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顯示從 12月, 2015 起發佈的文章

唔跟就罷

一年一度開市埋位最佳分析大獎,評審委員會以零票反對、選出黃師傅蟬聯。 車公及黃大仙並非時時應驗,從來無人能料市如神,睇市準,從來不應作為最佳與否的定奪,黃師傳贏,在於他既能尊重市場,及批判市場,兩者既屬自相矛盾,惟套用目前市場環節,實屬必備。 市場逆我而行,要認錯及檢討,死撐到底與自欺欺人,本質上並無分別。 黃師傳命中並非奇高,但基本面、估值及技術,三者俱備分析框架,對現時龍蛇混集,嘈音,傳聞越來越多的市場,其實是理性與愚蠢之間的一道最佳圍牆。 今年本港股市,天堂跌至地獄,市場充斥炒作傳聞,政策消息,中伏次數歷來最高,更甚是,每有股票升,走勢異動,市場硬要四處尋找消息解晝,以求令其合理化,惟被合理之後,每每打回原型。黃師傳備受表揚原因,乃在於他奉行眼見為實精神。 來年內地市場可能繼續多姿多彩,有主題,有不同板塊,鄧隊長埋怨香江市場及監管者固步自封,過份防守,的確,香港太有急景殘年之感。 但引用歐達禮說法,兩地市場融合,滬港通成交,及本港要應付的監管機構風險上升,是不成正比的。 以往,本港監管者管的是內地企業,現在是千千上萬內地投資者,及隨時天亮計資金,浸死你之餘,在在令市場、個股都被全數扭曲。 今年,殼股,小股禾雀亂飛,炒作如入無人之境,比八、九十年代,現在操作手法低質,甚至視監管如無物,但北大風最大力量是錢多。 買股市當然求贏,但市場發展繫於質素,而非指數,李小加提過,滬港股的順利推出,無名英雄應歸功於香港證監,有膽量應對強國資金團。 當我們仍然埋怨香港唔跟A股,如果質素層面跟足,唔跟就罷啦! 2015即將過去,希望各位好好發揚黃師傳眼見為實精神。

野蠻人

數內地2015最成功政策,千頭萬緒,終於揀出地方債轉置計劃。 由構思,到啟動,不足一年,合共發行規模已達3.2萬億人民幣,剛剛抵銷今年到期為數3.1萬億地方債,更有找一千萬。 據計算,一個形同勒令停息再融資辦法,地方政府要發、銀行要受情況下,地方政府債務成本,由平均十厘,急降3.5厘,為負債累累地方政府,節省利息支出達二千億人民幣,相當於半間長和市值。 有見及此,財長樓繼偉稱,地方債轉置要繼續,2016要,17要,18亦都要。 條數點計先? 觀乎內地數字,地方債明年到期額較今年稍低,但仍有2.8萬億,2017有2.4萬億,到2018,到期地方債更翻幾翻到6.2萬億,三年合計超過十一萬億,一八年高峰期前,難怪內地人士已求神問卜,期求未來幾年市場無事無幹!! 地方債轉置成功,受益是地方政府,但代價可能是整個內地市場: 首先,轉置計劃形同行政指令,變相構成「打尖」,銀行預留貸款額度,部份俾曬地方政府。 其次,內地整個廣義貨幣供應超標,資金氾濫,但一如既往,未有受及實體。 最重要還是,無數巧合之下,債券市場錯配,泡沬形成,而利率趨降情況下,民間資金隨時種下風險。 年頭,保險公司理財產品水靜河飛,七月之後,其實多間險企理財及套利產品已見死灰復燃,熱賣非常。 某程度上,撇除其它因素,險企舉牌,前海野蠻人,根源正來於此。 今日,為保萬科,力抗野蠻人,有傳銀行停賣前海人壽產品,以求終斷其資金鏈。 看官有否想過,陰乾對手,保萬科,輸家並非寶能,而是投資前海人壽產品廣大投資者。 難道內地每次政策過失,埋單都要平民百姓一力承擔?

十大金句

市況淡靜,與其長篇大論浪費時間,不如索性趁年尾,繼續算舊帳。 在大事大非的一年,就中港財經大事情,選出十大大、中、小金句,當中未必屬於最「爆」,但事後回看,份外值得細味。 第一:人民幣波動的一年,八月人仔小貶後,易大副稱聲,升值趨勢不變,央行已經退出常態式干預,並鄭重告訴,所謂人民幣要貶值10%,要刺激出口,還說是官方意圖,完全是無稽之談。 結果易綱講完,人仔年底回復跌勢!! 第二:市況波動的365日,外匯基金蝕大錢,陳德霖立法會指,對於金融市場嘅波動,我哋都無能為力。 此話一出,全城嘩言,Trader形容,市況波動,搵錢機會最多,交易員樂於預見,而陳老總罕有發言後數日,撰文補鑊!!! 第三:內地期望落空,強勢入市的一年,七、八月之間,任志剛形容,內地有形之手威力無窮,國家是直接或間接持股人,我直覺救市一定會成功。 Well,好耐無見任總了!! 第四:講A股,豈可以無小加! 李小加陸家咀多咀,用過一句形容A股:「這個市場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市場,最透明的市場,最扁平的市場,最民主的市場。」 第五:政改關鍵的一年: 四叔李兆基政改表決前發表預測,估計政改通過,恒指很快會上望3萬點,否則股市走勢會「牛皮」。 唉!!!家下連牛皮都不如!!! 第六:來年恒指? 羅家聰2015年12月28日本港時間下午二時五十分揚言,恒指明年要低見萬六點!! 各位僅記! 第七;企業消息多事的一年,長和重組後,到長建衝關,但被股東力質,有股東以長建是「窮書生」,需要給電能大量陪嫁嫁妝,形容長能合併建議。 結果,交易建議大比數被否決。 第八:李嘉誠書面回應撤資的其中八個字:「不寒而慄,深感遺憾」。 唉,唉!!! 第九:禾雀進一步亂飛的一年,主角之一漢能必然榜首。 主席李河君接受了新華社專訪時回應有關被香港的監管機構調查說法,李河君當時指:「這純粹是謠言,絕對不可能。」 結果,證記隨即當日破例發稿否認。 第十:市道死寂,但繼續加價的一年。 回應奶茶加至21蚊杯,主席李遠康解釋,翠華奶茶用的茶葉是優良傳統配方。

