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顯示從 9月, 2015 起發佈的文章

不寒而慄

圖片
七、八、九,短短三個月,標誌著幻想走進恐懼時代,美國為首外圍市場,是量寬後七年之痕的一次大解決,內地及本港,唉! 不提也吧!! 神州大地,千奇百怪,金融市場表露無遺,結果由鼓勵入市,變而成為努力托市,十年的貨幣升值及形象建立毀於一旦!! 香江小指數,三個月合計無左五千幾點,不寒而慄,點止李超人!! 提起超人,誠哥發火,非同小可! 兩份外國大報大篇幅報道,內媒點撃率,壓倒克強政策頒佈。 短短引用白居易「初出城留別」及蘇軾「定風波」,意簡言賅,內地連番評論,再來環時「去神化」形容,論文字功力,始終敵不過誠哥一批文膽。 誠哥說理強,並非在於佢冇撤資的解釋,而是將近日發生種種一切,定性為「是非浪潮」來襲,繼而用習主席走出去的構思、一帶一路藍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對港人來說,對李嘉誠感覺是矛盾及帶同情,七百萬港人無疑日日要向李家進貢,但此時此刻 不能不有所共鳴。 內地市場搞得一團糟之際,香江市跟跌,但財爺可以如常外訪、睇波、耍詠春;陳總裁繼續休閑自在,皆因香港贏在有制度、有監管、尊重市場及遵守商業遊戲規則的習慣。 中環人形容,神化可以去、殖民地化要移除,惟制度萬萬不能毀! 世界經濟論壇香港競爭力排名維持第七,環顧細分部份,基建單天保至尊,除此之外,金融市場發展跌了兩級、擠出全球三甲! 其他如公眾對政客信任程度下降一級、保障小股東一環連跌三級、企業管治有效程度急跌六級,跟年內大大小小一堆禾雀亂飛事件不謀而合。 有幸是,司法獨立能夠逆市上升一位至第四。 環顧近日,呢個梗頸四,是來之不易!!

嘉能可

圖片
繼上星期台灣,今日印度之後,自雷曼出事以來,全球合共減息多達超過610次,七年合共六百多次減息,七年之痕的今日,仍然流於討論寬鬆政策,央行政策收效與否, 答案不言之喻。 既然市場一方面認為寬鬆政策效用成疑,但另一方面市場卻仍以經濟為理由繼續糾纏於應否加息; 股市跌,賴加息! 經濟轉弱,賴可能加息! 區內走資,因為遲下會加息! 商品跌,以至嘉能可隨時出事,都錯在有可能加息!! 年初有來寶,近日再有嘉能可,商品由黃金變為糞土,同一時間,淡水河谷減息、美鋁要分拆業務減債、全球最大農作品商品商Cargill擬重組,將旗下四個商品對沖基金重整,以擴張變保本,難道仍要對商品大熊市矛以否認? 當嘉能可CDS抽升的同日,渣打CDS亦告上升,集商品及新興市場於一身,面對並無金融危機,而是花旗所指的增長危機。 以往幾年,資金氾濫有利槓桿,低息變相隱藏問題資產、問題貸款,但全球央行又要放水,又要收緊規舉,貸款需求弱、而貸款亦諸多監管限制,凡事總有盡頭一日,或者今年要來個大解脫吧! 有人形容,嘉能可為雷曼翻版。但如果更貼切的話,正如里昂認為,嘉能可是另一間98年時的長期投資管理LTCM,旗下管理及交易的資產,同樣不斷被市場造空,到一日形同真空。 嘉能可有幾大鑊? 簡單而言是,商品持續下跌造成減債前功盡廢,而如果商品繼續下跌,收入受影響的話,公司EQUITY股本價值將會被同一時間上升的債務蠶食。但重點並非在此。 按照高盛說法,嘉能可現時最大問題是要保著信貸評級,但從目前環球市場情況,該行認為只要商品再跌半成,其他匯價因素即將不變,嘉能可投資級別信貸評級隨時不保,即有可能觸發被提早CALL LOAN,又或者抵押品斬倉,甚至交易對手風險,到時就真正是火燒連環船,將恐慌蔓延。

撻訂

圖片
要打破現時樓市悶局,在在先要走出市場近年幾個約定俗成的假設及想法,辨論要有科學化,才能獲得科學化結論。 有幸,今日有線樓神胡國威,及交行末日博士羅家聰為整個樓市走向討論出了一分力。 撻訂等於睇淡樓市? 威哥戴上內窺鏡,否認有關謬誤。 首先,樓市升與跌,從來有鐽訂情況發生,故此撻訂與否跟樓價走勢並無直接關係,更何況目前撻訂為數仍然甚少。 更甚是,在威哥內窺鏡底下,近日市面充斥的新盤揵訂報道,其實存在跨大; 最少兩個記名例子,包括有技術因素、亦包括有計算上會方面有偏差所致,並非外界所繪畫的世界末日構圖。 基於一個懷疑,威翻查二百多份一手成交記錄,叫人欽敬,厭透了時下情緒式報道、搬紙過字內容、甚至是道聽途說內容,是日夕陽初露! 撻訂等於樓市世界末日假說被推翻,至於加息等於樓市要跌的討論框框,同日亦被羅家聰一篇文章否定。 羅家聰沒有結論,只有數據,將由1971年至今美息及本港樓價走勢關係併為一圖,原來美息升,本港樓價是不跌反升。 換言之,市面上包括陳德霖、包括瑞銀,試圖用加息作為樓價必然下跌恐嚇,早就犯上立論基礎有誤的基本錯誤。 加息不等於樓價要跌,同樣不加息亦不等於樓價不跌。 名義利率之外,還有實質利率因素,金管局季度早於1999年一篇文章亦提及,實際利率才是資產價格上升催化,而事實上,名義利率不升,實質利率不代表一承不變,關鍵在於通脹,及未來通脹預期,香港實質利率到底在現時負數水平,走向是再跌,抑或回升,取決於不是聯儲局,而是本港通脹情況。 或白一點,經濟才是主導樓市最大因素。 樓市是否泡沬?呢一點有吊詭。 用博士KC定義,樓價比入息,一層細價樓相當於家庭入息二十一年總和,樓價無疑泡沬得肥肥白白,比九七年更更泡。 但如果按負擔指數衡量,現水平大概為44.4%,花旗計算過,即使按揭利率升至7%,負擔比率仍然比97年的87%低,大纜都扯唔埋。 市場有其自然定津,資產市場起與跌,建基於基本面及市場預期,繼續糾纏於賣地成交、二手樓價、耶媽決定,迷惘框框牢不可破,市場既沒有一個客觀而又科學的討論,市場走勢豈能有正常的一日?

