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顯示從 2月, 2008 起發佈的文章

做你世界

圖片
從前有個人,希望可以將一個小漁村「修橋補路」,連接到一個內陸嘅大城市,憧憬有一日,喺兩地商品往來下,可以令小漁村發展成大城市,點知,一用就係二十五年時間! 胡應湘1983年首次提出興建一條連接香港及珠海的「伶仃洋大橋」,當時胡應湘對自己作為工程師身分好自豪,仲認為興建大橋係有利香港同整個珠三角利益。 豈料至零二年年中,爆發左胡應湘同霍建寧,因為港珠澳大橋「隔空」罵戰。 事緣係喺胡應湘嘅大橋藍圖內,包括左大澳興建貨櫃碼頭,好明顯,咁係直接影響和黃利益。 當時霍建寧話:「你去做世界唔緊要,你就唔好做我世界,咁會死人㗎!」,結果就引發出,胡應湘反擊,一句「李先生變了」,更家將佢同李嘉誠三十年嘅友情一下子撕破。 數番上、七十年代,合和、長實與恒基、大昌和新地合稱地產「五虎將」,直至零三年十月,港珠澳大橋由朱鎔基拍板去馬,李嘉誠當時先主動致電胡應湘,話『之前係大家誤會』。胡應湘當時仲話『無誤會,呢個係立場唔同』。 其實胡應湘同李嘉誠仲有一個相同之處,就係手上戴嘅都係舊款表,誠哥戴精工、而哥頓就鍾意Casio! 不過留意,而家三地政府都無話一定會批比合和。萬一最終好似泰國高架鐵路咁爛尾,到時二十幾年心血咪白費? 其實以胡應湘對呢條嘅投入,當年唔少大圖都係由佢親自畫圖,由單Y到雙Y爭議,以至六線定四線行車,哥頓都係百分百投入比意見。就算真係因為政治或者咩理由令合和無分參與,計我地話,呢條橋胡應湘都絕對值得為佢留名! 忽然記起,當年霍建寧都話,如果胡應湘真係搵到錢起橋,佢一定會打電話恭喜佢,唔知SIR GORDON收到電話未?

收貨

曾俊華第一分預算案就是赤字預算。 勇氣當真不少。 當然你會質疑又是狼來了,不過今年美國次按係人都看到大大鑊,祖國又要落重藥,一下唔覺意,經濟真係可以調轉來行。這個時候仍然願意冒上赤字的大不諱風險,看到應是有一分承擔。 有人說今年預算案細眉細眼,每處少少著墨,反而不見大方向。不過調轉頭看,每個派錢措施都是有針對性,你可說是細眉細眼,但我願寧說是細心,是近年咁多分預算案中、派錢派得最花心思的一著。 最令人有驚喜的是補貼電費,四十多億元一來令全民受惠(誠哥都可以少交千八蚊,而佢間港燈仲可以因為多左人用電而受惠),二來是針對通脹這個重要元素,有能力將通脹壓低至百分之三點五,實在一石二鳥,想出來的人應記一功。 另一項高招是「塞錢入你袋、但又唔比你使的方法」。講緊是針對「三無人士」,向月薪不多過一萬元的打工仔或者自僱人士,政府會一次過注入六千元到你的強積金戶口。 紓緩心理之餘、筆錢三、四十年後先用得,唔怕你谷高通脹。 當然對攞綜援同傷殘津貼人士,雖然都有花紅分,不過只是一次過措施,並非長遠之策。 但嚴峻是他們面對通脹壓力下帶來的生活迫人困境。財爺預計,單是今年通脹率預測是上升百分之4.5,之後4年,平均都會都有百分之4。 有學者話,由於食品價格佔整個消費物價指數比重高達26%,按政府通脹預測, 食品價格未來每年都會有雙位數升幅。 著實難計。 對於預算案花精神力氣將就業職位搬入天水圍,就是不明白不花多一點心思推出租金券,將興建公屋開支轉為一張租金券,將人搬到更近職位地方。 另一個看預算案看到火滾的人,應是任總,因為政府預計,嚟緊一個年度財政儲備於外匯基金投資分帳有424億,比今個年度目標多超過5成。投資回報率係百分之9.4! 唔知阿John 知唔知外圍世界難撈,係咪有心留難Joseph?

