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轉角股神

圖片
黃師傅被觀眾封為轉角市先知,料市如神之外,近日師傅更牽起全城估「師公」熱潮。 誰是黃師傅背後「師公」,最後關頭簡單用一個跌市低成交理論,大市果真力挽狂欄,但恐怕,師公誰屬疑團,永世不解也。 有留意的話,黃師傅轉角市期間有如神助,老行尊說得妙,認為師傅工具,簡單易明、眾人皆有,關鍵是欠一份內心清靜,所謂心中有市,難分清大市。 白一點,主觀意願充斥,雜音左右思考的話,縱有百般武藝,最後或是沿地踏步。 市場資訊太流通,好處是透明,透明的另一面是混亂。 曾經何時,摩指,深港通認定機會不大或作用有限,誰不知,市場可以反手循環再用。 高盛由A股六月獲納入摩指機會率、由五成上調至七成,懶理科學根據,固中論調,整份簡報一出,旋即成為高盛研究部網頁最多瀏覽的一份。 輔以追蹤A股ETF及滬股通買入持續增加,入型入格之餘,反映只有一件事: 當今市況毫無主題及新元素下,原來市場從來喜歡小事大意義!! 高盛相信七成、中信強調有六成、花旗話五成一、瑞信僅三成,大摩騎牆各半,混濁意見下,簡單問一句,作為摩指小組,一個臨檢討前才正式應對,而又未經實際執行的新政策,難道就此草率收貨嗎? 六月與十二月,後者機會仍看高一線。

白免管生菜

圖片
港交所上市主管戴林翰對多份報章吹風,帶出一個相當重要重點: 原來坊間一直以為創業板及「啤殼」規管檢討、跟港交所及證監稍後發表的聯合諮詢有關,是徹底錯誤假設。 按戴林翰說法,諮詢原來有四份,創業板問題、借殼規管、停牌退市,成熟一份出一份,至於聯合諮詢從來只得一份,而且涉及的更大命題: 乃港交所、證監會及上市委員會在上市事宜如何互動,如果效率及質素提升並存。 陳強局長,證監會等有關人等對預算案提及的檢討上市架構諮詢至今守口如瓶,份外耐人尋味。 種種跡象,其涉及範圍能與2002年三人小組可相提並論,當年是仙士股事件觸發檢討,今次不限仙士股,而是更多來歷不明,寂寂無明禾省亂飛股份事件成為導火線,於是,上市審批權誰屬,勢必舊事重提也。 還記得前大訴庭副庭長羅傑志嗎? 電盈種票一役小小超被他打至落花流水,證監大獲全勝,羅法官強項是企管,十幾年前以兔仔妙論388,他形容,港交所是白兔,上市審批權是生菜,讓港交所擁有公司上市審批權,無異將生菜交與兔子看管。結論不言而喻。 鄧博士聲興爆料,長江中心監管總部線人派員,就港交所上市委員會之上,另設一個審批組織,變相成為新股上市終審會,亦變相為審批權轉移構思放風。 怕且,一場審批權誰屬之爭勢將拯起十四年後的一番討論!! 目前,港交所奉行披露為本,交易所批上市,美國紐約交易所一直沿用。 反之英國,模式類似當年三人小組建議,審批上市權早就由倫敦交易所轉移至監管機構,而可能事有奏巧,以英國例子,審批權移交後,新股數目正正不斷下跌。 按長江中心收風人方案,市場揣測,香江想改,大致上或近似澳洲、新加坡、及美國納斯達克市場模式,在交易所之外,另設獨立機構專責新股上市審批,中間附加防火牆及一系列安排協議,避免利益衝突或由「白免看管生菜」、產生的潛在問題。 再三強調,本港是否會引入澳、新等獨立審批機構模式,仍未確定,但中環人相信,有此安排總較之由長江監管總部直接看管來得高明: 一,388表面上仍有審批功能、 二,避免市場誤以為,或解說為,本港由披露為本,倒退至中證監規管模式、 三,長江中心監管總部有職能、資源等調配上影響亦最少、 四,考慮新股一旦減少所帶來的責任問題。 但話雖如此,十多年前問的一個問題,還須再問: 審批職能轉移,就是解決妖股充斥及提升上市公司質素嗎? 的確,人可以變壞,公司一樣...

