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顯示從 6月, 2015 起發佈的文章

托市委員會

圖片
老實,如果大摩、高盛、德銀、貝萊德、道富等集體唱好,呼籲投資者低吸港股,市場大多置之不理。 甚至視大行、大戶想高位派貨,但喝求利好消息的內地,卻視為至寶。 內地私募長老、券商、基金寄以股民艷陽總在風雨後,夏日炎炎要建倉,說來言之有物,動之以情,說了穿,再次證明股票市場作為財富建立平台,利益關係大於一切,豈可能不眾志成成托股市。 內地由希望慢牛,到埋怨股市跌幅過急,因為跌幅過急,而忽然著急,綜合而言,基於數點原因: 一,持續下跌,斬倉不斷,恐怕造成系統風險、 二,中國當局成功製造大牛,不足一年變身大熊,面子尤關, 三,股市災了,以後人民幣國際化之道少一道賣點、 四,內地股市跌幅兩成,一比三、一比五槓桿場外配資已死得七七八八; 但要跌一成,由場內券商提供的一比一、一比二槓桿兩融亦要逐步邁向斷頭台,券商大股東為中央,難道要被外界說成中央向散戶斬倉嗎? 昨日廣傳一則手機短訊,指副總理張高麗主持緊急會議,召集人行、證監等部委共商力保四千,但深想一層,內地掌管金融的副總理,不是馬凱嗎? 或者基於四千不能有失的假設,內地正式成立各界同心托市籌備委員會,成員的確來自不同界別。 資金界方面,私募大佬、基金齊已響應發聲、養老基金決定出錢、監管界別有證監會解晝澄清,漏夜安撫,而政策及概念界就廣傳或停IPO,正研降印花稅等等。 朝七午二不斷有利好,在深信政策威力無比之際,或者想想,內地股市現在估值之高,企業資金困難,很大程度上是之前持續暫停新股造成,再停新股,值得慶祝嗎? 又例如國泰君安上調百六隻股份折算率,被打造為重磅利好,但望望香港,每逄大跌市後,聯交所下調期指,及個股期權等按金亦屬正常造法,有咩特別呢? 中國建立牛市,來之不易,要達致健康慢牛,更見困難,政策事少,市場持份者一日不改變本身Mentality,急於升市,急於實現搵快錢心態,各界同心托市籌備委員會,有可能會升格為常設組識 。

騎劫

圖片
人行七年來首次雙降,某程度上反而加劇市場信心崩潰; 一,人行官方刊物才說過六月降準,減息機會極微,忽然華麗轉身殊不尋常、 二, 正如里昂所言,人行已被股市騎劫,而為救市而雙降的話,或多或少暗示內地股市去槓桿,已經製造一定程度上系統性風險。 千五隻股份跌停,三千九亦一度失守,有利好政策推動下出現如此局面,比上星期五所謂黑色星期五情況更糟。 作為市場監管者,最叫人擔心是中證監既未有臨危不亂,反而已見自亂陣腳,自圓其說。 例如上周應對大跌市,證監會由以往強調股市表現投資者對經濟有信心,調轉說成股市下跌,但經濟回穩!! 更明顯今日,擺明目標要去槓桿降兩融風險,但為撫平市場,反過來強調兩融增長空間仍在。 事到如今證明,內地對去槓桿觸發的崩盤跌市已承受不來,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去年年底,今年年初,若非舉棋不定,應壓不壓,兩融未致於去到失控地步,所產生影響亦勢比現在為低。 中證監強調,場外配資上午強行平倉只涉及22億人民幣,日前相關強行平倉規模只不足50億,但交銀洪灝卻指,內地所有非券商提供的股票融資規模,實為二萬多億,以一比三至一比五槓桿比計算,股市跌兩成已經觸及全數打靶。 中環人相信,擔心場外配資斬倉潮波及場內,並出現人踩人踩死人現象,才是人行華麗轉身原因,而坊間早有提及,場內孖展有九成已面臨被追收差價邊緣。 中國股市今次十級大地震,帶來並非高追無運行、缺乏基本因素股市有風險的教訓,而是一眾股民真金百銀上了寶貴一課,學會孖展斬倉威力。 報稱,人人如痴如醉期間,內地股民對兩融所知甚少,以為輸極只有本金及持貨,原來並無補價差概念。 內地媒體好想股市再升,周末日期間華麗構圖,並大賣網上調查顯示大多數股民預示股市必彈,誰不知四條選擇題答案,原來只有一預示條跌市可供選擇。 國泰君安任澤平呼籲市場冷靜,要股民做好本份,多陪家人,更話,老早就提示兩融有風險,五千海拔太高,呢的咪叫抽水囉!!