出埃及記

上周有一單不大起眼的新聞,幾乎完全淹沒在郭氏昆仲、陳冠希、肥肥周融等新聞人物之下。 說的是教統局上周決定二零一零年起,容許學校重新選擇教學語言,即是變相宣布已實施十年的母語教學死亡。 十年,以現今標準來說已經是講緊兩至三代人,由畢業數年的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到現在仍在中學的莘莘學子,母語教校實在遺禍極深,亦直接令香港未來十至二十年的競爭力,有很大的傷害。 說得坦白一點,母語教校可以說是「建華七年」之內,最損害香港利益的政策,絕對比「八萬五」有更大殺傷力。 想起當年阿松接掌教統局,意氣風發向全港學生公布「母語教學」的嘴臉,之後引發有學校、家長以至學生聲淚俱下要求撤制,但無論之後的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以及當時的常任秘書長羅范淑芬均極力維護母語教學政策,反指反對母語教學的人的不是。 現實又怎樣?任憑官員的巧辭令誥,實際上在現行母語政策下,學生的會考英語科及格率,自03年首批應考學生開始持續下滑,而且影響的不止是英語,整體的高考及格率在05及06年均創出十年新低,而這批正是首輪母語教學下的學生! 我們接觸的不少新一代,基本看英文的能力還是理想,不過除少數能自我發奮外、在表達及寫作方面是明顯遜於前人。簡單如一分英文報章或經濟學人雜誌,根本連看的動力也沒有。 孫明揚與傳媒茶聚時,亦承認現今學生成績麻麻,「作為國際城市,學生唔可以連英文都唔好。」 一直不明白曾蔭權為何揀孫公做教育呢一辦,直至現在由孫公做「摩西」,帶領一眾學子出紅海,先明白以務員出身的孫公,實在有平衡各方利益的能耐,他那套不溫不火的態度,不單可以笑臉化解各方壓力,更重要是他不會高高在上。 香港中學派位以地區做主要分區,以一個彈丸之地,實在想不出任何理由,除了是地產商及保護既有利益者(名校區樓價一般有兩、三成溢價)。 看看家長為子女找學校所花的精神與時間,那些「交易成本」夾夾埋埋,起多數十間學校都可以。 既然幼雅園可以實行學券制,特首又倡議成立更多國際學校,為什麼中小學不可以「照辦煮碗」?唯有如此,我們下一代才有能力,在財爺口中的「平坦世界」中佔有一席位。

家天下

一間藍籌公司的CEO換人,到底有多大影響? 新地事件固然有很多地方可供中環茶餘飯後的話題,不過更值得關注的,其賓又是華資財團的「一言堂」問題。 華資管理最大問題是有龐大的皇親國戚,令管理上容易出現偏差(看有兩位郭太就分別出任法律顧問及酒店部門,試問有誰敢逆其意?),而更重要的是令公司人事更替缺乏制度。 作為全港最大地產商,主席及兩位副主席一直不能實質擁有公司控股權,而是由家族信托基金持有42%股權,個人的影響力可說全無,全部就由「太上皇后」揸主義。 都是四叔看得整件事最透徹:「應該聽阿媽話!」 講緊的是業務遍布中港兩地,市值三千多億元的上市藍籌公司! 郭氏三兄弟不和早有所聞,三人分別在公司樹立派系,如果不是郭老太壓得住陣腳,我想其實早應已經拆夥。新地雖作為市值逾三千億公司,但內部華資色彩仍甚濃厚,姓郭及鄺的人存在不少數(郭老太姓鄺),幾乎每個中層以上企管人,都要先懂得分類這種親屬關係,以免落得「太歲頭上動土」。 新地內部仍然有「包伙食」制度,表面上是員工福利,不過當全公司人人坐在一個飯堂內的時候,任何辦公室的閒言聞語都不易廣泛流傳! 新地過去的企業管治型像雖然不錯,但離專業管理的仍然有所距離。以今日局面看,即使郭炳湘真的自立門戶,令控股權不能以信托形式持有,對現有業務實質影響未必太大,另外兩位郭生及郭老太應可仍主持大局。不過長遠看,市場應該要關注華資財團的企業管治問題。 同樣是藍籌公司,思捷的邢李火原,當年決定退去總裁及主席之職,由「鬼佬」高漢思接任,股價反而愈升愈有,邢李火原自是自得其樂,在尋得合適接任人後、根本不需要再親身參與公司業務,今年更公布會辭去非執董職位,只是作為一名投資者去監察公司業務發展。 到底是專業管理優勝、還是家族管理真的可以令企業更團結,相信大家心中有數吧!。

