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國策市

尹思哲提到二零零七年,是港股轉為國策市關鍵的一年,從我們每日做的新聞來看,此言非虛。 由七月中突然傳出國家稅務總局指摘「九國企」稅務優惠早已過時、到溫總為直通車降溫,其他在電信、金融銀行、資源商品、房地產市場,幾乎全部都是受「政策市」影響。 上星期就有兩宗國策新聞,對電信同航空業有很大影響。 愈近08奧運,炒作內地3G發牌繼續升溫,任何消息都令市場無限憧憬。 好像上晝內地傳媒先傳出以「國務院批准3G網絡實施方案」為題,報道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實施方案。結果多隻電信,同有3G概念相關電信設備股全線上升。 不過未幾信息產業部就話,投資者錯誤炒作消息,因為國務院通過的,同3G無關,死未!? 仲未夠,到下晝四時左右,新華社又出稿,引述資訊產業部長王旭東話,08年要積極推動電信企業,全業務經營方案,同優化市場競爭結構,真正意咪要落實重組。 一日時間不夠,一個消息已經反轉再反轉,否認又承認,點炒? 但電信業的消息都不及航空股「激」! 距離下個月東航表決俾新加坡航空入股的股東大會愈近,當國航同東航各有打算之際、一直對交易有保留的 軍人董事長 、國航的李家祥,突傳出會升職任民航總局局長。 換言之,他將成為內地航空業發展的決策人。 東航嘗試作最後努力,話國航口口聲聲以一切按上級指示作回應、但不表態,令其他小股東非常迷茫,更形容,國航係「攬局者」,為東航發展帶來壓力。 很多分析員說零八年的國策是需要留意宏調,但加大力度早已是意料中事,真正的黑天鵝,反而是內地政策朝令夕改、糾纏不清的關係,先真正令投資者無所適從。

年度財經風雲人物

圖片
「政府的一切權力都是人民賦予的,一切屬於人民,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歸功於人民。」 「我關心股市發展,更關心股市是否可以健康發展。」 轉眼就到左零七年尾、係時候揭撓我地嘅年度財經風雲財經人物。 依各位投票最高依排名、分別是溫家寶、伯南克及李兆基,其中又以溫家寶佔三成以上,成為我們年度財經人物。 點解呢個選擇咁大路?點解會揀溫總? 相信我地觀眾、都係同亞洲周刊一樣,睇中溫總背後、內地一億三千萬戶嘅股民,佢地亦都直接令到中國股市、喺零六零七年,分別升左一倍三同一倍。 其實,唔止我地觀眾,連國際傳媒都深深體會中國堀起,好似金融時報同經濟學人、在預測零八年大趨勢時候,都不約而同提到中國,其中FT專欄,更以「IT'S RISE IS A GLOBAL GOOD」來形容中國,即是對全人類係一件好事。 單睇下股市市值就知,剩係計上海股市市值就已經超過三萬六千億美元,計堆深圳股市同香港上市嘅國企部分,市值就達到六萬億美元,比起日本股市仲要多出一萬五千億美元。 全球十大市值企業,更有一半係中資公司,無論銀行、保險、電信,都是中資天下。 因此,曾經寫過《 Can Asians Think?》嘅新加坡國立大學公共政策學院院長「馬凱碩」,在他即將出版嘅新書「NEW ASIAN HEMPISPHERE: THE SHIFT OF GLOBAL POWER TO THE EAST」中,已經提出,北京明年首次舉行奧運,將會成為近代史上另一個TURNING POINT,即是零七年是出現世界權力核心轉移的關鍵一年。 其實我地觀眾揀出總理,唔多唔少亦都同佢今年發表嘅言論有關。 溫總今年真係特別多透過外訪,向傳媒傳遞信訊,好似最近到新坡坡外訪,就分別講過內地樓市過熱、油荒、以至深圳銀行限制提款呢啲熱門問題! 但講到對港股影響大,就一定要數溫家寶外訪哈薩克斯坦,因為成架「直通車」就因為咁而要急剎車! 溫總話,港股直通車作出決策前,必須作科學嘅判斷同分析,以作出穩妥嘅決策,避免出現偏差。就係呢幾句話,就成為左港股下半年嘅轉捩點! 其實溫總都唔單係關注股市,今年佢都分別因豬肉價格急升,而去過豬場、又因食水污染,到過太湖。 用番溫總今年三月人大記者會上講話,他滿腦子裏是充滿了憂患。 現任摩根士丹利亞太區主席羅奇,就曾經形容溫家寶已經將個人名譽「押上」在今次宏調上,大有「不成功、便成仁」的意味,...