普天同慶

聖誕普天同慶,惟回望倒數過去365日,那有何值得慶祝? 去年年底,名家,大戶、大行,恒指目標少則25000,高則27000,年中重注加上到三萬二,結果跑出最準,是瑞士邦主之一的瑞銀,19800,幾乎一擊即中。 政策狂熱,換來是悶局連場、互聯互通,另一面是市場混濁、2015到此為止,似乎是根深柢固破滅的一年,分清信任與迷信、懂憬與幻想之別,炒鬧過後,脫離人群,可能發現,來自自我的感覺判斷方為最值得信任。 過去十年,香港奉行磚頭誠可貴,人仔價更高思維,配以中國強大,香港更輕香基本綱領,萬大事有祖國,一切繼續高速前進。 奈何,複制牛早命不久矣、磚頭價下沉,陰乾至死,最為痛苦。 今日,銀行開出5厘樓上人仔息,365日前,勢必全港搶人,但現在,港人同人仔已同床異夢。 阿爺罕有要特區之首確保金融穩定大局,前年錢荒,今年才港發生、潛在過萬億資金,隨時流出,不信阿爺執行能力,但阿爺動悉及判斷力,從來有一定保證。 好日子總有盡頭一日,盡頭之日,未必是壞日子交替之期。 加息,令價格錯配瓦解,風險注碼下降,正如渣打形容,來年是Retreat, Regroup, 最後才Rebound的一年。 特區子民也許要再加三R:Rethink, Response, Reax!!!

趙家人

圖片
「趙家人」出自魯迅《阿Q正传》,近日因為萬科爭奪戰,「趙家人」三個字再成為網上熱話主題。 內地網民將股市近期情況形容得為肖為妙: 「散戶聽K線圖的,K線圖聽莊家的,莊家聽財閥的,財閥又聽趙家人」! 換句說話,內地有人深信,股壇,上市公司,股價走勢最終話事人,從來是「趙家人」,而「趙家人」按《阿Q正传》筆下形容,其實是利益關係集團、官場權貴。 萬科事件簿由一宗純粹名不經傳險資引發的敵意收購,隔岸拆火,繼而王石四出奔走,期間更多險資高調舉牌,舉牌概念亦成罕有內地政策以外最大主題,而監管者未有半句,事件至今,越不尋常。 原本,按內媒對待及描述寶能的處理,輔以萬科之實力,華潤的背景,一直以為王石為首會不戰而勝。 惟事情發展至今, 一:背景神秘的寶能,竟可現「聲」於中央台解晝、 二:安邦加入、 三:王石由游說,交待,似乎變成為四出求援,套用內地券商說法,勢不在王石。 最近,王石微博引了巴頓將軍名言自勉:衡量個人成功不在於其站在頂峰高度,而是跌至低谷反彈力。 大有山雨欲來,背城借一之感。 王石斷言,不會進行「毒丸計劃」,似乎是萬科事件簿分水巔,不會的固中關鍵是否乃在於有人不願意? 華潤想的話,早就開聲,但至今守口如瓶。 假若另尋接貨單位的話,動輒涉及五百億始超越寶能。 當然,寶能亦不好過,槓桿資金,越拖越耐的話,爆倉風險亦越高,少則被追孖展,大則牽連保單投資持有人。 呢場大鬥大遊戲,停牌似乎是萬科唯一武器,而話說回頭,誰是「趙家人」,斗膽力匹內地首席內房及老牌央企? 華潤屬央企,華潤若未能斥資反收購,是否意味內地利益分配起著重大變化? 股災後,何解忽然惹來新晉及名不經傳險資大舉牌? 豈止估值吸引那麼簡單。 萬科之局,結局不在於王石的勝或負,而是內地近年大批新晉企業,誰是趙家人,那才是真正幕後老闆,引人入勝之餘,亦只會引來更多推測。