道德高地

由李國寶到陳冠希,有一個很深印象,就是港人忽地站在道德高地上。 我們認為李國寶在內幕交易上或許要承擔一定責任,但既然制度上已裁定了本人在繳交賠償金額後,本身已經清白,實在無理由對他作出制度以外的要求。 李先生在處理自己的公職上,已經選擇了辭去職位最敏感、保密最高的行政會議成員職位,已經是一個負責任的做法。而家不少「嘈音」直指寶哥哥需要請辭埋立法會議員,什至認為他欠缺誠信,不適合擔任東亞銀行主席。 要記得,當年願意站出來,二十三條立法風波期間,直斥葉劉淑儀unprofessional的是誰?能夠公開抨擊平機會公信力的立法會議員,說何志平「完全唔係正人君子所為」到底又是誰? 現在有議員、有自認企管專家的評論員,在廿三條同平機會事件上又發過什麼言?現在將誠信問題無限上綱上線,說李生不符合擔任金管局「Fit and Proper」,真的很難令人信服。 如果存戶真的不放心存錢在東亞銀行,他們自然會離開,市場會對「bad money」作出懲罰。 說到淫照風波,說來諷刺,有過千名電視觀眾向廣管局投訴淫照風波的女角上電視台表演,擺明是歧視當事人;同時又有團體發起抗議行動,認為傳媒將「賊照」轉載既不道德、亦侵犯當事人私隱。 盜用照片者故然是犯法行為,不過轉載者又是否犯法?傳媒將照片左遮又遮,仍然清楚看到當事人容貌,又是否等同串通?一家大少互傳email看相,又是否要受道德審判? 英國已經要求立法,在明年三月前,要求ISP 提供非法下載電影與音樂的人資料,並會作出檢控。香港人,係咪希望同樣下場? 其實在李國寶及陳冠希事件,由公眾反應來看,正是證明了香港的核心價值是開放社會及懂得尊重多元化,另一方面教曉我們的一個教訓:每個人都要為自己行為負責----

慘過韓農

圖片
財爺 介紹大家看的「The World is Flat」,全書以資訊科技、供應鏈及物流技術變化下,發展為改變世界最大力量,全球市場變成一體化,簡單如打字速遞員/ 會計師/ 電腦程式設計員,都變成在同一 level playing field內競爭,可以由美國外判至印度。 先看看推動世界變平的十大力量: 1. 八九年柏林圍牆倒塌 2. 互聯網興起(網景) 3. 不需人手運作軟件興起 {前三樣,Friedman稱為推動全球向前的平台} 4. 公開源碼及web 2.0 (包括維基百科/ Bloggers) 5. 外判制度 6. 海外生產 7. 供應鏈,表表者是wal mart的無線射頻技術 8. 內判制度,如為相關行業提供售後服務 9. 搜尋網站,表表者當然是google 10. ipod、個人電話及PDA 緊接是十力大量在03年後成為匯流,推動世界變平,企業亦面向世界,適應十大力量將經營模式變化。而新興市場特是中國及印度興起,無論在銷售及生產過程中,一方面為西方企業open new market; 但同時亦需要 face new competitors。 對The World is Flat最大批評,是指過分推祟「供應鏈」,同時亦忽略對文化、宗教、政治以及地域的關注,世界市場根本仍然未有全面一體化。 至於由大家熟悉的利豐馮氏兄弟寫的「COMPETING IN THE FLAT WORLD」,就是以平坦世界作為LEVEL PLAYING FIELD,講述企業以網絡協作慨念「network orchestrators」,以利豐過去半個世紀的發展,帶出企業需要由過去單以集中內部組織架構及功能,透過資訊科技、外判服務以及供應鏈,拓展成網絡連繫: 核心企業只需要維持小數員工,將生產、採購、銷售全球化,「Companies don't compete against other companies. But Networks compete against networks」,達致終極企業2.0生存模式。 推動世界變平,我們有了新的市場,也要面對著遠至印度、新加坡、俄羅斯及東歐的競爭者。The World is Flat中,舉了一個很好的競爭例子。會計一向被視為專業之中的專業,不過美國會計師行,已懂得將最簡單的核數稽查工作,交予印度的執業會計師。原來美國會計師行已經發現,普

