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顯示從 4月, 2010 起發佈的文章

Sell→Buy in May?

Sell in May其實自要係自股市經過十一月至四月傳統「旺季」,資金會由股市流入相對較穩陣既債券市場,但呢個傳統智慧又比挑戰。 CNBC Mad Money既「癲佬」Jim Cramer,已經發出Buy in May 既call,佢特別係睇好科技股、零售同石油股,叫人千祈唔好輕易「WALK AWAY」! 真係咁進取? 仲有「2G」喺度,一個高盛、一個希臘,真係當佢無到? 四月環球大跌市,單單因為希臘債務危機,就令環球股市市值唔見左一萬億美元,如果情況唔改善,問題仲可能會困撓長達十年,敢仲點敢Buy in May? 不過我地用股神既「逆向思維」,唔係應該「人進我退,人棄我取」?而且,久經風浪既香港人,又點會區區被一個希臘嚇怕? 所謂Sell in May,如果翻查歷史、無論歐美股市都唔準確,就算單睇港股,翻查三十年歷史,五月升市既機會都多過跌市,平均升幅都有百分之二。 又睇下大行點評價,雖然有行好似係滙豐近日將恆指目標調低一千點,不過一啲大行好似「摩笛」,反而調高目標一成,最樂觀既估計,仲同法巴一樣話可以升至三萬點! 當然,大摩三萬點既預測,係所謂「最牛市」估計,如果調轉睇最悲觀,得萬七點! 大摩睇好港股,其實都係源於美國經濟表現,呢點同經濟學人一樣,預測全球經濟增長可以達到百分之四點二,將會係零七年以嚟最好,不過要小心係、增長並唔平均,佢地提醒唔好過早興奮! 或者有兩位人物,可以比我地更多啟示。 今個星期聯儲局既議息聲明,伯南克已經比左大家最好暗示:經濟前景轉趨樂觀,但提都唔敢提出售MBS的退市時間表,即係大家繼續有得炒! 至於巴菲特,星期六就開佢一年一度既朝聖大會,昅實啦!

智能「叛變」

圖片
盛傳了近一個月,Palm終於揭曉花落誰家。 不是市場盛傳華為、也不是聯想或HTC,而是全球最大個人電腦製造商「惠普」。 HP以每股5.7美元嘅現金,向Palm提出收購,總收購價達到12億美元,比Palm喺星期三收市價,有兩成三溢價。 Palm會整合到惠普嘅個人電腦業務部門,預計屆時Palm主席兼行政總裁魯賓斯坦會繼續喺公司留任。 華爾街日報話,Palm嘅股價喺過去一年,累積跌超過53%,因此Palm嘅賣價相對唔算貴。 不過惠普收購Palm要承受一定嘅風險,主要係佢仍然蝕緊錢,喺智能手機市場更不斷被iPhone及黑莓搶佔,舊年喺智能手機市場嘅佔有率,下跌到只有百分之1.5%,比零五年時足足跌咗兩個百分點。 雖然呢個市佔率、比起惠普喺智能手機市場嘅佔有率0點1%,已經高好多,但兩個弱者加埋,係咪就可以喺呢個市場突圍而出,有好大疑問。 或者好似惠普咁講,Palm嘅「WebOS」作業系統,可以為公司提供一個理想平台,增加佢地喺智能手機市場嘅競爭力,同創造多種流動通訊裝置。 有分析員,WebOS系統嘅智能手機「Pre」,喺舊年年初推出時,一度被譽為iPhone Killer,不過銷售只能說是強差人意。 WebOS其實是繼承了Palm的優良傳統、開機快,運行速度理想,不像Window Mobile放置過多不必要系統,實質頗有iPhone影子。 或者唔可以完全歸咎產品本身,華爾街日報就分析,Pre失敗主要係拍著個差嘅電訊供應商SPRINT,如果改投AT&T或者 Verizon,結果可能不一樣。 對於HP來說,今次可以說是一場智能「叛變」,亦代表在智能手機市場的再起步。 回想早在02年,HP推出了ipaq 2210,可算當時最流行、最先進的PDA,當時自己亦入手了兩部,事隔七年仍然運行良好,只是WM實在運行過慢,根本不能與今時今日的iPhone及Android比較。 所以有分析指,今次收購最大輸家,可能是一直與HP合作的微軟。 反而HP 在05年找來了Mark Hurd接替Carly Fiorina出任CEO,居然可以搶佔Notebook及Printer市場,去年更超越了對手IBM成為收入最高的科技公司,顛覆了Jim Collins 在 "How the Mighty Fall"中有關IBM及HP的強弱對比,有時間應該再談一下Mark Hurd這個人。

貴利

2G,一個希臘,一個高盛。歐美各一,繼續撓亂整個金融市場。 呢條臘腸,評級成為垃圾,據路透報道,2年期債券息率一度升至驚嚇性38厘,仲高過本港吸血貴利王「卡數」平均利息36厘! 期後利率回穩,但仍然由周二的18厘升至23厘,比德國同期利率高出十倍,而同巴基斯坦比較,仍高出一厘。 堂堂一個主權國,借錢要俾嘅利息,貴過無抵押私人貸款,貴過信用卡貸款,應該都無話可說。 債務危機惡化,原因都是主權評級被降至垃圾評級嘅希臘,違約掉期再創新高,升到911點(仲唔係恐怖襲擊?),係全球最高,仲高過烏克蘭。 面對危機不斷擴大,基金組織考慮加碼援助希臘,亦聯同歐洲央行,游說德國加快啟動援助計劃、希望貸款俾希臘政府嘅金額,調高到250億歐元。 老實說,如果用財赤厘定評級,美國又點值三個A? 而家希臘違約,不論是直接違約或事實違約都是不爭事實,那最差的結果會如何? 回答這個問題前,WSJ回顧了過去20年中,至少發生了五次嚴重主權債務危機: * 墨西哥比索貶值引發危機,1994年12月危機爆發。 * 亞洲金融風暴。(唔使多講啦啩.....) * 98年俄羅斯盧比貶值。後果是長期資本管理(LTCM)破產。 * 阿根廷政府債務/貨幣危機。始於2001年11月至12月。 * 最新是去年底迪拜違約危機。 雖然在危機爆發期間,全球股市均出現大跌,不過一年之後,平均全球股市還是上漲了17%。 當然,與之前四次違約危機比較,今時今日政府在實體經濟的比重無疑增加了很多,而迪拜相比經濟規模又太細。不過即使希臘真的脫離了歐元區,頂多只會令歐元大跌、資金流出當地體系,反而令美元以至亞太區受惠,如此說來,亞太特別是本港真的有點反應過敏。