黔驢技窮

圖片
一九八零年某日,列根一句Are you better off than you were four years ago? 成功贏取選票,為列根主義寫下歷史。 而習近平主持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洋洋千字公布重點在所的「供給側」改革,即Supple-side economics,正正是列根主義的復辟。 時下文獻亦載,Supple-side economics的演釋,其實最佳例子是列根八一至八八年在任的經濟政策 減稅、減少監管,創造有效資金投放及回報、是列根,及戴卓爾八十年代「供給側」重點在所。 中國全套照搬效果難料,但不能忽略列根及習大大兩者有根本上分別: 前者是政府退出,從而成就市場,後者是政府變身再求介入,進一步淡化市場、列根、戴卓爾當日破解工會,降工資,大舉私有化,大大卻年年要上調最低工資,社會維穩前題下亦豈能實現央企大幅自然縮減? 「供給側」學說基本假設,供應過剩僅為短暫現象,效率及價格向下推動需求,但環顧我國,供應過剩跡象已長達十年,上游通縮歷時三年,先天不足與否不言而喻矣! 列根主義帶來八年繁榮盛世,代價是財赤不斷,要到九十年代中克仔方能短暫收拾。 我國表明,逐步提升財赤率,以今年佔比2.3%,預算1.62萬億計,一旦提升至3.5%,為數不下於當年四萬億。 無疑,我國財赤GDP佔比比歐美來得要低,但債務對GDP比重達244%,較以往長期趨勢高於二十六個百分點,邊說任務要去槓桿,卻又高談提升財赤,自相矛盾又一例證! 內媒形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寫下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學新一頁,與其說列根主義中國還魂,倒不如白一點,形容為政策大U turn,改革及保增長次序對調也。 交銀國際洪灝一針見血,在樓價穩定上升勢頭未變下,中央竟然加大谷樓市,不是為增長,所為何事? 黃師傅補充,借去存庫為名托樓市,更借去庫存之名,由中央層面要內房減價,價格向下預期一旦建立,後果惜得其反,盡顯當局黔驢技窮! 一個來得較預期擴張式經濟政策,難怪分析圈開始懷疑,來年增長目標非6.5,而是七。 又要問,擴大增長同時,以我國往績怎有法子去產能過剩? 黃奇帆對於去產能過剩主張令人嘖嘖稱奇,據聞黃市委書記提議房屋建築鋼鐵用量加倍,提升質量為名,實為去過剩。 用黃氏想法,建築要穩固,多用水泥,電力要強,單位發電多用煤,再將黃氏邏輯發揚光大,搞幾...

落藥

圖片
正當投資者政策憧憬升溫,減息、降準重複口號,以及相信一系列強而有力政策即將出台推高市況之際,內地政、商界卻被今年「遲長」有所陰霾 所指的「遲長」,實為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日期特別遲,會議時間特別長。 殊不尋常的背後,外界共識理解為,美帝加息在即,主席要等埋耶倫。 但心水清者發現,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前,殊不尋常事情實在太多 按中共中央慣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前三日左右,政治局會先開會,為今年經濟作結,為來年定調,包括財政及貨幣政制是寬,是緊,抑或是穩健,及對來年工作少則六點,多則十幾點要求,為之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公佈,定出框架 但今年出奇有趣兼罕有是,政治局會議除樓市,小康經濟,降成本之外,財政及貨幣政策力度罕有隻字不提,今年定性,來年展望亦一一欠奉。 令人懷疑內地最高決策層對來年政策落藥, 仍在討價還價之中。 而會議前,人行曾經小動作,官方網頁欠奉,但微博上載大篇幅論文,為2016把脈問前程,6.8預測,跟社科院同日報告相差0.2個百分點,更甚是一系統數據指標,都比外界預測要為高。 見人行6.8,發改委未幾亦有樣學樣以論文形式,大對方多0.1個百分點,要加大推投,明顯為自己造勢,提嚴防資金外流,擺明向人行施壓,再提保著股市,企圖再向肖鋼潑火 而更耐人尋味是,既然中共中央定調,來年要繼續協助下游減成本,做改革,發改委反過來借環保為名,拒絕減成品油價,之後更以文章形式,解釋要拯救油企。 內地部委「反一致」行動,盡公仔似乎晝了出腸吧。 眾所周知,內地今年經濟運行,及以市場改革,推動國際市場化,政績一般。 眾多刺激政策,數據卻仍然每下越況,連官方英文中國日報亦惡搞,日前報道,經濟數字遠遜預期,乃一年又一年地方政府誇大經濟數字惹上大禍。 股災責任誰屬,人民幣出事、資金外流等等,今年最大成績是於google搜尋榜中,中國經濟崩潰登上網首。 市場盛傳習主席, 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來得較以往更嚴肅,而一年一度展望來年大會,頓然成為檢討問責大會,查找失誤及失職,難怪會議開極都唔完。