貧窮線下

有貧窮就要想辦法脫貧,若以勞動人口,身心健全者,我深信要他們脫貧,政府不是想應給多少錢,給多少綜緩,焦點應放入如何令他們可以自力更生。 目前全球六十億人口中,有四分之一的人,生活在一天收入一美元的貧窮線下,有過半數的人每天收入不超過兩美元。慈善事業為何無法解決貧窮問題?社會福利又為何讓窮人更窮?僅是比錢是不對的。 還記得零六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Muhammad Yunus所創辦的銀行,不以營利為目的,不收擔保品,呆帳率卻遠比一般金融機構低,沒有就業訓練,收取年息兩成,卻能讓全球一億人口脫離貧窮生活。他堅信,借貸是脫貧計畫的重心,鄉村銀行的理念是多麼偉大,結合資本、紀律,窮人可以變企業家,我深信這正是精結,我們不應想要撥多少綜緩金,而是想方法推動他們。 我們的嘉賓孫柏文及施永青,想了兩大方案,真也值得參考,目前港府錯配資源,新的公屋全在偏離市區的地方,如天水圍,交通如何了?窮人每天要承擔巨額交通費,是多可悲,贊成由城市規劃做起,政府不應將全部市中心的重建地皮給予大型發展商,而是部分可以興建公屋,大發展商在新興地區興建低密度住宅給富豪有車階層,不是也可取!另一方面,給與租金劵也不錯,讓他們選擇住屋地點,不是僅幫他們住入偏遠地區。 另外嘉賓孫柏文也提出綜緩有時限性,也是一個好建議,設時限也是推動力,還是真要改變教育制度,增加撥款資助自學人士也是相當重要。 其實貧富縣殊並不是問題,反之幫助窮人脫貧是重點。 目前界定貧窮,會用堅尼系數(Gini coefficient),這是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基尼,其實,各國對堅尼系數的計算方法存在差異,不能簡單直接比較,如所謂收入分配,一些國家計入稅項及福利等再分配因素,另一些則只計入直接收入。事實上,我們的統計處亦首次仿傚其他國家,公布計算稅項、福利和房屋資助等措施後的堅尼系數。

I Kill You Later

過去兩個月,大市跌城之急之快,即使精明如四叔陸東都要一再修改本身的睇法,連大戶也殺過措手不及,本身擁有有限資訊的散戶,更是求助無援。 Accumulator的興起,散戶真正參與機會不大(入場費逾千萬元),但對每日大市就有舉足輕重影響,我們需要認真認清它的運作。 Accumulator全名是knock out discount accumulator,是股票掛掛鉤票據(ELN)的變種,主要是一種私人的買賣合約(因此亦不受證監或金管局監管),是一種考慮現價及波幅而定的合約。 通常合約訂出的行使價,通常較股分現價有discount 15%,即收貨的價格。合約年期為半年至一年,而合約最大精綷是,一旦股價跌至低於行使價以下,買家就要接雙重的貨(股票),以一年期計,合約價值即250日x雙倍後數量x行使價。當然買家不可能賺盡,以出場價(knock out price)計,是現價2至5%,即現價升上出場價後,合約就會取消。 Sky舉出了941作為例子,可以清楚看到Accumulator的運作。 假設中移動現價:$120 knock out %:105% ($120 x 105%=$126) 行使價Strike price:77% ($120 x 77%=$92.4) 每日買入量:200股/400股 合約總值: 250日 x 400 x $120=1200萬 賺錢個案(一) 一年後,假設未觸及出場價及行使價,一年後價格仍為$120 =$(120-92.4) x 250日x 200股 =138萬 賺錢個案(二) 一個月後,觸及出場價knock out price =$(126-92.4) x 20日x200股 =$134,400 「出得來行,預左要還」,有賺自然有蝕。 蝕錢個案(一) 損蝕 = 賬面值+時間值補回+引伸波幅上升 一年後,中移動股價大跌三成三,即係得番$80(現實似乎更殘酷!) =$(92.4-80) x 250日x 400 =124萬 蝕錢個案(二) 損蝕 = 賬面值+時間值補回+引伸波幅上升 三個月後,選擇平倉,當時價格$84 =$(92.4-84) x 64日 x 400+時間值補回+引伸波幅上升 =$21.5萬+仲要再加時間值補回+引伸波幅上升 以賺錢的個案來看,由於不少買家是本身有實業/ 廠的富豪,銀行在推銷時分分鐘只是以credit line作為資本,買家跟本

幕後玩家

圖片
看來股神並非救市,而是趁火打劫。 經濟學人以「厚面皮」、「無恥」來形容巴菲特向兩間債券提出的承保方案。 既然明知債券保險公司唔會就範,點解股神仲要打無把握的仗? 當然係背後有幕後黑手,就是前紐約州檢察官、現任紐約州州長斯皮察SPITZER,以及他的徒弟,紐約保險監管局專員「迪納羅」Eric Dinallo。 大家有印象都會記得,作為多間保險公司大股東,巴菲特一直都想參與債券保險BOND INSURANCE業務,他在去年底以巴郡成立債券保險公司後,事後揭發,巴菲特原來是在與「迪納羅」會面,先成立呢間債券保險公司。 所以金融時報話,巴菲特是在迪納羅祝福之下,先提出今次建議。 大家最記得斯皮察印象,相信是他擔任紐約州檢察官期間,對華爾街大行作出大量檢控。 特別是在Enron事件後更變本加厲,在02年包括美林、大摩、花旗等十間大行,指他們因為發出有BIAS 研究報告、藉以取得IPO生意而誤導投資者,結果係罰款破紀錄十四億美元和解。 其他衰在他手上的猛人仲包括AIG強人GREENBERG,同前紐約交易所總裁格拉索。 至於徒弟迪納羅亦是名師出高徒,他在九九至零三年是在斯皮察檢察處任職,本身亦都曾經是摩根士丹利負責監管部門。 斯皮察話,他無意強迫債券保險公司接受巴菲特提出承保方案,不過就認為由市場反應來看,是一個好的方案,都算幫得相當明顯。 其實以斯皮察提出的三至五個工作日限期,要兩大保險公司在咁短時間,那裹可以找新買家? 更重要是現在提出要分開bad bank 同good bank的做法,根本就是巴菲特提出的要求,看來巴菲特今次都可以等住接收這批八千億美元市政債券。

