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消費券的後著
七月四日開始,市民就可以網上登記申請電子消費券,最快八月就可以取得首批消費券。 當坊間不少「懶人包」教大家如何攞盡著數,我反而想掃下興,看看這個行政費高昂的消費券計劃,其實有甚麼效益? 先看看行政費,去年及2018年財政預算案,曾分別推出全民派現金1萬元,以及向合資格人士派4,000元的「關愛共享計劃」。兩次派錢行政費分別為3.6億元及3.1億元。 相反今年派發5,000元消費券的行政費,金額卻高達6.1億元,以總金額計或是近年最高。 再倒數至2011年,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派錢6,000元,當時總行政費約2.06億元,人均行政費用約為33.7元。今次電子消費券計劃的人均行政費卻高達84.7元。比10年前的直接派錢計劃,貴上1.5倍。 「派錢」行政費比較: 2011年 : 2.06億 2018年 : 3.1億 2019年:3.6億 2021年:6.1億 花費逾六億元行政費,佔整個派錢計劃360億近1.7%,選擇推出消費券,表面解釋是要推廣電子消費,以提升電子支付工具的覆蓋率。 不過以大家都相當熟悉的八達通,滲透率其實相當之高,現時全港有95%以上年齡介乎15至64歲的港人都擁有八達通。即使排第二位的支付寶,由於大家都要淘寶,使用率亦近七成,至於WeChat Pay及Tap & Go,使用率僅8-9%。 外界不少評論有意無意將內地的電子消費模式,與香港作出比較,往往指內地早已做到貨幣無紙化,連向乞丐畀錢都用QR Code,香港就遠不如內地。 不過了解內地貨幣發展,其實都知道電子錢包之所以發展咁快,好大程度是內地一方面假鈔太多,令人對使用實體鈔票有好大戒心,加上申請信用卡有困難,一般市民都無法擁有,變相令電子錢包可以快速流行。 其實本港信用卡使用及擁有率均是區內之冠,銀行都爭相以優惠搶佔市場,加上八達通流行,貨幣無紙化一早盛行,只是形式上與內地的電子錢包不同,實在犯不著用公帑為電子錢包發行商做推廣。 中大最近的調查亦發現,在四個可領取消費券的電子錢包中,有64%人士首選仍是八達通,期後是Tap & Go (9.1%),WeChat Pay只佔2%左右,可見使左咁多行政費,其實對推廣電子消費作用不大。 既然效益不大,我本著陰謀論,覺得財爺肯使咁多錢派電子消費券,實際上是為未來開徵稅基更廣的消費稅(叫商品及服務稅也可)鋪路。 還記得唐英年在2006年就開微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