走資論

為撐樓市,有分析開歪理出盡,  唔加息,  有需求、供應很快現缺口之外,  今日花旗 連貸存比率一招都出埋。 花旗邏輯是,  人民幣越弱,  港元存款多,  同一時間貸款需求減少,  貸存比率下降,  意味存款冇出路,  繼而令坐擁大量資金銀行,  因為想投入有回報「生息業務」,  導致按揭貸款定價能力進一步削弱, 按息只會持續喺低水平。 花旗分析咁曲折、 為的是要引證按息,  唔會因為美國加息而上升,  但將剔除中間涉及的一系列曲折關係,  淨係睇引言同結論,  即係話,  人民幣越貶值,  按揭利率越會處於低水平,  真係咁? 中環人反駁, 銀行越水浸, 不代表銀行越願意低息貸款,  因為關鍵要睇金融機構本身風險管理,  同當時貸款政策處於擴張、 抑或收緊﹖ 更重要係,  如果本港大量流動性之中, 部份是受人民幣升值吸引而來,  人仔越貶,資金唔單只唔再流入,  更可能加快外流。 美國加息, 畀八十八樓高層幾個難題: 一,零八年起流入的過萬億資金,走與不走?何時才走?及外流數目? 二,美元因為加息而持續強勢,直接做成港元亦強,同香港經濟完全唔配合 三, 相比美國,本港經濟基調及槓桿水平,更不適宜加息,但不加息,變相要港元繼續強,拖累經濟。 交銀國際嘅洪灝,  有一個觀點幾有見地,  就係港股比內地更衰,  祖國至少可以用貨幣調節、 香港就要假手於人,  只係可以調整資產市場,  如果股市是前瞻指標的話,  港股已經衰咗咁耐, 今日股市,是否明日樓市及經濟? 老實,聯儲局緩步有序加息,  同出四次加息預測, 談不上鴿。 八十八樓高層,  由上任當日,到第二任期, 開口埋口都呼籲市民關注美國加息風險,  薪酬遠比耶媽高嘅佢,  七年來,  又有冇為美國加息,  過萬億熱錢可能流走做過準備? 所謂半厘息差走資論, 十年美債比同期外匯基金債券...

減辣?

圖片
三個月前耶媽口口聲聲話,因為全球經濟及金融市場發展,而決定不加息。三個月後,金融市場環境到底係好左定差左? 唔見得有太平過! 商品價格繼續下跌,油價仲跌到去08年新低,鐵礦石價格更創新低;美元指數繼續轉強,高息債幾近爆煲;連人民幣匯價都創4年新低,到底邊個金融市場好左? 當日決定唔加息理由仍在,只係美國經濟真係強到無咩好講。失業率降至貼近5%全民就業水平,通脹率撇除油價,核心指數連升三個月,按年升2%,已是聯儲局目標水平。 其實簡單講,耶媽一開始就唔應該用金融市場做檔箭牌,只需要就是關注著兩大目標:通脹同就業,就已經可以做好「分工」! 耶媽今次一個鐘頭對答,應該受過特訓,不單衣著靚左,對答都流暢左,仲擺明要留有一手,話數據一旦不及預期,可以暫停加息云云。 說話可以有技巧避重就輕,但委員意見就要紀錄在案,觀乎「點陣圖」委員對未來兩年預測,其實共識已經形成,就是每年加息四次,每次加四分一厘,KC博士今次贏喎! 香港呢邊,對息口預測都仲係審慎,財爺話市場估計明年只加二至三次,陳總就話低息仲會維持長時間,到底是否安撫市場,大家心中有數。 加息周期開始,市民最關心都係樓市會否加速轉勢?我地都搵左施老闆同關灼照把脈,預測係咪準確,跌一成半定三成,可能要明年先知,但施老闆一針見血提出,宜家係心理影響大過實際,就指出左樓市轉勢關鍵所在! 至於幾時先係減辣時機,有分析員提出一套看法,值得參考:第一輪逆周期,是在2010年11月提出,當時引入SSD,樓價連97位都未穿,如果要返去當時水平,樓價要跌足足45%! 至於之後BSD及DSD,就分別在2012年及13年推出,按目前樓價,就分別要跌26%及20%先夠,咁係咪即係跌兩成先係合適時機? 要減樓市印花稅,其實當局考慮既因素相當之大,特別是要冒上鼓吹炒風呢個天大罪名,肯定會相當有保留。反而由金記出手,逐步放寬對用家按揭限制,既簡單又易贏掌聲,陳總肯定歡迎! 計落最後一輪逆周期措施,是今年二月,淨計樓價其實只要跌多半成,都差唔多到位。不過政府由於想確定今次係真跌而非假跌市,比夠一成先水位先減辣,似乎是合理預測。 不過中環人話,睇幾個最高層財金官員發言,近日對減辣言論似未有共識,今日財爺更攞埋CY出來做擋箭牌,邊個主導樓市政策已經呼之欲出,亦可能成為樓市最大風險。 有大行一早指出,官僚...