知音

圖片
主席強勢訪美,惟美方擺出一副你強我更強態度,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日日夾攻,今日還詳細技露中國軍入電瞄入侵倆。 一眾IT界巨頭為首商界成為習主席首站見面對象,外界形容,中國希望用訂單令商界巨服,尤其網絡入侵問題上,曲線要矽谷IT大佬調轉要向中國說好話,誰不知,暫時最大訂單居然為波音飛機。 朱仔叻仔,普通話跟主席交流,令習近平異常歡喜,如獲知音,但更歡喜可能是朱仔,你全國人民無緣臉書,卻因為美國之前,國家首腦卻不斷訪過臉書"XI'S US Visit"傳遞資訊,Facebook識時務,遠勝谷歌!! 主席強調中國經濟好,企業有前景,希望再憑一批隨團內地商家、企業代表,替其軟實力外交,幫一把口。 萬料不到,馬氏化騰及馬雲,一邊隨團訪美,一邊替主席開路,一位卻任由公司股價下跌,任由員工減持,一位則以身作側,外訪期間不忘套現,年內第三季減持,代表團實在萬密一疏,美中不足,下回似乎要派中證監在旁監督!!! 股市幾乎是壽終正寢,我國要引資,要減慢資金外流,種種跡象,開放繼續,但由債市造成,熊貓債破天荒批准匯豐、中行在港子公司發行,並盛傳資金調配不限,「賓卡」形容,實為近月以來資本市場最大突破。 經濟問題影響股市,資金問題亦令樓市表現未有一如預期精彩,金九、銀十,今年退而求其,只能大炒戲院票房。 內地股市從高位下跌三成左右,但債券市場不跌反升,聰明券商,東家唔打、打西家,另起爐灶,不推股票,近日力推定息回報產品,高息作為招徠。 難道,危機過後,往往是製造另一個危機,理財產品復辟,是好是壞,是需關注!

糾纏

圖片
信邪? 由Markit篇制的中國PMI,近兩次每一次贊助轉手,均標誌中國經濟新一階段下移。 零九年打後,由里昂轉為匯豐,中國步入四萬億後遺症,經濟結構出現嚴重問題,而到今年財新接手匯豐贊助,經濟更步入結構惡化主導的結構增長下移,今日初值47,有誰保證會見底? 財新中國PMI震驚全球,皆因細份指標,無一個可以見人! 新訂單部份跌.至46、出口訂單跌0.8至45.8,招聘跌0.2至6.5,全線屬於09年初以來低位,形同經濟打回原形,刺激政策作用消失於無形。 大數PMI初值47,很差,更不要忘記,由2010至2014年,九月數字平均要較八月升0.3,今日卻一反慣例,反而要跌0.3,難怪市場第一個反應是先沽中資股、再沽離岸人仔,繼而下注今年必定不加息。 市場會糾纏於產出、新訂單、出口訂單部份,但遺忘製成品存貨分類數字,這數字亦是唯一上升的細分部份,九月初值一升就有,到52.8,為有記錄以來第二多。 代表咩?企業製成品已經出現積壓,出現積壓原因是需求疲弱,需求疲弱及存貨囤積,意味內地中小企要再次進入去庫存期,進一步限制增長動力,及減弱潛在刺激政策作用。 摩通、野村開始放風,擔心第三季增長預測要降。口痕友指,與其糾纏股市熔斷機制詳情,倒不與盡快為經濟下行引入熔斷,事到與今,唯有可想,正如法巴提及,也許要比四萬億更大力度的財政政策了。 形勢使然,發改委首要工作,已由規劃經濟,改為不斷重複七字可以保。 內地宣傳部工作,亦由指令單位不能唱淡股市,改為官民合一捧經濟。 媒體有載,當局已經下達,傳媒需要認真正確處理經濟數字報道,發放經濟前景光亮的一面,其實倒不如勒令財新,要求MARKIT停止向外發佈數字吧!!

交鋒

圖片
主席訪美,備受觸目程度猶比1979鄧小平訪美。 習、奧兩大巨頭交鋒,表面一切安好,背後如常刀光劍影,而華爾街日報則被選為兩國博奕大會的指定平台。 市場大炒內地科技巨企訂單進帳,華爾街日報話你知,我國注定空手而回! 禮貌上的訂單、合作,更實際是稍後美方醞釀大制裁。 呢邊你再推市場開放,拉籠歐思邦拔刀相助,當其和音; 另一邊,西報連陳皮舊事摩根大通亦舊事重提,到底要攻你小加、抑或挫你訪美銳氣?? 眼見於博奕平台被步步進逼,主席索性借你平台,還他公道,無意取代美國,但中國經濟如巨輪,曲線叫你不應敏感,但亦不能低估,開弓沒有回頭箭,既可以比喻經濟改革,但亦有更多背後含意。 習近平出訪,有評論形容為強勢領導,但弱勢經濟,市場信任程度幾近跌至谷底,有趣是,正當市場共識中國實際增長只有5%之際,鬼子佬忽然變身好友,提醒大家,經濟並不是這麼差‧ 首先,博奕平台大報專欄提到,市場既不應對內地經濟樂觀,亦不能忽略內地增長有條件可以超越七,皆因以服務業、投資、研發等部份計算在內,單去年計,內地國民生產總值會由十萬億,上調至11.5萬億。 而彭博就選出四大另類指數,克強指數不上榜,但無論百度中小企指數、阿里巴巴購物指數、銀聯卡指數、以及彭博酒店指數,均出現同一結論:九月情況已有改善! 經濟繼續強,是否意味一如人民日報所言:誠哥最終有遺憾? 改革、經濟強、市場開放,內地近乎重覆舊調,那管是出自國家智囊,抑或國家主席口中,信任問題、軟實力欠奉,形同內地只能硬銷、不能軟銷,中國對外除大灑金錢之外,最近又再重推孔教學說‧

