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甲蟲 vs 保時捷

全球市值最大公司係邊一間? 埃克森美孚?抑或微軟? 係甲蟲車生產商福士,他的股價喺星期一、二兩日計埋急升過近四倍,市值曾經達到三千七百億美元,一度成為最大市值公司。 佢地今次可以成為全球市值最大公司,都係要靠保時捷呢個大股東。 福士點解可以成為最大市值公司,主要係星期日保時捷披露、佢地喺福士持股量由本來三成一,增加至四成三,而且仲另外有認股權,可以再增加多三成二股權,於是近日一直被沽空嘅對沖基金,就大舉補空倉,星期一急升左一點四倍後,到星期二一度再升多八成二,股價突過一千歐元一股,令公司市值成為全球第一。 其實保時捷同福士關係真係相當微妙,一九三一年福士汽車嘅設計師,就係保時捷創辦人擔任。 到左2005年時候,保時捷就以三十億歐元,買左兩成福士股分,成為最大股東。 不過單單係成為市值最大公司,都只係「一剎那光輝」,並唔代表永恆。 福士呢個紀錄即日都保持唔到,原因係股價好快又大幅回落。 今次保時捷突然披露佢地持有嘅認股期權,市場之前一直係毫不知情,佢地計埋晒持股量,已經係幾乎係指數基金以外、所有嘅流通股分,之前沽空左嘅對沖基金,於是今次就掉轉頭被挾淡倉,傳聞保時捷自己就賺左三百億歐元,可想而知對沖基金真係傷亡慘重! 好似係大摩咁、當日就傳聞佢地揸左福士大量SHORT POSITION,單日曾經急跌過兩成六,之後佢地同高盛、以及法興都要出聲明否認。 事後保時捷否認為佢地係有操控股價,不過好似經濟學人所講,今次事件最大輸家可能係德國嘅資本市場,因為而家條例係容許公司唔需要披露呢啲「隱藏式」嘅股權,似乎真係有檢討必要。 計我話,保時捷自己都未必有著數,你估仲有無對沖基金經理,會走去買架「911S」嚟揸!?

解窘

有兩件事唔知大家覺得有無關連? 1.美國又減息,不過又係唔關香港事! 2.富邦銀行發出盈利警告。 已經是第三次,香港銀行繼續不變應萬變,無跟美國減息,最優惠利率照舊。 通唔通呢? 金管局連番注資,市場流動資金多番,起碼拆息都回順咗,但銀行都係個句 : 無條件,連象徵式四分一厘也不願減。 全球發生金融海嘯以嚟,各地央行已經兩次聯手減息,單係美國聯儲局,減息幅度累計有一厘,雖然金管局最近已經多次注資,又調低貼現窗利率到1厘半歷史低位,但匯豐話,成效有限,即使外圍再減息,本港仍然無條件跟減。 銀行的論據是,存款利率已經係零點零一厘,如果減息銀行就要承擔虧損。如果要減息,就要同業拆息回落番到三月時水平! 其實由聯儲局舊年八月開始大幅減息以來,本港銀行都有跟足,但由三月開始以來嘅三次,銀行都以拆息同存款利率太低為理由, 無跟住減。 睇返三個月拆息,係喺九月中雷曼倒閉後,先明顯被抽高到四厘樓上,到近期拆息已經顯著回落,銀行本身肯定係有減息空間,而家唔跟減,肯定係為保住盈利。 其實任總今朝已經出定口術,話拆息回落已經提供減息空間,不過銀行就唔多「聽話」。 說來吊詭,呢個邏輯其實與雷曼苦主無異,而家有一間銀行執左,難道無人需要承擔苦果? 苦主就話要賠足本金,銀行就話要特成本回落先減息。 說回最初提出問題,富邦盈警其中一個理由是要為賠償雷曼債券做準備,換句話說,政府今次揼銀行心口,肯定是損害到銀行盈利,而銀行為了保障自己利益,就需要拒絕減息保障自身利益,最無奈肯定是一眾小市民。 值得留意是,連新加坡總理李顯龍都不點名提出: 「銀行如按規則行事,政府就不能因政治壓力,貪方便要求銀行做些事情,以便自行解窘。」 曾特首,這不是一語中的,說緊你嗎? /////////////////////////////////////////////////// 其實莫講話唔減息,銀行放款準則已經出現了一百八十度轉變,有銀行仲收緊埋按揭,部分仲將估價嚴格收緊,聽啲買家講,估價不足、降低按揭成數、 加按揭息呢啲手法,呢排都有出現,銀行好似預咗樓價會繼續跌。 好似恒生就要求客戶,要簽好咗臨時買賣合約、至肯傾按揭。 以往經濟好,買家唔會太擔心係咪有預先批核,因為銀行一般都估足價有餘,但而家市況一逆轉,銀行態度直接令買家卻步。 目前情況是收緊信貸令樓市再下滑,只會進一步拖低經濟,估計下一步,銀行連信用卡同其...