A V T

真人真事: 以為股市靜局,誰不知晚飯時間,一樣偷聽到一對年輕夫婦對話。 「隻阿里巴巴點算? 琴晚跌得好勁!」 「無事啩,好似被美國證監會查緊。」 「我地110美元買,早知聽人話騰訊好過,創新高啦。」 雖然阿里意圖淡化SEC調查,亦得到大行力撐。不過華爾街日報繼續發功,力指SEC 今次針對、正係長期被疚病既GMV計算方法。甚至引述分析員指、谷數誇大程度,可能多達五成。 如果今日對照一下騰訊、股價表現就更說明一切: 阿里巴巴上市後、歷史高位近120美元是在2014年9月創出,但到而家回落幅度達34%;相反同期買700,回報接近三成! 同阿里巴巴處處以馬雲為核心唔同、馬化騰幾乎將自己消失到無影無踪,但部署整個集團發展,就非常有步驟。 先以遊戲及手遊吸引用戶、再發展QQ及微信等社交媒體,之後完成網上廣告及微信支付,整個生態圈已經成型。日後焦點已經放到AI、電子內容、及O2O會接力為新增長點。 與馬雲經常將「雲」掛在口邊、騰訊更多是將「雲」視為商品及工具,而且阿里巴巴雖然王國夠大,但好多時都缺乏焦點、更缺乏好似微信呢個重要既社交平台。 作為兩大科網股巨頭、MSCI 下月全數計入ADR後,本來應對阿里巴巴有利、騰訊反而會被攤薄。 德銀之前就估計過、被動同主動基金因為ADR調整,需要追入合共400億美元股分,當中最受惠、正係最近負面消息不斷既阿里巴巴及百度,估計比重會增加至8%及5%,相反700 就會由12%攤薄至11%。 有基金就正睇中呢點、認為指數基金任何調整減持騰訊,就正好係買入機會,不過似乎市場早已經Front Run 呢個CALL! 話說回來、今日無厘頭升市,除左700 應記一功,疑似深港通開通,亦成為借口。 坦白講、市場渴求好消息,已經到左亂來階段。 深港通開通、領導人早已拍板,只是刻下中證監換新主席、對風險控制視為重中之重,連MSCI 都懶得招呼,何況一個深港通? 確實、開通只是年來遲早之事,係六、七、八月邊個月公布,真係咁重要? 以一段港股通額度用剩不足千億、額度可能三個月內用盡,作為擴容先兆,「順便」配合埋深港通推出,屈機程度,其實不下於華爾街日報老屈人行。

三讀

外號只有收費貴,沒有好回報的強積金,當局原本在預設機制下,引入核心基金,或俗稱的懶人基金,以管理費上限封頂省招牌,冀年底推出,從而將低收費傳導至其它強積金計劃。 結果,出曬事!! 三讀通過,但未能如期推出。 話說,核心基金原本簡單用管理費作為唯一起步點,劃一封頂0.75%,以為食硬,誰不知敵不過議員修訂動議。 三讀表決,議員將0.75%管理費之上,再附加修訂,同時為基金實付開支部份,即郵費、審計費、影印費等out-of -pocket雜費,一併封頂0.2%,令核心基金管理人完全無得出古惑,基金整體總收費上限不得超越0.95%,修訂獲大比數通過,而陳強局長隨即宣告投降。 陳強局長講明,核心基金按原定計劃年底推出,已不可行,皆因要與市場持份者,尤其MPF業界再商討如何執行,及能否執行。 諷刺是,起義竟來自建制派,自由黨鍾國斌提出,民建聯譚耀宗修訂。 核心基金臨門變相脫腳,擺明,政府及積金局由草議構思至遞交修訂草案,均盤算不足,以為0.75可以瞞天過海,順利過骨。 家下,基金業界話再額外0.2%封頂難做,有議員就一度再提動議管理費再減,總之,尷尬過尷尬。 中環人觀察,從核心基金相關草案上會後,商界、建制、泛民、基層代表各路反應,一句講曬:強積金不得民心。 的確,要回報嗎?剛剛一個財政年度,強積金平均負回報超過8%。 要提早取回吧?最新安排,除非退休,否則證明只剩一年壽命。 學者指,整個強積金由計設、安排、投放,先天不足,缺憾重重,表面四大支柱保障之一,實大有向金融界鬆章放水之嫌。