批鬥

一星期內多處被內地媒體針對撤資、非旦無平息跡象,今日事件更見升級,由之前的新華社智庫,到今日居然出動到人民日報,雖然文章「貌似溫和」,但中環人評語係「暗藏殺機」! 「斯人已去,不必挽留」,人民日報認為,應理性看待李嘉誠近年在資本市場的連番舉動,指資本只要遵守法治,只要在法治框架內,資本享有來去自由的權利。更稱不必要「自降身份去挽留」。 表面話唔應該作「道德綁架」,但好一句「一個商人的撤離能影響基本面嗎?讓今天的離開成爲明天的遺憾」,以人民日報官媒之中官媒身分,其實變相已將超人打成撤資賣國分子,身分亦降級成為「一屆商人」。 其實要官媒數出近期超人撤資案例,恐怕大部分都嚨唖口無言,最多搬出年初長和重組遷冊百慕達,但事件都經過左大半年,點解而家先至提出來「批鬥」? 當然事件可以有好多陰謀論、似江習派之爭,首富同特首公開不和等等,但深層原因肯定是來自本身不足! 經濟上捧打「撤資巨企」、政治上就亂扣「去中國化」帽子,中環人心水情,官媒獲中央肯首,可以不留情面批評首富,顯然並非意氣之爭,而是真正著急。 急的、不是對李嘉誠,而是對整個經濟環境判斷,需要用首富去「祭旗」。 由救經濟到救市,中央今年來部署愈救愈失方寸,而且愈來愈失外資信心。大行之中既「反叛分子」巴克萊,先是上周質疑中國經濟數字假,最新又提出中國金融風險論,引述基金調查,近四成人認為中國經濟未來一年繼續轉差,呢個時候,阿爺豈容胡亂唱淡? 正如操盤手黃國英所言,而家可以走得到、總好過走唔到個批,否剛最終就好似中資券商下場-- 「為國捐驅」! 有留意今日霍大班今日罕有接受金融時報訪問,雖然內容是為O2及3合併護航,但文章一開首就提到,霍大班是跟隨「LKS School」金科玉律:順境時保守、逆境要堅強;不畏懼、要誠實。最重要、係唔好充「大頭鬼」! 霍大班更話,自己能夠迎戰巨人,咁你信唔信係另有所指?

鴿性

圖片
每次地皮截標、每星期二手樓成交,總會有人著迷,如獲至寶。 但狂熱過後,咁又點? 上述兩大因素,對現今樓市影響有幾大呢?黃埔即使零成交,係咪等於叫價低兩成,業主又會肯? 鄉郊地曾幾何時作價遜預期,樓市向上依然。 更何況,近年潛在土地買家多了一批久休復出港企、及新晉國家紅色發展商,好聽一點,出價進取,難聽一點,係唔知價!! 你信誠哥抑或保利? 耶倫面有難色,事到如今,主導權一手奉上比華爾街,大家信耶倫十月加息!? 等如相信豬都會有爬樹一日!! 到底係眾望所歸,定係意料之外? 被認為係近幾年最重要一次FOMC會議,可以咁講,唔加息多少都已經係市場預期之內,但耶倫記者會對答「鴿性」之強烈,就令市場大出意外。 特別係講到近期環球市場波動,以至搬出內地經濟風險、可以話係歷任主席之中少見! 被認為係聯儲局「喉舌」,華爾街日報就搬出以耶媽穩陣性格作為解說。話耶倫就算搭飛機、都會提早幾個鐘去機場;預備重要演說、更要幾個星期前計作預備! 結論就係耶媽不論作為領袖或個人,都係希望迴避風險。 但正正作為一個領袖,唔係就要因應有限資訊,作出既審慎、又果斷既決定?凡事都要百分百肯定,其實即係咩都唔使做! 所以華爾街大行普遍預期,12月才開始加息、利率期貨更顯示,明年一月加息機會率,只是剛高於一半 隨著耶媽釋放善意,及聯儲局內一男子預測負利率,劈價、撻訂等標題,似乎將由買家追價、業主封盤等取而代之。 無他,過去幾年拜八十八層高及一眾高官洗腦教育,加息才等於樓市要跌,已牢記在市民瞄中,現在,不加息固然可理解為樓價升?! 陳德霖強調,年內仍然會加息,買樓要小心,但現實係結餘氾濫,花旗大國即使加兩、三次利息,香江小島實在毋須跟隨,作為特區央行行長,要用利率再教育市民, 作為風險警示的話,不如教大家咩係實質利率啦? 估樓價升,不合常理,估樓價跌,就成為主導。 想脫穎而出,市場推廣學核心之一:要夠激!!! 瑞銀就預期,樓價要跌兩成半至三成,人人轉載,皆因夠爆! 瑞銀估算、係由而家至2017年底的兩年零三個月內樓價表現,而逐年計的話: 今年估跌半成,明年估跌一至一成半,後年預測半成至一成,加埋正好是30%! 瑞士邦預測,其實同市面睇齊。佢地同時強調,樓價跌雖然係共識,觸發樓價跌,未必是利息,而嚟自經濟,呢點或者更需要注視。