奶茶與奶豬包

圖片
終於明白,翠華茶奶大幅加價,一杯要廿蚊以上原因。 分析員看過翠華業績後,簡單短評:成本控制極差、執行能力極弱,一份上市以來表現最不及格業績,或者正正是觸發要向客戶開刀原因。 翠華全年營業額增長兩成二,本港升一成四,內地升四成七,比大家樂、大快活介乎8%-10%營業額增幅來得要高,惟稅後盈利增長只有0.9%,大家樂同期憑7.8%營業額增幅,亦有相同盈利增長,焗豬飯打贏奶豬包!!! 奶豬包出事地方,首先在於成本控制,存貨、員工、租金全年升幅介乎21%至33%,租金增幅最大,部份地鋪雖然由大股東持有,原來公私早已分明,毫不受惠 相反,樂仔租金升幅一成一,員工開支及存貨升幅分別只有一成及7%,難道奶豬包員工福利特別比焗豬飯優惠?分店鋪位及食材特別標青?? 跟零售廳飲分析員認為,連銷食店控制成本主要取決於兩大範疇; 一:餐牌選擇越少越好,採購成本就越便宜,而存貨應對就會越簡單 二:中央廚房,集中生產,分店廚房功能降至等同微波爐「丁丁」級別。 以廳牌選擇計,早餐為例,奶豬包長年累月大概只限於A至D餐,幾乎未曾有過更新,反而焗豬飯有A1、 A2、 B5、 B7、 C3、 E8等等,理論上奶豬食材成本更易控制。 另一個比較是中央廚房,呢一點問題最大,樂仔香港及內地廣東均設中央廚房,而奶豬中央廚房,竟然落戶上海,試問一個仍然香港為主食店,中央廚房設於上海,其實與中環返工,叫一間位處上海荼餐送外賣無異!!! 奶豬包上海中央廚房並非無因,翠華一直以來盈利模式是靠品牌,低基數效應,主攻內地城市,從而製造更多利錢,換句說話,內地開店越多,越會受惠。 但環顧去年,奶豬包中國內地分店數目僅僅增加六間,以新增分店計,較香港僅多兩間,澳門更再次捧蛋。 作為有一定客戶層的品牌,管理層最客易工作其實是開鋪,翠華連呢辯都落空,高價搶阿一包魚鋪成為負累,咩叫管理層能力,分析員話,股價老早有所證明。

胎死腹中

圖片
先由長和主席李嘉誠罕有開聲公開反對,同股不同權爭議已幾地乎失敗一半。 證監會發表聲明、指董事會經研究港交所,首階段諮詢提出的意見後,一致決定不支持。 能力愈大、責任愈大? 三大關注,包括首輪諮詢總結建議市值過百億美元的公司可獲豁免。 但證監會指這類公司,很大機會成為指數成份股、令指數基金等被動式投資者在不贊成同股不同權下,被逼買入相關股票,結果反而可能做成更廣泛影響。 至於符合適當性要求的豁免、如有獨特特徵、維持競爭優勢及公司創辦人的貢獻等,只能依賴主觀判斷,導致監管上的不確定性,決策過程不一致和不公平。 即使只准新上市公司,採用同股不同權架構,但證監會認為,難以採取完善措施,防範已上市公司透過分拆、資產轉移或其他形式迴避。 證監會最後總結,指理解諮詢是要面對美國作為內地公司上市地的競爭、但認為市場環境 可在短時間內有重大轉變。 值得注意是,今次SFC並非以諮詢形式提出反對,而是選擇基於公眾利益,才發表洋洋千三字的公開聲明,主要是擔心同股不同權架構變得普遍,將令本港股市聲譽受損。 消息就指,證監會並非完全反對同股不同權架構,但對於第二階段諮詢內容,就有保留,認為大前提要先解決三項關注,才可以重新諮詢市場。 股壇長毛David Webb 當然歡迎SFC 聲明,一句:「Yes i'm vy pleased...」,仲有撰文:「Hurray! This should kill it!」 Webb 直指,得不到證監會支持,建議已等如「胎死腹中」,更打蛇隨棍上,指出今次事件突顯港交所,作為上市公司,同時又是監管者的利益衝突,形容是時候,上市科工作應由SFC接管。 似乎今次真係太有人過於心急,結果搞出一個大頭佛......

家規

家有家規,香港呢個場,談不上得天獨厚,燦爛奪目,但大致上有規有舉,可惜,中環人慨嘆,越來越多公司不守家規!!! 香港規舉在乎於訊息披露,要及時,亦要公平發佈,在在談不上要求嚴格,惟事實上,太多中資公司仍然視本港披露要求如無物。 例如,早前電信、石油、煤炭大炒合併,朝九晚四任由股價升,到收市才施施然予以澄清,時間上近乎T+0.5滯後,換轉個別二、三線公司,交易廣場、長江中心隨時勒令澄清。 應對及解釋市場傳聞慢一拍,或者關乎內地涉及部委眾多,程序需時,但中環賓卡指,如果一則由高管主動發放近乎盈利預告的一級股價敏感資料,其且已經造成股價異動,而管理層仍然充當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話,或需予以正視。 財新網引述中石油副董事長汪東進股東大會上稱,受惠成本控制,集團上半年利潤接近或超過四百億人民幣。 未幾,彭博開市前已經轉載報道,中石油一個等同盈利預喜的數字,就令股價升幅3%以上,勁過A股。 400億人民幣或以上半年盈利,對整個關注857的投資者至為重要: 一,如果數字屬於純利的話,情況是難以想象般澎拜,以大摩為例,該行對中石油2015年全年預測大概是580億人民幣,瑞銀全年盈利預測約650億左右,換言之,汪東進爆響口中石油半年盈利,已經達到街外全年盈利平均預測超過60%,必然會觸發券商一次頗大規模上調盈利預測周期、 二,即使400億爆響口數字屬於稅前盈利,按集團首季僅100億稅前盈利計,意味第二季按季盈利急升兩倍,到底需要公平、公正一次過盈喜先、抑或向內地股東口述預告先? 答案相當清晰。 市場對中小股仇視,以為中小股等於邪惡,有法不依等等,但觀乎近年多隻中資巨企信息披露水準,不守家規作風,或者正正是無好大教壞細!!!

口是心非?