走資

聯儲局議息會議,市場早已經預期加息係勢在必行,代表低息環境不再,而最受惠嘅一定包括貨幣市場基金。 過去七年接近零息環境、持有貨幣市場基金幾乎完全無回報,部份貨幣市場基金要生存,唯有減免管理費去吸客。 但近兩個月、隨住加息預期升溫,貨幣市場基金已經恢復吸引力,好似美國先峰集團旗下一個貨幣市場基金,收益率由十月時僅僅8點子、近日已經攀升一倍,去到16點子。 業界都期望、新一輪加息周期,可帶動資金重新回流貨幣市場基金,但同一時間新興市場,將要面臨走資風險。 CNBC報道、負債累累的新興市場,外匯儲備有限、加上貨幣弱勢,正在面對美國加息引發的走資威脅,需要靠中國同日本、補充超過2千億美元額度的緊急流動性,先至可以避免貨幣匯率受到衝擊。 亞洲市場有6萬7千幾億美元外匯儲備、但中國及日本就已佔左70%,其他東南亞新興市場相對外匯儲備薄弱。 於是、喺08年金融海嘯後、中日兩國同新興市場達成協議,人行同日本央行分別隨時準備好、相當於2150億,以及400億美元嘅貨幣互換安排。 目前馬來西亞外匯儲備、本身雖然只有近940億美元,但他們與中國1800億元人民幣互換額度後,儲備可增加三分之一、至於印尼的1000億美元儲備,亦可通過與中日的互換額度,增加380億美元。 確實、相比東歐同拉丁美洲新興市場,中日兩國同區內新興市場嘅互換額度,能夠提供更加廣泛嘅補充資金,分析都相信,亞洲新興市場,有足夠防禦能力,應對走資壓力。

「露籃」

圖片
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後勢必貶值,到目前為止,成為2015年國際分析圈之中,最具準繩度的一個預測,你怪德拉德管理市場預期出錯,那你必定要讚周小川了。 「入籃」憧憬,換來是「露籃」憂慮,外管局公佈最新匯率指數為名,「露籃」為實,組合佔比美元以外,歐元達兩成一,日圓一成半,馬幣、澳元及俄國幣合共亦過一成,粒粒盡是貶值之星,「露籃」形同赤裸貶值之說,實不為過。 由釘著美元,轉為重新改掛一籃子,老早是市場共識,用人行說法,經濟體存在差異,釘一時代早已一去不返,對於市場震盪,貶值之聲再起,人行怪乃基於市場對人民幣單邊跟美元掛勾方式根深柢固,市場卻怪人行一時一樣,信用成疑。 的確,單是八月中以來,人民幣幾乎出現三上三落,三勾三不勾情況。 人行幣籃子掛勾,十一年前已經公佈,未幾人民幣偷雞改掛美元,到八月小貶事件,又高調重釘籃子,小貶變大跌後,又再由籃子變釘美金,簡而言之,近十年以來,人民幣從來在暗角之中,徘徊美元與籃子之間,期間外界所知甚少。 人行無錯,環球現實狀況,各國經濟差異不斷擴大,籃子政策是必需,但外國採取籃子政策央行之一,包括新加坡在內,市場只知有籃,但不知籃內詳情,人行是回一反國際造法,巨細無遺一籃盡露,市場固然大感不惑。 匯商想法很簡單,籃子內由於只得美元具備升值空間,人行擺明是借籃子,宣佈貶值,而基於匯率離不開利率,露籃,再貶之後,下回合是為減息提供更大理據。 當然,露籃一旦露出禍兒,中環人寫包單,人行即時又會棄籃投美!!!

失聯

圖片
中國風險既有經濟,亦有債務,兩者大概有政策憧憬抗衡。 但任何利好,仍敵不過近一年最新加入風險因素----Corporate disappearances。 加入佳兆業起,失聯已成為中資企業,尤其民企。 繼集資之後,通告內容涉及最頻密範疇,及至股災後引發捉鬼事件後,失聯擴大至央企,捉鬼一日未完,那能保證誰是下隻失聯概念股。 由上海和黃,到中國巴菲特,郭廣昌每每樂於當商界巨界巨賈中國版影子人。 復星晚上終於出通告,證實郭廣昌失聯,是協助司法機構調查。憑其手持股份組合眾多,四處收購偏佈全球,引來中外媒體廣泛報道。 如果事件簡單如南早所指,內媒失實的話,公司犯不著開市不單不澄淆,而且還要停牌, 復星債價下跌,內地交易一批更大幅抽升兩厘,股票市場凡事從好方面,公司那麼大,豈會執笠告終,債券投資者相對來得均真,皆因任何民企發債及貸款條款之一,大股東一旦有變,技術上即將觸發違約,就是這麼簡單! 內媒膾形膾聲,要戴手扣、或涉造市,與徐翔、艾寶俊有關,或涉被判18年王宗南多宗交易謀取利益等等。 說到底,失聯最大觸發點是關係網絡出事,換句說話,內地高管、老闆,識人多不單止不是本錢,而是最大風險負累。 內地民資,上位非則地方關係,則是商界關係,每條關係線申延甚廣,一出事亦火燒連環,中國改革反貪越演越烈,現政府認授某程度上靠打貪,結果遠古時代抄家,現在激至抄商。

