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o big to manage?


二零一一年歐智華擔正以來,匯豐股價累積跌超過一成,同期由「露絲李」領導的恒生升幅一成二左右;

星展集團累積升三成七;ANZ澳新更升幅達到五成!

股價說明三點:一,在取悅股東角度上,歐智華稱不上成功。

二,無論星展、恒生、抑或澳新例子,徹底反駁銀行股無人要的定論,關鍵其實在於定位。

三,Mick Smith邵銘高當日離開匯豐,改為掌管一間地區性銀行,決定百分百正確。

歐智華可能比邵銘高叻,但歐智華肯定屬於有IQ、無EQ一類,業績既然差強人意,兼四面受敵,竟然大講悔氣說話!

形容外界對金融大企業套上道德高地標準,尤比軍隊、公僕、甚至教會為甚。顯然歐智華犯上當日高盛布蘭克費恩自比做神的工作相同錯誤!

豈能將銀行、商企跟教會、教庭比較?

匯控重施故技,繼續減省成本,以使2018年總成本控制在去年水平,較之前開支目標變相減少近40億美元,換句說話由2011年以來,歐智華合共削減匯豐開支高達100億美元

靠慳從而令成本達標,並支持股本回報是百分百消極及無計可施做法。

香港仍然流於重點討論瑞士私人銀行問題、歐智華帳戶安排、或新修訂目標能否達標與否。

歐美媒體及分析行多一步,已經觸及更核心一個問題,匯豐是否Too big to manage??

言下之意,匯豐是否有需要拆骨?或會是未來一段時間重點?

昨日提及匯豐環球大金融機制模式唔work!!! 好簡單,以往香港及區內大量低廉資金成本,支持集團其他地區放貸,回報比同行回報高,惟全球資金氾濫,現在通街「平錢」。

反之,香港及區內現在最大角色,是令集團數字好看一點!

匯豐集團股本回報為7.3%,香港及區內其實有16-17%,白一點,匯豐海外很多業務,某程度上垃圾不如,但正正是香港為首高回報市場及低成本對收入比率,補貼匯豐控股其餘海外業務,而最終涉及是浪廢資源及資本投放失效死症。

由此可見,只要九哥願意學舊同事Mike 仔,大象絕對有機會爬樹。

用沈大師說法,市場對匯豐信心隨時比零九年更低。用瑞銀判斷,大象未來兩年又再步入去槓桿期。

純粹天馬行空的話,大象短線可以力邀浦偉士復出,做其非執董,只有大班才是匯豐信心保證。

下一階段,大象理應理面現實,拆骨、分拆、適隨尊便。

而一點可以肯定,匯豐逼切需要一個好公關,觀乎四年來,作為媒體,大象、九哥對外策略及危機管理,並不及格。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急於求成」 JPEX 爆煲引證證監會監管不力

減辣不單徒勞無功 甚至「好心做壞事」

三十而立的金管局:思良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