圖片
A股是否已經築底?已成為具關注的一個近乎學術討論問題。 瑞穗證券用技術量度,下試四千仍有壓力,而3314的二百天線絕不能穿。 但內地券商隨即反駁,大意是中國市場有中國一套,你有你的技術指標,我有我的國產標準,即使跌兩成,在中國境內亦不能界定為熊市!!! 外資是否口是心非?? 一方面,大摩話投資者對中國股票創調查以來最悲觀、德銀、匯豐、野村均異口同聲說A股繼續調,惟與此同時,上星期多隻內地ETF逆市被掃、滬股通繼上星期五大跌市日有多達149億人民幣買入賣出成交後,今日再爆多193億。 無錯,193億滬股通成交是歷來新高,淨買入計為推行以來第三多。 上述引證可能有幾點: 一,大摩、德銀、等等意見都屬於過去式,可能毋須要糾纏,尤其投資市場、今日講過既野,聽日可以當無事發生‵ 二,鬼佬的確一直靜候時機建倉、 三,亦屬於最重要,外資似乎已經尋找到一個舒適而又樂意的建倉水平。 中環基金大戶私底下指,人人將控制兩融視為利淡得很,鬼子佬相對上非常叫好,事關沒有高槓桿,內地市就會相對上少一分極度波動及估值再被大幅扭曲風險,泡沬、爆煲危機亦相對上受控,而從近日滬股通買盤初步定奪,西方人經過一輪爭扎、博奕後,有跡象顯示願意在介乎四千三,至四千五水平建倉A股!!! 內地解讀今日股市有力一彈,視野移向新股審批或減慢,中環人話,若果屬寶反而更要沽A股,皆因內地市場現時之失衡、企業資金及直接融資不足,正正源自當日不斷停新股,重複錯誤,是值得慶祝嗎!!

豆芽夢

圖片
九八年金融風暴,成就了港交所誕生,論居功至偉,非李業廣莫屬。 周旋經紀及政府之間,股份換交易權,可惜,當日一眾持牌代表執到寶卻當草,三八八以三個八毫八上市,大部份五蚊未到一股沽清。 十五年以來,主席及行政總裁各換三位,神童暗然下台,叫人唏噓,保羅周,小加各有精彩,並同時各為港交所股價踢上一次新高,一個262、一個311,相差四十蚊左右,但同來自一個夢。 按李小加說明,十五歲是人生最美好青春,也就是多夢季節,變相形容,港交所已屆青春期,有別於人類青春期對異性的好奇,港交所青春期由始至終只限於對資金的嚮往 阿總形容,青春期的港交所要服侍好四位客人; 包括中國發行人、投資者,國際發行人及投資者,四大老闆,惟實際只限於東、西資金兩大層面,但從上市公司品種,資金層面而言,港交所最大單一客戶,已經早已北望神州也。 香港提供平台替內地公司集資,抽水,稱職有餘、香港提供平台讓外國資金投資內地,亦都勝任,但香港從來未能成功將本身成熟經驗、專業判斷輸入內地,反過來由內地不斷進口A股簡陋、草卒羊群模式,叫人略有遺憾 用小加形容,香港擁有一國兩制優勢,完全有能力「華麗轉身」,把連接世界與中國的角色再次升級,華麗轉身或者形容有誤,香港市場早於廿多年前已華麗轉身。 今日,市場仍然停留於炒降準、炒深港通,李小加筆下的夢想卻是連接世界與中國、重塑全球市場格局。 將港交所就會升級至境外人民幣生態圈,可能這才稱得上青春期夢想,豆芽夢始終要夠大,夠放,夠刺激!

二奶地

圖片
沒有馬雲,就沒有同股不同權討論,亦沒有市場諮詢問:要變或不要變嗎? 因為沒有同股不同權豁免,馬雲飲恨香港,悶悶不樂落戶於美國。 港交所喪失過萬億集資額新股,換來洋洋萬字諮詢文件,取回僅僅104份回應,香港市場算有效率、抑或過份制度化? 觀乎過百份意見,會計、法律、保薦等專業團體認為可變,不足十間有提交意見上市公司之中,贊成、反對、無意見各佔三分一。 有趣是,四份來自散戶提交意見之中,劃一反對。 散戶取態在在來得意外,一洗散戶只顧升跌、只愛炒作、對公司及市場事宜事不關己的外界錯象印象,Good,股東權益大於一切,香港投資者或財富比不上大媽,但至少更為充實,祟高。 從港交所第一階段諮總結初步觀察,即使無一隻巴巴,少一批熱炒概念股,惟本港市場持份者對引入同股不同權正、反兩方仍然爭持,談不上已到達黃金交差。 換句話,本港要一如美國等市場在同股必須同權下作某程度上妥協,似乎阻障仍多。 文件提及,在符加條件下會支持同股不同權,其中一項是引入集體訴訟,呢樣死得,上市公司勢必反對,原意引入更多上市公司政策,隨時會變成為趕客政策。 外界提及要有日落條款,即在何等情況下,獲轄免執行同股同權公司,需要還源,例如動議被否決到一個次數同股不同權不適用,但業界相信,基於一間公司潛在變數太數,要定一套公正、公正日落條款相當困難。 另一項令引入同股不同權有極大難度地方,會涉及「大細數」問題。 最初,交易所希望只適用於科網、及新經濟股,但點定義科網、新經濟? 只豁免相關公司,本港現行千多間公司必然反對,相反,不設分類的話,呀李生 、四哥、象哥公司,隨時同你轉同股不同權,結果一個案概括:亂 咁咪即係講咁耐,得個桔、得個搞字?? Well,留意交易所諮諧總結中,其實帶出兩個注腳; 一,同股不同權公司作第二上市、 二,實行同股不同權的在美中資公司,容許第二上市。 簡而言之,第一監管地如果不屬本港,咩都得!!! 唯有如此,市場似乎最不反對,監管者亦最無風險,香港亦搖身成為中資科網公司「二奶地」。