教訓

喺環球股市一片回穩之中,兩個星期前先至大幅減息嘅冰島中央銀行,突然大幅加息六厘,令市場相當震驚! 雖然央行否認,不過分析認為主要係受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壓力,亦都再一次印證到九七金融風暴經濟經驗:就係接受援助國家,肯定要付上非常大代價。 冰島央行宣布,加息六厘,利率加到18厘。 冰島央行今個月十五號,先至減息三厘半,同時接管三間銀行,避免銀行倒閉引發經濟崩潰。 雖然銀行被被接管,不過信心危機已經是前所未有的嚴峻,貨幣克朗大幅眨值。 有分析指,冰島央行咁做,可能係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嘅要求,希望透過高息先穩定貨幣。較早前,國貨幣基金組織通過貸款21億美元、援助冰島、穩定經濟同金融市場。 有交易員就不大相信,單是加息就可以拯救經濟: 「如果貨幣每日眨值一成半,單靠增加六厘息口,你會否買克朗?」 冰島作為1976年以嚟、首個被IMF援助西方國家,今次被金融海嘯幾乎沒頂,加息係無可避免,國民肯定要為之前經濟泡沬付出代價。 不過要留意,係九七金融風暴以嚟,多國亞洲國家好似係南韓加息到三十厘,但都無助穩定金融市場,經濟復元最少要三至五年,今次冰島能否逃過宿命?

買五號

今日大跌市嘅一個主角,必定要數五號仔、滙豐相信好多fans 心都實埋! 股價由開市85蚊,插水式咁跌,最終以全日低位75蚊收市,跌左近一成半。在金魚缸邊愈看愈心寒! 隻匯豐連環比人恐慌性質低,兩日間,股價無咗三成,跌到零一年九月以嚟低位,市值單日蒸發千五億。 即係話,過去七月凡買過HSBC,都輸錢! 致命傷,係有不利謠言,傳要匯豐出售非核心資產套現,又傳要削減派息! 唔少香港人長揸佢,都係為咗貪佢穩陣、又年年派高息。 不過只是兩個交易日,滙豐一百、九十、同八十蚊,三個關口都失守,番番七年前個價。 見底未﹖ 似乎未必咁快。 一直喺專欄推介嘅東尼話,基金大舉拋售,匯豐可能未見底,現價雖然相當平,但佢都無打算撈底。 被恐慌拋售原因之一,係擔心匯豐嘅現金流不足。 市場傳出滙控,要出售旗下非核心嘅英國鐵路業務,套現20億英鎊,分析員擔心,消息係真嘅話,顯示匯控目前情況不利,特別係新興市場可能比想像中更差。 不過股東又唔駛太灰心,因為市場估計匯豐會大幅削減派息嘅講法,似乎機會唔大,以出年股息率升到去九點六厘計,足以抵消到盈利放慢,相信股價可以繼續跑贏同業。 //////////////////// 話口未完,另一間銀行又出事。 中期業績時,先講過話,債務抵押工具CDO,同結構投資工具SIV前景樂觀,甚至有機會回撥。 但由年中到而家,市況進一步轉差,東亞話,係出乎預期。 東亞已經全數出售持有嘅 CDO,下半年入帳虧損增加二十二億,連同上半年嘅減值,令全年損失達到三十五億。 目前就CDO投資,累計撇帳達到本金嘅七成半。 至於SIV數額,截至年中仍然有二千萬,累計減值有5億。 如果要比較兩間銀行,到底是成日開空頭支票好,還是腳踏實地、面對現實更叫人放心? 明日就掛牌,買番手五號。

鍾意開會的總統

圖片
早排咪八國集團開會嘅,各國領袖合照入面,印象最深刻係邊個? 應係法國總統薩爾科齊啦,人雖然係矮仔一知個,但對佢嘅自信心一啲都無問題,佢喺呢次金融危機投入程度,可說是眾元首之冠〝風頭仲頸過早兩個星期風雲人物白高敦。 金融危機變得咁嚴重之前,薩爾科齊一向都幾低調下,不過自從各國相繼出事,佢就用佢嘅外交手腕,拉攏各國合作減息同救市。 唔止咁,佢仲自已邀請自已去喬治布殊嘅大衛營,一齊坐高球車、希望美國大選後,可以主辦另一個G8峰會,傾下到底資本主義,自由市場出咗乜野問題,應唔應該有超級監管機構之類嘅議題。 經濟學人仲笑佢好似唔記得咗G8嘅輪任主席係日本,英國唔係歐盟國,照請白高敦出席歐盟會議,不過,唔係有佢咁破格嘅話,歐洲各國都可能仲喺度各家自掃門前雪咁話喎﹗ 連開頭反對合作的德國,最終都同意合作,減息之外仲聯手向銀行注資,可說是半個推動救市的人。 薩爾科齊提出,重訂「Bretton Woods」協議,重新檢討環球目前的匯率制度。 如果真係如佢所願,咁﹗政府權力就會大到無可控制嘅地步﹗ 佢仲打算成立主權財產基金,保護國家有戰略重要嘅公司,免受外國接管,初步會有大約一千億歐元,年底前運作。 睇來而家真係全球一齊走向馬克斯,金融機構國有化晒之後,全球化幣一統,大家坐埋一枱食大茶飯﹗ 的碓全球嘅金融體制運作同資金市場風險管理係要再重新研究,學薩爾科齊話:「We cannot continue to manage the economy of the 21st century with the instruments of the economy of the 20th century」 十一月的G8會議到底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 答案真的令人期待。