公審

近十個小時的聆訊。 被認為高盛141年歷史上、高盛面對最嚴厲、最具挑釁的華爾街大行公審。 先由CFO及交易員圖爾(Tourre)出場聆訊近五小時,之後由布蘭克費恩出場。 由當日十時開始,幾乎整個華爾街交易員、全日都只是留意著高盛的聽證會。 到尾市跌幅擴大,先至專心番交易。 參議院多次批評布蘭克費恩,將明知就嚟爆煲次按產品賣俾客戶、兼同佢地對賭,係有違誠信。 好個布蘭克費恩,對著如斯有敵意的「盤問」,仍然沉得著氣,擺一副相當強硬立場。 佢堅持以華爾街大行的原則,告於國會說投資者係相當專業,高盛就算講咩,佢地都唔會關心。 "I don't think our clients care or they should care." 布蘭克費恩一個最強而有力的論點,是銷售員在推銷產品時,根本不知道銀行的Position,即到底坐的盤到底是長或短。 這涉及了華爾街的底線: 客戶交易與銀行坐盤是有很好的"防火牆",客戶是信賴我們。 高盛多個內部電郵,亦成為調查委員盤問重點,有共和黨議員直指,高盛刻意只將圖爾私人電郵公開,係想將責任全部推俾對方。 不過布蘭克費恩幾乎將這些email全數置身事外,推說根本不知情。 如果各位有看聆訊,可以斷定是高盛早已將全部責任推到圖爾身上。 因此在聆訊中,圖爾可說是醜態百出,先在供詞中強調出售比客戶既次按產品,係由獨立顧問公司"ACA"全權揀選出按揭資產既組合,否認與約翰保爾森有關。 隨即他的說法就被委員會反駁,引用他的email,說早就明示過ACA外,約翰保爾森亦有分揀選。結果毫無經驗的圖爾變得陣腳大亂,最後要否認自己的電郵! 華爾街日報引述熟悉證券法例既專家,指圖爾既證供同電郵有前後矛盾,相信陪審員會更傾向相信一啲內部電郵,估計對證監會提出既起訴更為有利。 作為事件主角,喺事件無幾耐,圖爾就被高盛取銷英國既執業資格,仲被公司大量披露同女朋友之間既私人電郵。 有議員問圖爾,知唔知高盛咁做有咩意圖? 圖爾只能回應:"I think, you know, I wish I hadn't sent those." 我都幾有理由相信,圖爾已收「安家費」,肯定事件唔會傷身! 高盛受審,絕對係重頭戲,連一向財經新聞篇幅較少嘅CNN,都大幅報道,連俄羅斯同日本電視台都...

假如我是希臘財長(2)

啟動了安全網,但希臘五年CDS居然迫近800點子,創左新高。 換言之,價值一千萬美元嘅五年期希臘債券,每年嘅「保險金」要俾80萬美元,相當於保額嘅8%以上。 雖然與企業CDS不可直接比較,不過雷曼倒閉前,CDS也只是相近水平。 (話口未完,轉頭已見標普降希臘評級至BB+,即等同垃圾級別,同時葡萄牙評級亦受拖累,歐美股市、油價銅價即時大跌,資金流入美元債券避險。) 而希臘兩年期債息,更躍升至15厘! 試問一個國家,已幾乎沒有舉債能力,又如何償還如此高的利息? 連希臘財長都形容,五月十九號對希臘嚟講係一個好重要嘅日子(死線?),喺呢日要希臘必須要償還到期嘅大約90億歐元債務,雖然貸款需求已經得到滿足,但目前高昂嘅借貸成本,係完全令人無法接受、令希臘無法喺市場融資。 雖然希臘喺上星期五、啟動信貸安全網,向歐盟同基金組織要求緊急貸款450億歐元,不過CDS仍然急升,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德國方面就仲未「首肯」,德國總理默克爾話,德國有責任穩定歐元,但希臘政府必須要共同承擔,除非希臘有令人信服嘅可持續削減財赤計劃,否則德國唔會批出緊急貸款俾希臘。 到底默克爾是否出爾反爾? 默克爾實際是面對一個兩難,不援助希臘等於向外宣布歐元已死,不過國內最新民意調查顥示,有多達86%人民反對向希臘提供84億歐元援助貸款。 面對即將舉行的地方選舉,默克爾如果一意孤行,執政聯盟分分鐘會瓦解,救、即是擺明是政治自殺。 所以金融時報形容默克爾是:"Trying to sell the unsellable"。 其實德國人民的憤怒其實可以理解,想當日為籌備歐元區,德國付出了極大的政治及經濟代價,而家叫左經濟體系有所改善,但反而現在就要向一些不理會財政紀律、甚至要向借高盛做靚盤數的「窮親戚」施予援手,難怪默克爾要面對如斯大政治壓力。 其實希臘真的不抵幫,政府多年來做數、連歐盟都仲要重申、希臘政府的財赤數字不可靠,赤字佔GDP總數原來可能高達14%! 在今次債務危機出現前,當地更醞釀一條新法例,容許多達四百個行業從業員,女姓只要年過五十、男姓年過55,就可以提早退休,享受政府提出的退休保障! 而這些所謂「高風險」行業,連時裝設計師亦包括在內,原因是他們會接觸「高危」的顏料!!! 難怪今時今日,當政府提出要將退休年歲由60延長至63歲時,幾乎觸發全國大擺工! 如果我係希臘財長,肯定即時會毫不...

科學怪人

種種跡象顯示,高盛會犧牲被SEC起訴既副總裁圖爾。 在高盛披露更多有關債券交易員圖爾Tourre的資料、當中包括俾女朋友嘅法文電鄱譯成英文。 圖爾在email中向女友炫耀,話自己試過成功在飛去比利時機場途中,賣次按產品比孤兒,同寡婦。 又形容發明呢啲次按相關既衍生工具,就好似製造左個科學怪人,而睇著衍生工具拖跨金融市場,感覺就好似佢調轉槍頭,對付返發明者一樣。 評講話,高盛係刻意將呢的私人電郵披露,目的就係要劃清界線。 而即將到參議院調查委員會作供,高盛,同國會事先已經各自交鋒。 被證監會起訴嘅圖爾Tourre,星期六已經率先被調查委員會盤問。 面對高盛一再重申,次按交易佢地亦有蝕錢。 不過參議院同日披露另一批高盛內部電郵,情況剛好相反。 布蘭克費恩在電郵指,高盛次按有蝕錢,但因為決定沽空,令佢地賺番曬。 仲話,遊戲未完。 而另一名高層知道次按產品被降評級後,亦隨即電郵同事,話似乎我地賺大錢。 面對不利證據,高盛批評,係當局選擇性咁做。 調查委員會傳召高盛作供,亦作出變陣,罕有咁分三節進行,先由圖爾打頭陣,之後到高盛財務總監等高層作證,最後先輪到布蘭克費恩,仲要唔俾佢有助手陪同。 英國金融時報更話,布蘭克費恩當日,唔會有好日子過。 到底高盛呢個四百人的Bond Trading Desk是一個怎樣部門? 華爾街日報有特稿,形容呢個部門情況就一如Michael Lewis 寫的"Liar's Poker"、當中描述八十年代的Solomon Brothers慌唐老千局幾乎完全一樣。(最近讀緊他的新作"The Big Short",寫次按爆煲前由借貸人、放款人以至沽空者的眾生相,同樣非常精彩。) 時間回到07年12月,高盛剛剛發完數以億計美元花紅,在One New York Plaza building 五十樓全層的債券交易部門,數以百計的人圍在十個交易員身旁,大家輸賭到底他們可以食到多少個漢堡包!(當然,紀錄遠不如我地"阿燦"一次過食36個!) 正是這種"有前無後、打死擺就"(Take-No-Prisoners)的態度,令債券交易部門成為高盛最賺錢的王牌部門,但這種朝7晚11的工作,就令圖爾在07年曾經抱怨,說自己當年只有28歲,再做落去肯定會瘋掉!