共識

圖片
唔怕神一樣對手,只怕豬一樣隊友! 大家唔好誤會,唔係暗示緊本港政壇,而係講緊聯儲局內一批官員。 17官員,盡管主席耶倫想盡辦法要團結一致,為加息時間表爭取共識,可惜總是事與願違。 根據美聯儲官員提供的利率預測圖表,有15個預計今年內將會加息,而共識仍然是要加息兩次。 不過同三月分不同,今次利率預測,只有兩名不希望加息,相反揀加息四分一、半厘、以及四分三厘委員,就各佔五個,結果出來共識,就變加息半厘。 但實際上、同三月分比較,實際上估計加息既委員係減少左,反映內部意見其實係非常分歧! 時間要倒數番去3月,在FOMC後記者會上,耶媽透露左央行最早於6月加息的可能,但堅稱她並不急於啟動,特別係第一季GDP意外令人失望。 不過由最近一些指標,包括招聘活動、薪資水平、以及建築支出、汽車銷量、消費者情緒和零售銷售均出現起色,令耶倫更難取得17名委員一致共識。 KC羅博士就拿著所謂委員共識,指未來兩年聯儲局要各自加息一厘,到最終目標利率、要加到三厘七五。 不過細心睇,委員既預測、上下差幅有兩厘、甚至三厘預測差距,其實呢啲預測仲有咩意義? 更不幸係、喺耶倫做結論之前,外部壓力已經比聯儲局更強形勢,包括IMF 拉加德已經表明、耶媽應該到2016年先加息,咁仲唔係公開干預聯儲局運作!? 內外交迫,結果搞到耶媽個人亂晒,一時又話數據不足以支持加息,又話今年仍然會加息。 外界就懷疑包括耶媽在內七票突然轉軑,由二變一,預期今年只加息一次。 FT形容,聯儲局目前就好似如履薄冰,它一方面試圖發出加息信號,另一方面試圖壓制市場震盪風險,以免危及全球增長的風險。 高盛大膽形容,耶倫鴿得比預期鴿,亦將首次加息預測,由九月推遲至十二月。

炒股秘笈

圖片
昨天一跌是深港通的話,今天一彈,豈非梁定邦?? 對於股市,香港一早疑神疑鬼,無神論的共產黨,內地亦經常滿天神佛; 例如中車等同中石油的詛咒、招商證券每次策略大會,股市例必大跌等等 佩服內地鬥志高昂,以後量度A股,或非看估值、量水平,實有必要盡快做一個中國股民鬥志指數! 指數越高、市況越佳。 內地瘋傳一張新出版炒股秘笈,固中絕技原來在於: 早上大漲、要賣、 早上大跌、要買、 下午大漲、不追、 下午大跌、次日買、 早上大跌、不割、 不跌不漲、睡覺!! 如果呢個稱得上秘笈的話,巴菲特或者可以收山、高盛、大摩、德銀毋須再出策略報告、學生哥,根本犯不上用幾年時間入院校,讀金融,教CFA!!! 台灣股市九十年代爆煲前,轉手率極高,投資者平均持股只有十五日,弊,原來中國市場僅僅七日! 交銀洪灝研究過往八個世紀,無錯,八個世紀即八百年數據統計,涉臘金、銀、股等市場,發現爆煲前奏大同小異。 按現時速度移動,未來半年A股屬於潛在爆破窗口期,基於市場亢奮,市盈率、市帳率已經失效,交銀用市值對GDP量度,重上零七年水平的話,上證目標6100。 人有生老病死,市場上升,瘋狂後爆破,從來如是,近日市況震盪加大,大行新華社,人民日報少有封咀,不談股市,不提慢牛,算是瘋癲下的一小進步。

擺上檯?

圖片
黃師傅話,四月初形成上升裂口必補,26200一旦未能守穩,向下移動就要度量黃金比率調查,隨時二萬五左右?! 港股搞成咁,係咪要報警?? 有口痕友話,與其報警,倒不如報廉署! 今日及上周五,借深港通傳聞上下各炒一轉,實在假得離普,正當市場真假難分,理智盡失之際,一個消息,隨時帶來異常震盪。 路透社話引述三個消息人士透露,深港通因為技術因素未解決,所以未能宣佈推行。用技術因素做理由,基本上唔會有錯。 再睇報道,技術因素在於納入股份類別及額度分配問題,呢兩點,早於滬港通啟動之前一早就知,談不上新聞!! 報道又話,八月一旦不能公佈的話,年內推行或有問題,甚至影響加入富時、摩指等等! 嘩,將我國市場開放,資本帳改革、及潛在數以萬億計資金流入,全部擺深港通上檯,中環人回應話:你要,咁諗,無野好講! 但提醒一句,八月不公佈,年內難實施,是否假設出錯?? 首先,有滬港通在先,深港通相比下,簡單得多。 第二,別忘記,滬港通其實宣佈後一周就正式開展,犯不著四個月!!! 基於監管者及幾個交易所對市場傳聞有不置可容,既不承認,亦不否認慣常造法,有無諗過,深港通呢類市場敏應消息,某程度上可以被市場「生屈」?? 大事之秋,理性判斷,理智思考,某程度上都係緊守崗位,貢獻社會的一種。講完!!!

原意......

