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顯示從 5月, 2007 起發佈的文章

呼風喚雨

圖片
當大家談到前美國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的時候,不少人都會以欣賞眼光,在聯儲局十八年任期,用「九分功,一分過」來形容。 亦都有不少人會將他的意見視為金科玉律,有人形容:「格林斯潘只要打一個噴嚏,就可以全球下場大雨或者天朗氣晴。」 不過,不是想同大家分享他的經濟理論,而是同大家談談一本針對他的書,由一位相當敵視他的美國作家Ravi Batra著作,書本譯名為「格林斯潘的騙局」。 內容主要提到在Batra眼中,格林斯潘是一個機會主義者、亦是一個巴結權貴者。 論據包括,格林斯潘能成為Fed主席,全因為他是對上一任聯儲局主席的親密朋友,書中亦力圖證明,格林斯潘觀點立場左右搖擺。 Batra認為,格林斯潘應對網路經濟,房地產泡沫,個人債務過度擴張,以致貧富差距等等長遠問題,負上重大負責。 種種指責,看來未有影響大部分人對格老的評價,不過可以肯定市場越來越多討論格老功過,尤其當他退下火線,出席演講的豐厚回報被部分人質疑。 於此同時,預計下周出版的「格老回憶錄」﹐報酬亦一定可觀,單看克林頓回憶錄「我的生活」﹝MyLife),帶來1200萬美元報酬,希拉里自傳「活著的歷史」(LivingHistory),報酬也高達800萬美元,而且在出版前已收取稿酬。 不過另一派的看法: 對於格林斯潘而言,無論是演講還是出書,賺錢都不是格老主要目的,因為他和擔任電視台著名記者的妻子,已經積蓄豐厚,兩人都有價值數百萬美元的投資。 但究竟目前全球經濟泡沫,他有無責?911事件之後,低息政策是否恰當?你對格老的評分又有幾多呢?...

投行

圖片
某同事近期經常掛在口邊指,他朋友被投資銀行四百萬年薪禮聘。某朋友的朋友的兒子,未上大學已志願做投資銀行家祝你好運! 市旺,投資銀行今年大執位。某某跳槽不足為奇。但近期行內興起Team Hiring,即係成隊Team搶走。 月前德銀在新加坡,成功向花旗一口氣請走十八名銀行家。四月荷銀,又向法興擔走七個Banker。 投資銀行繫於人材競爭大唔係你死就我亡。買起你成班人爭到生意之餘,變相少一個競爭對手得益絕於比成本大。 近年對沖,及私募基金興起不少投資銀行家轉行投行界人材買少見少。 亦因為這類基金興起造就投行薪酬愈扯愈高。真實故事之一:阿甲被另一間投行以現有年薪加70%招手。阿甲可能念舊向現有上司傾說。二話不說公司以相同條件,再加二十二個月保證花紅留人。 撇開來自基金行業競爭Barrier Of Entry可能係投資缺乏人材原因。貴為投資銀行家你亦物有所值。 可解呢?當然替公司做大deal賺大錢你應得。 但作為banker本身的你付出亦不少。美國著名投資銀行家Jonathan Knee在其名作"The Accidental Investment Banker"說盡他對投資銀行家的看法。人家認為投資銀行家最值錢是關係脈絡他說是"Value Deteriorate","Declining Prestige" 況且,投資銀行行業興旺繫於市況。市況一差炒一百幾十人又可奇之有。 投資銀行家處於風險系數極高行業。你應得嘅! 這些工種我做不來,投行我要「投降」。

白紙

圖片
欲罷不能,繼續講上位。 有網友問,一個有效團隊,雖然唔怕認錯,但經常向上匯報自已出錯,最終必會被拿作開刀,結果都係不得善終。 其實哈佛分報告並非以一年作為研究時間,而是以十五年作為基礎。 不錯,「擦鞋功夫」做得好,可以令你一時三刻春風得意、語無論次,不過時間愈長就愈見真章,單是擦鞋功夫不能令你渡過危機。 但,擦鞋真係無前途? 對,如果你是一個只懂嬉皮笑臉、只識拍馬屁的典型肥仔,對不起,今時今日, 第一個死一定係你。 不過你如果學到一套捉摸老闆心理的技倆,仲有機會做到飛黃騰達。 記起一個小故事,古時有個地方七品芝麻官,一日收到一個秀才拿著宰相發出的信件,想當然又是甚麼皇親國戚、要求得一官半職。 呢個地方官打開信件,發現除了下款有宰相印章外,一個字也沒有。 芝麻官拿著函件,一臉不知所措,唔知宰相到底有何用意。 此時一直看著芝麻官的師爺,想也不想就吩咐下去: 「安排佢做一個唔使點做的工作,不過也不要委以重任!」 點樣解讀呢張白紙? 其實宰相不下一個指示,一方面係暗示根本無指示可言,擺明已經告訴你此人無咩專長,不過亦不好推掉,就放在一些可有可無的崗位。更重要的是,宰相不想留人話柄,索性不題一字,免得日後有麻煩。 今時今日,就算做「擦鞋仔」,都要識做一個懂得增值、更重要是話頭醒尾、少給老闆麻煩的員工。 突然記起,傳聞我們的CE,有一套擦鞋小工具,仲話擦鞋可以減壓云云.......

辦公室政治有好嘢?