恐懼指數

過去一個月全球的市值蒸發了十萬億美元市值。 全球48個發展及新興市場,都無可避免大崩潰。 俄羅斯股市今年以來急挫七成三,其他好像中國、印度、冰島、希臘的股市,跌幅都超過六成。 我們常說的「恐懼指數」VIX Index,即是The Chicago Board Options Exchange Volatility Index,過去一個星期就升了一成三,創下79點歷史新高。 環球市場動盪下,無論股市,匯市,同商品市場同時大幅下跌。 道指,同標普期貨罕有喺歐洲時段已跌停。單計十月分美股跌幅達到兩成半,是一九三八年以來最大單月跌幅。 油價曾經跌百分之6。匯市更加動盪,英鎊錄得37年嚟最大單日跌幅。美元兌日圓大跌,跌一度跌穿91美 仙。日圓兌美元進一步急升至十三年高位,兌歐元、澳元交差盤、都升到六、七年嚟最高。 利息交易拆倉,日圓急升之下,令區內股市跌勢加劇。印度股市尾市跌超過1成。環球股市再出現骨牌式下挫,多個指數重要支持位一一跌破。 憂慮經齊衰退,南韓股市急跌一成,一千點關口、用左十六年建立,唔夠一年就守唔住。成個星期指數跌兩成,跌幅歷嚟最大。而CDS更顯示南韓當地有可能步冰島後塵,變成破產收場。 恐慌已經主導了所有情緒,係人都知匯豐八十蚊抵買,問題係到底仲有無人有這個膽量尋底。強者如巴菲特及巴頓碧斯都告訴我們股市現在己是非常非常抵買,但在一個藍籌股與二、三線股幾乎都無分情況下,現在願意撈底的人,就非要有莫大的勇氣? 你有嗎?

拆彈

煲呔一日之內拆去兩個高危炸彈,反映我們的行政長官有很高的政治智慧:決不容許任何人影響自己前程,那怕是昨日的我! 曾蔭權宣布,建議把長者生果金一律加至一千元,並擱置引入資產審查,政府期望明年初開始實行。 曾蔭權指市民一面倒反對,感性的反應蓋過理性討論,決定擱置生果金爭拗,全力應付金融海嘯。 這次可以說是打破了特區政府的紀錄: 十日前方提出的施政報告,各界都未算有具體的反對聲音,已經要率先投降,到底是什麼令我們這個視民望如浮雲的政治人物,突然咁重視民意? 難道是毓民條「蕉」? 咪講笑! 有理由相信,來自民建聯及工聯會的猛烈批評,對煲呔來說幾乎判了死刑。他自己也要想像:「到底是誰授權了他們狠批我? 是否來自更北的大人?」膽戰心驚下,唯有早早「縮沙」收場。 老實說,我自己是支持將老人金可以在毫無條件下,可以取得一千元生果金。想想,幾個月前單是一個外傭稅,已經花費了我們四十多億稅款,而家增加老人生果金一半都無,就叫做擔心秏盡我們的儲備? 老人家辛辛苦苦在港貢獻了他們的大半生,無論是高級官員或商界人士、甚至低至勞動力階層,他們也是窮了畢生的時功及精力去建設香港,對我們整體社會有很大貢獻,連這點都要留難老人家,我認為是起碼的一點尊重也沒有,就像有長者所講:「咪當我地係地底泥!」 不過支持增加生果金,不等於我們贊成今次政府的讓步。 如果就像特首所講,目前是感性的情緒、蓋過了理智討論,我們不是更應以整體社會利益為依歸,去決定政府的資源分配? 而家由於民怨稍為上升(肯定未到沸點),就要放棄立場,這算什麼政府? 再說,在政策推出前,政府難道未有考慮金融海嘯的沖擊,到底是誰想出來的點子? 事先未有完全通盤考慮,就倉卒推出措施,除非是特首自己一日堅持己見,否則就應有人人頭落地。 更令人擔心是日後政府的管治威信,一個只有十日的施政政策迅速被打倒,市民心目中肯定有一個印象,就是日後任何政府也有調整空間,任何政府也有談判空間,試問日後的政策,又有誰會相信? 唔知特首自已再看到那個政府拍出來的施政報告廣告,心中會有什麼感受? /////////////////////////////////////////////// 除了生果金,曾特首同日亦犧牲了范鴻齡。 「中信泰富董事總經理范鴻齡主動要求暫時停止履行行政會議成員,及積金局主席的職務,獲行政長官接納,即時生效。 」 個人對范生的印象是頗佳,特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