圖片
原意要修復估值,共創改革紅利,結果內地股市一經收復,扣除金融股的話,市盈率過七十倍。 原意要推動價值投資,但演變至今,越無價值公司越被市場熱捧投資。 原意推動資金盤活,創新金融,民間眾籌,惟卻造就場外資金配置炒股,借貸成本動輒十五厘亦在所不計,有人透過場外資金配置大賺幾個開,個個效法,熱衷參與結局原來是場外資金配置股倉被斬,有人湖南墮樓身亡。 內地股市絕對不是一個能收能放的資本市場,今日比對零七,那更泡沬,那較健康?? 撇除改革空談及憧憬,近日越來越多意見認為零七較可取,至少當年瘋狂但不槓桿,現在既癲,又槓桿。 故事既要動聽,數字亦需健康,但中港共同體大資本市場,近年但迷信故事,及懶於引證,代表紙醉金迷到達頂峰,抑或人人求求其其,是是旦旦? 例如混改熱炒,建行王洪章提醒,建行老早屬於混合所有啦!!! 在外資股東基礎上再加入民資,既可以天花龍鳳,實際跟增資擴本無異!! 卓伯德今日正式宣佈,中國股市有泡沬,中國股市已談不上股市,而是全球最大賭場!! 按其推算,未來半年A股只會升跌五成是旦一方作結,跟里昂預測不謀而合,或嚴格上,升或跌五成談不上預測,中國市場是毫無預測可言!!  上星期我們提及,市場共識形成,正是市場逆共識而走之日,市場共識是聯儲局難以加息,市場另一有共識是希臘不會脫勾。 但停一停,想一想,兩者一旦出現誤差,情況怎麼辦? 過去幾年情況告之,黑天鵝其實毋須來自一項突發事件!!!

戲肉

又再要思考一個問題,市場共識形成,是否代表市場走勢往往逆其而行? 短短個幾月,市場共識由堅信大牛市,二萬八千五之後就見三萬,再到近日萬念俱灰,共識轉而認為四月大裂口必須補、二萬六千二見一見就身體好。 誰不知,恒指又忽然牛市夾上,整個中環滿地熊屍!! 整個中環下午,想入非非仍然是深港通,但調轉想,無論港官、內地幹部老早就表明年內必通,深港通推行幾乎是常識,犯不著借一個必然發生的事項,勞師動眾向熊bear bear大屠殺!! 比深港通更比實在的升市理由,倒不如指大時代是日大結束,大時代完結的一日,那就是升市來臨之時? 秋官效應太勁,勁至連彭博電視早前討論區內股市直播環節,亦花五分鐘Air time,搞到鬼子佬僅聽得懂Adam Cheng,The greed of man,但詳情完全無頭緒!!! 九二年大時代期間,恒指跌兩成、九四年秋官笑看風雲,恒指亦跌兩成,江湖奇俠傳、世紀之戰、非常外父,期間港股跌幅介乎一成半至兩成四,今次,算少!!! 大時代結局,絕對可喜可賀,原因並非股市會露曙光, 平心而論,近個多月市場太無中生有、持續式集體回憶,兼且一時大媽、一時鄭少秋、一時深港通,累啦!! 難道下回TVB會播秋官劇,511要先向港交所及證監會做MARKET WARNING!!! Adam威力強勁,抑或Yellen? 香港小市場似乎怕Adem,外圍大市場卻對Yellen索造成為加息女魔王,IMF太后、世銀、以及經濟學人不斷製造加息必死無疑聲音,太后對女魔王,從債市表現顯示太后暫時能耐有限,無力壓場!! 原來戲肉真正在下周,忘了、還有一個表決添.........

樓市疫情

圖片
屯門管翠路住宅地截標,收到9份標書、其實呢區供應多,但係都有搶地氣氛。 地皮喺掃管笏、附近係國際學校哈羅,大部份單位望海景,估計起洋房加分層單位係最值錢。 地價有支持、皆因現貨去得快! 信和喺將軍澳嘅新盤帝景灣、收票三日,收到900票,超額7倍。 至於永泰同南豐喺紅磡嘅何文田山畔解封15伙,平均減價13.6%,折實呎價21651 蚊。 反映發展商開盤、尚算克制,唔似二手市場咁,業主追求破頂價至肯將單位甩手。 樓價指數証明到! 再創新高、8大分區指數首次全部升穿收緊樓按前水平。 7項樓價指數齊升、其中6項創新高,新界西區成為最後一個重返收緊樓宇按揭前水平。 整體樓價指數按周上升0.95%,連升兩周共升2.13%。 不過一單疑似新沙士個案啫、就令樓市出現恐慌? 青衣盈翠半島就被唱會跌價? 但係下一句、就係話,要借定錢入市,就係呢份等入市心態: 大跌嘅幅度未必大。 業界估計、疫情一旦爆發,相信二手樓成交,會首當其衝。 睇下往績、回顧過去,香港先後喺2003年經歷「沙士」,當時樓市短短兩個月就下挫一成,之後兩年強力反彈兩三成。 到咗2009年期間、面對「豬流感」,當時樓價不跌反升,一升係連續六年到而家都未停。 過去兩次疫情爆發、對樓巿,可升可跌! 今次呢、業界唔敢輕視,因為目前供應持續增加,樓價所受壓力大過之前。 過往疫情爆發期間、正值私人樓供應開始收窄,好似03年咁,大約26400伙跌至09年得番7200伙。 反觀近年政府大力搵到地起樓、預計今明兩年落成量,會遞增至分別13000伙以及超過2萬伙,供應大增同時加重樓價調整壓力。 加上03沙士期間、樓價尋底,供樓負擔比率低見15.8%,意味當時渣樓係輕鬆。 至於09年豬流感期間、正值金融海嘯之後回升階段,當時供樓負擔比率大約3成。 反觀近年樓價節節攀升、供樓負擔比率亦一路加重至而家嘅44%,預期現階段如果再有疫情爆發,樓價由高位回落嘅壓力,亦相對高過之前。 業界恐怕嘅、新沙士如果大規模爆發,首要打擊係本身已經疲弱緊嘅零售市道,屆時失業率會喺呢度打開缺口。 最壞情況下、樓價有機會下跌1成至1成半。 最壞..聽落都唔係好壞! 主因係目前普遍業主財務狀況穩健得多,按揭比例低。本港自置物業而又無按揭嘅比率由2001年48.5%,持續上

