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城奇謀
中央提出了2020年前,要發展上海成為國際金融及航運中心。
雖然文件都有提出要與香港配合,但當中誰是主、誰是次,早已一清二楚,根本不存在絲毫幻想空間。
不少人好像特首都告訴我們,中國那麼大,豈會不能容納兩個金融中心? 可是事實卻清楚告訴我們,像美國有紐約、芝加哥怎樣努力也只能發展出一個商品交易所,何況水平與紐約相當不知多少倍。
再看看歐洲的金融中心,只有倫敦一個主要市場,幾乎所有主要交易都要到當地進行結算,根本存在不了多一個金融中心。
好了,回到基本的問題,香港的優勢在那處?
大家會說是法治、令香港人有尊重合約的精神,外國人都喜愛與港人做生意。
市場架構方面,當然是資金融通、進出資金並無管制、所有貨幣可以自由兌換。
但這些內地真的學不到嗎?
以前答這個問題,我會較有信心,甚至乎樂觀到認為內地要呢一代人過去左,下一代人先有機會改變呢個情況。
不過近日發現的現實是,人家已經追得相當緊迫。
特別是上海北京等地,人的質素進步得相當快。舉個簡單易見例子,當大家在香港書店對財經書藉再無興趣(黃元山本新書例外,據聞相當暢銷!),內地書店排行榜最旺的、居然是一系列研究金融海嘯、好克魯明新書的中譯本,以至研究大蕭條的書藉,甚至是Last Tycoon中譯本。
其實一個國際金融中心,重視的不應只是一些銀行系統、金融基建、或者是交易設施,而是人的因素,當我們新一代對知識完全無追求的渴望,甚至對人生目標也只是混淆不清時候,而執政者又對問題視若無睹,最終很快就會比下去。
金融中心的特色,其實就是排他性,即所謂Winner take all,資金只會在同一時區,流到最活躍、交投量最高的一個市場。
我自己就不大相信並存兩個金融中的講法,只是一些自欺欺人的說法。
另一個說法是,香港要不被上海趕過,必需要加快與珠三角加強合作,認為「珠三角行動綱領」是香港最後機會。
不是要長他人志氣,但大珠三角真的有發展前景?
我們常聽到的一個理據是,香港要發展成一個人民幣離岸結算中心,可以配合廣東廠商的貿易需求,增強金融中心地位。
但這樣的需求足夠嗎? 反而令人擔心的是,當我們只著眼於區域發展的時候,我們錯失的,將是更多機會。
何況老實說,以廣東人接觸的質素,不怕得罪講句,比起北方人是每況愈下,唔知大家有無同感?
張學良說過,歷代皇候多是北方人,反而宰相就有不少來自南方。蔡子強在「新君王論」中談到粱錦松,就是指南方人雖然聰明絕頂,滿肚密圈,不過正是這種「機關算盡太聰明,聰明反被聰明誤」。
我們要真正爭取的,是在2020年人民幣真正自由兌換前,強化香港作為內地企業對外集資融通的出口,這點上海在未來十年,因為人民幣的局限性,都不可能實現真正的資金融通。
投資者是精明的,不會單單因為你有政策扶持,就將自己的錢當作實驗投到大海。
當然我們得之不易的法律制度,就請政府不要輕易破壞。
同時間,人材軟件方面,請我們的政府真正用心去培育,學制不要再朝令夕改,否則有更好的法制及金融系統都是枉然。
雙城奇謀,根本不存在互助互補,有的只是你死我亡。
雖然文件都有提出要與香港配合,但當中誰是主、誰是次,早已一清二楚,根本不存在絲毫幻想空間。
不少人好像特首都告訴我們,中國那麼大,豈會不能容納兩個金融中心? 可是事實卻清楚告訴我們,像美國有紐約、芝加哥怎樣努力也只能發展出一個商品交易所,何況水平與紐約相當不知多少倍。
再看看歐洲的金融中心,只有倫敦一個主要市場,幾乎所有主要交易都要到當地進行結算,根本存在不了多一個金融中心。
好了,回到基本的問題,香港的優勢在那處?