圖片
孫柏文提到,辦公室政治的經濟分析,煞是精彩,特別提到最容易出現「辦公室政治」環境,就是傳統華資機構。 由於人事變動少、加上難論功行賞,因此最容易出現辦公室政治問題,所以華人機構多是非,經孫兄提醒,果然是有背後結構性的經濟因素,一切並非偶然! 辦公室政治從來都是增加營運成本的行為,明明時間可以用來做工作、覆email、搶生意,現在就用左來「打小報告」,講老細同事是非、甚至諗計破壞某某工作,慎防被人上位頭爬! 不過哈佛商業評論四月一個對醫院組織進行的研究,發現一個古怪結論,研究顯示,一個愈有組織能力、合作夥伴愈合拍、愈少辦公室政治的醫療團隊,他們犯錯機會、居然比一般組織還高。 調查最初以為,由於較合拍的團隊,由於能力較佳、因此會負責病情較重病人,容易面對醫療失誤。當研究撇除一些嚴重個案後,犯錯機會卻不跌反升! 報告居然證實、愈把弄權術、愈多勾心鬥角的隊伍,居然愈少犯錯!? 到底研究那處出錯? 調查員突然醒覺、更合拍的醫療團隊,事實上並沒有比其他醫療隊伍犯下更多的錯誤,而是他們傾向作出更多錯誤的匯報(reporting)! 參與人員證實、在合作精神較差的團隊,隊員均認為,匯報犯錯等如自眨身價,令自已在隊伍中地位下降,因此傾向將錯誤遮掩 。 相反,有合作精神、較少勾心鬥角的團隊,他們的研究討論氣氛就愈熱烈,將錯誤拿出來討論,不是要追究責任,而是希望改善日後的運作。 「多做多錯、少做少錯、唔做唔錯」的確是唔少港人寫照,他們寧願將時間花在辦公室政治上,甚至認為得到的滿足感更大! 不過事實是,他們將番工精神時間花在沒有生產力的地方,結果反而是做造了其他人更易上位。

東施效顰

圖片
淡馬錫控股今日無人不曉,包括中國、日本、南韓、台灣同泰國,無不「東施效顰」,有樣學樣,有無人估到呢間被譽為最成功的國家投資公司,在零三年、幾乎要重組先救得番! 一切都要靠一個「何晶」!~ 何晶何許人也?是當時副總理、現任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之妻,亦是前任「Singapore Technologies」總裁,當年何晶被任命為淡馬錫控股執行董事兼CEO,曾在國際媒體上引起風波,不少人批評新加坡再次「任人為親」。 不過,「任人為親」就正是新加坡政界商界特色,何晶老公正情是「人辦」! 淡馬錫的市值,一度由二千年一千億新加坡元,跌至零三年只有六百億坡元,之後要求改革聲音不斷,而何晶當日亦是「臨危受命」,最終「力挽狂瀾」。截至去年三月底,已經升至一千三百億坡元,而經過一年股市狂升,金融時報保守估計,市值至少有一千五百億坡元。 由政府牽頭的投資公司,一向被視為缺乏效率,做投資決定多以保本為上,結果好多時連本都蝕埋,點解一個淡馬錫可以違反經濟學的理論? 1974年成立以來,淡馬錫的投資是以國家企業為主,新加坡電信、新加坡航空、星展銀行的大股東都是佢,不過過去的投資策略都是以保守為主,直至何晶上任,佢第一件做的事情,不是即時大改投資策略,而是改變淡馬錫的透明度。 點改? 唔係要更加神秘、反而係要加強透明度,包括首度提供財務報表,建立回報指標,撤換不稱職管理層。直情將淡馬錫當成私營機構運作。 而03年披露的十年平均回報率,只有百分之三,但到翌年回報率而大幅提高至46%,被認是何晶個人功勞,批評聲音亦都絕跡。 何晶另一功是大幅提高淡馬錫派息水平,結果不是令資金減少,反而是大幅提高基金規模,原因係投資者更願意將錢放在淡馬錫,爭取更高回報,亦做就淡馬錫海外拓展步伐。 而何晶決定將淡馬錫三分二資產放到海外,亦令公司面對更高風險行業、同時亦取得更高回報,好像中行及建行都是基礎策略投資者,而持有渣打一成一股權,更是單一最大股東。 國家外匯投資公司,要學做淡馬錫,首先要做的、不是投資黑石呢類高風險公司項目,而是要學何晶提高透明度、引入指標,汪先生,你做得到嗎?

玉照

圖片
知不知最受歡迎的收費網站是什麼類型? 不要想歪,其實指的是一些類似match.com之類的交友網站,部分更發展出一些專門網站如christiansingles.com、latinmatcher.com、blacksinglesconnection.com以及gay.com之類,總之是愈專門的網站,收費一般會更高,而成功matching的機會也愈大。 不同網站的模式運作或有不同,不過基本要求是要參與者上載一些刊登自己資料的廣告,例如收入水平、學歷、種族,不過研究發現最關鍵的其實只是一個: 閣下的玉照。 同其他網上討論區或交友區一樣,很多時參與者都會誇大自己收入或學歷水平,例如有百分之四的人聲稱,自己的年收入可以達到二十萬美元以上,不過實際百分之一也不到。其他有趣現象如平均參與者身高會比平均多出二十五毫米、女姓體重會輕二十磅、或者特別多金髪女郎...... 不過唯一難以吹噓的、相信是像相。有相與無相獲回應的機會率是四比一,調查甚至發現、一張中年發福、些微秃頭、收入水平低的「巴士阿叔」,獲回應的機會率,都要比一個自稱「年青英俊」、年薪百萬,但無相片的參與者高。 以上是「FREAKONOMICS」的觀察,這個「魔鬼經濟學」更引證出、男性對收入過高的女性,是會敬而遠之。雖然調查主要是針對網上與現實行為的差異,不過「FREAKONOMICS」可以引證出、既然網上行為與現實世界並無差異,為甚麼還有數十萬人願意付款,去做現實世界都可以做的事情? 答案就是剛才提到的「相片」! 不要少看這張相片,它直接告訴所有參與人,「來結織我吧!」就是這種明刀明槍的態度,十分有效減少現實世界中、男女關係的差心計算,簡單講,就是降低大家在結織異性上的交易成本! 當然,這類網站不是針對有優厚條件的人士,原因是他們結織異性的交易成本極低(很多時更是零成本),而是吸引一些自問缺乏自信的人。當然你可以隨意找來一張相片偽充自己,不過網上世界告訴我們,你一旦被一人發現,你的帳戶就會迅速被公開,到時亦唔會再有人願意聯絡你。 不過慶幸的是,本港似乎並未流行呢類match.com,到底這又告訴我們甚麼?