空降88

整個中環,今日都在找尋穆懷朋這個人! 此人正係人行金融司司長,人行排名頭十大無佢分,按輩分,佢屬於處長級,總算係高層。 外界對穆懷朋咁緊張,正因為盛傳佢今年,會到金管局出任顧問! 金管局重來無顧問一職,亦從來無人行官員坐陣,消息一出,外界有無限聯想。 有傳媒用過檔形容,更有媒體話人行高層空降,政界更話,關注香港貨幣政策獨立性。 香港貨幣政策從來無獨立過,點談得上獨立性? 圈中人話,顧問只係市場傳聞,穆先生最終職位,可能豈止顧問咁普通。 零二年,佢中聯辦工作多年,之後一系列內地開放人民幣業務隨即到位,今時人行官員進駐國金,好事定壞事,結論話咁易! 人民幣要開放,內地資金要排洪,上海要做金融中心,香港全部有角色。有個自己人做協調,可以想象,香港嚟緊幾年,好多事會發生。 其實,港交所已經由內地人話事,證監會之前亦有嚟自中證監顧問,金管局有個內地顧問,又似乎絕對可以成立。 內地增援配合未來發展,對八十八層高嚟講,上位大半年,整個紫荊花由明變暗,美財爺寧見舊人、眼尾也不多看新人一眼,搵得人行顧問,似乎佢更需要一個好公關顧問。

幕後黑手

99年高盛上市時,各位有無睇過佢分招股書? 「以客為先、最大既資產就係員工、資本同聲譽」! 今期經濟學人話,如果你信呢啲說話,證明你真係一個好Naive既人! 所以今期一周風雲人物,要揀一手「炮製」高盛風雲既「幕後黑手」,美國證監會主席「夏皮羅」Mary Schapiro。 呢位零八年喺金融海嘯之後、先至獲奧巴馬提名,走馬上任取代考克斯,成為美國證監會歷史上首位女主席。 夏皮羅之前擔任美國最大證券商自我監管組織─「金融業監管局」總裁,之前亦擔任過期貨交易委員會主席。   奧巴馬曾讚揚夏皮羅「精明又嚴厲」,指佢早在次貸危機發生前,就呼籲加強對房貸經紀人監管,相信佢一定可以為證監會帶來新思維。   但一場馬多夫騙局,就幾乎令美國證監會同夏皮羅名譽掃地,特別係馬多夫曾經講過同夏皮羅係好友,更令佢耿耿於懷,希望透過起訴高盛可以洗脫污名! 經濟學人話,夏皮羅今次搵布蘭克費恩祭旗,可以話係最大睹博,一來五個高層有兩個共和黨反對,可能削弱SEC控告既決心。 而且喺今年初美國證監會,喺起訴兩名貝爾斯登對沖基金經理既一場官司,先至係啱啱輸左,更令人擔心今次起訴高盛到底有幾大勝算。 但唔好唔記得,貝爾斯登既Case係刑事起訴,所以夏皮羅今次聰明之處,係只係民事起訴方底控告高盛,就好似經濟學人話,唔需要等法院開庭,公眾已經對高盛作出左審判,結果係點,根本唔重要。 其實高盛喺銷售CDO既排名,遠低於美林、摩通花旗同大摩,排名僅第九,不過以佢地高調既作風,Main Street「大街」既人,早就對佢印象非常負面! 好在布蘭克費恩仲有個忠實既股東,巴菲特已經透過董事梅菲表明立場,話信任高盛,對自己既投資完全安心! 但話分兩頭,股神都留有尾巴,佢話仲觀察緊事態發展,相信巴菲特都無忘記到、九十年代收購所羅門兄弟,結果搞到自己一身蟻既經驗。 而家無論係華爾街日報專欄、以至彭博訪問既法律專家,都建議布蘭克費恩唔好「撐」得咁「衡」,因為民事起訴最多罰款了事,以高盛七百幾億美元股東資金、頂多都係傷及皮毛,反而高調對抗可能仲易「犯眾憎」!

動真格?

內地嚴打炒賣,相比香港呢邊,措施溫和得多,暫時都係 "執番正"發展商嘅賣樓方式為主。 鄭汝樺今日為九招12式再解畫,希望以後賣樓過程,更透明,更公開,低無論措施如何到位,九招加強賣樓透明度,係咪執行到,仍然要靠地產建設商局自我監管。 鄭汝樺話現時雖然無立法,但政府具備有力功具,如果發展商唔守規則,會被重罰,取消預售樓花資格。 以地產商現時項目投資動輒數十以至過百億元,一旦被制止賣樓,周轉可能受到影響,「罰得很重」。 至於新盤開售三日前有派價單,新規定亦適用於加推單位,政府目的係令準買家有多的時間考慮,改變目前買樓文化。 到底政府係靠嚇定係動真格? 翻查政府紀錄,過去三年未有取消過「預售樓花同意」既紀錄。 而根據地政總署紀錄,過去三年,喺「預售樓花同意方案」下,地政總署曾經發出兩封、可能終止「預售樓花同意」既警告信,而有關發展商隨後,已作出補救措施。 到底警告信係咪足夠? 靠一個社團條例成立的地產建設商會自律,就能夠改變賣樓文化? 但而家嘅賣樓文化,係自己人管自己人,現行嘅指引,無論加幾多招式都好,都只係一味靠發展商自律,先至引發咁多漏洞。 呢種方式一日唔改,問題係咪杜絕得到? 係一個疑問。 我們訪問過資深分析員卓百德,佢批評政府新措施無可能令樓市降溫,佢批評,高樓價政府有分造成,更形容,政府作為全港最大地主,現市況下仍然無大幅增加土地供應,係最差嘅壟斷者。 佢批評政府之前唔肯增加土地供應,係造成樓市今日高據不下主因,依家主動推兩幅市區地拍賣,效用太細。 當然,我們認為政府做、總好過不做,早、亦肯定好過遲,對於措施力度,今天要下評價似乎言之尚早,或許我們應先留點空間予政府,之後再批評亦未必太遲。