第四代人(視象版)

發現有網友將四代香港人一集放了上youtube,說真的,雖然不太涉及財經,但我也很喜歡這一集,所以都「借花敬佛」。 其實最近的「閃卡」事件,某程度就是靠第四代人的廣泛網絡而做成空成震動,就如孫柏文講,今時今日,互聯網世界已容不下任何偽善,無論你是娛圈中人,還是企管高層,請誠實對待自己。 p.s.有機會真想再找呂教授再暢談。

神救世人

圖片
股神出手,真係救市? 巴菲特旗下巴郡,在上星期同AMBAC、MBIA同FGIC三間債券保險商會面,提出為他們承保八千億美元地政債券,額外提供擔保,但就講到明,唔會包括較高風險CDO。 睇下條件,其實巴菲特真係幾「辣」: 巴郡提出的方案,會向債券保險公司收取番佢地收取到的五成保費,即係巴郡要同債券保費商「對分」收入,即係巴郡穩賺! 對債券保險公司來說,這批擁有三A評級的債券,已經是最後防線,他們肯定是萬個不願意賣斷。 其實早在上星期三,巴菲特已去信三大債券保險機構代表銀行LAZARD,提到有關承保地政債券建議,信中表明希望5日內完成交易。 當然債券保險機構反應冷淡,否則巴菲特根本無需要高調,透過傳媒公開計劃。 巴菲特公開計劃後,華爾街揣測佢動機。不過股神直言動機好簡單,就係要賺錢。 三大債券保險機構中,AMBAC已表明不會接納巴菲特提議,因為睇唔到巴菲特方案會有助確保公司評級。 英國金融時報 LEX指,如果債券保險機構接納建議,即係將自已持有最低風險資產賣斷、剩低就係一批同廢紙無異的CDO,後果可想而知。 不過大家不要忘記,股神個多月前踏隻腳做Bond Insurer,其實是在紐約保險監管機構Eric Dinallo的祝福下先進行,因此動機當然要複雜一些。 其實如 LEX所講,股神提議很合理: 一間公司將「好」的及「壞」的資產先作抽離,將好的資產重新包裝、可以出售、可以證券化、可以再再保險,總之是重新反映合理價值。 對保險機構來說未必是壤事,最少可以透過市政債券增加番流動資金,壞的資產賤價減持。而對市政府來說,可以重新將發債定價,最少出到糧。而評級機構亦可以儘快解決這場噩夢: 佢地都受唔少壓力! 當然,還有布殊同保爾森。 而家搞到高校批唔到學生貸款,唔能夠拍賣利率票據,就連朗郎曾經演出、有過百年歷史的Carnegie Hall,都可能因此缺乏營運資金,恐慌只有不斷蔓延,看來在市政債券持有人壓力下,MBIA等其實無得揀。 所以有理由相信,巴菲特最終都係會成功!