打入來,走出去

圖片
走出去: Perhaps the funniest thing about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nvesting in Blackstone Group's forthcoming IPO is that they will get "non-voting common units"। Rather like their own people, really. David Webb 國家外匯投資公司,動用30億美元入股美國私募基金BLACKSTONE,有人形容是最共產主義同一個最資本主義的聯婚,亦都有人形容是一個超級泡沫市場同另一泡沫基金的聯婚,這段婚姻最終會否開花結果,仍然未知之數 不過,提到內地企業成功併購海外企業的例子,真是寥寥可數。 中海油豪擲千五億購優尼科失敗, 聯想「蛇吞象」斥百億購IBM個人電腦業,換來股價一落千丈。 其實中央確實努力推行中國企業「走出去」戰略,鼓勵企業藉併購加快打入國際市場,不過,內地企業即使願意付出天價收購,如果不能克服整合業務的難關,在管理、企業文化同發展戰略上失守,當初買的「筍貨」隨時可能成為企業沉重包袱。 「隔山買牛」確實不易, 「講真若果有筍貨真是益你這個冒起得咁快嘅國家」........ 打入來: 引入外資亦是中國企業要行的路,以前可能為技術,為管理,目前就可能主要為品牌同海外上市鋪路,至於外資肯入股,以前為廉價勞工,今時今日,就要市場,要消費力。 但隨著內地經濟強起來,矛盾就越來越突顯。 近月最經典例子,是法國達能集團(DANONE)同「娃哈哈」的品牌糾紛。 先講講事件由來,達能早於九六年進軍中國市場,同「娃哈哈」品牌合作成立合營公司,達能佔五成一股權。 合營企業成功令「娃哈哈」,由一間地方企業、發展成內地最大瓶裝水生產商,達能當然亦名利雙收。 本來以為這個中外合作相當美滿,點知十八個月前,「娃哈哈」在合營公司以外,自己於杭州成立另一間「娃哈哈」飲料公司,實行自己打自己。 達能一直蒙在鼓裹,直至四月初先發現被「娃哈哈」過橋抽板,即時發出函件,比「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后」,要求用合資企業名義、起訴「娃哈哈」這家未授權公司,實行自己告自己。 事件仍然撓釀中,不過達能表明不會讓步,中方就更以國家民族大義,提出發展民族企業來抗衡。 經濟學人就以達能經驗、提出合資企業這個模式...

建家

圖片
去年我們要做一個新盤開售的新聞,之前已經盛傳發展商喺無價單下、偷步賣樓,怎知去到售樓處現場,無人可以向我們證實到底是否賣樓,記者亦不能進入售樓處現場。 經過商議後,為了知道事實真相,我們決定派出一隊「偷拍隊」,原本諗住進入售樓處後,拍攝現場情況就散隊。 點知,原來要到售樓處同睇價單,代理居然話發展商要求、要先比五萬元先可以睇價單。 雖然極度不合理,不過為了達到「走在事實最前線」目標,唯有簽卡落訂五萬,仲要比埋身分證。 到事後完成採訪,想收回身分證亦有極大困難,幾乎要報警先可以解決。 雖然事後發展商否認我們拍到的「事實」,將責任卸到代理身上,不過之後的發展,包括政府同地產建設商會的角力,到最後達成售樓指引,這一切已經是後話...... 講左咁多,其實都係回應施老闆提出,發展商賣樓手法已經過晒火位,作為準買家去到售樓處,原本都係想先輕鬆睇下樓,怎知又要面對大批地產代理「困撓」 (困住嚟騷擾),想早一日攞分價單,自己計下數都十分困難,結果其實係迫買家WALK AWAY! 曾經同一位發展商飯局,他們向我們提出,其實買家唔係真係好關心有無價單,因為佢地都預留左一個預算,即使現場先收到價單都無問題! 我們很難明白發展高點解會有咁嘅心態,畢竟作為用家,買貴十幾萬或買高一兩層,都係影響自已財務同居住環境。 其實不難揭穿發展商心態,咁多招數,最終都係賺盡買家一分一毫。 「以心建家」,請問個「心」係喺邊個度?

新官上任

圖片
剛上任兩個月積金局新主席范鴻齡,已急不及待為積金局引入競爭。 范鴻齡話,而家強積金總供款額達2,000億元,而市民的供款,每年行政費用以平均2%計算,若供款40年,行政費用將累積佔總供款額4成,故積金局會研究修改法例,引入更多競爭,令管理費用下調。 從身邊人不難發現,大家都對自已呢筆MPF身家莫不關心,點解有咁嘅現象,可以由強積金機制去解釋。 MPF運作是由僱主在全港19間負責管理強積金的受託人公司中,揀出一間後、僱員就要同僱主一樣進行供款,根本無得進行選擇(貨品競爭),而且收費基本上係一致,大約是管理費約2%-3%(價格競爭),無論係揀進取型 (理論上基金經理要多做投資決定)、定揀保守型都一樣 (跟指數基金、基金經理只是跟指數,無咩技考可言)。 既然收費亦都差無幾,呢筆百分之五收入資產就只好列入儲備,唔理好過理,寧願將時間處理淨下九成半、有得揀點投資嘅資產好過! 亦解釋點解咁多市民唔係好關心呢筆資產。 引入競爭 到底19間受託人公司係咪真係無競爭?全港得五間流動電話公司,數目比受託人公司少七成二,但講減價、免費出電話、總之優惠就係多到你唔信,關鍵是什麼?就係流動電話號碼可携性! 而家19間受託人公司,大部分係大銀行或大保險公司(匯豐恆生就佔三成),無論大中小企總有生意來往,老闆橫豎都係比差唔多供款同管理費、咪用番同自己有生意來往個間,或者可以第二處慳番都講唔埋! 慘的是打工仔,當老闆揀左之後,就真係無選擇。因此要引入競爭,關鍵不一定是要再多受託人公司,而係比「真正用家」--僱員多一個選擇。 雖然大機構會話要同時做咁多唔同供款,會有巨大行政費,不過正如每間公司都有幾千、幾萬個客仔一樣,少少成本跟本是託辭。如果真係可以由員工自由決定,市場競爭下收費水平先真正有下跌空間。 范先生,誠心希望你可以做出「好戲」......