收穫期

圖片
美國暫緩加息,對樓市未必係好消息! 反映美國經濟、並非一如預期咁好景,根本加唔落手! 實際代入香港,業主繼續享受低息供樓先! 但係近期一、二手樓市表現出樓價已經見頂、反映八月尾市況嘅樓價指數破頂,但美國唔加息,預期會令市況更加觀望。 整體指數按周上升0.11%,創出歷史新高,但全球股市大跌、豪宅樓價率先回軟,大型單位指數按周下跌0.38%。 現實係新盤連環撻訂,有二手樓業主更蝕過千萬賣樓,指標樓盤成交冰封,樓市轉吹淡風。 瑞銀加入唱淡、預測到2017年底,住宅樓價跌25%至30%,在最差的「黑天」情況下,更可能急跌56%!! 理由「耳熟能詳」:是本地經濟轉差、包括流動性下降,就業市場惡化,通脹、港元強勢和加息,將觸發樓價漫長下跌周期。 有別於97、98年、樓價一年內大跌53%,瑞銀預測今次跌市,並非由一次性金融危機觸發,調整會是逐步而漫長。 中原地產創辦人施永青就話,樓市危機爆發前、難以評論各種預測,只提醒現時是「收穫期」、不是「播種期」,他自己已經身先士卒,不斷出貨。 施老闆特別提醒,現時放盤的很多是用家,都是一家大小住在裏面,到時賣不出便不賣! 呢一刻,施永青仍然維持全年樓市向上、下半年升幅較上半年慢的預測,但提醒在政府「辣招」下,投資客已絕跡,用家一般會對市況轉勢反應較慢。 9月唔加息、各界都展望,10月、或者12月象徵式都要加。 至於香港業主、有冇可能繼續享受低息供樓期? 業界相信,可以唔駛太擔心,因為香港加息速度、同幅度,都會滯後於美國。 根據主流拆息計劃、目前實際按揭息口大約1.96厘,連續14個月處於2厘以下超低水平。 主因係市場資金相當充裕、九月中銀行體系結餘衝上3300幾億港元嘅歷史高位,而港元貸存比率78%創出接近五年新低,兩項數據都反映,資金成本欠缺上升壓力。 計及通脹率今年3-4%、香港由2010年至今一直處於負按息利率。 仲係按揭史上最長紀錄,現時實質按息仍處於大約負1.5%,負按揭利率時期持續達6年,形成民買磚頭保值嘅現象。 由於按息異常偏低、所以暫時供樓負擔比率仍然低企。 但係官方數字、財爺就傾向用家庭入息中位數去計,得出一般市民供樓要用57%收入去供樓,如果加息3厘不得了,供款負擔會標升上74%咁高! 目前普遍預期美國加息周期會偏慢,去到2017年...

接力

耶倫作為女流之輩,應付除白鴿派力量,華爾街大戶威嚇之外,更重要是先克服自我內心爭扎。 伯南克擺明並非硬漢子,被市場騎劫多年,做其華爾街黃大仙,一年又一年的拖,導致現在儘管是二十五點子、或十點子上調,耶倫隨時墜入伯南克陷阱,每一個決定都隨時會大錯鑄成。 伯老當日是窮教授,當上大局長,時代雜誌當年冊封成風雲人物,一度打造成清廉局長形象。 伯南克當日以印鈔成名,如何退市成為他退任後剩餘價值,私募基金睇中呢點,伯老簡單當兩個顧問,俾幾個talk,現在薪酬已超越聯儲局一年總和。 聰明如耶媽,前任標記是印錢、前前任及前前前任就是近代美國經濟繁榮及對抗通脹的代表人物,做女人,當然深明私己錢的重要,必會為自己度身訂做他日糧草,退市、加息絕對是耶女士千秋萬世之作! 美國退市,全球真的會如外界想像般世界末日嗎? 一雞死、一雞嗚,美國停印,其它央行還是陸續有來。 再者,央行作為向金融機構輸送利益的人水喉的話,我國財富效應威力及直接程度,可匹敵歐、美、日。 因中國之名,商品國一度盛極一時,現在我國經濟下行,但改變不到富豪、巨企海外臘物,宗數未減,金額上升,商務部是日強調,要留意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完全是對的。 錢無人嫌多,但最近,美、加、澳、紐已出現大媽、巨龍資金消化不良現象,紛紛落閘。 而新西蘭為例,近日更以不符合國家利益為理由,否決上海一間公司收購一萬三千多公頃牧場計劃,而該公司已先後在奇異國手持二十九個牧場項目。 同一時間,袋鼠島巡視升級,合共五百多項包括住宅在內的物業交易,由聯邦政府審查,研究有否違反規定。 一旦抵觸外資投資法規,五百項,總值十億澳元物業,大部份是中資持有的物業,有可能全數要交易還原。 華爾街對加息形容至世界末日,但現實世界,耶媽及大媽兩者是互相接力。

再見艷陽

股票令人著迷之處,在於未到最後一刻未知生與死。 兩個多星期前,全世界認定,香江未見萬八、淡友心不死之際,恒指旋即重上過二萬二! 而正當大戶三千嫌貴,場外配資拆倉弄得天昏地暗,A股又爆6%! 習主席說過,市場回穩,隨即央改,既然央改已公佈,換句說話,中南海已將股市正式定性為調整後雨過天青,回穩一段後,再見艷陽。 波係圓,市場亦咩都有可能發生。中環人開盤,A股今年餘下時間最大意外,可能有兩點: 一,一如內地官網上周報道,摩指入得較預期早 二,深港通以為不會通,其實最終年內通關。 股市搖擺不定,有如醉酒鬧事。 股評人,分析員日日有如高考過關。勝者為王,估中為神。 睇Kenny,你可以學做人,好淡兩派永無特失、 睇黃師傅,你會學曉高瞻遠曯,小心拆局、 而沈大師的豪邁,讓你走出傳統分析框框; 比分析員,股評人,現市況底下,理財顧問,財富管理策略師稱得上是全世界最困難差事之一,角色一樣,職責清一色建議買野,升市叫你買多的,而跌市期間就叫你睇長線。 人民幣跌,你提客戶長遠會升值,港股基金負回報,你又提客戶拉勻十年計贏通脹,年年做推介建議,年年話睇好,難怪打工仔會對強積金恨之入骨。 外國早有統計,若計算收費因素在內,由理財顧問,財富管理員打理的組合,平均一半是跑輸。 經歷殊不平凡的夏季,昂然踏入落葉之秋,投資者睇咩都係假,最重要乃信自己。