探聽

圖片
一句消化加息,股市忽然由憂慮變為期盼,大放異彩,數當今全球市場最大莊家,非聯儲局莫屬!! 一批部份寂寂無名,甚至毫無投票權地方聯備銀行行長,上演一場巨鷹壓全球記,經濟學人最近一期就提出一個現象:何解地區聯儲銀行份外鷹,提加息最為叻? 原來地區聯備銀行猶如商業銀行運作,部份金融機構更於地區銀行具備實際股權利益,眾所周知,加息對銀行有利,說話至此,你懂的! 亦正好解釋一批地區頭目,對僅加貼現率來之抗拒。 美國製造加息預期呢場戲做得逼真,強如我國據報亦坐立不安,居然爆出、中方希望趁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期間問個究竟??? 煲水新聞娛樂版每日多的是,事而世易,金融股亦充斥各項小道見聞,中國問美國六月真的加息嗎?你估花旗美帝點答你!! 耶倫就算真係有出席會議,恐怕都係笑笑口避而不答。 不能否認,現今之勢,能左右美息決定者,非歐、非日,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君不見八一一令耶倫「九加」之夢難圓? 於是,越近六月,市場越對中國匯率取態份外關心,怕習、李、周為首再使出一招忽然大貶,從中阻撓! 所以周三中間價突然降至2011年最低、即時觸動交易員神經。 但細心看,雖然人民幣現貨、期權及遠期匯率成交、均有所上升,但市場未有好似一月初出現恐慌,原因正是美元強勢、人民幣貶值實際是符合預期。 匯證更形容,人行是利用非常好的時機、包括區內貨幣穩定、風險胃納改善,將人民幣貶值,同時收窄在岸及離岸價差距。 一篇華爾街日報報道,廿四小時後仍然全球議論紛紛。 提到WSJ報道,中環老賓卡想提出兩點: 一,整個人民幣市場化進程、 二,定價機制重回八一一之前。 老賓卡總結八月之後發生一切種種,認為前者的而且確倒車行,離岸市場諸多限制已甚為明顯,香江離岸中心地位亦恐怕難保! 但至於中間定價重回八一一之前,老賓卡還中國一個公道,相信鐸叔旗下大報有老屈之嫌。 以今日中間價大幅低開為例,起題上大概是2011年以來最大低開幅度,再加少少味精,入形又入格。 但留意的話,人民幣周二收市價較中間價跌0.2%,而美元兌主要貨幣同時升0.1%,強調定價參考籃子貨幣的人行,確實跟足規舉做事。 老賓卡強調,八一一之後,中間價形成會一併參考前一日收市價及離岸價而成,換句說話,將今日中間價比昨日中間價,從而解說大上大落,乃忽略前一日市價走勢表現。