英雄地

圖片
來再一次的話,馬老闆馬雲稱,阿里巴巴不會上市。 但他並不說明,不上市是代表公司不上市在股票市場買賣,或不在美國上市。 斷估,答案或者屬於後者。 股票市場從來是塊英雄地,透過上市,體現財富而成為首富,馬老闆跑出了。 但上市後要比併股價,製造增值英雄的話,馬老闆輸足九個馬位。 內地滬深三百年內升幅五成,預測市盈率廿一倍,上證升幅五成八,PE同樣廿倍,中小板漲幅達一倍六,市盈率八十,美國科網股大概僅升8%,市盈率22。 試問,馬SIR如果當日將巴巴放在內地中小板上市的話,其紙上財富絕對可以匹敵巴菲特、蓋茨。 紙上財富增值比人弱,監管制肘,小股東或投資者隨時搞集體訴訟。 其實,今年逃美潮幾乎浪接浪。 單單今年,在美上市中資股,大大話話有十三間提出私有化,而無獨有偶,每隻正式公佈私有化前兩星期,平均都有漲幅介乎6%-40%,春江鴨的確靈敏!! 最新被提出私有化為世紀互聯,溢價一成七,咪以為慷慨,皆因該股業績不滯,及被沽空機構發功,股價倒水一段時間。 包括金山為首原股東提出私有化不無原因,世紀互聯現價相當於EV/EBITDA 十五倍左右,同鄉內地平均三十,當中,業績性質最相近的網企更達50倍。 收復估值構成誘因,但行動未必能即時實現。無論世紀及其他中資ADR,全部VIE架構,最少要等兩年。 世紀互聯更大問題是,一旦還原架構的話,旗下電訊增值牌照未必再符合內地股東要求資格。

大熱倒灶

圖片
是大熱倒灶、還是一如預期? A股未有即時被MSCI納入新興市場指數、但令人意外是MSCI,會與中國證監會成立工作小組,合作促進解決A股市場剩下的准入問題,屆時會「開綠燈」將A股納入MSCI全球基準指數。 MSCI 態度之積極,其實已表明,加入肯定只是時間問題。 內地媒體反應未見強烈,A股更無出現預期調整,反而是有外資大行憤憤不平,好似花旗指決定令人失望,理由是市場原先預期進程會加快,而資金推遲流入內地,可能觸發投機性人民幣買盤拆倉。 CCTV 亦找來外資基金,指環球股票指數仍無納入A股,就是欠缺代表性。 反而更著緊、仲有一個388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居然破天荒接受彭博訪問,直指MSCI其中一個擔憂,是每日限額能否撤銷。 小加即時獻計,指目前正在探討在指數權重調整生效當日,先取消滬港通每日額度限制,方便基金調整比重。 這種不按理出牌的非常規想法,居然出自小加總裁口中,反映他心急程度、一點都不遜於內地大媽。 法巴Arthur Kwong 就提出,MSCI擺明想入、但都要做些表面功夫先。而不少投資者已提前追入A股、但相信不會因而減持,現階段更有建設性,其實可以追入相關H股。 其實好似大行話,決定一如預期,稱不上推遲。高盛更用交通燈形容,指年底前A入摩,已轉黃燈。 一旦納入指數,A股初期只佔新興市場比重5%,摩通就推算、觸發38億美元的被動基金追貨。 無論事前如何興奮,而家市場要的、是一個冷靜期,或者好似CFA 協會說法,亦來得中肯: 「其實隨著A股去年飆升,跟蹤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指數基金在現階段不會被迫投資於中國A股,投資者其實是鬆一口氣。」

