔會跌。其實,呢兩樣野愈早出現,市場反而更受落! 渣打一份報告就提到,環境變化太大,叫人千其唔好信盈利預測。其實都岩!! 亂市之下,太多唔同估值模式充斥,信既話,一早到左入市指標。 最緊要,都係信自己對眼係最靠得著!!

沖涼

我想大概各位都會同意,沖涼係可以諗到好多嘢,不過諗到用50億美元救美銀,應該只有佢! 繼三年前金融海嘯之後、出手支持高盛同通用電氣,巴菲特再次出動,斥資50億美金支持近日股價低殘嘅「美國銀行」。 佢旗下嘅巴郡同美銀達成協議,買入5萬股優先股,每股10萬美元,年息6厘。 巴郡同時可以認購多7億股普通股。行使價7點14美元。 對美銀突然投下信心一票、巴菲特話,佢係喺「沖沖吓涼」時突然諗到。 話認同美銀有實力、同喺行內有領導地位,相信長遠一定可以恢復實力,認為買得過。 於是喺星期三朝早,親自打電話、俾美銀行政總裁莫伊尼漢,話要入股, 莫伊尼漢就話雖然無集資壓力,但亦認同獲股神「祝福」可以消取市場緊張情緒,於是喺24小內完成呢宗交易。 值得留意、今次同入股高盛同通用電氣唔同,巴菲特係主動打電話比美銀,情況罕見。 消息刺激美銀股價一度急升近兩成六,以收市價計,優先股同認股權市值62億美元,一日內巴郡帳面賺接近13億,首日投資回報兩成半。 咁係咪得巴菲特贏晒? 美國媒體普遍對今次交易正面,認為係雙贏局面。主要係一直傳美銀要填補按揭虧損,有集資壓力。 有分析員,入股美銀嘅行動再次明巴郡某程度上,已經取代聯儲局、成為美國銀行體系嘅最後資金來源。 不過亦有對沖基金經理批評,美銀每年俾3億美金股息比巴郡,同時亦令盈利攤薄百分之八,係高昂既「廣告費用」。 高盛同花旗08年獲得巴菲特、分別注入50億同30億美金買優先股,年息高達10厘,比美銀仲要高。 巴菲特話,而家唔係金融海嘯,無理由叫價咁高。

那一天,終於到來.....

蘋果公司既股價,喺喬布斯97年重返蘋果既十四年間,升左九十倍,市值由二十億美元跳升至近三千五百億美元,一度係全球市值最大既上市公司。 不過喬布斯好可能無法再喺台上聽到呢啲拍掌聲。 佢喺交比蘋果董事會同蘋果用戶既公開信中,一開始就提到,如果有一日唔能夠再履行、行政總裁嘅職責同期望,就會第一時間通知大家。 好不幸、呢一日,終於來到。 佢話願意留任成為主席、董事同蘋果員工,希望喺新既崗位,繼續作出貢獻。 兩位科技界達人劉民輝及莫乃光都認同,此封信道別意味濃烈,想喬布斯身體已急劇轉壞! 交代左自己去留,喬布斯不忘欽點接班人,極力建議董事會任命首席營運總裁庫克,接任成為新行政總裁。 04年證實患癌,2年前做過肝臟移植手術,今年一月中開始再次放病假。 公司日常營運工作,全部都交晒俾「庫克」,只係過問公司重要決策。 華爾街日報話,放咗七個月病假嘅「喬布斯」,即使係放緊病假,都有積極投入產品開發工作。 預計黎緊都會一直係咁。相信既定嘅產品生產計劃,包括IPHONE 5同IPAD 3嘅推出進度、唔會受阻。 不過,市場仲關注,現年50歲嘅庫克,係咪真係接到棒。 庫克加入蘋果公司13年,喺過去7年,曾經兩次頂替喬布斯,處理日常營運工作。 華爾街日報嘅報道形容,做過IBM同康柏電腦嘅庫克係「營運天才」,喺佢領導下蘋果夥拍富士康喺中國建立一個龐大既生產機地,大大減省營運成本。 但問題係,喬布斯一向係蘋果嘅「大腦」,所有蘋果嘅革命性產品都出自佢,市場擔心庫克好難延續喬布斯嘅神話! 想想,一個人搞MP3機可以令全球唱片公司無錢賺、做電話令經營商個個都買怕佢,做無人吼的平版電腦可以帶動「No PC」年代來臨! 當年創辦人之一嘅沃茲尼亞克都話,喬布斯作為最偉大嘅科技公司掌舵人,今後嘅一百年,都值得大家懷念。 有蘋果公司觀察家話,喬布斯獨特之處係佢從來唔相信市場調查、係依靠自己既直覺,參與產品既軟硬件開發、提供一啲產品係超出消費者想像既範圍,呢一點係現有管理無可取代。 金融時報形容,喬布斯就好似一個開發產品既天材,事事追求「完美」,無左呢分「執著」,會令蘋果好難喺產品上再創新。