背馳

圖片
利率期貨話八成半,大行交易員拍心口話肯定九成九,聯儲局下周勢必加息! 吊詭是美元指數周三晚、出乎意外大跌超過1%,匯市血流成河,好多大倉都斬到一頸血! 美元急跌、起因是有歐洲央行委員指,市場無正確評估歐央行上周發出的訊號,過度估計歐央行可能採取行動,令市場重新評估歐、美央行貨幣政策背馳的前景,結果將美元好倉盤平倉,令匯價顯著受壓。 事實再次證明,當市場過分單邊,以為加息因素會推高美元,其實所有消息都反映價內,結果容易出現反手做淡! 更令市場不明朗是、所謂Not so Dovish 取態,其實反映加息四分一厘,好可能只是一次過。 華爾街日報收風、耶媽已經決定、要傳達緩慢同審慎態度去決定加息,問題係點樣去表達先最好。 耶倫其實由上星期起、已經不斷強化加息預期,仲話再唔加息,結果只會令金融體系更不穩定。 耶媽呢個觀點、就引來金融時報主筆馬丁.沃夫強烈批評,認為呢個觀點本身就有問題,因為一個貨幣政策、如果可以穩定實體經濟供需、惟獨是不利金融市場,咁出問題既、其實係咪金融市場本身? 耶倫上場,已經不再一次被金融市場騎劫,最好例子莫過如九月議息。馬丁.沃夫更提出四點理由,逐項批評聯儲局唔應該咁進取:包括低通脹、逐步加息可能引致經濟收縮、以及勞動力參與率仍然偏低。 馬丁.沃夫之前,喺佢既專欄,Lunch with FT,同搵「真銀」既前主席伯南克見面,雖然伯南克唔肯對接任人有任何提議,不過伯南克都表明,根本不需要過分擔心通脹問題,批評QE只係幫有錢人更加站不著腳,難道聯儲局任由大蕭條發生? 至於日益增加既貧富懸殊,伯南克承認係有問題,但應該去國會同財政部、而唔係去聯儲局。 雖然有大行已經靠嚇,話若果決定加息、期貨市場就會即時出現沽壓。不過美林反而持相反理論,相信只要當局提出、唔係「太鴿」既傾向,其實新興市場、特別係亞洲,反而可以享受一段短暫反彈期! 難怪連黃師傅今日都MAKE左個CALL,就係叫淡友唔好再做淡,係佢9月叫人買、同10月先人沽貨後,再次表態,大家好好記低呢個日子啦。

四處留情

圖片
市場是現實,誰有錢,誰有收購,誰就最受觸目。 幾個月前,科網好景,馬雲猶如財神一名,今日,論點石成金效應,馬雲讓位予趙薇、論四出獵食頻密及注視程度,阿里讓路予安邦為首險資。 內媒有統計,原來過去5個月,十家險企合共舉牌,入股涉最少廿五家上市公司,安邦接慧慧陳大手沽出的遠洋,未幾又金風,又萬科,猶如一個險資浪子,四處留情。 前海人壽成萬科大股東,如果意味是一場內地新舊交替,勢力重新洗牌遊戲的話,的而且確,近年一線如國壽、平保,出手次數極低,反而前海、安邦之外,還有百年,國華、覽海,富德,由藉藉無名二,三線配角,忽然當了大主角。 險資做了小鳥,自由自在四處舉牌,外界解釋大概為: 一:內地跌市製造了股市估值「洼池」,既然保險業務帶動資金多,意味資金要出路,今日不增倉,等何時? 二:協同效應。不論舉牌內房、銀行、網股,通通索做協同效應,但天曉得也。 三:保險也要買保險! 險資個別冒起太快,背景神秘,大部份沒有上市,觀乎內地政治,越持更多重要上市企業股份,將來話語權及安全度亦會大增。 周小川、肖鋼、尚福林及項俊波,四者分別在於,只有項俊波仍有本錢大談行業鼓勵政策,不提嚴防風險,保險是引徠,作用是民間資金,]市民買保單,製造展期資金無窮無盡供應,繼而支持經濟,發展項目。 難怪,年內保監最少有一百多宗保險費新增申請,一切都是衝著錢而來。

寒冬預告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一切整定。 近日,市面氣溫較實際官方氣溫數字、來得比預期冷,投資市場亦然,實際轉壞情況部份遠較指數,及其它指標所反映為差。 人人糾纏於國策,寄情於年底一度的粉飾效應,但小環境即使劃得如此美麗動人,老是敵不過大環境隨時一浪打散。 聯儲局加息,廿五點子大不了吧! 但七年首次加息之餘,背後牽涉例如貼現率、超額準備金率、將市場隔夜利率更反映官方指標等安排。 再者,全球無疑氾濫,但氾濫跟市場運行情況從不理所當然構成直接等號。 掉期利率低於官方同年期債息,對上一次零八年發生,同樣意味單單資金及利率市場層面運行,已屆殊不尋常之局。 油價出現七、六、五、四、三或下跌,走勢比銀娛、金沙更可怕。 早有專家揚言,市場之死,死因不在於耶倫,而是油價,當中牽涉正正是債務鏈危機。 實話實說,全球截至上周為止,債務違約有102宗,按年升六成六,數字創出零九年以來最高。 刻下人人話美國安全,惟年內違約個案中,一半正正來自美國,全部屬於油氣相關企業。 油價跌,收益,開支拖垮整個現金流收入鏈。標普計算,十一月份三分二美國相關油氣貸款,於二級市場已跌至劣質邊緣,五月時,佔比仍然只有百分之十三。 換句話,半年來資產市場急速惡化。 油氣公司以外,整個環球企業層面,穆迪話,合共239間公司信貸狀況處於低劣水平,按年上升三成七,而單睇債券,瑞銀話,全球為數一萬億美元債務,正面臨違約風險。 怕未? 違約憂慮同樣令內地在改革、去產能過剩面對進退兩難之局,已報道或證實的資源行業違約,內地最少十宗以上,以過往發債量計,債務違約下一高峰期,大約在明年春夏交替之間,寒冷天氣警告,提早生效。