九招十二式

九招十二式,大家覺得有無成效? 九招新措施,最大變化、要數到增加發展商開售新盤時嘅首批單位數目,好似有千三個單位嘅名城,當日首批只係推出廿個單位,但若果新措施生效後至賣,首批就至少要推項目五成單位,即係要賣680個至得,即係增加34倍! 至於開售前七日就要俾樓書、賣之前三日要出到價單,美其名係比買家更多資訊,減少不理性行為,同時對發展商損秏有限。 增強透明度之外,政府亦由供應入手,而家終於落實喺六月同七月,分別賣何文田前山谷道邨二期、同山頂聶歌信山道兩幅市區豪宅地。 樓價不斷升,賣呢兩幅地有冇降溫作用? 兩幅地合共千二個單位,話多唔多、話少唔少,令人擔心的是發展商在市區地難求情況下,地價反而愈搶愈高,對樓市有害無利。 關鍵是,政府應表明在六幅以外,市區地是「長供長有」,只有市場相信政府有決心推出更多地皮,地價才有回落機會。 至於規管示範單位呢類表面功夫,我係發展商就死人都跟足,仲要比夠兩間「清水房」! 成本低之餘又可以比足面政府,何樂而不為? 識武功嘅曾司長,一次過使出九招,除左功夫了得外,實情計數亦有一手。 細拆九招,實招頂多三,六招屬虛。連發展商賣樓,要跟建設商會指引,都當一招,情況同去完廁所要洗手無咩分別。但點都好,左加,右加,俾佢加夠九招,等同當年孫公威勢! 九招之所以咁重要,正係九招見證回歸後樓市跌與起。零二年跌市,孫九招出台,到一零年大升市,曾九招頂上,意義正 係政府發出訊號,樓市政策,由寬變緊。 大盤一次過,要推五成單位。花旗讚成咁係最有效,減低用人為因素,製造假象,兼推高樓價嘅高招。 樓價貴一件事,對買家嚟講,買樓要買得透明。排隊買樓時代雖然引起炒「籌」,但至少大家知道做緊咩? 祖國經驗話俾我地聽,銀行收水喉之際,正係樓市降溫之時。息低、錢多,似乎樓價升勢難以抵檔。問題係,政府唔落重藥,政圈人指,政府依家最驚,反而係息口一升,樓價有影響,由於模唔清,所以繼續見步行步! 咁係咪算「重手」呢? 樓價又會唔會回落? 市況好當然發展商都好想一次過「清袋」,但想深一層一旦再遇海嘯價,一次過攞五成單位就可能對發展商銷售有好大壓力,如果反應唔好、分分鐘仲影響埋定價。 不過唔係無招可拆,好似發展商就可以將項目分期申請樓花同意書,分佢一、二十期,就可以全部變成小型項目,一樣有得「走棧」! 其實不論措施成效如何,樓價似乎註定仲會再上。原因? 伊娃鄭表明,政府無政策鼓勵市...

棄車保帥

英、美都話查高盛,為左捍衛形象,陷入苦戰既高盛,就算講到有幾震驚同無辜,輿論都唔幫佢。 辦法唔係無,最新一招,名堂叫「棄車保帥」。 俾美國證監會告既法藉副總裁「圖爾」,成為開刀對象。高盛炒佢不特只,仲「懶」正義話,如果發現有人試圖誤導,唔會坐視不理。 一直唔承認有暪騙,直至星期二公布業績,高盛先開始改變立場。 高盛喺投資電話會議中,先強調無意誤導投資者,到同傳媒舉行電話會議,特別出席既聯席法律顧問Palm就表示,美國證監會向佢地起訴既案件,好可能會變成一宗個別員工同另一方、有關事實爭辯既官司。 仲話,如果高盛最初係掌握證據、顯示有單一員工試圖誤導客戶,佢地絕對唔會視而不見,亦都會率先採取行動。 雖然Palm無指明、但呢名員工就係負責設計CDO既三十一歲副總裁「圖爾」。就喺呢番評論發表後,高盛喺倫敦既總部就將佢喺英國FSA既執業資格取消。 高盛話,由於圖爾已經無限期停職,因此先暫時消取佢既執業資格。 巧合既係喺同一日、金融服務監管局表明會展開正式調查。 有律師表示,高盛既處理手法,係開始將責任推到圖爾身上,亦都避免日後圖爾真係同美國證監會合作、可能會供出更多部門主管有分參與,因此需要盡快同佢劃清界線。 不過金融危機責任委員會已經表示,高盛既債務抵押工具,根本唔可能只係由一個人全權處理,難以想像無更高層員工作出監督。 高盛亦心知呢場官師難打,最新一招,請嚟一月先離職既前白宮法律顧問做大狀,一於以官制官! 規則所限,佢雖然唔能夠接觸SEC 五巨頭,但仍然可以接觸較低級既美國證監職員。 有無用,遲啲先知? 至於呢單CASE另一關鍵人物,約翰保爾森急急開電話會議、同出信,強調自己忠於誠信,又指損失投資者只係自己唔做功課! 講到底,都係驚投資者會撤走資金啫!

高盛風雲(政治解讀版)

希望大家唔好覺得悶,不過對著高盛,實在有說不清的話題! 高盛季度盈利果然強勁,急升九成,布蘭克費恩作為總裁,表現其實無話可說! 期內定息交易收入增加並破記錄,沃爾克視為眼中釘的坐盤交易,收入有102億美金,按季升六成。 留意高盛首季撥出近五十五億作為派發花紅嘅福利開支,新聞稿說佔總收入比例,由五成降至43%,不過實質數字是增加了17%。 唔怪布蘭克費恩話多謝員工的支持,原來支持是有回報! 說回主題,今日要以政治角度解說。 最容易看出來,當然是起訴高盛、原來在美國證監會內部,只是僅僅夠票通過,兩名共和黨委員表明反對。 最後主席夏皮羅聯同另外兩名民主黨嘅委員贊成,三比二僅僅通過民事起訴高盛。 由總統奧巴馬委任嘅夏皮羅話過,內部對重大執法決定,九成會一致通過。 證監會今次只係一票之差通過民事起訴高盛,而唔係一致通過,情況罕見,正反映民主,共和兩黨對整頓金融機構取態代表美國證監會嘅律師,日後需要更有力證據,先可以說服陪審團。 面對證監會民事起訴高盛,兩黨似乎都急不及待同高盛劃清介線。 事緣高盛唔單止喺金融市場有影響力,佢地喺1989年到而家,高盛屬下設立既「政治行動委員會」,就作出左總值三千一百萬美元既損獻,排名僅次於AT&T。 雖然美國證監會內有兩名共和黨議員、係唔支持起訴高盛,但原來高盛唔係捐得最多比佢地,反而有三分二既捐款,係比左民主黨,亦係佢地最大既單一企業捐助人,相反喺共和黨排名,高盛只係第四。 捐款捐得多,高盛喺政治舞台上既影響力亦都不容忽視。喺克林頓年代,高盛聯席主席魯賓就出任財長,到共和黨既喬治布殊,一樣有個保爾森。 民主黨指責共和黨反對金融改革方案,原因係佢地根本係一個「高盛持有既政黨」。 共和黨都不咁示弱,指總統奧巴馬喺08年選舉中,就收左高盛同員工相關達一百萬美元損款,話呢個金額多個晒美國歷史上、任何一個組織既政治損獻。 有共和黨議員已經表明,會退還高盛比佢既七千美元損款,呼籲總統都應該退還一百萬美元損獻。 高盛之外,事件另一主角對沖基金經理「約翰保爾森」,近日都活躍政壇,分別為共和同民主兩黨籌辦捐款活動。 佢既發言人話,無論係邊一個黨派、只要能夠保持美國金融同經濟中心「地位」,約翰保爾森都會支持。 此話當真可圈可點,到底呢個「地位」,係咪就係指繼續可以比佢大炒特炒? 說到底,奧巴馬發現自己因為起訴高盛而提高民望,你係佢會點做? 雖然案件勝負未...