公眾利益

李國寶最近賣了半山兩個單位,淨賺七千萬港元,足以抵銷SEC 罰款,所以說錢對寶哥哥來說,幾時也不是問題。 最近聽到不少批評聲音,指李國寶在今次事件中誠信有問題,不適合擔任銀行持牌人,長毛WEBB就要求他主動辭去行政會議成員及立法會金融界議員兩項公職。 其實和解對李國寶亦沒有太大好處,因為他根本無從自辯,只有不停重複「我律師吩咐我唔好講!」對於一向慣於口若沿河的李國寶,「啞子吃黃蓮」的苦況,只有他最清楚。 正如龔耀輝所講,既然無入罪,李國寶就應是清白之身,除非他個人願意,否則根本難做什麼。 外國處理內幕交易以公眾利益為由作出和解,其實香港證監會亦一樣。 有印象會記得當年工商東亞同證監會就歐亞農業的和解事件,而「細劉」內幕交易單嘢亦好神奇。 06年「細劉」的匯漢內幕交易案,可說是峰迴路轉。劉鑾鴻在99 年科網熱期間,被發現利用互聯網業務「中國資訊行」出售予匯漢的內幕消息,預先買賣匯漢股份。他在事件中合計獲利1530 萬元,最後被審裁處判罪名成立,罰款超過3000 萬元,以及禁止出任上市公司董事。 華置劉鑾鴻不志在,真正上心的是他心血「利福」。由於不想失去利福國際董事職務,細劉以崇光職員前景受影響為由,主動向審裁處求情。最後,亦成功獲審裁處接納,得以保留其於利福的董事職務,算是為「公眾利益」開了另一先例。 內幕交易審裁處在1991 年成立,至今完成審訊的個案超過20 宗,曾被判內幕交易罪成而廣為市場熟悉的知名人士,有兆峰陶瓷李兆峰, 後有英皇中國主要股東楊受成,以及和昇國際董事潘鑑韜。 不過,各人被判罰的款項,平均為數千萬元,實屬偏低。 另一突出個案是證監會曾經控告工商東亞,就擔任歐亞農業上市保薦人未有盡「盡職審查」,結果最後以公眾利益為理由,雙方庭外和解,在不承認犯錯的前提下同意支付3000萬元,作為與證監會和解的代價,當時就引起不少投資者嘩然。 事後孔明,證監會處理方式未必不可行,至少工商東亞到今天幾乎銷聲匿跡,而幾個被判內幕交易的人亦在金融圈內消失。 對當事人來說,縱使不入罪,但聲譽做成的損失真的非同少可。其實,誠信不是單靠一張罪狀或一個職位就能證明什麼,最重要是因為它會深深刻印在每個人心中。

大聲公

圖片
一部大聲公到底有咩意義? 溫總在巡視廣州車站民眾時說:「我來看望大家,你們吃苦了!大家回家都很心切,你們的心情我完全理解。」 這番話是否似曾相識? 二十年來,兩代總理就是透過一部大聲公,向全國人民發出慰問。 當然,趙紫陽是慰問廣場上的學生,溫家寶是慰問車站廣場外、等候回家過節的春運民工,一個是意識形態、一個是民間疾苦,本質上有很大分別。 今期經濟學人就是以大聲公為引子,講述過去二十年來內地官員都不願承認政府錯誤是基於個人決策出錯,近年就只有一個溫家寶勇於認錯。問責的精神根本不能在地方政府中「孕育」出半點苗頭,而事件由通報、到事件突發、事後處理,完完全全顯露出地方政府各自為政,根本無法協調救災工作。 今次的雪災時故、隨著春運結束相信會暫告一段落,不過從多間公司匯報的情況來看,由於價格管制,很多電廠在煤價不斷攀升情況下,規模大的、蓄煤量由正常的十一日,減少至只有三日,而少的更索性關門,因為每發一度電根本就只會帶來虧損。煤電引起的「樽頸效應」,在一個大雪災後顯露無遺。 雪災的確是天意,不過人為的因素又有幾大影響?人民的總理上山下鄉,我相信如果他能、溫總一定會爬上電網站上的高山,現在又是靠一個大聲公,在山腰慰問山頂上維修的電工。不過又有幾多個政府官員,可以真正做到我們的父母官。 不過很可惜的是,當天溫總慰問民眾的新聞,幾乎完全上不到大報頭版,部分更放至兩岸消息,可見陳冠希「閃卡」的吸引力,對香港來說,仍是有較大吸引力。

新年好

新年一片氣氛喜氣洋洋,不過大家在預備年貨時候,可有發現今年的新年物價,升幅實在驚人。 去年食品價格上升的速度,平均加幅一般在兩成以上,不要說去酒樓吃年夜飯,就算是在家中渡歲,簡簡單單斬料加餸,一斤叉燒,大家樂開價也由48加至65元一斤,牛肉豬蛋加價又係兩、三成,一般家庭CEO要精明煮餐飯,可謂費剎思良。 瑞信在最新一分報告中,就提到物價高漲,大家可能發現今年派出/收到的利是錢,有否縮水跡象?我們喜愛叫回家享用的PIZZA,就在價錢不變的情況下、縮水了百分之十五,這正說明,在高通脹來臨的情況下,我們的購買力是如何被蠶食。 我們的高官今天在預備預算案的時候,口中雖然不忘說要照顧低收入人士,但亦不忘說要他們自力更新,強調要以「從自助到受助」的原則去創造就業,令基層市民可以向上攀升。 坦白說,以我們財爺推介的「The World is Flat」的Logic,在平坦世界中,我們要以科技通訊結合物流運輸作競爭,即使簡單如運輸送貨,他們都要學識無線射頻技術,因此對缺乏知識的低下階層,老實說,要他們向上流的機會幾乎係不存在。 還記得數月前電子展找來天水圍的居民擔當兼職,一時像成為社會改革的新希望,但很快大家又已經將事情忘記得一乾二淨,他們仍然生活在沒有希望之中。 政府目前估計通脹問題只有百分之二至三,認為當前問題不大,看來又是另一次低估了「通脹猛於虎」。雖云美國經濟放緩會有利香港情況,但以內地漲價的速度來看,陶冬就估計今年通脹會高達百分之六,生活成本無疑又是百上加斤。 踏入鼠年,鼠代表靈活、變通,最重要是懂得走位,即使身處不明朗之中仍可以向前進,希望我們都能夠掌握這個機會審慎向前。 恭喜發財。