前鋒與後衛

圖片
「賓卡」直言,與其稱2016乃面對逆境的一年,倒不如說,2016會是相當困難的考驗。. 對於來年,大行展望對中國審慎,而對香港,比審慎更低一級,....不表樂觀也。 美林不排除經濟隨時低於二,高盛降港股評級至減持,匯豐衰極料國指升兩成,但恒指潛在上升空間只有9%,相當於每月上升平均上升0.75%,死未!! 陳德霖繼無能為力之後,今日又賞試考驗大眾智慧,一句並沒有實質數據顯示、近期訪港旅客人數及消費額下跌與港元匯率有直接關係,隨即引來熱烈討論。 高盛降港股評級,及揚言香港不再優於新加坡,原因之一正正是聯匯,美林看淡香江經濟,原因之一正正亦是聯匯,莫非兩大美資行生安白做,為唱淡而堆砌理由。 陳德霖最有力證據,駁斥聯匯影響香港旅遊及購物競爭力之說在於,第三季本港名義匯率雖然上升了6.6%,但旅遊直接相關商品卻錄得更大跌幅,已經足以抵銷港元升值所帶來的影響,呢一點,中環人部份即時嘖嘖稱奇。 首先,用旅遊直接相關商品價格跌幅,大於名義匯率升幅,從而企圖立論匯率對競爭影響不大,忽略零售商中間因為市道不景提供的補貼效應,進口來貨即使幣值弱而相對便宜,但零售商仍然需要額外減價。 其次,計算平均匯率的一籃子貨幣,與旅遊直接相關商品進口貨涉及貨幣單位存有偏差、 最後,匯率比較之高位低,從來用實際,而非名義,而計算實際匯率考慮因素之一,要一併計算海外物價變動因情況,換句說話,港匯實際匯率升值幅度,很可能遠高於名義匯率。 監管者應有角色,既要維持穩定,亦要便利市場發展,以金管局為首一眾,多年來極其量是稱職的破壞力型後衛,但同樣是未能製造攻勢,空門射出界的前鋒。 久守必失,現時樓市及樓揭限制措施,比九十年代星爺時代更為複雜更眼花遼亂,成交可以凍結,但不能解決市場調整之必然定律,而股市例子證明,陰乾式下跌其實屬於萬惡之首,毒中之毒也。 李小加就未來市場發展,次次鴻圖大計,雖則自我興奮,但總能指出未來出路。 相比之下,金記,證記有時猶如步入中年,力不從心,但求一切如和為貴。到香港熟好熟壞,不消幾年自有分曉!!

七宗罪

里昂批評市場七年以來種下七宗罪,實在沒有跨大; 央行製造金錢,而金錢造成腐敗,金錢亦未能平均分配,社會以至市場全部屬於輸家。 資產泡沬、貨幣戰、高槓桿、任由美債主導、財富及工資兩極、回購谷高盈利,六大罪案,原罪其實是來自貪婪。 市場貪得無厭,造成市場動盪,市場早就領教,但市場仍然未有學乘,知驚、及收斂。 歐洲央行延長量寬、進一步負利率,到期購入的債務到期再投放,其實德拉吉已經形同歐洲黃大仙,換來卻是高盛指責公信力受損,質疑量寬決心及誠意,似乎有點過份。 吉叔記者會前拍照時段,炯炯有神,自信十足,Longer,enough, as long as possible重複最多。 奈何吉叔一邊話longer,市場一邊做seller,美債跌,環球股市跌,反而造就歐元單日升近百分之三,如此震憾場面,吉叔在在始料不及。 多位經濟師批評,歐央行與市場溝通有欠火喉,未能管理預期。 癡線啦! 央行豈能白紙黑字預早預告政策內容?所講溝通及透明度,伯南克一直奉行,但一直變相向市場提早輸送利益,繼而被市場騎劫。 講到底,越提早預告,市場越集中單邊,歐洲央行所構成震盪,原因大致於此。 馬首是贍於美國,歐洲無論應付難民,貨幣政策已經成為最大受傷者。 德寬之後,會否緊接而來是耶緊?如無重大事故,美國七年來首次加息,廿五點子一如預期,但大量流動性,及市場單一操作,誰敢保耶媽不會步叔吉後塵?