全球公敵

呢個31歲法藉交易員「Fabrice Tourre」原來都幾「細路」。 話說他為John Paulson籌備CDO之際,個傻仔曾經同身邊人Send 短訊,話好興奮自己同保爾森共處一室。 而由他發出的電郵亦證明佢早已估計樓市可能好快崩潰,但當時仍然極力推銷這隻為John Paulson度身訂做的「Abacus」基金。 高盛到底會一鋪玩完? 目前主流分析有兩種看法: 1. SEC經過一年多調查後、仍然無搜集華爾街大行的刑事責任,唯有只以民事訴訟方式、意圖透過起訴高盛,向外界展示政府已盡努力打擊大行、向金融海嘯源頭開刀。 2. 千不揀萬不揀、SEC卻揀全球最大、盈利能力最好的投行高盛來開刀,證明他們對訴訟早有把握、勝算十足,因此決心打大老虎以震聲勢。 當然、一石激起千層浪,SEC亦早料到英國德國等機構會跟隨,對高盛的聲討,會成為全球萬眾一心的行動,話唔定可以團結國家內外、增強國力! 要數反應快,當然係仲有幾個星期就要大選的英國首相白高敦,即時表示對事件感到震驚,仲形容係銀行業「道德破產」。 目前看來,對高盛不宜過分樂觀。雖然一宗十億美元訴訟對年賺百三億的高盛只能說是「可以管理」的損失,但未來面對股東以至投資的訴訟,勢將非常蔓長,可能損及高盛王朝的根基。 事件的關鍵是到底高盛向投資者「Abacus」,透露了幾多保爾森的角色。 由自己一手鼓吹,親身揀出123個RMBS,包括來自加州、內華達州及佛羅里達州的按揭組合,包裝成CDO,高盛還擔心公開了保爾森的名字會嚇怕投資者,居然找來一間獨立顧問公司ACA為產品包裝,標明是由獨立及專業投資者揀選。 最令人啼笑階非的是,來自SEC搜查的電郵顯示,高盛還有意無意之間暗示、買家當中包括了保爾森??? 多個民事律師看過相關證據後,都認為以美國證監會目前掌握既證據,好大機會可以透過民事訴訟成功起訴高盛。 雖然欺詐金額只有十億美元,但一直強調以「客戶為先」的高盛,一旦失去誠信,當客戶係傻仔、高盛的「溢價」可以轉眼消失無形。 最致命係今次起訴證實左街坊智慧:引致全球崩壞的金融海嘯、起因就是來自投行的貪婪及蓄意詐騙。因此FT的 LEX及 WSJ認為,上星期五單日股價大跌一成三,未必係投資者過分反應。 值得一提是,事件早喺兩年前、原來已經有跡可尋。早喺零八年八月雷曼倒閉前,高盛已經知道當局調查CDO交易問題,高盛當時提供左多達「八百萬頁」紙嘅交易記錄...

高盛爆煲

怕且無一個人會估到,今次海嘯第二波觸發點原來不在希臘,是來自「西街200號」! 美國證券及交易委員會突然高調檢控高盛欺詐客戶。 證交會指高盛在設計及銷售與次按相關產品(CDO)時,有欺詐行為。高盛副總裁托尼在美國樓市開始下跌時,以不實陳述及隱瞞欺騙客戶,令客戶損失逾十億美元。 目前已知「沽神」保爾森亦涉嫌其中,在事件有一定角色,不過未有被控告。高盛話自己並無違法,會全力抗辯云云.... 消息令高盛單日股價曾經大跌16%,相信這除了在金融海嘯期間,絕對不會發生在高盛身上。 消息拖累金融股重挫,美股亦大跌。 不難想像,一旦高盛出事,無論股市、商品市場、剛復蘇的槓杆貸款市場,肯定會出現火燒連環船。 其實在早上已經有消息指,高盛有高層因為涉及、對沖基金「帆船集團」既內幕交易案、而決定不再留任。 零六年起出任高盛董事既「古普塔」、表明喺三月既股東大會後,唔會再尋求連任。 華爾街日報話,古普塔離職,係佢被監管當局發出通知,指正調查佢同帆船集團創始人拉賈拉特南之間既多段電話錄音對話,懷疑古普塔喺金融海嘯期間,向對方透露多間大型金融機構既內幕消息。 對強如「高盛帝國」出手,如果唔係有十拿九穩證據,相信SEC有豹子膽也不敢亂來。 似乎美國證監會最近「以賊捉賊」一招,真係收效! 馬多夫一案後,美國證監會洗心夾面,決定做好本分,加強打擊行業違規,新成立部門,決定假手外求,擸頭對象,正正係精於做買賣嘅對沖基金同併購基金高層。當 為左再破大案,搵局內人幫手,完全係快、有效、直接方法。 話說回來,高盛最近先搬到紐約新總部,呢幢四十幾層高大樓,用超過二十億美金興建,被譽為係「高盛皇宮」。 入面雖有六個盤房,每個面積比美一個足球場,另外又有星際大堂,同五萬呎健身室,不過套用中國人講法,似乎風水唔多好,布蘭克費恩一搬入去開工,就爆出「Bombshell」,都話呢啲錢唔好慳啦!

The Last Man

首間出第一季業績既美國第二大銀行、摩根大通盈利增長五成半,多過預期。 不過更令人注目,反而係總裁Dimon戴蒙,原因係佢決定「獨闖龍潭」。 事緣摩根大通資助雪城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興建既科技中心、舊年底正式落成,雪城大學於是邀請戴蒙喺五月十六號,到大學進行演講。 本來只係一場普通既演講,但點知有超過九百個學生同畢業生,聯署反對戴蒙到佢地學校演講,原因係佢地認為戴蒙作為銀行最高層、係需要為呢啲學生同家庭,係金融海嘯期間,面對既痛苦負上責任。 遇著係一般人可能會取消演講,費時自找麻煩。 但呢個戴蒙遍遍就話會繼續如期演講,仲話支持同贊賞一啲可以為自己信念而爭取權益既人! 有睇過最近兩本有關戴蒙傳記、「The House of Dimon」同「The Last Man Standing」既觀眾都知,呢個CEO其實都另類,對佢今次既決定,應該都唔驚奇。 公道啲講,摩通作為金融海嘯期間,唯一無虧損既銀行,主要係戴蒙喺金融海嘯前,已經見到次按市場有嚴重風險,決定完全撤出,雖然銀行業績最終都要倒退,但摩通既股價都喺低位明顯反彈,喺08年3月仲只係未慮左11個小時,就決定收購貝爾斯登,避過左海嘯第一波。 至於之後既雷曼兄弟爆煲,就已經係後話。 好似戴蒙所講,當時摩通根本唔需要政府救市基金注資,只不過係政府要求佢地咁做,而事後佢都相當失悔呢個決定。 戴蒙作為哈佛高材生,當年加入花旗前身既美邦,一做17年,到98年時候晉升到花旗銀行總經理,點知當日被老師兼拍檔眼紅佢表現,當眾炒魷魚。 戴蒙之後經常自嘲話,我比不到啲好既建議,因為自己都曾經被裁員! 戴蒙講過,自己死後唯一既心願、就係希望有人記得佢「這個人仲算不錯」,佢就已經心滿意足。 無咩耐性、但懂得溝通同尊重別人,係最多人對戴蒙既評價,以佢今年只有五十四歲,前途仲係無可限量,連奧巴馬都表揚過戴蒙,話佢表現良好,唔應該受到懲罰。 華盛頓已經多次傳過,佢有機會係下任財長人選。 突然諗起、本地都試過有高官到大學演講,點知遇著學生上台,結果要報警處理,唔知我地既高官,幾時先學到戴蒙呢種氣度!