自已做老闆

圖片
曾經有個志願,做個股票分析員。 卓伯德,羅奇,米高堅唔係神。但佢地當日的報告你不會不看。 當日可能貪務虛榮。但時間過了,年紀愈大。分析員只是一個夢。 惜日的明星今日有多不在這圈子了。 的確,有名的分析員少了可能入這行機會成本太大,畢業,又要CFA可能花幾年跟師傅真真正正要報告上有自已有名數年時間亦難實現。 倒不如滿足做個記者,最少日日有XX報道。 認識幾位友人亦各自退下分析員火線,無獨有偶都轉了做基金經理。 簡單講由打工,做老闆。 大淡友張一鳴打倒昨日的我,由沽貨者,變為買貨人與他一席話,可有一番感受。 張兄話分析員無論如何努力報告無人睇,就係無人睇無敵是最寂寞有意見無人聽,更痛苦 。 分析員都係打工仔,你老頂研究部主管係你老世,佢BUY你但你老頂個老頂、即係客人唔BUY你,幾努力都無用!!! 轉做基金經理用自已分析小試牛刀吸引力,遠勝一分署名報告。 當然報告無人睇。可能分析員亦要檢討。 曾經看到個別報告目標價由幾蚊,調高到十幾蚊,原來發現分析員一直無UPDATE間公司,而且報告論點缺乏。 經過科網爆破金融時報引述花旗一項調查美國,歐洲分析員俾股分評級以中性為主。 中性評級對我來說無立場無誠意。我係投資者,問你好唔好買你俾我一個似是而非答案我保證以後唔問你 既然是分析員就應勇於承擔意見。睇錯市,何罪之有,最重要忠於自已。

爆料何價

圖片
先考考大家: 1. 公司管理層向你透露交易,你無進行全何交易行動,但向三者轉述消息,你有無觸犯內幕交易? 答案: 有 根據條例:「與該機構有關連的人,掌握他知道關於該機構的消息,在知道或在有合理理由相信另一人會進行上述上市證券的交易的情況下,慫使或促致該另一人進行上述上市證券的交易。」 內幕交易一個好受爭議的話題: 維基百科傳書對內幕交易定義。 簡單來說,先界定內幕人士(insider),然後關連人士(即上市公司高管,協助交易),預先從事可獲利益交易,可構成內幕交易,這個定義,美國證監會一直沿用。 但目前監管是否過嚴呢? 已故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佛利民(Milton Friedman),就最主張內幕交易合法化。他認為內幕交易越多越頻繁,股價便可以越有效地反映企業質素和其他外在因素的變化。 所以市場有一派人士,提倡「鼓勵爆堅料,只要嚴打流料」。這一派人士相信,內幕交易規限扼殺市場參與者獲取資訊的動機,最終只會令市場上的資訊更不流通,讓更少人可以公平地參與資本市場創富。 其實內幕交易是自八十年代起急速膨脹的資本市場規管思維。最初,內幕交易條款主要針對企業管理人以欺詐手段售出股票,以及在短時間內投機圖利,至八十年代,規限漸漸演進為獲得第二手內幕資訊者也受規限,到二千年,美國證監才確立了任何人均不得利用內幕資訊圖利的規限。 美國自Enron、Tyco及Worldcom三宗上市公司醜聞後,通過財經界簡稱SOX的薩班斯法案(Sarbanes-Oxley Act),SOX令上市公司的管理層要為所公布的財務數據擔保,也大大提高了董事的責任和會計成本。 但另一方面,作為衛道之士,又作為散戶,接收資訊永遠是最後一個,嚴懲內幕交易,又會會始終比較公平呢?值得深思....

單身大長今

圖片
太多人追逐太少商品、價格必升 太少人追逐太多商品、價格必跌 在GARY BECKER之前,相信誰也不能相信如婚姻及戀愛可以用經濟學理論去解釋。甚至在BECKER取得諾貝爾獎前,他的理論都被視為「怪雞學說」。 九三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BECKER 貝加,其中一個家庭理論(A Theory of Marriage),就係將非貨幣元素、好似係求愛引入戀愛同婚姻生活中,作出一個profit and loss statement,並指出婚姻生活中的性行為帶來歡愉(sexual gratification)及家務等都可購買(如嫖妓、請家務助理、園丁及司機等),但生孩子就唔能夠「外判」,因此孩子在婚姻關係中絕對重要。自此之後,相關的研究成行成市,二○○一年二月更有經濟學家撰成「The Economics of Prostitution」。 聽來好似好計算、但其實男女之間不是有很多計較嗎? 要解釋「港男港女」現象,一樣可以由經濟學去解釋。 香港女士面對近年經濟起飛、財政能力甚至超越港男。 男士以往提供到的獨有服務、例如金錢、禮品、大屋、汽車,通通對今日女士來說,「THE MARGINAL DIMINISHING RETURN」都大幅下跌,甚至好似貝加提出「生孩子」呢個家庭核心產品、一樣可以靠外判 (生完要仔唔要佬、或索性一夜情搞掂,不需要一定結婚先會有細路),因此先出現咁多「單身大長今」(唔明出處,請睇 孔少林 鉅著),佢地寧願單身自由自在,都唔希望要個不濟「港男」,反而令自己出現負回報。 咁左咁多,希望大家明白,要解決「港男女」現象,一是男士要提供獨特的服務 (都唔使多講:愛心、關懷),先可以提升自已 DIMINISHING RETURN,第二就係女士要降低自已要求、或索性同港男一樣、出外搵食算數......