憶良將

圖片
國際投資者原本有句口頭蟬:只要有Janet,就會有Tina,Janet跟Tina永遠走在一起,志死不渝。 Janet固然代表耶倫,而Tina,則為This is no alternative(to stock)的簡稱,市場一直想,Auntie Janet只要永無止境拖延加息,Tina姐姐永不離她而去,無一項資產可以匹敵股票。 但據最新一項調查,Janet及Tina多年來密切關係,已告瓦解,Auntie依舊在,姐姐卻消失了無形。 美林九月份基金經理調查中,預期聯儲局本月加息佔比由四成八,降至兩成半,寬鬆依舊在,但Tina卻被Cash取而代之,皆因同期有意減鎊股票基金比重,升至2008年最高,而基金持現金佔組合比例,就升至5.5%的雷曼出事以來最高。 Janet及Tina的決裂,投資者形容,是Uncle Xi介入所致。 習近平改革及托經濟造法,未能贏取市場信心,反而悲觀加劇。 美林問的一班「芬佬」,七成半認定中國及新興市場為全球最大風險,同一時間巴克萊訪問七百多名投資者,四成視中國為全球頭號不明朗因素。 因為Uncle Xi的出現,近日越多意見認為,Auntie Jane好應該不加息,要留住Tina,但亦有高人勸婆婆死心,既然人已變,倒不如瀟灑加一次,還市場一個明朗環境。 的確,中國經濟問題為全球經濟帶來不確定,但責任不在Auntie Janet,錯的是,市場從來未有對中國經濟建立信心,而到近日更跌至近乎零分。 看看巴克萊,問七百多名投資者,不足七十相信中國實際增長等如或高於7%,美林更誇,認為到2018年,內地增長會低於5%,比重由一個月前的34%,急升至超過60%。 「聞鼓響、憶良將」,懷舊熱大環境下,我國亦不例外,彭博報稱,早前北載河會議前後,當局誠意向前總理朱鎔基求法寶,問意見,為的是經濟更好,央改更順。 中環人指,朱總當年大刀闊斧,一度被千夫所指,最後卻引證處理經濟問題,先苦才後甜的自然定律。 但環顧目前,內地只想嘗甜味,不許有點苦,政策亦可讚,不能彈,股市容不上沽家,實體市場忍不掉超人賣物業,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的不信心或誤解,是不無原因的。

倒退的央改

圖片
央改仍在,但已失色。 中環觀察家直言,撇除千言萬語背後,口號式內容的虛浮,稍為將市場定義及功能,近兩年內的變化做做比較,難怪市場中人形容,央改夢仍在,但應有的央改夢或已醉。 二十二個月前的十八大深化改革文本,當時當局將市場介定為要為資源配置起更大作用、政府角色要淡化,而央改就是市場化改革的一部份,性質是輔助。 反觀今日指導意見,主次身份對調,市場已經重新被定性為服務央改,市場再談不上完善資源分配,而再次淪為服待央企抽水。 華爾街日報鮮有的佳作,文章詳細交待2013年11月深化改革後央改牽涉的利益周旋,最後國資委為保權力,淡馬鍚模式不能提、習主席為重溫當日上海主政美夢,央改最後原來是習主席複制當日上汽集團成功故事的工具。 按時序再重溫,十八大後當局對市場主導,化繁為簡的央改其實有過認真: 2013年十一月黨中央頒佈內容後,十二月份上海隨即表明要做大改革、 14年2月,中石化率先出售被視為大肥肉的下游業務、期間貴州出台三年三改大計,未幾再來一次中信重組、 可惜,自去年3月打後,央改已屆空中樓閣,純粹揣測的話,或因中石化賣下游業務牽連大波所致、 二十個月內,股市養活一班央改狂熱份子,股價升,任何央改即使明知效益不大亦被其合理化。 隨著國務院七紙文件,有人會死心,有人仍然繼續天真。 如果當日市場化效率、資源分配完善、提升企業效率及公平競爭目標仍然存在的話,今日嚷著目標要做大做強央企就是開倒車; 如果混合所有制,引入民資是目標,以今日市況,嚴防國有資產流失再繼續掛上口中,固祭是自我設定枷鎖。 而引入新資金,卻集字不提混合經營,形同要民間夾錢請客,卻無點菜權力,恐怕,浪漫總有觸及底線的一日。 發改委強調,央改指導意見奠下政企分家基礎,但指導意見基本原則第一項卻已表明,堅持公有制主導,國有經濟仍然主導,經在濟增長目標牢不可破前題下,央改後的央企怎可能會擺脫國家經濟機器目標? 中環人口痕友認為,若將央改作為股市催化最後燈泡看待的話,中央今日形同換燈泡,但火數已降,所以1+N,N既可等於繼續無窮幻想,亦可簡單理解為N年以後的事。 白一點,有誠意的央改犯不著要大鑼大鼓,具備企業提升旌品及服務的熱誠,及提升股東回報的心才是關鍵,無需要理會到底是央、是民。 可是,內地企業從來是圈錢行先,提升自我,服務小股東一直誠意欠奉。 ...

大驚小怪

圖片
近日全球最有影響力央行行長:耶倫、 近期全球最被誤解央行行長:周小川、 長期全球最高薪央行行長:....陳德霖 「賓架」嘆息,上述三個例子證明,做到野、有影響力,同薪酬回報並不構成直接關係。 或者經過昨日血洗離岸事件後,「賓卡」心有不甘、而碰上陳德霖忽然一派胡言,更氣上心頭。 陳霖德對有關人行跨境干預,回應是市場不應大驚小怪,央行干預實屬正常。 或者為合理化人行干預,陳德霖竟自聯匯1983年成立以來,首次將港元與美元掛鈎亦定性為干預!!! 彭勵治絕對可以激番生!!! 中環人承認,央行干預匯市不能大驚小怪,但陳德霖不理解市場關注,才應大驚小怪,中環人指,市場突然絕非人仔被隔岸干預,而是當中涉及政策可閱讀問題,包括資本帳開放、在岸、離岸關係等等,對本港定位至為關鍵。 陳德霖又指,七月份數字顯示,人民幣資金池未有影響。 當然啦!!人民幣八月才貶值,八月情況就以數字未有為理由拒絕作答,但係人都知,八月人仔無論零售及企業存款均外流,資金池豈會不受影響? 官方仍然未有就血洗離岸事件表態及回應,誠然,以干預離岸市場從而撃退淡友根源是固中操作核心動機,但事隔二十四小時,淡友展示卻是前所未有團結,摩通講得好,撇除行動背後,兩個字可以作結..混亂!!