聖誕老人

圖片
兩日前我們提到今年是「No More Santa」。今日是聖誕前夕,不談財經,只想同大家分享一套舊電影。 在聖誕節時的Macy's百貨,一如往常推出聖誕老人活動,由於Kris Kringle表現得非常像真正的聖誕老人,因此廣受紐約是人民愛戴,小朋友均認同Kris是真的聖誕老人。 其實Kris有咁好表現,完全是因為他發自內心。而對手眼見Macy's百貨越來越受歡迎,因此設法陷害Kris。由於Kris真心行善、自命為聖誕老人,希望市民重搭信仰,因此正好成為了陷害他的最好借口: Kris是神經失常,因此自認為聖誕老人應送入精神病院。 不幸地Kris在錄口供時、堅稱自己為聖誕老人,被認定精神失常,因此亦掀起一場是否有真的聖誕老人的法庭戲。 結果是辯護律師找來Kris 收到的五萬多封小朋友來信作為呈堂證供、其中多封信面只是寫上:「寄給聖誕老人」,信件就順利轉交至Kris手上,曲線證明了美國聯邦政府屬下的郵政署,都認定Kris是貨真價實的Santa! 戲中一個高潮是,辯護律師以一張一美元的現鈔,上面印有 "IN GOD WE TRUST"(主內互信)的字句,向法官證明正如上帝也無法以肉眼看見,聖誕老人一樣是肉眼不能看見,但就是老百姓人心目中不可或缺的寄託。 Miracle on 34th Street片中的Kris,因為有感社會人心漸漸被消費慾望所操弄,人的信仰或信念已漸漸喪失,為了重振人心而藉由在Macy's扮演聖誕老人臨時工來傳達聖誕精神。 現代人到底是否仲持有「信念」?我想,在聖誕這類的節日中,其實就是最好的時間,令自己好好反省,到底每日的營營役役,是否是為信念而行?會否就在忙碌之中,更令自己容易失去信念?抑或信念早就拋諸腦後? 即將踏入零八年,希望大家一樣可以與我一樣,能在佳節中更能找出清晰的信念及方向! 聖誕快樂! p.s. Miracle on 34th Street拍於1947年,更成為百大勵志電影之中、排名第九的出色電影。期後有不同翻拍版本,但真本相信全香港都難以找到,上youtube找吧。

No More Santa

圖片
經歷過八月分次按爆煲同信貸危機後,已經有人提出今年是「NO MORE SANTA」,即係話,今年唔見左個聖誕老人。 不過對於大部分美國人來說,現在才是最需要一個聖誕老人! 單睇下華爾街一班銀行大班,上半年個個原來諗住全年分紅可以更勝二千年,豈料一場次按風暴,個個均好夢成空! 當然並非間間都係咁,睇下你係邊間大行做。高盛可以話係五大行之中,最唔受影響,由於自已沽次按產品賺大錢,每名員工平均獲分三十九萬幾美金花紅。但其他好像在首批次按受害者貝爾斯登打工的、又或者是在按揭資產部門打工的、花紅就肯定凍過水。 其實無被裁走、應該都已經要向聖誕老人道謝! 今期經濟學人都有專文,提到美國人點睇08年前景,同過去幾年樂觀情縮唔同,而家有四分三的美國人,都認為美國而家係「ON THE WRONG TRACK」,即係行錯路。 對布殊政府的信任,更家比二零零一年跌左一半。 有個數字仲驚人,只有唔夠三分之一的美國人、認為自己下一代會過得比自己好,即係大部分人,都擔心前景會係愈來愈暗淡! 其實唔使遠,睇下洛杉磯東部安大略市郊就知,近幾個月,不斷有人到處搭帳幕居住,而家己經住了二百幾人,佢地原本都係附近地區的業主,但因為斷供房屋按揭、而被銀行收樓,變成「無腳小鳥」。 雖然布殊簽署左法案,減免同銀行達成債務重組業主的稅務負擔,但由於多達一百八十萬份樓按的息率,明年仍然會大幅標升,預料跟住兩年可能會有五十萬個業主斷供,被銀行收樓,到時又不知有幾多人要搬去帳幕。 加州目前是全美第二個最多人被收樓的州分,平均每八十八戶就有一戶被收樓,你說,美國人怎會不需要聖誕老人! 香港目前的情況好少少,雖然股市近日大跌,但家底厚的人仍然不少,以經濟連續增長十六個季度,通脹又升至九年新高來看,明年理應不需要勒緊褲帶。不過要留意的是,貧富懸殊的差距已經日趨嚴重,到底我們是選擇視而不見,還是肯用心、真的協助他們下一代脫貧,社會是時候作出選擇。

年度財經風雲人物=>(睇右面)

做MoneyCafe以來,每星期都會揀個一周風雲人物,到左年底,又不如試下請大家投下票,揀出一個年度財經風雲人物,而家開始到下星期五(28/12)下午兩點截止,請大家多多支持!