溢價天王

中環人戲言,近幾星期,同一條水魚,同一批成員,製造同一樣驚人交易。 先買華置灣仔總部大部,呎價比中環更要高,再來一次更令市場嘩然,收購四個內地項目,溫價介乎兩成至兩倍,自此今日起計,許家印成為中環大名鼎鼎溢價天王! 四個項目,原本於新世界中國估值相當於0.83倍帳面值,溢價天王一出,水漲船高,即時提升至2倍。 難道市場一直有眼不識泰山,有好資產不懂發現價值? 更有趣是,新世界稱,四大資產回報低,出售有助優化組合,但恒大形容,四大資產極優質,買入強化組合。 承溢價天王所賜,四個新中內地項目的確回報極高,皆因作價計,新世界回報率有40%,相當於34%市值交易,917每股資產值提升近七毫子。 先後三宗交易,同樣出自中環人稱之為「大弟會」成員,更同樣是高溢價,有分期付款,亦難怪,恒大二百幾巴仙負債比率,近日依然如魚得水,買完商廈,搞保險,再回頭炮增加內房組合。 交易完成後,新世界負債比率由24%降至18%,新中由42%,降至17%,大行分析員稱,交易有助減債,強化組合,very good。 但基金界反問,新中組合遲不強化,早不強化,現在才強化? 更何況由「大弟會」出動,豈非為私有化舊事重提鋪路。 上次失敗後,917「禁私」期屆滿,由溢價王買資產,再私有化,表現符合邏輯,但調轉頭問,如果私有化原因時折讓太大,及未能體現價值,新世界有心若舊事重提,無理由趁新中私有化前,走去收窄折讓,及大額體現價值 以整項交易純獲利計,相當於每股利潤0.62元,按新世界於917持股,全數派發特息的話,相當於38億落袋。呢個亦係中環界第二個想法。 但點想都好,「大弟會」成員,絕來不留跡痕,大部份時間天馬行空!!!

同床異夢

圖片
殼價比樓價升幅更大,一隻八字頭,身價過三億,主板由二億,升至近六億。 對於借殼上市問題,港交所及證監會顯然是同床異夢。 首先,交易廣場一眾是按上市規則辦事,借殼可以,但要有規有舉。 反而長江中心派別、今日由歐達禮開宗明義,表明期望所有公司都能循正規途徑上市,中環人聽畢,不禁莫明其妙。 老行尊強調,借殼上市完全是股票市場正常運作一部份,情況好等於準業主買二手樓一樣,電盈是借殼、盈大是借殼、中遠太平洋、中信前身亦是殼股。 就算強如銀娛,某程度上是繼承嘉華建材殼身以之發揚光大而已。 既然證監會管,用港交所小加說法,老細要做,咪做囉!! 於是交易廣場修訂上市規則「非常重大出售事項」條文,若出售資產相當於「非常重大的出售事項」,一律被視為等同將有關資產撤回上市,須事先獲得獨立股東批准有關出售。 港交所造法為的要避免公司出售業務,繼而賣盤的「先瘦身,後賣殼」行為,但投行界認為,毫無作用可言; 一,上述要求其實一直存在,今次僅僅將適當範圍擴大至非關連人士交易亦需遵守。 二,市面大部份潛在殼股,早已變得毫無業務可言。 三,買二手樓目的係入住物業,買殼目的是注入資產,因此易手後的注資安排才是重點。 早於04年,港交所已就反向收購規管有過修改,當年正正衝著注資安排而來。 按規定,當上市公司進行某項非常重大收購,而控股權同時變動;或上市公司控股權轉手後24個月內,向新大股東進行非常重大收購,會被視作反收購處理,需要重申申請上市。 06年,周大福有意注資國際娛樂,正因為視作反收購而告吹。 05年銀娛借嘉華建材上市,曾經爭拋過,但同近年中信情況一樣,控股股東不變,因而過骨。 投行界認為,港交所最簡單可以做,是將所有控股股東變動後的重大注資行動,一律視為重新上市處理。 賣殼及借殼是市場一部份,殼價令毫無價值公司,變得有潛在價值,從好的一面是搞活市場,年內創業板上市公司數目創新高。 好明顯,做殼已被視為創業板另類功能,或者,當局要諗,反而係創業板定義,及是否再收緊轉板要求。

入籃

圖片
時光倒流三百六十五日前,我國許下「兩入」宏願; 先摩指,後特別提款權,二中一,達標率五成,總算不過不失。 再一年之後,人民幣成為全球第三大貨幣,佔比10.9%,以比例計算,全球央行於國際結算銀行按特別提款權比重存放儲備,僅僅涉及310億美元等值人民幣。 但基於全球央行目前已手持等值1100億美元人民幣計,所謂入SDR觸發資金流入之說,其實不攻而破。 SDR即時影響有兩大範疇; 包括全球央行於BIS儲備投放,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按特別提款權向國家提供借款。 人仔加入,特別提款權貨幣由五變六,借貸成本有變,向IMF申請貸款國家貨幣匯兌風險亦有變,影響最大是萄蔔牙、希臘、烏克蘭、愛爾蘭及巴基斯坦,五國債仔央行有可能要加碼買人仔做貨幣對沖。 人仔入籃,確認中國在金融市場開放是有成績,意味中國在國際市場話語力,不限於經濟,但亦標誌權力與義務。 一朝成為Club house member,一日就要遵守house rules。來日能否成為全球第三大儲備貨幣,用高盛說法,靠自己爭氣!! 中、美或西方博奕,IMF何解持續鬆章成中國之美,理由太簡單,一,打開大門,讓你加入,以後反而易於控制。 二,全球意識到,由美元一面倒主導,只有弊沒有利。 雷曼執笠後,全球流動性緊張,要勞煩IMF額外增發特別提款權,伯南克所制造的流動性,一旦出事,規模之大連耶媽亦難以控制。 全球一直意識到要製造第三條腿的重要性,機緣巧合,金融海嘯由始至終,一直是中國之得。 周小川零九年以題為「開於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的思考」發表文章,提出超主權貨幣構思,正式向IMF問路闖關,入籃與入摩結局之別,關鍵在於前者成事在人,後者敗於自己人。