跟車太貼

圖片
面容,眼神說明了一切,中環人形容,小加不經不覺已由當日炯炯有神,越來越變得目光呆滯,心中有結,亦心有所想。 港股成交連續兩日少於5百億,變成今年倒數頭兩位。打開門做生意,怕的並非股市大升、或大跌,最要命仍然是蔓性結構性交投淡靜及委縮症,奈何香江交易所偏偏確診呈陽性反應。 阿總早於年初已變相盈警,埋怨資金硬是不來,交投硬是不多,季績報表更罕有提控制成本,非主要項目、計劃及開支,一概不予以進行,當時一刻閃過曾以為象哥現身。 家不成家,市不成市,小加努力過,憑其人民幣定價中心及其生態圈,股、匯、商品範範齊,以省招牌。 招牌未省,Logo換掉,阿總思路其實來得簡單: 中國唔俾你賭,我李小加讓你香港開賭、 中國唔俾你做淡,我小加就賜你一個機會、 所以,不論現時的人民幣指數及相關產品,將來的A股指數期貨產品,很大程度上,掛著人民幣定價中心之名而來,骨子裡為騰出空間及平台,讓你愛唱空中國一眾鬼子佬,合情、合理及合法地在港造淡! 奈何,相敬如賓已盡頭,小加滿肚大計,大前題乃建基於人民幣繼續市場及國際化,正是有升先有跌! 結果華爾街日報一篇八頁報道,阿總好夢難圓。 國資委力主,及主席大大要穩定,小加忽然之間,一切已失去、不可再追!!! 好夢似成空,難怪資深投資者形容,華爾街日報一役,或多或少表現出,小加既掌握國情,實不掌握國情。 如果388現市盈率有兩成屬於中國市場溢價,以現時中國市場發展及受落程度移動,由溢價演變為折讓與否,故事下回分解。 運輸署呼籲切勿跟車太貼,中環經紀老行尊形容,小加領導下香江交易所,犯下正正是貼車太貼錯誤;近十年香港產品,最成功僅僅保羅周時代牛熊證、最受全球注視,為夏佳理年代橫跨歐亞美洲徵召巨企到港。 為國家,為機遇,388尚未捐軀,但大型百貨公司,降格為國貨公司,這項轉變,來得太明顯。 也許不久將來,港交所或需增設黨委書記一職!

物有所值?

圖片
「無能為力」風波後,八十八層高對於投資前景,改口形容為難以預測、 對於美息走勢,定性為不明朗、 談到樓市轉勢下行,他要觀察、對於發展商及財仔二按成風,他重申會關注。 一不、一難、二會, 中環觀察家大嘆一概老調重彈,過千萬年薪,咩都睇唔通,物有所值嗎? 白頭曾經提過  ,中央銀行職責之一、乃向外發佈簡而精、精而明確訊息,皆因要影響市場,理順市場,調節市場,大前題必先要讓市場理解央行或監管者想法及立場,此事不成,萬事不達也。 頭三個月,八十八層高最大成就在於外匯基金首季賺241億,為2014年第二季以來最好一個季度。 數字上,七個季度、或近兩年來最勁、最叻、最架勢。 但以外匯基金總資產三萬五千多億計算,Oh my god,投資回報原來僅僅0.68%,二百四十多億,七百三十萬市民均分,港人平均獲利3千幾銀,抵消番打工仔同期強積金2041港元人均虧損,叫做賺頭蝕尾。 陳氏夫婦首季一勝一負,但無論以外匯基金及強積金資產配置及規限,最終仍然是港人大敗。 股、匯、債三大持倉,一切繫於美元及美息走向,外匯基金資產隨貨幣基礎而膨脹,但膨脹規模,投資出路卻依然僵化,金記有外聘基金經理打理,亦有開闢其它投資,但外匯基金要百分百支持幣幣基礎大命題不變,數以三萬多億計資產,注入大部份要投入三大僵化類別。 銀財身外物,算! 最叫人遺憾在於,八十八層高對發展商及財仔二按反應來得溫和,惟眾所周知,近期銀主盤、負資產個案當中,為數不少正正是二按相關。 或者,攞命低調有理,二按之盛行,乃按揭承數由七變五所觸發的自然產品,若大鑼大鼓,大呼二按風險,豈不是自我倒米,變相承認政策失錯。 有政治智慧者,非八十八莫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