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顯示從 1月, 2022 起發佈的文章

驅趕外資,自食其果

虎年將至,也是離開2月4日北京冬奧只有數日時間╴媒體發現, 斥下巨資取得頂級贊助權的Visa、寶潔和可口可樂等冬奧會的贊助商保持相對低調,沒有進行慣常的以奧運為主題的廣告攻勢。 贊助金額達到數以十億美元計,這些巨企不願高調發動宣傳,原因正陷入兩難境地:美國官員、及部分人權活動人士已表示,中國對待新疆穆斯林為主少數民族人士的做法相當於種族滅絕,企業應付責任斷絕這些生意往來。 當然,中國否認了這些指控,並對奧運會政治化的企圖提出抗議。中國政府還通過公開批評、監管審查和鼓勵消費者 / 網民以抵制等方式,越來越多地 懲罰 其認為插手這個問題的外資企業。 由冬奧問題引伸,是外資這種兩難困局,已經到了無限放大的境地,甚至是二揀一的局面:要麼是撤出中國、否則即使願意「跪底」留在內地,亦要面對疫情失控以及被制裁的雙重風險。 今年 3 月,先有 FAST FASHION 零售商 H&M 表示,將停止從新疆地區採購,之後在網上引發強烈聲討,這家瑞典公司的店鋪和商品在中國被全網下架。 去年十二月,火頭燒到全球最大的晶片生產商英特爾,中國官員甚至公開指責英特爾要求供應商不要從新疆地區採購商品的行為。英特爾之後道歉,回應致信供應商,要求他們遵守美國法律,此舉並不代表英特爾對新疆的立場。 論慘烈,以上品牌都不及沃爾瑪 (Walmart )。 去年底,內地社交媒體用戶聲稱沃爾瑪旗下的沃爾瑪門店和山姆會員店 (Sam's Club) 已停止銷售來自新疆的產品。大量網民威脅要退出山姆會員店會員資格,並抵制這家連鎖店。 雖然沃爾瑪未有承認有關做法,但中國政府在不到一周的時間裡第二次瞄準沃爾瑪,由市場監管總局支持的媒體報導稱這家美國零售商因涉嫌網絡安全違規而受到行政處罰。 外 資即使避得開新疆爭議,但面對內地「動態清零」做法,一樣難以置身事外。 在去年12 月,在擁有 1300 萬人口的西安,地方官員未能足夠快地阻止Delta 病毒的爆發,西安市被實施了廣泛的封鎖。在該市組裝和測試 DRAM 微芯片的美光Micron表示,這些措施將對其工廠的產量產生“一些影響”。 之後,南韓三星還表示將不得不“調整”其閃存工廠的生產,該工廠約佔全球 nand 芯片產能的 15%。 之後,一月在天津進行大規模測試以應對 Omicron 疫情,迫使豐田和大眾汽車要暫停在天津的汽車製造。 但更荒謬的、就要數到