伊甸園

內地首季增長接近一成二,係兩年幾嚟最高,而上月分通脹就輕微回落。 表面睇,第一季數據顯示內地經濟高增長、低通脹。這種經濟學上的「伊甸園」(The Economic Eden),從來就是經濟學家追求的經濟模式的烏托邦。 但世事永遠也是Too Good to be True! 多間大行都話,內地經濟過熱,通脹好快升至全年高位,短期內仍然有需要加息。 官方話,高增長只係舊年基數較低帶動。 他們估計第二季會啟動加息,全年加息最少三次,因為物價升勢只係岩岩起步。 但事實係加息與否,通脹未必係關鍵,反而近日刺痛民眾的樓市「傷口」,先至係關鍵。 總理溫家寶在前往青海之前,再次就壓抑樓市降溫。 佢說樓價當前升勢,除左資金多,供求矛盾突出之外,更批評係同地方政府意識不足,調控不力,以及投機活動有關。 話過要實施貸款差別政策,國務院決定,買第二層樓,首期由目前四成,一律收緊到五成。 國務院亦警告,省市政府均要為穩定樓價負責,如有不力,要追究責任。 看來今次阿爺是動了真火,也好,至少證明劉明康之前說二套房首付按揭要增加至六成,也沒有全是欺騙「人民感情」。

順勢

整個亞洲區貨幣升值潮,由呢條「魚尾獅」觸發。 當地第一季經濟增長按季年率化計算、急升百分之三十二點一,唔單止扭轉前一個季度下跌百分之二點八,更係一九七五年以最大升幅。 政府將今年經濟增長預測,由最高嘅百分之六點五,調高至百分之九。 而預測通脹全年、會升百分之二點五至三點五。 面對經濟有過熱風險,新加坡金管局即時採取行動、三十九年嚟首次作出合併匯率調整,通過同時准許坡元逐步溫和升值、以及擴闊波動區間既中位數,以收緊貨幣政策。 喺當局嘅聲明一出,坡元兌美元匯價隨即升到二十個月高位,升幅1.2% 其他區內貨幣亦都顯注急升,好似係被穆迪調高主權評級既南韓元,加上當地失業率錄得十年最大跌幅,單日亦急升近百分之一,引嚟中央銀行要喺匯市干預。 市場揣測包括馬來西亞、印尼以至台灣,當地貨幣會繼續炒高。 歸根到底,原因當然是憧憬「老大哥」人仔會加快升值。 今年以嚟、區內加息既央行只有澳洲同印度。 有分析員已表明,今次坡元升值只係區內連串升值潮既序幕,面對通脹以及資產泡沫,區內中央銀行已經係落後形勢,收緊貨幣政策係無可避免。 雖然區內貨幣全升,唯獨港元例外。 現貨美電曾經升穿七點七六水平,遠期美電變化亦唔大。 彭博就話,除著人民幣即將升值,港元正面臨新一輪升值壓力。 有外資行亦預警,沿用五年嘅雙向兌換保證機制,需要調整。 唔怪得曹仁超今日叫大家一係入市、一係咩都唔好做,總知唔好做淡。 唔知咁咪就係順勢?

門未關上

有看今天南早,有無發現頭版報道胡奧會面報道中,竟在Hu Jintao 的譯名旁邊,用(胡佳)來作中文翻譯。 似乎SCMP內怨氣極深,因此有人決定玩鋪大。 ///////////////////////// 胡錦濤同奧巴馬,傾咗個半鐘頭,對於外界最關注嘅人民幣匯率問題,美方話,奧巴馬促請胡錦濤就人民幣匯率,應該走向更市場化。 相反,內地新華社就以奧巴馬向胡表達、尊重中國喺人民幣匯率上嘅主權,希望透過對話合作,解決問題。 果然是各說各話。 最精采部分當然係主席講話:胡錦濤重申,中國堅定改革人民幣匯率機制,但就唔會受外來壓力影響。 胡錦濤話,人民幣升值,解決唔到中美貿易不平衡,同美國就業問題,中方無意尋求對美貿易順差,願意增加由美國進口,促進兩國貿易平衡。 胡錦濤一句「唔受外來壓力影響」,令一年期人民幣不交收遠期合約下跌。 市場解讀是,由於中美就人民幣匯率問題未有成果、令人失望,一年期不交收合約錄得三個星期最大跌幅。 不過令人奇怪的是,現貨人民幣居然先跌後回穩,收市仲要比昨日高收一格。 是否反映現貨買盤仍然憧憬人民幣可以緩慢升值,但炒家一見勢色不對、就一於平盤離場? 瑞信陶冬話,今次中美只係表述立場,唔等於將匯改大門關上。 因為最關鍵一句是胡錦濤重申匯改立場堅定不移,這由絕少談及匯率的胡總口中說出,這句聲明,重要性已經壓倒一切! 就連社科院學者都同意,胡錦濤並無喺人民幣匯率問題上擺出強硬態度,今次會面反而可以確認、人民幣將重新同一籃子貨幣掛鈎,恢復逐步升值。 升值係共識,而且會係喺短期內出現。 十九名分析師,近七成人預期六月底人民幣、就會恢復有管理浮動機制,佢地預測,全年人民幣可望上升百分之三至六點六。 今次真係分析員樂觀過交易員,罕見罕見。

扯猫尾

政府突然高調要規管預售樓花,到底所謂何事? 鄭汝樺近日四出頻樸,聲稱視察過多個新樓盤既示範單位,認為有改善空間,並透露已經同地產建設商會商討,進一步規範銷售樓花,示範單位唔能夠誤導。 發展商亦要公布高層涉及嘅買賣成交,不過政府亦稍為退讓,話基於私隱問題,唔會要求發展商講明係邊個發展商高層人士買入,只係需要公布買入嘅單位同價錢。 說來好笑,負責嘅地產建設商會話,加強監管佢地唔反對,但大前題係要合理。商會話,政府原本約佢地今個星期稍後時間傾,唔明點解當局提早公布。 可以輕易想像,政府似乎都察覺到,今次樓花銷售民意係站喺自己一方,所以係較無「顧忌」向發展商施壓,幾乎可以肯定、今次同地產商會唔係「開會」,而係「知會」! 加上近日樓市熾熱,由夾屋認購反應看到,市民對房屋需求殷切,政府要「做啲嘢」時候,唯有向地產商開刀。 說「開刀」其實又不太合適,因為政府的提議只是傷及發展商皮毛,頂多只是拿一些代理祭旗開刀,但一談到立法問題,發展商都知只是政府拿來靠嚇,絕對不會成事。 其實這種對地產商的「恐懼」,有點來得潛意識。不錯九七年前地產商的確控制不少本地經濟、就業、以至股市樓市,但今時今日,地產股佔本地股市比重早已大跌,中資股佔了股市市值「半邊天」,我就不信地產商今時今日有本事去胡溫身邊打小報告。 說到底,地產建設商會就是一個具壟斷性私人俱樂部,政府一日不放膽立法取代商會自我監管,這些扯猫尾的遊戲就只有周而復始出現。