動粗

圖片
踏入下午三點半左右,中環交易檯交易員大叫: 「賴志文一出,周小川動粗」。 短短一句叫得齊心,不分你我、不分國藉!! 今日三點半對銀行界來說,是個既重大,又震憾時刻;皆因離岸人民幣短短不足一句鐘,連創多項幾錄;包括奪得歷來單日最大升幅大獎、歷來單日最大波動冠軍、歷來單日離岸、在岸價差收窄優異獎、以及歷來單日走勢最大疑問終極大獎。 離岸人民幣開報6.46,期後低見6.48左右,下午異動,之後一觸試穿6.4,半個交易日左右,大升九百多點子,創自推出離岸價以來、有紀錄最大單日升幅。而跟在岸市場差價,由初段九百點子,一度收窄至百多點子。 某大「賓卡」證實,有人做過野,並將下午一幕重演,話說,來自中資銀行操盤手,午市過後突然異動,上下其手,先沽現貨CNH,即沽現貨美元買人仔,同一時間又沽遠期CNH,「賓卡」形容,中資行動機不詳,但金額異常。 對於CNH出現面世以來最大走勢疑團;有交易員提出幾個選擇題答案,以供參考: A:有企業要應付人民幣頭寸需求,中資銀行代客操作、 B:市場相信亞視新股東投資一百億,會刺激人民幣需求、 C:滬港通淨買入回升,有鬼子佬儲人民幣,部署撈底股票、 D:人民銀行透過中資行代勞,變相跨境干預,推升離岸價從而減少貶值預期及相關沽壓。 交易員無提供答案,僅附帶一句,按近日市場情景,市場氣氛及預期,你懂的!!!! 如果「我懂的」答案代表D的話,大概是人行首次定向跨境干預、又如果答案是D的話,大家亦終於明白,交易員大叫﹏賴志文一出,周小川動粗背景來源了。 D餐的跑出,意味內地當局仍然相當在意市場對人民幣眨值預期有增無減,導致資金外流,儲備再減,大和賴志文7,5預言,同意及準確與否一回事,核心重點是由他道出,內地政策矛盾不旦未能揮走,而且是與日俱增。 儲備減少觸動內地神經,小川近日改行古惑,先落閘,再停止在離市場干預,目的是減少儲備消耗,但由於離岸價差仍然太大,逼令他亦要先下手為強。 按此推斷,若內地同時再次介意股票下跌,似乎下回合,肖老哥或會、或極會效法川長將H股一併干預吧!! Yeah!!

追落後

圖片
We are Hong Kong!!! 連升兩日,累積上升最少千六點,敢肯定,香港投資者比內地為之理性,絕不會斷言新牛市重臨吧。 黃師傅神乎奇技,港股承他貴言,一聲令下,止跌並大升。按黃師傅觀察,大市之彈在於超賣、背馳,更重要近日收貨格局明顯,隨時夾死淡友無朋友。 大升市乃建基於嚴重超賣,情緒構成的鐘擺效應,爆炸力從來引人入勝,連續兩日了!! 可喜並非上升,已是終於可以擺脫內地帶動港股上升的慣性命題表述,上證升幅不足2%之際,國指升幅6%,同一批股份,跑贏十條街,滬港股升市大喜日子卻淨賣出近28億,值得反思!! 或者,香港今日注定不經不覺行其大運,輸三球,追兩球、四次中柱,中楣成保不守,深港通延後的另一面,某程度上體現經歷四月至今大洗禮,香港制度依然,內地則大開倒車也。 如果股市七月大股災至今,市場若如小川行長所指爆破調整已近完成的話,九月在在意味中國股市踏入後股災時期,災後,市場人認為重建形象至為重要,但內地一貫造法,則極可能是先秋後算帳,再災後重建吧。 代表人行市場派李稻葵近期已頻頻開火,三言兩語道盡問題在所,監管機構全數有責,高槓桿、無盈利、做假數,無制衡,李兄將股市比喻為球賽,其實由始至終,呢場波一直閉門作賽,閉門造車,甚至有球證落場之嫌。 實業及概念之分例子之一、固然是長和及阿里巴巴之別,大震盪後,前者跑贏,後者老早穿招股價,環球時報年初呼籲效法馬雲,事後回想,更為諷刺。 先有傅成玉,後有王建宙,發炮狂攻市場只為股價表現而談央改,從來沒有細心鑽研央改核心,更大意義是營運提升,先金錢,後效率這一套,為過去十二至十八個月股份表現部份帶入無人之境。 但事情發展至今,連老幹部、前老總亦有微言,李稻葵、傅成玉、王建宙、以至樊綱等一批聲音,仍然標認著內地市場提升希望仍在。 環球市場刀光劍影依舊,那有多少市場仍然由純基本因素定奪其中,今年里昂論壇由施諾登主講,絕對是具備智慧的決定。