新界「豪宅」

圖片
樓市近日有復蘇,唔夠膽下注賭一定升,不過樓市係有升溫跡象,身邊就有唔少朋友、喺經歷幾年負資產陰影後,都放心開始搵盤,因此樓市即使唔大升、少升都係可以預期。 施生早前「加碼」唱好樓市,認為今年升幅會更顯注,這點我們都同意,不過更有趣係施生提出咩叫「豪宅」,呢點仲值令人深思。 施生的解說是,傳統豪宅都係講「location、location、location」,唔上半山、唔係傳統豪宅區,根本稱不上豪宅。 因此,以前的新界低密度洋房、好似錦繡花園、加洲花園,幾大都好,我地甚少稱為「豪宅」。 不過唔知由幾時開始,發展商開始發現,原來將新盤重新包裝,加個甚麼「名」、「葡萄」、或者「凱璇」,就可以賣到幾萬蚊一呎,仲要係全個市場都受落,因此先出現所謂「新晉豪宅」。 物以罕為費 施老闆提出,豪宅另一個條件係要物以罕為貴,LIMITED SUPPLY,其實係人都識,咁點解西九處處空地、元朗度度「牛屎」,都可以話係豪宅,真真費解! 既然市場有供有求,其實都無咩好投訴,不過你發現地價可能係一千幾百蚊一方呎,發展商居然花啲心思,就可以將元朗新界盤變成「豪宅」、賣到近一萬一方呎,咁都有市場?! 只是有點替半山放盤的業主不值。

技高一籌

圖片
曾經聽過一位老行尊講,喺80年代,單靠一條移動平均線,喺股壇馳騁過。 講真徹實執行技術指標,配合基本因素同經驗,的確可以提高勝算。 不過時代進步變遷,大家都要小心墮入技術陷井,好似我地今集嘉賓,曾淵滄教授,叫大家小心假消息,影響技術指標準確性 講到佢自創的曾氏通道,曾教授話佢宜家都唔會運用十九天移動平均線,因為已經太多人識用,就好容易墮入技術陷井。 其實技術分析發展到宜家,參考指標實已經多不勝數,常見的有移動平均線,相對強弱指數,隨機指數,陰陽燭等等。另一方面,過去十年,亦有新一學派興起,好似波浪理論,相反理論,型態走勢等等。 不過其實基本上,技術指標所參考的函數,離不開幾個主要範疇,包括計算時段內(30分鐘、60 分鐘、10 天、50 天、250 天… …।)的最高價、最低價、開盤價、收市價和成交量。大部分技術指標,就是將這五個函數,作出先後次序不同的加減乘除,計算出來一系列數字結果。 所以大家要理解,指標是透過一系列數據統計出來,盡信或者過分依靠,都不可取,作為參考增加勝算就可取。

繼續愛人仔?

圖片
返內地用港紙遭唾棄,同胞愛人仔。無計,人民幣值錢過港紙。兩年前內地「出奇不意」將人民幣升值,風水輪流轉,兩年後的今天,人人愛人仔變成「意料之內」。 人民幣兌美元升穿7.7大關,係滙率改革以來最高位,滙改以來人民幣累計升超過5%。小布殊政府投訴中國滙率改革進度緩慢,又提到對呢個情況好失望。而早兩年做了人民幣存款的朋友,又投訴升得慢,投資股票回報仲好。係大家期望過高,定還是人民幣升值速度真的太慢? 「中國通」星展銀行經濟師梁兆基認為,人民幣每年升值幅度約百分之四至五,已經係一個可以接受的水平和速度。事實上,中國亦無可能承受人民幣升值過快帶來的負面影響。 八十年代的日本,同樣面對日圓升值問題,情況和中國面對人民幣升值壓力類同。兩者分別,梁兆基認為,是在於人力資源水平。 中國一般教育水平低,工業亦以勞動密集為主,打的優勢是低成本、世界工廠角色,缺乏增值能力。這環境下,在人民幣升值課題上,議價能力根本是相當低的。 還有人民幣政策上要顧及農民。十三億中國人口當中,超過八億都是農民。中國農產品本身已經較國外價格高,升值會影響農產品出口能力。而同時進口貨又會便宜一點,這會嚴重衝擊農民生計。 反觀日本人知識以及教育水平遠較中國為高,她們主力發展和投資的,亦是高增值、資本密集的行業,如汽車、電腦,所以她們亦有足夠的能力去承受日圓升值帶來的負面影響。至於85年廣場協議(註)迫使日圓升值,促使日本資產泡沬爆破則是另一課題。 三年前,內地出版了《警惕美國的第二次陰謀》一書,作者王偉旭和曾秋根提到美國指中國人民幣升值慢的指責是毫無道理的。事實上,人民幣升值既解決不了美國的巨額貿易逆差問題,也解決不了美國制造業工人高失業率的問題,更解決不了美國傳統制造業向低生產成本地區轉移的問題。美國的核心競爭能力是創新優勢,支柱產業是金融服務和高新技術產品。美國指責根本是一場政治上的考慮。 梁兆基亦認同,中國在人民幣立場上,已經兼顧到多方面的訴求和利益。人民幣小幅上升的策略可以說是成功的。 想回報高一點,快一點,還是考慮其他投資工具吧! **註 : 在美國的策劃下,當時的七國集團中的美、英、德、法、意五國財長與中央銀行行長在紐約的"廣場飯店"簽訂協議,旨在抑制日貨強勁的出口勢頭,手段則是逼迫日元升值。協議結果導致日本經濟於九十年代以後一沉不起。