OLPC: 一人一願景

圖片
財爺 上星期的blog,介紹了他的media mentor: Nicholas Negroponte,他在麻省理工MIT的講師。 Nicholas Negroponte最為世人所熟悉的貢獻,當然是他在05年11月,World Summit中首次提出,希望開一部針對開發中國家的學童所設計的100美元筆記薄電腦,之後逐步構思出One Laptop Per Child (OLPC)計劃,並在06年獲得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支持,並宣布和OLPC合作發送技術和資源到指定的學校到落後國家。在07年上半年名為XO-1的OLPC電腦正式面世,可惜價錢與最初構思時侯有出入: 每部賣175美元。 更令計劃前景不明朗的,是當初守應允支持計劃的國家,最終並沒有向OLPC購入電腦,他們反而轉向預載視窗的INTEL及聯想推出的平價(199至299美元)手提電腦市場。 哈佛商學院已決定明年春季,以OLPC作為個案研究。上周出版的研究顯示,OLPC最少在三方面出現顯注弱點: 定價、執行及忽視競爭對手。 1. 定價:很明顯,OLPC的定價策略是典型的ACTION PRICING,即是以一早定出的售價(100美元)作為目標,一切配件均以這個大前題而進行,因此OLPC不會預載價錢昂貴的Window視窗、改為開放源碼,不需繳費的作業系統Red Hat為核心,同時核心處理器選擇以定價比Intel更便宜的AMD。這種傳統的ACTION PRICING的策略,很多時都會運用到一些家電身上(如雪櫃),目標就是要提供更吸引的定價去找買家。但由於XO-1本身需要有多項技術: 包括需要網絡傳送連繫不同電腦、令小朋友可以進行NETWORKING; 同時又要吸引外表令小朋友願意使用; 更重要係,不少貧窮地區根本並無電力供應,在設計電力系統時需要兼顧太陽能發電以及手動發電(以手柄攪動發電、唔知要幾耐先開到機),都增加了成本。 2. 執行:在OLPC提出相關計劃時,本來獲得多個國家答允支持購買電腦,但哈佛提出OLPC只是基於良好意願推行計劃,但就看低了政府官僚主義、以及利益團體的政治干預。由於在第三世界國家,教育不單止需要電腦、同樣欠缺的有教師及學校。同樣的一百美元,到底是買一部XO 電腦、抑或多請一名教師?顯然OLPC的主腦最初未有想到這個問題。 3. 競爭:其實與第二個問題一脈相承。雖然OLPC是非牟利機構,不過由於XO採納了...

卓越人格

圖片
九型人格在分析企管人的性格上,的確很有啟發性,日本人由於缺乏安全感,最大慾望是希望得到支援及安全感;英國人是第五類型的思想家,他們心思慎密、做事思前想後,但傾向理想主義;香港人就經常強調要活得有價值,是典型的成就型人格、充滿自信,但又自私自利。 那麼,到底成功的領袖,要具備何種類型的人格? 介紹大家去看Jim Collins的「Good to Great」,書中對十一間跨越優秀(Good)、成就卓越(Great)的企業作出分析,當中例子包括大家熟悉的Fannie Mae、Gillette、Well Fargo、Philip Morris等,並同時以同樣在同一行業的十一間公司作為對照,結果發現,最優秀的管理人,與很多人想像中不同,他們並非魅力型領袖,而是具備謙遜和意志的「第五級經理人」:他們具有雙重人格,平和而執著、謙遜而無畏。 看在75至91年擔任吉列CEO的 Colman Mockler,他總是被人認為彬彬有禮、說話不多,甚至有點性格內向,在酒會上總是不發一言 (應該說他甚少出席這類場合)。Colman在任CEO期間,曾三度被敵意收購,最後一次遇上一間投資公司,以高近四成四溢價,提出全面收購。面對股東紛紛有意投向新買家,Colman未有像收購者想像中般輕易屈服,他以堅定的意志,組織公司上下、向股東推銷即將推出市場的感應剃鬚刀(Mach3),他認定是吉列集團未來的所有希望。結果Colman成功了,而事實證明,支持他的股東、回報是比大市同期高出三倍。 可惜的是,Colman未有親眼看到自己的成功。這個不擅交際的企管人,在91年收到福布斯揀選自己作為封面人物時,豈料數分鐘後就因心臟病發而與世長辭。 同樣堅定的意志,出現在雅培公司的CEO George Cain身上,這個家族出身的企管人,一上任已經發現本身的企業最大問題是源自任人為親,結果他親自改組整個董事會。有幾年在家族的節目聚會上,氣氛都是相當緊張。「對不起,我不得不解僱你,還是再要一塊火雞嗎?」 然而,最後家族還是相當滿意George Cain的表現: 74年至2000年期間,雅培股價跑贏大市四點五倍。 與卓越公司比較的「對照」公司,他們不是沒有輝煌的日子,尤其很多時都是一些成就或領袖型的人格,像一間對照公司「Rubbermaid」的 CEO Stanley Gault,他本身就是一個魅力非凡的領導人,當人家批評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