折翼的國泰

圖片
時間仿佛回到兩年前- 疫情剛爆發,晚市無堂食,農曆新年不敢拜年,每日都看張竹君追疫情。 不同的是、經過兩年折磨,更多食肆已經年關難過,估計農曆年後更多食肆及小店會倒閉。 當然,要捱過呢關,仲有香港航空公司-- 國泰航空週一預計,截至去年12月底止年度將錄得虧損約56億元至61億元,表面是較2020年度全年虧損216億元為佳,亦比分析員估計虧損100億元少。 國泰指,去年虧損收窄主因是貨運需求強勁、貨運收益和運載率高企,以及公司持續有效地管理現金和成本。 按半年計,推算國泰去年下半年已轉賺15億至20億元,亦較2020年下半年虧損118億元大為改善。 不過正如路透指出╴國泰在去年下半年實現了驚人的利潤後,由於更嚴格的機組人員隔離措施,預計將重新恢復燒錢。 基於去年 12 月底及今年 1 月初,政府再收緊旅遊限制及機組人員檢疫要求,影響國泰的客運與貨運運力,初步評估由今年 2 月起,每月營運現金消耗將達 10 億至 15 億元,重返 2020 年 10 月重組後的初期水平。 受新限制措施影響,按國泰公布1 月份的客運量約為疫情前的 2%,貨運量約為疫情前的 20%。 從國泰航空網站上列出、2 月和 3 月時間表,似乎與 1 月一樣「空閒」,每月只有少數飛往倫敦、悉尼和東京等目的地的航班,當中只有飛內地航線影響較少。 至於區內競爭對手新加坡航空,雖然也像國泰缺乏本地航線,但旅行規則不像香港那麼嚴格,它預測 1 月和 2 月將分別達到疫情前的 47% 和 45% 的客運量。 新加坡目前只要求入境旅客在兩天前進利PCR測試,基本上已採取病毒共存策略。 機師短缺,成最大隱憂 今波第五疫情爆發,國泰成了眾矢之的,因兩名違反自我隔離措施的國泰機組人員引發Omicron疫情后,香港上個月引入了更嚴格的機組人員隔離規定。 此後,兩人因違規行為被解僱、逮捕和起訴。 特首更親自接見了國泰的主席及行政總裁,表明會追究公司責任。 國泰去年7月至12月執行的「客機去、貨機返」政策,是因應香港的嚴格入境措施,唯一可以變通的方法:機艙服務員去年7至12月期間,如常執勤客機航班離港,然後在海外航點短暫停留,其間完全與社區隔離,其後只載貨客機返港。 這個「客機去、貨機返」政策,成功令國泰現金流有所改善,去年 7 月至 10 月營運現金已接近收支平衡。 現在政府警告這個措施可能違反防疫規定(其實一旦被針對

清零的代價:雙城記

圖片
由一批國泰機組人員違規引發Omicron病毒在社區爆發,香港為防第五波疫情一觸即發,公布進一步限制措施。 今次政府重錘出擊,在清零的大原則下,其實是無可選擇的唯一選擇。 事實是,在內地嚴格清零的政策下,香港只能夠靠變相封關阻止病毒在社區蔓延。 但結果是全個社會都要付出代價,不論政治立場,所有經營場所、食肆,以致社會經濟都會因為病毒變成停頓。 不過同日前宗主國英國,周三迎來單日新增19萬宗確診,但首相約翰遜不是選擇進一步封城,反而是放寬部分限制措施:周五起入境英國人士,不再需要在進行測試。 原因很簡單,因為全世界都已經大規模確診,再要求測試Negative 已經不切實際,取而代之是在入境第二日進行快速測試,一旦確診就應自我隔離。 正如約翰遜說,進一步限制措施不是沒有成本,無論經濟以至整個社會都要付出代價,重要是採取一個平衡策略,保護醫療系統及人員的同時,如何與病毒共存是每一個地區都要考慮的課題。 新一波香港疫情由國泰機組人員違規引發,當成罪魁禍首,眾矢之的,高層被問責也是無可奈何。 但必須要認清問題的根源,其實是港府的清零政策,與世界嚴重脫軌。同樣採取清零的內地可以自給自足,再嚴格措施民眾亦只能接受。 但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旅客來港已經要隔離21日,客運量已經大跌九成,難道連貨運也完全斷絕?君不見眾多航空公司,已經陸續停飛香港,這個封關的代價,顯然是香港會變成一個孤島,自絕於世界,並斷送區內航空中心地位。 「清零的代價」 進入2022年之後,繼西安、河南禹州成為中國第二個全面封城的城市。宣佈封鎖時,該市只是新增了3個無症狀感染病例。 一夜之間,人口110萬禹州市的交通系統全面停運,所有商場和超市除「保障日常生活物資供應之外」的一切經營活動暫停。 就是因為有三宗的病毒個案,整個一百萬人的城市,就要全城封閉,連英國BBC 都大做文章,稱做法匪夷所思。 華爾街日報形容,「中國抗疫封鎖措施開始反噬」。 去年,得益於嚴格的封鎖措施,中國以遙遙領先於其他主要國家的步伐重啟經濟,出口受到提振。而今年,有關部門的嚴格抗疫舉措讓經濟付出了代價,這一點變得越來越明顯。 最近幾個月,多個領域的經濟活動已在降溫。中國週三公佈的經濟數據顯示,雖然11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上升,但消費和投資繼續疲軟,一些經濟學家認為這與嚴格的抗疫政策脫不了關係。 近日一分由摩根士丹利策略師撰寫2022年趨勢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