球迷世界

圖片
5月9號凌晨,好彩無捱眼訓。英超提早封皇的紅魔鬼曼聯,作客藍戰士車路士,一早如期,悶局一場,一粒「士哥」都無。叫做有驚喜,係中國國腳董方卓坐完冷板櫈,有波踢,為紅魔鬼正選上陣。作為球迷,尤其是黃皮膚、黑眼睛的球迷,應該興奮。 失落3年,踢走縮敵藍戰士,重奪英超皇座,紅魔鬼球迷總算可以飲過痛快。曼聯贏車路士,除了是曼切斯特,同倫敦市之爭外,亦可以是美、俄兩國為名與利之爭。 零五年,曼聯原大股東突然轉軚,美國富商加沙成為曼聯班主。當時報章用RED DEVIL形容加沙,提到他善用財技,將債務注入曼聯。曼聯高層據講向職員宣布大股東由美國人接手後一度當眾流睙。 富商買英格蘭球會已經不是新鮮事。車路士班主是俄羅斯有錢佬艾巴摩域治。另外,曼聯、利物浦、阿仙奴都是由美國人話事。仲有仲有,富咸老細是埃及人,韋斯咸就有冰島資金力撐。。 英超球隊商業化,以及賺錢能力數一數二,係吸引外來者參與原因。熱刺係最先上市嘅英格蘭球會,目前大部分英超球會都係上市。而曼聯未除牌前,賺錢能力亦是最高。 德勤會計師行最新統計指,舊年全球廿大球會總收入超過33億英鎊,增長百分之7。頭廿大中,英超球會佔8席。其次係意大利,德國。 錢字當頭,富商力爭入股。做球會生意,最大好處係現金流強勁。天價轉播權費有一筆大錢落袋,單是嚟緊3年,英超批出覆蓋208個國家和地區播影權就涉及6।25億英鎊,當中引伸出的媒體廣播權總收入超過27億英鎊。另外,球迷現兜兜俾錢入場睇波又一筆。仲有仲有利錢極大的紀念品生意。英超球隊單係一件波衫,賣近50英鎊,係來貨價最少3倍。而VIRGIN MONEY的總計亦顯示,英國當地球迷平均每人一生人用140萬港紙買紀念品。美國佬最識做生意,點會唔鐘意收購英超球隊。 好笑係,美國人從來唔係鐘意足球。70年代紐約宇宙隊,搵嚟球王比利,大搞美國特色嘅英式足球,結果兩個字講哂,失敗! 至於萬人迷碧咸肯到美國打職業波,只係個別例字。可能碧咸從來覺得自己係商品,係商品個人化最好例子。去美國,退休打入娛樂圈,呢個決定機會成本唔高。 阿仙奴領隊雲加最近就話,太多外來人入股,或者係商業原素影響了足球本身靈魂。本身在英超亦係「老外」,雲加之言可能言過其甚。因為搞英超,除左為錢,為名仲緊要。 車路士的艾巴摩域治就係一個例子。03年,用4億英美鎊收購車仔,用百億買球員,令佢由最唔受歡迎,變成最受歡迎的人。用錢買名氣,車仔...

盧婆婆惹的禍......

圖片
領匯實在是一個很有趣味TOPICS。 作為特區政府最徹底私有化,與地鐵不同,房委會出售資產時,真係可以做到一股不留,不像地鐵,留有一條大尾巴,政府仍然係最大單一股東,結果是以小股東利益補貼社會利益,政府更家以長官意志、將兩鐵合併、可加可減機制「一槌定音」。只係地鐵公關工作實在出色,小股東比人搵笨之餘,仲係覺得買左間負責任社會企業! 社會企業 領匯從來不是社會企業,當年房委會將領匯分拆成REITS後,領匯已經係一間徹頭徹尾私企,唔使講甚麼社會責任、唔使照顧居民利益、唔使理你甚麼立法會感受,亦唔使理甚麼房屋條例 (呢條例係針對房委會、不是領匯),因為佢嘅公司條例/ 基金章程,通通都無寫呢啲規條,領匯目標只有一個: 提高股東回報。 因此,以社會企業要求領匯照顧居民/ 商戶,以「十宗罪」責成領匯,統統都係不尊重私有產權。 咁,領匯問題到底出左係邊到? 一切要番返到盧婆婆.... 當初房委會為左穩定基金價格,提出引入十大基礎投資者,希望可以將基金落入較講求「穩定回報」投資者身上 (記著是「較」),不過一宗官司,令政府唔敢再將領匯賣比所謂大戶,而係愈散愈好,點知,就殺出個「壞孩子」,之後嘅嘢都唔使點講..... 高盛有個報告都有啲啟發,佢地認為蘇慶和離任,預期會有更多高層相繼離職,可能會引致同租戶有大沖突,以及影響資產增值計劃。 試下用流行「博奕」去解釋: 1居民目標: 商場貨品價格要低、商場要靚、品種要多 2商戶目標: 租金要平、人流要多、租戶組合要夠好(唔理自已做緊咩) 3領匯目標: 要加租、要改善租戶組合增加人流、要引入比得好租的商戶 1 及3目標幾本一致,不過貨品價格有沖突,可以妥協 2 及3目標不一致,不過人流改善 2都會受惠 (或者得全部換晒全部商戶為止) 1及2目標基本一致,容易「走埋」 表面無咩沖突,可惜仲有..... 4. TCI 目標: 回報要高,仲要「短期」達到 結果當然係4與1. 2. 3. 都難妥協。 市場失效? 我們認為,由於有對沖基金介入,令企業(領匯)以短期目標(加租出售資產提高回報)取代長期目標(改善租戶組合提高回報)。正如高盛所講,可能引致市場失效,是否需要政府介入? 蘇教授提出、日後政府私有化,可唔可以考慮港交所咁、有政府代表出席董事會,或者投票權有限制,唔能夠超越限定水平。 我們不是贊成政府干預市場,不過一些法律框架下容許的架構,在外國亦...