大家會說是法治、令香港人有尊重合約的精神,外國人都喜愛與港人做生意。
市場架構方面,當然是資金融通、進出資金並無管制、所有貨幣可以自由兌換。
但這些內地真的學不到嗎?
以前答這個問題,我會較有信心,甚至乎樂觀到認為內地要呢一代人過去左,下一代人先有機會改變呢個情況。
不過近日發現的現實是,人家已經追得相當緊迫。
特別是上海北京等地,人的質素進步得相當快。舉個簡單易見例子,當大家在香港書店對財經書藉再無興趣(黃元山本新書例外,據聞相當暢銷!),內地書店排行榜最旺的、居然是一系列研究金融海嘯、好克魯明新書的中譯本,以至研究大蕭條的書藉,甚至是Last Tycoon中譯本。
其實一個國際金融中心,重視的不應只是一些銀行系統、金融基建、或者是交易設施,而是人的因素,當我們新一代對知識完全無追求的渴望,甚至對人生目標也只是混淆不清時候,而執政者又對問題視若無睹,最終很快就會比下去。
金融中心的特色,其實就是排他性,即所謂Winner take all,資金只會在同一時區,流到最活躍、交投量最高的一個市場。
我自己就不大相信並存兩個金融中的講法,只是一些自欺欺人的說法。
另一個說法是,香港要不被上海趕過,必需要加快與珠三角加強合作,認為「珠三角行動綱領」是香港最後機會。
不是要長他人志氣,但大珠三角真的有發展前景?
我們常聽到的一個理據是,香港要發展成一個人民幣離岸結算中心,可以配合廣東廠商的貿易需求,增強金融中心地位。
但這樣的需求足夠嗎? 反而令人擔心的是,當我們只著眼於區域發展的時候,我們錯失的,將是更多機會。
何況老實說,以廣東人接觸的質素,不怕得罪講句,比起北方人是每況愈下,唔知大家有無同感?
張學良說過,歷代皇候多是北方人,反而宰相就有不少來自南方。蔡子強在「新君王論」中談到粱錦松,就是指南方人雖然聰明絕頂,滿肚密圈,不過正是這種「機關算盡太聰明,聰明反被聰明誤」。
我們要真正爭取的,是在2020年人民幣真正自由兌換前,強化香港作為內地企業對外集資融通的出口,這點上海在未來十年,因為人民幣的局限性,都不可能實現真正的資金融通。
投資者是精明的,不會單單因為你有政策扶持,就將自己的錢當作實驗投到大海。
當然我們得之不易的法律制度,就請政府不要輕易破壞。
同時間,人材軟件方面,請我們的政府真正用心去培育,學制不要再朝令夕改,否則有更好的法制及金融系統都是枉然。
雙城奇謀,根本不存在互助互補,有的只是你死我亡。
留言
hahahahha
I am betting on HK, because it has us. All of us.
這﹐又反映了多少香港優勢?
根據香港政府十年過往治港理念:得過港
應該 西九起個天安門.
每天叫D坦克車...行
仲有請中央來港,再向外宣佈全世界新聞界,回顧某件8X8活動... 好似近日響大球場活動....
另外,建設愛滋病控制港,
再叫曾請何大一來港,
為廣大有需要國民治療.
再話成立五一黃金周,
反正失業率高企,放多些假又可以做多些生意.
更比廣東天走先一步,看多麼成功.
上海都可以嗎?
珠三角,香港老幾?? 人地廣東幫,待習總坐正後,都自己發圍上位.一個枉洋,清除D小港商,又謀港府所謂救濟金.
利害.
一看廣東重設五一就知道....
香港仔,不如重新耕田.
我完全同意你所講,就是那分「求知」的心態,我其乎完全不能在今天的後生身上找到。
是不是我又杞人憂天?
講完都可能要罷官.
咩... 咩... 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