錢,是解決得了

圖片
撓釀近半年,李國寶參與道瓊斯內幕交易案,終於在賠錢下了事。 事件始末,要由舊年四月十二號講起,跟據美國證監引述法院文件,當日,作為道瓊斯公司董事嘅李國寶,係透過顧問,第一次知道,新聞集團有意收購。 到第二日,李國寶同華潤萬眾前執行副主席梁啟雄,一齊坐飛機到上海,期間透露咗呢件事。 梁啟雄就喺當日,同之後兩個交易日、透過女婿王勤競在美林證券,買入道瓊斯股分。 到27號,李國寶出席道瓊斯董事會,知道收購詳情,期間又多次透過電話,電郵,又或者至少一次會面,再同梁啟雄講呢件事。 30號梁啟雄再買入道瓊斯股分,一日後,收購交易正式公布,梁啟雄就在五月四號全數出售手上股分,獲利812萬美元。 好明顯,一個在收到料後第二日就已經露口風。另一個仲緊要,收到風第一日就出擊,根本成件事就係有晒預謀。 大家可能奇怪,為何證據確鑿,美國證監會都唔出手入罪? 其實都是公眾利益。人家財雄勢大,律師團個個明星級,就算表面證據成立,萬一舉證過程中有任何出錯,分分鐘令案件難以入罪。 不過SEC都不忘補句,過程顯示,李國寶曾經俾「內幕貼士」梁啟雄。 今次達成和解協議、李國寶同意支付八百一十萬美元,梁啟雄就合共支付一千六百二十萬美元。 所以說,錢解決得了的,根本不是問題!

天災? 人禍?

五十年來最大一場風雪,多達二十個省市、一億人受災,經濟損失官方數字是五百億元,紅十字會更估計達八百多億元。 奇怪的是,今次我們中國組的採訪所見,與過去的天災不同,是城市影響遠大於農村。 大風雪遇上春運,更令問題變得不可收拾,有十七省市拉閘限電,部分城市像郴州停電十二天,很多市民都不願留在沒有電、沒有熱水的家中過夜,甚至寧願用平時數倍的價錢搬到酒店。 連酒店都沒有房間嗎?記者甚至問到卡拉OK房、按摩房渡宿,索價四千元。 為的,就是有熱水供應,可以沖一個熱水浴。 由於電力短缺,我們的記者為了可以有足夠電源發電供攝錄機、衛星電話及電腦供電,買了發電機,作價由過去八百元人民幣,炒高至七千多元,足足升了十倍價,連老細都不禁問句:「撤退時可否賣番出去幫補下?」 在雪災前,內地因為通脹實在太快,發改委去年底已發出通知,要求電費汽油收費、食品價格以至一個罐頭、一盒牛奶價格,加價都要事先申請,仿彿一切又回到七十年代中央價格管制的年代。 話就話公司可以因為成本漲價向發改委申請加價,不過有浙江的超市嘗試加價就即使以穩定社會為大前提,將加價申請打回頭。 以電力公司為例,去年所謂煤電聯動根本不能收不願增加投資,電力公司無回報,根本就不願意花錢去改善電網,結果一場風雪就令本已殘舊不堪的電力站全線停電。 今次天災對農村反而未有太大影響,農民一來過冬早曉得儲存足夠糧食,停電停水對他們是施空見慣,反而城市人一無電就變成明日之後,莫說要回鄉渡歲,要過一個普通日子都有很大困難。一場風雪雖說是天有莫測風雲,不過突顯出的經濟發展樽頸問題,說到底根本就是一場人禍,十七大前夕,宏調又豈可繼續硬頸下去?