呼之欲出

圖片
大象再計劃裁減二萬五千員工,退出多兩個市場,令歐智華領導匯豐以來,裁減員工人數合共增至最少六萬五、退出二十二個市場,大大小小出售項目近百計。 外媒形容,華仔於今次備受重視的策略日,宣佈第二次躍進,更貼切一點,形同進行第二之大屠殺。 以匯豐二十二萬多員工,及以華仔每三年平均裁減三萬員工計,匯豐還有好幾年老本,讓他們製造催化。 歐智華用八十頁交待策略藍圖,誠意有餘,但新意及驚喜一般。正面在於減成本每年最多五十億,相當於每年三至五成盈利,非常進取! 但稍做功課的話,數字跟公佈全年業績時分別不大,短線相反隨時開支大增!! 而將風險權重資產大降二千多億美元,以求令漸進派息維持,算務實。但用大量篇幅強調環球銀行模式百利而無一害,是頑固! 歐智華筆下的環球金融模式,令最少四成客戶為集團提供增值及增長動力、收入協同效益規模每年百二億美元,更引用長和國際化成功做例,是歐智華自比李嘉誠,長和變相被匯豐一記抽水。 當然,有別於四年前全面縮減資產負債表,匯豐今次強調是先縮後漲,資金再投放。 信大象的話,增長概念是亞洲、尤其是多次突顯中國及珠三角,其次正正是公司提及的創意金融、數碼電子化,緊隨而來是互聯網金融概念。 最叫人意外仍然是匯豐重提保險業務,無善忘的話,匯豐幾年前一度想撤出保險業,包括印度在內多個已經已大幅減少「燕疏」業務。 現在,歐智華卻等於友邦杜嘉祺上身,大談區內人口老化、保障缺口。十點工作大綱,另加考慮遞冊涉及的十一項標準。雖然無講明遷冊選址、但以偏重亞洲、特別是珠三角發展,RWA 全球縮減都要擴大亞洲比重至超過四成,選址答案其實早已呼之欲出! 逐項計,香港平心而論是匯豐別無他選的總部地,同時華仔刻意營造亞洲,一帶一路及珠三角概念,匯豐繼續予FANS一定幻想之餘,再次證明華仔最新策略定位是玩股價!!

混改

圖片
我們糾纏內地兩融之際,內地已聚焦央改: 改革牛、能有多牛、要看國資改革怎麼改?簡單一句標題,直指重點所有制。 因為央改或混改,令個別內銀表現有如集體回憶,時光倒流好幾年前,內銀混改美其名是強化經營,引入民資,更實際是將新與舊、好與壞元素混合,又製造新催化。 內銀內地大升不無原因,對於內銀央改,我們又再糾纏員工激勵計劃,引入外資云云,但完全及徹底忽略中央深改領小組一項重要公佈,表明要嚴防國有資產流失。 防止國有資產流失,表面上與減持央企,引入資金自相矛盾,實情兩者互有抵觸所產生的化學作用,其實正正是內銀上升催化。 目前國有商業銀行,匯金為首持股介乎五成八至八成左右,增持無意義,但減持至仍然超過有五成一股權的話,既有控制權維持,亦製造大量套現收益。 有券商粗略計,匯金為首國家部隊將內銀劃一降至五成一股權的話,涉及動輒二千億美元!! 基於金錢、套現的誘因,基於目前內銀平均僅一點二倍左右帳面值,更基於嚴防國有資產流失大前題,正如內地觀察家理解,混改關鍵在於國有資產流轉過程涉及的定價問題。 構成國有資產流失,數字上以帳面值低於一出售資產已經成立,由於每宗內銀減持或混改股權變動均屬大交易,既無可能溢價出讓予準買家,亦不可以折讓賣出,換句說話,股價越炒高,就越容易防止未來會出現構成國有資產流失的混改,而有關假設適用於所有央改。 零五年內銀止市,老早有引入外資,事隔十載,外資大把,但中國只有一個馬雲能製造催化。 員工股權激勵言之成理,但年初高管不是剛集資大幅降薪嗎?不理解問題重心而思考問題,只會墮入標題陷阱!!

歸隊

圖片
亞倫奔達今日病逝,享年七十七歲。 八、九十後小股神或對Alan Bond毫不認識,滄海話當年,亞倫奔達為八十年代活躍香港股壇澳洲邦邦主之一,外資打入內地啤酒市場,奔達屬第一位。 力寶中心原名,就是奔達中心,有人痕友話,奔達中心當年極邪,落成後未幾,奔達王國瓦解,未幾該處的國際商業信託銀行亦告執笠!! 金融時報形容,亞倫奔達是企業史中應予以記載的一人: 用物業不斷抵押借貸擴充,債台高築,自古無數曾一時無兩商界巨賈,全部死喺呢個絕症!! 而亞倫奔達之後破產,坐監,東山不能再起。 有中環人諷刺說,亞倫奔達當年極不討好,但套用現今股壇,他手法,技倆已算守規舉,合行規,君不見,現無數紙上富豪幾乎靠博「白頭片」,篤手指令身家暴漲,連磚頭抵押都無件,Bondy當日行走江湖、假假地都有幢奔達中心。 老中環人話,八十年代香江的確精彩浪接浪,英資退潮,華資抬頭之際,同一時間,幾年內殺出一批馬拉邦、澳洲邦、以至台灣邦輪流接捧於市場興風作浪,最終,由中資強勢進場一統天下。 中資勢力,誰可匹敵,澳洲投資移動計劃,亦要強制性要五百萬澳元資金中的四成投資當地中小股,以搞活交投,香港怨什麼? 風水輪流轉,就算我國家亦,要拉攏中資歸隊,尤其境外以VIE上市的創新型公司盡快回巢!! 中國人拉攏中國人?當局向美國上市為主的中資科網公司申手示好是正常不過,很簡單,創業板數百倍市盈率股份多的是,打壓隨時造成災難,任由炒作會加速泡沬,權衡輕重,當然是盡快急召馬雲或化騰回國救亡。 跟紅籌以BVI即離岸形式不同,VIE是協議控制,透過複雜協定,變相由境外公司獲得境內最終公司實體控制權。 以往,境外上市估值較高,手續較易,由二千年新浪網揭序後,幾乎所有中資科網公司均以VIE形式上市,但馬雲支付寶事件就令VIE模式備受批評。 OK,總理既然示好,但境外VIE公司能否順利回國,問題仍然複雜。 首先,既然業務在內地而又內地上市,VIE模式就多此一舉,亦不符合內地規則,故此,要回國的話,就需要還源,將vie架構拆除。 但當中涉及稅務、結匯、員工激勵、企業架構等複雜問題,尤其對巴巴、騰訊、百度等大企業,已經以VIE形式海外上市,一旦要將架構解除,對原上市地位有可影響?

