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顯示從 10月, 2021 起發佈的文章

跨界規劃

對於外界關注政府是否一如之前路透報道,要改變本地樓市遊戲規則,向發展商「開刀」,今次施政報告只能說相當避重就輕。 特首在回應外界有意見指政府迴避棕地,也不願意觸碰新界土地利益,她提出數據,指有超過一半的棕地已納入多個發展項目內,而過去兩年政府引用《收回土地條例》,已收回90公頃新界土地作發展,遠較之前五年的20公頃為多,預計政府未來幾年收回的土地將高達700公頃。 至於之前已經被外界廣泛報道,釋放新界祖堂地,似乎是短期最快捷可以攞地的措施,據估算目前全香港由 7300 個祖堂持有 2400 公頃的祖堂地,可以很快釋出新界建屋土地,而且鄉事勢力亦貌似配合當局,願意被「拆祠堂」,只是要求提供更多補償。 對於同樣是向發展商開刀,整合和發展新界土地的還有「土地共享先導計劃」,近日已有多個發展商願意配合中央呼籲,我相信這個部分只會愈來愈快。 與外界之前盛傳「明日大嶼」會被淡化,一手鼓吹的林鄭月娥未有放棄,再次重申要進行交椅洲人工島填海,令維港都會區亦會擴大至包括「明日大嶼願景」,並與北部都會區分工,強調前者是支撐着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後者就更著重發展創科。 來到今次施政報告重中之重:「北部都會區」。 發展 300 平方公里的「北部都會區」,包括元朗區和北區兩個地方行政區,其中包括天水圍、元朗及粉嶺 / 上水等已發展成熟的新市鎮,並有 6 個新發展區,包括古洞北 / 粉嶺北、洪水橋 / 厦村、元朗南、新田 / 落馬洲、文錦渡和新界北新市鎮。 特首強調北部都會區是香港未來 20 年城市建設和人口增長最活躍的地區。 北部都會區在地理位置上,顯然較「明日大嶼」優勝得多,可以短時間內大幅增加香港可使用的土地,交通及配套也相對容易興建。 但這個北部都會區絕對不是新鮮事物,過去幾分施政報告都有提出大規模發展,特別是古洞及洪水橋一帶,大家都知道是勢在必行。 咁北部都會區的賣點是那裏? 「在空間觀念及策略思維上跨越港深兩地行政界線的策略和綱領。」 我認為北部都會區最大「突破」,是特區政府首次突破「一國兩制」框架,將本港未來規劃,與內地完全接軌,甚至是共同規劃、未來有機會共同管治,情況有點澳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影子。 特首強調,實施港區《國安法》和完善選舉制度後回到正確軌道,更有條件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都會區不是指一個有法定地位或規範,以行政界線所劃定的區域,而是因地理特徵、經濟功能、生態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