得你欣賞

圖片
希望隨著我地推出Money Cafe , 會更得到你的欣賞 http://www.rthk.org.hk/special/tvai/2007/2007_season1_a.htm

「群腳仔」

圖片
邊度樓市最貴? 凱璇門?名門?倚巒? 錯,係倫敦。 最新一期經濟學人,又係以英國樓市泡沬為題,叫人「睇路」! Economist將今日英國樓市表現、同貝理雅97年開始上任掛勾,話在十年期間,英國樓價累積升左二點四倍,而最近一個Hyde Park「海德公園一號」,更加將英國樓市推向全球頂峰。 呢個要09年先落成,倫敦最核心區的頂樓複式單位,由卡塔爾現任第一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賈西姆」買入,成交價係超過七萬蚊一方呎,本港真係拍馬都追唔上,呢個「海德公園一號」到底有咩把炮? 外牆由玻璃和鋼鐵構成,北望海德公園,為了保障住客安全,大廈每個房間窗戶都裝設了防彈玻璃,電梯和出入口設有虹膜掃描身份識別系統,所有角落亦都處於隱藏攝像頭監控之下。 真正買家 其實倫敦樓價實質黑手,係國際游資,特別是來自俄羅斯和中東買家。有調查發現,購買價值800萬英鎊倫敦豪宅買家中,俄羅斯和中東人分別佔21%及13%,兩者合計可媲美佔37%的英國買家。 可以話呢啲神秘富豪,先需要咁似007的保安系統..... 「Kippers」 英國樓價高企另一個結果,係驅使不少有意置業的年輕人卻步,選擇暫時繼續與父母同住。去年英格蘭介乎20至24歲的成年人中,有58%的男性及39%的女性正在與父母居住,較1991年分別增加8%及7%。 這種「黐家年輕人」在英國被冠以「Kippers」的稱號,是英文「孩子留在父母口袋侵蝕退休儲蓄(Kids in Parent's Pockets Eroding Retirement Savings)」的簡寫,可見其社會形象甚為不濟。但實情是樓價升得太快,年輕一輩的收入高攀不來。 這點又令我們諗起,九七年前唔少港人,都要靠父母比錢作首期,死慳死抵,先供到層樓,點知就遇上「建華七年」...... 或者香港人已經經歷過九七年樓價暴跌,因此對高樓價係有嚴重陰影,可能就如經濟學人所講,「THE BOOM HAS BUILT UPON ITSELF, WHICH IS WHY IT WILL NOT LAST」

鐸叔與鏵哥

圖片
今集Sky提出一個很好的投資原則, 就是投資一旦設定目標、限期及止蝕位後, 就應該將股分「埋藏」, 直至限期過後末才重新檢討、決定止賺、止蝕、或繼續持有。 真正的投資是紀律、是耐性, 是一分沉悶的工作,每日每時每刻襟機睇NO.,真的可以幫你做投資決定嗎? 一周風雲人物 講番今周一周人物, 我們又是經過一輪討論後,要在「鐸叔」同「鏵哥」之間做決擇,基於澳門與我們鄰近,近年又屢次表現出超越香港之勢,最後我地揀左鏵哥,講講呢個神話點樣被一聲槍聲所破滅。 不過其實鐸叔都有好大吸引力..... 早在Money Café首日開張,我們已挑選了「新舊媒體競爭」作為題目,上星期亦揀左路透作為我們一周風雲人物,豈料一個星期、居然接連發生梅鐸提出收購華爾街日報(道瓊斯)、之後又有Thomson家族有意收購路透,實在證明有「真材實料」內容的舊媒體仍然有價。 梅鐸提出以六成溢價,向Bancroft家族收購道瓊斯公司股權,面對最大困難、不在於價錢高低(仲有邊個比得起六成溢價?),反而是點樣說服佢地華爾街日報呢個百年老號,唔會受到影響。 華爾街日報百多年來雖然面對過唔少批評、困難,更出現一些專書像「The Power and the Money: Inside the Wall Street Journal」、就揭露過家族式經營的華爾街日報、曾經犯錯未有及時披露垃圾債券大王Micheal Milken的醜聞、以至錯失報道導水門事件的獨家報道, 不過百年下來,就像尹思捷的「 從華爾街到駿盈街 」所講、不偏倚、不加咪精的中立報道金漆招牌,相信才是Bancroft家族出售的最大考慮。 相反,梅鐸的新聞集團,96年成立以來,向以右傾及親政府立場見稱,因此出現了像「Outfoxed: Rupert Murdoch's War on Journalism」呢類反梅鐸的紀錄片,就以大量Fox電視內的內容,證明其親右派立場。 因此這次收購真的可以像小小超收購信報一樣咁順利嗎… ################################### 後記: 在我們提出梅鐸要克服政治及編輯立場後,第二大股東Ottaway家族已經提出相同理由,反對出售華爾街日報予新聞集團。不過經濟學人社論就提出相反理論,認為梅鐸終究也是一個生意人,而財經資訊就最重要準確及客觀,否則梅鐸買回來的,只是一盤爛攤子。 是...