炒房末路

沃爾克「幽靈」開始喺華爾街現形! 第一站喺曼克頓West Street 200 號,即係高盛總部! 高盛兩個負責「坐盤交易」既部門聯席主管、董事總經理「凱達亞」,同另一名倫敦主管,喺一個月內,不約而同遞信,喺呢啲敏感時刻,特別係沃爾克提出禁止大行經營「坐盤交易」後,兩個「炒房」高層離任,自然容易引人猜想! 作為最球最賺錢既投資銀行,「高盛王朝」近年靠著坐盤交易,為集團進帳唔少。 舊年高盛就有一成收入,係嚟自坐盤交易,由「凱達亞」主管既 「Principal Strategies Division」,隸屬證券部門。 佢今年只先有個三十五歲、但早喺四年前已經晉身MD,舊年就為呢個部分帶嚟近七億美元收入。 呢位Double Major 經濟同金融既高材生,成名絕技就係透過衍生工具、換股債券以至對沖唔同種類既交易工具差價,為公司賺取巨額利潤。 有佢身邊朋友圈子透露,凱達亞以釋放來形容自己感受。 而家市場開始揣測,高盛無左「坐盤交易」,可能會影響嚟緊既盈利表現。 唔怪得高盛最新出既年報,要發表歷嚟最長股東公開信,長達八頁,入面五十六次提到客戶重要性,對於外界批評,高盛一方面幫客戶買次按資產,自己就對賭樓市會跌,高盛總裁布蘭克費恩重申,佢地一切以客戶利益利先。 布蘭克費恩又借公開信,重申高盛喺AIG事件中無做錯。 不過佢有佢講,喺美國一個最新既企業管治調查中,今年初訪問左近三萬人,六十間大型企業中,高盛僅僅高過兩房同AIG,同樣列入「低於道德標準」既水平! 唔怪得布蘭克費恩要費盡心思,最近仲要高薪請左前紐約時報記者「史蒂芬」,出任高盛顧問,直接向布蘭克費恩匯報。 又即管睇下呢個「心戰室」,係咪真係幫到高盛洗去呢個惡名。

匯改 Part 2

一場七十五分鐘既會面,仲要安排喺機場舉行,市場有無限憧憬! 唔使等官方消息,人民幣匯率已經有反應,現貨人民幣低開後,好快回升,升穿6.824兌一美元,尾市更見異動,最高上到6.8231,高低波幅接近三十點子,波幅是過去一年罕見,收市是連升第三日。 市場繼續炒人民幣升值,一年期人民幣不交收遠期合約,更反映市場預期一年後人民幣匯價會升值超過3%。 由於市場熱炒升值,遠期合約成交增加之餘,有對沖基金加開認購期權合約,賭人民幣升值,合約期主要係三個月為主。 對於今次王蓋會面,外界一直猜不透到底蓋特納受何高人指點,懂得這個巧妙部署。 要知道,本來蓋特納是高調以官方身分訪問印度,但在兩日行程未有具體成果之際,全球焦點突然放到他的訪華行程,據聞印度一方就相當不滿自己成為配角。 直至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同前美國財長保爾森會面,雙方坦承討論過匯率問題,背後一直出力的保爾森先再走至台前。 習近平更提到,希望保爾森繼續利用佢影響力,推動中美經濟關係。 在王岐山同蓋特納會面後,外界估計人民幣好快升值,華爾街日報引述官員話,中國將會喺匯率問題上採取行動,美方感到鼓舞。 到底中方是否會選擇一次性升值,成為近日全球金融熱話。 當然,首要考慮是中國有無此需要? 相信大家認同人民幣升值可以降低進口原材料成本,肯定有利降低通脹,但實質作用有多大,目前難以量化。 更大實質用途,是改變目前內地經濟結構過分依賴投資的趨勢,希望透過匯率改革,增加居民購買力,以內需推動經濟轉型。 但劍刃亦可自傷,一旦市場型成通脹預期,更大量的外資勢必峰擁進入內地,對股市樓市可能催谷更大泡沫,這絕非中央所樂見。 樂觀一派認為,人行行長周小川日前說過,因應金融海嘯,內地曾經對匯率採取特別應對措施,對交易員來說,這個正是08年後將人民幣由一籃子改為只緊針美元,換言之人仔的確有升值空間。 但大家記得,上個月人大記者會上,溫總剛說過人民幣並無高估,內地又豈會自打咀巴?

蓋旋風

突然改變行程嘅蓋特納,到北京前,先旋風式訪港。 佢坐嘅七人車,到過禮賓府,同特首曾俊權見面,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亦有出席,會面歷時大半個鐘。 會見本地領導人本無可厚非,但最令人奇怪的是,蓋特納在見兩曾之前,先見過老董同老任。 點解會係任志剛? 為何陳德霖又無分? 據聞蓋特納同任志剛早已相識多年,當時他的中文名仲係叫「高逸然」。 蓋特納在03年出任紐約聯儲銀行前,十多年來都是在財政部下任職,曾研究過97年亞洲金融危機,並參與制定印尼、韓國和泰國金融救援計劃,因此同當時熱心參與處理區內危機的任總相熟,並不稀奇。 唔知陳德霖點諗? 話說回來,蓋特納抵達北京,即同副總理王岐山在機場會面。 財政部話兩人交換左對中美經濟關係、以至全球經濟前景既睇法,雙方亦訂出新一輪中美戰略和經濟對話、五月會喺北京召開。 雖然早已預料中美已經依足劇本辦事,但令人驚異是方案內容:紐約時報就報道,內地好快會有宣布,幾日內,當局會宣布人民幣匯率改革方案,新一輪改動,更會係零五年「721」模式翻板,包括將人民幣一次過輕微升值(2.11%),兼擴大單日波幅,但會強調,嚟緊人民幣可升亦可跌。 今次匯改,將係人行勝利,佢地一直主張人民幣要更大彈性嘅意見,被領導人接納。 輸家,當然係商務部。 綜觀今次安排,數日內完成,再拋出一個零五模式,政治藝術盡在不言中。 由拍檯,到握手,有理由相信,中美各有特使背後發功。 人行派大勝一仗,對美國嚟講,商界亦成為贏家。 話人民幣被低估四成嘅克魯明,近日隱形。相反,羅奇,羅傑斯主和派,顯示主攻中國在於要務實。 蓋財長今次U TURN雖未致於「肉酸」,但相比之下,前朝保爾森,老練之餘,用中國通形容佢,適當不過。 到訪中國超過七十次,王歧山,周小川係佢老朋友。 保爾森話,中美緊張既局面係時有發生,但最終都會取得共識,佢自己就試過在大選年,力拒國會立法懲罰中國要求,最終成為中國「朋友」,亦靠著呢層關係,總算在金融海嘯之中,仲可以搵老友出手接貨。 都說在家千日好,出外靠朋友。