生死存亡

上個月李小加發表的萬言書中,己提及作為一間千億市場公司,388每年使在資訊科技的開支,連一億元也不夠。當時李總裁已提出,如果IT部門不趕快急起直追,這會威脅到港交所的生死存亡! 豈料不出一個月,這個威脅竟會成真!!? 說到這處,雖然港交所反應的確有不如應,但仍要讚一下交易所。 港交所旗下網頁中午突然出現故障,導致七間上市公司下午要臨時停牌,包括匯控、港交所及國泰三隻大藍籌,四百多隻衍生工具亦無法買賣。港交所初步調查,相信網頁是受到黑客入侵,已經報警,又找國際頂尖專家跟進,警方指正了解事件。 網頁大故障,七間公司、一隻債券和相關衍生產品下午開市前停牌。受影響包括匯控、港交所及國泰三隻大藍籌外,還有多間公布股價敏感資料公司、相關衍生工具總共416隻亦全部停牌,還未計算期權。 十二時開始,港交所網頁上刊發上市公司通告的「披露易」一欄一直不穩定,一時能登入,一時失敗,直至收市還未修復,時隔六小時多,網頁才恢復正常。 由於目前公司要透過港交所網站發表通告才符合上市規則披露要求。有學者不排除有人看準當中漏洞,入侵網站,令數隻大藍籌停牌,顯然是另有居心,不是單單有Hacker想玩野咁簡單。 目前收購、出業績,這些股價敏感資料在上市規則規定,公司要將有關通告同時於港交所「披露易」網站及公司網頁發布。披露易網站失靈,上市公司不可以上載通告,令他們變相不符合披露要求。有學者指,不排除有人看準這個漏洞狙擊,從中圖利。 有些批評當然可以無限上崗上線、但如果只將資訊放到上市公司內發布,又有幾多人識得搵那些資訊? 結果又變成另一個不對稱資訊,況且亦會正中做事者的意圖及動機,那時我可以肯定,港交所會更被人駡得狗血淋頭。 而且批評者、恐怕大部分都沒有管理網站的經驗,需知今天資訊科技發達,就算強如美國國防部、CIA近年一樣發生網站被入侵事件,港交所的交易系統未有受到破壞,證明最重要的核心系統已受到保護,但披露易仍然難防駭客的破壞,恐怕交易所亦要採取補救措施。 有電腦保安專家指,披露易是一個公開予公眾查閱的網站,較易被黑客入侵;相反,要入侵交易系統就會困難很多,因為通常需要特定權限才可以登入,保安程度高得多。 觀乎出手者既熟悉交易所運作,又有超乎常人的理解,特別是近日人心虛怯,任何傳言都會產生”人踩人”現象,那時豈不是最佳出擊事...

冰河時期

斷估唔到伯南克可以絕成咁,居然為利率設定一個凍結期! 細看聯儲局聲明,不加碼救市,更對經濟前景進一步悲觀,形容經濟今年來表現遠低於局內預期,未來數季亦不會好,並指經濟下滑風險正在增加,特別是就業市場在過去數個月已經惡化。 談到經濟差,聯儲局最大突破是效法二零零九年加拿大央行造法,為低息環設下一段長期限。 因此聲明首次表明,現時超低利率會最少維持至二零一三年年中,即是變相把利率凍結兩年。至於是否加碼QE? 聯儲局沒有加碼印鈔,但提到會留意情況準備適當時候加推政策。 今次聯儲局會議,更罕有出現三名委員投反對票,反映局內對推出新一輪刺激措施意見分歧很大。 前聯儲局理事邁耶表示,公開市場委員會決定有三票反對,等同叛變,伯南克上任後首次被三名委員反對,反對他的全部是地區聯邦儲備銀行代表,不是總統委任。三人的理據是維持低息環境一段長時間已經足夠,設定年期會限制日後政策彈性,所以要反對。 達拉斯聯儲銀行行長費希爾和費城行長普洛瑟一向是鷹派,他們多次公開提到要留意通脹。一些反聯儲局的死硬派、例如麥嘉華,就提出認為聯儲局量化寬鬆政策已經證明失敗,所有理事包括伯南克應即時引疚辭職!!!(但永遠不見他們有任何積極建議?) 連一向立場親聯儲局的華爾街日報社論形容伯南克為首公開市場委員會,面對現時情況是一個悲劇。今次會後決定變相是妥協結果,社論亦質疑聯儲局最初希望由量化寬鬆政策,推高資產市場,從而製造財富效應不單止失敗。更因為印鈔令商品價格上升,美國人實質收入反而減少。 El-Erian最近說過、今次環球股災來得突然,固然是由降級引發的經濟衰退憂慮,不過更大原因是QE做成的資產漲價、甚至泡沬與當前的實質經濟環境有太大落差,一旦QE完結後令資產失去溢價功能,自自然就令股市價格回落至經濟衰退的水平。 為左再次重覆QE1及 QE2的錯誤,加上為免再令各國之間引爆”貨幣戰爭”,相信伯南克深明再推QE效用不大,因此先來一招凍結利率、就是要buy Time買時間,再決定下一步。 至於局內有三名理事提出反對,說實話,因為伯南克現階段就是不希望市場有過分憧憬,因此點都要「扯貓尾」找人做下反角,如果你認真看待就是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