咖哩與it

圖片
印度幾時開始成為IT強國? 百萬富翁製造機 1947年印度獨立後,當時總理尼赫魯預見印度現代化,科技將扮演重要角色,研究成立一所以國際標準設置、按照MIT為藍本高科技學院,IIT系統於誕生,成為孕育出日後科技人材的搖籃。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六十分鐘」節目,曾經花了一整集時間來介紹它,說:「把哈佛、MIT(麻省理工學院)和普林斯頓加起來,就是它在印度的地位。」美國《BusinessWeek》則大膽下了這個定論:這所學校的畢業生,是「印度史上最熱門的出口產品」。 IIT(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印度理工學院)從一所咖哩味濃郁的印度學校,成為一個光芒耀眼的傳奇品牌,還因此創造了「IITian」(IIT人)這個英文名詞。 不過真正令印度科技事業突飛猛進,都係要歸功互聯網。美國的科技公司,可以將營運成本較高後勤工序,透過網絡交比成本只係美國本土五分一的本土工程師,從事一些沉悶又重複的工序。最先係好似接客戶服務電話、以及會計後勤呢類刻板工作,之後先慢慢發展成軟體、電腦科技等IT行業,現在印度已經成為美國最大「HINTERLAND」,完全係全球化下一個產物。 美國有三分之一的軟體工程師,是印度人。二十五萬印度人勢力深入矽谷,已不是新聞。美國的高科技人才工作簽證(H1-B),將近一半是發給印度人,剩下一半才由其他數十個國家瓜分。 睇埋呢個數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各國公民每周讀書時間進行了排名,印度排在第一位。平均是10.7小時、第二位是泰國(9.4小時)、第三先輪到中國(8小時)、至於香港,梗係唔入流....... 海歸派 海歸不止中國,過去幾年中,有2.5萬it從業人員從國外回到了印度。美國《財富》雜誌公佈全球500強企中,有200多家就請印度企業開發軟體;再比如微軟遍佈全世界的兩萬名職工中,約就10%在印度。 這亦提供到越來越多機會、給印度人一個選擇、即是放棄在美國六位數的高薪,亦要回到印度尋找創業機會。 我們講過獅子與羚羊的故事,要記著,當你在周六日放假休閒的時候,印度的人材正在孜孜不倦,可能在深夜挑燈工作,亦可能在閱讀「The World is Flat」......

iTunes 的尾巴

圖片
唔少朋友問,單講 iTunes,都可以講一集Money Cafe? 作為Long Tail Theory的表表者,iTunes實在是充分發揮互聯網功能的「偉大發明」。 容許花一點時間解釋「長尾」。 傳統營銷理論「80/20」,係解釋在有限擺貨空間之中,只有最受歡迎的20%貨品,係最受顧客歡迎,它們往往佔了店鋪80%利潤。 不過新世紀商品、完全顛覆左呢個傳統理論,Chris Anderson在書中就係以 iTunes 作為例子,指在互聯網世界之中,根本並無擺貨限制,而呢條80%的「長尾」,完全可以喺照顧小眾興趣之餘,亦係一盤大生意。 哈佛的iTunes 講完題外話,蘋果個 iTunes,由推出到而家,已經係被下載超過十億首歌,證明合法下載一定有得做,問題係、你做唔做得到啫! iTunes 亦成功吸引到、上個月「HARVARD BUSINESS SCHOOL」做CASE STUDIES,佢地問嘅問題其實都好簡單,既然網上P2P有咁多免費下載,點解仲有人要比99仙美金,去買一首歌? 根據哈佛個案,iTunes 同 P2P,兩者並非競爭,而是相輔相承。原因係全球化、DEREGULATION同科技變遷,創造出全新、原創嘅商業規式。簡單講,就係由紅海跳入藍海市場。 iTunes同 P2P實際上係相鋪相承, iTunes成功減少左 P2P帶來網上擠塞,容許DOWNLOAD 可以更快進行。 相反,網上更快捷流傳,更有利網民喺 iTunes 合法下載,之後再互相交換。 iTunes優勢除左唔使驚比人告外,MEGADATA亦係優勝之處,即係包括音樂檔案嘅INDEXING,例如歌名歌手分類,方便搜尋。 當然音質方面,統一嘅INTERFACE、簡單易用嘅系統,唔使好似P2P 咁、花費大量時間做搜尋,轉換格式.....而DOWNLOAD 可以係一分鐘、一個鐘、甚至係一個月!其實講到底、時間都係金錢一部分。 講左咁耐,成日聽到唱片界話P2P/ BT 扼殺創意,其實外國已經興起平價、甚至免費網上 DOWNLOAD,歌手反而透過網上廣泛流傳而增加人氣,反而在周邊產品賺到更多利潤。 唯一擔心,可能係一眾無咩賣點嘅唱片公司,因為面對 iTunes呢個唱片界巨無霸,真係難以為生.......

「這房子狀態良好」

圖片
上星期施老闆的無為而治,引起了不少迴響,施生亦在今集中開宗明義提到,自己在創業過程中是「死好命」,不過我們認為更坦白一句是、施生認為成功後的分析基本上並無前瞻性,很多時是以籠統慨括的分析作解釋,後人再重覆一次相同模式並不保證可以成功。 施生說的「無為」、責任由老闆轉移至下屬,一旦出現問題,就由員工承擔,屆時才「手起刀落」,將不合格的員工裁掉。 偏偏在地產代理中、往往出現不少良莠不齊的情況,部分源於過去未有發牌制度、部分就是由於發展商主動設「陷阱」,期望一旦出事,可以將問題統統賴在代理身上(像代收睇樓費、收買家身分證等),變成損害買家利益。 地產代理的角色,其實就是在信息不對稱號(information asymmetric)社會中,降低交易雙方的交易費用,不過吊詭的是,美國有研究顯示,代理放售自己的物業時,往往較代客戶放售時,會多放盤十日,令成交價錢,可以高出百分之三,這說明代理在協助買賣雙方時,成交價錢並非他最大誘因,而是促成交易的成功率及時間。 睇樓時我們經常睇到代理講「呢間屋狀態幾好」、「影觀一流」、「捧極了」,或者是「樓市而家向好、而家唔買就走寶」,卻甚少聽到一些實質的形容辭,例如用料、實質面積等,其實就是代理希望可以將手握「不對稱信息」放大,意圖儘快促成交易,賺取佣金。 一個以人為本的行業,真的可以做到「無為而治」? 實在值得再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