劇本

由胡錦濤,奧巴馬主演嘅匯率風雲2010,開始依足劇本,進入殺科階段。 從胡錦濤上周宣布訪美一刻,結局係點,早已不言而喻。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中方官員指,人民幣匯率改革方案,已經上報國務院。 一年期不交收遠期人民幣匯價,已經連升九個交易日,而人行將人民幣買賣中間價、定喺近一年高位,之後,亦推動現貨價持續上升。 美國人好勝,中國人要面,從呢個角度睇,兩者水火不容。 但轉個圈睇,美國人果斷兼投機,中國人愛禮上往來,問題似乎唔難解決。 大團圓結局唔算意外,但奇就奇在,蓋特納有家歸不得,決定出訪印度之後,居然取遠不取近、走到北京行一轉,要同王歧山見面,多事之徒就會話佢專登中國講聲: 多謝多謝! 零五年後另一次匯改,似乎指日可待,人民幣再踏入升軌,升幅唔會大。 原因不難明白,目前內地商務部,同發改委為首兩大部委,對升值仍然有保留,擔心會影響出口,因此預計就算人民幣升值,都唔會大幅度進行。 但背靠祖國,面向世界,香港人又可以做的咩? 既穩陣,又實際,每日唱兩萬蚊人民幣,好處係積少成多,效益無限大,風險無限細,但彈性極低。 從今日港股表現,恒指已經炒定升值,負債高航空、電力最受惠。 資產概念,內房股亦係得益,保險亦有得諗! 一時間,人民幣升值,市況牛氣充天,後市值博係咪咁高? 法巴,同花旗都先後講過,人民幣升值,A股會跑贏。有分析員之前亦提過,人民幣升值,內地資金反而會調番內地捕捉先機,港股唔係贏晒。 對內地市嚟講,隨著四月十六日股指誕生,可以賭跌情況下, 影響市況複雜性反而大增。

強勢回歸

要數CEO可以起死回生,你會諗起邊個? 最出名當然係Apple 喬布斯,先比董事會剔出局,之後強勢回歸,先後推出iPod、iPhone,以至到下星期見街既iPad,傳聞反應非常強勁! 不過最近有另一個人辦登場,就係三星電子既李健熙! 作為過去二十年領導三星既傳奇人物,現年六十八歲既李健熙、08年因為逃稅事件,被判有期徒刑3年、緩刑5年,被迫下台,到舊年底獲得現任總統特赦,希望佢可以幫韓國爭取2018年冬季奧運。 點知唔夠三個月,李健熙又重掌三星呢間全球最大科技公司主席既大權,可以話係強勢回歸! 大家可能對李健熙認識唔多,李健熙作為南韓最大企業領導人、以及全國首富,喺07年、當時政府揭露李健熙非法籌集左50億韓元既秘密資金,雖然當時告佢唔入,但到第二年,李健熙就因瀆職、逃稅等罪名,被政府提出不拘留起訴,因此亦由三星集團引咎辭職。 呢個消息喺當時南韓可以話係震驚整個企業界、是關當地就好似日本一樣、係奉行「終生制」,而且仲要係「父傳子、子傳孫」咁世襲,所以喺李健熙雜職後既兩年,整個三星好似變群雄無首一樣! 李健熙本身都係喺爸爸手上繼承三星,不過當時既三星、只是一間模仿日本廉價電子產品既小型公司,喺李健熙帶領下,三星市值由一百三十億美元,翻幾翻到一千五百億美元。 雖然三星舊年盈利達到十一萬億韓元,創出新高,股價亦由零八年金融海嘯低谷,反彈左超過一倍,但三星內部人士話,無左李健熙,三星內部既決策速度、的確比以前慢好多。 人稱「帝王」,李健熙喺回歸之前,已經對三星目前既處境、作出左預警。 佢認為過去被認為既一流企業,就好似豐田一樣走向崩潰,三星亦都係前途未卜。而真正危機,係目前三星最受歡迎既產品、包括作為全球最大既「記憶體晶片」同「平板電視」生產商,以及全球第二大流動電話廠商,三星既產品、將會喺十年內會消失,因此而家係無時間猶豫。 喺李健熙復出既部署下,三星早前已經改組,發展新一代產品包括OLED 3D電視同4G電話,其中3D電視喺美國更係大受歡迎、出現賣斷市。 不過好似金融時報話,李健熙回歸,未必等於係三星既救星,因為喺資訊爆炸年代,再靠著一套家長式、由上而下既架構,呢種企業文化係咪就可以催生另一款iPhone?

還原

洪良國際停牌事件,可用峰迴路轉形容,證監會繼星期二勒令停牌後,仲首次入稟法院,凍結洪良國際集資得嚟嘅近十億資金。 破天慌既仲有要將整個上市程序還原,即係要上市集資資金、退番俾投資者同有買賣過洪良股分既股東。 最令人費解,星期二被勒令停牌、證監會一直無交代。 證監一出、洪良叫停、事隔三日,執行機關未必夠透明,幸好香港今時今日法院仲係事事公開,洪良一事,開始略知一二,但仍然疑團重重。 證監運用證券期貨條例入面四條,懷疑洪良做假數。 但到底點假,依家仲未知。 好像李家祥所說,今次行動非常罕有,必是涉及高層次做假,否則將上市程序「還原」,事件非同少可! 有人話係告密,有人話,係保薦人問題,亦有人話,證監去得盡! 對於證監係咪去得盡,圈中人亦有提及。會內負責執法大關嘅施衛民,一向以 "勇" 見稱。 但咁大件事,單係做「清兵」,似乎解釋唔到! 難理解係,洪良集資所得,基本上差唔多原封不動,留喺香港戶口。如果有心唔老實,情況應該好唔同。 何況創辦人兼主席蕭登波來頭不少,係台灣富豪,佢名下有多間公司,旗艦係台灣南良集團,舊年營業額近一百億港元,係大型鞋材料生產商,蕭波登亦被稱為鞋材大王。 更要留意係,洪良核數師,係一向小心、兼出名揀客做嘅畢馬威,洪良差極有譜,究竟畢馬威喺洪良叫停一事上,有無角色? 又係疑問! 講到呢度,證監似乎掌握一的有力資料,先叫停、後調查。中環人擔心,呢鋪踩鋼線,踩得牙煙! 向新股開刀,加埋韋總裁關注新股言論,外界又再次聯想,遮打大廈,再同交易廣場角力,港交所又被指:濫批新股! 新股審批,程序上好似係港交所話事,但俄鋁一事,夏主席都露口風,批新股,要先搵證監。 雙重存檔制之下,證監會可以事事過問,如果話,洪良係港交所大意,倒不如話,證監、港交所齊齊大意。 更重要係上市委員會成員,話就係港交所既人,其實邊係? 根據任命機制,全部人都過遮打大廈一關。 證券大法之下,選擇性披露係犯法。執法者,如果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回顧番洪良喺舊年十二月上市,前後三個月時間,已經由一間有台資慨念既公司,變成今日被指涉及提供虛假資料! 不過講番轉頭,如果證監會真係可以用上市價兩個一毫半派番比股東,作為投資者又真係無咩損失,因為洪良仲係潛緊水。 不過令人質疑係點解監管機構、唔係上市時做好把關工作,就算今日真係攞得番錢,賠上既、可能仲有香港金融中心既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