金錢遊戲

圖片
經過連續兩個星期四雪崩下跌,繼而又安然無恙;似乎要帶出兩點呼籲,一個關注。 呼籲一:要炒股首要大前題並非儲足資金,而係搞好身體。 呼籲二:市場要跌每每出現成千上萬理由,好好分析清楚。 至於關注,都係果句,個市咁,老外要建倉,嚇到傻啦!! 仲講入摩指? 內地突然大爆炸,上證,神創指崩盤,後者一度跌7%,理由在於一間名為國盛證券出清標的兩融,大家想得世界末日,內地擔心,而自命國際金融中心,市場素質略高的香港更比人騰。 最後原來發現,今日收市,最少係2007年以來,首次6月4日升市!!! 睇睇國盛咩嚟!!! 零二年成立,截至五月底融資餘額僅12.5億,市場佔有率0.17%,情況等同匯豐股價大跌,歸咎耀才證券下調評級一樣。 市場令人失望,並非在於市場表現,個股波幅,而是市場參與者有欠成熟,經常自相矛盾,甚至為求解釋市況表現求其又是旦。 例如,明明話擔心兩融過二萬億,股市槓桿風險太大,需要正視,到券商做自我風險調節及調現,市場又唔高興,當壞消息。 香港似乎太習慣將內地媒體題材未經檢易直接進口!! 里昂今日評論內地股市,以「金錢遊戲」為題,講的正的寫於1967年著作「The Money Game」(作者只稱為Adam Smith,實際應是George Goodman),將當日美國股市瘋狂狀態,套用到今天A股,令人驚奇是,只需要將公司名稱取代,情節居然完全一樣。 里昂整篇報告無品評、無預測,但一句:This is a kids' market,, We are too old for this. 簡單而又直接。以後個市震盪,咪當細蚊仔扭計!!!

估值修復2

圖片
如果祟拜李生,冒名而來,窮畢生積蓄上星期長實「除地」前執死雞買入一號仔,成本165.1元,今日一開二,長和及長實地產,以兩隻股份全日最高價計,合共已經等於200.55元,不足一星期賺35.55元,回報一成八 又假如,長和系一月初宣佈重組前124.8購入長實,不足半年累積回報61%,呢個故事證明,估值收復兵團,豈限於中國大媽,誠哥一出,誰興爭峰?? 李生宣佈重組日及期間多次股東會,均多次強調要體現價值,唔明咩叫體現價值?現在懂了,即股價要升。 宣佈重組前,長實、和黃平均折讓三成多,以今日計算,長和每股最高123元,較街價平均NAV折讓大幅收窄至16%,而長實地產較街價平均NAV,一度收窄至22%。 現在才體會到李生對估值收復的誠意,可能太遲,仍然希望趕上一或一一一三估值收復列車,亦肯定大有來者。 兩揀一,分析員認為似乎長實地產仍有少量Upside,皆因組合比組合,長實地產投資物業佔比較少,流動性較大,既然市面予以新地合理折讓一成八至兩成,長實可窄至一成半,大概即八十五左右。 長和又如何??今日一跌,市場又會大造文章,話套戥,話咩咩!!! 將問題複雜化之前其實忽略一件事,就係長和今日有多一成半股份流通,再者,用過百二蚊,買147元每股資產值股票,現水平談不上吸引。 誠哥鮮有長江中心大堂見媒體,談政改,論前景,他形容重組已完成99%,餘下1%有何玄機,又?? 和黃網頁已停止更新,馬世民、周年茂、洪小蓮已相繼退任董事,霍大班亦變身成為聯席大班,新王朝已序幕,大李生轉任首席顧問一職,或為時不遠矣!

估值修復

圖片
官媒好,官員好,不斷強調要健康,要慢牛,某程度上,完全是一廂情願假設,兼對內地股票市場認識有限。 的確,無論從中國股市市盈率過百倍計,新增開戶、孖展融資比例,及短時間內可觀升幅,內地股市無疑有泡沬徵狀,但泡沬只代表警介,不代表一定會爆。 專業、明燈幾年前不是說美股泡沬,而臨爆破嗎?結果亦被升勢順服。 再對內地能形成慢牛寄以厚望一眾,好應該看一的瑞信陳昌華分析; 陳氏表明,基於投資者結構、缺乏對沖機制及之前新股凍結,形同香港樓市供應斷層,均造就市況向上,而現實是,內地股從無所謂慢牛、理性上升呢回事,內地股市從來只有兩個情況:喪升、或喪爆!! 內地股民有何神乎奇技,與我們無關,但過去十二個月,他們既強於估值修復,更勁在修復跌勢,看看由周四至周五上午十時半左右,A股累積跌一成二,但從周五午市後,到今日收市,已經急速回升百分之九,問你服未??? 大媽有勇無謀?大媽不知幾醒!! 今日對股票市場重大消息,非新華社評論,人行加撐,而是來自財政部有意年內將地方債轉置加碼多一萬,內地地方去槓桿一切來得比其他更重要,換句說話,小川政策豈能不FRIEDNLY?? 中美博奕,有心由南沙,博到金融市場,令A股納入摩指被處處阻撓。 調轉諗,花旗大國要玩阿爺,更高招理應下周提早將A股納入摩指,既快富時一步,亦令市場冷眼一防,結果當然是為中國泡沬形成再幫一把,為泡沬之旅送上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