為錢成親

圖片
由股價反應,已大概估到,市場對小超人今次主導的交易,到底有何評價。 合併消息刺激長建股價,早段一度抽升10%,但不用一小時升幅已經大幅收窄,收市升幅不及三元,連每股特息5元升幅,也沾不上。 對於長和系過去出手、總是十拿九穩,但今次市場意外不比面,券商更罕見大合奏,不認同是三贏方案、更呼籲長建修訂作價。 最進取要數大及里昂,前者稱長建及電能建議合併,不能與長和合併相題並論,因為長建及電能重疊太大、合併不能構成額外增值。 更指若果由2001年開始計,今次長建提出1.04的換股比例,幾乎屬於過去十四年最低比率,認為有空間上調換股比例至1.15-1.2。 里昂更直指、長建合併電能,是為錢而成親! 借用股神巴菲特一句、諷刺今次合併,不是壞主意就是瘋狂,背後談不上有協同效益,唯一最大拉動力是電能持有的700多億現金,即明搵電能股東著數,堅信以每股資產值計算,今次換股比例應有1.16。 里昂不忘提醒大家、去年初分拆港燈時公佈過,套現所得若果兩年內無收購用途,會用作派息,即是合併除消,小股東未必有損失。 值得注意,今次交易與年初長和合併不同,當時是仍然老豆親身上陣,但今次小超人不單獨擔大旗,連第二把手,電能主席霍建寧、更無出席記者會,全場無跡影。 早前長和合併,李嘉誠深明與主要股東溝通重要,更與少數股東商討、爭取他們支持方案,最終和黃股東雖有意見,亦選擇支持合併。 但今次李澤鉅並無咁做,由於只要有一成的電能獨立股東反對,今次合併就做不成,所以市場寧願選擇有折讓。 事關早在三月的電能股東會、購入長建債券的議案,就正正被獨立股東反對,令到交易有五成反對票數,令交易告吹!

周行長的豬隊友

圖片
到底應該讚內地當局老實,抑或愚昧? 軍演過後,一切回復正常之際,我國派出周小川壓陣,透過二十四集團會議,派其定心丸; 幣值已回穩、增長無問題、改革會繼續、更重要是股市爆破已屆尾聲。 憑小川行長國際間軟實力,本應收效可期,誰不知中證監答問形式發稿,原意要撫平市場憂慮,奈何又自暴其短。 中證監稱,市場不穩定,當局會對應,是常識、 中證監說改革會持續、並從國際經驗學習,是客套、 中證監企圖數字引證,強調市場穩定性強,證據之一是上證市盈率已由23,降至15.6倍,卻是好心卻做了壞事。 15.6倍市盈率,未計潛在盈利預測下調,比恒指、國指,高一大截、比較調整後的區內水平,仍屬偏貴,用近16倍PE股市,同人講穩定? 難怪中環人笑言,豬一般的隊友,人行或有深切領會。 為撐而撐但碰上一險灰子,不局限於中證監,麥格理嘗試為內地憂慮降溫,亦被大戶質疑觀點。 首先,麥格理話,摩指中國指數預測PE跌至8.4倍,已反映硬著陸憂慮。 投資者先質疑,8.4倍仍未將潛在盈利預測下調計算在內、 二,中國硬著陸往續有限,指標欠奉,怎可能八點四倍就斷言屬於硬著陸估值? 如是者套用恒指PE,難道市場老早就認定香港硬著陸? 而事實上,幾年前有大行用不同假設,硬著陸出現其實等於內地股市PE只值5倍。 因應近期人民幣問題,麥格理又提出,人行回穩匯價明顯,貶值預期因而降溫。 唉,「賓卡」回應反指,既然人行由Day One強調人民幣要反映市場因素,環顧近期情況,越托匯價,市場越不相信匯價,貶值預期未有降溫,反而升溫,離岸市場表現已經充份反映出,人仔下跌預期已跟人行干預頻密程度成正比,麥格理將問題太簡單化了。 麥格理又強調,內地資金外流可控,而最大風險反而是1-1.5萬億美元利差交易拆倉。 麥格理無錯,但錯在該行未有一如其它同業,將套利交易涉及的資金,計算入潛在資金外流考慮因素,一旦將有關數字列入遺留與誤差分項計算在內,潛在1.5萬億美元全數拆倉,並以此定義為潛在資金外流的話,1-1.5萬億呢條數,已經超出法興計算內地可應付的潛在資金外流規模了。 G20公佈太客套,太表面,如果根據周小川發言,再看麻生太郎回應,表面是不滿反擊,實際日本是以過來人身份分享經驗: 你話股市泡沬處理已接近完成?麻生回應話,日本當年一太爆後,餘爆持續多次。 你小川話經...

悲劇開端

市場及金融政策,一旦淪為政治工具、討價還價籌碼的話,今日眼前各項報價,其實可以好假,假的程度既可以超出實際應有跌幅、又或者,合理價值隨時比現水平更要為低。 各大投資銀行矛頭直指中國儲備降,儲備屬於新興市場最後防線,三萬多億美元儲備仍被大做文章,一句到底,利益猶關。 人民幣越有貶值預期,人民銀行越為干預,儲備就越會下跌,大行以此引申的話,儲備下跌問題不限於內地,整個區內早就因為幣值疲弱,用盡櫃桶底盤川承托。 全球央行坐擁約十二萬億美元儲備,德銀話,單單今年首季至年中幾個月內,已經蒸五千億美元,加息,美元強勢,儲備消耗未完,該行形容,全球已陷入Quantitative Tightening,用意明顯不過。 歐央行德拉吉提前暗示加碼印錢絕有可能,形容為派禮品,實在不明白歐洲情況,吉SIR被誤以為的所謂禮品,實為一個警號,甚至是悲劇的序幕。 首先,歐洲正正式式買債,時間不長,如今火速預留兩碼放水,理應理解為最新階段量寬提早宣告失敗。 其次,觀察家在分析吉SIR加碼印錢的同時,幾乎全數忽略難民問題。經濟學人形容貼切,如果歐債危機是歐元區為首歐洲共同體應對的首個挑戰的話,難民問題已經接力於無形,歐元區為首已由共用承擔債務,進一步引申至共同承擔難民,那還算得上向市場派禮品嗎? 三歲小童喪命一幅照片,實在叫人痛心,火車站難民一幕又一幕,簡單問一個問題,世界家下發生咩事? 德國承諾加建應付八十萬難民難民營,歐盟官員開始呼籲神根公約成員共同承擔,影響由近至遠,歐洲經濟負擔之外,牽涉是整個歐洲地區未來潛在穩定。 敘利亞為主的中東難民無路可走,做難民,或被斬頭?答案是生與死的選擇。 但對不少歐洲國家而言,潛在新移民構成是潛在社會不穩,巴黎、英國近年種種事件可見一班。 英國學者Louise Richardson 幾年前一部巨著,What  Terrorists Want:道出最簡單亦最現實狀況,貪富懸殊、社會不公,只會造就用極端手法的恐佈活動。 08至今,全球恐佈活動有增無減,深層次思考,越要美國耶媽再來一次,其實越自掘墳墓,市場中人仍然陶醉於自身利益之際,有否想過下一代?