網絡三國

圖片
GOOGLE行政總裁Eric Schmidt ,打過電話俾雅虎行政總裁「楊致遠」,所謂何事? 原來係問有咩幫拖? Schmidt話,可以協助雅虎「抵抗」微軟嘅收購。雅虎方面,亦證實兩人通電話。 按照美國反壟斷法嘅規限,GOOGLE當然唔可以加入雅虎嘅收購戰,不過其他方法多的是。 好似淨係「科水」,或者向Yahoo!提供一個guaranteed advertising revenue,總之就係要Yahoo!繼續獨立落去。 但目前雅虎可以話「唔憂賣」,即使微軟以每股31美元嘅高溢價提出收購佢地,雅虎聲明只係話會考慮所有可能,包括可能接受或者維持公司獨立性,但目標都係以股東最大利益為依歸。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微軟準備將收購價提高到每股43美元,提係收購價仲有近四成提價空間。 微軟收購雅虎,明顯係想挑戰GOOGLE,喺搜尋網站「一哥」地位。 好似Simon 所講,微軟收購雅虎最精采係呢句: 「Today this market is increasingly dominated by one player. Together, Microsoft and Yahoo! can offer a competitive choice」。 因此,佔左online advertising五成市佔率的GOOGLE,技術顧問「德拉蒙德」都要在GOOGLE網誌上表示,微軟收購雅虎,是企圖將微軟喺電腦軟件業嘅壟斷,進一步申展到互聯網嘅領域。 他指,互聯網行業公開競爭,是十多年以嚟網上革新嘅主要動力,一旦微軟成功收購雅虎,會逐漸破壞行業嘅公開競爭。 他認為,壟斷軟件業嘅微軟,同雅虎合併後,只會限制消費者,唔可以隨意使用到微軟市場競爭對手嘅電郵、即時通訊同其他互聯網相關服務,對消費者唔公平。Google促請世界各國政府嘅監管機構,反對微軟收購雅虎。 本身佔左online ad 五成佔有率的GOOG,已經咁快憂慮微軟同雅虎會雙劍合璧,唔通MSN加上Yahoo!真係會變成Killer? 只是短短幾日時間,已經有連環、合縱,而家可能仲有反間,真係好似睇緊一輯網絡三國誌一樣。

聯婚

圖片
當今天提早錄影一周風雲人物,揀選了Jerry 時,完全無想過兩小時後就傳出微軟提出全面收購yahoo。 不過調轉頭看看今年雅虎業績,一切原來又已經有所暗示。 看看過去幾年雅虎管理層的言論: 03年:前CEO Terry Semel:「我們已撤換整個銷售團隊,一切重新開始!」 06年:前CEO Terry Semel: 「互聯網正係以高速增長,我們需重新為YAHOO 定位, 冀能在轉變過程中成為贏家。」 07年:總裁 Sue Decker: 「Display 廣告轉變的一年。」 08年: CFO Blake Jorgensen: 「今年是雅虎進化及轉變重要一年。」 08年: CEO Jerry Yang: 「這種轉變需要時間!」 數下數下,「轉變」、「重新」全部都是這些字眼。如果我係雅虎投資者,由03年開始聽「轉變」,聽到零八年,肯定發火! 其實講轉變講左五個年頭,本來諗住半年前Jerry上任會有些新氣象,但呢個星期公布業績,上一季純利仲要下跌三成二,楊致遠仲要在業績聲明中話,受到美國經濟疲弱影響,今年會面對逆境,因此要裁減一千個職位。 微軟給雅虎的公開信表示,今次出價無論以任何估值模式計算,都對雅虎有利。 不過Ballmer向雅虎董事局發出的信先見真章。信中提到,一年前,雅虎管理層、以雅虎仲有上升空間為理由,拒絕同微軟商討,但係事隔一年,根本睇唔到雅虎的有任何增長。 微軟收購雅虎的消息,市場流傳已很久,過去一年,雅虎股價累積跌三成二。 雖然今次微軟提出收價有成六成溢價,但事後看來,原來都只是係雅虎一年前的股價水平。 其實JERRY上任以來,令我印象最深,唔係他做過的改革,而是他就住雅虎向中國政府提供資料、導致記者「師濤」入獄,出席國會聽證會作出的道歉。 在聽證會上,楊致遠曾經向在坐師濤母親鞠躬致歉,但他堅持交出師濤的資料是迫不得已。 不過仲裁委員會唔接受解釋,仲直斥雅虎,唔應該成為北京當局政治打壓的工具。 可以說楊致遠重掌雅虎以來,一直都只是重申要改善yahoo 入門gateway 的角色,包括改善homepage、搜尋器功能,以及email 系統,但似乎未能觸及真正的問題核心: 來自social networking的競爭。 目前入門網站最大問題,是佔有率進一步被social networking網站好似係facebook 同 My Space所取代,成為頭號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