逃亡

圖片
內地擺明一副資金大逃亡局格,簡單一個滬股通,連續四日淨賣出,規模已近八十億人民幣,個別國企以估值計,已經跌至海嘯價。 六、七倍PE,P-BOOK不足一倍股份彼彼皆是,唔明咩叫市場信心盡失,望望啦!! 風水輛流轉,港元猶如一個棄嬰,搖身升格,現在可愛程度力逼喬治小王子。 西報有記載,八一一以來用盡五萬美元每日上限兌換港紙的內地居民,較之前多七倍。 更甚是,探子回報,個別中小企已指令會計部,除一般營運頭寸以外,一「人」不留。 中小企或非散戶、羊群,簡單一個調查大概理解其調配背後,某大銀行八一一後向企業客戶查問,原來有為人民幣兌換風險對沖,佔比只有三成。 換句說話,更多公司會有類似早前999事件重演。 尋日話口未完,人行再露底牌,一舉一動突顯資金外流已響下警報;故意推高中間價、防風險為名,怕走資為實,種種限制已擴展至正常的遠期合約產品之上,包括中信在內多間銀行更按旨,凡兌匯一百萬或美元以上客戶,一概要總行審批。 內部更同時有黑名單傳閱,不禁要問,這是否走回等同國產外匯管制舊路? 令市場真正感到恐慌是到歐洲時段,到歐洲時段人民幣離岸價與在岸價差距,進一步拉闊至一千點子,反映人民幣要再貶值近2%。 消息引發進一步拆倉潮、大量企業將資金由人民幣轉移至港元,迫使金管局要再向市場注入港元。 計算內地資金外流,除新增外匯佔款變動外、外來直接投資、貿易經常帳、服務經常帳全部包括在內,高盛推算,自從八月十一日以來,內地走資規模可能已達二千億美元。 閣下會問,內地大拿拿三萬多億美元儲備,二千億屬等閒之事。 但唔該睇睇,按渣打計算,過往十五個月內,資金外流中國規模大概有五千億美元,換言之, 內地三星期內走資額已相等於一年零三年月總和的四成,小川哥當然要變身貓王!!! 高盛用慣常計算方式,再加入遺留與誤差一環,大概包括民間走資、或套戥套息資金的話,內地其實自從去年第二季起,不斷有錢走,截至今年第二季總和已達到八千億美金,若加入近日外流二千億左右,無左一萬億架!! 前債王拍檔「埃爾阿里安」說法中肯,按他見解,人民幣中期價改革是市場化一步,但忽略對市場了解及錯誤判斷市場,而去做一個市場化決定,到頭來是破壞市場。 走資加劇皆因貶值預期升溫而起,人行近日舉動為的是對抗貶值預期,單單這一點,再一次證明內地當局規劃綽綽有餘,但市場觸覺...

緊縮日子

圖片
港匯強,陳德霖接錢,銀行體系結餘上升,似曾相識的市場運作,或者總會有一廂情願想法,稱聲資金偷步流入炒底。 「賓卡」呼籲,萬萬不要想壞腦袋。 陳德霖接錢,時光倒流的話,有如零七年底、零八年中,白頭任時代,充斥雷曼爆煲前後影子,錢到非旦沒有物色投資機會,反而是流動性因素及避險觸發,市場慣將港匯強、結餘上升,等於恒指very nice,在在有需要修正。 銀行界指,人仔貶值以來,拆倉盤一直未有停止,離岸人民幣兌港元好倉盤平盤不斷,兼且升值預期不再,導致資金重投港元。 同一時間,環球、尤其區內流動性趨緊,包括中銀、花旗在內多間銀行先後加入港元定息優惠計劃,現貨港元需求大增。 上周已經提及,流動性因素連帶遠期美電走至溢價,均屬於流動性趨緊,市場沽現貨電順帶的自然操作。 資金流入香港與否,結餘、貨幣基礎以外,有需要同時參考認可金融機構資產負債表,若金融機構外幣資產變動是正數的話,可以理解為有新錢到港,負數當然相反。 翻查金記最新貨幣統計數字,七月份認可金融機構外幣資產變動為負190億,六月更達到負1199億,換句說話,本港整體流動資金池,其實連續兩個月走資。 須要留意,按認可機構外幣資產數字變動反映,六月資金外流規模,正正是五月流入的總數,大時代夢碎,走資也許六月已經發生。 金融界口痕友形容,今日市場情況及發出訊號,比上星期來得更差,港股跌?算吧!! 最令業界深感不妙是,人行打倒昨日的我,強行將人民幣中間價大幅高開過百點子,逼離岸人仔淡友離場,負面訊息有二: 首先,人民幣三星期貨仔,似乎重新再釘緊美元; 其次,內地對資金外流警戒升溫; 的確,人行逆回購千五、又千五、又來降準,兼持續啟動SLO,MLF,資本市場人士懷疑,內地走資情況已觸及當局神經。 若據法興計算,貶值預期底下,人行靠干預對抗,頂盡彈藥是一萬億美元,但據報,八一一以來,當局干預涉及金額介乎一至二千億美記左右。 風光日子總有盡頭一日,澳門博彩數字走前於內地PMI最前線,勢估不到,濠江當局要啟動回歸以來首次緊縮開支日子。 到本港,零售品牌退租不絕於耳,C字頭之外,聞說多個名貴品牌已先後要求退租或減租,百麗更絕跡香港。 樓市? 剛性需求、低息環境,Yes! 但故事另一面是,本港樓價已經升至1.5倍Standard Deviation 水平,用前里昂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